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点我达大连美团骑手骑手,从9.4日以后同样是5级骑手,我的成长值还高,在线时还长,有单子从来不派给我

  Nest在智能手机的产业基础上进行智能家居设计,最终这家苹果范儿的公司被Google纳入囊中。

  对加州Palo Alto地区所有车库创业公司而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库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一幢年代久远、颇具蓝领工人气质的平凡屋舍改成的办公室,却让Nest Labs创始人Tony Fadell 和Matt Rogers偶然发现了它的绝妙之处。“它的车库门是推拉的,设计感不好。”31岁的工程副总裁Rogers表示,“但我们是一家生机勃勃的初创公司,这是一个展示我们梦想的好去处。”

  Nest公司于2010年成立,在第一年的夏天,这个小型“秘密行动队”经常敞开大门办公;各种鸟儿和小松鼠经常出没于此。其时,Nest的首款秘密武器——采用雾面金属设计、配备LCD显示功能的智能温控器(Nest Learning Thermostat)——远远不是今天市场上熟知的形象。相反,这个小玩意儿被打磨成圆盘形状,堆积在墙角。而且,由于车库通风状况良好,这款产品差点被束之高阁。“它可以快速制热又快速制冷。”Rogers期待产品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4年后,Nest公司果然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时机。除了智能温控器外,公司还有另一个拳头产品智能烟感器——探测环境中烟雾及一氧化碳含量,并发出适当提醒。拥有两款重量级产品护航,该公司很快成为家用产品领域的领头羊。2014年1月,这家创业公司被Google收购,交易金额达到令外界咋舌的32亿美元。

  “在我们蜗居车库的那个夏天,科技信息博客Gizmodo曾经发布了一篇文章,宣称Palo Alto地区的车库创业型硬件公司将消亡。”Rogers称,“我们当时一笑置之,因为很显然,他们对我们所从事的方向一无所知。”

  毫无疑问,Nest并非Palo Alto地区首家诞生于车库中的几十亿美元级企业,但它可能是最符合该地区气质的企业。公司的创始人有在苹果的从业经验,要知道,苹果几乎是所有车库企业中最具知名度的公司。Fadell是苹果前音乐播放器团队的首脑,外界以“iPod之父”尊称他。Rogers的经历与他大同小异,2004年加入苹果的工程部门,其工位紧挨Fadell门外的打印机。(Fadell如今正在开展人生中另一件大事业:休陪产假,因而未对这个故事进行任何评价。)

  坊间传说中,Nest的起源故事是这样的:Fadell离开苹果公司后,决定打造一款智能温控设备,他召唤Rogers加盟。但真实情况并非这么顺利。两位创始人曾经并肩战斗了好几年,某天,在Fadell外出旅游后,他们约好一起享用午餐。

  “我提到我正在考虑离职,渴望在家居自动化方面干一番事业。” Rogers回忆道,“他最初告诉我,没有人会购买自动化家居用品,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这类产品不会受市场欢迎。”否决的语气颇有些乔布斯范儿。不过,紧接着Fadell透露他正在加州Lake Tahoe置业,新居配备了很多新奇的小玩意,并不乏科技设备。不久后,签到程序大行其道,成立Nest的想法也日趋成熟。

  苹果公司的基因令Nest对突破性创新的桥段烂熟于心。正如苹果并非MP3播放器的首创者一样,Nest的创始人也未能成为温控器领域的先驱——但他们无疑对其进行了再造。据Rogers分析,每年全美温控设备销量上千万台。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美共有上“制冷及制热”子分类中销量最佳的产品,也是其“建筑用品”类目中当之无愧的销售冠军,比售价更低廉的遥控车库门更受欢迎,也大大超越了竞争对手。

  Rogers推动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产品打造更好的竞争力。自从2011年11月面市以来,其智能温控设备已经经历了20多次软件或硬件的更新,增加了不少新功能:可以通过无线进行设置,能做干燥器,能直接根据光照进行自动调整等。最近,实验表明,Nest烟雾报警器的Nest Wave功能(用户挥动手势即可关闭报警器)可能被无意启动,公司迅速做出反馈,紧急推出了软件更新程序,对已经安装入户的设备暂停使用该功能,直至问题解决,方才恢复使用。

  与以苹果公司手持设备领衔的收费App模式截然不同的是,Nest所有更新都是免费的,但他们也与第三方程序开发者合作,以此进一步整合产品功能。此外,Rogers 和Fadell还开发出了另一个收入渠道——与公共事业服务公司合作,监管并处理高峰时段的能源消耗问题。

