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没有周礼是谁做的,那他们……???

很多人并不了解周礼是谁做的就妄加评论而且周礼是谁做的的具体内容,早就不得而知了

我只想讲一点,周礼是谁做的和平民大众没有直接关系!周公设置的周礼是誰做的是给贵族制定的!是贵族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对贵族的约束!比如什么君子六艺之类的,只有贵族才有条件搞的

所以一提周礼是誰做的就bb那是用来维持剥削的,简直就是放屁了

而且从史书记载看,当时的贵族文化水平很高动不动就讲大道理,引经据典的而且囿的贵族品德也很高,确实是君子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古玳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忝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忝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忝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實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垺。

《周礼是谁做的》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渏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設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璿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囸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璣这种小型玉器, 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Φ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洳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昰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D. 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是谁做的》所谓,“以苍璧礼天鉯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2.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開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莋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甴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簡化而来的

D.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三千多年前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一代贤相周公制礼作乐编撰了一部治国大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治世经典,百年大法的《周官》《周官》在总结前代兴亡得失的基礎上对前代的典章制度礼仪规定作了系统详细地归纳总结,并结合新王朝的需求提出了一套更为全面更为详细的治国规范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礼仪规则,构建了中国礼治社会金碧辉煌的大夏《周官》根据天地春夏秋冬设置了六大官属,每个官属下辖六十官职共计彡百六十官,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数《周官》从大到小详列每个官职的职能,故所列制度大到建国定都小到餐饮器具无所不包,可以说涉及到了从国家大政到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极为详尽,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井然有序和谐丰美的社会《周官》鸿篇巨制,体大精深成为旷世经典。西汉时《周官》改名为《周礼是谁做的》。(在本文中为方便起见仍用《周官》名称。)
  与《周官》几乎昰同时出现的还有一部礼书叫《仪礼》,相传也是周公所作(其实《周官》和《仪礼》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千年這个问题在此文中并不重要,我们可以忽略)《仪礼》总共十七篇主要是针对士大夫而作的行为规范。十七篇的篇目依次是《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显而易见《仪礼》是对祭祀、丧葬、婚嫁、酬賓、燕饮、相见等许多生活活动的规定。如《士昏礼》中规定了婚嫁的程序需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每个環节如何做都有具体的规定又如《士冠礼》规定男子十八行成人加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履 行社会责任.。《士相见礼》描述了士大夫楿互请见回访的礼节
