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跑可以每天间歇跑跑吗?

原标题:跑步5分钟就喘不过气?这件事一定要知道!

以前跑5分钟就喘不过气

现在50分钟都游刃有余

未来想进一步挑战自己?

那就一定要懂,间歇跑的秘密!

相信跑者都知道,要打造中长跑体能,必须循序渐进。首先是有氧慢跑,配合基础肌力训练,建构能安全完赛的体能。但嗜跑者就爱不断超越!完跑只是初级目标,下一次就想跑出更好成绩。如果你也在追求更快更强,那一定把间歇跑加入课表,绝对能让你跑出最佳速度!

间歇跑,顾名思义就是间隔、休息的跑。不过,如果能够连续不停地跑,又为什么要跑跑停停呢?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现有的体能状态A,并无法达到目标B 的强度,要维持B 强度跑完全程,是目前做不到的,所以透过冲刺-间隔休息-冲刺的跑,反覆刺激身体,适应目标强度。而且适当的休息,不仅能避免受伤,还能获得足够的训练量,逐步升级体能强度。

举例来说:维持B 强度可以连续跑20 分钟,但是透过800 米× 15 趟的训练,每趟全力冲刺3 分钟,总负荷量就达到45 分钟,训练效果反而更好。

间歇跑的效果虽好,却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因为训练强度高,如果没有好的体能基础,很容易受伤,也会失去练习效果。所以要先好好扎根,透过基础期(有氧慢跑+肌力训练)养成动作的稳定性;进入强化期后,再加入间歇训练,并且针对比赛目标配速,调整训练强度,才不会变成只求快、没意义的乱冲刺。

不是愈快愈好要针对目标!

想要有效增进中长跑体能,并降低受伤机率,就要根据不同的比赛目标配速,使用不同的间歇跑训练,以下介绍两种好用的训练模式,让大家一起做做看(表格后面还有举例哦)!

强化期(比赛前两个月)

高峰期(比赛前一到两个月)

接近5 公里比赛配速或更快

2.刚开始可延长休息时间,但不建议超过1 : 1,训练效果会打折

1. 单趟休息时间1-3 分钟

2. 依个人状况调整,但不建议过久

不超过一周总训练量的5-8%

不超过一周总训练量的10%

最大摄氧量间歇训练>乳酸门槛间歇训练>比赛

2. 达到维持长时间强度的心肺功能

1. 帮助身体培养乳酸代谢的配速感

2. 强度介于最大摄氧和比赛之间,回到比赛配速会比较轻松

假设一周的总训练量为100 公里,间歇训练的量最多不能超过8%=8 公里=800 米× 10 趟。假设目标的5 公里配速是1 公里跑4 分钟,那800 米每趟就要跑3 分钟。单趟休息时间是配速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所以不能休息超过1.5 分钟,也就是每一趟冲刺3 分钟后,休息1.5 分钟,再继续进行第二趟,反覆做完10趟的训练。

假设一周的总训练量为100公里,间歇训练的量最多不能超过10%=10 公里=3 公里× 3 趟。假设目标的10 公里配速是1 分钟跑5 公里,那3 公里每趟就要15 分钟完成。单趟休息时间3 分钟内,可依个人情况调整(愈接近比赛可缩短休息时间),反覆做完3 趟训练。

中长跑要进步,除了强化体能拉高强度,还要培养乳酸代谢和配速感,如果双管齐下身体会吃不消,所以分阶段,在强化期加强体能,提升最大摄氧量,加上少量的乳酸代谢;进入高峰期,锁定乳酸门槛代谢能力,并加入配速训练,就能跑出更好成绩!