  与此同时,投资商希望挖掘Nest的更多潜能。经过三轮融资,该公司筹到至少8000万美元;在Google发起32亿美元的收购时,Nest正在开展一轮1.5亿美元的增资计划。显然,这笔融资最终被拒绝了。Google公司这笔数额巨大的收购资金,并未令两位创始人变现退出,反而成为其发展加速器。

  “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要争取更大的市场规模,还有那么多国家等着我们去开发,以及数不胜数的产品需要我们设计。” Rogers将未来计划得非常周全,“我们不希望花10年的时间,我们更希望在两三年内完成。”在收购完成后的官方声明中,Fadell表示:“这是我们发展中巨大的助力,如今我们兵强马壮,势不可挡。”

  如同Google其他的高科技计划——Google Glass、无人驾驶汽车一样——Nest将带领人们步入更智能的未来家居时代,而且,将以更快的速度助力人们实现这一愿景。

终于,奋战8年的美团上市了,但对美团和王兴而言,上市最多只是个里程碑,甚至连半程都不到,更不用说还远远望不到的终点了。

9月20日,美团点评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作为国内互联网三大独角兽企业“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三家中最早上市一家,美团也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继小米之后迎来的最重要的科技公司,嗯,王兴敲的就是上次港交所为小米上市特意定制的大铜锣。

先看下美团点评的首日成绩:发行价每股69港元,开盘价每股72.9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美团总共发行4.8亿股。截至午间收盘,阿里巴巴市值达4182美元(32804.86亿港元)小米市值为3716亿港元,京东市值为389亿美元(3051.89亿港元),美团点评以4041亿港元的市值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第二大电商平台,一跃成为国内前五大的上市互联网公司。

2010年3月4日成立的美团,从最初的北京华清嘉园办公室到港交所,除了超四千亿的市值,还有美团已经服务的3.4亿消费者,5万员工,470万合作商户,以及60万美团外卖的骑手。

作为一家技术服务提供商和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通过聚焦大众、刚需、高频的生活服务品类,创建了覆盖全国的“线上+线下”业务模式,服务对象由需求端扩展至供应端,提升了整体服务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

而据王兴介绍,「过去几年时间里,美团已经建成国内最大的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之一。美团做的不是实体商品的电子商务,是吃喝玩乐服务业电子商务,是每个人都需要,也是最高频的需求之一。美团抓住这个吃喝玩乐行业当中最核心品类——吃,构建一个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美团的整体战略就是餐饮+平台,通过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来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这样各个品类之间可以互相拉动,互相交叉营销。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能走多久,一个公司的性格也决定了一个公司能走多久。」

2018年7月20日,39岁的王兴被《财富》杂志列为2018年“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排行榜第三位。

其实,看着别人做事成功、有了结果,只是凑热闹、羡慕嫉妒恨一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从他们的思考角度、做事方法看其成败得失,再对照自己的那点事,因地因时制宜地比较体会吸收消化才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不然,或顶礼膜拜,或不屑一顾,或拿来作话题吹牛扯淡,有什么出息呢?

特别是作为创业者,复盘别人的创业经历是很好的一种锻炼自我成长的方法。而屡战屡败,又能屡败屡战,从2003年起连续创业15年的王兴,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在遭受失败打击后还能坚持继续走下去的。

公司创始人的性格往往就是这家公司的文化、性格和命运,如马云之于阿里巴巴、雷军之于小米、刘强东之于京东等等,创业如同爬山,有的人爬到了300米就开始喘气受不了了,有的人在500米止步,有的人认为1000米已经足够高、可以算抵达终点了,而有的人觉得5000米、8000米以上还有更好的风光。

美团能够成长到这个程度,最根本的缘由离不开王兴的思考、顽强和坚持。

真正高段位的创业者从来都是简单、透明、战略清晰和靠阳谋取胜的,他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这从公开信息中就已经展现出来了。

有人说王兴是九败一胜,王兴说自己是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美团前高管曾说「王兴关心的不是某个行业,而是全世界。」

美团的第10号员工、水滴集团创始人沈鹏说王兴是自己眼里最靠谱的创业者,「王兴最让我心服口服的能力就是他的前瞻性,这决定了他能否制定出最正确的公司战略,以及各种资源倾斜和布局的能力。」

美团重要投资者、“投资女皇”徐新认为,王兴是「一台深度学习的机器,商业洞察力强,一开始都是学习别人,但最后总能超越别人」

「他并不急于求胜,这种人挺可怕的。他会花很多时间研究、琢磨、学习,能够选对新赛道。他们(美团团队)常常不是第一个进入赛道,但学得快,挖得深,执行力更强,关键战略能选对。」

