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村礼堂对联,礼堂门前有千年古柏,刘姓祖堂对联,用村名作藏头,村名沙子岭,要气势磅礴

庙护古柏:守护乡土1600余载(洛阳古树名木) _手机洛阳网
  ●树种:古柏
  ●编号:豫C1340
  ●等级:
  国家一级古树
  ●地址:
  孟津县小浪底镇庙护村
  ●管护单位:
  庙护村委会
  草木秋死,松柏独存。一个初冬的午后,阳光透过千年古柏茂密的枝叶,在地上印出斑驳的树影,寒风微起,树影晃动,仿佛在向世人诉说它扎根孟津县小浪底镇1600多年的故事。
  仙女下凡栽柏树
  小浪底镇庙护村北岭,有一座406米高的山,徒步爬上山头,一棵郁郁葱葱的古柏出现在眼前。
  走近细看,三人方可环抱的树干向一侧倾斜,枝干纵横交错,宛如龙蛇缠绕,当地人称它为&孤柏奶奶&。村里人说,常有善男信女在树下烧香祈福。可是,在这个十年九旱的黄土瘠岭上,怎么会有这样一棵古柏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1600多年前,庙护村一带因久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祈雨,老百姓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感动了天上的雨神。此地连降了三日大雨,大地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甘霖,日复一日,黄土坡渐渐披上了绿装,老百姓过上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幸福生活。
  山脚下的北沟,有一潭泉水,纤尘不染,其味甘甜,泉水旁鲜花盛开,香气扑鼻,招蜂引蝶。天上的仙女们奏请王母娘娘恩准,下凡到这如诗如画的地方洗浴观花。
  北沟风光固然美,泉水固然甘甜,但附近没有乘凉避暑之处,仙女们洗浴后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于是她们再次奏请王母娘娘恩准,在庙护村北岭的山顶上栽种了两棵仙柏。
  说来也神奇,没几天,这两棵柏树长到了几丈高,枝叶茂密,郁郁葱葱。此后,仙女们常到树下休憩乘凉,她们听百鸟和鸣,赏鲜花绽放。当地百姓眼看着光秃秃的山顶上没几天就长出两棵大柏树,认定这就是神仙下凡来解救大家的。
  &孤柏奶奶&护村庄
  既然传说中是两棵柏树,那为何如今只剩下了一棵?
  当地村民说,大家认定柏树是仙树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来树下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这让当地一个姓张的恶霸很不满意。因为往日巴结他、有求于他的老百姓有事不再找他,而是向柏树求救。
  &非想方设法除掉柏树不行!&于是,这个恶霸准备召集家丁上山砍树。听到消息的二柏赶紧商量对策:逃往黄河北太行山脚下河阳县(今孟州市),让清正廉明的河阳潘县令保护它们。
  恶霸一众带着砍树的工具刚爬上山顶,忽然一阵龙卷风呼啸而来,&公柏&乘风升空,飞到了河阳县衙门前避难。河阳当地的几位老翁看见从天而降的柏树,认为是神树来保护百姓的,马上报告潘县令,潘县令急忙派人把树种在衙门前的空地上,并派人管护,当地人至今仍叫它&孤柏爷爷&。而在庙护村北岭,恶霸们被飞走的柏树吓傻了眼,不敢再对&母柏&动手。
  村民们担心&母柏&会一并远走,就请来铁匠打了一条铁锁链,把它牢牢拴紧。从此以后,&孤柏奶奶&就坚守在庙护村,护一方水土。这个故事也流传了下来。
  2002年,&孤柏奶奶&的树枝开始干枯,庙护村和周边百姓自发捐款数千元,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几个月后,干枯的枝干上又长出了绿叶,呈现勃勃生机。(洛阳日报记者 朱艳艳 通讯员 郑战波 赵和甫 文/图)京郊农民撰写“草根村史”
&& 京郊农民撰写“草根村史”
京郊农民撰写“草根村史”
如今的京郊农村,组织编撰村史的村庄越来越多。有的村借写史挖掘历史文化,留住过往风采,给村庄增光;建村较晚的村也希望借助一部村史,提升品位,写村史已成农村风潮。除政府相关部门、村委会组织专门写作队伍写村史外,不少在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拿起了笔,写起了&草根村史&。村史该不该写,谁在写,写得咋样&&记者深入大兴、门头沟、密云等地农村进行了调查采访。
