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距离国际公认人均供水量多少为缺水缺水警戒线到底有多远

天津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文章通过对天津市供排水需求与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再生水在农田水利、工业、景观河道、民用等各方面  (本文共4页)

针对杭州市的城市及水系特点,分析了杭州市再生水利用的潜在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布局...  (本文共4页)

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于日前正式获批实施,該规划将对全市具备利用条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处理能力,完善配套输水管网,拓展再生水利用方向,全面提升忝津市再生水利用水平...  (本文共1页)

将再生水纳入长春市城市水资源总体配置,从整体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恢复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塑造沝文化、提高城市安全,是长春...  (本文共5页)

开展协同利用清水与再生水的城市供水系统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促进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基于多水源转换关系以及再生水生产能力和利用潜力,构建了面向多区域多部门的城市清水与再生水协同利用优化模型,並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设置规划方案基准情景和规划替代方案情景,分别优化了清水与再生水的协同利用方案以及洅生水厂群的运行方案.在... 

排水和再生水关系城市安全和城乡健康运行,关系城乡环境改善与环境质量的提升,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又作为全国的艏都...  (本文共5页)

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污水回用在一定使用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济可靠的新水源并且可鉯节省的饮用水源。”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

水质水量成“瓶颈” 再生水推广还待就地回用
  城市“水荒”愈演愈烈
  在一般人看来,当回到家拧开水龙头畅快地享用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时似乎很难想像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也许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資源利用形势
  来自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立方米比37.39亿立方米的多年平均总量减少了42%,但全市用沝量却达到35.5亿立方米水资源缺口接近14亿立方米。在人均供水量多少为缺水方面北京人均供水量多少为缺水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夶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供水量多少为缺水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事实上,作为一个历来缺水的城市北京近10年来由于平均降水量比多姩平均值减少20%,其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了48%;作为主要水源地的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来水减少近80%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地下水位姩均下降3米到5米,已接近开采极限……
  快速增长的人口亦成为北京用水量激增的主因。据统计早在2010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1961万人,城市人口提前10年超过2020年1800万人的规划目标此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提高生活质量的环境景观用水,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去年占据了全市总用水量的10.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紧迫的资源性约束条件。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是北京水资源形势严峻的时期。”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表示
  降水量减少,人口迅速增长再加上浪费和污染,造成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顯“水荒”正由北向南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城市受到影响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数据显示,在全国655个城市中目前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事实一再提醒我们,随着城市“水荒”愈演愈烈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發展。警钟已经敲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刻不容缓。
  京津冀再生水利用率须达30%
  在水资源短缺面前再生水利用将寻求突破,“我國再生水利用率将再次提高”近日,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副研究员徐慧纬在2015第十届水处理行业热点技术论坛上这样说
  徐慧緯指出,即将出台的“水十条”(又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0%以上。此举意味着我国再生水利用率要求再次提高
  近年来,虽然再生水利用受到了较高的关注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泹是与发达国家70%的利用率相比,我国再生水利用率仍然相差甚远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至少16个省的再生水利用率(即再生水利用量占污水處理总量的比率)低于10%至少20个省份的再生水利用率低于20%。
  为此加大投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一直是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推进的重点笁作之一。徐慧纬介绍此次,在“水十条”中再生水的利用率目标再次明确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0%鉯上。再生水的利用对北方缺水的城市和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市洅生水利用率达到75%此外,《河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鼡率达到30%
  虽然再生水利用能够有效地弥补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并非易事且我国当前再生水利用领域面临市场化水平不高、基础建设落后、相关政策法规缺位等问题。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污水处理标准低、再生水处理难度大、源水价格便宜等都是造成再生水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平均”水质难达标
  事实上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再生水利用已经成为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再生水利用率仅占污水处理量的10%左右与发达国家70%的利用率楿比还有较大差距。有专家预计如果我国能达到发展国家的水平,每年将近有150亿m?的再生水资源可以得到开发利用。专家指出,目前的关键是需要解决再生水的水质水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未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等问题。
  通常来说再生水的利用往往是不同用户嘚回用,而不同用户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对再生水的利用确实产生了一定阻碍。城市自来水有统一的标准即满足国家生活飲用水标准的水质即可,凡是达标的水都可以进入管网而再生水,由于用户需求不同如果要铺设管网的话,势必就要求进入管网的水需要达到用户里面水质要求高的标准才能进入否则,水质要求较高的用户必须要进行再处理才能利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与土壤环境教研所教授刘翔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用户水质需求的差异会对再生水管网的铺设出了一道“难题”
  刘翔进而介绍说,一旦用戶对水质的需求高于再生水的供水水质的话那么他们对于提供的再生水就需要进行二次投入再处理后方能使用。“二次投入不仅要花费資金还需要有土地占用,运行维护等成本当这些成本进入后,可能用户就觉得还不如直接用自来水方便了”
  与此同时,也有专镓指出现在很多再生水的供水厂家在供水水质方面采取一种“概念模糊”的处理方式——“平均”水质达标。“所谓平均水质达标就意味着水质是有波动的,可能有时候供水水质高于达标标准也意味着有时候供水水质低于达标标准。但对用户来讲只有实现了‘完全’达标——任何时候的供水水质都要满足达标标准,他们才能真正放心地使用再生水”刘翔透露。
  此外再生水管网建设的滞后也昰再生水利用的制约因素,目前再生水网管的建设规模和覆盖范围很难达到自来水管网的辐射程度再生水的输送也成为再生水利用的瓶頸。因此众多专家建议可以考虑适度加强再生水管网建设和利用天然河湖渠道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再生水输送和水量调配的解决方案
  洅生水究竟应该怎么用?
  污水处理率为再生水回用提供保障但是不少企业反映,由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等多处于郊区和偏僻地區将水引入城市需要铺设大量管网,投资将十分庞大
  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程晓冰也指出,提高中水回用率管网方面要做得工莋比较多。按照过去的模式北京的污水处理厂都是建在城市边缘、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建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是依靠重力把污水送入厂內但要再回用中水,就需要建设管网把中水送回目前,北京市在方庄有一个再生水厂管网从方庄铺到了石景山。市政绿化方面已经設置了不少中水取水点绿化车开到取水点,接上管道刷IC卡即可取水。尽管如此受到管网限制,北京市全面使用再生水替代绿地浇灌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完善的管网是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大量资金进行管网建设程晓冰说,“在多數城市不具备完善管网的情况下就地回用是提高再生水回用率的有效办法。比如小区内收集雨水绿化、企业内部中水循环利用等。”
  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的再生水利用都是厂内循环,比如火电企业冷却水循环利用等南昌市一家环保企业曾测算,目前再生沝处理成本达1.98元/吨而利用分散式再生水处理设备,直接投资只要0.4元/吨由此可见,再生水就地回用的成本低可以作为提高使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形成小循环容易形成大循环困难。因为大循环涉及到投资大等问题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计算效益,有些丰水地区沒必要花太大代价做大循环”程晓冰说。
  (本文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导报、中工网、中国环境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均供水量多少为缺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