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投资,如何投资环深城市必暴涨做到100倍暴涨

本文作者为天风证券电子团队赵晓光、潘暕、陈俊杰、张健、张昕,原文标题为《电子行业产业链投资全景图》

(一)集成电路国产替代需求大

我国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半导体消费市场,集成电路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核心产业,可以运用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但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以采购海外产品为主,国产替代需求大。整体而言,国内半导体从设计到制造端的发展处于长期抗战阶段;长期除了通过依靠资金支持与内需市场之外,也需要通过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等方式,强化自身在重要领域的技术实力。

(二)传统消费电子增速放缓,软硬件创新成关键

消费电子产品于世界各地均有制造,尤其集中于中国大陆,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创新放缓,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厂商们主要通过硬件、软件的创新来竞争客户,我们将逐一介绍消费电子领域的智能硬件的各部分模组。

(三)得益于国家政策、行业边际延伸,安防迎来新的增长点

全球安防服务行业今年来呈现增长趋势,2011年全球安防市场规模1606亿美元,直至2016年的2376亿美元。我们认为安防监控高清技术日益进步,高清摄像头占比不断扩大,安防设备价值提升,整体系统化智能化发展带来行业附加值;安防行业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迎来新的增长点。

(四)5G、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环保带来PCB增速提升

PCB种类繁多,对应不同的需求,有不一样的品种。我们认为,随着5G时代的来临,通讯基站的大批量建设和升级换代将对高频高速板形成增量需求,核心基站厂商的供应商机会增加,高频线路板的需求将大幅提升。FPC方面,智能终端设计采用量提升,行业龙头公司市占率继续提升,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对于FPC需求量也在增加。

(五)被动元件盈利质量回升,行业分散有望继续集中

被动元件市场(电阻、电容、电感)供不应求主要因环保关停、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价格呈现暴涨之势,2018年被动元件市场将继续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从产值分布角度来看,电容是最大的,由于日本厂商只针对汽车电子相关器件扩充产能,造成了MLCC短期市场供不应求。持续看好电感等依旧分散市场的集中度提升,看好5G和汽车电动化带来的元件用量提升。

(六)分立器件产能出现缺口,新能源汽车产业驱动需求量上升

目前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应用领域主要以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和计算机与外设等领域为主,其中汽车电子应用比例远不及全球平均水平。从供给端来看,分立器件下游需求上升,中低端市场产能出现缺口;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将带动分立器件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看好国内厂商通过整合加快推动汽车电子相关产品国产化渗透。

(七)LED价格压力依存,看好行业国产率继续提升

LED上游扩产依旧存在价格压力,行业有望继续洗牌集中,看好龙头厂商持续提升份额,面板价格企稳,看好大陆厂商市占率不断提升,同时在新品研发上赶超日韩企业,上游设备及材料国产化率提升。

风险提示:集成电路:政策导向不如预期,研发不及预期;消费电子: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智能安防:政策导向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PCB: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被动元件: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分立器件: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扩产速度高于预期;面板: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以下是我国在集成电路各个细分领域的现况:

1设计:细分领域具备亮点,核心关键领域设计能力不足,长期来看可透过海外合作、并购与产业链整合逐步提升高端关键芯片竞争力;

2设备:自给率低,需求缺口较大,当前在中端设备实现突破,初步产业链成套布局,但高端制程/产品仍需攻克,短期内可通过与非美海外企业合作,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3材料:在靶材等领域已经比肩国际水平,但在光刻胶等高端领域仍需较长时间实现国产替代,判断可从政策扶持+海外并购两方面积极整合;

4封测:最先能实现自主可控的领域,受贸易战影响较低,上市公司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成为全球龙头;

5制造:全球市场集中,台积电占据60%的份额,受贸易战影响相对较低。大陆跻身第二集团,全球产能扩充集中在大陆地区,未来可通过资本扩充+人才集聚向第一梯队进军。

总的来说,虽然部分领域有短期对策,但整体而言国内半导体从设计到制造端的发展仍是长期抗战;长期除了通过依靠资金  支持与内需市场之外,也需要通过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等方式,强化自身在重要领域的技术实力。

按地域来看,当前全球IC设计仍以美国为主导,中国大陆是重要参与者2017年美国IC设计公司占据了全球约53%的最大份额,IC Insight预计,新博通将总部全部搬到美国后这一份额将攀升至69%左右。台湾地区IC设计公司在2017年的总销售额中占16%,与2010年持平。联发科、联咏和瑞昱去年的IC销售额都超过了10亿美元,而且都跻身全球前二十大IC设计公司之列。欧洲IC设计企业只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日韩地区Fabless模式并不流行。

非美国海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表现突出。世界前50 fablessIC设计公司中,中国公司数量明显上涨,从20091家增加至201710家,呈现迅速追赶之势。2017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 IC厂商中,美国占据7,包括高通、英伟达、苹果、AMDMarvell、博通、赛灵思;中国台湾地区联发科上榜,大陆地区海思紫光上榜,分别排名第7和第10

然而,尽管大陆地区海思紫光上榜,但可以看到的是,高通、博通和美满电子在中国区营收占比达50%以上,国内高端 IC 设计能力严重不足。可以看出,国内对于美国公司在核心芯片设计领域的依赖程度较高。

自中美贸易战打响后,通过“中兴事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核心的高端通用型芯片领域,国内的设计公司可提供的产品几乎为0

 大陆高端通用芯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移动处理器的国内外差距相对较小。紫光展锐、华为海思等在移动处理器方面已进入全球前列。

2中央处理器(CPU) 是追赶难度最大的高端芯片。

英特尔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国内相关企业约有 3-5 家,但都没有实现商业量产,大多仍然依靠申请科研项目经费和政府补贴维持运转。龙芯等国内 CPU 设计企业虽然能够做出 CPU 产品,而且在单一或部分指标上可能超越国外 CPU,但由于缺乏产业生态支撑,还无法与占主导地位的产品竞争。

3存储器国内外差距同样较大。

目前全球存储芯片主要有三类产品,根据销售额大小依次为:DRAM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在内存和闪存领域中,IDM厂韩国三星和海力士拥有绝对的优势,截止到2017年,在两大领域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75.7%49.1%,中国厂商竞争空间极为有限,武汉长江存储试图发展 3D Nand Flash(闪存)的技术,但目前仅处于 32 层闪存样品阶段,而三星、英特尔等全球龙头企业已开始陆续量产 64 层闪存产品;Nor flash这个约为三四十亿美元的小市场中,兆易创新是世界主要参与厂家之一,其他主流供货厂家为台湾旺宏,美国Cypress,美国美光,台湾华邦。

4FPGAAD/DA 等高端通用型芯片,国内外技术悬殊。这些领域由于都是属于通用型芯片,具有研发投入大,生命周期长,较难在短期聚集起经济效益,因此在国内公司层面发展较为缓慢,甚至有些领域是停滞的。

总的来看,芯片设计的上市公司,都是在细分领域的国内最强。比如2017年汇顶科技在指纹识别芯片领域超越FPC成为全球安卓阵营最大指纹IC提供商,成为国产设计芯片在消费电子细分领域少有的全球第一。士兰微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务开始,逐步搭建了芯片制造平台,并已将技术和制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和MEMS传感器的封装领域。但与国际半导体大厂相比,不管是高端芯片设计能力,还是规模、盈利水平等方面仍有非常大的追赶空间