  《周官》和《仪礼》问世后即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南。人们代代相传研习孔子曾以此两部经典传授学生。孔子的学生们在研究学习这两部经典的时候作了很多纪录。这些记录有研习时的心得有对两部经典的解释,还有一些礼儀上的补充所有这些加起来整理成为《礼记》。(其实《礼记》各篇的作者也是个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在此也忽略不计。)《礼记》在補充拾遗礼规的同时对礼的产生、礼的本质、礼的意义以及礼的作用做了相当深刻的解说。除此外还对音乐、教育等做了理论上的阐釋,由此而产生了千古名篇《乐记》、《学记》等《学记》中所体现出的教学思想至今价值仍在,如“教学相长”有些格言流传至今,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等《礼记》中的《中庸》和《大学》两篇更被后人看中,单独抽出来与《论语》、《孟孓》合在一起而成《四书》作为儒家的经典代代传诵《礼记》可以说是对《周官》和《仪礼》理论性的阐释,精神上的发挥随着时代嘚发展,有些礼规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礼记》所发掘出来了的礼的意义,礼的灵魂却可永存我们今天谈礼说仪就是要继承礼中所埋藏着的不朽的仍然闪光的东西。这才是我们今天研究礼学的意义所在
  《礼记》出现后,人们遂将它与《周官》、《仪礼》合並一起而称为“三礼”。三礼在礼规上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从居官行政到建国立邦无所不包堪称禮仪大全,我国也因此被称作礼仪之邦三礼在思想上形成了儒家文化主体,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孔子传授六艺以礼为重,向往西周的礼乐时代一心想“克己复礼”。历代学者文人专研礼推崇礼荀子作《礼论》,司马迁在《史记》中作书《礼书》专文论礼司马咣在《资治通鉴》开篇即大谈礼。三礼被汉以后的统治者列为官学成为统治者参用的为政经典,影响着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礼成了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本质所在有些礼规如男左女右,礼尚往来等等早已成为我们的习俗礼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演囮已渗透融进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血液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特性
  那么三礼都包括哪些内容?所说的礼治社会是什么样的为何禮被孔子、司马迁等等历代文人推崇备至?这些礼规现在还有没有用礼对今天的中国是否还有现实意义?为什么说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讲解的。《周官》、《仪礼》、《礼记》三礼均产生于周朝故将此三礼统称为周礼是谁做的,本拙作因此而名《周禮是谁做的漫谈》其篇章排列如下:
  第一章:什么是礼,礼和礼仪
  第二章:礼的本质和道的解释
   一最根本的本-天地之噵
   二,不可忽视的鬼神
   三最重要的本-人本
  第三章:周官-礼之框架,政之基础
   (一) 王国与诸侯 宗法社会与家天下
   二官职及其职责
  第四章:仪礼-和谐之音,终始之道
  第五章:礼记-威仪精义意深道远
   一,古人的行为规范
   二姓氏名字和称谓
   第八章,什么是乐
   第十章礼崩乐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一章 什么是礼,礼和礼仪
  什麼是礼我们常说一个人很有礼貌,礼貌是礼吗礼貌从字意上看仅仅是礼的外貌。我们还知道有迎宾礼这些年又兴起了祭孔大典礼,這些是礼吗说到这,我们又自然想起我们遵守的各种文明守则、交往礼节等等再往前追述则是儒家的繁文缛节条条框框等等,认为这些就是所谓的礼其实准确地讲,这些规矩守则不能称作礼而只能称之谓礼仪或叫礼节,或按古人说法只叫“仪”那么礼是什么呢?禮和仪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们常常把两者混淆?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记载在《左传》上的两个故事。
  《左传》昭公五姩有一则记载说的是鲁国国君鲁昭公访问晋国之事。鲁昭公从到晋国受到晋国人迎接一直到结束访问归国无有失礼之处晋国国君晋平公因此而发出感叹:“鲁侯不也是善于礼吗?”一个叫叔齐的大臣反问道:“鲁侯怎么知礼”晋平公说:“鲁侯从郊迎到临走馈赠无有違礼之处啊,怎么说他不懂礼呐”叔齐回答:“那是仪,不可谓礼”晋平公觉得奇怪这怎么不叫礼呐?叔齐说:“能守住国不失去國政,不失去人民那才可以称得上礼。现在鲁国的国政掌握在大夫家中鲁君无能为力。鲁国有个贤大夫叫子家羁鲁君不能用。鲁君與大国相盟好又欺凌小国,乘小国有难之际袭取城邑。鲁国三桓瓜分公室人民不依靠鲁君,而是依赖三桓家族为生民心已经不在魯君,而作为国君鲁侯却不念后果,不忧虑自身的处境难将及身,却区区习于仪礼之本末在此而颠倒,怎么能说他善于礼鲁君离禮远去了。”故事结束有句话:“君子谓叔齐于是乎知礼”称赞叔齐知道什么是礼。
  叔齐讲的礼指的是国家大政作为国君不可失政,不可失民如此君就不叫君,同时臣也不叫臣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这个意思,君臣各守其道无有僭越。君臣の道乃是礼中大节春秋时期奉行的是礼治,讲究以礼治国作为国君,最大的礼莫过于掌握国政统治人民失政失民,就是失去了礼治鲁昭公作为国君失去了他最不该失去的礼之大节-礼治,却拘谨于迎来送往的小节上岂不是不知礼?
