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枚银锭,一截朽木,如何认定就是张献忠祖坟风水图解沉银

张献忠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已有部分银锭等文物出水
扫一扫 手机阅读
&&&&&& 央视网消息:1646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与清军战斗时被箭射死。张献忠兵败四川时曾有大量金银财宝沉入岷江。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也一直在当地流传。2015年底,考古专家确定四川眉山市彭山为&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万件宝贝力证!张献忠江口沉银,不是传说是事实!_成都范儿
- 华西都市网
万件宝贝力证!张献忠江口沉银,不是传说是事实!
流传370多年的传说,沉睡江底的“秘密”浮出水面!
传说揭秘!万件文物出水!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有关于张献忠沉银的童谣流传已久。童谣里说的,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在300多年前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沉入于彭山县境内的岷江河中。至于这些金银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只留下千船沉银之谜。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石龙村的石龙,被当地村民认为与流传的“寻银决”有关。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科考团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揭开了流传370多年的传说,让沉睡江底的“秘密”浮出水面。今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据介绍,这些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的万余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岷江围堰,宝贝藏于河床与砂石之间
发掘现场远景站在高处,整个考古现场尽收眼底。不过,想要进入遗址内,得过4道门,分别是大门、更衣室、工具室和安检室。在最后一道门内,有三名特警守着一个安检通道,旁边摆着一个指纹打卡机,只有录入指纹的人员,才能进出这最后一道门。“最后一道门主要做金属探测,防止有人把东西带出来。”安保人员说,整个围堰周围,不仅有众多监控,更有数量不菲的特警,24小时执勤。发掘现场进入考古发掘现场后记者看到,考古区域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沙石遍地,部分区域河床裸露。砂石堆边,挖有深沟,旁边不仅有抽水机不停抽水,还有选石机,对初层沙石进行筛选,防止文物流失。在媒体获准进入区域的左侧前方5米左右,20多名考古人员,正在挖出的深沟里面进行作业。据参与考古的相关人员介绍,本次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
出水文物有金有银有兵器
在考古现场对面,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已被临时设定为江口沉银文物临时库房。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便能展示了许多收藏于此的出水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而以上这些仅是部分出土文物。金册和银册↓↓↓银册,明王朝册封郡王及妃嫔所用金册,明王朝册封藩王及妃嫔所用在本次出水的文物中,包含有金册和银册,据专家介绍,此前在彭山江口,也曾发现金册。当地文管所的一册金封册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上书“大西大顺二年……”等29字。当地文管所曾介绍,这页金封册出水时间为2011年,出水地点位于彭山岷江大桥以上江中。该页金封册应是封面,内容大致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颁布政令法规。“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木鞘藏银↓↓↓现场发布会上一张木鞘藏银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次出土的木鞘较为完整,周边散布着银锭,木鞘内部也塞满了银锭。考古项目领队刘志岩介绍,这根木鞘是本次考古过程中,首次发现的木鞘。在清代文献中,就有张献忠用木鞘藏银,转移财宝的说法,这进一步印证了文献,也证实了张献忠曾“木鞘藏银”的传说。刘志岩介绍,木鞘的做法,就是把一根完整的木头剖成两半,把中间掏空,把银子装进去,再用铁或者铜片箍紧。“用木鞘装银后,两个人一抬就走了,运输起来很方便,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来讲,是很实用的。”金器↓↓↓金耳环金发簪金戒指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至少25件金器,器型比较大的有金锭,其他还有金手镯、金戒指、金钗等。其中比较精美的,当属双龙头金手镯,其纹饰是龙的样式。考古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皇家蕃王持有。“平常百姓家,不大可能有这么贵重的首饰。”刘志岩说。钱币及银锭↓↓↓西王赏功金币西王赏功银币大顺通宝铜币五十两银锭明代官银:铭刻有年号、重量、人名及府州县地名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远廉看来,张献忠的宝物,可能大部分是从明朝蕃王那儿抢的。“明末藩王,待遇都很好,不仅皇帝给得多,还有其他收入,都很有钱。当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周王马上就筹集了50万银两,赏赐下属。”周远廉说,张献忠沿着陕西,过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进四川,一路抢杀达官显贵,所收获的财宝不可计量。铁制兵器↓↓↓铁矛兵器在此次考古中,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专家称,“这些兵器的出水,基本确认了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老人讲的传说都是真的
