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道德经》全文 所表达的言论,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本小题考查的是道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前与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题中的的言论意思就是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好事也可以变坏事,就是道家的主张。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原标题:思南经典诵读会NO.22报名|行走,拓展生命的版图·《行走的人生》

文末有互动赠书活动环节,欢迎留言参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我现在的体会是:心在退,人在进。‘心退’是让天地更加广阔,‘身进’是因为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对于财富和名声的追求就像人身上的两部发动机,推动着人们不顾一切向前飞跑,但很少有人能够在飞跑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能否刹得住车,结果常常摔得粉身碎骨。”

在俞敏洪亲笔撰写个人随笔《行走的人生》里,展现了他50多年来沉淀的人生智慧。旅行、读书、生活小事、生命感悟、教育思考、社会问题,闲话私语,质朴而厚重。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出版《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梦在青春在》《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等个人作品。

生活中的俞敏洪爱读书、旅行、运动,也爱思考和写作。商场上,他攻坚克难,激情澎湃;生活中,他沉静细腻,满怀诗意。旅途中,他乡遇故知,初识大冰相见恨晚,病卧床头思考不辍,回首往事感悟人生,遇社会问题仍赤心不改。俞敏洪的人生印证了那句话,为君子行万里路,而不忘初衷。

《行走的人生》这本书是俞敏洪个人相当满意的作品,虽是“闲话”,却可读出“小呆萌”和“大智慧”。它文字质朴、语言幽默、经历有趣、观点犀利,还有数幅俞敏洪拍摄的照片,让人身临文字的现场。

本周,我们将跟着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去行走,在他激情澎湃与沉静细腻的两种状态的碰撞之中,一睹他在《行走的人生》里蕴藉着的生活与生命的智慧。

参与诵读的读者需要在指定篇目中选取一篇。

小南会将指定篇目贴在下方,想要到场参与朗诵的读者,请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13日(本周四)下午5点。

我们会对报名的读者进行筛选,请大家务必认真填写报名表,将你对《行走的人生》的理解告诉小南。被选中诵读的读者,将收到短信和电话通知,请提前做好诵读准备,并于周五晚上7点准时到达思南书局三楼参与活动。

所有来参加诵读的朋友,小南都会为你准备一份惊喜小礼物哦。

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

我的脑袋不属于特别笨的那种,但肯定也不是顶尖聪明的类型。在北大同班的50个同学当中,我的智商应该属于中下水平,这说明我确实不是顶尖高智商。

但我的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十六到十八个小时,如果没有应酬,平均每日三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我比较喜欢在家里工作,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2点睡觉。以前一般是深夜2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但发现这样的作息对身体不好,不如早点睡觉,反正都是睡六个小时左右。

我的午饭90%的情况都是盒饭,有人来和我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很注意身体,吃完饭会散步十分钟。

除了散步,我每个星期还会有一两次游泳、一两次徒步。

我喜欢旅游,每年会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去旅游。虽然年纪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消耗太大,我不担心自己会长胖。如果真胖了,去外面徒步旅行十五天,也就瘦下来了。

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晚上在上班,有三分之一的晚上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一百天都在外出差。

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领悟了生命的本质,但是至少有了比许多年轻人更多的勤奋。我的勤奋能给我平时的思考和演讲补充营养。以读书为例,我平时读书有意无意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我翻书翻得挺多,但认真读书有时很难。所谓的认真读书就是一天或几天精读一本书,这样算的话,我一年认真读的书也有20—30本。所谓的不认真读书就是一两个小时就把一本书翻完了。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我一年能读100多本书。

坐飞机、坐汽车,这些都是我读书的时间。从小到大,我坐汽车没有晕过车。在特别颠簸的路上我都可以用电脑工作,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感觉就跟在办公室一样。所以,我在路上读书、工作,丝毫不受影响。

和年轻人的勤奋不同,现在我的勤奋是另外一种方式——思考。

我会经常写一些笔记、感悟等。我现在的体会是:心在退,人在进。

“心退”是让天地更加广阔,“身进”是因为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轻人讲这些东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种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克隆,技术可以克隆出另一个俞敏洪出来,但那个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这个俞敏洪却呈现出一种经历过人生风雨后的丰硕状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是空洞无物的皮囊,另一个却是有精神支撑的灵魂存在。

我常常说,年轻人就是要去闯、去奋斗。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做。年轻人不能太消极,不能因为知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就放弃了对所有事物的追求,这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说,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艰苦。去努力吧,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欧洲十日:无目的的享受之旅

从落地柏林开始,整整十天的旅行,没有太多的计划,没有太多的目的,就是出来走一走。也许走一走本身就是目的了。走了,看了,生命得到充实,心情得到改变,就挺圆满的。做事情是否有目的,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生命中有些事情有很强的目的性,并不是一件坏事。比如努力通过某次考试,过程并不一定愉快,但达到目的可以得到成就,可以因此改变人生道路,所以我们就应该心无旁骛,全力向目标冲刺。但有些事情一旦有了目的就不好玩了,比如饮食,如果只是为了吃饱肚子,就会索然无味,如果精心品味每一道菜,则每一道菜都有可能变成生命的盛宴。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肉体的目的地不那么好玩,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死亡的结局,但人出生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走向死亡。生活是一种过程的享受,就有了七情六欲的五彩斑斓,有了精神灵魂的领悟喜悦。因此,人的一生是体验的一生,体验生命过程中的千变万化,体验七情六欲的幻灭和升华,体验生生死死间的悲欢离合,体验尘世无常后的精神永恒。

