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雨遇难过百中国救灾了吗

日本暴雨遇难人数增至199人  首相安倍视察慰问灾区

天气网讯,据日本媒体消息,自5日以来,日本西部遭遇罕见的强降雨天气,而日本又是多山区的国家,暴雨引发了严重山体滑坡事故。截止今天(12日)中午,西日本暴雨灾区的死亡人数已增至199人,仍有数十人失踪。

鉴于灾情严重,安倍晋三取消了原定10日出访欧洲的行程,到其中一个重灾区冈山县视察。安倍在视察受灾最严重的冈山市时指出,鉴于西日本暴雨造成的大规模严重灾害,拟指定为极其严重灾害。被指定为极其严重灾害后,地方政府实施的公共土木设施和农地等的重建项目中,国家的补助率将提高。

安倍强调“将利用准备金以及提前分配中央对地方的一般补贴等,采取充分措施”,除了运送生活物资,还将努力完善疏散点的环境、确保临时住宅。关于冈山县的灾区视察,安倍称“目睹了骇人的灾难痕迹”。

此外,日本国土交通省针对冈山县地区的受灾状况,已开始讨论修复决口的小田川堤坝的施工方法。中国地区成立了由大学教授等专家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国土交通省将向广岛、爱媛和福冈等各县派遣受灾评估人员,为河流与道路的应急措施和施工方法提供指导及建议。对于人无法轻易靠近的区域,日本政府派出了无人机飞行部队。将利用无人机调查崩落的山体和泛滥的河流的状况。

这是日本近30年来损失最为惨重的暴雨灾害。日本政府8日成立“非常灾害对策本部”,派出7.4万人、73架直升机赶赴灾区进行搜救。日本政府计划将此次灾害定性为“重大灾害”,今后国家将对受灾地区重建提供资金援助。

1、关闭门窗,以防球形闪电和球雷侵入等。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雷击时不可以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

2、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可起到对雷电的绝缘作用。

3、暴雨天低洼地带积水较多,大家在上班、回家或出行的路上尽量结伴而行,经过有积水的地方时尽量绕行,不要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匆忙跑过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周边都没人经过的积水地带,以防因积水漏电而发生事故。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5、回家途中要远离路灯、高压线,绕开涵洞、桥下、大坑;远离围墙、广告牌和大树,以防意外发生。特别要注意道路前方和道路两旁是否存在垮塌(泥石流)、树木倒塌和山洪暴发等安全隐患存在。

6、电闪雷鸣的时候,不要接打手机,听音乐等,在家应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据报道,7月1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召开记者会称,截至此时,在此次西日本暴雨中,已经有至少176人不幸遇难,另有79人失踪,生死未卜。

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称,今年用于抗灾公共设施的预算(700亿日元)及预备费用(3500亿日元)共计4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若费用不足将考虑追加预算”。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取消了既定出访行程,很可能将在未来几天亲赴受灾地区,对众多灾民表示慰问。

一场暴雨为何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

一、波及13府县,六地尤为严重

受梅雨锋面影响,7月5日午后开始,强降水席卷西日本地区。

暴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波及13个府县,其中,广岛县、冈山县、爱媛县等地灾情尤其严重。


受灾区域灾情及死亡原因(截至7月7日下午五点)

这里位于日本中国地区的中部,东邻冈山县,西界山口县,南濒濑户内海,北连岛根县,与爱媛县遥相呼应。

土地面积占全日本总面积的2.24%,居日本第10位。


地形地貌丰富多彩,几乎涵括了日本所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3%。

地势北高南低,在北面是东西走向的中国山地,赤名岭和三坂岭是连接广岛与日本海侧的地区的交通要道,平原区地形狭窄。

年均降水量分别为北部1700毫米,南部1500毫米。

拥有世界最大级船坞和精湛的造船技术,可造超级大型油船和适用于任何水域的特殊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工业比较发达,机械工业在日本占有重要地位。