@爱跌倒的水瓶璐:小时候我爸听老人说的张献忠把金银财宝放在青冈木里面,说对了。@super韩明明:张献忠沉银口诀:石牛对石鼓,银两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果然所有的传说都是有依据滴!@绯君君君君:四川人民的饭后余谈有了根源@行走的你:期待到时可以看到图片@尘崶哋汜忆LT:话说作为一个彭山人,天天都在看@啊哈哈哈哈哈蛤:希望挖出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两年前神预测,四川学者称“江底有兵器”
早在2015年有专家认为,彭山江口江底,可能藏有兵器。他便是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日,袁庭栋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的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 &彭山江口镇,江口沉银遗址在袁庭栋眼里,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在得知水下确有兵器出水,袁庭栋表示,在意料之中,但是不是张献忠本人所用、是不是张献忠大战杨展时掉入彭山江口的,还需要专家进一步论证。“彭山江口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水战,也有可能是其他时候掉进去的。”彭山本土历史学者、彭山区文体局退休职工倪兴国表示,彭山江口,历史上曾发生过七次水战,均改变了政权,这些兵器,不仅对于研究张献忠,也对于研究曾经川西第一大水战场——彭山江口,有着重要意义。
沉银还是沉船?尊重民俗沿袭“江口沉银说”
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历史之谜,沉银地点历来众说绘纭,史学界也对此长期存在争议。史料记载,作为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江口沉银遗址附近发现的银锭& &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金封册、兵器……彭山江口,陆续发现宝贝已多达上万件宝贝这么多,有金有银有铁为啥非要叫“江口沉银”、“张献忠沉银”而不叫“江口沉宝”或“江口沉船”?&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金锭&&&&其实,早在日召开的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上,来自国内考古、历史、文化的专家,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当天,作为唯一列席这次会议的媒体记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现场见证了专家们对沉银说法的最终确认。&&&&当天,在实地查看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后,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季、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等10余名国内权威专家,共同出具《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研讨会专家意见书》,基本确认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会上,袁庭栋和四川大学教授、四川民俗学会会长江玉祥等部分专家们提出,从彭山江口出土的文物,以及张献忠在此大战杨展的历史记录来看,叫“江口沉船”或者“江口沉宝”可能更准确一些。但最终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从尊重历史、尊重民俗的角度,既然民间一直叫“张献忠沉银”、“江口沉银”,就沿袭这一传统说法。“江口沉银”由来何处?&“这个时间要回到13年前。”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说,日,彭山进行跨江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内施工过程中,由挖掘机在距地表2.5米左右处,挖出一圆木并从中散落7件银锭。由施工民工全部捡走。出土银锭由木筒包裹,这和史料记载中张献忠“木槽夹银”说法十分吻合。这便是最早“张献忠沉银”、“江口沉银”的由来。
创新理念,专家:预判未来发掘更值得期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系四川首次开展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发掘现场同时,发掘中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发掘过程中采用PTK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此外,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还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了志愿者,为公众参与考古提供了平台,也扩大了考古工作对公众的影响力,让公众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享受考古成果。&&&&据专家介绍,目前仅是阶段性的考古工作,距离发掘结束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专家预判未来的发掘更值得期待。