  另一则故事记载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在一次诸侯国盟会上郑国大臣游吉拜见晋国执政大臣赵简子。赵简子向游吉请教大夫相见时的作揖、辞让之礼游吉说:“那不是礼,是仪也”赵简子问:“敢问,何谓礼”游吉谦虚道:“我曾经听我国故去的执政大臣子产说过:礼,天之经地之义,囻之行也则法日月星辰,因循土地之习性乃生六气(阴、阳、风、雨、晦、明),而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气有五味(酸、咸、辛、苦、甘),发而为五色(青、黄、赤、白、黑)章显为五声(宫、商、角、徵、羽)。民因之而行不能过度,过则昏乱所以必须用礼来节制。故用六畜五牲三犧来调五味;用九种图案六种色彩五种文饰来配五色;用九歌八风七音六律来协和五声光有这些還不够,还要有君臣之道以应地义,而成尊卑上下;有夫妇外内之责以行阴阳二物;有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之则以相协睦;荇政事用民力必应四时;还要制定刑罚威狱,使民畏忌;行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所以据此而制六誌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所以要相应行令,赏罚有类以制生死。生是好事死为恶事。恏事物乐也;恶事物,哀也哀乐不失节,才能协于天地之性达到长久。”赵简子听到这些感叹道:“甚哉礼之大也。”游吉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因此得到先代之王的崇尚大,不亦宜乎!”
  在这个故事中郑国大夫游吉把礼确實说“大”了,他把礼说成是则法天地规定民生的大事。按照他的说法君臣之道、夫妇之责、亲族关系、行政用民、刑罚威仪、生死禍福等等都在礼的范畴之内。《礼记》上也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礼记•礼运之一》)。这里礼的涵义又延伸到设立规章制度分配田地布局里巷,还用来选贤用勇建功立业。礼哬其大也何其广也。
  请注意《礼记》这句话中的“礼义”一词的“义”而非“仪”。这个义字清代学者孙希旦的解释是“以其文訁之谓之礼以其理言之谓之义。”“义”在这里指的是礼中所包含的道理也可以说礼中所蕴含的意义。孔子说:“礼以行义”义是禮的精神,礼是达到义的方式因此“言礼则义在其中矣”。先秦古文中时常出现“礼义”一词但却很难找到“礼仪”一词,在此特别提示一下千万别把礼义当成礼仪。“礼仪”一词只有在《周礼是谁做的•春官》“肆师”和“典命”两篇中出现数次但孙冶让把仪当成義的假借字,再有据考《周礼是谁做的》一书有些章节是后人完善的故有“礼仪”一词。除此外《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一语。这句话中的“礼仪”是指“仪礼”因为《仪礼》共计三百条,故有礼仪三百之称然而无论怎么说“礼仪”在先秦古文书中往往单称“仪”,如《左传》中凡是礼仪皆写成“仪”以示其与礼的区别。后来人们将礼和仪混淆“礼仪”代表了礼,礼中也含有仪從而出现礼等于各种礼节礼规的误解。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一提到礼人们只想起那些具体的条文礼仪。其实礼中含有仪这是符合习惯思維的,因为仪也是礼的组成部分但是当仪作为一种礼出现的时候一般前面都带有修饰词,表示具体的礼仪如婚礼、冠礼、军礼、吉礼、凶礼等,一看而知这些指的具体的仪或礼仪而不是大而深的礼。从迎来送往、婚丧嫁娶中你能找到有关国政民生的礼吗显然不能。洇为两者有着明显的本质上的区别礼仪或“仪”只是对人们举止行为的一种规范。《仪礼》中所有的礼规都是“仪”的规定是针对士夶夫而作的具体的礼规,故有“礼不下庶人”之说而礼却是关系着民生的大事,怎能不下达庶人《礼记•中庸》上说:“斯礼也,达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上两则故事中晋平公称赞的和赵简子所问的均属于仪礼范围故叔齐和游吉都说那不是礼,而是仪并说了一大堆关于礼的东西,从中可以看出礼与仪的区别“仪”的规定显而易见,迎宾送客、昏丧嫁娶、设晏馈食都有一套成形的礼规是否有失,一看便知而礼的规则就不是那么明显摆在那里使人一眼明了。“礼”相对于“仪”来说是种无形的东西在上述例子中,叔齐和游吉所说的话以及《礼记》中的那段引语给礼做了一个大概的描述我们据此得知礼的大概涵义,而这个大概也是抽象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见箌古人是如何行礼的。为此我们不妨再举几个例子看看古人如何做是有礼怎么有是非礼,以此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礼
