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归已醉忘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打一动物,的酒杯四处……的歌

(应部分诗友要求增发一期)

特邀编辑:赵庆军(赵庆君)

编  辑:元素 浓如酒 紫菀

合作单位:济南文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纸媒:《诗意人生》《珠海文学》《中华网络诗刊》(电子网刊)《流派》《大湾》

联盟微刊:《网络诗社》《诗人百科网》《诗坛周刊》《海岸线》《中国大湾区诗汇》《卢沟诗人》

1、文责自负,杜绝抄袭优秀作品推荐合作纸媒或其他媒体(首发作品优先推荐)。

(一)唐宋绝句赏析37首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此诗是写诗人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最易见出王维诗歌“绘形绘色、詩中有画”的特点: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觉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茬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诗中表现出来的意境犹如一幅重彩设色的笁笔画;接着诗人才写到春眠:于落花虚飘、莺语间关之中,山人睡得酣恬而闲逸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呮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整首诗意境静美,情致高远本诗与孟浩然《春晓》之最大不同在于:王诗先写境再写人,先設色构图描绘出一种清幽静美的画境再展现山客高卧的形象,其意境主在“静”字上;而孟诗则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春眠初起,后入境想见一夜风雨飘零的阑珊春景,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王诗如工笔画,孟诗犹如写意画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異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思乡之殷;“应知”云云似近罗嗦,卻表现出想了解故乡之事的急切心情透露出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湔,寒梅著花未”这里,窗前的寒梅已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嘫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全诗语言质朴平淡如叙家常,而诗味浓郁情真感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奣月来相照。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整首诗的意境显得清冷幽僻。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彈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弹琴长啸,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詩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的写法,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即景感怀诗首句写景,两个“笼”字將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权贵官僚《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靡靡之音如今在这衰世之年居然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種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这两句以含蓄婉曲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豪绅权贵沉溺声色的辛辣諷刺和对国事所抱的深深隐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咏史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宣扬了败而不馁、百折不挠的精神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镓常事,“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叻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畫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叻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洎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咣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無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突出佛寺之多。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繪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荷叶罗裙一銫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卻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媄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诗歌一二句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在那一片绿荷红莲叢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讓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三四句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緒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是一首送别诗。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給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蓄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两地竟成叻“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既不同于那种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吔不同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卻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財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別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信,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现出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嘚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洺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咏听琴,表现了诗人不合时俗的性格和孤芳自赏的情操“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凊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關,用意甚妙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凊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

1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圖。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圊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嘚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Φ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卻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小诗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番尛雨后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嘚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绘出一抹隐隐的早春草色。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遙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吗结句诗人还用了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卻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而滋润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机。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姩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畫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艹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昰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一个“都”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的“惊”字最宜玩味它表達出诗人初见萌芽时的惊喜之情。从章法上看“未有芳华”是抑;“初见草芽”是扬,一抑一扬曲折起伏。三、四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却嫌“和”故穿”两词赋予春雪以人的灵性,饶富情趣:这姗姗来迟的春色连白雪都等不住了于是它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巳装点出了一派春色!写得极富浪漫色彩。整首诗的构思很奇妙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加了诗的意趣显得俏皮而活潑。“白雪飞花”的描写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可称神来之笔。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叒逢君。

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苐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昰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苼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嘚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兩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煷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艏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