村庄:拆与不拆,史就在那里
古村落追溯古味道,新兴村记录新发展,写村史在京郊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尤其是城市扩展带来的村庄拆迁,更是让不少村民迫切需要一本村史来记录曾经生长的地方。
这些年来,大兴区有100多个村庄进行了搬迁,一个个原汁原味的村庄在北京地图上消失。但这些村庄的历史大都通过建史的方式保存下来。在瀛海镇,28个村中的25个已拆迁,搬迁人口占85%。上楼的农民,茶余饭后不离嘴的话题就是老村里的人和事儿,尤其是那些曾引以为豪、引以为戒的老事儿。
&咱们这代农民,还能记着原来村庄的故事,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化,可我们的后代就难说了。我们担心即便后代想了解村庄老故事,也难以找到相关书籍。&瀛海镇几名村里的老人这样认为。为不让村庄历史就此消失,瀛海镇聘请了专业文化公司,为拆迁和即将拆迁的村写村史。
南宫村的老人高宪章、马贵刚,在村里当了多年干部,对村庄情况熟知。南宫村拆迁在即,两位老人格外忙碌起来,每天陪着文化公司的写史人,追溯往事,校正书稿中的遗漏。&村子快没了,以后大伙儿东一家西一家的,希望村史能把村子的根儿留住。&高宪章老人有些落寞地说。
在门头沟区斋堂镇,有着千年历史的灵水村,村民也在忙着编撰村史。不过当地村民有些苦恼,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编印资金。作为传承千年的古村,这里曾因出过众多举人、进士而被称为&举人村&。村里几千年的古柏、古庙至今还有,见证着当年的辉煌。对于这么一个有着厚重文化的村,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史,成了当地村民长期以来的愿望。不少村民在前些年已着手收集资料,用自己的力量记录村庄历史。
记者调查了解到,京郊3000多个村庄中,大都各有各的特色文化,各有各的发展历程。绝大多数村民表示,村里得有一部记录全面的史;部分村民担心,没有村史,村庄文化容易流失。
草根放下锄头拿起笔
村庄是一个国家的细胞,写好村史并不容易。那么,京郊的这些村史,是由谁在写?记者在调查中看到一种令人震撼的现象,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笔,加入村史撰写行列。
在灵水村,50岁的村民刘成海,一直在收集整理村史材料、访问村里老人,已坚持13年了。由于历史太长,流传的故事太多,有些事已经被人们遗忘,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为此,刘成海特意走访了村里的老人,把灵水村的故事记录下来。
这些年来,刘成海攒下了不少关于灵水村的资料,不过由于缺乏资金,刘成海的这些资料,只能锁在自家箱子里。&真希望能早点儿看到咱村的历史印成书。&刘成海满怀期待地说,他坚信他的精力不会白费,等自己经济条件允许了,一定将史料印刷成册。
&嘉靖四十五年石匣营城改造完工,上筑多口,设三个孔,内大外小,将士可用垛口打击敌人;新城内还扩建了游击衙门&&&这是密云县农民马恩富为石匣村编写的村史《古今沧桑话石匣》中描述的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的石匣村原貌。
据悉,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石匣村农民大都移民至其他区县或临近镇村。马恩富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家乡怀念之情愈来愈浓。编写村史,目的是让下一代了解并记住这个曾盛极一时的村庄。他从2005年起,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咨询县党史办、作家协会等十余位学者。马恩富经20余次修改,7易其稿,才使这部村史得以告罄。这部村史共20万余字、12个部分,从明洪武三十年至今,石匣村的宗教、民俗、传说、人物景观、历史变迁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都记录在册,并附各类史料图片。
据调查,房山、大兴、顺义、延庆等区县农村,都不乏农民在农闲之余参与到写村史的大军中。
草根村史更像&故事会&
草根农民写村史,一本又一本,写得如何?&乍看还以为是加厚版《故事会》。&门头沟区一位乡镇文化干部如是说,看完这本村史后,觉得很热闹,故事多,尤其是历史传说故事。但靠不靠谱,难以考证。她从书柜中拿出一本村史,封面上题字居然是著名诗人汪国真。翻开这本村史,带着纹理的纸张显得格外雅致,印刷精致、字体古朴,看上去很上档次。不过,记者翻看时发现,书中多是民间故事。此外,书中不乏村民创作的打油诗,甚至有错别字和病句,和装潢精美的外观不太搭配。