生命如白驹过隙,如此匆匆。生命需要体验的东西实在太多,只是总觉得来不及,怎么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呢?该读的书还没有读,该走的路还没有走,该放弃的没有放弃,该坚守的却坚守不住。已经很努力了,但总觉得生命还在空虚之中挣扎,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要的已经永远得不到。也许从现在开始,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你都应该问自己一下,这真是你想要的吗?

是的,这次的欧洲之行尽管出自偶然,但确实就是自己想要的,一种灵魂的需要。布拉格的古老街道、布达佩斯的两岸夜色、维也纳的金色剧院,还有那绵延起伏的丘陵、蜿蜒奔腾的河流、平静如镜的湖泊,已经多少年萦回在梦里,灵与肉都在等待着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欧洲十日,是一段时间太短的旅行,但对于一个饥渴的人来说,一口水也能够部分消解其痛苦。在浮光掠影之后,未来再来细细品味吧。

在迫切心情的驱使下,我们十天走了五个国家九个地方,从德国的柏林、波茨坦,到捷克的布拉格,到波兰的奥斯威辛、克拉科夫,再穿越斯洛伐克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最后到达奥地利的小镇鲁斯特,再从鲁斯特到维也纳结束旅程。整个路程驱车近2000公里,经过几十条乡村小道和高速公路,从古老的城市走向茂密的森林,从牛羊满坡的草地进入繁华热闹的都市。一路或白云飘舞,或艳阳高照,或云蒸霞蔚,或阴霾苦雨,一路被历史洗礼,被文化冲击,被美景陶醉,被故事震撼。

催生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

很喜欢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写历史的方式,把历史铺陈开,娓娓道来,把历史的精气神写了出来。原来读过她的15本大部头著作《罗马人的故事》,还帮助写过推荐语。今天又在路上读完了她的《文艺复兴是什么》。

该书用对话的方式,用轻松易懂的文笔,讲述了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和文艺复兴中的关键人物。盐野七生研究罗马的历史,就是从研究文艺复兴开始的,所以她对文艺复兴的理解比较深刻,同时又能用浅显的语言讲述出来,很有大家风范。只要读过《罗马人的故事》的读者,应该对她简单明了、思想丰富、叙述到位的风格有很深印象。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向现代世界的开端。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就是中世纪,宗教统治一切,包括世俗生活。人民除了把自己交给上帝,不能做任何别的思考。在基督教教会的神权下,古希腊罗马的丰富思想早就在人民心里死亡,古希腊罗马的所有成就,包括建筑、图书、雕刻等都被视为邪教和异教的作品,基本被摧毁和破坏殆尽。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如此开明的时代,人类似乎充满了智慧,但基督教的兴起和当时基督教对其他信仰的不包容,以飞快的速度把人类带入了愚昧的黑暗中。

直到文艺复兴开始,人们才一点点从昏暗和愚昧中走了出来,接受启蒙,走向现代世界。政教分离也使得现代国家制度形成,逐渐走向了民主、自由、平等、包容。从文艺复兴到现在也就五百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并不是一直从开明走向更开明的。人类的开明和愚昧之间,有的时候就像隔了一层纸,穿过去也许就会重回愚昧时代。人类今天的自由和包容来之不易,我们需要小心呵护,用生命来维护都不过分。

文艺复兴是怎么开始的?我读完全本书之后,基本可以清理出一个头绪来。首先是经济发展,有钱是前提条件。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是当时两个最富有的国家(那时还没有统一的意大利,都是独立的小国家)。这两个国家的人特别会做生意,发展海外贸易和银行业,所以很有钱。但单靠有钱并不能够带来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还是这两个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接纳不同文化的能力很强。对于基督教的态度,他们是信而不迷,并没有被宗教思想束缚,对世俗生活依然很热爱。他们和中东伊斯兰教的人也做生意,所以对于不同思想和信仰就有了包容度。

思想和灵魂的自由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这两个地区的人正具备了这一条件。这个时候有钱有权人的态度就起到了重大作用,刚好这两个地区的富人,例如大家都听说过的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对艺术有着狂热的爱好。于是收藏艺术品,培养艺术家,包括诗人、小说家、哲学家等,就成了这些富人最热衷干的事情。

在经历了一千年的中世纪黑暗之后,人们被压抑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生命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出现了无数伟大的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但丁、薄伽丘、拉斐尔,还有航海的哥伦布、麦哲伦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往外扩散,影响到了其他国家,又出现了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大文豪,可谓群星灿烂,数不胜数。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就不会有现代科技、现代文明和现代世界的格局。