贴心小提醒:间歇跑要注意 ,不要过度训练强化期:最大摄氧跑;高峰期:乳酸门槛跑。什么时期做什么训练,要按表操课,不要太早就开始操体能,容易导致过度训练。建议锁定比赛日期后,往回推,规划课表,先培养基础体能,再逐步渐进,让巅峰体能出现在比赛时期。更不要偷加练习量,超量会造成身心压力负荷过大,反而影响周间其他练习,引起过度训练、倦怠和疲劳。

完整的运动流程很重要,尤其高强度的间歇跑运动,每个步骤都不可少:

1.充分热身:慢跑+动态伸展(冬天热身时间要延长)。

2.间歇跑:配速循序渐进,前面几趟保守配速,后面会愈跑愈顺。

3.收操:缓跑+伸展(天凉要快点披上外衣保暖)。

4.冰敷:降低肌肉发炎的损伤反应(不要热敷)。

以前跑5分钟就喘不过气

现在50分钟都游刃有余

未来想进一步挑战自己?

那就一定要懂,间歇跑的秘密!

相信跑者都知道,要打造中长跑体能,必须循序渐进。首先是有氧慢跑,配合基础肌力训练,建构能安全完赛的体能。但嗜跑者就爱不断超越!完跑只是初级目标,下一次就想跑出更好成绩。如果你也在追求更快更强,那一定把间歇跑加入课表,绝对能让你跑出最佳速度!

间歇跑,顾名思义就是间隔、休息的跑。不过,如果能够连续不停地跑,又为什么要跑跑停停呢?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现有的体能状态A,并无法达到目标B 的强度,要维持B 强度跑完全程,是目前做不到的,所以透过冲刺-间隔休息-冲刺的跑,反覆刺激身体,适应目标强度。而且适当的休息,不仅能避免受伤,还能获得足够的训练量,逐步升级体能强度。

举例来说:维持B 强度可以连续跑20 分钟,但是透过800 米× 15 趟的训练,每趟全力冲刺3 分钟,总负荷量就达到45 分钟,训练效果反而更好。

间歇跑的效果虽好,却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因为训练强度高,如果没有好的体能基础,很容易受伤,也会失去练习效果。所以要先好好扎根,透过基础期(有氧慢跑+肌力训练)养成动作的稳定性;进入强化期后,再加入间歇训练,并且针对比赛目标配速,调整训练强度,才不会变成只求快、没意义的乱冲刺。

不是愈快愈好要针对目标!

想要有效增进中长跑体能,并降低受伤机率,就要根据不同的比赛目标配速,使用不同的间歇跑训练,以下介绍两种好用的训练模式,让大家一起做做看(表格后面还有举例哦)!

假设一周的总训练量为100 公里,间歇训练的量最多不能超过8%=8 公里=800 米× 10 趟。假设目标的5 公里配速是1 公里跑4 分钟,那800 米每趟就要跑3 分钟。单趟休息时间是配速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所以不能休息超过1.5 分钟,也就是每一趟冲刺3 分钟后,休息1.5 分钟,再继续进行第二趟,反覆做完10趟的训练。

假设一周的总训练量为100公里,间歇训练的量最多不能超过10%=10 公里=3 公里× 3 趟。假设目标的10 公里配速是1 分钟跑5 公里,那3 公里每趟就要15 分钟完成。单趟休息时间3 分钟内,可依个人情况调整(愈接近比赛可缩短休息时间),反覆做完3 趟训练。

中长跑要进步,除了强化体能拉高强度,还要培养乳酸代谢和配速感,如果双管齐下身体会吃不消,所以分阶段,在强化期加强体能,提升最大摄氧量,加上少量的乳酸代谢;进入高峰期,锁定乳酸门槛代谢能力,并加入配速训练,就能跑出更好成绩!