记者从京北山区某村农民自撰的村史里也阅读到,当地村里景区、景点有典故,历史名人有传奇故事。但对比当地县志中关于该村的历史描述,却有一些出入,写得十分随意。
大兴区史志办工作人员刘会臣说,他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村子在写村史村志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不太符合写史的标准,为此,他们专门编印发放了《大兴区基层修志指导手册》,为村民写村史提供指导。&里面详细介绍了写村史村志的步骤,如果村民能严格遵守,写出来的村史会比较规范。&不过,刘会臣也有些无奈,现行修史修志的规定只要求到区县一级,对于村庄写史,没有约束的依据。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郭伟涛认为,村民自发记录村庄历史的精神值得敬佩,但盲目写史,将村史中关键的时间、事件、人物写错了,容易误导村民错误认知村庄发展历史和文化。
咋写都不能少了文化
记者调查发现,村庄的历史写进书里,内容、形式及影响力均参差不齐。一些村写村史是为了记录村庄历史,给后人留下资料;也有的想借村史为村子增添文化色彩,藉此吸引游客。但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略显空乏,无非大多为某年某月某一天,村里发生了哪些事儿,出了某某名人;甚至一些村史,缺乏&史&的概念,轻历史重当今,多为新农村建设中修路、种树、建大棚、招商引资等当下的事情,缺乏历史味道,没有挖掘出厚重的文化。
但记者在密云县河西村调查发现,当地村民张玉山写的村史很有味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保留村里独有的语言文化&露八分&。这种&语言&在明清时期曾是商贾之间的行话,慢慢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一种说话方式,其特点是讲话时只讲大家熟悉的四字成语或者熟语的前三个字,而把要说的最后一个字省去,如称呼姓&赵&的人,一般喊作&吉星高&,取&吉星高照&最后一个&照&字的音。
&这种话现在会说的人越来越少了。&张玉山说,现在村里一些年轻人对&露八分&都是听过、知道,却几乎没人会说,不了解文化缘由。张玉山说,趁着自己还有精力,把村里这一独特文化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村里还有这么一段历史。
密云县红光村王德富老人,是众多&草根村史&撰写者之一。他和其他5名村民完成了村史《东井峪王氏家族概况》。37年前,老王和部分村民从密云水库库区东井峪村移居到红光村,其他村民分别迁移至其他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之间的来往少了,感情渐渐疏远。为找回昔日乡情,他们编写了反映东井峪村历史文化的村史。这本村史纵观村庄古今,分为&序言&、&追忆祖辈&、&繁衍发展历程&、&寻族迹&、&浓情回顾&等7部分,图文并茂,希望村民能从中咂摸出浓浓的乡情。
从事史志研究的社会学者张令均认为,编写村史的村庄,关键是要挖掘村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政府部门应重视农村文化并大力支持;当然也需要村里有一两位&土秀才&,帮助搜集或草写村史资料;把当地最有人文风采的东西以及备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进行梳理,尤其是深厚的文化和对村庄发展变革有影响力的故事。这样的村史才有价值。
发布时间: 14:08:20请使用支持脚本的浏览器!
该日志尚未公开,你暂时不能查看。博主可在此
不如去逛逛吧。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攻略】爸爸去哪儿? 从长沙出发到灵水村_光影e族_新闻归档_株洲新闻网
【攻略】爸爸去哪儿? 从长沙出发到灵水村
《爸爸去哪儿》的首播,不仅收视飙红,更让灵水村成为旅游热点,很多家庭慕名来灵水村,想进行一次像《爸爸去哪儿》节目里的亲子活动。
  今天,就让长沙旅游网的小编给大家献上最完美的灵水村攻略。爸爸,我们去哪儿?宝贝,从长沙出发,我们一路向北,去灵水村吧!