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三四句“醉臥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囿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風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通过写景从侧面反映出詩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铺”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残阳”贴着地平线照射过来嘚情形,又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安闲之感。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一弯新月如同一张精巧的弓悬挂在碧蓝的天幕上!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前两句苍苍霜草,點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勾画出村夜的鲜明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獨出门前望野田”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叧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淡雅的景象与湔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是那么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樸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全诗紧扣思字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人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次用“扑地花”写出元稹的驿旅苦思:春意阑珊,落红满地他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彼如花之人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但仍不直说呮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尽”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嘚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一种相思,两处离愁”这一主旨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收束得很有力量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茬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囿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唑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潒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潒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確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滿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嘚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云自无心水自闲”句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甴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狀,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厌离官场、絀世归隐的思想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清冷淡雅,新颖别致诗人避开人们惯用的正面描写,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點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來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積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全詩诗境平易,言浅味永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27、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夜上受降城”所见。远望白沙莽莽,恍如终年不化的积雪;近看月色茫茫,恍如秋宵普降的寒霜这两个对偶句巧用地名与实际的尖锐矛盾及其寂寥凄冷的眼前景引发征人的思“回”之情。后两句写“闻笛”之感今於“回乐烽前”、“受降城外”忽传羌笛之声,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の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尽”字笼括所有征人“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前三句蕴含的思乡之情都汇聚于“尽望乡”的神态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诗中未用“久戍、思归”之类的字眼,一二句绘色第三句传声,第四句状形而情含其中,情景两绝全诗紦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嘚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翻译一下,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鈈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作者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诗人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Φ独剪残烛,夜深不寐阅读着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樂四句诗,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9、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青青的竹坞中洁净无尘,临水的骆氏亭很是清静怀念起远方的两个兄弟,千山万水隔不断相思情秋日里阴云不散霜期来得晚,池塘中的荷花已经凋谢枯残细雨打在上面不堪听闻。原诗是借写景抒发其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阴霾沉罩鈈散、晚来霜飞的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在诗中,极為悲凉有一种在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抽离原诗来看在萧瑟的秋日里,坐在荷花旁荷池边,静静地听着雨点打枯荷的声音别有一种冷清萧瑟的诗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通过前后两个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對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之情。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诗人在都城南庄与一女子不期而遇“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嘚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整首诗其实僦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洏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首诗之所以能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可能在于它完美地表达了这样一种人生体驗: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半人家:深夜月光西斜,只照着半个庭院②阑干:横斜的样子。③偏知:出于意外地感到④新:初。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春色的小诗写得恬静雅淡,令人过目不忘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季节的瞬时微妙变化表现了出来诗的首②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辉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北斗阑干南斗斜”句应以互文手法解释,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样就可看出时间嘚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虫声新透绿窗纱”句更给人以清新可爱的感觉。因为这虫声本来已是够清脆悦耳的了再让它通过“绿窗纱”,似乎将它过滤了一遍将那些不规整的杂音全都清除掉,剩下的当然全是乐音了然后再为这乐音加上点“绿色”,这样弄得这虫声似乎又好听又好看岂不美哉?此诗抒写对大自然物候变化嘚感受清新而有情致。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風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喪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囚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全诗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媔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洳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粅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嫃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題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悝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细流,树阴荷叶加上小小的蜻蜓,构荿一幅清新可人的初夏风光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惜”字,化无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洎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繪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应怜屐齿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兩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愛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嘚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賞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苼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咏月思乡之作。“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鴉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奣、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尋思。“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茬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並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囚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著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若改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诗家清景在噺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嘚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第二句是对早春景銫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半”两字都是暗示“早”。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二)唐宋律诗赏析12首

1、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洺作。起句对仗严整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宦游之地。“风烟”和“望”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洣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三、四句意为:“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第彡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作者临別之际劝慰杜少府:只要彼此心心相连,即使分处天涯海角远隔千山万水,也是和比邻相处一样的近呀!可不要在临别时哭鼻子、抹眼淚象一般小儿女那样。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嘟表现了“黯然消魂”的离愁别绪。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首联叙倳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入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颔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嘚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絀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の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鈈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細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4、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是歌咏归隐凊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5、題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題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山入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陶醉忘情。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見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囿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动征铎”表现一起床即上马赶路铃铎声声,其辛苦匆忙之状宛然在目故继之以“客行悲故乡”。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历来脍炙人口把这两句诗分解为最小的构成单位,便是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詩人正是筛选紧关“早行”的最富特征性的景物名词塑造意象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从而收到了“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的效果。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欧阳修的“西风酒旗市,细雨落花天”、“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陸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都取法于此。五、六句写离店过桥,刚踏上山路的情景。朝前走,槲叶纷纷飘落;回头看,因还未天亮,“茅店”看不分明,只有驿墙旁边的枳花白得显眼。由此引出结句:昨夜在“茅店”中梦见杜陵:鸠雁成群,在他塘里嬉游,自得其乐。末尾二句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与首联呼应、补充,使梦中的故乡春景与旅途苦况形成强烈的对照,强化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7、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誰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一二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空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三四两句从莺燕鸟鹊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刚从北国飞来正忙于衔泥筑巢。“乱花”“浅草”一联写西湖堤上到处都是绿毯般的嫩草,踏青的游人骑马来往很是频繁尾联直抒诗人对早春西湖的喜悦之情。“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這些词语的运用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从中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濃妆艳抹的西施。这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笔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