一辆汽车是不是高质量不仅仅体现在它是否比别的汽车跑得快上,还在于不管跑得多快是否能够刹住车。只有不管什么速度都能在该刹车时稳稳当当刹住车的汽车才是一辆真正的好汽车。

做人的道理也一样,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并不仅仅体现在能够把事情做到多大上,而是体现在不管事情做多大,该停止时就能停止,该放弃时就能放弃上。一个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人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跑得越快,危险越大。

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刹车,所以栽得很惨。对于财富和名声的追求就像人身上的两部发动机,推动着人们不顾一切向前飞跑,但很少有人能够在飞跑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能否刹得住车,结果常常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刹车系统的人,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宁可待在原地不动,远离名利的发动机,这样才能确保平安。

有一次我的鞋带松了,我看到了,但并没有弯下腰去把鞋带系紧了再赶路,而是匆匆忙忙继续往前走。结果走着走着,右脚踩到了左脚松开的鞋带上,把自己狠狠地摔了一跤,大腿和膝盖疼了半个月。

很多严重后果的产生并不是来自很起眼的大事情。记得有一架波音757飞机的坠毁,只是因为维修人员忘记把一张塑料纸从飞机的传感器上撕下来,结果导致晚上飞机飞上天空后传感不到高度,最后掉到了海里,但飞机的仪表盘上还显示着几千米的高度。

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严重事情和恶果也是如此,最初的起因都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就像鞋带松了并不影响你走路,也并不必然会使你摔跤,但要是不及时系上,早晚会被另外一只脚踩住,然后就会被绊倒,狠狠地摔上一跤。

小小的因通常会产生大大的果。就像一棵树的种子很小,但最后可以长得很高很大。所以,种小的善因会得到大的善果,种小的恶因就会得到大的恶果,这就是为什么要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小时候,我最常听我妈说的一句话就是说人“没有宗旨”。

如果我不知道每天努力,只知道玩,我妈就会骂我没有宗旨。

如果我考试结束后成绩不及格,我妈也会骂我没有宗旨。

如果我做了一件事情半途而废,我妈还会骂我没有宗旨。

如果邻居家的媳妇没有把家里打理好,不会管教孩子,不懂得孝顺,不知道节约,我妈又会说她没有宗旨。

听多了,就有点开始明白“没有宗旨”是什么意思,凡是做事情不靠谱、没有规划、没有步骤,都可以说是“没有宗旨”。现在分析起来,没有宗旨就是没有头脑,没有思路,没有规划,没有长远打算,做事没有常识。一个没有宗旨的母亲培养不出好的孩子,一个没有宗旨的妻子或者丈夫不会持家,也不会让家庭持续安宁兴旺,一个没有宗旨的管理者会把事情越管越乱。

宗旨本来是指一个团队、组织、政党的目标和纲领,我妈不会懂得这个,所以从她嘴里出来一定是自古就是这样用的,可以说是民间古汉语。“没有宗旨”用在个人身上,指那些头脑混乱、胸中无块垒、做事没思路的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昨晚睡不着,重新看了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二十多年前的电影,但也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电影。电影情节我不再赘述,在百度上就能够搜到,看过的人都被震撼过,没看过的人更应该去看一下。我只分享一下电影情节和台词给我的启示。

首先关于绝望。绝望似乎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状态,但实际上人是很容易接受绝望的。肖申克所在的监狱里,大部分罪犯都是终身监禁,在监狱里待几十年直到老死,一定是非常绝望的。但大部分罪犯最后也就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年复一年过下去了,习惯被欺负,习惯事事汇报,习惯不动脑子。其实人在绝望中并不痛苦,只有在绝望中还总抱着希望才是真正的痛苦。我们大多数人是身在绝望中不自知的,并不比在监狱里好多少,因为我们不自知,所以也无所谓痛苦。

真正抱有希望的人,才会有巨大的痛苦和挣扎,但无谓的痛苦和挣扎对希望没有任何帮助。在电影中有关希望的台词不少,以下两句尤其说到了点子上,第一句是瑞德说的:“希望是危险的,希望让一个人发疯,在监狱里希望没有任何用处。”第二句话是主角安迪说的:“记住,瑞德,希望是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而好东西是不会死的。”电影中安迪是主角,以行为来阐释了人生的最高困境和哲学,以及救赎的过程;瑞德是配角,用旁白来撬动人的思想,震醒僵死的人。

瑞德代表放弃了希望但依然想乐观接受现状的那类人,而安迪是决不放弃希望的典型。所以,整个监狱里,只有安迪一人为了希望奋斗,哪怕希望渺小如飘忽的豆油灯。为了给监狱图书馆增加图书,他写了几千封信,最后终于改善了监狱的阅读环境,也让很多囚徒在阅读和音乐中振奋起来。为了获得宽松的条件,他不惜忍辱负重,为邪恶的监狱长和狱警队长服务十余年;但希望的象征—那把小铁锤,一直在他手里,每天晚上挖一点,二十年如一日,最后终于挖通了逃生的隧道,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人生常常会出现无可回旋的时候,不管是因为体制、命运或者他人的原因使厄运降临到身上,还是因为自己的错误造成。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心灰意冷,甚至走上绝路。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心存希望,哪怕如飘忽油灯,只要一直亮着,也许就有云开日出的时候。