除汽车制造外,运输机械、一般机械、电气机械、精密机械的制造也很发达。代表性企业有马自达汽车公司、三菱重工等。


这里位于日本地区的东南部,与近畿地区相接,东邻兵库县,西接广岛县,南面是濑户内海,北连鸟取县。

北部主要以山地、盆地为主,中部是丘陵地吉备高原,南部为平原,总面积约7113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9%,居日本第17位。

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为全日本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被称为“晴朗之国”。

盛产白桃、麝香葡萄和稻米、棉花,畜牧业发达。工业以电机、食品加工、化学、一般机械和纺织为主。


这里位于四国岛北部,被北面的濑户内海、西面的宇和海、南面的四国山脉所环绕。年均降水量约1300mm。

柑橘栽培和珍珠养殖尤为兴旺,主要产业是造船、重化工业、造纸工业以及纺织产业。

下辖的松山市是四国最大的都市。

这里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近畿地区中央以北,北濒日本海,东接福井县、滋贺县、三重县,南邻奈良县,西与大阪府、兵库县接壤。

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传统工业历史悠久,分布广大,深深根植于京都府各地。

这里是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北部,是九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山口县相对,西界佐贺县,南邻大分县和熊本县,北面与朝鲜半岛相对。年均降水量1950mm。

渔业发达,捕渔量在日本全国居前列,印染、纺织机械、食品、水泥、酿造、木材等工业也很发达。

这里位于日本列岛的中央,北临日本海,南面濑户内海直通太平洋,中央部位是森林和山地。平均降水量1265毫米。

作为日本西部门户,海陆空交通设施发达,有神户机场和神户港,毗邻位于兵库县与大阪府交界处的日本唯一24小时开放的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二、暴雨之后迎来高温,民众“生命线”遭遇冲击

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导致河流泛滥。

冈山县仓敷市下辖真备町境内高梁川支流小田川等河流堤坝出现崩塌,约700公顷(3成地区)区域、4600户民宅、3000至5000人被大水围困。


小田川决堤导致周边大片区域被河水围困(7月9日)

人们纷纷爬上木质屋顶想要求救。然而,受灾范围逐步扩大,只能用小船接近受灾区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更可怕的是,在广岛、冈山和爱媛县等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造成大量伤亡。

日本政府设立了紧急灾害对策总部。首相安倍晋三要求“希望全力救人救助和引导疏散”。

冈山县仓敷市真备町,日本自卫队执行救灾任务

虽然雨过天晴,然而,由此次气象灾害所引发的伤亡人数仍在持续上升。

截至当地时间7月10日21点17分,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由西日本大暴雨引发的灾害进一步扩大,受灾的13府县遇难者已达158人,心肺停止1人,另有72人仍然处于失联状态。


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同日公布的数据,作为此番灾害“重灾区”的三县,广岛县死亡人数为58人,约4300人仍处于避难状态,未获得妥善安置;冈山县死者54人,避难者约4100人;爱媛县数据分别为26人和约1000人。

此外,日本国土交通省表示,共有11家铁路公司的28条铁路线受损。部分铁路桥梁出现垮塌,其重建可能需要数月之久,被洪水或泥石流淹没的铁路线修整也需要一定时间。JR西日本等17家铁路公司的56条铁路线因受损或安全考虑,暂时停运。


暴雨导致冈山县真备镇道路崩塌(7月10日上午8点)

暴雨对民众“生命线”的冲击仍在继续。日本厚生劳动省称,截至9日下午6点,广岛县吴市约90000个家庭、冈山县仓敷市约10000个家庭断水;5100户停电。

从9日到10日,日本气象厅先后公布了东海、北陆、近畿、中国、九州北部和四国地区梅雨期已经结束。受灾地区由高气压覆盖,天气放晴,并且将达到今年最高温度。爱媛县大州市气温已达34.8℃,广岛市中区达33.5℃。

暴雨过后,由中暑及引发其他疾病的概率大大上升。

同时,高温和卫生间短缺可能造成避难点卫生条件的恶化,在此情况下,国家部门正式介入救灾支援。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应对次生灾害导致死亡,从而避免受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7月10日之前,日本产业经济省已向上述三地避难点运送了空调和简易卫生间。

