找个找合伙人一起创业会雕刻的

4月27日,雷军发内部信,对小米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和黄江吉辞去公司职务。两任元老离职,小米成立之初的八位合伙人,如今变成了六人。两人的离开,雷军举行了欢送会,黄江吉也在微博上盛赞雷军:“最有情有义的老大雷军。”

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其中披露了上市前的持股比例情况:小米上市前离职的联合创始人、原战略副总裁黄江吉持股3.24%;联合创始人、原首席科学家周光平持股1.43%。

4月15日下午,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收到高管辞职报告,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姚珏即日起离职。当晚,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发内部信称:姚珏是我创建360至今最为重要的战友、朋友,或者说亲人。她在帮助我和360完成了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些大事后才提出休息,从中可以体会到她对360很深的感情,让我特别感动和钦佩。

创始人与合伙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尤其是跟亲近的人搭档。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句广为传播的台词:“千万别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曾引发很多人共鸣。而作为《中国合伙人》中的原型人物之一的徐小平则称,“创业一定要跟好朋友在一起做生意,但是一定要把友谊关在游戏规则的笼子里。”聚则倾力携助,散则情谊犹在。其实,创始人与合伙人之间默契配合的例子并不鲜见。

4月12日,NBA布鲁克林篮网队宣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以个人身份收购篮网队49%的股份,成为NBA篮网队新老板,而蔡崇信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是马云的永久合伙人。

提起蔡崇信,马云称,“我最感谢的人是他!他是我一生的贵人,知己!”之所以马云这么评价蔡崇信,是因为蔡崇信放弃当初令人艳羡的70万美元年薪,义无反顾地加入马云的创业团队,与马云一起经历了阿里的从“0至1”,再从“1至N”。

当很多人问蔡崇信为什么放弃百万美元年薪而选择阿里巴巴时,他说:“阿里巴巴特别吸引我的第一是马云的个人魅力;第二是阿里巴巴有一个很强的团队。1995年5月第一次见面在湖畔花园,当时他们有十几个人。第一感觉是马云的领导能力很强,团队相当有凝聚力。如果把阿里巴巴这个团队和其他团队作比较,这个团队简直是个梦之队,这里有一些做事情的人,他们在做一件让我感觉很有意思的事情。做这个人生重大抉择时,没有非常理智的依据,更多地来源于内心的强烈冲动,我喜欢和有激情的人一起合作,也喜欢冒险!所以我就决定来了,如此而已。”

马化腾背后的“诸葛孔明”

提起腾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马化腾,殊不知,在马化腾背后还有一位韬光养晦的“诸葛孔明”——刘炽平。

2003年,在香港港丽酒店大堂,刘炽平与马化腾第一次见面,据刘炽平回忆:“马化腾不太爱讲客套话,说话的逻辑性很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会轻易亮出底牌的人。”经过深入交流后,马化腾对刘炽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刘炽平的才华和谋略深深地让我折服,他也是我见过的香港人中,普通话讲得最好的一位。”

在2004年,俩人合作的机会终于到来。在高盛操作腾讯上市的项目上,刘炽平表现出的才华让马化腾极为欣赏,而刘炽平也在操刀腾讯IPO中感受到这家中国公司的优秀。刘炽平受邀出任腾讯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腾讯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而更牛的是,刘炽平只在1年后就升任腾讯总裁,放眼整个全球互联网业界都很少有那么快上位的职业经理人——而阿里巴巴的曾鸣也只是做到参谋长的位置,远不是总裁;百度压根就没有总裁这种角色。

2017年《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的排行榜上,来自腾讯控股的刘炽平位列榜首。同时腾讯控股CEO刘炽平的年薪更是到达了1.22亿元。可谓当之无愧的“打工皇帝”。

巴菲特身边“沉默的伙伴”

5月5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88岁的董事长巴菲特和94岁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又一次坐在一起,现场回答了股东、记者和分析师的提问。

半个世纪以来,查理·芒格一直是坐在股神巴菲特身边的那位“沉默的伙伴”。

“表演”通常是这样进行的:巴菲特先回答问题,时间长短由他决定。最后,他会转向他的长期伙伴查理·芒格,问道:“查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芒格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那里,看起来好像已经被雕刻进了总统山,他往往回答得简单而直率:“没什么要补充的。”

巴菲特曾说过:“我是芒格的眼睛,芒格是我的耳朵。”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两人一直精诚合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投资业绩。