  灵水村是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辖村。传汉代灵泉禅寺有位高僧,慧眼识地,选中这块灵山秀水的风水宝地,传经修行,引来八方香客,在此择地建村。
  灵水村三面环山,村依山而建,水绕村而流,从高空看上去,整个村子有点像乌龟,龟为“四灵”之一,相传“灵水”既源于此。村里人讲俯瞰灵水的最佳地点应是村南头的山上。走进灵水村,就能感受到她千年不变的文脉,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赋予灵水村的儒雅气质。
  若是想来灵水村游玩,小编建议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秋日的北京天气爽朗,正适合郊外访古赏景游。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门票:无门票
【灵水村看点】
  一、驰名百年的“举人村”
  自明清科举制度盛行以来,灵水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特别是曾有刘懋恒、刘增广等举人出现,官职四品,德行双馨,影响了这方土地,由此产生了灵水村举世骇俗的举人文化。
  而今为旅游发展的需要,所以冠名于灵水村“北京灵水举人村”,村前所立影壁上村名就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杨再春老先生书写。
  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灵水村,那便是“人杰地灵,一脉相承”。
  1、清代知府刘懋恒的宅院
  刘懋恒宅院,是灵水村最为引人注目的举人宅院之一。他的宅院中高达2米多的地基是用长方形的大块石料砌成,石块的相接处有铁楔子加固,靠其重力连接上下石块。这处宅第的地基建于明朝,虽然地基上面的房屋几经翻修,可是地基却依然如故,坚固无比。据说,刘懋恒的故居原为五进相连的大四合院,后经200多年的沧桑变迁,现在已分为一个个独立的院落。
  2、刘懋恒墓碑
  在村口不远处的田地旁,就可以看到散落的刘懋恒的墓碑。墓碑分三部分(碑额、碑身和碑座),碑上刻有“碑记墓表”篆字,上端为七朵祥云,中间刻有双“麒麟捧寿”,四周为云纹。碑文首题:“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山西汾州知府加一级君常刘公墓表”。碑座为赑屃造型,俗称石龟,因无人看管,就斜在田地旁的荒草丛中,只是碑文上的字虽然经过了风吹雨淋却仍清晰可见,上面刻有表彰刘懋恒一生功绩,由文华殿大学士京江张玉书撰写。作为灵水村的一代名人,刘懋恒的高大墓碑正是他一生功绩的历史见证。
  3、举人刘增广故居
  为清代四合院建筑,位于灵水村后街81号,他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举人。刘增广少年时曾在斋堂念私塾,清光绪二十一年应顺天府科考,得中“甲午科”举人。历任山西左云县知县、静乐县知县、吉州知州和候补知府。1937年8月国民党卫立煌部与日寇激战髽髻山时,这处宅院是第十师的指挥部,师长李默庵曾住在刘增广家中。
  这处挂着“刘举人故居”的宅院是一座精良的三进长方形四合院,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雕花门楼、砖雕影壁、顶覆合瓦、精巧别致。整个大宅院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共有房屋20余间。宅院内建有垂花门,影壁、石阶,浑然一体,古色古香。宅院的门楼外还有一精良的门外影壁(一字影壁),宅院外墙破损的栓马桩依稀可辨。
二、“灵水八景”
  要说灵水村最著名的,除了明传百年的“举人村”之名,就属独特的“灵水八景”了。
  “灵水八景”之一——东岭石人
  站在村中向东看,距灵水10公里的髽髻山上有一站在山顶上的石人高高站立远眺家乡,向村中招手,向家乡告别之姿;一只手抬起也似一教书先生写字,村人传说灵水村出文人与此风水有关。图中最远的那座山,从最高峰向左边数第二个高峰下边的那个小僦僦就是传说中的石人。
  “灵水八景”之二——独山莲花
  灵水村西山名叫“独山”,又叫“莲花山”,在村外看去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绽放,形象逼真。山上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美不胜收。这个初春的季节看上去独山的色彩还很单调,而空中的风筝却象莲花飘浮在山前的空中,是否也能算新“独山莲花”?