日本已经出动大约75000名警察、消防员以及救援部队在日本中西部展开搜救行动。

厚生劳动省表示,10日正午,88支“灾害派遣医疗队”(DMAT)在8个受灾县展开救援活动。另外,在掌握避难点灾民状况的技术上,计划在12日派遣“灾害期间健康危机管理支援队(DHEAT)”向受灾民众伸出援手。


财务相麻生太郎在10的记者会上称,今年用于抗灾公共设施的预算(700亿日元)及预备费用(3500亿日元)共计4200亿日元(月250亿),“若费用不足将考虑追加预算”。

日本安倍晋三已经取消了既定出访行程,很可能将在未来几天亲赴受灾地区,对众多灾民表示慰问。

三、“平成30年(2018年)豪雨”,历史总在重演


据日本气象厅监测数据,截至7日午后,素有“晴朗之国”称号的冈山县,在48小时内降水量高达431.5毫米,其中下辖仓敷市2天降雨量达300毫米;在25个观测点中,20个观测点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另5个显示数据达7月最高值。广岛县内33个地方中的24个达到史上最高记录。

虽然正处于暴雨台风高发时期,但是如此强劲的降雨也很罕见,据《朝日新闻》称,此次是昭和58年(1983年)以来最大的暴雨灾害,因此得名“平成30年(2018年)豪雨”。


暴雨灾害情况(黑色圆圈表示积水达到腰以上深度,红色为膝盖以上,黄色为脚踝以上,蓝色为大规模积水程度)

近年来日本短时间的大暴雨发生频率上升,据说与地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及台风大型化有关。

关西大学的河田惠昭教授提出,“人们对经受洪灾涂炭之土地的了解非常少。历史总在重演,一旦遭遇最坏的情况,如何实现信息共享?未雨绸缪非常重要!”

暴雨使山区蕴藏的大量地下水渗向地表,是造成决堤的主要原因。

此外,冈山大学河流工学专家前野诗朗教授表示,高梁川与小田川合流地点附近区域地形曲折造成了河水流通不畅,由此造成了上流水位上升的“回水现象”,受到阻滞的河水向坡度缓和的小田川汇集,也是导致决堤的原因之一。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资料,在这两条河流交汇处附近,1972年和1976年等年份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洪涝灾害。不过,与两河交汇处的“曲折”地域相比,国土交通省似乎更倾向于另一个办法——计划在下游开通一个交汇点,从而发挥疏浚作用,避免类似灾害再度发生。该工程预计将于今年秋天的施工道路建设开始进行。

另外,仓敷市曾根据每一个洪灾地区浸水程度进行区分,制作了灾害预测地图,并发送到每户居民手中。不过,有男性居民称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此轮洪灾之后,国内交通省将以此为依据,在空中进行确认,地区内洪灾情况与预估的相差不多。


日本当代知名的四次台风暴雨灾害

日本国内相关气象信息机构发布数据显示:在此次西日本大暴雨灾害的遇难者中,约60%死于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近30%的死因是河水泛滥,超过10%是掉进河流、水渠等原因导致死亡。

注:该机构以10日凌晨两点公布的数据(126人死亡)为基础进行分析。泥石流死亡75人,约占60.5%;河流泛滥及水库决堤致死33人,约占26.6%;落水(河流或水渠)致死为16人,约占12.9%。

在广岛市安佐北区的泥石流现场,水流夹带大量沙粒袭来,造成民宅倒塌,随泥石流而来的巨大木材瞬间贯穿了房屋的窗户。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河流工学专家竹林洋史教授在广岛县调查暴雨带来的泥石流灾情(7月9日)

在濑户内海沿岸区域,广岛县、山口县、爱知县等地有大量风化花岗岩形成的细小沙粒。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的应用地质学学者釜井俊孝教授称,一旦上流斜面表层的坍塌带来大量泥沙与水紧密结合、出现了“土沙坝”,决堤后喷涌而出,形成泥石流。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河流工学专家竹林洋史教授称,这种风化了的花岗岩沙粒也是导致2014年广岛暴雨灾害范围扩大的一个原因——含水的花岗岩沙粒质地疏松,会像沼泽地一样扩张开来。


