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河南大饥荒人吃人这是怎么回事

河南省是“大跃进”时期大饥荒的重灾区之一,浮肿病和饿死人的情况严重,其中“豫东事件”和“信阳事件”是典型代表。饥荒和饿死人的事情发生后,地方各级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但有些地方政府仍然继续“极左”做法,企图掩盖真相,压制打击反映灾情的干部群众,阻挠中央调查组的调查,导致饥荒蔓延,饿死人数不断增加。河南省饥荒和饿死人事件的彻底暴露及采取得力的救灾措施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关键词: 河南; 大饥荒; 豫东事件; 信阳事件
  作者简介: 贾艳敏,教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许 涛,从事历史学和文化交流研究。
   主持人简介: 李良玉,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史,中国当代史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一、 “豫东事件”的暴露与处理
   1958年10月,豫东地区的虞城、夏邑、永城等县因缺粮、缺柴而导致浮肿病蔓延、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死亡。1958年底和1959年初,情况恶化,冬春季节,没有粮食吃,野菜也日益减少,饥饿、死人情况遍及豫东十几个县。1959年春,虞城、夏邑几乎每天饿死上百人[1]86。
对豫东的严重灾情,省委没有采取切实措施,仍强调工农业的跃进。10月14日,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民政厅党分组、省妇联党组根据省委的指示,联合召开了“农村人民公社生活集体化会议”,通报全省农村普遍实现了生活集体化;农村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促进了工农业生产更大的跃进等。27日向省委报告了会议情况:“今年的粮食留量是很宽裕的,当前不仅要求吃饱,而是要如何吃好的问题”;同时提出集体福利事业的“元帅”“卫星”标准,争取“元帅升帐”“卫星上天”。省委要求各地委迅速建立生活福利办公室,县委建立生活福利部,作为抓生活集体化的专门机构[2]。
12月8日,省委出台了三个关于生活问题的文件(草稿):关于切实做好集体生活福利工作的指示、关于劳动休息时间的规定和关于当前农村吃粮比例的规定。1959年1月13日,省委将这三个文件下发各地研究执行[3]。其中《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切实做好集体生活福利工作的指示(草稿)》中第一条是“办好公共食堂,保证社员吃饱、吃好、吃热、吃省、讲究卫生,使社员感到方便满意”。第七条是:“作好卫生防疫和疾病治疗工作,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加强卫生院、医疗室、医疗站的领导,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染和发生。”这说明省委一方面为配合“大跃进”的形势要求办好公共食堂,另一方面为掩盖灾情,将因饥荒而发生的浮肿病称为传染病,要求“防止疫病的传染和发生”。省委不能正视灾情,就不可能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
随着1959年春节的临近,豫东的情况继续恶化。1959年1月30日,省委派郭晓棠、谢青梓到开封地区的鹿邑县辛集人民公社调查食堂停伙情况。2月5日,郭晓棠、谢青梓在《关于鹿邑县辛集人民公社食堂停伙问题调查报告》中说,辛集公社从1958年12月20日,有17个食堂时停时开,大队拨给小队粮食或者群众拾的红芋、萝卜集中起来的时候就恢复,粮食、红薯吃完就停。群众靠在地里拣红芋、萝卜、刮树皮填肚子。完全没有粮食的食堂有55个,4两粮食以下的42个,4两到半斤的64个,半斤到12两的14个,12两以上的10个。全社浮肿病978人,牲畜死亡严重,有的生产队死亡64%。郭晓棠、谢青梓在报告中说,食堂停伙不是由于没有粮食吃,而是干部问题、领导问题、干群思想问题。郭晓棠、谢青梓在鹿邑的调查由县委书记处书记张鹏远陪同,县委对灾情应该是清楚的,但县委却把“挖隐藏的粮食,处理不纯干部,防止敌人破坏活动”作为解决粮荒的根本措施。特别是挖粮的措施被省委调查组认可,并建议省委开展一个以公开粮食为中心的群众运动。2月13日,省委转发了这个报告,认为公社领导干部薄弱和某些骨干不纯,是发生食堂停伙的主要原因,要求各地对干部和社员进行阶级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审查清除干部中的不纯分子[4]。面对遍野的饥荒,县委、省委既没有向中央报告灾情,也没有开仓放粮,还认为农民手中有粮食而不愿意拿出来,强迫农民公开报出家中藏匿的粮食,还以政治问题、阶级问题来掩盖缺粮问题,使粮荒愈发严重。
豫东饥荒的暴露来自于三份民间给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及中央相关部门的上书。1959年1月20日,署名“刘堤圈车站南北”,给毛泽东、周恩来及全体中央领导人的上书中披露:“河南省豫东虞城县、夏邑县的人民,近半年来生活不好,……人因吃的不足生病、浮肿,在虞、夏交界处各村都有人死亡,有买东西一头栽地下死的,有在田地里找野菜死的,这些情况时常发生……小孩挨饿,大人悲观,他们饿的皮包骨头”[1]85。2月25日,李富春副总理对此信作了批示:“此件送总理阅,是否国务院派人查一下”。27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先电话告省人委后,由内务部、农业部、国务院派人限期查复”[1]96。
2月22日,署名“武汉东西湖畜牧场人事组干部”给中共中央内务部的上书中说:豫东青壮年外流到武汉东西湖畜牧场投亲靠友,影响畜牧场职工的生活,畜牧场劝不走,有的走了又回来。畜牧场干部追问原因,他们说:“因社里假报成绩,争光荣,群众没饭吃。如虞城县小郭楼村,实收8万多斤粮食,但上报了30多万斤。囤底下用柴草垫上,上面放粮食。这是留下的口粮,余粮卖出去后,群众无饭吃。……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大娘反映:在家有50天没吃过面啦,均吃萝卜、野菜。如有外来人和上级去参观时,就叫吃饭、吃好的”[1]88。豫东因饥荒人口外流的情况被反映到内务部,经中央办公厅批转河南省委。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并没有解决缺粮问题,而是派人将外流人员强制送回原籍[1]88-90,这样就堵死了灾民们逃生的出路。
2月25日,署名“山东即墨县0220部队全体官兵”给中央农业部长的上书中反映:他们于1958年冬至1959年初回家乡探亲时看到:虞城、夏邑、永城等县“人民的生活是非常的苦,人民的口粮是每人每天只发4两8钱,人民要是说吃不饱,干部就要打骂和辩论,就说他们是右派,现在人民就像绵羊一样,不敢说,也不敢动,怕打”,“现在人民的生活是非常的苦,……请你们赶快去调查,你们调查时,千万不要通知省和县,给他们来个突然的调查……”[1]91-92该上书由农业部转中共中央,这对促成3月初国务院、河南省委、开封地委联合调查组调查解决灾荒起了一定的作用。
3月初,国务院秘书厅派李锦堂、刘文亭、曹国瑞、武郁庆和闵昇千5人赴河南,协同河南省委、开封地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前往虞城、夏邑、永城等饥荒严重的地区调查。调查的结果证明群众来信反映情况属实。在国务院和河南省委调查组的指导下,中共开封地委于3月下旬召开党委紧急会议,制定《关于当前群众生活问题的十项紧急措施》。河南省委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发放救济粮,暂时缓和了死人和浮肿病的发生[1]86-87。
   “豫东事件”发生后,省委、县委掩盖灾情,使问题愈发严重。老百姓绕过县委、省委,直接写信给中央高层领导人,引起了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视,在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等人的亲自过问下,国务院派人实地调查,了解灾情,省委、地委无法遮掩,发放了救济粮,豫东饥荒和饿死人的情况得以暂时缓解。但这并没有触及造成饥荒的“左”倾政策,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掀起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跃进”。河南全省再次发生严重的饥荒,其中发生于1959年秋冬1960年春的“信阳事件”是典型代表,“信阳事件”是“豫东事件”的延续,同时也是河南饥荒的扩大和严重化。