对于人来说,要不就是忙于生存,要不就是赶着去死。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去赴死,而是如何更有希望地生存。尽管我们是普通人,羽毛也并不那么亮(电影里有句台词:“有些鸟儿注定是笼子关不住的,它们的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但我们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来拯救自己。正如电影所说的那样:“强大的人拯救自己,伟大的人拯救他人。”

计划的人生不一定收获更多

曾经不断地下定决心,要让每一天的日子过得更好。

早上起来,都要筹划这一天到底怎样才能过得更好——如何安排各种工作,如何安排各种交往和应酬,如何挤出时间读想读的书,如何能够给家人更多的时间,如何能够尽量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忙于只做紧急的事情。

但常常是人算不如天算,几乎每一天的计划总是会被各种意外干扰打断。年底的时候带儿子去滑雪,没有想到轻轻摔一跤就导致右脚踝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三个月的计划几乎全部重写,在连续的脚痛中成了躺在床上哼哼的病猪。有时候本来计划某一周用饱满的精力全力以赴解决一些工作难题,结果被严重感冒偷袭,嗓子剧痛,食物难以下咽,流鼻涕每天用掉两盒餐巾纸,半夜被咳嗽骚扰得不得安宁。还有时候,做了一天很好的计划,但到下午已经筋疲力尽,没有了半点动力,要读的书都懒得看一眼,要回复邮件却看见电脑就想摔。或者本来计划某个晚上在家里静静坐一坐,到附近公园走一走,突然一个电话过来,几个朋友聚会要我过去一起热闹热闹,于是一个晚上的安宁又成泡影。还有那些你希冀尽快解决的麻烦、矛盾和纠缠,却完全不会按照你的愿望发展,它们好像自己有生命,在你努力剪除它们的同时,在别的地方又枝繁叶茂起来。

于是我几乎每天都在计划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之间挣扎,坚持不懈地一天天计划着,然后看到精心的计划被打得粉碎,自己进入一种不可控的生存状态,带着某种幽默的荒谬在时空中游荡。坚决抵制计划的改变于我的个性几乎不可能发生,而有些发生的事情也抵制不了,比如脚摔断了,或者感冒了,或者在路上本来计划半个小时的行程因为堵车被拉长成两个小时。我只能在荒谬中寻找老天这样安排的合理因素,比如脚断了至少可以找理由减少一些社会活动,可以躺在床上多读几本书;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撑了三个月的拐棍,突然发现自己胳膊上的肌肉居然有了形状。感冒好像十分可恶,因为头昏脑涨,思绪混乱,咳嗽夜不能寐。但我居然也从中发现了一个好处,在感冒的一星期内有连续几场大的应酬,我终于可以找理由不喝酒,冷眼旁观其他人拼酒拼到失态,也发现“众人皆醉我独醒”实在是一种很无聊的状态。不过,朋友们打电话过来让你参加聚会,在干扰你生活的同时至少给了你一个大大的安慰:有人想起你来其实是一种幸福。彻底被世人遗忘的状态我还没有经历过,但那样的日子也不一定能够过得海阔天高吧。

我计划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每一天都排得太满。早就明白给生命留下一些空白的重要性,但现实中却努力让每一分钟都填满所谓的意义。于是就像一棵树没有了回旋的空间,被挤成一个单调瘦小的影子,却没有枝叶繁茂的丰盛。如果我最终把人生过成一种单调的影子,尽管有种种外界逼迫的理由,但最终的选择还是自己的意志。

也许计划还是要做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做正确的计划而不是做忙碌的计划,因为只有正确的计划才能让我们走在人生的正道上。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也如此。在正确计划的前提下,把那些生命中发生的意外当作必不可少的惊喜和点缀吧,这可能也是做人的一种情怀。

人的本性是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人能够用一句话回答出来。我们对人的本性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意义,所以把人的本性这个问题弄得似是而非。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抽丝剥茧,最后就会发现,人的本性应该就是作为人的存在最核心的东西。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不能看客观的善恶本身,而是应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一是为善与为恶,哪个更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二是做什么事情能够让生命最大限度地体验快乐和满足欲望。

人的本性之一是吃。因此如果一个人饿着肚子,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找吃的。本来食物是一种自然存在,看到了就可以拿来吃,原始社会大家一起狩猎就是向自然索要食物。但是现代社会,大部分食物都是有主人的,所以不能随便拿,只能通过劳动挣钱去交换,所以劳动就成了人类的基本活动,因为不劳动就没有饭吃。

人的本性之二是色也就是性。因此当一个人长大有了性的需求之后,他/她就会设法去追求异性,满足性的欲望(当然也有追求同性的)。本来只要看到异性就可以追,两个人互相喜欢就可以在一起,但实际上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所以在性上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来办事情,否则就会被施以惩罚。