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的现况是低端制程实现国产替代,高端制程有待突破,设备自给率低、需求缺口较大。20146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大基金首期实际募集规模1387.2亿,投资覆盖了集成电路全部产业链,截至179月,大基金累计投资55个项目,承诺出资1003亿元,实际出资653亿元,其中芯片制造占比65%、设计业17%、封测业10%、装备材料业8%,并且大基金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截至176月,由“大基金”撬动的地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包括筹建中)达5145亿元。政策带动IC产业链的兴起,设备厂商景气度必然上升,据SEMI的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占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量的15%,排在全球第3

经测算,在建产线带来半导体设备投资额49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主要由存量和增量市场拉动,目前中国新建产线投资是主要的新增半导体设备市场。存量市场主要以中芯国际,华力微等国内现有产线的资本支出为主,增量来自于已经公布的国内计划新建的晶圆厂,年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612寸在建晶圆线,投资的晶圆厂以Foundry(中芯国际,华力微,联电)和IDM(长江存储,合肥睿力,福建晋华)为主。

关键设备技术壁垒高,美日技术领先,CR10份额接近80%,呈现寡头垄断局面。半导体设备处于产业链上游,贯穿半导体生产的各个环节。按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四大板块——晶圆制造设备、测试设备、封装设备、前端相关设备。其中晶圆制造设备占据了中国市场70%的份额。再具体来说,晶圆制造设备根据制程可以主要分为8大类,其中光刻机、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这三大类设备占据大部分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同时设备市场高度集中,光刻机、CVD设备、刻蚀机、PVD设备的产出均集中于少数欧美日本巨头企业手上。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占率仅占全球份额的1-2%17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前十二大厂商(按营收排名)中包括三家美国(Applied MaterialsLAM Kokusai、大福、Nikon)、一家荷兰公司(ASML)、一家韩国公司(SEMES),通过分析营收可知1) 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大部分厂商17年营收增长两位数以上,其中韩国的SEMES17年同比增长142%2) 从地域上来看,前十二大厂商10-20%比重营收来源于中国大陆,侧面说明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进口依赖程度高;并且,据SEMI统计,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只占全球份额的1-2%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起步晚,整体规模较小。根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我国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共完成销售48.34亿元,与国内设备市场规模相距甚远。2017年体量最大的中电科和晶盛机电营收在10亿左右体量徘徊,根据SEMI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566.2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份额较小。

整体而言,在光刻机上,中国技术水平依然落后,国产化率极低,且高端的EUV光刻机只能从ASML采购。通过后期追赶,部分设备实现了从01国产化突破,部分国产设备市占率提升明显。2008年之前我国半导体设备基本全靠进口,随后我国通过设立了“02专项“实现了部分设备国产化的道路,缩小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介质刻蚀机方面:中微半导体进入7nm制程,成为台积电五大供货商之一;硅刻蚀机方面,北方华创进入中芯国际28nm生产线;沈阳拓荆量产12英寸65nmPECVD设备等。封装制程工艺设备:刻蚀机、 PVD、光刻机、清洗机等关键设备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根据SEMI的数据显示,蚀刻设备国产化率从100%提升到16年的96%,封装PVD设备从120%提升到16年的68%

国产设备已形成初步产业链成套布局,部分设备实现批量应用,预计部分设备在短期1-2年內可逐步实现订单转移。目国内设备在关键领域实现了产业链成套布局——曝光Liho、刻蚀ETCH、薄膜CVD、湿法WET、检测、热处理、测试等环节,且部分工艺制程能够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目前已有多项产品已经批量出货,其中主要的厂商有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睿励科仪和上海盛美半导体等。

关键设备在先进制程上仍未实现突破。目前世界集成电路设备研发水平处于12英寸7nm,生产水平则已经达到12英寸14nm;而中国设备研发水平还处于12英寸14nm,生产水平为12英寸65-28nm,总的来看国产设备在先进制程上与国内先进水平有2-6年时间差;具体来看65/55/40/28nm光刻机、40/28nm的化学机械抛光机国产化率依然为028nm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快速退火设备、国产化率很低。

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现况如下:

细分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核心领域仍未实现突破,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两大块。晶圆制造材料中,硅片机硅基材料最高占比31%,其次依次为光掩模版14%、光刻胶5%及其光刻胶配套试剂7%。封装材料中,封装基板占比最高,为40%,其次依次为引线框架16%,陶瓷基板11%,键合线15%

16年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443亿美金,中国市场规模占比超过20%。根据SEMI数据,2016年半导体材料市场为443亿美元,其中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为247亿美元、封装材料市场为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1%1.4%。国内半导体半导体材料市场2016年总规模达651亿人民币,在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比重超过

日美德在全球半导体材料供应上占主导地位。各细分领域主要玩家有:硅片——Shin-EtsuSumco,光刻胶——TOKShipley,电子气体——Air LiquidPraxairCMP——DOW3M,引线架构——住友金属,键合线——田中贵金属、封装基板——松下电工,塑封料——住友电木。

上市公司在部分细分领域上比肩国际领先,高端领域仍未实现突破。通过对比国内外供应商,我们可将半导体材料分为三大类:

1)靶材、封装基板、CMP等,我国技术已经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现大批量供货、可以立刻实现国产化。

2)硅片、电子气体、掩模板等,技术比肩国际、但仍未大批量供货的产品。

3)光刻胶,技术仍未实现突破,仍需要较长时间实现国产替代。

已经实现国产化的半导体材料典例——靶材

简单来说靶材是高速核能粒子轰击的目标材料,是溅射工艺中必备的重要原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可以分为金属、合金及陶瓷靶材。

从市场规模来看,半导体靶材占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的3%,据SEMI数据测算,半导体靶材全球市场空间约为12.5亿美元,国内市场空间约为11亿人民币。

从市场格局来看,人才+资金+技术+客户认证壁垒导致靶材市场呈现垄断格局,以霍尼韦尔(美国)、日矿金属(日本)、东曹(日本)等为代表的溅射靶材生产商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国内来看,通过政策的扶持(863计划、02专项),国内高纯溅射靶材企业早实现0的突破,掌握先进技术,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江丰电子、有研新财、安泰科技等。

江丰电子是半导体芯片用溅射靶材国际先进厂商,拥有国际主流客户。目前,公司已经进入主流供应体系,旗下客户有——联华电子、台积电、中芯国际、京东方、格罗方德、索尼、海力士、意法半导体等;并且公司学习国外综合厂商,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建设年产300 吨电子级超高纯铝生产项目,掌握对原材料金属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毛利率。

技术比肩国际、但仍未大批量供货的产品——硅片:技术部分比肩国际水平,但在大尺寸硅片生产及量产上与国外仍有差距。

硅片是集成电路的载体,硅片按照尺寸可分为456812英寸等,不同尺寸,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不同。从市场结构来说,硅片占据了原材料35%比例。

从全球格局来看,硅材料市场呈现垄断态势,根据IC insight数据,16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份额高达92%(信越化工27%SUMCO 26%、环球晶圆17%Sitronic 13%LG 9%),从产品规格来看,国际领先厂商掌握12英寸硅片生产技术——信越化工能实现300nm SOI硅片的产品和,Sumco能提供300nm的高纯度抛光硅片、退火晶片和外延片,200nmSOI硅片。国内来看,大陆企业主要生产低端的6英寸的硅片,在高端领域,部分产品尺寸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们根据公司各大官网发现,上海新昇半导体(上海新阳入股)在12英寸抛光硅片上已经于2017年底量产,上海新傲8英寸SOI硅片已经顺利销售。