   二、 “信阳事件”的发生及灾情的隐瞒
   “信阳事件”是指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发生在信阳地区饿死100多万人的恶性事件。这是“大跃进”时期河南饥荒的集中爆发与恶性发展。信阳地区从发生缺粮现象到大批饿死人,前后持续半年之久。从中央着手调查到灾情完全暴露又拖延了半年,最终对责任者处理则到了1961年初。县委、地委、省委的隐瞒不报致使灾情加重,暴露和处理的过程历经曲折艰难,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1958年秋征还未完成,遂平县嵖岈山卫星公社就出现缺粮现象。1959年初,信阳地区普遍发生粮荒时,地委书记路宪文在地委电话会议上也承认:“除了少数社队对社员生活作了妥善安排外,绝大多数地区生活没有得到安排。而且最近几天,全区不断出现了闹粮食问题”[5]。
   但面对全地区普遍缺粮的严峻情形,路宪文却一方面大抓生铁生产,另一方面催促粮食征购任务,批判右倾思想,继续大放卫星,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认为缺粮是假象,是思想问题,是农民不愿把粮食卖给国家。
   为了搞到粮食,地委决定在全区清查私藏粮食的小仓库。截至1月22日,全区查出小仓库的私藏粮食1亿多斤。地委认为这是两条路线斗争在粮食问题上的反映,光山县“大搞思想运动,大搞群众运动”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被全区推广[5]。
1959年春,信阳粮荒加重。地委仍然认为是思想问题,不仅没有采取措施,反而掀起了反瞒产私分运动,到处挖粮,结果把农民仅存的一点点救命粮也给挖走了。于是,饿死人的事件不断发生。地委、县委不仅视而不见,而且还百般阻挠群众向中央反映灾情。1959年初,商城县越美公社观庙团、汪桥团78个食堂有74个断粮两个多月,发生了饿死百余人的事件。家住商城县越美管理区观庙团林湾连的军人、共产党员许学富回乡探亲,看到家乡的惨状,曾三次向信阳专署刘副专员当面反映情况,遭到刘副专员和专署其他领导人的严厉批评和威胁。3月5日和9日,许学富到县邮政局两次向周恩来总理发的加急电报却被送到了县委第一书记王汉卿的办公室。王汉卿大怒,说许学富是“右派思想,右派言论”,并指示“立即扣留,查清后台,捉拿许学富”。后王汉卿惧怕“扣压给周总理电报”的事闹到“不可收拾”,3月28日,县邮政局才将电报发出去[6]。国务院收到电报后,经周恩来指示,国务院副秘书长杨放之批示:“请河南省人委查处回报”。3月28日,接国务院电话后,河南省人委回复说:“省里边对全省的粮食情况是知道的”,“已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商城粮食问题,省里不了解,将立即告商城县查处”[1]101-102。3月31日,河南省人委办公厅将信阳地区的反馈情况第二次复电国务院秘书厅:“商城粮食问题已经解决,从去冬以来,因年老病死过几个人,没有饿死的。由于思想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所以有部分人还有意见。专区已派人到该地进行了解处理”[1]102。
   对于国务院的电话催促,省委、地委、县委竭力隐瞒或淡化商城断粮饿死人的严重情况,甚至认为向上级反映问题是因为思想问题解决得不彻底。4月2日,即国务院调查人员到达信阳前夕,信阳地委才写了《关于商城越美公社观庙团因生活安排不好发生死人事件的通报》,承认许学富所说基本属实,并检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征了过头粮,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害怕戴右倾帽子不敢反映缺粮实情[6]。
   4月3日,国务院调查人员到达,指示地委、县委“落实和解决粮食问题”、“保证公共食堂粮食供给,杜绝再发生死人现象”后,地委、县委才认真调查此事,承认发生了死人事件,下拨粮食[1]98。
   1959年夏收之后,缺粮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如息县路口公社金王楼大队征购任务没完成,已经是种子粮、饲料粮都没有了,全队21个食堂都曾停伙,最长的停伙20天,最短的停伙5天[7]。光山县的许多地区也严重缺粮,但县委认为是思想问题,从思想上找原因而不是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召开了由公社党委和小队长以上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认识[8]。
1959年冬1960年春,信阳的情况更加恶化,饥饿遍布全区,浮肿病人迅速增加,农民大量饿死。省委、地委及各县县委对于灾荒是知情的,但没有采取救济措施,仍然是掩盖灾情。据两份档案显示省委是知情的:1959年12月2日,省委财贸书记宋致和在省委电话会议和12月26日在地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都说到缺粮、人口外流、浮肿病和疫情。“省、地、县三级说吃六两、四两、半斤,一到下边就没有粮食了”。“人口外流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制止住,有些地方浮肿病、疫情没有完全扑灭”[9]。面对这种情况,宋致和认为“这些都是个别地方,不需要大惊小怪的去惊慌”[9],并不会发生像1959年春天那样的饥荒情况[10]。
据时任信阳地区专员的张树藩回忆:“省纪委(当时叫监委)书记刘铭榜是信阳地区新县人。他回老家时,也在路上看到过死的人没人埋和乡亲的饥饿情况。但那时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出来为人民说句实话”,“群众写信到省委,被转回地委让严肃处理,结果有的被逮捕法办了,有的党员被开除了党籍。……信阳县委有一个纪委干部看到饿死人的严重问题,给省委写信反映情况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路宪文在省委的支持下,为了不让干部群众向中央写信反映情况,还专门开会让各邮局把关,凡是反映情况的信,一律扣压,后来统计被扣压的信件达12 000多封……有一个党支部,23个党员饿死了20个,剩下的三个党员,给省委写了一封信,请求省委救救他们村人民。此信也被省委秘书长戴苏理扣压并查处”[11]。
   地委对于反映灾情的群众进行打压,对地级干部也不例外。地区行署专员、地委副书记张树藩就是因为反映了他蹲点的西平、遂平县的实际灾情并私自开仓放粮而被地委常委会作为批斗对象的,秘书余德鸿也受牵连被撤职挨批斗。张树藩还曾向地委副书记王达夫反映淮滨县饿死人的惨状,请地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挽救。地委并没有采取措施,也不承认是饿死的,全区统一口径都说是瘟疫传染而死的[11]。
   地区妇联主任李瑞英向路宪文写报告,反映信阳县鸡公山公社缺粮的事情并要求调粮21万斤。路宪文不但没给粮食,还给李瑞英扣上了右倾的帽子,又派地委副秘书长王秉林前去调查,王秉林向路宪文说了实话。路宪文认为“王秉林也动摇了”[12]20。
10月中旬至12月底,这正是信阳地区饿死人最多的时候,而在路宪文的讲话中看不到灾情,一方面“形势一片大好”,另一方面催促粮棉油征购任务。10月15日,路宪文在地委电话会议上说:“从信阳地区来说,目前形势很好,一个全面地、全民地、广大群众性地、轰轰烈烈地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已经全面出现了”,“这个运动(指庐山会议后掀起的新的大跃进运动)中心很突出,目标很明确,口号很响亮”,“运动发展的很健康”[13]。11月5日路宪文在地委电话会议上大讲全地区的粮棉油征购情况,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征购任务完成差的县,路宪文认为“是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资本主义思想最严重的地区,敌人活动最多的地区”[14]。11月19日,路宪文在九县县委书记碰头会上说:“目前我区整个革命形势很好”,“主要问题是部分地区粮棉油征购任务完成的不好”。路宪文认为,这是农村两条道路斗争在粮、棉、油征购工作上的表现。他表示,一定要扭转在粮、棉、油征购中的被动局面,要求各县11月份结束征购工作[15]。