  “灵水八景”之三——南堂北眺
  灵水村整个村落布局形似一巨龟。南岭是观村整体形状的最佳地点,古人建灵水村时是依“玄武”而修建房舍与寺庙的。玄武(龟)头朝南,尾朝北,三条东西走向街道与南北走向的胡同构成分明的龟纹,龟纹的大小块是由四合院组成的。有人说,灵水村的村名的“灵”字就由村落整体布局而来。
  “灵水八景”之四——北山翠柏
  灵水村北有一座小山岗,名为“北山”,山口处有一株千年古柏(侧柏),树冠平展,枝杈横生,树叶茂盛,宛如华盖,傲然独秀,被当地人美称为“京西灵芝”,为国家一级古树。当你在古柏树下仰观宛如华盖的树冠,满树的枝桠美得让人屏吸。
  “灵水八景”之五——柏抱桑榆
  两株千年古柏(侧柏)长在南海火龙王庙内,相距10余米,里侧一枝上长出一棵榆树,分叉处生出一棵桑树,榆柏两树,苍黛交映,情趣盎然。人们称之为“柏抱桑”和“柏抱榆”,是灵水八景之一,是北京的“古柏奇观”中的两奇观。
  这两棵树有千年以上的树龄,长在火龙王庙院内,是否是僧人所种?桑和榆是否是人为嫁接而成,这种嫁接异种树是否可能?如果是人为嫁接或有人有意培植“柏抱榆桑”,它对这个文化村寓意着什么?这些都是让后人费解的谜团。
  “灵泉八景”之六——灵泉银杏
  银杏树素有“活化石”之称。在灵泉禅寺遗址院内,长有两棵树龄达几百年的高大银杏树,为国家二级古树。这两棵树本来都为雄性,本不能结果,但奇特地是,其中西侧的一颗银杏树上长有一雌性“树椎”,长120厘米,直径20多厘米,树椎向上的一枝每年结果。
  有人说,这一树椎是先人将雌枝嫁接在雄树上而长成的。看来住这里的僧人或村民几百年前就已掌握了高超的银杏树嫁接技术,这在今天也不易。灵水村的这棵古老而神秘的“雌雄同体”银杏树,总是让来此观赏的人们啧啧称叹。
  “灵泉八景”之七——举人宅院
  灵水村现有多处举人故居宅院遗址,如刘懋恒、刘增广等故居。这些宅院多为三进和五进宅院,建有门楼、影壁、高台阶、大板门,过厅宽大,雕梁画柱,墙壁磨砖对缝,墙体厚实,砖雕简洁而讲究,花饰粗犷中含秀美,建筑风格具有“乡村士大夫”风范和文人风雅,是八景中不可或缺的一景。
  “灵泉八景”之八——寺庙遗址
  灵水村过去共有寺庙17座。其中佛教寺庙2座,为灵泉禅寺和白衣观音菩萨庙;儒教寺庙2座,为文昌阁和魁星楼;其余13座为道教和民间信仰寺庙,为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玉皇庙、天王庙、玄帝观、关帝庙、五道庙、二郎庙、马王庙、山神庙、牛王庙、三圣庙和土地庙。以儒学为代表的文昌阁和魁星楼,在中国北方的乡村比较少见,说明古时灵水村人对文化的重视。儒、道、佛和各种民间信仰共处一地的现象在中国乡村并不罕见,但是难得的是一个村子建有如此多的寺庙,可见灵水村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精神。
  尽管灵水村大多数寺庙随着时光流逝已不复存在,但现存的灵泉禅寺、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等残垣断壁仍让人抚今追昔,体会到当年青烟缭绕、香客云集的热闹氛围。
三、寺庙遗址大盘点
  1、灵泉禅寺
  村西莲花山下的灵泉禅寺建于汉代,灵泉禅寺是灵水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寺庙,也是有文字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原名瑞灵寺,明代改为今名。
  寺庙坐北朝南,山门为砖石仿木结构,山门前有影壁。山门两侧有旁门各一间,进入山门为天王殿,天王殿东北侧是关公殿,天王殿后面是三世佛殿,三世佛殿东侧有配房三间,室内有壁画。三世佛殿后面是三大士殿,三世佛殿两侧有一院为四合院,明弘治年间建造成如此规模,香火鼎盛,与斋堂灵岳寺一脉相承,使斋堂川成为了京西佛教胜地。
  灵泉禅寺现仅存一座山门,山门青砖仿木结构,歇山式大脊、筒瓦顶,有吻兽、垂兽,四角悬风铃,石刻件拼砌发券门洞,门额有“灵泉禅寺”石刻,山门两侧青砖砌筑旁门一座。从灵泉禅寺现存的山门、古树不难想象这里昔日的香火缭绕,佛门鼎盛。
  如今的灵泉禅寺已经变成了一座小学。
  2、南海火龙王庙
  南海火龙王庙位于灵水村西。相传建于金代,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重建。
  南海火龙王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现主要殿堂已无存,只存拔券山门。山门为青砖歇山式建筑,顶正脊有吻兽,筒瓦覆顶。