巴菲特说:查理·芒格在推动我寻找价格合理的好公司方面,而不是价格高的好公司方面,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那相当重要。

巴菲特把芒格称为“从认识开始就是心灵伙伴”,“他比我拥有更广的理解能力,他非常擅长将非常重要的理念浓缩为几个字。”

巴菲特曾经这样评价最理想的合伙人:“首先,要找比你更聪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后,请他别炫耀他比你高明。其次,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亮,也不会生你的气;同时,他还应该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会投入自己的钱并努力为你工作而不计报酬。最后,这位伙伴还会在漫漫长路上与你结伴同游时能不断地给你带来快乐。”

“一个理想的合伙人应该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芒格解释说,“你可以做一个主导合伙人、从属合伙人或者一直都是地位相同的合伙人,这三种我都做过。我并没有特别放不下的自尊。总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厉害。要做领导者,你就要先学会跟随别人。做人应该学会扮演所有的角色,在不同人面前你可以有不同的身份。”

雷军:花点时间找合伙人吧,雇佣时代已成过去时

5月3日,雷军在公开信《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里写着: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做一款让我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我们8个联合创始人中,6人是工程师,另外2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很多人都说,找合伙人太难了,但我觉得很简单,你找不到人只是因为你花的时间不够多。”雷军坦言:2010年小米公司成立之后,最主要的精力,便是放在了“招人”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在选择创办小米时,因为没有任何硬件创业的经验,要搞定硬件工程师非常困难,而雷军当初的做法就是“用excel表列了条很长的名单,一个个找合伙人。”

当初为找到一个硬件工程师,雷军打了90多个电话,而为了说服一个硬件工程师加盟小米,雷军与他连续谈了10个小时。这位硬件工程师始终不相信小米能盈利,雷军就问他:“你觉得你钱多还是我钱多?“他说:“当然是您钱多。”雷军对他说:“那就说明我比你会挣钱,不如我们俩分工,你就负责产品,我来负责挣钱”。而最后他选择了加入小米,也正是因为雷军说的这句话。

“如果你没有我那么多名单可以聊,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个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个公司楼下的咖啡厅等着,看到人就拉进来聊,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人。”雷军说道。

周鸿祎:不会找合伙人,不配做创业者

创业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周鸿祎在《合伙人》这本书的序言《不会找合伙人,不配做创业者》中写道:“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赛,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有个七八年达不到目标;而且要求你必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竞争。这就需要优秀的合伙人来执行。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已成熟的公司,分享机制、激励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周鸿祎表示,“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领导会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这就把营盘和兵的关系,也就是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完全看成是单纯的雇佣关系了。”

周鸿祎提及创始人与合伙人的关系时,说道:“对一个公司而言,尤其是对创业团队来说,如果公司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那么员工就会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长此以往,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卓越的人才更愿意加入卓越的团队,而要吸引到卓越的合伙人,创始人就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知名IT记者刘韧就曾这样评价小米董事长雷军——雷军的最大魅力在于,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但其实肯定别人的价值才是最核心的。所以雷军身边极容易团结一股势力,它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忠诚。

雷军和马云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人才,马云喜欢在体系内辗转腾挪。而雷军喜欢培养人。他做投资,看人,人对了,下一秒钱就打到你账户里。雷军的方法是:“你不愿意听我的,我就闭嘴,如果以后证明你错了而我对了,那你要向我道歉。”

二、能用事业愿景或梦想吸引合伙人

用事业愿景或梦想来吸引合伙人,是很考验创始人能力的一环。马云当初用“要创办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这一梦想吸引了甘愿每月只拿500元的精英人才蔡崇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激励更多的合伙人去奋斗,如果只能用钱才能吸引到的合伙人,那至少一定不是创业阶段需要的合伙人。

三、合伙人要有共创、共享、共担精神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表示,“合伙人,不是谁雇佣谁,而是大家合在一起入伙,要有共创、共享、共担的精神。创业好似马拉松赛跑,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到最后,也有人半路就走了。”他认为远大的理想和梦想,是团结合伙人非常重要的东西,创业者眼睛里会放金光,这种为梦想而创造的热情,是团队所需要的。为创业而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创业失败就放弃的,不是合格的合伙人。创业时代下的合伙人,要有创业的态度和激情,才能让企业保鲜。

独行虽快,众行方远。创始人与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齿轮,唯有啮合得好,才能高效地运转。

在百舸争流的创业大潮之中,创始人与合伙人好似坐在一艘船上的人,是共同进退的伙伴;在积木式创业成为常态的今天,合伙人不是补充创始人短板的重要方法,而是唯一方法。

原标题:54岁臧天朔离世:他一生的成与败,都在这两个字

9月28日,中国内地摇滚歌手臧天朔离世,享年54岁。朋友已逝,江湖不在。功过是非不好评说,但我们仍感谢他作为音乐人,给中国乐坛带来的贡献。臧兄,走好!