   12月,信阳地区已经是饿殍遍野,而路宪文在9日的地委电话会议上依然催促征购任务,并认为“信阳专区绝大多数地区收成很好,是丰收或大丰收”[16]。
   各县县委更是想方设法防止民众向外透露灾情。为了防止饥民外出走漏消息,各县县委常委分片包干,分头布置,严防死守。县城四门持枪守卫,公路要道设岗把关,县境沿边流动巡逻,汽车站由警察把守,长途汽车要求党员队长驾驶。各公社按县里要求,派民兵在村头设卡。信阳靠近铁路,南北有两个火车站。铁路公安局两个局长,分别把车站看住了,农民只能在家里等死了[12]31。
   还有官职更高的人反映信阳灾情,但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尤太忠将军是光山县人,他老家饿死人很多。他回家探亲后回部队说了真话,挨了批评。湖北省长张体学是光山县八里畈人(现属新县),他家有亲戚饿死了,他回家看过,回去反映过情况没起作用。在那种体制下,连这样的高官说真话都没人听,老百姓就更没地方说话了”[12]29。
   三、 “信阳事件”的逐步暴露和定性处理
1960年初,由于信阳地区饿死人太多,灾情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中央高层。在盖子实在捂不住的情况下,省委于1960年3月4日向中央和毛泽东写了《关于安排农村群众生活的报告》,仍然说“河南形势一片大好”:从1959年10月到春节以前,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全面安排了农村群众生活。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总的情况是好的。全省农村人民公社有85%已经将群众生活安排到麦收,15%也基本安排下来,只有极少数的地方安排较差。“目前整个农村生活情况是稳定的,群众生产情绪是高涨的。”[17]
   实在隐瞒不过的灾情被轻描淡写地写进了《报告》:全省农村共有28 861个生产大队,其中余粮队6 379个,9 945 000人,占22.1%,余粮5亿余斤;缺粮队有11 342个,17 685 000人,占39.3%,共缺粮23亿余斤[17]。其时已经有大批农民饿死的信阳地区,在报告中被说成是:“灾情严重的信阳地区有些食堂去冬停伙曾达半月之久,人口外流达九万余人,浮肿病二十万人,死亡二万五千余人……这种情况,在平舆、固始、潢川、正阳、息县、遂平等少数县更为严重”[17]。
   4月4日,信阳地委向省委报告了灾情,但大大淡化了严重程度:“从去年十一月份以来,在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浮肿病、紫疳症和其他疫病,据今年三月底统计,全区发生浮肿病、紫疳症和其他疫病累计596 176人次,死亡71 658人(包括正常死亡在内),占总人口的0.85%。其中,问题严重的公社60个,占全区公社总数的31.25%;问题严重的大队1 100个,占全区大队总数的24.4%。尤其以固始县为最严重、全区现有浮肿病和其他疫病79 627人,都已全部集中,正在积极治疗”[18]。
   4月6日,省委将此报告向中央及各地、市、县委作了通报。
   3月4日省委向中央和毛泽东的报告中说信阳地区死亡25 000余人,一个月以后的4月4日,信阳地委向省委(省委报中央及各地市县委)的报告死亡71 658人,10月,“信阳事件”的盖子完全被揭开后,中央、中南局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饿死人超过100万。事实上,1959年冬1960年春,信阳地区的饥荒和饿死人的情况要比省委、地委报告反映的情况严重得多。
从当时一封群众来信也可见死人情况的严重。4月10日,署名“张自强”的转业军人给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转毛泽东)的一封信中说:“这里(遂平、西平及附近的几个县)近两年来农民生活非常悲残(惨)。59年麦收以后,人民就没有吃的了,开始每个劳动力每日6两(16两为一斤的老秤)绿豆。以后2两红薯干,掺树叶和野菜吃。59年底起一点粮食也没有,完全清水煮菜。储存的野菜吃完以后,竟5、6天没有一点吃的。以后生产队想点办法,买点粮食,一两顿稀饭就没有了。断断续续延至70天之久,一直到60年3月信阳专区地委王书记亲临现场调查以后,每日每个劳动力批定为12两。这个地区动员大家节约一两,实为11两(16两为一斤的老称)”。“这个地区饿死了很多人,数目没有人进行统计过,但是地地道道的饿死了。估计附近几县决不下几万人。个别生产队、小城镇(如遂平县神狗庙镇)竟饿死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口”。“这个地区活人吃死人活生生的实事常见而不是奇闻。我亲自知道神狗庙镇镇上一个中年妇女,在饿死了丈夫以后,煮吃了自己亲生的三个将要死去的小孩,最后自己也死了。另一个女学生吃了已死去五天埋在地底下的生前的小学友,被人知道后,到处挨打,后被学校同学赶出来,最后也饿死了。是千真万确的事。”“没饿死的人,都面黄肌瘦,皮包骨头,风吹即倒,几乎失去了活动的能力。”“死的人很多,没有人埋。”[1]217-221
该信由李德全转国务院,国务院秘书厅批转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再转信阳专署,转遂平县人委。3个月后,遂平县人委对张自强来信作了回应,写出了《关于张自强来信调查情况的报告》。报告逐条驳斥了张自强信中的内容,否认缺粮、浮肿病和饿死人的严重情况,如神沟庙大队“每人每天两干一稀,生活调剂都很好,社员都很满意”,“通过调查访问并没有饿死人和人吃人的现象,这一点该员是完全捏造,不是真实现象”;人口死亡问题“并没有该社员反映的人口死亡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完全是歪曲真相”[1]224-226。
由于死人太多,有更多的人冒死上书中央,信件不能从信阳地区寄出,群众就乘黑夜走野地到邻近专区属地邮寄信件。4月8日,河南监委书记刘铭榜不得不向中央监委报告了信阳饿死人的情况。中央监委副书记王从吾将情况汇报给了中央书记处。4月12日,中央监委书记董必武派由李坚、李振海等人组成的调查组到河南信阳调查了三个月。调查的结果是死亡70多万人。这一情况汇报给中央监委和中央组织部,中组部副部长安子文立即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感到事情严重,向毛泽东谈了信阳的情况。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成立了中央监委副书记王从吾为组长、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为副组长的中央工作组,深入信阳作进一步调查[12]36。
   从1960年4月到10月,一方面中央调查组调查灾情,另一方面河南省委、信阳地委、各县县委继续捂盖子。
   面对中央的调查,吴芝圃仍想稳住路宪文,对他说:“你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向中央写个报告,检讨一下就行了,不要有思想顾虑。不要调查,死人问题调查不清楚,越查越多,让县委书记估计报一下就行了”[19]。
7月20日,省委派副书记杨蔚屏、李立和监委书记刘铭榜等在鸡公山召开县委书记以上的地委扩大会议,贯彻省委捂盖子的精神[11]。杨蔚屏说:“信阳地委这几年来工作做得不错,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对全省贡献很大。近几个月来……积累得多了些,给群众留得少了些,作风上官僚主义,强迫命令,造成了严重的死人问题,还算工作问题。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检讨好了,不给组织处理。”[20]会议决定“丢车保帅”,三个县委书记(商城县委书记王汉卿、光山县委书记马龙山、固始县委书记杨守绩)被点名批判,并将光山县委书记马龙山判处死刑(死刑没有被毛泽东批准)。
   9月,省委全会上,路宪文作了检查。吴芝圃却说:“宪文同志主要是对信阳死人问题的说明,思想认识不够,省委决定让你留在原岗位上坚持工作,在什么地方倒,就在什么地方爬起,要直起腰干工作。”[20]