技术仍未实现突破,仍需要较长时间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光刻胶

光刻胶是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液体,在光照/辐射下,溶解度变化得到所需的图像,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光刻胶主要品种由g线、i线、KrEArF、掩模版光刻胶等。从成本角度来看,光刻工艺是成本最高的工艺流程,也是半导体领域技术门槛最高的细分领域。目前,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日本住友、TOK、美国陶氏手中。国内厂商于与国外差距仍大,磺化橡胶类光刻胶已经基本完成国产替代,g/i线光胶(436/365nm)自给率较低,细分厂商有北京科华、苏州瑞红,高端的KrF/ArF 光刻胶 (248/193nm)则几乎全部进口,国内科华微电子 KrF(248nm)光刻胶已经通过中芯国际认证,其他处于研发阶段(ArF(193nm)光刻胶已经立项)。

我们认为当前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在封测行业影响力为最强,市场占有率十分优秀,龙头企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晶方科技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对比台湾地区公司,大陆封测行业整体增长潜力已不落下风,台湾地区知名IC设计公司联发科、联咏、瑞昱等企业已经将本地封测订单逐步转向大陆同业公司。封测行业呈现出台湾地区、美国、大陆地区三足鼎立之态,其中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已通过资本并购运作,市场占有率跻身全球前十(长电科技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三),先进封装技术水平和海外龙头企业基本同步,BGAWLPSiP等先进封装技术均能顺利量产。

封测行业我国大陆企业整体实力不俗,在世界拥有较强竞争力,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为Amkor公司,在华业务营收占比约为18%,封测行业美国市场份额一般,前十大封测厂商中,仅有Amkor公司一家,应该说贸易战对封测整体行业影响较小,从短中长期而言,Amkor公司业务取代的可能性较高。

根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封测业中日月光占比19.2%、矽品9.9%。若二者合并将诞生市占率为29.1%的封测行业巨无霸企业,前五大封测厂市占率也将达到66.90%,相比2014年的52.38%,提升了14.5个百分点。

我们根据研究分析封测行业和晶圆代工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发现代工业增速明显要优于封测产业,主要原因有两点1从技术角度而论,代工业受到摩尔定律技术驱动,通过不断投资新生产线,重塑产业模式而确定行业增长轨迹,而摩尔定律对封测行业的推动进程并不显著。2生产格局两者又有所区别,Fabless模式下客户委托外部代工是必然选择,但封装检测过程并不一定需要代理加工,这决定了封测行业也没有跟随上游产业链呈现同比例增长。我们得出结论:封测业更多通过规模和资源的推动市占率的提升,技术并不是绝对壁垒,后来参与者有机会分享蛋糕

封测行业技术迭代路线并不显著,利于国内企业追赶。从下图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先进的制造技术遵循摩尔定律每18个月进阶一次,线宽线性每18个月缩小一倍,但与此同时封装的连接技术,在线宽不断缩小的情况下,整体只经历了几代技术的变革。

技术上的局限本质上决定了封测企业的R&D不高,因此相对来说封测R&D占比不高也会决定进入壁垒不高,但国内企业因为处于追赶期,技术研发投入占比要高于海外平均水平。

Capex绝对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地区封测企业逐步上升,海外巨头相对保持稳定值,国内企业每年支出的Capex在营收占比更高。Capex是企业成长能力的前期指标,对于当下利润的侵蚀VS对于未来成长的预期,是一柄双刃剑。相比而言,中国企业显然更为激进,过高的资本性支出会给财务报表带来一定的压力。

我们观察主要封测龙头企业毛利率可知,封测行业毛利率均值在20%上下波动,对比晶圆代工厂的毛利差距,整体方差波动较小,技术的进一步演进无法显著提升其毛利率水平,从历史上看,封测行业发展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整体行业处在蓝海期,毛利率保持高点

:经济危机带来半导体周期的下滑,2010年探底回升

:毛利率有逐步改善,逐渐上行

2015-今: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激烈,巨头企业日月光矽品通过规模效应,还能保持稳定毛利率,大陆封测企业开始崛起。

伴随着中国大陆承接封测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不断深化,国际IDM巨头逐渐将封测业务外包,美国公司在封测行业优势并不明显,但我们同时要认清封测行业位于半导体产业链末端,其附加价值较低,劳动密集度高,进入技术壁垒较低,封测龙头日月光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约为4%左右,远低于半导体IC设计、设备和制造的世界龙头公司。随着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向下游封测行业扩张,也会对传统封测企业会构成较大的威胁。我们认为全球封测(OSAT)产业因为竞争的加剧,市场波动会更加不稳定,大陆公司正在持续加速整合,借此强化营运效果和提高技术密集度,中长期而言,贸易战封锁对大陆公司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长电科技在收购星科金朋后,已经可以供应晶圆级封装(WLP)、多晶片封装(MCP)、系统级封装(SiP)与TSV产品,而通富微电也通过收购原AMD旗下封测厂区,产业升级转型为面对高端封测需求的OSAT厂家。

我们认为年以后,大陆地区封测(OSAT)业者将维持快速成长,目前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已经能够提供高阶、高毛利产品,未来的3-5年内,大陆地区的封测企业CAGR增长率将持续超越全球同业

中国大陆的封装企业在完成重要的M&A之后(长电科技收购星科金鹏,华天科技收购FCI,通富微电收购AMD封装厂)除了技术上的引进,还借助收购市场影响力赢得更多Tier1的客户。

封装行业不是一个单纯2000亿人民币的存量市场,而仍然是一个处于不断增长中的增量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于先进封装的贡献。观察全球先进封装市场的演进,在2016年先进封装比例占封装市场总量的比例约为32%。目前,封测厂在高端封装技术(Flip ICSiP等)的产能持续增长,包含长电科技、天水华天、通富微电等厂商2017年的年营收保持双位数增长,表现优于全球IC封测产业水平。我们认为国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的先进封装已经处于行业平均水准之上。

我们认为,晶圆制造环节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制造工艺高低直接影响半导体产业先进程度。过去二十年内国内晶圆制造环节发展较为滞后,未来在国家政策和大基金的支持之下有望进行快速追赶,将有效提振整个半导体行业链的技术密度。

半导体制造在半导体产业链里具有卡口地位。制造是产业链里的核心环节,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行业里各个环节的价值量,制造环节的价值量最大,同时毛利率也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因为Fabless+Foundry+OSAT的模式成为趋势,Foundry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程度也逐步提升,可以这么认为,Foundry是一个卡口,产能的输出都由制造企业所掌控。

代工业呈现非常明显的头部效应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前十大代工厂商中,台积电一家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2017年前八家市场份额接近90%,同时代工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美国很少有此类型的公司,这也和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有关。我们认为,中国大陆通过资本投资和人才集聚,是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实现代工超越的。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分工变迁,是行业战略方向上的重要趋势,尤其以中国崛起为未来十年的核心看点集成电路产业转移符合“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密集及高附加值产业”的轨迹。中国已经接近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封测业)的转移,下一阶段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制造业)的转移,这是产业转移方向上的重要趋势。围绕“中国制造”环节上的投资和相关标的是当下二级市场半导体投资的主线。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56年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集成电路正在经历当年日本所经历过的路线。

世界的集成电路经过了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东芝、NEC等世界顶级的集成电路制造商;第二次在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与台湾成为这一次转移过程中的受益者,崛起了三星和台积电这样的制造业巨头。