你有没有发现,有很多人,你放在记忆里,以为熟悉,但并不会想起。

等再听闻他,忽然就是辞世的消息了。大概,也就是这个人最后一次出现在你世界里了。

今天上午,我看到新闻说54岁的臧天朔肝癌离世,就是这种感觉。

25岁的助理姑娘问:谁?臧……什么?

是啊。一代人不懂另一代人的记忆。

臧天朔的人生,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小臧,臧哥,臧爷。

1964年,臧天朔生在北京。6岁学琴,此后一直接触音乐,20岁组建乐队,写了那首著名的《心的祈祷》,算是正式出了道。

那时,大家都喊他小臧。

他在谷建芬、崔健的乐队做键盘手。至今一些模糊的录影带中,还可以看到年轻的他笔直地站在崔健身后,身体克制地随音乐轻摆,偶尔也会合音。

侯德健送了他一台当年很少见的合声器,他无比珍爱,像神一样供着,弹弹就擦,每天都擦。

23岁那年,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接着又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冲入禁区》。

渐渐的,他的音乐之路有了起色,演出越来越多,有时也去客串个电视剧,还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艺术家奉献奖。

那时的小臧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大碗喝酒,广交朋友,人生的星光大道就在眼前,只等他走上去。

1995年,31岁的臧天朔发了专辑《我这十年》,销售突破15万张,成为96年最畅销的专辑之一。专辑的主打歌《朋友》,连续8周在北京音乐台排行榜第一。

他的歌传遍大街小巷,他也开始大红大紫。

1997年,张艺谋执导、姜文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里面,臧天朔客串并打造主题曲。那些年,他真挺红的。

不知不觉,小臧升级成了臧哥。

因为虚长几岁,王菲窦唯那时也是喊他一声大哥的。

臧天朔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就是局气——仗义,豪爽,不在乎小事。当然,同时也鲁莽,粗糙,做事不计后果。

他人生的成与败,都在这种性格上。

他爸有一次说“他太讲义气了,朋友开口借钱他从不说个不字,也不记账。有回借出去100多万,气死我了。后来朋友投资失败,到现在也没还钱。”

一旁的臧天朔觉得无所谓:“说这干嘛?吃亏是福嘛!”

