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生平老婆魏兰的生平?

张衡:字平子,世为南阳著姓.祖父堪,字君游,少治《梁丘易》,光武时,为蜀郡太守,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
,卒后妻子贫困.衡父无闻.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发明了世界第一个地震测试仪器——地动仪.张衡在写作上,
也是个多面手.他一生中,结合他的科学研究、机仪制作、政治生涯、友朋往来,还写下许多文字,就目前存留于世的就有
20余篇,包括文、铭、诰、赞、书、上疏等形式;在天文学专著方面,有《二京赋》《灵宪》》《浑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玄图》和已经失传的《算罔论》.

文学家的生平经历其家世,出苼地生活时代,师承交游对其文学创作,包括作品内容风格特征都有及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其生平的考证十分必要 一 家世及幼年

根據现在保存下来的资料张衡出生于时代官宦之家,为家世学风良好的书香门第《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除这一条资料外有孙文青《张衡年谱》,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杨清龙《张衡著作系年考》都可证明,據此可知张衡出生于家世学风身后的时代官宦之家,有机会得到很好的教育博览经史著作,尽管众学者对张衡祖父张堪是否就是在《後汉书》中有传记的张君游争议激烈,有学者将其远祖追溯至汉留侯张良但对张衡的生平家世富足,无可争议

这一事实为张衡广泛接触前代文化典籍,积累深厚学养提供了条件家庭教育的熏陶,成为张衡一生淡泊好学钻研学术的根基,

而其出生地南阳则是东汉时期相当富庶繁荣的地区南阳靠近当时的都城洛阳,交通便利农耕,商业均很发达又是世家大族聚居之地,很多豪强地主都居住于此西汉时期,名臣张释之直不疑都是南阳人氏,东汉光武帝也起家 这一地区可谓人才济济具有宏阔豪荡的乡俗风气,张衡生长于此其年少时期所受的文化熏染及教育都是十分充足的,据《汉书地理志》西汉时南阳郡共具有36县,359116户人口1942051人,而《后汉书地理志》载城37,528551户人口亦增加到2439618,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学校兴盛,人才云起从张衡好友催瑗的《南阳文学官志》,张衡的生平《南阳文学儒林书贊》都可了解大致情况。而张衡《南都赋》更是对家乡山川丰茂人杰地灵的状况做出了描摹:“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据漢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畅纷郁郁其难详”

如张衡在《二京赋》中所言“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富足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风氛围为张衡一生的治学奠定了坚实根基

关于张衡,存留下来的资料十分有限但这些片段足以推断出家乡文治对其早年学养的熏陶培固。催瑗《河间相张平子碑》“君天资浚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固然说明张衡的生平天资聪颖,但自幼生长环境的良好也是重要原因

张衡在南阳度过了富足安静的少年时代其聪颖的天资和富足的家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而其豐富深厚的学识则是在青年时期的游历中积淀的《后汉书张衡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这一条记載十分简略没有注明张衡入京师的具体时间,孙文青《张衡年谱》经过考证推断将其具体时间定为永元五年,自此张衡在京师洛阳忣三辅地区游学七年之久,得以观摩太学广泛接触前代典籍,同时,在京师与一些著名学者的交往及朋友间的切磋也使他得以扩大視野,增长见识京师雄伟壮阔的建筑,繁华喧闹的市肆成为《二京赋》中辉煌雄放的描摹的底本,《后汉书张衡传》中说他对《二京賦》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而这一过程在早年游历时期就已经开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衡的生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