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要去一战会计学硕二战会计专硕学吗

原标题:17级贸大会计学硕学姐经验分享-干货满满

我是17年贸大会计学硕考生,初试分数392分,排名第五,二战。本科双非普通院校,没有大赛奖项和论文发表,专业课基础较好。16年一分之差没有进复试,最后调剂到北京某院校税务专硕,但最后还是决定再考一次。在这给二战考生一个小建议,在决定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才能了解成功的可能性,然后对症下药。下面分学科谈一下自己这两年的感悟、经验。

记得在考研初期,一位学姐告诉我概率论几乎一直是套路题,如果时间不够多做几个题就可以。但从1617年的概率论看,我认为难度明显提升。所以别人的话一定要理智对待,而且不要抱侥幸心理。

数学在考研初期甚至全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暑期前一般是打基础,我没有报班,每天自己看视频、做笔记,高数部分汤家凤讲的很不错,我上届学长推荐看的是14年版本视频。线性代数也推荐汤家凤,概率论推荐张宇(看到好几个人说汤的概率很一般)看完视频、理解笔记后认真做全书(要自己做题而不是想一下就看答案)

暑期基本上是强化阶段,如果基础阶段没有完成一定要尽快扫尾。推荐视频课:汤的高数强化,张宇的高数强化,汤家凤、李永乐线代,宇哥概率论,全书应看第二遍。线代可以看线代分册,全书这部分比较简单。我是这个阶段才开始做题的,资料用的汤1800题,题目非常多,分为基础篇和强化篇。习题册建议用好一本即可,二战时候我还做了宇哥1000题的重点题目(他微博上发布的),建议学有余力再做。做题要注意总结好题、错题,对那些思路很明朗的保证正确率即可。强化最晚在9月份要完成吧。

以上两阶段重点是掌握知识,在这提醒一下,如果是有些基础其实可以直接看强化班,否则时间太紧张,尤其是一战还要上课考试的同学。另外一点是可以加速播放视频,强化班和基础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上面提到的课程都是我认为不错的,大家也可以每科选一位老师。

9月份到10月上半月主要任务就是强化扫尾,大量练习,巩固笔记,查漏补缺。

10月下到11月份开始做真题,可以留出近三五年的真题到12月份模拟训练。每天上午8:30准时开始,做完分析整理。

12月份建议一周两套题(尤其最后两个星期),我一般周三做一套周日做一套。其余时间就是找薄弱点,复习笔记上的知识点、公式,错题本。

以上建议比较适合一战同学,我二战期间主要复习笔记,全书,做1800题,一部分1000题和660,整理错题本(一战没有),做真题,张宇八套四套模拟题。看起来自己练的也不错了,但最后的分数还是不太满意,感觉考试状态还是有些紧张做错了一些题。在这分享一个小故事,我一战去复试体检时遇到一位上海交通本硕学机械的学长,他在工作中考了三年五道口,每次都是一分或两分没法进复试,然后第三次去调剂到中科院某经管类专业,他告诉我考试未必能把你真正水平发挥出来,但当你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没有发挥完全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大家都知道词汇量很重要,如果阅读中遇到生词太多真的没办法理解,但是我两年的学习对背单词都是“浅尝辄止”。我会在做真题的过程中积累单词。最开始我听了一下何凯文的长难句,学会对句子的分析方法对学习英语很有帮助。

开始复习重点应放在阅读上,我只做了真题。在初期就开始做2000年左右的几套题,何凯文的阅读基础班是精讲文章,我先看一下他讲哪篇,然后自己做。接下来我会翻译文章,先自己翻译,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根据自己理解来,确定影响理解的词汇然后查字典(这部分单词就是我积累的重点。我用的金山词霸,有牛津和柯林斯词典)再把不对的地方更正,然后看一下参考译文,是否还存在不准确的理解。做完再听课,慢慢培养做阅读的思路。这个方法看起来挺麻烦,但个人觉得还挺有效果的。最后也留三五年的真题,模拟时候整套做。

作文我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就只能背。听了一部分王江涛的作文课,然后背了他强化讲义的十篇大作文十篇小作文(都是真题作文)。他将作文分为几个大话题,这样可针对每一话题积累素材。后期一定要自己练笔。

完形填空和七选五不要放弃,从这几年情况看,难度是下降的。另外我每天都会看何凯文公众号发的每日一句,早期都是每句摘抄,分析,早上或晚上吃完饭会拿出来读一下。

第一年我在政治上用的时间很少,风中劲草出来后大概背了两遍,但效果一般,还有很多东西记不住,然后最后做了一下肖八选择,肖四选择,肖四大题全部背会。虽然16年肖四压中的大题很少,但是一方面选择相对简单,而且利用背的肖四的理论去答简答题,最后还取得了不错的分数。

到了第二年时间相对充裕,我最后一两个月背政治还挺多的,但是因为去年肖四压中题很少,我就看了米鹏的压题,背了20个大题,结果上了考场发现我背的东西都成材料了,再加上选择题做的也不好,最后只考了63分。总的来说,感觉还是用肖稍微靠谱点。