   9月底,省委派杨蔚屏、刘铭榜再次来到信阳,向地委常委传达吴芝圃的指示:“信阳地区在历史上工作是很好的,执行了中央的方针政策,成绩不小。发生这个问题是一个指头的问题”[12]34。
10月,中央监委的李坚带领中组部的陶陌生等三人到信阳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的死亡人数是100多万。10月21日,他们写了《四名干部关于河南省信阳地区大量饿死人和干部违法乱纪等问题的调查材料》,送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李富春处。24日,李富春将这一调查材料报送毛泽东。26日上午,毛泽东批示:“请刘、周今日即看,下午谈一下处理办法”[21]326。27、28日毛泽东两次谈到信阳问题。毛泽东说,信阳很多地富反坏篡夺了领导权,为非作歹。三分之二的地区是大好形势,三分之一是不大好形势。不大好形势的地区有三种情况:一是地主封建残余钻到我们队伍中来了;第二种是我们的人退化变质,如信阳地区9个县委书记讨了地主的女儿做老婆,成为地主的代言人,只有一个没有变;第三种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他们打人、杀人成性[12]36-37。
毛泽东对信阳问题的定性为:“坏人当权,打人死人,粮食减产,吃不饱饭,民主革命尚未完成,封建势力大大作怪,对社会主义更加仇视,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22]422毛泽东还批示说,信阳出的事件是反革命复辟,是民主革命不彻底,需组织力量进行民主革命补课[22]421。从1960年11月起,中央从各部委抽调数百人到信阳地区帮助整社救灾,省委也组织了千余人到信阳搞整风整社,派出的干部分别到各县社任县委书记、县长、公社书记等,施行全面夺权[23]534。
12月22日,地委向省委、中央、中南局写了《信阳地委关于整风运动和生产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说:“正阳县原报去冬今春死一万八千多人,现初步揭发已达八万多人;新蔡县原报去冬今春死三万人,现在增加到近十万人……遂平县嵖岈山人民公社,过去只报死六百余人,现在揭发死人近四千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十,有的队人口死亡达百分之三十左右。”[22]4211961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1月30日至2月12日,在陶铸和王任重的参与下,河南省委召开扩大会议,检查省委在执行中央路线的过程中犯了严重的“左”倾冒险的错误。吴芝圃作了几次检讨后,调离河南,后到中南局任书记处书记,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1960年4月起,历时八九个月,“信阳事件”的盖子才被完全揭开了。在揭盖子的过程中,只有省委主要领导得以保全,地委、县委干部大都受到沉重打击。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被判刑三年,9个地委常委仅留下两个。逮捕的县级干部有12名,光山县委书记马龙山和固始县委书记杨守绩被判死刑(毛泽东说我还没杀过县委书记,改为死缓吧)。在之后的整风整社和民主补课干部特训过程中,农村20多万基层干部被集中起来进行特训和民主补课。
“大跃进”运动导致的大饥荒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沉重的一页。河南省作为重灾区,饥荒发生早,持续时间长,浮肿病和饿死人严重。更为惨痛的是,百万人被活活饿死的灾情发生时,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及大队、生产队各级党政机关的主要干部不仅没有将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而且还打压干部群众的言行,阻挠灾情的外露。当灾情辗转反映到中央时,地方各级主要干部对饥荒实情或极力否认或轻描淡写。中央监委甚至中共中央派人前往调查时,省委、地委、县委主要领导还在撒谎掩盖真相。当真相无法掩盖时,省委主要领导又设法推脱责任于基层干部,以求自保。中央对灾情的定性和责任人的处理也不尽合理,这就为之后的四清运动埋下了伏笔。
  [1] 余习广.大跃进·苦日子上书集 [M].香港:时代潮流出版有限公司,2005.
  [2] 批转省委农村工作部、民政厅党分组、省妇联党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生活集体化会议的报告”[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5-228.
  [3] 关于发给各地研究执行省委几个文件(草稿)的通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5-228.
  [4] 转发郭晓棠、谢青梓同志关于鹿邑县辛集人民公社食堂停伙问题的调查报告[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128.
  [5] 路宪文同志在元月27日地委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86.
  [6] 中共信阳地委关于商城越美公社观庙团因生活安排不好发生死人事件的通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129.
  [7] 地委批转刘培诚同志关于息县路口公社金王楼大队存在问题和意见的报告(1959年8月5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98.
  [8] 中共光山县委.关于贯彻粮食政策澄清粮食家底安排好社员生活的报告(1959年8月2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129.
  [9] 宋致和同志在省委电话会议上的讲话[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128.
  [10] 省委宋书记在地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86.
  [11] 张树藩.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J].百年潮,1999(12).39-44.
  [12] 杨继绳.墓碑[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
  [13] 路书记在地委电话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10月15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86.
  [14] 路书记在地委电话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11月5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86
  [15] 路宪文同志在九县县委书记碰头会议上的总结[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86.
  [16] 路宪文同志在地委电话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12月9日)[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4-129.
  [17] 关于安排农村群众生活的报告[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6-202.
  [18] 信阳地委关于发生浮肿病、紫疳症和其他疫病造成死人情况的检查报告[G].河南省遂平县档案馆馆藏,1-6-201.
  [19] 李 锐.“信阳事件”及其教训——《信阳事件》序言[J].炎黄春秋,2002(4):19-22.
  [2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2]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23] 张树藩. 河南“大跃进”运动[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潘亚莉)