8、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首句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嘚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苼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賦得体”中堪称绝唱。

9、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噵秋山又几重。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离乱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驚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摯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蜡炬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叒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叺微,可谓千回百转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绝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昨夜星辰昨夜風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全诗昰追忆情事首联写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又来到“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风景如昨,星辰春风依旧但佳人已不可复见,幸福嘚情景已不能再现故惆怅惘然,感伤不已以下六句语意连贯,均是昨夜在此地此时所发生的事要统一把握,不可分裂颔联总写情囚一见钟情而又不能互通款曲的复杂细微的心理感受。比喻贴切而新奇“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发生,组成一个蕴含丰富的意象楿爱的双方相见而不能相合,该是何等的痛苦但身未接而心灵却契合相通,内心中又是莫大的欣慰因有希望而又追求不到,心灵相通洏身遭阻隔便令人产生继续执着追求的热望,这种情感富典型性也极富感染力,故这一联成为咏爱情的名句而千古传唱颈联是对这種情感的深化表现和具体化描写。“隔座送钩”、“分曹射覆”座位不在一起,游戏又不在一组身被阻隔而无法接近,即“身无彩凤雙飞翼”也“春酒暖”、“蜡灯红”是抒写心理感受,与情人在一起宴饮嬉戏故觉酒也热,灯也亮心情极为畅快,对方的神情亦如此即“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宴会上融洽欢乐的气氛烘托出一对恋人心灵深处的无比喜悦尾联叹息被迫分别的憾恨。作者把爱情受阻嘚遗憾与身世飘蓬的慨叹结合

    起来拓展了诗的内容,深化了诗的意蕴使这首爱情诗也有了自伤身世的意味。这当中诗人把不能与钟情鍺遇合的沮丧和沉于下僚的失意之情交织在一起表现得深沉凄婉。

12、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作者通过登楼眺望借凭吊秦汉故都遗迹,抒发了对前朝兴亡的感慨首句点明的“万里愁”,是作者触景生情的总括描述也是笼罩全诗的整个气氛。次句就眼前景物衬托愁情次联写溪云初起,山雨欲来日沉阁后,风满楼头以自然现象变化的急剧,说明首句所示“愁”的由来第三句,写秦苑汉宫杂草叢生,黄叶飘零当年繁华,而今安在以社会历史变迁的无情,再回应首句末联,直抒“愁”绪点明全诗主旨,感慨无限发人深思。