从考研初期最好就开始看书,坚持每天看,开始可能看的慢,后面会越看越快。虽然课本很厚,但往往一段话就一个中心意思,在第一遍看书过程中可以去把中心意思提炼出来,整理自己的笔记体系。整理笔记时不一定全部用英文,可能几个汉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后的选择题可以用来练手,但现在考试应该不会再出原题。在第二遍看书过程中,我会更加关注课后key words,因为答题要用英文,我们必须积累表达方式。自己可以将key words分类整理,剔除不可能考的词汇,归纳相似词汇,改变表达方式,统一、简化表达,方便后面记忆。Summary部分是每章重要知识点总结(不一定全面),我没有背,因为自己做笔记差不多已经包括了。

可能仍然以计算题为主,但近两年更加打破常规,比如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作业成本法。我的建议是复习时以计算题为主,把书中涉及到计算的内容掌握好。大概有:分步法,间接成本分配,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更可能在公司理财部分考察),标准成本计算法。针对这部分的复习是先看书,掌握经典例题;再做习题册(计算部分),先做一遍,再划几个和考试类型相近的题目,后面再做。

按照往年,理论部分会是复试考察重点,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大概整理一下重点理论,有点印象更保险。

这本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理论知识很多,有一本配套习题册可以用来参考。在学习初期,我们可能会更关注某项资产怎么分析,负债怎么分析,这当然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但在后面的学习中,应当建立起一个分析体系,学会联合分析,因为报表间存在勾稽关系,有了这一观念分析角度更广。习题册总结了主要知识,我后期一直在用这本书,记忆重点。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每章都有关键词(即一些会计基础概念,习题册中也有解释),应当注意理解一下其内涵,因为在考试的时候很可能涉及某会计概念,如果我们了解其如何形成(或包括什么),意义是什么,分析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17年一道关于递延项目的问题,首先要知道这个科目是什么意思才能进一步思考。如果有机会的话,比如学校开设财报分析的课程,同学们可以关注格力的报表(2015年我学战略分析时期末论文提到格力销售返利的内容,结果17年考研就考了,不过我压根没印象)

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财务管理。我个人比较赞同以前看过的经验帖的方法:理论部分整理记忆,计算部分全部掌握。例题掌握好,课后题巩固。以前计算更多会考长期投资决策,不过去年考了几道小计算题,考察面更广,回头看下真题就知道了。这本书的知识掌握也应当注意构建体系,大致就是投资、分配(资本结构并在本章)、筹资、营运。

首先看书很重要,除了管理会计,我大概都看了三遍,第一遍了解知识,自己做做笔记;第二遍主要加深理解;第三遍仔细体会,边看边思考。看书的过程中可能自己有某个灵感或提出一个问题赶紧记录下来、补充笔记。基本上遵循先把书读厚再读薄的原则,最后薄的效果是:对这本书的框架,主体内容非常了解(前面我也比较强调框架、体系的问题,个人认为是个好的学习方法)

我个人开始专业课较早,但不推荐一开始就将其视为重点(例如每天用时一半以上),个人认为初期最最最重要的是数学(基础好的应视个人情况而定),专业课更多要熟悉、理解、整理思路。还有一部分成功考上的同学在暑假甚至开学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我不太建议这样做(具体仍视个人情况、整体复习节奏而定)

先说怎么使用真题。年的专英部分是可以早些做的(我大概9月份开始的),其实我觉得对我来说专英是相对难把握的,不过也有人说专英最简单。在考试的时候一般建议用50分钟到一小时,自己练习的时候注意一下。对答案也不要盲目相信,可能会有错误,多和别的同学交流。这些年份的中文题目基本是简答,我自己都做了一遍,考察书上什么内容也标注了,想考试前再看看,结果几乎没看。

2012年后题型变革,所以新题型有六套,不要轻易做(即没有把知识巩固好就做)。建议可以一周一套,比如说自己有模拟考试的计划,就按照考试时间、要求来做,做完再分析,查漏补缺。大概十二月的时候我又做了一遍年的专英(时间不够才没做完),这部分真的要多练题。

以下考试趋势纯属个人感受,大家参考就好,自己做题的时候再仔细体会,批判看待别人的观点。

专英这两年常考到我们没有学过的名词解释,如果比较熟悉课后key words,也就掌握了套路,例如先下个简单的定义,再加几个修饰词。翻译部分,近两年都出现生词,比如17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词汇大胆直译,因为我们的会计很多都是从英文翻译来的。如果对自己提高些要求可以有意积累一下会计方面的词汇。翻译部分肯定不会要求一字不差,重点是关键字(实词)和语句通顺度。计算题也有几个常考类型(如EPS,现金流量表,债券等),注意总结。

管理会计很多年都考固定两个题型:分步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但16年考了一个短期经营决策,让考生判断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17年有作业成本法。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计算量变大。总体来说这部分难度有所提升。

财务报表分析大致两种出题方向,一种是纯问答题,另一种是案例分析。趋势是会考察合并报表的内容,虽然该部分在书上篇幅不大。对于案例分析其实不用太紧张,比如纯问答题目在提问前会有一两句描述某一现象,案例分析可能会要求你自己先从报表中发现这一现象,考察的核心内容还是那些理论,不过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具体案例。

