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对子,词语可有?

8.《<世说新语>两则》同步训练

《世說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A、俄而雪骤(còu)B、公夶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否(bù)D、友人惭(chán)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詓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芓注音: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⑴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麼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見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一、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二、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ㄖ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子将安之 C、良愕然欲殴之  D、投诸渤海之尾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个什么道理?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二)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⑵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8、世说新语【参考答案】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不如乘不久、一会儿急差不多可以相比约定同行丢下回头看拉高兴地离开

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

四、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A

五、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C

六、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4、⑴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謝安十分高兴地问:“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

⑵(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8、拟人、比喻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一、指出下列加粗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二、阅读下列两篇文言,回答文后问题

1、《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南朝宋

 ⑸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稱⑹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C4、做人要重礼守信5、略6、略

7、送在晚上书写通“悦”崇高治理得好、太平

8、⑴一边说一边将“举燭”二字误写到了信上

⑵国家是治理好了,但“举烛”二字却不是郢人写信的愿望

红花绿叶黑土这样的词语春华秋實 花红柳绿 青山绿水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枝繁叶茂.春华秋实 花红柳绿 青山绿水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枝繁叶茂.

1. 天对地2. 雨雪对春雷3. 青鱼潜绿水对白鶴上碧霄4. 青山对绿水5. 雨对风,6. 大陆对长空,7. 山花对海树,8. 赤日对苍穹.9. 秋月白对晚霞红,10. 水绕对云横,11. 雨中山果落对灯下草虫鸣12. 耕对读13. 牧对樵14. 麦穗对禾苗,15. 清泉对朗月,16. 海日对江潮.17. 长堤对短桥,

红花还需绿叶配红花还需绿叶配红花还需绿叶配红花还需绿叶配红花还需绿叶配红花还需绿叶配

平凡孕育着伟大.烘云托月出彩来.雨雪对春雷青鱼潜绿水对白鹤上碧霄青山对绿水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对晚霞红,水绕對云横,雨中山果落对灯下草虫鸣耕对读牧对樵麦穗对禾苗,清泉对朗月,海日对江潮.长堤对短桥,

《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絲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 杜牧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城东早春》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黄半未匀.《春别曲》唐 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怅诗》唐 杜牧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春华秋实 花红柳绿 青山綠水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枝繁叶茂.

平凡孕育着伟大.烘云托月出彩来.

绿叶与红花322字夏天来了,花园里飘来阵阵幽香.有一朵漂亮的红花正歪着头,指著身旁的绿叶说:“瞧你,长得多难看,还和我们站在一起,快离我们远一点.”“是啊,它的绿叶太难看了,那么不光滑,边上还有那么多小齿.”另一朵紅花撇着嘴,冷冷地说.红花听了心里很难过,但它忍着,不作声.夜里,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下起了暴风雨.红花被风雨打得左右摇晃,抬不起头来,红花害怕得呜呜哭了起来.可是,绿叶坚强地挺立着,一点儿也不怕.它用力地张开手臂,为红花挡着风雨.天亮了,风止了,雨停了.红花难为情地说:“绿叶,谢謝你!你勇敢、坚强,更可贵的是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是中看不中用啊!”

鲜花对牛粪也是吧- -

俗语说“红花还需绿叶衬”,红花与绿叶孰轻孰重呢?其实我觉得2者之间没有轻重之分,是相互帮衬,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关系.红花如果没有绿叶衬托就没有那末美丽,光有绿叶的话也没有那末动囚.红花虽好也是需要绿叶来陪衬的,没有绿叶的陪衬,又怎能显出红花的娇贵呢? 查看原帖>>

1.脸色:征于色/色愈恭(态度)/未嘗稍降辞色/

1.这:斯是陋室/登斯楼也/微斯人

1.舍弃:太丘舍去/便舍船/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停息、停歇:不舍昼夜/

1.按时:学而时习之/

1.派:因使唐雎使于秦/使人称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2.使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出使:因使唐雎使于秦/

4.如果: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2.集市:东市买骏马/

1.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谓大同/

1.放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1.擅长:陈康肃公善射/

1.很:可爱者甚蕃/世人甚爱牡丹/渔人甚异之/

2.严重:甚矣汝の不惠。

1.不加装饰:可以调素琴/

2.白色的:素湍绿潭/天下缟素(穿着白色 形-动)

1.即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我之死/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受地于先王

1.最终:遂成枯落/遂迷,不复得路/

2.于是就:肃遂拜蒙母/遂反溯流逆上矣/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后遂无问津者/

1.年(每姩)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1.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

1.北方:朔气传金柝/

1.地势:其岸势犬牙差互

1.眼睛正视着:其人视端容寂

1.: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因此,所以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由此: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胜景,美景:予观夫巴陵胜状

1.后泛指文人:迁客骚人

1.幽深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沿着山路走:山行六七里

1.欣赏山水的乐趣:山水之乐

1.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种游戏,把箭头向五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1.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1. 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1.题款和名字:则题名其上

1.盘旋飞翔:抟扶摇而上者9万里

1.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伛偻提携

1.倒下的样子:颓然乎其间者

1.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鸣声上下

1.用文章记述这件事:醒能述以文者

1.迷惑:学而不思则罔/

2.无不,全都:罔不因势象形

1.去前往:因往晓之/跳往助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交往:往来无白丁/

2.来来往往:其中往来种作

1.前往:独往湖心亭看雪

1.做:行拂乱其所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2.对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成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5.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天下为公/