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转移也包含着一定的技术特征,转移路径按照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第一阶段的产业转移为封装测试环节,美国很多半导体企业或将自身的封测部门卖出剥离,或是将测试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台湾的很多封测企业开始崛起,比如日月光和矽品等。第二阶段的产业转移为制造环节,这和集成电路产业分工逐渐细分有关系。集成电路的生产模式由原先的IDM为主转换为Fabless+Foundry+OSAT,产业链里的每个环节都分工明确。在制造转移的过程中,台湾的TSMC崛起成为现在最大的代工厂。目前,凭借较大的市场需求,较低的人工成本,中国的OSATFoundry正有接力台湾,成为未来5年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本土半导体市场需求和供给仍然错配,有潜力去进行国产替代。中国大陆地区的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销售额比重逐年上升,根据Semi数据显示,从2008年的18%上升到1H201631%,同时中国半导体制造产能仅为全球的12%,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错配。

国内从上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到下游的整机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带来可期待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我们看到中国正在形成从整机到上游芯片完整产业链的布局,这一点同台湾地区、美国、日韩都不尽相同,台湾地区的电子集中在上游的芯片,从Fabless+Foundry+OSAT,但是欠缺下游的整机品牌,同时芯片环节没有形成规模的集群效应,芯片每个环节只有一两家龙头企业;美国在芯片设计领域是全球最强,但是下游的整机品牌数量正在被中国逐渐超过;韩国和台湾的格局有些类似,有一些大而全的企业,但是缺乏完整的集群效应。只有中国,凭借广阔的下游市场和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正在逐渐崛起。

“中国制造”要从下游往上游延伸,在技术转移路线上,半导体制造是“中国制造”尚未攻克的技术堡垒。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主要都是整机产品,在最上游的“芯片制造”领域,中国还和国际领先水平有很大差距。在从下游的制造向“芯片制造”转移过程中,一定要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在芯片贸易战打响之时,美国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封锁和打压首当其冲,我们在努力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台湾地区先进企业台积电、联电之间的关系也会对后续发展产生较大的蝴蝶效应。

3、市场容量和供需状况

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分为半导体OSD以及集成电路两块,其中集成电路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规模。集成电路的细分领域中,数字IC是主要的细分市场,主要以存储器和数字逻辑IC为主。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稳步增长步调下,加上新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大量半导体器件需求扬升,中国本土晶圆厂今明两年将大量开出产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公布,2017年全年半导体销售额年增21.6%4,122亿美元,改写年度新高。新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也需要半导体,全球需求扬升,促使2017年销售创下新的里程碑,长期前景看好。2017年半导体市场全面升温,估计2018年半导体成长也将缓和增长。

该行业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内主要以采购海外产品为主。根据wind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从2007年的1049.41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1932.39亿美元,已经连续8年扩大,其中超一半的进口来自于台湾地区和韩国,占比分别为32%23%

为改善这一情况,国家出台集成电路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我国政府提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包括:

1)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2)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

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为1246.79亿元,其中,IC封装测试环节以618.91亿元占据近半的市场空间。截至2017年底,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增至5411.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2%IC设计环节的销售额超过封装测试环节,这反应了中国IC设计领域正在逐步崛起。

我国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半导体消费市场,集成电路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核心产业,可以运用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年,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额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如下: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卫星导航、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产业迅速发展,各个产业对于国产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空间较大。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保持20%或以上增速,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内集成电路市场持续旺盛,激励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其次,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技术升级、产能扩展进一步推动企业及集成电路各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再者,近两三年来海外资本在境内投资新建和扩建的晶圆厂,以及国家“大基金”和各级地方投资基金投资兴建的晶圆厂,大多数在20172019年投产和量产,成为2018年及以后集成电路产业新增产值的重要来源。

集成电路是换代节奏快、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从当今国际市场格局来看,集成电路企业之间在知识产权主导权上斗争激烈,重要集成电路产品全球产业组织呈现出跨国公司垄断的特征,集成电路跨国公司销售、制造、研发布局朝全球化方向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集成电路发展逻辑主要遵循摩尔定律:

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倍。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

半导体行业内生增长最迅速的阶段是以摩尔定律为核心的技术迭代路径契合新应用需求周期,供给端和需求端共振催生类似戴维斯双击的效果。

5、行业经营周期性特征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受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和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规律影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近年来,得益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6、业内主要的公司名单和主营状况

全志科技,成立于2007年,于2015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领先的智能应用处理器SoC和模拟芯片设计厂商,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高性能CPU/GPU多核整合、先进工艺的高集成度、超低功耗等方面处于业界领先水平,产品领域覆盖车联网、智能硬件、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无人机、虚拟现实、平板电脑、OTT盒子、移动互联网设备以及智能电源管理等。

汇顶科技,成立于2002年,于2016年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作为人机交互领域可靠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包括手机、平板和可穿戴产品在内的智能移动终端人机交互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陆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oodix Link技术、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的IFS技术、活体指纹检测技术、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华为、联想、中兴、OPPOvivo、魅族、乐视、三星显示、JDI、诺基亚、东芝、松下、宏碁、华硕等国际国内知名终端品牌。

盈方微,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领先的SoC芯片设计企业,公司是一家专业集成电路设计和智能影像算法研发的公司,专注于应用处理器和智能影像处理器SOC及应用平台的设计和研发。公司在多核高性能CPU/GPU架构整合、超低功耗架构、超高清视频编解码、高性能ISP图像信号处理器、智能视频分析和机器视觉算法等核心技术研发处于业界领先水平,产品主要应用于视频监控、数码相机、虚拟现实、车联网、物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机顶盒等领域。

兆易创新,成立于2005年,2016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以中国为总部的全球化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各类存储器、控制器及周边产品的设计研发,研发人员占全员比例55%。公司产品为NOR FlashNAND Flash以及MCU,广泛应用于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电子类电子产品、个人电脑及周边、网络电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各个领域。

北京君正,成立于2005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由国产微处理器的最早倡导者在业内著名风投资金的支持下发起,致力于在中国研制自主创新CPU技术和产品,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国内外领先的嵌入式CPU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颖电子,成立于1994年,于201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单片机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单片机(MCU)产品集成电路设计,MCU母体包括4-bit OTP/MASK MCU,主要应用于各种小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汽车电子周边、运动器材、医疗保健、四表(水、电、气、暖)、仪器仪表、安防、电源控制、马达控制、工业控制、变频、数码电机、计算机键盘、鼠标、网络音乐(便携式、车载、床头音响)、无线儿童监控器、无线耳机/喇叭/门铃。

国科微,成立于2008年,于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长期致力于广播电视、智能监控、固态存储、物联网等领域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解决方案开发,先后推出了支持NDS高级安全的解码芯片、H.265高清芯片、高端音响芯片、高端固态存储控制芯片、高清安防监控芯片等一系列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在多个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实现替代进口。

欧比特,成立于2000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积极践行单位,主要从事宇航电子、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与生产,服务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地理信息、国土资源、农林牧渔、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智慧城市、现代金融、个人消费等领域。公司致力于嵌入式SOC处理器芯片、SIP立体封装模块/系统、EMBC宇航总线控制系统的研制、设计、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宇航SPARC V8处理器SOC芯片的标杆企业、SIP立体封装模块/系统的开拓者。