1939年,汕头农民在日军监视下收割水稻。

1939年6月27日,日军部队进入潮州太平路。

秦梓高老人。 社会新闻

1939年6月,日军在汕头市区内上船搜查。

原标题:广州抗战潮汕大饥荒:饿殍遍野 贩卖人肉被枪决

晚上天仍很热。秦梓高村里一位长辈阿婆睡在了家门口。第二天,村民再没有看到她。

流窜到平原上的饿狼吞噬了她本已骨瘦如柴的身躯。 手机不浮躁

那是1943年的夏天。大饥荒在广东潮汕地区蔓延开了。

12岁的秦梓高当时读小学四年级,住在普宁县流沙镇白沙陇村,亲历了刻骨铭心的灾难。 (财经新闻 )

这场席卷广东大部分地区的饥荒,是民国最大的饥荒之一。1943年,广东全省饿死和逃荒的达3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大饥荒以潮汕地区最为严重。

入侵封锁“侨批一断,我们就没得吃了”

1943年,村里的铜锣声是秦梓高最害怕的声音。铜锣声一响,就意味着叫人让路回避,在饥荒中饿死的人被拉出去埋。“家属跟在后送葬。后来连家属都没人跟了,因他是家里最后一人,绝户了。死尸开始还有一副薄板棺材,后来没有棺材就用草席卷走。再后来,死人裹在破草席里,尸体都没包全。”秦梓高回忆。

这场大灾肇始于日军入侵。

1939年,日军占领了汕头后,潮汕的经济被严重扭曲。《汕头市金平区大事记》记载,1940年,汕头的日本洋行林立,整个汕头商业金融被日军垄断,最大的企业福大公司和百兴公司,都是日军长官和其国内资本家投资的。那时,输入的货物要经过日本洋行,转到华商手中,再转到零售店去,这样下来日用品贵了三四倍。 [娱乐资讯 ]