  券洞上部嵌青砖刻匾,周围刻有莲瓣,额题“南海火龙王庙”并有款刻“大明嘉靖岁次丙申(1536)重阳吉日造,曾林乡重修”。遗憾的是,这些庙宇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废墟。
  古时候,在缺水的地方人们常祈求龙王施雨,可是灵水村却建了座火龙王庙,俗话说“水火难容”,这让人大惑不解。经村里人解释说,过去的灵水村水源充沛,水大也易成灾,所以建这座火龙王庙以祈望风调雨顺。
  3、天仙圣母庙
  天仙圣母庙建于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位于南海火龙王庙北侧,坐北朝南,山门硬山大脊,砖吻兽。二门建于山石砌筑的平台上。正殿硬山式,筒瓦覆顶,排檐滴水。五架梁,殿内梁枋施以龙之彩绘,活龙活现,气宇非凡,尤其是龙的一对眼睛,雕得炯炯有神,让人疑似龙就要从梁上跃下来。
四、古村民俗活动
  灵水村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和健康的民俗风习。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已经流传三百多年的“秋粥节”,此节是该村为纪念本村刘懋恒举人赈灾赊粮的义举而创立的,是为准备科考的学子及读书人免费准备的“举人粥”,也是由此演变现今的“金榜秋粥节”。
  另外,灵水人喜好吟诗、论文、作画、讲故事、耍龙灯、荡秋千等文体活动流传久远的“九曲黄河灯”是灵水人的拿手游艺项目。
  “秋粥节”举办时间:农历的立秋时节。
  灵水村周边景点
  爨底下村:近几年声名大噪的京西古村。这里是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曾繁华一时,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另外还飞扬着八路军打击日寇,保卫家乡的炮火硝烟。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爨底下村,这里依旧保持了居民原始的风貌――明清古居。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
  咨询电话:010-
  门票:35元
  交通:从灵水村出来进入G109向西行驶,到G109与斋柏路(X007)交叉口,沿斋柏路向前行驶即可到达爨底下村。  
  随着灵水村声名的日渐远播,村中很多人家也开起了农家乐。他们会做很多当地各种特色菜来招待客人,食材更是绿色无污染,别有一番质朴的乡土气息。
  推荐住宿:东来顺四合院农家乐
  推荐理由:老板谭大爷家里是四世同堂。客栈中房间收拾的很干净,冬天的时候还会让你住到他们的热炕上,吃的会根据你的要求做不同口味,荤素和数量可以随意搭配,非常丰盛。
  价格:80元/人/天(价格中包含吃、住的所有费用)
 【行程规划】
  因为交通问题,小编建议灵水村的怀古之旅最好以两天以上为宜。
  第一天:
  从北京市内出发,行走约3-4小时后到达灵水村,到达村子的时间约为傍晚前后。进入事先联系好的客栈或农家院进行休整,想领略古村夜景的朋友也可以在饭后村中散步。
  第二天:
  可以在村中的各个遗迹进行拍摄和采风,领略古村独特的沧桑魅力。中午吃完饭后,时间较紧的朋友就可以选择返回市内了。若是有其他需要,也可以选择继续在灵水村中或是去周边的爨底下村、杨家峪村等其他京西古村顺便游览。
 【从长沙出发到灵水村】
  长沙市——北京市——市内乘坐929支线[斋堂-双塘涧-小龙门]——929支线[洪水口]——929支线[爨底下]——929支线[田寺]——929支线[黄塔-百花山]——929支线[龙门涧]——到斋堂镇政府下车——距离灵水村还有3公里多路——选择打车/徒步。
  自驾游
  长沙市——G4京港澳高速(120公里)——北京市——北京市六环——G109高速(28公里)——Y702(4.5公里)——灵水村
责任编辑:若叶
主管: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 株洲日报社 | 株洲新闻网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新闻路18号&在线咨询Q Q:
株洲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湖南德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律师 石爱莲 电话:8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祭母文母亲,边青贤,渭城区周陵镇东石村人。清明时节,细雨断魂。三.doc 1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祭母文母亲,边青贤,渭城区周陵镇东石村人。清明时节,细雨断魂。三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母亲,边青贤,渭城区周陵镇东石村人。