公司理财基本题型稳定,简答和计算,过去几年计算基本考察长期投资决策,17年考了几道小计算题,这就要求考生更全面准备。简答可能会考到书上没有的内容,比如问“择时理论”,遇到这种问情况,不要打乱思考节奏,总得来说这是关于融资的题目,思考为什么在融资时择时?有什么好处。

最后说一下我考试的情况,对我个人而言不存在时间不够的问题,而且还剩了约20分钟。对一些简答题,其实不用写太多,我认为时间不够用很可能是财报分析占时长,不要答非所问,应直入主题。最后的公司理财部分其实不难,尤其今年几个小计算题。可见合理分配好时间很重要,自己模拟练习的时候要多注意。

希望所有人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对我个人而言,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还有不同阶段的心理压力(主要是等分期间)。当然,对下定决心继续考的同学,一定要有信心,不要想太多,只管努力。我二战的半年时间,和同学在学校外面租房住,每天到了饭点步行去吃饭,聊电影、讲笑话,每周日下午休息,偶尔看个电影或综艺,过得简单纯粹。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同学,请珍惜这个机会,总的来说,能让你变得更好吧。

最后,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交流群:,我们有优秀前辈的经验,还有定期答疑讲座,更多干货等你来,希望陪你顺利走过初试、复试,能在贸大遇见你。

欢迎大家加入老生研路的QQ群:

2018人大经济金融考研群:

2018中财经济金融群:

2018年396经济学综合群:

2018年贸大434国际商务群:

2018年贸大431金融专硕群:

2018年贸大435保险硕士群:

2018年贸大831会计学硕群:

2018首经贸经济学考研群:

2018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群:

原标题:会计专硕二战考研:逻辑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此期不讨论要不要二战,而是要讨论会计专硕二战的学生在逻辑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客气的说,接下来的9个月,考生的逻辑成绩不会有本质的提高,跨考教育逻辑与写作教研室任子徒老师就这个问题与各位二战考生做一个讨论。

一、知道自己去年的复习问题出在了哪里

绝大部分二战考生是盲目的二战,对于如何去复习根本没有详细的规划,而是拿过题来,拿过书来,直接做题,这是个很致命的问题,若此问题不解决,今年未必会有好的结果。问问自己考场上做题速度慢,做题准确率不高,是因为做的题少吗?相信很多考生的回答是“不是”。逻辑真题本就不多,不超过2000题,参加考试的考生大部分将逻辑真题全部做了至少一遍,甚至市场上能找到的逻辑题目全部也做了,但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却还是低于50分。究竟是因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平常做了很多题目,到了考场上却难以考出理想的成绩——问问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影响着你接下来九个月的复习,时光倒回去,回顾一下去年的复习,你发现自己总是在被动的做题,做题,做题,而没有总结题目,没有总结方法,而是用别人告诉你的方法去解决题目。如果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你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验证别人的方法。因为复习思路是错的,这就是失败的原因。任子徒老师也认为逻辑复习的确需要做一定量的题,但不能仅仅是作题。

二、逻辑学习什么最重要?-思考

逻辑复习什么最重要,跨考教育任子徒老师的回答是思路最重要,而不是记住一些简单的公式、方法。你最初复习的时候是不是追求了“简单粗暴”?现在想一想,不觉得可笑吗?你总想着不需要经过自己思考,不需要耗费脑力,而是凭着一些公式技巧去解决题目,当到了考场上没有人告诉你要用什么方法,没有人提醒你思考的方向,你怎么不会觉得脑子发热,大脑缺氧?

二战的孩子们,清醒点,理性些,九个月的时间足够你去准备逻辑复习了,从最基本的理解做起,不要只是记住技巧方法是什么,而是要知道这个技巧与方法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当你经过了思考,使大脑得到了训练,在考场上才能够适应考试的压力,从而让自己的思路清晰,有效应对考试。

三、二战逻辑应该怎么复习?-回归理性

一些二战考生和跨考教育逻辑与写作教研室任子徒老师说,真题都做过了,答案也记住了,感觉没有题目做了,呵呵,各位二战考生,你做的题目已够多,停一停,从最基本的判断,推理、论证、概念去入手,掌握、理解一个个考点,知道逻辑的最基本内容,可能这些一开始学起来有些枯燥,但当你的大脑经历了磨炼,痛苦的折磨后,必定会有强大的推理能力,也闪现理性的光芒,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题目,而不是模棱两可。不是只知道是什么,而是知道为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各位考生有一颗理性的大脑。不盲目,相信理性,接下来的路你会走的很顺利。

作者:逻辑与写作教研室 任子徒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你今天考研复习了吗?考研更多院校、真题、复试、调剂、找研友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考研(ID:kkkaoyan)

数学考研,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全程陪伴,每月阶段性测评,高效学习!365天全程规划考研,现在报名直降2000元,团购更优惠,火热报名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会计学硕二战会计专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