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督战队军方有督战队吗

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中,包含9万左右投降的国军,进攻南京城的日军只有5万。这场悲剧离不开国军督战队的“功劳”。
当时,国军约有13个师、15个团共10万余人保卫南京。这些部队刚刚经历淞沪会战,如惊弓之鸟,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可见战斗力很一般。
很多人好奇,打不赢就跑啊,如果不能拼死杀敌,撤退总比投降明智。因为他们遇到了视战士生命如草芥的指挥官,还有督战队的枪口



志愿军战俘披露督战队人海战术?

中美元首频繁互动,关键在于避免误判,产生类似抗美援朝悲剧。今天研究韩战历史首先要还原其真实面目。

中国解放军优良传统在于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由此产生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政治原子弹;往往能逆转武器装备的劣势。志愿军的夙敌美国媒体最近发表《解密时刻:
志愿军战俘第一集“战地余生”》长文,引用志愿军战俘的口述,披露在战败突围的生死关头,师长团长以下军官带领亲兵丢弃部队和伤员逃跑。在进攻拥有炮火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时,组织督战队强迫敢死队以人海战术冲锋。美国人的宣传战、心理战何其毒也!居然针对中共的枪杆子发动颜色革命

话说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后期,在1951年2月砥平里战役中,志愿军第39军、42军的八个团两万五千人包围美军第2师23团、一个法国营和一个炮兵营共5000多人。美军迅速构建环形工事,13日晚用密集火炮抵御志愿军仓促夜攻。程干远(志愿军炮兵7师运输兵,后韩战学者)说:志愿军敢死队只有步兵武器一波一波冲击,后面又是督战队,火力掩护只有迫击炮,前面敢死队退却,后面督战队就把你打掉,最后就推着尸体往前冲。激战两个小时,阵地上就丢下1800志愿军尸体。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回忆录说;美军平均13个后勤兵供应一个战斗兵,我们是一个后勤兵负担10个战斗兵。志愿军战俘刘劲才说:“共军是人海战术,美军就是炮海战术,共军是五个人扛一个炮弹,那边是五个炮弹打一人”。砥平里战役结果志愿军攻击部队伤亡5000人,不少伤兵被俘;联军只有几百人死亡,几十人失踪。15日美军坦克援军赶到,志愿军被迫退出战斗。

所谓督战队也是中国古代“后队斩前队”的通例,中华民国军队写历史直言不讳。在解放军的记录则付诸阙如;一位解放军上将的内部出版物披露;在1980年代中越边境战争中,有个尖刀排战士是“夹带人”,即是有政治问题的军人,作战时可能畏缩、自伤甚至投敌。所以由上级骨干“夹带”,严防出差错,必要是有权执行战场纪律。难道这是共军特色的督战队?

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志愿军180师被围歼,士兵痛恨上级军官只顾自己逃命,不顾下属死活。揭穿平日“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宣传。志愿军战俘林模丛是180师文艺兵,他说师党委开会决定:‘以小组为单位,向西北方向突围’。本来部队建制还是完整的,师部命令各部队丢掉重武器,销毁文件、番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前副社长吴金锋把1980年代采访整理的《安德舍笔记》书稿中记载,师团一级军官把善于突袭近战的侦察排和警卫班等聚集在身边,带足弹药和给养,利用朝鲜向导带路。180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和参谋长王振邦等突出重围,这些大人物北渡汉江时,遭敌军阻击,警卫战士吸引火力大批伤亡,掩护上级过江。师团长如此,其他军官上行下效。原180师539团政委韩启明和副参谋长魏林和带上警卫员一起走,一路上拒绝零散部队跟随。

180师538团政治处干事,战俘马有钧指控:机枪连高连长拒绝带我们一道走。战俘林模丛回忆:志愿军胸章后面标明,是团员是党员或是群众,是班级、排级还是连级干部。抢救伤员时,先救大干部,然后救党员,救团员,最后才抬群众。180师539团运输连通讯员李少良说:“过去说官兵相爱,为什么现在副连长把我丢掉?隐蔽在草里的几个干部硬要我们走开。结果我们被俘。我们想,要死就死在一起!就告诉敌人,草里还有他们躲着!”

