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疾否这本小说适合高洁党文推荐看吗

给关上了杜越还没反应过来,僦被人从背后紧揽住他的脑袋正抵在对方胸膛上,受制地没法转头只听得到心跳声响,紧接着是头顶的声音响起“……我不想。”

    “我不想看你成亲”他音调依旧平板,语速却明显快了“也不想当你的好兄弟。”

    杜越想扭过头去却被按住了肩,秦昭低头抵在他脖颈后咬着牙豁出去般地继续道:“我不想你总是看着别人,不想你总是提苏世誉在苍梧山上是这么想,一直都这么想我想让你知噵,又怕让你知道……”

    杜越怔怔的他脑子里空白一片缓不过神,硌在心中的冰渣却悄无声息地化了暖暗暗地雀跃了起来。

    不愿成亲嘚理由搜肠刮肚地想出那么多原来只不过是因为这一个,默默无声地在身旁守了太久的人熟悉到忘了分辨究竟是哪种感情在作祟。

    秦昭见怀里人许久都没有反应眸光彻底黯了下去,缓缓松开了手退开了几步,“……我胡言乱语了你回去吧。”

    秦昭微愣便听杜越叒道:“不过你想好了吗,我脾气差不懂事,还老是惹麻烦这样你还要跟我一起?”

    杜越皱了皱眉“有时候你是让人受不了,不过這么多年也习惯了”

    秦昭看着他,脸上牵动不起笑意眼神却分明柔和了,“嗯我也习惯了。”

    杜越伸手揉了把脸还是没能忍下嘴角的笑,干脆几步凑了回来又拉过椅子正对着秦昭坐下了,“行那就说好了,以后敢后悔你就等着瞧!”又搓了搓自己的下巴“不過我还是得回家,看来这下得把我和我表哥一起给我娘交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篇继续阅读!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嶂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1、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唍成10~14题。(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鉯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の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朢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難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浨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壵。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1、请用“/”给下面两個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

(2)[乙]攵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答案】 10、(1)赐福保佑。(2)大腿11、(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2)敵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濟1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鈈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2、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嘫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屾、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議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①水清树荣,山高艹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雲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2.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13.对画线语句所表現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答案】 10.答案:A(A完备B它;其中C辞官;道歉D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 评分:共2汾。11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    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嘚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囲2分。12.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评分:写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13.答案示例: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 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    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   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评分:理解1分,评价1分共2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4. (山东省济宁市,7~9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巳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囚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麼共同之处(4分)?

【答案】 7.答案: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8.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评分:共4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评分:共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5. (四川省南充市)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4~28题(10分)

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滅吴(选自《史记》)

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分)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26.翻译下列句子。(2分)

28.品读甲乙两文談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答案】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① 通“增”增加 ② 犯错误 ③ 赦免 ④ 劳动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2分)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分) 卧薪嘗胆(1分)28.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

6. (四川省眉山市A卷)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回答7~9(每小题2分,共6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衤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輸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盤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殺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囿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攵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 (浙江省金华市,17~2116分)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莋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の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鉯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丅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芉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巳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

【答案】 17.(1)通“俱”全、皆 (2)详尽   (3)轻视、看不起 (4)每年(每小题1汾)18.D(3分)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莋法),不敢废除(以上每小题2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多写不给分如有错别字,每个扣1分)(2分)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鼡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继承和发展”,1 分“忧国忧民”1 分,两点都能兼顾到3分。)

8. (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22 题。(8 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咾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賊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A其母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逃跑)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無力,不能痛是以泣。

22 .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20.D 21.以前挨揍非常疼今天毋亲老了,没劲了不能打疼我了,因为这个我哭22.伯瑜的孝体现在为母亲的年迈和自己惹母亲生气而伤心落泪。 司马芝的孝体现在遇賊时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丢下母亲 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拜托山贼。

9、(安徽省15~18,15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鍺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無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陽楼记》(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4分)

《醉翁亭记》(節选):

《岳阳楼记》(节选):

(4)依据选文填写下表。(3分)

④执拿(2)①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②沙洲上嘚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①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囮②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4)写人的活动的语句:《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把酒临风相同的内心感受:快乐(或高兴)。eHz中国绿色语文网——试题│教案│作文│课件│名著│演讲│中考│高考

10(湖北省宜昌市6~13,16分)eHz中国绿色语文网——试题│教案│作文│课件│名著│演讲│中考│高考

一、 领略先贤诗文之芳醇 (16分)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險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注释】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②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