上海贝岭,成立于1998年,于1998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前身是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1988年由上海市仪表局、上海贝尔公司合资设立,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88月改制上市后,公司更名为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提供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目前集成电路产品业务覆盖计量及SoC、电源管理、通用模拟、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ADC五大产品领域,主要目标市场为电表、手机、液晶电视及平板显示、机顶盒等各类工业及消费电子产品。

士兰微,成立于1997年,于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是集成电路以及相关的应用系统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以消费类数字音视频应用领域为目标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以光盘伺服为基础的芯片和系统。

紫光国微,成立于1991年,于2005年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业务,是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及应用遍及国内外,在智能安全芯片、高可靠特种集成电路、高稳定存储器芯片、安全自主FPGA、功率半导体器件、超稳晶体频率器件等核心业务领域已形成领先的竞争态势和市场地位。

富满电子,成立于2001年,于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电源管理、LED驱动、MOSFET等涉及消费领域IC产品四百余种。公司目前拥有IC产品200多种,特别是在消费性产品电源管理类、LED控制类、功放类的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借对市场趋势的掌握和不断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及技术的创新,公司目前拥有IC产品200多种,特别是在消费性产品电源管理类、LED控制类、功放类的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东软载波,成立于1992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自1996年起开展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2000年推出第一代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至今已发展了6代产品。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相继开发出窄带低速、窄带高速、宽带低速、宽带高速等系列电力载波通信芯片。累计销售2亿多片,在网运行东软载波方案超过1亿。公司现已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芯片设计为源头,智能电网与智能化应用两翼齐飞的产业布局。

晓程科技,成立于2000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专业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同时为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自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电力线载波芯片及相关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销售,并面向电力行业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保护器件 (TVSTSS)、功率器件 (MOSFETSchottky Driver)、模拟开关等四条产品线,700多个产品型号,产品在手机、电脑、电视、通讯、安防、车载、穿戴、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

纳思达,以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为核心,以激光和喷墨打印耗材应用为基础,以打印机产业为未来的高科技企业,是全球行业内领先的打印机加密SoC芯片设计企业,是全球通用耗材行业的龙头企业。

富瀚微,专注于视频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满足高速增长的数字视频监控市场对视频编解码和图像信号处理的芯片需求。提供高性能视频编解码SoC和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以及基于这些芯片的视频监控产品方案。

圣邦股份,专注于高性能、高品质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半导体公司。

中芯国际,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晶盛机电,是国内技术先进的光伏及半导体晶体硅生长设备供应商,主要产品有单晶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晶体炉、区熔硅单晶炉、单晶硅滚圆机、单晶硅截断机等。2013年开始,光伏行业筑底回升,公司凭借在单晶炉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开启新一轮增长。

北方华创,公司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主要产品包括高端电子工艺装备和精密电子器件,构建了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和精密电子元器件四大产业平台,重组后,公司战略规划清晰,定位准确精准发力。

长川科技,成立于20084月,于2017417日在深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公司为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中的优质标的,具备完全自主研发、生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能力,下游主要客户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晶圆制造企业、芯片设计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后端生产过程所需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等,其中明星产品为测试机和分选机,占据公司大部分营收份额。

上海新阳,公司是以技术为主导,立足于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半导体行业所需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同时开发配套的专用设备,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化学材料、配套设备、应用工艺、现场服务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导产品包括引线脚表面处理电子化学品和晶圆镀铜、清洗电子化学品,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封装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基于电子清洗和电子电镀核心技术。

中环股份,公司主导产品电力电子器件用半导体区熔硅单晶硅片综合实力全球第三,市场占有率18%(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5%);光伏硅单晶研发水平全球领先,先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换效率大于23%的高效NDW硅片,转换效率25%、“零衰减”的CFZ-DW(直拉区熔)硅片。

江丰电子,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种高纯溅射靶材,包括铝靶、钛靶、钽靶、钨钛靶等,主要用于制备电子薄膜材料。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及平板显示器等领域。

阿石创,是集镀膜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镀膜材料企业。产品主要应用在光学/光通讯类、半导体类、平板显示器类、太阳能类、Low-E玻璃/汽车玻璃类、磁存储类、工具/装饰类、LED类等领域。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国家十二五新材料规划中的“功能膜材料”范畴。公司目前是镀膜材料行业设备最先进、技术水平最高、产品系列多元化的龙头企业之一。

有研新材,公司主要从事微电子光电子用薄膜材料、超高纯金属及稀贵金属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红外光学及光纤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与制备。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需要。

深南电路,公司始终专注于电子互联领域,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电子电路技术与解决方案的集成商”,拥有印制电路板、封装基板及电子装联三项业务,形成了业界独特的“3-In-One”业务布局:即以互联为核心,在不断强化印制电路板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与其“技术同根”的封装基板业务及“客户同源”的电子装联业务。

兴森科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印制电路样板小批量板快件制造商,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外高科技电子企业和科研单位服务,产品广泛运用于通信、网络、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国防军工、航天、医疗等行业领域。公司先后成为华为、中兴核心快件样板供应商,并与超过五千多家海内外知名品牌公司及电子研发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丹邦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FPCCOF柔性封装基板及COF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在微电子领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柔性互连解决方案及基于柔性基板技术的芯片封装方案。

江化微,公司主要从事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及光刻胶配套试剂等专用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配套性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专业服务提供商之一。

晶瑞股份,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微电子业用超纯化学材料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外资企业。品种包括氢氟酸、过氧化氢、氨水、盐酸、硫酸、硝酸、异丙醇、冰醋酸、混合酸(硅腐蚀液、铝腐蚀液、铬腐蚀液)等。

光华科技,以“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高品质化学试剂”和“新能源材料”为主导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专用化学品产业体系。自成立以来,光华科技坚持自主品牌运营,为广大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电子、表面处理、日化、生物医药、陶瓷、环保能源等领域标杆企业的整体服务方案提供商。

巨化股份,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氟化工、氯碱化工综合配套的氟化工制造业基地,形成了液氯、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AHF为配套原料支撑的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氟聚合物完整的产业链。

南大光电,公司是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专业生产商。主要从事光电新材料高纯金属有机源(MO)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MO源产业化生产,是全球主要的MO源生产商。

中环装备,公司是以电工专用设备、高电压试验、检测设备以及高纯特种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变压器专用装备、高压电气试验设备、蓄电池装备,公司硅钢片横剪线和散热器获得“西安市名牌产品”称号。

雅克科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和出口厂商,专业从事有机磷系阻燃剂和其他橡塑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产品TCPPTDCPBDPRDPTEP等在磷含量、酸值、水份等主要性能指标上与跨国公司同类产品基本一致,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鼎龙股份,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电荷调节剂产能最大的制造商,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彩色化学碳粉制造商,中国最大的成品彩色再生硒鼓制造商,中国最大的永固紫颜料制造商。公司一直秉承“面向国际高端、坚持自主创新、争创世界一流”的发展理念

飞凯材料,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科技领域适用的紫外固化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其中,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公司是国内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主要供应商,产品已经出口至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容大感光,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掌握了PCB油墨、光刻胶等电子化学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树脂合成、光敏剂合成、配方设计及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拥有14项发明专利。公司主要产品“容大”牌PCB感光油墨和光刻胶均系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可应用于PCB、显示屏、触摸屏、精密金属加工等领域,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永太科技,公司是国内产品链最完善、产能最大的氟精细化学品生产商之一,从事的氟精细化学品行业位于氟化工产业链的顶端,产品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液晶材料、医药、农药、染料等,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行业。

强力新材,公司是一家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立足于产品自主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电子材料领域各类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贸易业务。