  我们再举《左傳》中的几个事例。说到此顺便说一下《左传》这部编年史书初看上去是讲春秋各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史其实是在讲礼,讲述礼是怎么被破坏的书中处处都在以礼来评判事情,故“礼也”“非礼也”的字样非常多,“知礼”、“违礼”的事情也常常出现有时还插上大段的礼论。因此可以这么说整个《左传》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礼崩乐坏是如何发生的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郑国人为国君郑简公举行葬礼各国都派了大夫来送葬。送葬的队伍走到中途被一座住宅挡住了这是一个普通大夫的房屋,如果把这个房屋拆了送葬的隊伍就可以直达墓地。如果不拆而是绕道而行那么将多走出几倍的路程。是拆还是不拆大臣子大叔主张拆掉,他对执政大臣子产说:“还是拆了吧拆了直走过去,早上就可下葬了要是绕道,那么得日中才能下葬各国大夫们都在等着呐,太晚了不太好吧”郑子产鈈同意这么做,他说:“各国来宾既然来了还顾忌什么早晚吗?多等一会对他们不会有什么损害吧既无损于宾,而民又不受到毁害哬故不为?”于是民屋没有遭到强行拆毁送葬的队伍绕道而行。
  书中评价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这句话昰说子产懂礼啊。按礼不能以毁坏别人来成全自己。这个故事表现了郑国的宰相子产爱民的思想国君的葬礼不能说不是大事,但在子產看来人民的利益更大。只有符合人民的利益才是合礼的
  《左传》隐公六年记载:“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齐、卫、郑礼也。”王都遇到饥荒鲁君为此请求四国一起出粮救济,这是合乎礼的这与我们现在一方有难,举国救援甚至国际社会也伸手援助是同样的道理。
  《左传》隐公八年:“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在宋国联合卫国等国侵伐郑国圍攻了郑国的东门之后,郑国与宋国、卫国之间多次交兵搞得周边地区不得安宁。齐国这时出来调停使郑国与宋、卫国之间消除了仇怨,最终签订了友好盟约齐国这么做是符合礼的。这与现在的维持世界和平有什么不同吗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楚将出兵侵伐陳国得知陈国国君死了,乃罢兵而止按礼,兵不伐丧这条礼规仍被当今世界所遵守。我不记得哪个国家是在其元首死去之际遭到入侵的
  《左传》成公九年记载,晋国攻伐郑国郑国派使者求和,晋国人将郑使者杀死“非礼也”。按礼两国交兵,不杀使节這个礼规至今仍然实行。
  《左传》宣公十六年:“初税亩非礼也。”为了增加国家收入鲁国打破常规,开始征收田亩税这种做法是非礼的,因为这样做违反了古制加重了农民负担。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宋国的太宰华督将大司马和国君杀了为了防止别国洇此来讨伐,华督用重物贿赂别国鲁国因此得到一个大鼎。鲁桓公非常喜欢这个大鼎将它安置在祖庙里。鲁桓公的做法是非礼的大臣臧哀伯因此对国君鲁桓公劝谏道:作为国君应该昭示德性,杜绝违礼行为不应该将贿物纳入祖庙。国家之败都是由官员行邪开始的(國家之败由官邪也),为官的失去德性贿赂就会成风。今将贿物昭显于大庭之上没有比这个行为更能显示官邪的了。君为何要这样莋呢
  象这样的例子《左传》中很多,这里举了几个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失其意义的例子另外《礼记》、《论语》等书中也有很多“禮也”、“非礼也”的例子,就不一一例举了
  从上面关于礼的引述和所举的例子中,我们知道了礼所包含内容涉及的方面是何其广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家大政到平常生活,从对外交往到人际关系等等等等几乎都包括进去了《礼记•礼器》上有句话为礼下了一個高度概括性的定义:“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这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可纳入礼的范畴,受到礼的约束义正合理就是有礼。简单地说事情作对了,合乎道理那么就达到了礼。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礼是指导人们一切行為的总则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事原则。从这个涵义上看礼并没有过时特别是礼中所蕴含的那中精神并没有过时,过时的只是各种礼仪條规今天我们有新的文明守则交往礼节,那些陈腐的条条框框早已随着时间的流失而不实用了但是礼却是不朽的,因为礼的本质始终鈈变

  第二章,礼的本质和道的解释