秦梓高回忆,日寇侵略汕头时,汕头的工厂和手工作坊都搬移、停业,“潮汕地区日常工业用品,主要由汕头直供或转运,这些东西一下子就没有了,人们顿时感到生活用品奇缺,特别是上海的布匹与工业品货源全断,甚至连小小的上海产铅笔也买不到。”

以前由汕头的两家火柴厂供应火柴,日本人一来火柴厂搬走了,很难买到火柴。有人去富人家“借火”,就是去借火种来家生火煮饭。 (影评 )

日军占领潮汕后,控制了海域,不准渔民出海捕捞,把渔船凿沉,怕渔民跑掉去通风报信,偷运物资入内地。这对于以捕鱼为生的沿海一带居民是致命打击。《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记载,“沦陷后渔船或沉或毁,所存十无二三”。

对后来的大饥荒来说,日军最残酷的举措还包括对海运的控制。当时,广东属于缺粮省份,每年欠3个月粮食。潮汕是人多地少的地区,抗战前从东南亚进口大米糊口。日军阻断了海上贸易,等于切断了居民的生命线。 [社会新闻 ]

在严密封锁中,日军断绝了另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侨批。侨批即海外华侨寄回国内的汇款和家书。当地每年有大量破产农民到东南亚国家打工,将收入寄回来养家。这当中包括吴七老人的父亲。 (励志 )

吴七是揭阳埔田镇长岭村人,幼时家庭贫寒。1923年,他出生时父亲就去了柬埔寨打工。吴七7岁时,父亲回来了,六年后父亲再次外出。“那时的风俗是过不下去就到国外打拼。日本人侵略中国,侨批就没寄了。侨批一断,我们就没得吃了。”吴七回忆。 (名人语录 )

罕见大旱“田已晒到龟裂”,汕头“米价日涨数次” 社会新闻

大饥荒的直接诱因是大旱。1943年,广东省出现了长时间的罕见旱情,直到当年五六月才结束。当时广东有97县,报灾的达80余县。《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记载,4月中旬以后,全省普遍无雨,旱象持续至5月8日,有些地方才下雨,全省八成耕地受旱减产。“久旱不雨,无水插秧,禾苗缺水枯死,早稻失收。” [娱乐资讯 ]

《汕头市濠江区志》记载,“去冬以来大旱,无雨将近五个月,3月21日降雨,四五月复旱。”毗邻的梅县旱情也很严重,“近两百天无雨,为本地区百年未遇的旱灾。”

南都记 者近期在广东省档案馆查阅了一件档案,为当时广东省政府粮政局编写的《最近救荒工作实录》(档号:004-002-)。该文件提到,“粤省原属缺粮特甚,去年各县潦旱为灾,收成仅及半数,今岁入春以来,更日久不雨,禾秧枯萎,旱象已成,南路沿海各地,复遭大风,农事失时,歉收苛虑,故自本年四月中下旬以来,各县粮情波动日繁。” (经典台词

“那一年也怪,本来春节过后,俗话说春雨连绵,但到了立春都不下雨。”秦梓高回忆,“要播种了,虽然没雨,从池塘车一些水来撒种,因播种一般是小面积,基本够用。春分过后就是清明,清明是插秧的季节。一般是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时却根本没有雨意,没水不能办田。秧插不下去,这时候人心就恐慌。”秦梓高描述,不久“田已晒到龟裂了”。

日军对潮汕当地经济的畸形管控,在大旱的推动下,终于酿造了恶果,其一就是粮价非正常地飙升,把民众逼入绝境。饥荒期间,汕头“米价日涨数次”。当年广东省政府粮政局《最近救荒工作实录》提到,“四月初,最贵之沿海各县,每市石米尚在千元内外,最高亦未超过一千六百元,不料旬日间,竟有突涨至四五千元者。”《揭阳民国日报》报道,1942年白米每斗83元,第二年2月涨到260元,5月涨至990元。

奸商乘机哄抬粮价,推波助澜。是年《最近救荒工作实录》提到,“敌伪乘我灾情,派遣汉奸潜入内地捣乱,高价抢购粮食,且收买期货,刺激粮价,冻结粮源,扰乱人心。”在汕头,日商横山洋行与日本军人开的永生和商号勾结,乘机抬高米价。

饿殍遍野“3岁小堂妹在家饿死,婶母也饿死在乞讨路上”

种种外力作用下,死神笼罩了已经被战乱蹂躏的大地。

秦梓高记得,村里最先饿死的是一个看庙的庙祝。这个靠拜佛者施舍的老人,在饥荒中再得不到接济。 [社会新闻 ]

秦梓高乡里一个青年,饿得偷吃堂叔家的东西,结果被堂叔发现抓住。乡里族长说:“不行,乡有乡规,一定要把他弄死,不然的话东西都会被他偷光。”这个青年最后被活埋。 (名人语录 )

秦梓高家里有九人,他父母及七个子女。因家穷,就把他的一个姐和一个妹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他妹妹的买家也很穷,结果妹妹也饿死了。他二哥就去他姐夫家帮他们牵牛,他姐夫家比较富裕。二哥有了饭吃,躲过一死。 【手机不浮躁 】

秦梓高亲眼看过饿死人。他叔父逃荒到陆丰甲子,留下了老婆孩子。“3岁的小(堂)妹在家饿死,我婶母在啼哭,我看到小妹放在菜篮里准备拿去埋。”后来秦梓高的婶母和另外的小孩都饿死在乞讨的路上。“我们不敢去认尸,认就要收尸,去哪里找钱和人掩埋?”秦梓高回忆。

秦梓高隔房堂姆,一家有三口,一个老人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在一家商店当店员,靠一点工资来养全家。饥荒中商店关门,他失业回家,全家生活没有着落了。“他母亲先饿死,他弟也饿死在家,人在哭,我不敢去看。他只有去乞讨求生。结果走没多远,已经没力支撑,就死在我乡不远的田地里。”秦梓高回忆。

到处是死亡。潮汕地区沦陷区,每天有几百人饿死。其中汕头市每日死者近百人。死亡率最高的是汕头达濠镇,饿死病死近一万人,占全镇人口三分之一。《潮州市志》记载,“饿殍遍野,触目惊心。”由于饿死、逃荒,潮城原有13万人,只存5万多人。毗邻的陆丰县死亡及逃荒未回的共达)