长电科技,中国著名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的封装与测试以及分立器件的芯片设计、制造;为海内外客户提供涵盖封装设计、焊锡凸块、针探、组装、测试、配送等一整套半导体封装测试解决方案。

华天科技,主要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半导体元器件的封装测试业务。

通富微电,公司目前的封装技术包括BumpingWLCSPFCBGASiP等先进封测技术,QFNQFPSO等传统封装技术以及汽车电子产品、MEMS等封装技术;测试技术包括圆片测试、系统测试等。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院等高层次研发平台,拥有2000多人的技术管理团队。

消费电子产品是指供日常消费者生活使用之电子产品。它属于特定的家用电器,内有电子元件,通常会应用于娱乐、通讯以及文书用途,例如电话、音响器材、电视机、DVD播放机甚至电子钟等。消费电子产品于世界各地均有制造,尤其集中于中国大陆这个低成本生产的地区。

2、市场容量和变化趋势

智能手机2017年手机销量为1472百万部,同比下降0.1%,过去九年年复合增长率30.58%;笔记本电脑2017年销售为164.37百万台,同比下降0.05%,过去九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52%,平板电脑2017年销售量为163.30百万台,同比下滑0.06%,过去六年,年复合增长率2.63%

目前,消费电子领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呈现小幅回撤的趋势,我们认为目前上述领域已经趋于饱和,但得益于电子产品的更换周期较短,市场凭借着产品创新可以很好的促进消费,此外,随着成本的压缩,市场有望继续下沉,扩大目标群体。

3、供需状况及其决定因素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相对供过于求,厂商们主要通过硬件、软件的创新来竞争客户。以下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产业链图。

智能手机行业集中度高,行业前五的手机厂商(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和Oppo)的市场占有率为60.5%

根据IDC预测,2021年的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将略高于17亿部,IDC估计全球约半数人口在使用智能手机,这意味着首次购机用户还有足够大的增长空间。

传统的PC电脑是人类实现与硬件互交的初步形态,而笔记本电脑则是传统PC电脑的进阶形态,主要得益于笔记本电脑更加容易携带。

在需求层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生活与工作的需求性使得人们对于电脑的便携性更加看重,这驱动了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增长。但再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出现后,笔记本电脑的休闲娱乐功能逐步被分流,且更集中于办公属性,直接导致了需求下降。

笔记本电脑更新换代速度减缓,生命周期延长。以往,笔记本电脑硬件提升快,用户对笔记本更新换代的周期也相对较短,约为 2-3 年。过去几年,笔记本新品硬件提升不明显、软件通过升级就能通用,故用户购买新一代笔记本电脑的意愿并不强烈,进而变相地延长了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生命周期。

供应方面,由于市场紧缩,并且行业集中度较高,2017年全球笔记本电脑供应商前六名占据89%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再此情况下,行业供应端增长诉求低,笔记本电脑行业再不出现重大创新的情况下,供需关系平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需求端,自2014年平板电脑达到顶峰后,该市场近三年持续下滑,表明这个细分市场正在受到了其它市场的挤压。随着智能手机的屏幕变得越来越大,笔记本电脑变得越轻越薄,平板电脑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吸引人了。

从供应端来看,目前平板市场品牌商众多,该行业市场份额集中于少部分企业中,根据IDC数据显示,虽然iPad不断遭到市场研究机构唱衰,但在出货量表现上,iPad依旧牢牢占据着头把交椅,排名第二的三星和排名第三的亚马逊出货量总和甚至都不及iPad我们认为,该行业在需求端呈现负增长,并且品牌壁垒较强的情况下,新进入者将会减少,最终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供需关系较为稳定。

2016年,手机品牌对于产品力的追求,愈发猛烈,产品差异化竞争层出不穷。在此潮流中,具备产品、渠道或者品牌等优势的手机厂商出现了大幅增长,如OPPOvivo。同样,也有不具备这些优势的手机厂商正在不断被洗牌出局,手机产业越来越集中。手机摄像头产业作为终端产品的上游企业,跟随手机品牌集中化趋势,也在不断收紧。

2016年由于终端市场集中度提高,摄像头模组需求亦逐渐集中,摄像头模组厂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根据旭日大数据,2016年,全球手机摄像头模组消费量达到35.8亿颗,产量达到28.1亿颗;预计到2020年,全球手机摄像头模组消费量达到38.7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2.0%,而产量则为39.4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8.8%。供需关系将会逐渐平衡。

受全球消费电子持续增长影响,全球平板显示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全球面板产能也持续增加,且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国际大厂商三星、LG等陆续关闭LCD生产线,国内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一系列厂商正通过不断布局加速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目前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出货量上已紧逼韩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占据三成,首次超越中国台湾。从市场份额上看,京东方2016年市场份额为15.4%,较15年的13.1%提升了2.3个基点;华星光电2016年市场份额也从9.5%提升至12.7%。预计2017年中国大陆面板企业LCD产能将占全球三分之一。

触控系统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触控模组出货量可能突破20亿台,增长率接近6%,产值达到310亿美元。

触控模组厂商主要集中大陆和台湾地区。近年来众多大陆企业进入,造成产能过剩,出现价格战。目前产业进入整合期,产业呈现马太效应。

在需求方面,触摸屏及集成触控模组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业控制、医疗器械、智能家居设备、车载GPS产品等终端。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汽车是触控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影响触控行业产品下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锂离子电池已经占据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类产品电池的主要市场,未来随着锂电生产工艺和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将占据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领域的主要市场。

目前电池产能被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流,并且上游原材料涨价,消费电子端供需关系缓和。

手机射频部分由天线、射频前端、基带芯片、收发器芯片和射频连接器组合而成。

手机射频包括天线、收发器芯片、基带芯片和射频前端,各部分所含的价值量不一,下面是各部分的功能概述。

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7亿台,平板电脑出货量约1.75亿台,笔记本出货量约1.7亿台,可穿戴设备1.01亿台,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着蜂窝通信、Wi-FiBTGPSNFC和无线充电线圈等多种天线形式

在目前常规的智能机中,天线的数量一般是4-5根,分别为主天线(GSMWCDMALTE共用)和分集天线WiFiBT),GPSFM(耳机)和NFC

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5G阵列天线也将成为未来的天线主战场。

随着5G的带来,LCP软板天线模组或将成为主流。在新款的苹果作品iPhoneX中采用了LCP(液晶聚合物)天线;在iPhone X中,WiFi、蓝牙、蜂窝信号传输被整合在了一起,并且主天线将会有两条。LCP天线单机价值相比iPhone 7PI天线有较大的增幅,我们认为未来5G时代,天线将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

目前,大多数手机天线都一直在沿用一种传统的PIFA天线设计方案。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手机内置天线,有6080%都是采用这种天线设计。其基本结构是采用一个平面辐射单元作为辐射体,并以一个大的地面作为反射面,辐射体上有两个互相靠近的Pin脚,分别用于接地和作为馈点。

由于金属外壳对于信号屏蔽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为了能在几乎全封闭的一体式金属机身上增加信号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使用注塑的方式将金属机身缕空的地方补上,使天线获得更好的信号。

iPhone 6中,我们可以在机身顶端看到一条白线,这就是为了防止金属机壳影响信号所采取的设计。

这个被消费者戏称为“白带”的白线,就是由insert molding工艺制成的,自iPhone 6后,大多数手机厂商的手机设计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条白线。