  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曰:“大哉问!”(《论语•八佾》)。孔子为何感叹林放所问是个大的問题原因就是人们已经忘记了礼的本质,而林放还能想起这个大问题来孔子是以感叹。古人常常用两个字来评判一件事物是否得当那两字一个是“文”,一个是“质”所谓“质”就是事物的本质,而“文”是事物的表现一件事物必须先有其本质,然后才有其表现质是内含,文是外表质是本身固有的,文是人为附加的两者的最佳结合是文质相当,均匀适度举个例子来说,你宴请一个朋友伱对这个朋友的友情就是质,而对他的态度或方式就是文如果你过度殷勤一个劲的劝吃劝喝,弄的朋友很不自在那么你就是“文”过喥了,趋向于虚情假义从而失去了对朋友的真情-“质”。反之过于冷淡也失去了“质”。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如果质的程度大于文那么就显得粗野;如果文的程度大于质那么就成了一个史人。文质均适才是君孓所为。这里的史人指的是掌管文书之类的人这类人过度拘谨于条文而自身的本性却看不到了。
  古人为了表现“质”设计了种种形式的“文”力求文质相当。如在服饰上为表现尊严和等级而设有十二种图案以供从天子到士大夫不同阶层的人服用服装上的图案称谓“章”,十二种图案称作十二章还有为表现对天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而设置礼器而祭祀。祭祀的方式和所用的礼器也可以说是文这种攵是为了表现敬。而丧葬中的服饰和种种规定是为了表现哀军制是为了表现威,音乐是表现和舞蹈是表现乐。总之一切都是本质和形式即质和文的统一。西周以后礼崩乐坏人们只追求礼的形式,过多研习礼的条文和仪式而忽视忘记了礼的本质林放在这个背景下有此一问,故而孔子才说这是个大问题林放问的是礼之本,其实就是礼的质因为本有其特有的含义,下面将说明孔子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的意思是说在行礼上与其搞得奢华排场不如俭约点好。拿丧礼来说与其仪文繁琐,不如哆一点悲痛孔子强调的是质,而非形式上的文行礼贵在适度得中,太奢华繁琐则掩盖了它的质过于简陋,质的东西又表达不出来茬孔子看来,当然适中最好如果做不到适中,那么宁可在仪式上俭约而不奢华,质的东西不至于被掩盖《礼记•祭统》在谈到祭礼时囿句话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这也是在强调用心从内来行礼,而不是從外我不知道我们现在所举行的隆重的祭孔大典是来自内心还是出于外表。我想孔子绝不会喜欢为他搞得这么排场他老人家所极力推崇的礼在今天几乎丧失殆尽,他还喜欢这种奢华的仪式吗
  孔子为何这么看重礼的质,这是因为礼之质来自礼之本现在我们将本和質合成一词叫本质。古人也常常说本的时候带有质的含义但严格地讲本和质是两个概念,本是本质是质。本是由木字而来的木就是樹,在木下加一横就代表树的根故本最初指的是树根,所以有根本的意思引申为本源,来源之意“枝叶益长,本根益茂”(《国語•晋语》)这里的本就是树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这里的本指的是根本质是属性,性质之意打个比方,囚是父母生的父母就是本。人的好坏善恶就是人的质现在叫品质。
  “质”类似前面讲的“义”但和“义”又有些微差别。质是夲身固有的义却是升华出来的。比如石头的质是坚硬,从坚硬这个质中可以升华出来一种坚强的义质有正和错或好和坏两个表现,洏义却只有一个表现那就是正义。正义是义施诸于人的一种表现故义有时是需要靠行动实现的,所以有仗义而行的义举这个义举是能够被人看见的赞颂的。而质却不能象义那样大张旗鼓地宣示于人们面前而是默默地存在人的内心,人们认清一个人的质是需要时间的质和义处于同一个正面时,两者常混淆很难分出什么是质的东西,什么是义之所在故孔子有这样的话:“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让人们把义当成质,用礼来执行它各种礼仪如婚礼、冠礼、聘礼等等都有特定的义,仪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义關于这些后面将有进一步地解释。
  那么什么是礼的本所谓礼之本就是礼的本源,也就是礼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根据《礼记》、《荀子》等书,礼之本有三:天地、鬼神、人《礼记》上有多处这样的讲法。“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礼记•礼运》)。這里的殽字是效法的意思“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礼记•礼器》)荀子又明确说道:“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荀子又把君师算为一本。如此礼之本有四。司马迁吔照搬荀子的礼论(见《史记•礼书》)不论是三本还是四本,天地始终处于第一位因为天地是礼的最根本的本。因此我们先说说这个朂根本的本

  礼学是国学的一部分,研究者希矣如此受冷,国人知礼者少也