要想打赢这场宣传战、心理战,北京还要努力加餐

中共内战没搞过"残忍的人海战术" 近年来,坊间纷传内战时中共部队采取"残忍的人海战术",并声称这是中共最终赢得内战的真正原因.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指责内战时中共部队战术残忍,主要有两种说法 关于所谓中共部队的残忍战术,有人列举了不同来源的诸种说法,其实总结起来无非两种: 说法一:打仗时不顾士兵死活,喜欢采取"人海战术" 此种说法流传最广的版本出自黄仁宇的<黄河青山>,书中说了他在1946年5月四平街战役后参加接收东北时的一段见闻,:

美军韩战总结曝光:中国志愿军打法并非人海战术 更新时间: 09:47 互动:米尔论坛 文字大小:大中小次 - 打击中的中国志愿军部队.当描写仇人在这个国家展开的军事举措时,人们滥用了“人海战术”一词.消息报导曾给人一种印象:中国人以非常麋集的大量军力策动打击.某些民间文件也曾过于随意地用过这个词,是以就加深了人们的如许一种曲解,即在美军各类兵器火力包围下的敌军方针,正如“人海战术”一词所形容的那样,是个麋集而又宽大从而有益于我方火力大量杀伤敌军的那样一种方针.曾有过这类性子的

换个角度评志愿军的“人海战术” [置顶][精华][推荐] 发表于: 10:14:06 作者:子龙将军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大校积分:44188 主题推广:铁观音茶叶产地直销茶农价 产地正宗铁观音春茶爆卖中 产地春茶铁观音的惊爆低价 战术/技术断层:再评志愿军“人海战术” /来自中华网社区 /   很多文艺作品和材料为了突出朝鲜战争的惨烈和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往往对他们的“人海战术”大书特书,一些国产cnn,“觉醒人士”,“精英”一提到此处也是

朝鲜战争双方兵力与伤亡对比:志愿军是用人海战术吗? 老周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此时,战争的双方分别是朝鲜的人民军和韩国的国军. 人民军野战部队包括2个军.10个师.1个装甲旅.1个装甲团.2个独立团,另外还有5个警备旅,总兵力13.5万人,其中30%官兵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有实战经验,而军官.军士大多曾在苏联军队和解放军中服役.第105装甲旅和独立装甲团,共装备苏制T-34坦克150辆,是一支具有极强突击力量的装甲部队,其主要官兵都曾在苏军中服役,甚至有些人是连朝鲜话都不

原标题:有人认为志愿军就是靠人海战术猛冲猛打,其实不是这样 近几年讨论志愿军采用人海战术的文章断断续续都有,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里也有关于我军集团冲锋的场景,其队形之密集,实在是受错误观点影响很深.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也曾经坚称我军采用人海战术,而且还加油添料地增加了许多离奇的演义.到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媒体和一些军方人士延续了这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准确吗?本文将予以分析. 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教授爱德华·C·欧道德教授对"人海战术"的定义是,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之下,大量步兵

原标题:有人认为志愿军就是靠人海战术猛冲猛打,其实不是这样 近几年讨论志愿军采用人海战术的文章断断续续都有,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里也有关于我军集团冲锋的场景,其队形之密集,实在是受错误观点影响很深.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也曾经坚称我军采用人海战术,而且还加油添料地增加了许多离奇的演义.到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媒体和一些军方人士延续了这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准确吗?本文将予以分析. 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教授爱德华·C·欧道德教授对"人海战术"的定义是,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之下,大量步兵

提到抗美援朝,总有人会一脸不屑地称志愿军凭人海战术打赢的,每当听到这种说法虎哥就不禁望着大明湖沉思半晌. 都2016年了,怎么还信这个,本期讲堂虎哥就来聊聊这个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往好听了说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按此标准那么几乎所有强国军队都要中枪. 但在特定语境下,它是这样色儿的:无数步兵以令人头皮发麻的队形向敌军阵地发起进攻.这是韩国视角的人海战术,何其草泥马的既视感. 所谓的人海战术也让一些人很Angry:明显不尊重生命的体现嘛! 君不见1904年203高地,数万天皇子民在沙俄机枪狂扫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中,三三制原则深入骨髓.冲锋也是以三人小组组成的散兵线为主.几百米宽的正面,很少超过一个排的兵力. 1.下图,是清川江战役,志愿军攻击一个小高地.我估计拍照者的位置,就是排长的指挥位置!(笔者按:第一张照片是118师354团在新兴洞进攻美2师9团,一个突击排攻上三个山头中的一个.我解放军战士在以三人一组的方式向山顶冲锋,迫击炮安排在左侧坡底,机枪在右侧小坡上,以夹角射击方式为冲锋的士兵提供火力掩护,指挥员在重火力之间指挥,位置隐蔽,且能有效指挥仅有的重火力. ) 2.三人小组

有网友问:打仗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督战部队?在战争当中,到底有没有督战队呢?在1942年夏天,在苏德战场,苏军的情况非常不好。就是这个时候苏联下达了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也就是著名的227号命令。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督战队,最出名的就是,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加里宁塔曼第2步兵师,直接向已经失去控制的部队开炮。在残酷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2个月损失了76万人。

战线岌岌可危,很多部队的斗志也开始随着不断的失败而下降。正在这个时候,近卫第2步兵师遭到了德军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的冲击。近卫第2步兵师防御的切尔涅沃正是德军进攻莫斯科的预定出发阵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督战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