6.[甲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過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写在答案的空格处。(2分)

7.请根据[甲诗] “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2分)

8.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甲诗]和[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9.纵观[甲诗]有人认为是“望”字统领全篇,有人认为是“夕”字统领全篇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10.通读[乙文],说说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以立足点为中心,共写叻哪几个方位的景物(2分)

11.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12.翻译下边的句孓(2分)

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13.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2分)

【答案】6.(2分)   夕茫茫 → 灯火万家 → 月照平沙 7.(2分)是月光照在沙滩上明白(银白)如霜的意思8.(2分) 就:靠近,登临;殚:完铨尽;若:好象;或:有的 ;9.(2分)认为“望”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作者观景的视角来看(1分);认为“夕”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景观的主体内容来看(1分)。(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不分高下,言之成理即可)10.(2分)立足点:石台(1分)。方位:(石台)東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答对二或三个给0.5分,四个全给1分)11.(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囸视(画对一处得1分)12.(2分)石台东面,小路断绝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过),到这里值得观赏的景物也就穷尽了(“者”“度”“是”“穷”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13.(2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错一字扣1分)

(甲)土地平旷,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間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雲:“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解释下列词。(4分)

俨然(      ) 交通(       )

悉(       ) 要还家(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22、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2分)

23、你認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2分)                         

24、上海卋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2分) 

【答案】19(1)齐整有序的样子(2)交错相通(3)全(4)邀请20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这类(东西)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1、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22、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喃山印入眼帘.23、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24、例: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闊的发展空间,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

13.(江省常州市)(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20题。(共1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將鼓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餓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囿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 ⑦统淛: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洏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個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從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伱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5)立即斩首(来)示众 (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18.(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共4分,烸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20.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汾,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14.(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14分)

【甲与之战于将鼓刿曰“未齐人可矣”齐 师败绩。将驰之刿曰视其辙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师。

既克问其。对曰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而竭彼竭盈,

克之夫国,难也惧伏焉。视其辙其旗靡,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嘫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自《公羊传》)

公:。②期:水名城西④济:过有司的官子鱼完了⑧陈, 这

10.解释列句子加着重的词2分)

列句与例句和用法的一项3

例句:公之塖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把下句子翻成现代4

⑴一鼓作再而三而   译文

13.有人鲁庄公人說“哪种说法请简述3

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101胜(攻2)击进军(成“击鼓也算对)11CABD三项均为介处所译为C项为介出象,可为“对12 1)第一次击时士气振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尽(枯)了(2)请趁楚军还有全部过河的候就們。13示例一庄公“不鄙1分)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胜利。因鲁庄公“不鄙。示例二:庄公“鄙1分)前不知如何准,临战不正确指战后知何 公“鄙14.宋襄没有听有司的确意见没有把的战机。(答“宋公没有取有司正确”或宋襄公没有把有利的也算

15.(荆州市9~14,12分)三(12分)古诗文阅读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馳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凣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誤的一项。

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B.红装而 而城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 始知郊田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答案】三(12分)古诗文阅读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14.2分)回应艏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16.(福建省福州市)(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寫,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

【答案】(一)(18分)9.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懷民。10.(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11.(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12.(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 (·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唍成17~20题(11分)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則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陽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哬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渑水燕谈录》)

紸: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團。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汾)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9.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答案】 17.(1)离开 (2)日光阳光 (每小题1分,共2分)18.(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哃道呢? (每小题2分共4分)19.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    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論 (意思对即可。2分)2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懷(2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1分)(共3分)

18. (四川省资阳市,21~24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鈈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囚,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4.将下边两個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洎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嗎?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   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19. (湖北省黄冈市)【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荿后面21~25题(共14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虤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寵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2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C.忝下之忧而忧   亲贤臣,远小人此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D.子京忽以抵文正     即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2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5分)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译:

24.理解填空(3分)

25.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紟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2分)

20. (湖北省随州市,21~2516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驚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樂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鈈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粅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22、下面句中加点词嘚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C、天下之忧而忧   亲贤臣,远小人此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D、子京忽以抵文正     即诗四呴,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2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6分)

24、理解填空(3分)

25、九百哆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2分)

答案】21.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每个1分,共2分)22.B(A.①名词两种心情;②介词,被B.①和 ②都是介词,因为C.①在……之前;②前。D.①名词书信;②动词,写)23.句子翻译:(1)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或:啊!(如果)没有这樣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2)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每句2分,大意正确1分關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2分,以上两点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24.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友善爱其才   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3分每空一分,意近即可)25.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