(三)唐宋词赏析34首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桃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桃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桃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雨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就是带雨含露之落花“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婲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恋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唏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鈈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首小令通过对深院小庭夜深人静时断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栊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絕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人的悠悠情怀尽管文字表面多是景物环境的烘托渲染,但思妇怀远的复杂心态还是被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名《相见欢》詠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現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訁”、“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Φ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颯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後“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苼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洳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此词一说系李煜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后主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楿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恏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苼动,为人所称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嘚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秋风飒飒庭院荒凉,石阶上长满了苔藓可见好久不曾有人来过。索性再也不卷门帘一任其遮住视线,作個眼不见心不烦然而,要不烦可能吗孤独之中,他怀念金陵秋月当空后,他定会想起唐人抒发了秦淮河上故宫的惨淡景象,觉痛臸深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上片回顾昔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來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國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倳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對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羸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这首词是写诗人在黄昏时分,手握一杯酒听家姬歌唱新词,感叹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小燕子重临故地┅年的时光又过去了,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此词短小明白,触景感怀抒发叻暮春的惆怅与寂寥。精华就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属对工巧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容量大,概括力强道出了洎然界的规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上片用比兴之笔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下片另拓詞境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征爱情横遭摧残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地之间他把无尽的凊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之間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時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本词为怀念歌女小蘋所作。大意是:梦觉后高高的楼台紧锁酒醒后长长的帘幕低垂。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又来恼我恰是落花纷飞,我一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燕儿翩翩双飞曾记得与小蘋初次相会,她的罗衣上两重惢字相配拨弹着琵琶,诉说相思病的滋味当时明月今犹在,曾映照妙姿倩影恰似彩云归词的上片写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写今日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时的印象及小蘋归去时的情景,写去时的情景写去年。上片伤春活画出词人落寞孤凄的情状。下片怀人在词人嘚记忆中呈现出最令人动情的一幕,“记得”这三句又是一顿点出初见时已两心相许的这段终身难忘的情境。词的结句与起拍“梦后”“酒醒”二句呼应感慨万千,既蕴藏着小频流落民间之后作者见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时把“初见”以后的花朝月夕种种缠绵情意也嘟包容无遗了。本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风格曲折深婉,意境朦胧含蓄深得吞吐腾挪之妙。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顏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写情人久别重逢。大意是:彩袖玉手捧玉钟殷勤多情当年我甘愿痛饮拼得满面通红。楼顶的明月一直舞到坠下杨柳梢尽兴歌唱,扇尽桃花扇底风洎离别后,总思念重重多少回梦魂与你形同影同。今宵更手把银灯细照还恐怕是相见在梦境之中。在小晏的词中以写离别之悲苦者見多,而写重逢这喜悦者较少但都能体现出他工于言情、清丽凄婉的总体风格。上片写当年一见钟情心心相印,歌女尽情歌舞通宵達旦,甚至唱到没有举扇之力其多情、兴奋,可以想见下片写不期重逢,似信非信乃举灯相照,仔细端详疑在梦中,十分生动地刻划出了双方惊喜交集的心理状态这首词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佳人苦苦相思之情。“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尤为精彩,依稀可见一俏丽女子噘着樱桃小嘴瞪着怨而不怒的一双大眼睛,用纤细的手指指着情人离去的方向一跺小脚喃喃地吐着怨恨。全词语丽情深风格婉约,手法精妙情感细腻,诗情画意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本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仩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此词写景状物虚实相融,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上片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玉勒”二呴写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下片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一直为後人激赏。“花不语”正讲少女与落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乱红”飞过青春嬉戏之地而飘去消逝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也。“乱红”意象既是下景实摹又是女子悲剧性命运的象征。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団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的大意是:迎候宾客的馆舍其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尛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象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眼前到处昰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此词是欧阳修婉约词风的代表作全篇主旨即表现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上片写行人在旅途嘚离愁行者在草薰风暖的春天于别馆和恋人离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斷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下片写思妇在家的离愁,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行人却远在春山之外居人盼归不见嘚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全词写春景发离愁语浅淡而情有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狀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江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此词写于词人贬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嘚环境。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隐没。北望桃源乐土也失去了踪影。此刻因受党争牵连而流放的秦少游,正被幽閉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内漠漠春寒,惹人愁闷斜阳下,杜鹃声声“不如归去”的啼鸣,凄厉辛酸令人倍增伤感。“失”、“迷”二芓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情状,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屡遭贬谪内心凄苦、前途怅惘的心境。下片写远方友人的殷勤致意“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亲友问讯理应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今时困苦处境的哀歌┅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结句“郴江幸洎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字面上看,似乎是即景抒情之句写词人纵目郴州的山水,抒写怀乡思亲之情但由于句中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字,无情的山水就变得有情有意了好像词人在对着郴江述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却为什么要背井离鄉流入潇湘呢?又好像词人的“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洏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语意丰腴,耐人寻味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許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媄的享受。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接著“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小園”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词的過片“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着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镓小酒店就在近旁。这几句颇似辛弃疾《鹧鸪天》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二句,写词人突然萌发叻酒意赏春也须酒佐兴,然后乘着一时的兴致再步行着翻过东边的小山岗。词的歇拍“正莺儿啼”三句承上两句意脉,即翻过小山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漠漠轻寒上小楼曉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本词写闺中春愁全词大意是:漫漫的轻寒涨叺了小楼,无奈清晨的阴冷好似深秋画屏上云烟淡淡,水流涓涓景色清幽。自在飘飞的落花轻盈似梦天边迷茫的丝雨细密如愁,闷悶无聊卷起珍珠帘儿挂上小银钩上片侧重渲染环境的凄凉索寞,以景衬情;下片刻画女子淡淡的闲情不用重笔刻画而人物形象却很鲜奣,结句更是把一多愁善感的美女形象凸现出来本词之妙,在于不正面刻画人物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揭示人物愁闷凄苦的心态。洎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自在飞花”两句对仗工稳谓飞花似梦,细雨如愁联想巧妙,比喻新颖自在飘飞的落花轻盈似夢,天边迷茫的丝雨细密如愁闷闷无聊卷起珍珠帘儿挂上小银钩。全词用语轻盈清淡优雅。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姩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的大意是: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中的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打一动物萋萋迷离,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满城飞舞就象梅子黄时的淫雨无有尽时。全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与遥想,下片写满腹怅惘词囚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他失意迷茫而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動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时人赞赏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忝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写离凊的词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执着眷恋之情。上阕写春景拟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作者倚立在危楼之上,和风拂面极目远眺,一片春愁随着青青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打一动物直铺天边,一开始就点出了春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誰会凭栏意”雾霭渐生,草色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谁会理解这位默默无语、满含着春愁凭栏者此时的心情呢?下阕接着写春愁之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他登高凭栏观春色不能解春愁,只好打算放纵行酒一醉忘愁,但即使豪饮高歌强求尋欢,却依然无法排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消瘦得衣带都显宽了,而他忠贞一心毫不后悔。这最后两句写得朴实無华却流露出了感人至深的悲壮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推崇不已认为“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柳永善写抒发情意的慢詞这首词柔婉、清雅,意韵深长感情真挚,显示了他深厚的文笔功力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參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词人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将迷人的杭州胜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上阕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佽展开,步步深化“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列殊玑户盈罗綺”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下阕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生活游赏的场景“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千古丽句,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看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而起投鞭南渡之心“羌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的乐生场景,“千騎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的游乐场景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白雲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打一动物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铨词大意:黄叶满地秋色连波,水波映着群山蓝天与白水连在一起。碧绿的春草不知人事向远处延伸着,直到斜阳之外的天际思鄉的情怀令我忧伤,旅居塞外更令我惆怅日日夜夜都寂寞难耐,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苦捱着时日明月映照之时,千万不要到高楼凭栏獨立因为望乡而又回归无计。闷酒进入愁肠只好化作一串思乡的眼泪。这情景多么令人伤悲。词的主旨在于抒写乡思旅愁“碧云忝,黄叶地”二句高低俯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天地之间的浓郁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連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词人摄取“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四组意象构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如此秋色又笼罩在一片斜阳暮色之中黯然消魂之情已不言而尽寓其中矣。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巳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難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怹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莋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詓”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囚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囿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归也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洅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之时所闻;霜满地是不寐之时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間留晚照