广岛县,面对被泥石流彻底毁掉的住宅废墟,一位男子不禁落泪(7月8日)

神户大学河流工学专家藤田一郎教授提醒,即便天气放晴,地表仍存在相当大量的积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须保持警惕。并且,地质较为疏松的低点,少量降雨也可能造成斜面坍塌,甚至引起泥石流。

客观因素——人口与地形

上述部分受灾地区处于关西地带。

日本关西地区包括大阪府、京都府、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滋贺县、三重县,总面积为3.13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8.3%。人口约2300万,占全日本的17.1%,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密度的2.3倍。

灾害发生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容易造成伤亡。

另外,受灾区域大多处于山地,日本房屋多为木质结构,质量较轻,若建筑在有坡度的位置,一旦遭遇暴雨或泥石流,极易造成坍塌,导致伤亡。


广岛县,警察在搜索失联人士(7月9日)

据了解,地表下降、海平面升高及过度开发地下空间,也是导致灾难的诱因。

四、日本面临着新的威胁,怎么办?

直到半个世纪以前,死亡1000人规模的台风暴雨灾害不断在日本重演。归功于近年来在治水和天气预报方面取得的成就,大型洪灾已经减少。

现在,日本面临着新的威胁——地表下沉造成洼地面积增加、越发频繁的集中暴雨、地下浸水范围的扩大。

面对气象灾害,人们应该如何因对?

从政府层面来说,主要体现在:

*加强对堤防的管理,防止堤坝老化;

*加强灾害预警机制的提前性和精准度;

*更有效的指导民众如何应对灾害,组织民众逃离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

从个人层面来说,在紧急状况下,尽早行动才能最大程度保障人参安全,因此,首先,在灾害发生前要想好怎么做。

单位-家、学校-家等经常通过的路线上,什么比较危险?住房位置地势低不低?附近有没有山崖与可能发生洪水的河流?一旦地下室浸水、水压可能导致无法开门……

就像去年九州被捕的暴雨,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持续了几个小时,根本没有时间去避难点。危险步步逼近之时,谁也不能救你,所以需要未雨绸缪,根据所处环境做出相应方案。

其次,养成看天气预报、注意气象预警的习惯。


第三,如果发生大暴雨,早做准备,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把食物、衣服、寝具等生活必需品放到高出,以防止洪水淹没;为防断水,可在浴缸中存水备用。

*确认气象信息、警报和避难指令,尽早避难;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不接近危险场所。

*地下街、地铁存在雨水灌入的风险;在浸水的道路上尽量穿运动鞋,不要穿长靴;在浸水的道路上,由于水压,汽车门可能打不开。

*如果持续降雨,但是水位不升反降,出现浮木,是发生泥石流的前兆,出现龟裂和落石是山崖坍塌的前兆。

(本文图文资料主要来自日本《朝日新闻》及NHK网站)

2018日本暴雨遇难过百,警察厅发布消息称日暴雨致超200死。

日本警察厅12日发布消息称,西日本暴雨灾区的死亡人数达到200人。

日本共同社7月12日报道,特大暴雨导致6到7日以“中国”和四国地区为主相继发生地质灾害和河流泛滥,灾情扩大。据共同社统计,半数以上的遇难者集中在广岛和冈山两县。至今仍有许多人失联。这是1982年造成299人死亡、失踪的长崎水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害。

日本总务省消防厅透露,截至12日正午,总计约7000人不得不过着疏散生活。在接连发生建筑物倒塌和浸水的灾区,警方、自卫队和消防等部门派出7万人以上在酷暑下继续搜寻失联者和展开救援活动。

铁路和高速公路断裂等,灾害刚发生后的各地交通网瘫痪。以中国地区(指日本冈山、广岛、山口、岛根、鸟取五县)和四国地区为主,现在仍有许多路线处于停运或禁止通行状态,对物流和地区造成了很大影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有意指定为极其严重灾害。他透露,已确保了公营住宅、公务员宿舍等总计7.1万套面向灾民的住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暴雨遇难过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