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人能玩的微信小游戏戏3个人玩的,有那些

54694分的“跳一跳”选手见过吗?

本周六(4月21日),微信跳一跳挑战赛将在广州举办。大赛邀请了30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跳一跳”高手,这其中就包括历史最高分在54694的传奇选手。

在4月15日-4月21日大赛筹备期间,每日登录游戏即可获得一个道具奖励。

4月2日,“跳一跳”上线皮肤中心,超过1000分的玩家就可以拿到限定的皮肤,跳一跳的活跃用户值依然处在高位。

麦当劳和NIKE曾以500万一天的价格强势植入“跳一跳”。

以跳一跳为代表的小游戏,它的想象空间远超你的想象。

今年 1 月的微信公开课中,微信就表示,将会在近期开放小程序游戏类目。

4月 5 日,一大批由第三方开发的小游戏陆续发布,与第一批小游戏发布时的甚嚣尘上不同,这一次的开放显得格外静谧。而隐藏在这份静谧之下的,是微信对小游戏的抢道疾行、加速进击。

“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这是张小龙在 2018 年微信公开课演讲上说的一句话,而小程序则完美地展现了这个产品理念。

在小程序刚刚发布的初期阶段,想要找到一个小程序把玩把玩,简直是难上加难。你必须要:

在小程序入口输入搜索,错一个字都不行

没有推荐,没有商店,仅仅依靠精准搜索的微信小程序,让开发者深感困扰,让健忘的用户纠结不已。不久之后,随着各种小程序商店、小程序推荐媒体的出现,以及微信自身的完善:推出小程序码、开放小程序和公众号之间的关联、小程序列表星标功能……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善。

而小游戏作为小程序类目的一种,在小程序各种基础能力已经配备齐全的大好背景之下,发展起来自然也顺风顺水。

你是否还记得,在朋友圈经历了多少个「爆款」小程序被封杀之后,大家才能像拼多多一样,发现微信「好友会话框」内流量的宝贵?

然而,只有这些怎么够?于是,微信在「发现 - 游戏」这个二级入口里,给了小游戏一个「置顶黄金广告位」,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两个分栏,分别是「最新小游戏」和「好友热玩」。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4 月 5 日一位普通用户的「好友热玩」中一共有 38 款小游戏(包括第一批发布的 18 款);4 月 8 日,这个数字变成了 48;4 月 15 日,已经上升到了 105 款。


不难看出,这个「好友热玩」的展示和排序逻辑是这样的:只要是被好友玩过的小游戏就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中,而玩过的好友越多,排名就越靠前。

其中,有一些游戏只被一个好友玩过,用户可能甚至不知道那个微信好友是谁,但看到感兴趣的小游戏,就点进去了。而这一点进去,又被动地完成了用户向其他微信好友展示这个小游戏的操作。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个「好友热玩」有点像一个「小游戏推荐榜」?好友的点击决定了这个「小游戏」是否获得向下一批用户展示的机会,而综合的点击次数决定了它排序的高低。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好友「推荐」机制。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这种「背书」不像主动分享门槛那么高;而对于想要获得更多用户开发者而言,小游戏的质量将会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够「好玩」的小程序,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进而去反复使用,从而使小游戏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和更好的展示位置。

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微信放出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小游戏之间的质量水平有那么大的差距了。在第一批发布的小游戏中,几乎全都是有腾讯自己研发的高质量小程序。而在第二批小游戏中,则腾讯自己开发的、第三方公司开发的、独立个人开发者的小游戏都有,质量自然也从精美到粗糙不一而同。

实际上,微信也许是在测试「好友热玩」帮助用户筛选优质小游戏的能力。

在第二批发布的小游戏中,基本上排名靠前的都是质量较好、玩法简单但不简陋的小游戏,而制作较差的小游戏往往位置靠后。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在经历了小程序磕磕绊绊的一年后,微信似乎找到了一种更高效成熟的方式来践行这一产品理念。

四个月,完成了小程序一年才做好的事

如果说小程序是一位被精心喂养的大小姐的话,那么小游戏就是一个横冲直撞野蛮生长的熊孩子。

前者步步为营,每一个举动都要三思而后行,不容有失;而后者一出生就口含「开屏推荐」的金汤匙,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化成了「小程序完全体」。

从“小游戏进化表”中不难看出,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微信就开始支持小游戏内的广告位,帮助小游戏的开发者变现。而同样的事情,小程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做完,并且直到最近才向大多数开发者开放这个功能。