人的本性之三是社会性。从世界上有人类开始,人就很难离开群体而生活,必须依靠群体的互相照应才能战胜恶劣的环境,以及其他群体的进攻。即使在保护个体的社会充分发展的今天,人依然脱离不了群体,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人一旦脱离群体就会很孤单很无助,会产生内心深深的恐惧。所以人会自觉地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来维护自己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身份。不管个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社会性都是人的客观存在。

除以上三者外,人类另外一个基于本性无限扩张的东西就是贪婪。贪婪最初来自动物性的一面,就是动物对于食物的储存。但由于人的进化,人类不仅仅可以储存当年的食物,还可以储存几年的食物,而且发现可以用储存的食物去换取其他满足本性的东西。比如可以用食物去换女人(或者男人),也可以因为有食物可以让更多的人服从自己,从而在群体中地位更高。尝到了交换甜头的人类开始了对剩余物质的疯狂追求,最后形成了贪婪的特性。

也有人说思想是人的本性。确实,思考问题可能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这种能力使人类有了不断进化的可能。但人类最初的思考仅限于更好生存的范围内,只有到了一定的地步,比如有些人不需要再为生存担忧(有了足够的食物),纯粹的思考和哲学才会产生。同时,社会性也是思想家愿意思考的重要原因,所以没有哪位思想家不把自己的言论公布于世,即使老子这样的人,在出函谷关的时候,还留下了一本《道德经》。而在人类社会中,思想的重要性日益体现,有思想的人被人所尊敬,因此也部分满足了思想家食、色的本性需求。

由于时差的原因,中国的工作时间已经是温哥华的晚上,所以我在温哥华的时候,每天夜里要到3点才睡觉,这个时候是中国时间下午6点,刚好是大家下班的时候。我工作的习惯一般是写邮件,紧急的事情就发短信,实在不行了才打电话。晚上夜深人静没有干扰,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如果没有手头工作要做,就努力清理自己的思路,为未来的工作做一些安排和布局,也常常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纷乱、迷茫和无奈,希望能够从忙乱中清理出一些头绪来。

到了晚上,妻子和孩子睡着后,我最喜欢在伏案之余到院子里去散步。散步的时候我会把家里的灯全部关上,这样院子里就会一片漆黑。眼睛在电脑的刺激中还没有适应过来,跨出门什么也看不见。我就摸索着在院子里散步,空气中充满了草和树的味道,还有暗香流动,那一定是周围各种鲜花散发出来的味道。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花、茶花、月季等,还有花朵特别大像琼花一样的花。院子外的路边上都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已经过去,花瓣落了满地,但花香犹存。

眼睛逐渐适应黑暗后,慢慢就能够看到一些东西,草和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白天碧绿的树在夜色中变成墨绿近黑。在院子里,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仰头看天空的星星。刚开始看的时候,星星没有几颗,但当眼睛习惯了黑暗之后,星星就一颗一颗跳出来了。夜晚的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干净明澈,星星就像是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没有学过星座,所以几乎完全不知道那些星星叫什么名字,唯一能够说出来的是北斗七星以及七星指着的北极星,还有三颗星星连成一排的,应该是猎户座吧?但天空的星星并不需要知道名称才能被欣赏。抬眼看着闪烁的星星,心里就充满了对于宇宙的敬畏之情。

可惜的是,温哥华的夜空依然被城市的灯光渲染,星星也只是星星点点。想到小时候没有灯光也没有月亮的夜晚,真是繁星满天,银河横贯,流星飞舞。老人们指着天空讲述牛郎织女的古老故事,同时告诉我们不要数天上的星星,因为数不清,头上会生瘌痢。现在知道数星星不会得瘌痢,但在城市的上空,星星总是稀稀拉拉,似乎能够被数清楚了。现在城市的孩子已经完全不知道还有繁星满天的景象了,城市人为的灯光表面上在黑夜给了人们光明,实际上掩盖了大自然最美丽的夜空。有一年我带着一群城市的孩子们到草原上去,晚上住在帐篷里,看到密密麻麻的星星孩子们大喊大叫起来,然后又寂然无声地看着天空发呆,睡觉时终于有学生轻轻地说:“我一直以为夜空里什么也没有,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美丽。”有一年高考出了作文题,“仰望星空”,有个学生认真地在作文题下面写了几个字:“老师,请问星空在哪里?城市的上空没有星星。”

人类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心灵和精神生活日趋贫乏,得到越多人越不满足、内心越苍白,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基本消灭了人们获得幸福与和谐的能力。其实,如果能让一个城市停电两个晚上,让城市的人们不得不放弃眼睛紧盯着的电视、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让他们抬头看一眼没有被灯光污染的天空,他们就会发现,天空中隐藏着那么多幸福的秘密。

想受人尊重,教养比富有更重要

教养是什么?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或者到别人家里做客时,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我们到别的国家旅游,相当于我们是别人家的客人,入乡随俗,一定是按照当地的礼仪规矩行事,这样既给了我们自己面子,也留下了好口碑。可惜我们好像并没有在意这些,还有不少人以特立独行来为自己找借口。拜托,粗鲁失礼和特立独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不好?