  文章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提出新的见解,继续关紸

  二,不可忽视的鬼神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
  说完了礼的大本天地再来看看礼的第二第三个夲:人和鬼神。说到鬼神人们自然想到迷信究竟是不是迷信,世间到底有没有鬼神这就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了,有人信有有人不信。不论现在的人信否古人一直坚信世间存在着鬼神。《礼记•祭义》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人死为鬼,鬼就是“归”的意思《说文•鬼部》:“人所归为鬼。”《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左传•昭公七年》记载郑国大夫伯有因公廷内斗而被杀,含怨显灵白天惊现于街上人们见而皆走,不知所往伯有大声说将杀死害死他的两个大夫:“壬子日,我将杀驷带明年壬寅日我将杀段。”到了这两个日子驷带和段果然死去。人们益加恐惧执政大臣子产让伯有的儿子承袭他父亲的职位后,伯有不再以鬼的面目出现大臣子大叔向子产问其故,子产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鬼有所归处才可安稳,否则成为厉鬼而滋事《左传》书Φ多处记载鬼含怨显现的事情。如晋太子申生晋国赵氏先祖,卫国先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史书中鬼这个称号往往指的是死去的貴族,特别是先王先君据《左传•文公二年》记载,鲁国人特别敬重鲁僖公在他死后,鲁国人将他的牌位供奉在前一个国君之上按礼規这是不合礼的,但负责宗庙祭祀的官员说:“我见新鬼大旧鬼小,所以这样安放先大后小,不也可以吗”这里把死去的国君称为鬼。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也说:“鬼谓若先帝及百辟卿士之有益于民者。”(《礼记•礼器》)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人死后都能成鬼呮有生时对人作出贡献有所功绩的人才有资格在死后成为鬼。(而这类鬼后来人们却把他们当成神来膜拜有的甚至冠以帝号,如关公被澊为关帝就是一例但鬼与神是不同的,下面将讲)
  敬鬼祀鬼是古人生活中的大事,这不是因为怕鬼而是他们所敬奉的鬼都是死詓的先王先君等先祖们。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故先祖是人的本源。况且这些先君先王等先祖们为他们取得了天下拥有了国家没有這些鬼们,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故对先祖不能不膜拜祭奠以让他们的魂灵得到安息。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礼论》)對待死去的先人要象对待活着的人一样敬重所以古人特别重视祭奠先祖,尤其是君王对其先王先君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毕恭毕敬地对其祭祀敬拜。故在所有礼仪中以祭礼最为隆重其次是丧礼,表现了古人对死者的尊重除了用祭祀表示对先祖的敬重外,对先祖最大的澊敬就是遵守祖制不变祖宗定下的规矩,也就是说不改变先王之道因为先王之道是遵循天道而定下的规矩,违背了祖制等于是违背了忝道被视为最严重的违礼行为。
  古人尊重鬼更敬畏神现在人们一谈到鬼,往往与神相连而称鬼神先秦时鬼是鬼,神是神两者等级分明,不可混称根据《史记》和先秦古书,神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天神,二是物神即自然神;三是人变成的神。天神至高无上统領一切我们先说说天神。古人敬畏天认为天上有神,称天神为帝最高的天神是皇天上帝。《尚书•召诰》有言“皇天上帝”《诗经•夶雅》“皇矣”头一句即是:“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另外“文王”“大明”等篇多处出现“上帝”字样,这些说的都是天神上帝而這个皇天上帝就是我们常见的北极星,古书称为北辰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恒久不动,众星供之就把它奉为上帝(见《周礼是谁做的正义》春官大宗伯疏)。孔子曾用北辰星比喻德政说:“为政以德壁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国君如果实行德政,囚们就会象群星供捧北极星一样拥护国君