根据微波射频网数据显示,手机射频(RF)前端模块和组件市场发展迅猛,2016年其市场规模为101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2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

其中,滤波器是射频前端的重点部分,其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5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63亿美元。

从单机价值量来看,手机单机射频前端模块的价值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价值在不断的扩大,价值演进如下图:

7共有3PA芯片,2颗滤波器,2RF开关,2PA、滤波器一体化模组,合计单机价值量33.9美元。另外,iPhone最新的产品iPhone X已经集成了30颗芯片,其中18个滤波器芯片。

基带芯片是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具体地说,就是发射时,把音频信号编译成用来发射的基带码;接收时,把收到的基带码解译为音频信号。同时,也负责地址信息(手机号、网站地址)、文字信息(短讯文字、网站文字)、图片信息的编译。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基带芯片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根据StrategyAnalytics报告显示,2018Q1全球基带芯片市场规模49亿美元,高通,三星LSI,联发科,海思和UNISOC(展讯和RDA)在全球蜂窝基带处理器市场中收益份额囊获前五。2018Q1高通继续赢取市场份额,以52%的基带收益份额保持第一。其次是三星LSI,占14%,联发科占13%。

不同于5G基带芯片领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硬件将会被植入射频,而这部分射频会以中低端芯片为主,将会成为中低端芯片市场开辟更大的市场容量。

在该领域目前主导厂商是英特尔、高通公司,在iPhone 6s plusbom表中,我们可以发现采用的是高通的射频收发器,单机RF收发器成本为3美元。

根据苹果发布的数据,iPhone 6s/6s plus2016Q1销售量是7480万台,这就意味着,仅仅在苹果单季度的手机销售量就可产生2.24亿美元的射频收发器的市场规模。

声学产品作为智能硬件与人类的重要交互方式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声学行业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从语音识别到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结合云平台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识别消费者需求。

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产能利用率回升;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多层面加速传统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精密制造方向变革,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的背景,均为公司所处的消费电子行业长期景气发展奠定了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同消费电子的联系更加紧密,催生新的消费电子产品形态。据国际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3200万部。据国际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品出货量达到了960万台,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了1.15亿只。

iPhone对于无线充电的应用,刺激了市场对于无线充电的需求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无线充电市场2015年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2022年预计将达到140亿美元。

5、主要的技术经济特征

2011年之前,国内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还远低于非智能手机。六年后,国内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2017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总发货量达2.3亿部,庞大的市场需求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刺激效应,但随着市场的不断饱和,增长空间面临天花板,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白热化。

趋势一:在智能手机行业,由于产品更换周期短,迭代速度快的特点,该行业要求公司具有快速地并不间断的研发能力。

由于智能手机行业的品牌商众多,终端客户的议价能力强,这导致了品牌商在必须跟住市场潮流,并保证每年的机型都有其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以手机标杆企业苹果为例,苹果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引领者,每每苹果手机出现创新,市场都会要求其他品牌厂商迅速覆盖其核心技术,否则将会出现销量下滑的现象。历史上,除了小米以外,手机厂商一旦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几乎都兵败如山倒。

趋势二:线下市场将决定未来几年的市场份额

由于线上渠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线下渠道被企业开始重新重视。线下市场对于此前聚焦线上的手机厂商的诱惑正在增强,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正发力争夺此前由OPPOvivo等厂商占据相当份额的线下市场。

随着全球手机销量增幅放缓及竞争压力增加,同时基于OPPOvivo等传统厂商的“示范效应”,去年以来,互联网手机品牌都在大举向线下渠道扩张。

突破了品质、性能和价格三大制约因素的笔记本电脑正势如破竹般地进入千万寻常百姓家。

在我国,笔记本电脑行业已经度过了价格竞争进入品牌竞争阶段。经过多轮的价格竞争,笔记本电脑与台式PC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厂商之间角逐的激烈化,价格优势已经不能独当一面了,规模、研发、服务、品牌成为新的竞争焦点。电子信息行业对其基础元器件、部件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生产笔记本电脑所需的元器件和部件在国际范围内的价格乃至供给的变化,将对企业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平板电脑行业的成长受限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根据IDC数据显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多年下滑的夕阳市场。

一方面,

  • 你用的是工行的卡吗?到工行网站问了一下,下面是它们版主的回答——您好~ 1、您可以拨打95588或通过网上银行等渠道查询消费明细。 2、若您的信用卡开通了网上银行。请您按照以下地址进行登录。工行网站地址: 点击“个人网上银行登录”或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地址: 按照系统提示输入相关信息后即可登录。 “网页错误”请您进行以下操作: (1)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菜单-->“Internet选项”-->“高级”标签-->点击“还原默认设置”,点击“确定”后关闭所有IE浏览器窗口; (2)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菜单-->“Internet选项”-->“常规”标签-->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中的“检查所存网页的较新版本”选择“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并在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中点击“删除文件”,在“删除所有脱机内容”前打勾后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关闭所有IE窗口; (3)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菜单-->“Internet选项”-->“安全”标签,在“请为不同区域的Web内容制定安全设置(z)”窗口内选择“Internet”,然后选择“自定义级别”,将“Activex控件和插件”中“下载已签名的Activex控件”、“运行Activex控件”等设置为“启用”或“提示”,点击确定后,请重新启动电脑; (4)若您安装了3721上网助手之类的软件,请您将其完全卸载; (5)请登录工行门户网站 ,点击“个人网上银行登录”下方的“下载”。进入下一个页面后,下载并安装控件程序。 (6)若仍无法正常使用,建议您重新安装IE6.0或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并使用WINDOWS系统的UPDATE功能安装补丁。 3、您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看对账单进行还款。 4、是可以的。您需要通过网上银行办理跨行转账业务。 如果您想在网上办理跨行汇款,请使用“工行与他行转账汇款”功能,您除了需要申请开通网上银行对外转账功能,还需要您所在地区开通网上跨行汇款功能。若未开通,那么在操作时系统会提示您的(国际卡及香港信用卡无法使用此功能)。 从2006年9月1日起,柜台注册且未申请U盾或口令卡的客户,单笔交易限额、日累计限额以及总支付交易限额均为300元,9月1日前支付额度已经达到300元的客户需到网点申请电子口令卡或U盾(从注册日起计算支付额)。 若目前已达到交易限额但急需支付,建议您可通过下列方法变更交易限额: 1.申请U盾。u盾客户不再受交易限额和支付次数的限制。此外,使用u盾,您可以享受签订理财协议等服务项目,并在您原有使用基础上大大加强了安全性。如需办理U盾,请您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网上银行注册卡到当地指定网点办理U盾,办理手续及网点信息请您当地95588服务热线联系咨询。 2.申办口令卡。您本人可持有效身份证件、网上银行注册卡到当地指定网点申办口令卡。申办电子口令卡后,个人网上银行单笔交易限额1000元;日累计交易限额5000元,没有总支付额度控制;电子银行口令卡的使用次数为1000次(以客户输入正确的密码字符并通过系统验证为一次),达到使用次数后即不能使用,请及时到我行营业网点办理申领新卡手续。

  • 一般都是对着电视墙,这样的感觉有一些对私密的保护.. 因为一般人在自己家里是比较随便的,有时来了客人也来不及收敛,但是如果正对的是电视墙,就给了主人一个准备的时间,就不至于显得很尴尬..