事实上,王兴一直是个保持深度思考习惯的创业者,王兴在他早期创业项目之一的饭否上,曾经4145天里发了13880条动态,内容涵盖思想碎片、点评、心情等等,他说,「如果我一整天都没看到、想到、或做过什么值得在饭否上说的事,那这一天就太浑浑噩噩了。」

而对于王兴或美团性格特点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通过美团和饿了么一战一窥端倪。

在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结尾,少林觉远大师和弟子张君宝向尹克西、潇湘子追讨被盗走的《九阳真经》,张君宝现场跟杨过学了几个招式一连打中了想制敌机先的尹克西,这时候,觉远大师说了这么一句话:

「尹居士,这一下你可错了。要知道前后左右,全无定向,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啊。」

而王兴就是一个后发制人、后来居上的高手。

无论是餐饮、团购、电影,还是外卖,美团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美团都又做到了后来居上。

美团是在2010年3月4日成立的,而在2003年,张涛就开始做大众点评了,张旭豪创建饿了么是2008年,格瓦拉开始做在线选座的电影票是2009年,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上线是2010年1月。

2011年“千团大战”,其时国内团购网站已经超过了5000家,一年后还剩不到一千家,最后,团购市场在烧掉70多亿后,头部玩家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美团胜利。

而在美团进入外卖赛道的时候,饿了么已经做了五六年时间,结果美团内部在扫描到外卖这种高频高增长的交易行为后,立即杀入了战场。

从美团开始决定打的时候,饿了么就注定是被美团带着节奏跑了,因为两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路径是截然不同的。

徐新认为,王兴找到了“三高三低”(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和低客单、低成本、低毛利)这个生意的本质,做好这几点,就意味着别人就没机会了。

先模仿,后超越。当时徐新本来准备投资饿了么,但王兴老同学、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给她打了几个小时的电话,告诉她美团要怎么打,于是徐新决定还是支持美团吧,因为美团能赢。

2014年夏天,在彻底搞清楚外卖的模式后,美团派出37个人开始组建,他们一个月就招来了1000人的战斗团队进行封闭培训,把运营的步骤、方法都统一模式化,然后放到100个三四线城市开展外卖业务,结果迅速占领、垄断了这些城市的外卖市场。

那时候,饿了么大概有三百多人,手里有12个城市,突如其来一样的巨大压力让饿了么领教了什么是铁军的战斗力,太强了,那些饿了么原本认为没有外卖需求的城市都被美团占领了。

如果不是大众点评一笔8000万美元、非常及时的战略投资,饿了么可能很快就被美团打死了。当然,那时美团也有点大意,在后来合并点评后,认为很快就能打死饿了么,结果失去了收购饿了么的机会。

饿了么合伙人、COO康嘉说,「我们从一开始就把美团当做头号敌人。」,被美团刺激和点评点拨后,饿了么在全国200个城市实行“下沉计划”,为了应对美团铁军,培养自己团队的战斗狼性,饿了么甚至一度在新人培训中纳入了拳击课程。

「2014年是一个混战,搞不清楚了,大家只知道打,不管什么姿势和套路。」

到了2014年年底,饿了么已经超速膨胀到了5000人。

「我们是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在体系化的管理、科学的管理、组织能力上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后来,饿了么张旭豪回忆说。

再后来,美团又推出了自建配送系统的重要战略,并缩减一部分用户的补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抬高了竞争壁垒,美团在战略、运营和管理上形成对饿了么全面碾压的态势。

2015年的10月美团和点评合并,2016年,在餐饮外卖市场,美团市场占有率达59.1%,成为了外卖的第一。

「美团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大家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收购饿了么后,阿里巴巴CEO、未来的阿里董事局主席张勇曾说过,有机会要和王兴喝酒聊一聊,「如果有机会——也许不是现在,现在还不合适——可能将来大家老了,坐下来喝杯小酒的时候,可以聊一聊。我自己觉得,王兴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能够走到今天,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我曾经非常希望能够跟美团合作好,但后来发觉,这就跟谈朋友一样,你错过了这个点,可能缘分就没有了。」

有些人做企业是为了上市、赚钱而去的,而王兴肯定不是为了这个。

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生态,生意和局面是两码事。你创业的初心不是为了服务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么你就不能真正建立一个长期耕耘的生态。

你看当年团购第一的拉手就是奔着IPO去的,但现在的年轻人还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吗?而「Eat Better, Live Better」的美团成功上市了。

使命、愿景之外,还要有实际的行动力。美团为什么可以后发居上,关键还是他们有把战略执行好的能力。

「成功的企业总喜欢宣扬说是引导消费者、改造了消费者,其实几乎没有一家是这样的。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下,顺势而为,做成了这件事。第一个吃螃蟹的往往很难成功。」美团的战略同盟、做企业服务的奥琦玮孔令博曾经总结自己的失败经验,说创业团队的能力具备是至关重要的。