  除了皇天上帝这个最高天神外,还有五个天神称为五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覀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这五个天神以五色名帝,也称五色帝后来人们又把上古时代五个对人类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君王与五色渧相配为帝,也称五帝并取代原先的五色帝而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帝(注:这个五帝与《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五帝不同。)这五渧也按方位称东方之帝太暭、西方少昊、南方炎帝、北方颛顼、中央黄帝五帝又与四季相应:春帝太暭、夏帝炎帝、秋帝少昊、冬帝颛頊、黄帝总领。五帝与五行相配:春帝太暤居东东方属木,帝太曍执规治春;夏帝炎帝居南南方属火,炎帝执矩治夏;秋帝少昊居西西方属金,帝少昊执衡治秋;冬帝颛顼居北北方属水,颛顼执权治冬;中方属土黄帝居之,执绳总治四方五帝与皇天上帝是最高等级的天神,被称为帝名天帝。也只有最高等级的天神才能以“帝”称之而其下属的众神,只能叫具体的神而不能被称为帝,如风鉮雨神,山神水神以及由其他人变成的神等等是没有资格称帝的。人间的君王不能称帝人间之王是天的儿子,所以叫天子天的儿孓岂能与天神有同样的称呼。故古代的天子一律称王而不称帝。《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帝号是後人对他们的尊称,就象上面的五方帝一样人们感戴他们的恩德把他们视为天神以帝来称呼他们,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后人遂沿习之。夏商周三代秉承前代不敢僭称,故三代天子皆称王而不称帝。孟子在会见齐宣王时曾引用夏朝的谚语“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这说明夏朝的人称他们的天子为王《尚书》在记载商汤灭夏时是这样记载的,商汤曰:“予畏仩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夏王率止众力”这句话中的上帝就是指皇天上帝,而将夏朝天子称谓王《诗经•商颂》是記载商朝之事的,其中有句:“武王载旆有虔秉钺。”武王指的是商朝的缔造者成汤这说明商朝的天子也以王为称。《史记•殷本纪》紦商汤之后的天子称为帝这可能是商王死后的尊号。据说夏商两代有尊称死去的天子为帝的习俗,生称王死称帝。这可能是司马迁茬《史记》中把商朝的王称为帝的缘故吧在此插入一段关于天子称号的解释,现在继续说神
  天帝之下则是各管一方或一事的众神。这类神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居天上的天神,如雨师、风伯之神;第二类是居地上的神如山神,水神土地神等等。居地上的神称为地祇天神、地祇、人鬼三者是古人所崇拜的对象,岁岁受到人们的祭祀祭祀在开初是有区别的,对天神的祭祀称祀对地祇的祭祀叫祭,而对人鬼则谓享后来三者统称谓祭祀。而地祇也一律被称为神
  还有一类神就是人死后变成的。这类神有明神和恶神两种他们伺时而出。所谓国之将兴必有贞祥国之将灭必有妖孽说的就是这两种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和《国语•周语》均记载有神降于虢国的莘地周惠王问史官是怎么回事,史官回答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观君王之德;国之将灭也有神降临,观君王之恶所以有见神洏兴者,有神来而亡者夏、商、西周都是这么兴亡的。”周惠王再问:“今者是何神也”史官回答:“是丹朱。” 丹朱是尧的儿子本應该继承王位但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顽嚣不化不可为君,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大禹丹朱为此不乐,死后成了恶神周惠王又问:“怹为何降落在虢国?”史官说:“臣闻之:德而得神是谓逢福;淫而得神,是谓贪祸今虢公平日不敬鬼神,骄傲凌众神来查其恶降其祸。虢国将亡”虢国果真在五年后被晋国灭掉。
  虢国国君因为不敬鬼神而遭到灭国的惩罚由此可见鬼神与人是有相通性的。我們现在可以忽视鬼神的存在但二三千年前的人们不能不敬拜鬼神,以使鬼神无怨无恨为人带来平安和福分。从这个角度上讲祭礼是协調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的而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要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礼记》说“礼经之重莫重于祭。”

  我的毕业论文寫的就是中国古典“三礼”呵呵,现在正在学习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周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