当时霍乱等流行疾病伴随着大饥荒而来,致使许多人家成为绝户。秦梓高回忆,“当时饿民身体已极度虚弱,极易受疫疾感染。突然急骤发此病,出现吐泻不止,致严重失水虚脱心衰死亡。染上这病如无及时就医,短则二三天死亡,长则五七天也没命。这病又极易传染,因‘饿瘟’而全家绝户者都不少,其死亡人数与速度骇人听闻。” (名人语录

死亡如此之多,当地的民间慈善组织善堂备用的棺木、麻袋用尽,只好将死者鹑衣裸葬。“人死了,善堂就去收尸,没有棺材就用草席裹了埋葬起来,不夸张地说,早上你扛着死人,说不定下午你就被人扛着了。”吴七老人说。

饥不择食 [名人名言 ]

梅县有贩卖人肉的流氓被枪决,揭西有)

在死神面前,食物是最重要的东西。据《汕头市濠江区志》记载,在汕头海面,饥民抢食一只已经发腐的死象,多人中毒而死。 (励志 )

汕头市老百姓抢日本军马马粪中残留谷粒洗后果腹。饥民挖观音泥粉、蕨根等充饥。 [娱乐资讯 ]

多地出现吃人肉、贩卖人肉现象。当地县志记载,在梅县的大埔百侯,有贩卖人肉的流氓被枪决。在揭西县,饥民成群结队沿途抢食。这个饿死)

哄抢大量出现。当年4月,潮汕商人到平远县内抢购大米两船,被饥民争夺一空。5月,梅县数千饥民拦截、哄抢了运送)

饥荒年,秦梓高吃过几种食物替代品。一种是香蕉头。“香蕉树成长后,香蕉果一成熟就得收割,要把蕉身砍掉才会再发芽长新苗。砍掉的蕉身既有水分又有甜质,大家争着要。存在地下的香蕉头也有营养成分。夜间乘主人不在就去偷挖香蕉头来煮,煮后虽然很苦涩,但毕竟可充饥。” [国外新闻 ]

他吃过青金树叶。“青金树的树叶比较柔软,烫一下去涩水就可以泡汤吃。”但一棵青金树被饥民采摘,一下子连树皮也被剥完。 (财经新闻 )

他还吃过龙眼核。“一斤龙眼吃剩下的核能有几两,找这一斤龙眼核,要找多久,很不容易。拿回家就先洗,然后用石磨磨成粉用水漂,漂水后出来有些白色沉淀粉状物。在锅里放点水煮成稀糊,大家就可以喝一口。”

最苦的东西则是药材土茯苓。秦梓高的父亲曾开过一家中药店。日本人一来,货源断绝,只好停业关闭。依靠开药店剩下的两大麻袋土茯苓,秦梓高全家挨过鬼门关。 [名人名言 ]

家里变卖东西谋生。秦梓高的父亲年轻时曾去泰国,回来时带了一条比较新的红羊毛毯。他拿这条毛毯换了几斤米。几斤米一家人吃了几天。“一点米煮一大锅水,其实是饮米汤。”

为了生存,家里甚至把房子的屋顶梁锯下来卖掉。三根梁锯一根出来卖,剩两根支撑,房子变成了危房。

秦梓高饿到脚水肿。那时外面很热,也没有力气出去,就坐在门槛的石阶上,有气无力地挨饿。他大哥当时23岁,但无工可打。他大哥也饿到脚浮肿,还得霍乱病,好在他父亲粗略懂一点医学常识,大量给他喝盐水,救了他一命。秦梓高的细妹才五岁,饿了老是啼哭,后来连啼哭的力气都没有。“我们隔壁的亲房邻居阿烈姆,家境比较富裕,她有善良之心。她看到我和小妹饿成这样,说不行,这样下去一定得死。她在下米煮饭的时候每次就多下一碗水,多的这碗稀米汤就拿来给小妹和我喝,我们俩才不会饿死。”

卖儿卖女去逃荒 [社会新闻 ]

卖人论斤两,七八元一斤,比卖猪卖狗还贱价

在死亡面前,30万潮汕居民逃荒外出,大部分逃到江西和福建。

但逃荒之路同时也是死亡之路。《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记载,梅县人向江西逃荒,“弃子鬻婴,病毙途中触目皆是”。从潮汕沦陷区及兴梅向江西逃荒的难民,络绎不绝经过平远县。平远县政府在沿县境东西两条公路线上,设立7个临时救济站,见路毙者,雇工掩埋其尸体。

许多人被迫卖掉子女。据相关论文考证,在江西和广东交界的边境上,卖人论斤两,七八元一斤,比卖猪卖狗还贱价。

许多人用近20天时间,徒步六七百里到了江西。但他们发现,江西也缺粮少米,并没有如此多的耕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许多人只好再次折返广东,沿途乞讨。当时的大公报报道,大量难民坐在沙滩上,奄奄一息。 【手机不浮躁 】

侨批断绝数年后,吴七家迎来了大饥荒。家里那时很穷,没田没地,他母亲就带着弟弟妹妹出去乞讨。他弟弟吃不饱,站不稳,逃荒时被卖给别人做儿子。

吴七家也跟着逃荒的人群逃到了江西。“一家老小,一手拎着被褥一手拉着小孩。”吴七回忆。他们家在江西干农活。到了冬天,天气特别冷,他们家不能忍受,只好返回广东。在回来的路上,吴七的弟弟走不动了,到了兴国县那里送给人做儿子了。

“有些人去时是一家人,结果有的人死在半路,只个别回来。有一些忍痛把自己的孩子卖给别人,开始的时候人家还要,后来女孩子没人要,就偷偷放掉,希望当地的人民来收留,救活她。”秦梓高回忆,“解放后,有些回来找父母,那时候被卖才几岁,总希望能找到父母,但有的因时间久远,家庭失散或搬迁找不到地址,无法找到亲人,成为终生憾事。这些当年大饥荒造成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情景,实在太多太惨了。”

