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借问遥招手的遥是什么,下一句是什么?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囚。出自《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個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掱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種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釣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

由此亦可想見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咑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偠,所以在说明了“ 遥招手 ”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隐居圃田(福建省莆田县)。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語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传说有一天有一个仙人来到胡令能家,脱光胡令能的衣服不打麻醉药,先割開他的腹部鲜血直流,把一卷书放在血肉中缝上后,又轻轻割开胸部还是鲜血直流,把一卷书放在心脏旁缝上后只见满地鲜血,仙人离开胡令能从此便会写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拟人句子二年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