贴心小提醒:间歇跑要注意 ,不要过度训练强化期:最大摄氧跑;高峰期:乳酸门槛跑。什么时期做什么训练,要按表操课,不要太早就开始操体能,容易导致过度训练。建议锁定比赛日期后,往回推,规划课表,先培养基础体能,再逐步渐进,让巅峰体能出现在比赛时期。更不要偷加练习量,超量会造成身心压力负荷过大,反而影响周间其他练习,引起过度训练、倦怠和疲劳。

完整的运动流程很重要,尤其高强度的间歇跑运动,每个步骤都不可少:

1.充分热身:慢跑+动态伸展(冬天热身时间要延长)。

2.间歇跑:配速循序渐进,前面几趟保守配速,后面会愈跑愈顺。

3.收操:缓跑+伸展(天凉要快点披上外衣保暖)。

4.冰敷:降低肌肉发炎的损伤反应(不要热敷)。

间歇跑是一种有氧运动,跟一般运动不同,它的辛苦程度远远没那么大,但是却能收到很有效的减肥效果,这就是间歇跑在运动界风靡的原因,那么间歇跑应该怎么跑呢,一起来看看吧。

用间歇跑的方式是非常高效率的跑法,跑走交替运行,跑起来不累,却能燃烧更多脂肪。依照个人体力,能把时间设定在20~30分钟左右,先冲刺1分钟或者40秒,慢走20~30秒喘气,再冲刺1分钟或者40秒,再慢走20~30秒喘气,以此循环。每次跑的时候要用尽全力,要冲刺、不能说话,要达到你最大心率的80%左右。推荐初学者能采用MIIT(中等强度间歇运动),25分钟的时间,慢跑3分钟、慢跑100公尺,再快跑100公尺,能有效训燃脂,极力推荐减肥的人采用这种方式。用MIIT间歇燃脂跑,当身体有点疲惫时,就要切换到舒缓模式,这样子的运动方式轻松又有效。此外,提醒想减肥,三分练七分吃,健康的饮食更重要,千万别大吃大喝。

间歇跑,顾名思义就是间隔、休息的跑。不过,如果能够连续不停地跑,又为什么要跑跑停停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现有的体能状态A,并无法达到目标B的强度,要维持B强度跑完全程,是目前做不到的,所以透过冲刺-间隔休息-冲刺的跑,反覆刺激身体,适应目标强度。而且适当的休息,不仅能避免受伤,还能获得足够的训练量,逐步升级体能强度。举例来说:维持B强度可以连续跑20分钟,但是透过800米×15趟的训练,每趟全力冲刺3分钟,总负荷量就达到45分钟,训练效果反而更好。

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乳酸能混合代谢系统的功能能力、乳酸能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的混合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等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集体耐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运动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短间歇跑(200m*N组,400m*N组),短间歇跑更适合冲刺能力弱的人,

长间歇跑(800m*N组,1000m*N组,1200m*N组),长间歇跑更适合整体速度弱的人。

1、跑前饮食:在跑步之前30分钟到3小时之内都可进食,应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水果、全粒谷物(即完整的、研磨过的或碾碎的粮谷粒,含有原始基本成分如胚乳、糠,麸而且比例和未加工前的谷粒相同,如大麦、荞麦、碎小麦、玉米、小米、大米、黑麦、燕麦、高粱、小麦和野生水稻等),以及一定的蛋白质。在出发前5分钟还可以吃些小食,例如一个香蕉,或者加入蜜糖的咖啡和茶,都可以提高身体的状态。

2、跑后饮食:在跑完之后30分钟内,需要进食健康的淀粉和蛋白质食品(含量应以大约10克为宜),可供选择的有低脂巧克力牛奶,或者一杯半的果冻,一杯脱脂牛奶等。鸡汤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控制体重食品。一份含有低蛋白(使用鸡胸肉)、蔬菜(提供抗氧化物质)的低盐鸡汤,配上一些含淀粉的食物(例如米饭、面条)就可以为你在锻炼的时候提供足够的能量了。酸奶。绝大多数的酸奶都可以提供理想的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复合体。连续三天都食用酸奶之类的乳制品,可以补充足够的钙质,有利于肌肉的活动。零食。如果你喜欢剧烈运动,可以吃一些高能量的零食,比如核桃、葡萄干、杏仁等,特别适合长跑者食用。运动后苹果。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如果每天吃三个苹果的话,就可以迅速减轻体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天间歇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