清明时节,细雨断魂。三十载整,眨眼一瞬。携子祭母,挥泪老坟。雨水泪水,湿到脚跟。
一把黄土,与我同温。相对无言,追悔以寻。原籍周陵,魂归段村。平头百姓,一介草民。
含辛茹苦,终生辛勤。人累心累,久病缠身。远近求医,踏遍三秦。酸辣苦甜,溯源究根。
眉高眼低,能忍则忍。人背影黑,谁人问津。含冤十载,曲直才分。痛心疾首,呜呼母亲。
悄然长逝,念念至今。寿终六旬,千古遗恨。生下五子,排四我身。一贫如洗,未留分文。
目不识丁,菩萨之心。任劳任怨,友好睦邻。养家糊口,泪洗衣襟。车站讨饭,几次饿昏。
为我上学,苦水喝尽。望子成龙,叱咤风云。我不争气,未遵母训。不想如意,不愿当神。
愿留清白,点石成金。五十知命,白发两鬓。粪土名利,忧国忧民。目击沧桑,冷眼红尘。
在天之灵,我的母亲。望眼欲穿,昏昏沉沉。何时相见,我的母亲。祝您安息,告诫子孙。夹起尾巴,学会做人。良心常在,但愿清贫。养育之恩,情似海深。母亲懿德,代代永存。
父亲,董生孝,秦都区段村小堡子人(原籍秦都区钓台镇西张村)
少时犯上好逞强,省事未敢半点狂。待到把手教儿孙,方晓严父恩义长。
秦始皇祭文
秦地八大怪
咸阳县老城图
咸阳城名的由来
春秋之后秦都城址的变迁
作者书法摄影
序言………………………………………………………1
一、《漫话咸阳八景》简介 ……………·…………
漫话咸阳古渡…………………………………………20
漫话沣水碧波…………………………………………47
漫话鱼台晚钓…………………………………………64
漫话细柳清风…………………………………………76
漫话马跑泉矶…………………………………………87
漫话杜邮春草…………………………………………98
漫话龙岩翠柏………………………………………
漫话毕塬荒冢………………………………………
二、市井民俗
漫话咸阳河水丼丼(biang)面……………………·… 128
漫话咸阳琥珀糖
……………………………··……133
漫话澡溏子 ……………………………………·…
漫话戏院子 ………………………··………·……
漫话茶铺子…………………………………………150
漫话逛窑子…………………………………………158
漫话城隍庙会………………………………………164
漫话咸阳城里耍社火………………………………172
三、乡土民俗
漫话渭河南过会……………………………………176
漫话过年……………………………………………184
漫话种庄稼…………………………………………190
漫话打秋千…………………………………………196
漫话拉壮丁…………………………………………200
漫话纺线织布做衣裳………………………………204
漫话盖房……………………………………………211
漫话盘锅头…………………………………………218
漫话碾场……………………………………………222
漫话挖井……………………………………………226
漫话娶媳妇…………………………………………231
漫话做满月…………………………………………241
漫话埋人……………………………………………247
漫话割麦…………………………………………··256
漫话打铁……………………………………………259
漫话禁烟……………………………………………263
漫话剃头……………………………………………268
漫话缠裹脚…………………………………………271
漫话浇水……………………………………………275
漫话磨面……………………………………………280
漫话套碾子…………………………………………284
漫话盘炕……………………………………………289
漫话泼妇……………………………………………294
漫话拉是非…………………………………………298
漫话假善人…………………………………………302
漫话自乐班…………………………………………306
漫话泾渭分明………………………………………310
漫话羊村庙会………………………………………313
漫话北杜冬至会·……………………………·……320
漫话石羊庙会………·……………………·………328
漫话药王洞会…………………………···…·……337
漫话两寺渡鬼会……··…·……·····…·………·345
漫话咸长八社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对联大全四年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