  • tann转成假名就是たん,拼音的话,相当于tang吧…… bakka转成假名是ばっか kkou转成假名是っこう benn转成假名是べん kyo转成假名是きょ 系统学过五十音的话,看罗马音就能直接读了。用拼音来学是不合适的,有些发音没法用拼音标的。 P.S.罗马音里,“nn”就是波音“ん”,“kka”是前面带促音小写“っ”的“か”,同理“tta”就等于“った”。

  • 我个人认为解放后初期的土改,是农民分得了土地,而不是租土地。明确来说,当时的土改就是农民私有。我认为,当时可能是出于对“私有制”的忌讳,所以不敢直接声称是“私有”,而是用“农民的”来代替。 之所以说当时是私有,理由大致如下: 1.土改,准确来说是对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当时参与土改的生产资料,不但包括土地,还包括牛马驴骡、农具等生产资料。而这些都是属于农民私有的。后来合作化运动之前,有些农民就曾经把牛马等牲口杀了吃肉,政府当时也只是批评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强力阻止。可见这些生产资料的确是属于私有的。 2.在一些地方的土改总结中,曾经对各阶层的土地分配量进行过汇总。在土改中,也并不是全部重新分配。例如富农和中农的土地都得到了一定保护。因此,可以推断,平均地权后的土地拥有量,仍然不是完全平等的。而如果是土地公有,那么富农中农的土地也应当予以重新分配。 3.合作化运动期间,鼓动农民用土地入股,参与合作组。如果土地不是农民私有的,那么“用土地入股”之说从何谈起?只有土地是农民私有的,才能够用“自愿”和“入股”等口号来鼓动农民。 4.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官方曾经明确认定是: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我们知道,集体所有制才是真正具有公有制意义的,既然集体所有制是刚改造成立的,那么此前就不应该是公有制,否则也就没有这么大的政治意义了。所以,被改造之前,应当是私有制。 5.据说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和回顾》中曾经提到:如果土改结束后,继续实行新民主主义,不急于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那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这么多错误。(原话记不清了,大体是这个意思)可见,当时党内高层,也是把农民所有制认定为私有制。 6.参照当时的工业情况。土改期间的工业依然是存在私有制的。直到合作化运动后,才逐渐兼并了私有企业。工业合作化期间,也曾经采用了“入股”“分红”“自愿”等手法,这和农业合作化方式是一致的。很难想像,如果农村当时真的消灭了私有制,那么这些私人企业家怎么还能够放心生产下去。所以我认为,当时的土改只能是建立了农民私有制,这样才能让私人企业家吃一个定心丸,不至于立马停工逃跑。 土地是否拥有私有权,很大程度上要看土地拥有者是否能够自由买卖土地。但是土改初期,一来,地主的财富基本被瓜分完毕;二来,地主即使留下一点财富,也决计不敢表露自己还藏有私钱;三来,刚分得土地的农民没有钱去购买土地。从而使得当时的地主无地可卖,无地敢买;农民不愿卖地,没钱买地。因此造成几乎没有土地买卖的可能性。既然没有土地买卖,其私有权也相对体现的并不明显。 不过从上述种种理由来看,虽然土地买卖并不明显,但并不能认为当时就不是私有制。土改结束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当年的农业产量得到了大幅增长。在当时没有提出承包概念,没有明确承包年限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私有制,很难想像农民会有这么大的劳动积极性。要知道,三中全会后,也是明确了足够的承包年限后,农民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如果建国初期的土改是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在没有承包年限的承诺下,我不太相信农民会有足够的劳动积极性。

  • 考虑是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和身体上火导致的,建议不要吃香辣和煎炸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点水果,不能吃牛肉和海鱼。可以服用(穿心莲片,维生素b2和b6)。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清热解毒的。

  •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 第一步:教育引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于力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应该以教育引导为首要方式,并注意经常帮孩子洗手,以防细菌入侵引起胃肠道感染。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 比起严厉指责、打骂,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让孩子进行动手游戏,让他双手都不得闲,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让他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逐渐忘记原来的坏习惯。对于小婴儿,还可以做个小布手套,或者用纱布缠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张给孩子手指上“涂味”,比如黄连水、辣椒水等,以免影响孩子的胃口,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多了还可导致腹泻、呕吐。

  • 合肥政务区网络广告推广网络推广哪家公司比较好 一套能在互联网上跑业务的系统,被网络营销专家赞为目前最 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 1、搜索引擎营销:分两种SEO和PPC,即搜索引擎优化,是通过对网站结构、高质量的网站主题内容、丰富而有价值的相关性外部链接进行优化而使网站为用户及搜索引擎更加友好,以获得在搜索引擎上的优势排名为网站引入流量。

  • 良工拥有十多位资深制冷维修工程师,十二年生产与制造经验,技术力量雄厚,配有先进的测试仪器,建有系列低温测试设备,备有充足的零部件,包括大量品牌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水泵,膨胀阀等备品库,能为客户提供迅捷,优质的工业冷水机及模温机维修和保养。

  • 楼主,龙德教育就挺好的,你可以去试试,我们家孩子一直在龙德教育补习的,我觉得还不错。

  • 成人可以学爵士舞。不过对柔软度的拒绝比较大。  不论跳什么舞,如果要跳得美,身体的柔软度必须要好,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出理应的线条美感,爵士舞也不值得注意。在展开暖身的弯曲动作必须注意,不适合在身体肌肉未几乎和暖前用弹振形式来做弯曲,否则更容易弄巧反拙,骨折肌肉。用静态方式弯曲较安全,不过也较必须耐性。柔软度的锻炼动作之幅度更不该超过疼痛的地步,肌肉有向上的感觉即可,动作(角度)保持的时间可由10馀秒至30-40秒平均,时间愈长对肌肉及关节附近的联结的组织之负荷也愈高。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今年6月继续上涨,环比上涨了1.9%,同比上涨了12.1%,和5月份相比, 昆明房价涨幅呈扩大之势,并且同环比涨幅创下了年内新高。截至6月份,昆明房价已连续上涨了24个月。那么,昆明房价为什么暴涨呢?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昆明住宅库存量284万平米,去化周期为4.4个月(昆明克而瑞数据),而商业需要44个月,车位需要56个月。从如此上扬的趋势中,我们不难看出昆明楼市的热销盛况。下面来分析一下昆明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昆明做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发展城市,近3年来,经济发展快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内竞争力也越显突出,特别是在国家新的战略版图中,昆明被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必然会牵引着昆明房价走势不断上涨。

昆明以四季如春享誉全国,年均气温16.5℃,年均日照2300小时,尽享周边丰厚的植被覆盖,负氧离子含量,空气质量乃全国的翘楚。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80天,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全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在饱尝北方雾霾,南方酷暑的外省置业客户心中有着极高的置业地位,随对高品质生活人群的涌入,房价自然会进一步看涨。

在全国房价城市类比中,昆明房价还明显趋于较低水平。2017年,从昆明楼市的购房者户籍指标看,外地户籍,已经超过50%(其中省外36%,地州24%)对于在北上广深平均房价5-6万/平方的外省客户来看,昆明1万3—2万/平方的均价实在是“太便宜了!”因此随着全国房价的一个平稳拉升,昆明房价上升是必然的。

纵观全国限购限售政策日益收紧,而昆明仍享有不限购的宽松政策,在未来楼市发展的趋势下,仍然处于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对于很多外来置业投资者而言,仍保有有利的市场环境,对于昆明房价上涨有着不可忽视的决定因素。

尽管7月昆明出台了限购政策,但对昆明房价25连涨的走势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投资环深城市必暴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