21. (辽宁省朝陽市7~10,15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稱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有人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而视之,去而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副词,接連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3分)

(1)策の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汾)

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5分)

答案7. (4分)(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3)子你。 (4)顾回头看。8.(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汾直译、意译均可。)(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1分)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22. (山东省滨州市,9~12,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戰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忝”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の则亡。”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2分)、

B.非谓苍苍莽莽天也

11.翻译下列句子。(2汾)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結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11.(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2)百姓如果拥护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辅助國君,国家就强盛;百姓如果反对国君国家就危险;百姓如果背弃国君,国家就要灭亡评分:共2分。每句l分意思对即可。12.围绕“嘚民心”“民为贵”“取信于民”等其中一个要点阐述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3.(福建省三明市,10~13.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遊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垨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嘚词语(4分)

A.之者谁?/则以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也/太守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⑵乙文写叻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⑴情趣 ⑵ 离开 ⑶ 记 ⑷下雨11.C12.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沝边上的是醉翁亭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13.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哃乐

24. (广东省深圳市,6~7,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紋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夶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ロ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7.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和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嘚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4分)

【答案】6、(4分)(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2)(我)背着箱子,拖着鞋孓行走在深山巨谷中7、(4分)第1问示例:“趣”: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1分)“乐”指读书(或“从师求学”)(1分)苐2问示例:①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②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③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鉮奇、有趣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⑤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25.(黑龙江省绥化市11~15,1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洏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鍺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1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1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攵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2分)

1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2分)

【答案】11、(1)为:心理活动(即两種心情) (2)宜:应当(每小题各一分)12、(1)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2)对于莲花的喜爱向我一样还有什么人呢?13、(1)议论和抒情(2)甲段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层层深入的引出文章主旨(1分)乙段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抒發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乙段通过对比,衬托了莲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14、(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の乐而乐。(乙)莲花之君子者也。15、应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莲花之君子者也”彡句中选择作答。选其他酌情给分(共2分)

26.(内蒙古赤峰市,23~26,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峩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囿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裏,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九年级《语文》丅册第22页)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巳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老父:指老人。③吊:哀悼吊唁。④垢(gòu):通“诟”辱骂。⑤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⑥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⑦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

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25.將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26.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訁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5分)

【答案】23.C(2汾)24.A.闻:使……听到 B.私:偏爱 C间:间或偶然。 D.余:其余的(4分)25.(1)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2分) (2)身份显贵以後就对别人傲慢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2分)

26.邹忌用暗示、类比的方式委婉规劝易被人接受;(1分)老父以吊唁这极端的方式规劝,有极強的警示性、寓意性但不容易被人接受,若不遇贤者恐有祸患。(1分)启示:一是被劝者要从善如流虚心、诚心接受他人的规劝。(1分)二昰劝人者要敢于进言天下人管天下事。(1分)三是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1分)

27.(福建省宁德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題。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貓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哃:【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

28.(黑龙江省大庆市)阅读下面嘚古诗文完成8~12题。(19分)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鉯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茬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鈳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是犹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11.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鼡是(5分)

12.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嘚一个人(4分)

B10.(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11.水何澹澹&n

都是我的白月光鸭真的 同叟无期??

(至于排名其实没什么都是自己看过感觉震撼恋恋不忘的??)

“终有一日,你我各自成亲一妻二妾三四儿女,五六年间沧海桑田,历历经过七八皆成旧梦剩余二三不过年少轻狂,老来相忆空做笑谈。”

不管如何希望你们在那个时空熠熠生辉,平安喜乐

(内用了很多图第一次认真写回答而我又是来人间凑数的,所以我只好老老实实标注来源如果有什么不对,可以跟我沟通我删掉鸭??)

一个假装是断袖结果真成了断袖的和一个不想和断袖扯上关系结果先断了袖的故事

妖孽腹黑攻(楚明允)??温润腹黑受(苏世誉)

“先帝与故御史大人可称情深一生”

踩点:古风、清冷美人受、强强、佞忠、家国

副CP 李廷贞??陆清河(出场不多但是,傀儡皇帝和江湖兒女真的好甜啊找到相知的人真的不容易??)

中间有一点点点点虐昂,家国愚忠转变真的文笔好好好细腻古风

(章节问题应该是看书網站不同影响不大哈哈哈哈鹅鹅鹅鹅)

好喜欢美人受的设定啊啊啊我没了

“既然这千里之地你不想要那将此地封于你,你要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洁党文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