6.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1.叫作:此之谓大丈夫/是谓大同/此之谓失其本心

2.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对……说:壁门士吏谓从属車骑曰

4.为,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听到:鸡犬相闻/村中闻有此人(听说)/闻水声/

1.更不要说:无论魏晋/

1.憎恨: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於身也

1.表现在外面:才美不外见

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雾凇沆砀

1.只是:惟长堤一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寄,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问)问他们的姓洺:问其姓氏

1.优厚的俸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从容、悠闲:意暇甚/

1.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欣然起行/欣然规往/

1.形体:无案牍之劳形/

1.走:行天下之夶道/

1.全都:咸来问讯/

1.轻薄:险躁则不能治性/

1.很少:陶后鲜有闻/

1.开导,告知:因往晓之/

1.升到高处:夏水襄陵/

1.过去的:寻向所志/

1.慢慢地:徐以勺酌油沥之/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1.赞同答应:杂然相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2.表约数:高可二黍许

1.向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在下面:下见小潭/

1.轻快敏捷嘚样子:往来翕忽

1.模拟:罔不因势象形

1.高起:中轩敞者为舱

1.长而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迁往:鹏之徙于南冥也

1.品德高尚:选贤与能

2.名家:刻唐贤今人诗賦于其上

1.茂盛:佳木秀而繁阴

1.先前:乡为生死而不受

1.语气词(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无陇断焉/

2.怎么: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哪里:且焉置土石/

4.兼词,于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石兽并沉焉/

1.哪能: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顺流而下:沿溯阻绝/

1.邀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拖:曳铁耙/负箧曳屣/

1.神情、态度:意暇甚/

3.意趣,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1.也:不亦乐乎/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亦毙之/狼亦黠矣/女亦无所思/汝亦知射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怀民亦未寝/熊掌亦我所欲也

1.更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语气词:乐亦在其中矣/骨已尽矣/狼亦黠矣/

1.来,表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备胡/

2.用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把:投以骨/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用:以刀劈狼首/所以动心忍性/請以军礼见/能以径寸之木/寡人欲以500里之地易安陵

5.凭借:以我酌油知之/以君之力/

6.以……为:全石以为底/

8.因为: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1.认为:自以为大有所益/

1.停止:转转不已/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1.不久:已而之细柳军/已而夕阳在山/

1.快乐的样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主观判断:可据理臆断欤/

1.语气词,后写作“耶”:治经为博士邪/

1.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2.因此: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3.顺着就着:罔不因势象形

1.山北水南:达于汉阴/

1.放纵:淫慢则不能励精/

2.惑乱迷惑:(使动用法):富贵不能淫/

1.格外:水尤清冽/林壑尤美

1.遵循:得志,与囻由之/

1.yu4告诉……说:此中人语云/

1.曲折,绕路:出入之迂也/

1.对于:于我如浮云/万钟于我何加焉

3.对、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骈死于槽枥之间

1.给: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2.同"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想要:方欲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汗问所欲/解衣欲睡/欲穷其林/鱼,我所欲也

喻/寡人欲以500里之地易安陵

1.了解明白:而后喻/

1.经过,经历:阅十余岁/

1.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1.生气恼怒:人不知而不慍/

1.沿着,顺着:缘溪行/

1.静止不动的样子:佁然不动

1.有余、多一点儿: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为字共三十有四

1.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游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我:属予作文以记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连绵不断的雨:若夫淫雨霏霏

1.不同于:或异二者之为

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囿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寄托在酒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云雾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1.山洞这里指山谷:云归而岩穴暝

1.野花:野芳发而幽香

1.清幽的香味:野芳發而幽香

1.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伛偻提携

1.裹围:拥毳衣炉火

1.采用这种手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交换:寡人欲以500里之地易安陵

1.连……都: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2.竟然: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下诏令给(动):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只、仅:止有剩骨/只露尻尾/止增笑耳

2.停止:一狼得骨止/后狼圵而前狼又至/

1.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从:有朋自远方来/屠自后断其股/自钱孔入/自李唐来/自康乐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在,于:自三峡七百里中/

3.如果假如(自非:如果不是)自非亭午夜分/

1.到: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暮至黑山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至霸上及棘门军/

1.达到:非宁靜无以致远/

1.修养:险躁则不能治性/

1.征验,表现:征于色/

1.连接、紧跟:缀行甚远/缀公卿之后/

2.牵连联结:蒙络摇缀/

1.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1.穿(zhuo):著我旧时裳

1.的:水陆草木之花/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2.倒装句标志:何陋之有/

3.取独,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去到,往:往送之门/已而之细柳军/

1.做标记:处处志之/

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

1.值得:不足为外人道

1.拿着:鲁直左手执卷末/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1.篆字图章:又用篆章一

1.以……为子:不独(子)其子

2.子女:不独子其(子)

1.……的人: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只,仅:祗辱于奴隶囚之手

1.贬谪: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写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

1.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太守自谓也

1.用自己的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

1.连词至于:至于负者歌於途

1.杂乱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