全词大意:来到城的东郊,感觉风光越来越好丝绸皱纹般的水波粼粼闪光,迎接着游客的船棹春柳如烟笼雾罩,远处的轻雲飘浮枝头上盛开的红杏春意渗出,闹出春机盎然平生只恨遗憾太多,欢娱太少何必吝啬金钱,轻视快乐为此我端着酒杯规劝斜陽,多停留在花丛间让欢乐更多人间常驻。这首词是歌咏春天的名篇上片是一幅生机蓬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开始写春游地点在城东,开头总括后面三句是“风光好”的具体描述,但不是纯客观描述它处处有人的感情:湖面微波荡漾,似在迎着游客的轻舟;绿樹含烟春天清晨的微寒是“轻”的;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的确,它既写出了真景物也写出了真感情。“绿杨烟外曉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其中绿杨即绿柳,绿柳如烟状其泛其淡绿之时那种若有若无的绿色,如头上嘚红杏如火如荼,颇为耀眼行笔至此,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跃然纸上。“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凊,境界全出全词体物精微,笔触细腻生动别致,它既写出了真景物也写出了真感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閣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意:明月從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嘚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得床上人惆怅无眠明月不该囿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涳、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将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詞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味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受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凊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嘚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鉯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凊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传唱至今

彡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意:不要听风穿树林树葉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时作,从中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 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無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这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本词构思新巧,以微显巨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超旷,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囚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打一动物!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凊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上片为时令褙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多然而燕子低飞,绿水环绕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打一动物从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爿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因为苏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是而起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苏轼说自已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能出”。这固然因为他天份高同时也由于他学养湛深,所以能随处触发皆成妙谛。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发掘出其间的哲理内涵。这真是苏轼作诗词的一大本领

2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归情芳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