现如今的美团被人称之为八爪鱼,业务涵盖了团购、外卖、酒店、旅游、出行、票务、短租、美业、家政、生鲜电商等领域,从而认为王兴四处树敌。

王兴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边界的,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你做得越多,你的敌人就越多。

而徐新对王兴的打法很赞同,她觉得美团的模式很有想象力,能长出花来,「做传统行业一定要很专注,但是做互联网其实要做八爪鱼,爪伸得到处都是,你看专注的都不灵。。。要把边际打开,每个用户价值体现在多业务上,只要你管理得好,选对赛道,这些网络效应就会持续扩大。」

比如,美团用酒店逆袭携程之战就证明了自己的巨大的网络效应,站在用户的角度,既然有一个APP就可以解决吃饭旅行住宿的问题,又何必多下载一个应用呢。

美团已经很大了,但离强还有距离。

为了持续增长的目标,美团不得不加大投入、牺牲利润,

迄今为止,美团已经投入了至少900亿人民币,形成高达503.6亿的亏损,招股书显示,2017年收入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倍,经过调整后2018年前四个月净亏损20亿元人民币。此外,2015年、2016、2017年连续三年亏损105亿元、58亿元和189亿元人民币,经过调整之后的亏损为59亿元、53亿元、28亿元人民币。而造成美团点评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收购摩拜和开展新业务所致。

餐饮外卖占到美团总收入的大头,61.2%,实现其他业务包括外卖业务的盈利仍然是美团的核心任务。

但只要成长就有机会,在今年的公司内部讲话中,王兴说「大家不要格局太低,把我们做的事情理解为我们这个公司要怎样,我们要从产业角度出发来看我们这个产业要向哪里去。我有一个判断,我认为整个中国的餐饮行业的成本和效率有25%左右的改善空间。我们要通过互联网和科技改造,为整个中国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这次升级提供驱动力,推动整个中国的服务业率先完成供给侧改革。」

在香港敲钟的时候,王兴特意感谢、致敬了乔布斯,「如果没有苹果,没有iphone,没有后面的智能手机,没有移动互联网,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每一个时代大的创业机遇是有限的,例如像外卖这种日均千万单以上的赛道能有多少呢?

所以,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首先是他自己,然后在时代的大画布上用自己、产品、企业来创作出作品。时代赋予的机遇,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能够拿得起、留得住的。

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上市并不意味着耐心的结束,而是真正考验耐心的开始。「我们在努力成为恒星,美团到现在只有8年,大众点评也只有15年,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毕竟,后面还有和阿里的持久战呢。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或华尔街见闻APP。

9月20日,港交所迎来港股第二家同股不同权企业——美团点评。敲锣前,美团点评CEO王兴发表了简短讲话,感谢了用户、商户、骑手、美团员工以及投资人。

王兴透露,在过去一年里,有3.4亿在美团上面花钱的人,有470万的全国各地和美团合作的商户,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美团外卖的骑手达60万,他对这些人都表示了感谢。

另外,王兴还对美团点评5万多员工,以及美团点评的投资人表示了感谢。

最后,他还特别感谢了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如果没有苹果,没有iphone,没有后面的智能手机,没有移动互联网,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昨日(9月19日),美团点评公布了全球发行配售结果,国际发售部分获大幅超额认购,最终向国际发售部分的股数定为5.28亿股,相当于原定数量的110%。新股发行中香港发行部分获得轻微超额认购,相当于香港发售原定股数0.24亿股的约1.5倍。同时,美团点评确定IPO最终定价69港元,扣除相关发行开支后共计募集资金325.6亿港元(约合41.5亿美元)。

今日(9月20日)9时,美团点评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股票代码3690。开盘后,美团点评大涨,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约合509.9亿美元),超越京东(逾386亿美元)。

大家好,多谢各位,今天美团点评在香港交易所挂牌我们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我想感谢很多人。

感谢在过去一年里,有3.4亿在美团上面花钱的人,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每次花钱,都在投票想要的生活。我还要感谢过去一年里,有470万的全国各地和美团合作的商户。

我还要感谢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的60万美团外卖的骑手,我想感谢我们全公司五万多位员工,还有过去十几年里,曾经为公司做过贡献的老员工。

另外,还想感谢,所有曾经是我们的投资人,现在依然是我们的投资人,以及今天和从今往后,将会成为我们投资人的人,我们会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另外,我还要感谢一个特别的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如果没有苹果,没有iphone,没有后面的智能手机,没有移动互联网,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感谢港交所,多谢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美团骑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