他开过好几次酒吧,都没开太久,一方面是不善经营,另一方面,是他对朋友过于大方。

臧天朔朋友非常多,天天都有一群朋友去喝酒,他不但不好意思收钱,还很要面儿地专挑好酒给大家喝,然后酒吧慢慢就开始亏本,最后开不下去。

不过因为这种性格,他在圈里人脉也特别广,呼风唤雨的,特别灵。

当年窦唯烧卓伟的车,据说最后就是他摆平的。

当然,说臧天朔,绕不开的一个女人——斯琴格日乐。

斯琴格日乐是个蒙古族姑娘,比臧天朔小四岁,九十年代一直在北京漂得很艰难,住仓库,喝白粥,在酒吧驻唱。

1999年,她认识了臧天朔,加入他的乐队,做贝斯手,偶尔献唱,大受欢迎。

他们很快相恋。那是一次刻骨铭心,也伤筋动骨的爱情。

臧天朔是个浪子,斯琴格日乐跟他好了一年多才知道,他有老婆了。她当时就傻眼了,立刻想断了和这个男人的关系,但对方又找她,说没她活不下去。

“他口口声声说我很重要,但所做的都证明我很不重要……”两人天崩地裂地纠缠了很久,她为他堕胎,自杀,痛不欲生。

在节目里说起那段感情,斯琴格日乐哽咽落泪

而另一方面,臧天朔也一手捧红了斯琴格日乐。让她从一个艰难度日的北漂歌手,升级为摇滚女神,四次登陆春晚,火遍大江南北。

所以,斯琴格日乐对臧天朔的感情,应该是特别复杂的吧,有爱有恨,有感谢有无奈。

而今天,当臧天朔离世的消息传来,50岁的斯琴格日勒发了一条微博,也是看得人感慨万千。

恩怨纠葛俱往矣,能在最后看淡所有,平静道一声“臧哥走好”,也是大女人风范了。

当然,臧天朔骨子里,也是当之无愧的大男人。

90年代,他就开着一辆特别威风的红色悍马,他说“越野车实际上就是男人释放豪情壮志的一种需要”。

某年,有网站弄了个“十大丑星”评选,臧天朔被选上了。他很生气,觉得主办方“特孙子”“当时就想拿棒子去,揍主办方”“有些东西法律解决不了,只能通过其他方法”。

他骨子里流淌的粗野、狂放,是他才情的来源,也给他带来了致命一击。

2003年,他和一起开酒吧的合伙人闹掰了,俩人都不是善茬,约了在廊坊火车站广场火拼。

结果近百人拿着砍刀、铁管、木棍互殴,对方有一个人被打死。

2008年9月28日,也就是整整10年前,臧天朔被捕,之后定刑6年。

从此,臧哥时代结束了。

在监狱里,臧天朔主管文艺班训练和节目编排,也学书法,参加书画展,表现良好。

他自己造了一个词:落水清凉。

解释是:人生,忽然失足落水了,之前火热得让你晕让你烦的日子,一下子清静了,恍如隔世了,你开始退烧,不再头热心焦,你开始反思、反省,然后,感到无上清凉。

他在狱里给老婆写信,读来也是真情。

他入狱时,儿子才几个月,狱中四年半,老婆和老父每月去看他,但他不许儿子去,因为“监狱都是高墙灰瓦,不想让那些庄严、肃穆的景象对孩子的心理产成影响。”

2014年,他出狱了。

8月27日恢复自由身,9月2日,他就召集近百家媒体,开了“理想不倒,来日方长”巡演发布会。

“回头看,人生有一些单,你是必须去买的。”

“那天去司法所,工作人员拿出一堆材料,让我一项一项签字,然后,咔!盖一戳儿,就听到一声:好了!办完了,回家吧。回家路上,真是无比感慨。”

“我没变,但状态不一样了,看事情、想问题的方式,还有做人更加……认真了,不再轻信,遇事会多想几步。”

之后,臧天朔认认真真开音乐会,读经,创作,练字,养狗,住在北京郊区的宅子里,远离江湖,远离从前种种。

可能因为上了点年纪,人们开始叫他臧爷。

为了赚点钱给儿子,他跟朋友合办了婚庆公司,据说接过一个婚礼,梁天主持,葛优证婚,刘金山贺喜,他在现场演唱,“客户很满意”。

他脾气没那么爆了,开始喜欢善良的人:“你看其实我身边,最后跟我留下的,不错的,就是善良,没别的。”

有的人小时候规规矩矩不出大气,年纪越大越嚣张,到最后蛮不讲理为老不尊。

有的人年轻时不管不顾胡乱生事,经些世事后,反而沉静了,知道还是应该本本分分做个好人。

只是,他之前作的有点凶,身体毁掉了。

因为酗酒严重,他去年体检时被查出肝癌,今年初有些好转,未想这么快就恶化,据说离世时体重大约只有100斤,瘦得不像他了。

他这一生,大开大合,大起大落。

他是个混不吝的地痞,出轨家暴涉黑酗酒。

他又是个才华横溢的歌手,用美好歌声感动影响过一代人。

或者,也可以不那么复杂。就像网友说的:他只是一个犯错认罚的胖子,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

他曾无数次在歌里唱“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有新的你有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离开我……”

如今,他有了新的彼岸。他离开了我们。

愿他在彼岸幸福,也有好朋友。

(1)我们都是平凡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得经历生老病死,在起起落落的人生中,我们总会经历很多人与事,也总会犯错。可这些都没关系,因为这些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重要的是,我们得学会成长,学会珍惜最爱的人,学会享受生命的过程,远离糟糕的生活,过充盈且有质量的一生。在终点来临时,能从容和自己握手言和。

(2)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我们悼念逝去的人,我们怀念过去,不仅是在怀念我们的成长,更是为了更好的活在当下。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珍惜拥有,把握现在。

*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专栏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婚恋心理学:爱过你,不如爱着你》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

人物 公众号——拾录人

读人如读书,阅人亦阅己。

温馨提示:微信公众号系统已经改版, 好多朋友说,和慈怀读书会失联了。如果大家还想第一时间看到兹心,欢迎置顶“慈怀读书会”,我们每天在这里等你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合伙人一起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