中国不是一个封闭社会,也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国家。在国内,一些坏习惯也许还能互相容忍,因为对这些坏习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比如人们在任何场合都大声说话,光着膀子在大马路上吃夜宵,小孩子(甚至成人)随地大小便,乘车不排队,吃饭铺张浪费,各种炫富消费等。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在国内好像见怪不怪了,但这些习惯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一轮又一轮反中国人的浪潮。小习惯带来了大后果:在德国因为浪费被起诉,在法国因为炫富被抢劫,在美国因为小孩随地撒尿被指责,在泰国因为在古迹上刻画被拘捕……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习惯没有改过来,久在茅厕不知其臭,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不到位。直到国际社会对一些中国人的种种不当行为进行宣传和处罚,我们才发现问题很严重。我们的孩子也因为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承受着无知所带来的苦果。2016年,美国加州开庭的一宗中国留学生凌虐案震惊了美国,更震惊了中国,刷新了国人对美国法律的认知。两名年仅18岁的中国留学生涉嫌非法绑架两名中国同学,面临包括折磨、殴打、绑架在内的6项指控,最后要被判终身监禁。这两名中国留学生可能认为欺负一下自己的同学,最多被老师训一顿,没有想到后果这么严重,现在也一定追悔莫及。孩子有这样的胆量和残酷,是谁给他们的?是教育给的,是家庭给的,是人情战胜法律所带来的结果。

有一部分中国人一直视法律为儿戏,认为再严重的事情只要通过找人就能够摆平。这种意识从孩子的父母到了美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贿赂法官就可以看出来。再从深层次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孩子服从,不要求分辨是非,要求守纪律,不要求互相尊重。孩子长大后要不就失去思考能力,一味服从,要不就失去理性判断,暴戾反叛,就是没有学会做一个讲道理、有常识、懂规矩的人。因为我们没有在被尊重的氛围中长大,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学会尊重别人。大家已经习惯了有权有势比规矩重要,横蛮霸道比讲理管用。这种感觉逐渐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就有了圣彼得堡剧院里大声喧哗、违规照相、随地吐痰等令人难堪的事情。

这些行为,我们不能用一句“素质低”就解释完毕。我们应该检点自己的社会习惯、教育体系、价值取向,寻找产生这样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这就像一个人得了皮肤病,也许问题并不出在皮肤上,可能是出在内分泌上。我们把内分泌失调这个问题解决了,皮肤上的病自然就没有了。

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美国历史学家入江昭的著作。入江昭尽管出生在日本,但在美国上大学,定居在美国,是美国当代比较出色的历史学家,曾担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这本《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他2014年80岁时的作品。他最大的成就是从新的角度研究美国外交史,并提出了从全球角度而不仅仅是国家角度研究历史的观点,对于历史研究有开创性意义。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入江昭对自己全球史观的论述。全书分别论述了历史学家近几十年来对于历史看法的改变,国家如何从过去比较强势的大政府变成小政府,非国家组织如何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国际关系即那种狭隘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不断被挑战以至于荡然无存。人类一直在寻找可以摆脱偏执的宗教和主义的普适性平等价值观和人权,未来全球性趋势下传统意义上国家的消失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位80多岁的老人有如此清晰的观点和展望未来的思路,十分难得。全书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分析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由此推动起来的各种社交网络对改变世界的国家观念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说,我们做这样的要求毫无疑问有点过分。

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即使是古代,人类的影响也是跨越国界的。中国从秦朝开始的各种强权中央政府,与中国北方、西方的少数民族强悍有重大关系。由于必须时刻面对内陆边境的强敌,所以整个中国的历史一直是面对内陆而不是面对海洋的历史,甚至直接放弃海洋(明朝开始海禁)。当最后真正的敌人来自海洋的时候,中国自然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但也正是西方国家从海洋的入侵,撬开了中国走向现代的大门。另外,整个中国的历史很难说是纯粹中华汉民族的历史,五代十国和南北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而唐朝的李姓家族,据说血缘和鲜卑、拓跋紧密相连,更不用说元朝、清朝就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华大地的历史。

从文化上来说,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大大超越国界的。这也符合了入江昭所主张的文化、宗教、思想穿越国界同时改变世界的理论。中国的文化被佛教的流入所改变,同时中国的三教(儒、释、道)融合形成强大的文化习惯和势力,又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朝鲜以及诸多东南亚国家。当时中国文化对周边的影响相当于今天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当今美国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力,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多的是文化渗透上的,不知不觉让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价值观为主的所谓西方主流价值观。所以一个国家最大的影响力不是武器强大,而是文化强大。

亲爱的朋友们,俞敏洪老师曾影响到了你什么?请在本篇微信文末留言给我们,截止到周五下午14:00前点赞数最高的前5名读者将收到我们送出世纪出版社集团的精品图书随机赠送。