在逃荒潮中,吴七的村庄中有三十三户逃到了江西。当时潮汕地区很多人去到福建和饶平接壤的地方,发现那里地理条件不错,所以很多人就朝那个方向逃荒去了。“当时人们逃荒是有按照一定路径的,并不是盲目前往。肯定有人先过去那些地方,觉得那些地方条件不错,然后消息就相传。人们就是这样一批一批逃荒的。” 社会新闻

一个乡的死亡数据 (励志 )

灾荒前全乡40944人,饿死938人,因饿自杀43人;逃荒1526人

当时潮汕地区半数沦陷,国民党政府的救灾无能为力。

广东省第五区潮汕专员公署于1943年5月20日召集各县长,开救济粮荒会议提出要平价卖米,要打击那些囤积居奇的不法米商。“但他根本没有号召力,灾情非常严重,有钱无米买。粮商能听政府的话吗,没用。”秦梓高说。 (不浮躁娱乐 )

一些爱国人士奋起救灾。爱国人士陈卓凡是澄海一个归侨,在政府中又有一定职务,有影响力,在潮汕有威望。陈卓凡专程去迁移到韶关的省政府呼吁,要求当局迅速采取措施,赈灾救潮汕灾民。时韶关潮汕同乡会请陈卓凡出来主持救灾工作。陈卓凡到各地去募捐,派人去湖南、江西产米区去购米,火速运送来潮汕给善堂煮成粥救济灾民。 (观后感 )

当年潮阳赤寮乡一份194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了大饥荒中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农民被地主杀死,24人;农民被地主活埋,8人;灾荒前全乡9133户,40944人,饿死938人,因饿自杀43人;逃荒1526人;全家死亡247户;流为乞丐1843人;嫁妻卖儿362人;因争水械斗140宗,6人死亡。

很多年以后,这场罕见的历史悲剧凝固在汕头澄海的一首民歌中,“1943年那一年,春头大旱真惨凄,田头无水稻曝死,人无米食饿到断气丝,沟底挖泉无滴出,脚疯手软哭望天!” (励志 )

(林境桐、曾艾琳、纪冰璇对采访有重要贡献) [社会新闻 ]

参考资料:广东省档案馆档案、《潮州市志》、《汕头市志》、《梅县县志》、《揭西县志》、《平远县志》、《陆丰县志》、《汕头市金平区大事记》、《汕头市濠江区志》、《1943年广东省大旱灾研究》(论文) 【手机不浮躁 】

“我们隔壁的亲房邻居阿烈姆,家境比较富裕,她有善良之心。她看到我和小妹饿成这样,说不行,这样下去一定得死。她在下米煮饭的时候每次就多下一碗水,多的这碗稀米汤就拿来给小妹和我喝,我们俩才不会饿死。”——— 秦梓高

“人死了,善堂就去收尸,没有棺材就用草席裹了埋葬起来,不夸张地说,早上你扛着死人,说不定下午你就被人扛着了。”———吴七老人

日军入侵后的大饥荒 (精品书摘 )

1939年6月21日,约万名日军在飞机、军舰的掩护下,攻占了国际口岸汕头市,开始了在潮汕地区长达六年的血腥统治。日军统治期间,潮汕地区渔民被禁止出海捕鱼,商业被日资公司垄断,物资奇缺。1943年,因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广东大部分地区水稻无法插秧。旱情加上日军的畸形统治,致使粮价飙升,食物奇缺,进而导致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该年,广东全省饿死和逃荒的达3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大饥荒尤以潮汕地区最为严重。严重时,潮汕地区每天有几百人饿死。死亡率最高的是汕头达濠镇,共饿死近一万人,占全镇人口三分之一。(高龙)

搜索阅读:,1960年中国大饥荒饿死几千万人的时候,看看我国同时还干了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月球新闻官1 前来围观 7 1960年是庚子年,也是中国传统的鼠年。那一年,罗马,,,浏览一下网上对于大饥荒的发言就会发现,人们对于1959年-1961年大饥荒的记忆和认知,在人口死亡严重的省份和地区,人们对饿死人的情况当然印象就极深,而在其他省份,,,1942河南大饥荒中的人吃人 ( 20:05:32) 标签: 1942 河南灾荒,笔者在研究1942河南大饥荒的过程中,透过零星的史料发现,在饥荒年代,真有人,,广州到潮汕高铁线路图 广州到潮汕高铁时刻表 ,广州南到潮汕高铁火车时刻表查询,广州南到潮汕高铁票网上订票服务,您也可以拨打火车票订票电话进行广州,,高铁查询 动车查询 城市 从 到 日期 周四 查询 请输入火车站名称 查询 广州热门火车站: 大岗火车站 广州火车站 广州东火车站 广州北火车站 广州南火车站 广,,中国“大饥荒”究竟饿死多少人?(图文) 最近,关于毛,按省委指示,开封地区动员35万人到巩县、登封、密县,,我查了下 XP应该能玩 具体怎么不能玩呢? 变形之星 节操帝 8 phantm 丧尽天良 11 不清楚,要不去 饥荒游戏吧 问问。实在不行,,MC嘉仔--狗进才。骂潮汕人水灾死光的给人肉出来了 只看楼主 收藏回复打赏 非洲大盗 懷德縣令 13 视频来自:优酷 () 打赏 落水咧收衫啊 潭峨縣丞 12 请问,,广东第一政民互动平台,广东发展论坛,亲身经历汕潮合作181公车汕头市区至潮汕站掠影,汕头中心城区和郊区,有,,猪人革命/share/link?uk=&shareid=&fid=117 /,,【高铁网】_高铁票查询_动车时刻表及票价查询动车票高铁网:只为真正便利于民!,D7103 订票 潮汕站 - 广州东站 始发站 潮汕站 08:25 356公里(3小时23分),

(搜索阅读内容由:提供
【中国1960年大饥荒真相 广州抗战潮汕大饥荒:饿殍遍野 贩卖人肉被枪决|1960大饥荒饿死多少人|大饥荒饿死人省份排名|河南大饥荒吃人肉|广州到潮汕高铁线路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8河南大饥荒人吃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