至于虚拟支付则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还记得早期在微信官方的小程序开发文档中,是明文禁止「虚拟支付」的,但到了 17 年下旬的时候,不少小程序都突然开始支持「虚拟支付」功能,比如说由知乎出品的「知乎Live」小程序。

后续,微信方曾出面辟谣,「微信率先给内容类小程序开放虚拟内购」、「微信自己面向特定公司、特定功能的一次灰度测试」的情况暂时并不存在。相对于小程序对「虚拟支付」暧昧的态度,小游戏则显得十分简单直接。

自第一批小游戏发布开始,内部就带上了「虚拟道具支付」的功能,同时明确的标明了道具虚拟支付仅支持 Android 系统,iOS 暂不支持。

面对第三方开发者也不例外,在小游戏开发文档中对小游戏道具虚拟支付的介绍、规则和分成方案一应俱全。

破洞的碗总比没碗强,只要能盛水就行。

相对于小程序开发者对虚拟支付偷偷摸摸的态度,小游戏开发者宛若自带佛光。不过,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早期的微信开发文档中,「游戏」也是一个不允许开发的类目,但是一年后,微信就轰轰烈烈地开放了「小游戏」——小程序的游戏类目。

所以,同样被不允许的「虚拟支付」开放,还会远吗?

在商业变现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说到小游戏的商业变现,就不得不提到「跳一跳」。作为唯一一个被微信开屏推荐的小游戏,「跳一跳」的火爆不仅因为它简洁、易上手且魔性的玩法,还有「微信之父」张小龙爱的加持。

「跳一跳」究竟有多火?作为一款上线仅十多天的小游戏,其 DAU 达到惊人的 1.7 亿。

在随后的春节期间,又推出了「多人模式」,整个春节假期,在各个微信群都可以看到一群空闲的年轻人在一局又一局地发起「跳一跳」多人挑战,而这恰恰展示了微信社交基因的强大传播能力。

除了「跳一跳」之外,根据 3 月 30 日腾讯互娱在上海召开合作伙伴大会公布的数据还可以得知:

1.《欢乐斗地主》、《全民大乐斗》目前均已达到单月数千万元的收入规模,且仅依靠 Android 系统的支付实现;

2.在微信已上线的17 款腾讯自研小游戏当中,目前表现较好的小游戏 DAU 在200 万 ~ 1000 万之间;

3.这些「表现良好」的微信小游戏的注册用户数都在 3000 万以上

其中,优秀的微信小游戏的次日留存率能达到 50%。

「跳一跳」就像是小游戏界的扛把子、老大哥一样,一次又一次地用新鲜的玩法告诉你小游戏有多少可能。就像张小龙一次又一次地用超出你最高分两位数的成绩告诉大家,他究竟有多爱玩「跳一跳」一样。

在商业变现上也是如此。3 月 1 日至 3 月 3 日,「跳一跳」与耐克进行广告合作,将耐克鞋盒作为基座进行品牌露出,玩家跳至鞋盒时同样能获得 20 分的额外加分。

据悉,耐克为这三天的广告植入花费了大约 2000 万元。紧接着,在 4 月 2日「跳一跳」又进行了一次不小的更新,上线了皮肤、加分道具等新功能。

事实上,无论是 QQ 秀还是王者荣耀,「皮肤」作为腾讯最经典的虚拟道具,一直是其屡试不爽的「吸金大法」,此前《王者荣耀》中赵云的皮肤就曾带来当日最高 1.5 亿元的流水。

然而,目前「跳一跳」的皮肤不是氪金就能买到的,需要你凭本事去「跳」出来,但这至少给一众开发者指了条明路。

从 2016 年到 2017 年,腾讯的广告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据财报显示,2017 年腾讯全年收入人民币 2377.60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6%。

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全年收入达 256.1 亿元,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68% 至人民币 82.40 亿元,主要由于来自微信(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众账号)及广告联盟的广告收入增长。

在今年,作为腾讯的「流量担当」,微信将如何在广告上继续实现增长,扛起广告收入增长的大旗成为一个问题。

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何在 18 年开头,微信就频频在广告上有所动作:小程序文中广告、小程序内广告位、小游戏支持激励性广告视频、朋友圈开放多类型广告及第二条广告……

张小龙曾 WXG(微信事业群)管理团队领导力大会上表示,「从微信广告上线到现在,没有一个平台广告产品能够像微信朋友圈广告这样,做到几乎没有什么用户的抵触,甚至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用户说为什么我看不到一些广告。」

而这是因为「微信在考虑像广告这样非常商业化的东西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用户是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很友善、很好的一个功能在使用。」

那进击的微信小游戏,又该如何在一路狂奔中维持变现和用户体验的平衡?