原标题:周南著《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

本文作者: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岚

基业长青是每位企业家的梦想。然而,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无怪乎很多企业家都由衷地感叹:在中国,创业难,守业更难

为什么中国缺乏长寿的企业?这个问题既考问着中国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也考问着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甚至还考问着中国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中国企业管理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周南先生积极倡导并努力尝试用中国传统的智慧来解决现代的问题。这位在学界倍受尊敬的长者,谈到传统国学时总是认真而谦逊。《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一书既是周教授对《道德经》的阅读手记,也是他对中国企业面对的长期发展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位一直接受西方管理哲学教育、践行着现代管理理论的读者,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位在北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分别生活多年、有过跨文化的亲身体验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其学术论文被众多业内学者广为引用的知名教授,会反复阅读一本写于世纪前、上下不过五千字的“老掉牙”的哲学论作,并为此著书立说。我也很怀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本古老的论作到底还有多少价值?难道经过历史进化后的现代人的智慧还不及几千年前的古人吗?

受到好奇心和怀疑心的双重驱使,我翻开了《要钱还是要命》一书。读完此书,先前的疑虑迎刃而解。现代人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诸多问题,仅仅依靠当前盛行的价值观往往无法有效解决。为此,人们应当回归到价值哲学发源的起点,去寻找最本源的价值理念以纠正当代经济社会运行的偏差。

中国企业要想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并保持长盛不衰,仅仅依靠跟在西方企业之后,模仿学习西方企业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弥漫全球的经济危机也告诉我们,西方企业现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并非玉律金科。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生存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更需要有具备强大生命力的价值理念做支撑。企业之间的长期竞争重在对价值命题的战略远见上。周教授在书中看似谈论对《道德经》的理解,实则阐述他对企业价值命题的一些看法,读后令人掩卷深思。

儒家的进取VS道家的不争

多年来,中国社会一直浸润于儒家主义文化。儒家强调“人”的价值,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正因为重视和肯定“人”的重要性,儒家一直主张“有为”,即通过个人积极主动的努力和进取,来影响和改变社会环境。比如,儒家赞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信奉“天道酬勤”。

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儒家提倡的进取精神。中国的员工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人之一,无薪加班几乎是家常便饭,就连很多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入乡随俗地让员工“自觉”延长了工作时间。中国的企业也是世界上最拼命的组织之一,他们生产了占全球产量九成以上的电脑、八成以上的节能灯泡、七成以上的鞋类产品和玩具、六成以上的手机、近一半的钢铁和家电、四成以上的船舶和工程机械以及四分之一的汽车。

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众多问题。在国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恶意竞争、员工跳楼等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在国外,欧洲人焚烧温州人鞋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全面受阻等现实状况也让人堪忧。

为此,周教授在书中写道:

市场经济一面是自由,另一面是秩序。我们做营销、塑品牌的,往往想“生”(生钱)多,却知“法”(顺从)少 。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不知足,对“道”理解不够、领悟太少,要“钱”不要“命”。只知“强行者有志”,试图“战天斗地”,而不解“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需“欢天喜地”的。

在周教授看来,“强行者有志”指做生意要有恒心和魄力,这是儒家进取精神的写照。但是,一些企业却将其演化成了“战天斗地”的竞争思想,在此思想的指引下,企业难免会以结果为导向,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最后反而欲速则不达。反观中国企业的市场现状,由于企业只顾各自眼前利益,采用你死我活的殊死厮杀方式,大量白热化的无序竞争造成企业微利甚至无利经营。为了生存,一些企业不惜鋋而走险,造假制劣,最终害己害人,使整个行业的声誉也受到牵连。中国乳品行业就是典型的代表。

书中认为老子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最根本的精神食粮,不同于儒家的“积极向前”,它是积极后退(包括“以退为进”),其典型表现为“不争”和“无为”。也许有人会质疑,在市场环境中,“不争”如何能生存?

周教授对此的解释是,所谓“不争”,不是完全不争,而是如何因应天道,于何时、何地、何事以及与何人不争。因此,沃尔玛避开竞争残酷的城市市场,专注于不为人注意的农村小镇,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成长路线是一种“不争”;蓝海战略提出的“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让竞争变得没有意义”的价值创新是一种“不争”;中国资源类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从直接成为股东转向在合资框架下并购的迂回战略也是一种“不争”。

在谈论“不争”的过程中,周教授将“做生意”的方式分为三类:竞争、竞合与造福。书中写道:

“竞争”是表象,是凡人之举(争一口蛋糕);“竞合”是内核,是高人之举(把蛋糕做大);而“造福”是本质,是善人、圣人之举(增加社会福祉、保护地球未来)。“生意”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为社会乃至为世界造福。只有大家都不败(或共赢),生意和生命才更有意义。

每一位企业家,只有站在“造福”的高度,才可能真正参悟“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后人)的含义;只有从“造福”的视角出发,才可能将市场活动看作是“欢天喜地”的乐事;也只有真正做到“造福”社会,才可能建立长寿企业。

美国式法理营销VS 中国式情理营销

作为在中国大陆、北美和中国香港三地分别工作和生活多年的营销学者,周教授对中美文化差异及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根植于美国文化的营销方式称为法理营销,而将中国文化熏陶下的营销方式称为情理营销。书中写道:

如果说传统美国式营销是将商场当战场、“攻城为上”、“血淋淋”、“结伙伴”( “阳”/雄强)的直接模式, 那么相对而言,传统中国式营销则是将商场当情场、“攻心为上”、“情脉脉”、“拉圈子”(“阴”/雌柔)的迂回模式。这里,或许可以说美国的“明争”与中国的“暗斗”形成对比,“夺利”与“争权”形成对比,“争鸣”与“谋名”形成对比,“你死”与“我活”形成对比,“群雄乱起,强者独尊”与“欲取天下,先安民心”形成对比。

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关系结构时提出,中国人的关系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据血缘、地缘等情感纽带呈现出亲疏远近不同的各种状态,中国人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关系时,采用的是不同的关系法则。在周教授看来,情理营销是在中国建立紧密私人关系的重要方式。

法理营销与情理营销的差异体现在对“关系”一词的理解上。西方人也建立关系,但是采用法理营销的西方企业是先做事,再建立关系,因而关系只是做事的副产品。而中国人做生意往往是先做人(即建关系),再做事。当关系建立起来了,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法理营销与情理营销哪种方式更好?其实营销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每种营销方式应该适合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书中对中美的文化根基和核心价值进行了比较:

美国的文化根基是五月花号帆船文明,而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黄河文明。前者是一种向往自由、以法制为基础的“游民”文化,因此美国人习惯于非亲非故的短期性的“伙伴”关系。后者是一种眷恋乡土、以情缘为基础的“农民”文化。受此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人际和商业关系中存在不少非亲即故的长期性的血缘、地缘关系,就像左右手的终生“血肉”关系一样。

从不同的文化根基入手,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在海外会被视为不守法纪、胆大妄为;而外国企业在中国又被看作是傲慢无礼、不识实务。进入西方市场的中国企业首先需要的是学习、研究和遵守当地的政策制度,而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公司则需要学会如何与中国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书中,周教授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消费者对于情理营销的偏爱。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王石的“少捐款”的言论导致万科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同年,黄光裕因重大经济犯罪嫌疑被刑事拘留,却并没给国美电器的品牌形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究其内在原因,中国消费者习惯于按照“情-理-法”的顺序标准来评价企业领导人的行为,王石的“违情”比黄光裕的“违法”更加伤害消费者的感情。

再联想到朱新礼的一句“企业要当儿子一样养,当猪一样卖”实在话,引来国人对汇源的骂声一片,而牛根生的当众落泪却使蒙牛顺利化解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资金链危机。对情理营销的把握,确实是每一家希望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发展的企业的必修科目。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至今仍是业界开展品牌管理活动的指南。周教授在书中却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品牌形象?究竟是“品牌形象”还是“品牌形+象”?

苹果公司品牌的成功是因为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之形?是源于对牛顿和图灵的联想?还是由于从前述联想中获得的创新之意义?书中用《道德经》的“言”、“象”和“意”来分析品牌的核心价值:

言更接近实(有形,可言传);象更靠近虚(无形,靠意会);意则是事物的本质…将“言、象、意”放到“品牌形象”中,低层次的品牌仅做“形”(有意“义”–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较高层次的品牌“形”和“象”都“照、顾”得不错(有意“思”–花心思做到的,不简单的),再高层次的品牌则领会到“意”(有意“境”–构思巧妙做到的,高超的)。

任何品牌都包括“形”和“象”两面。形是企业提供的有形产品以及看得见的品牌符号,而象则是消费者心中对品牌体验的感知以及对品牌个性的联想。有形无象,只能称产品,而非品牌。形与象兼顾,可谓之品牌,但还不能称为“王牌”。要做到“王牌”,企业需从“品牌形象”走入“品牌意境”。

可口可乐、麦当劳都是擅长品牌形象管理的顶尖高手,它们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鲜明的品牌个性吸引了全球众多的消费者。然而,因为被专家指责销售不健康的垃圾饮料和食品,两家公司始终面对着品牌社会责任的压力,随着消费者意识不断觉醒,两家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会受到挑战。

王牌与品牌的主要区别在于王牌蕴含了某种文化的内核,它引导消费者的精神追求与社会需要向至善(而不是“邪恶”)的方向拓展,体现社会核心价值(无,大我)。它是消费者的“心中首选”(心愿),不仅仅有口皆碑,还能帮助消费者实现能使其在灵魂上得到洗礼和升华的“梦想”。

很多企业家认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这种思想仍停留在“做境界”的阶段,它使得社会责任行为和实际的品牌核心价值成为两张皮,社会责任行为只是为了掩盖品牌核心价值上的不足。而真正的品牌意境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品牌核心价值之中,建立对社会与地球有贡献、有担当的“伟大”品牌,使品牌真正成为一个有崇高灵魂的精神领袖,这才是保持品牌长青的康庄大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经》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