自从微信的跳一跳出来以后,小游戏便成了我们打发无聊时间的重要利器,我们也经历过微信群被各种小游戏的续命复活狂轰乱炸。然而数量一多质量就参差不齐,一些无聊的小游戏常常欺骗我们点击。

今天应用哥就推荐一波不管是操作玩法还是设计上都很不错小游戏给大家。

如果有人问我现在微信小游戏里哪个游戏最好玩,我应该会毫不犹豫的说就是这款「跳舞的线」。

这款游戏出来小程序版之前其实早就有了APP版,IOS 和 android 均可免费下载,是北京猎豹公司出品。最近猎豹貌似和腾讯合作又出了小程序版。

这是一个非常魔性又虐手的游戏,根据美妙的音乐旋律,通过点击屏幕线条改变前进方向直至前行到终点。

这个游戏有两点给人很震感,一是唯美炫酷的3D动态场景,二是在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音乐的节奏点刚好是需要拐弯的地方,不只是单纯的背景音乐,它参与到了游戏的玩法当中,进一步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设计的非常好。

游戏总共有14关,难度依次递增,每一关场景不同。通过一关即可解锁下一关,没解锁之前每个关卡有三盘试玩机会。

1 玩的时候打开声音、戴上耳机体验会更棒。

2 如果你的手机不太好发现比较卡,可以去下载APP玩。

如果你以前在IOS上玩过Tilt to Live 这个游戏,那对红点杀手应该驾轻就熟,它是一款通过手指移动箭头来躲避密集追杀的游戏。

在微信上同类型的小游戏也有很多,例如赛车逃避警车追击,飞机逃避等等。但相比其他,红点杀手更侧重反击,除了躲避,你还可以各种道具来攻击它们,这种反击的感觉会让人很爽。

从耐玩性、流畅度和设计上来讲,红点杀手在同类型中至少算得上 top3 了,开始游戏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沉迷其中。

这是腾讯自家出的一个猜字游戏,如果只是一般的猜字游戏我就没有推荐的必要性了。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文字超级放大,每一笔画相当于通道,你通过摇杆控制小白球在通道中行走,也就是说,小球的移动就是你识别文字笔画的过程,然后点击验证答案去猜这个是什么字。

由于中文有很多汉字笔划是不相连的,所以你可以通过蓝色的小洞跨越到另一笔划当中去。

游戏有好友对战、我写你猜和练习三种模式,整体设计的非常简约清爽,玩法也很独特。

这是一个专门为羽毛球爱好者设计的竞技类小游戏 。

游戏画面虽然是卡通风格,但是从击球声音、人物跑动与地面的摩擦声、挥球动作上来看,做的非常仿真,同样和真实场景一样可以挑球、扣杀、打高抛球

有这个游戏后,我觉得自己不用去球馆也能享受打羽毛球的瘾,就算不怎么打球的人,也能借此体验到羽毛球的乐趣,真的很动感,一点都不违背这个游戏名称。

同样游戏分为积分、挑战、对战等多种模式。

猎头专家是一个画面精致、创意十足的射击类小游戏。茶余饭后、等公交、排队、睡前玩两把非常适合。

玩法很简单,双方对立站着,然后按住屏幕滑动拉开弓箭,调整角度和力度,松开即向对方射去。每人轮流射击,直到把对方射死。

射击角度和力度是这个游戏的主要玩点,有时我们需要调整好几次才能射到对方。

听名字就知道是一款休闲的消除游戏。但它相比于其他还是有点创新和不同。

颜色鲜明的杂乱色块从上面往下均匀掉落,通过点击屏幕右下角的长方形色块来消除左侧相同颜色的色块。目的是在不同颜色的色块掉落到屏幕底部之前消它们。

值得注意的是,每消除一次,其他颜色的色块也都会随机变色,另外随着分数的增加,色块颜色也会变多,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

回力车也是腾讯自家出的小游戏,很简单小巧但比较精致。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那种小车,按住小车往后拖动一段距离,松手后车就会往前跑一段路程,而回力车的玩法就跟这个一样。如果小车只有一部分停在车位里得1分,全部停在车位里则得3分,玩起来发现还是挺考验手感的。

微信里好玩的小游戏当然不止上面这些,还有许多原创好玩的小游戏等着我们去发现,另外很多我们之前下载的APP游戏也可以找到小程序版,轻松解放了我们的手机内存。今天先到这里,有好玩的下次再给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补充其他好玩的小游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个人能玩的微信小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