江口沉银水下考古“时间表”
2015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江口沉银遗址保护与考古研讨会,经国内权威专家论证,该遗址极有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的地点。2016年1月&&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申请。2016年4月 &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日考古工作正式启动,截止3月15日,已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余件。&&&内容转载自: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网张献忠沉银引发村民挖宝 最穷人家买房买车|张献忠|银锭|挖宝_新浪收藏_新浪网
张献忠沉银引发村民挖宝 最穷人家买房买车
  惊天大案的背后,是岷江边狂热的发财梦: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葬身江底,有人锒铛入狱。
江口沉银考古现场大门紧闭,里面正进行发掘工作。新京报记者韩雪枫 摄
  1月15日,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考古现场发布消息,考古队在施工的过程中,已发现少量银锭、银簪、戒指等文物。
  1月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所启动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每年的4月底,岷江会进入汛期,所以全部的发掘工作会在今年3、4月间完成。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遗址保护范围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0年被批准成为眉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以来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于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以及大量的银质饰品、碎银等。2015年12月,在彭山召开了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和考古研讨会,经专家论证,江口沉银遗址极有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成都称帝,创建大西国。顺治三年,张献忠从成都撤退,途经江口时被南明将领杨展击败,将许多装有财物的船只沉在江口。
  张献忠已死去近四百年,但他留下的宝藏,仍搅动着风云。2015年,彭山公安机关破获大案,打掉盗掘文物犯罪团伙10个,破获盗掘古文化遗址、倒卖文物案件3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追回各类文物千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达3亿元。
  惊天大案的背后,是岷江边狂热的发财梦: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葬身江底,有人锒铛入狱。
  1月13日,“江口沉银遗址”挖掘现场。整个工地的南北长度大概1.5公里,被蓝色的彩钢板围住。现场只有两个出入口,一个离镇政府不远的出入口供人员进出,一个靠北稍远的供工程车辆通行。
  洪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凤翔告诉剥洋葱,目前挖掘现场采取全封闭管理,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安保工作。“里面的工作人员进出都要通过安检。”
  在考古现场不远处的双江村,记者碰到了村民王建昌(化名),他家离岷江不太远,“早年间确实听说过有人打渔捞起过东西,但没有人把这个说法当回事。大家真确定江里有宝贝,是近十年的事情。”
  政府部门掌握的情况与王建昌类似,彭山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吴天文介绍,2005年4月,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老虎滩”河床施工。20日上午,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挖出了一段木头,从木头中滚落了一些黑色的块状物体。黑色物体引起了附近一个村民的注意,这个村民当时正在河滩上捡鹅卵石,见到黑色物体赶紧去捡。他的动作又引起周围民工的注意,不一会儿,黑色物体被瓜分一空。
  事后,有人向政府部门报告了此事。彭山文管所和公安机关一共追回了7个黑色物体。经过鉴定,这些黑色物体全部是银锭,其中六个有铭文,写着“京山县十五年饷银十两”“湘潭县运粮官军行用粮五十两”等字样。
  “我们这儿一直有张献忠沉银的传说,这些银锭是崇祯年间的,时间和张献忠对得上,加上是湖南、湖北的饷银,铭文上的地名和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吻合,我们就怀疑这是张献忠的沉银地。”吴天文说。
  彭山江口挖出银锭,疑似是张献忠沉银地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成为彭山人街谈巷议的谈资。
1月18日下午,在双江村三组远眺岷江,江边施工处是沉银考古现场。新京报记者韩雪枫 摄
  在这之后,居住在岷江岸边的村民,将他们的目光,慢慢放在了这片世世代代在身边流淌的江水上。“只要河滩上有施工,大家都会去转一转,看看能不能捡到东西。”王建昌说,他也去河滩上捡过东西,但“什么都没有捡到。”
  就在关于沉银的议论慢慢冷却的时候,宝藏又出现了。2010年,岷江边的采沙场里挖出了一个重达12斤的黄金盘。2011年,岷江河道取砂石的过程中,大量文物被挖出,包括金册、银锭、西王赏功金币、西王赏功银币、银发簪和大量碎银。
  岷江的平静被彻底打破了。人们蜂拥到江滩上,拿出各种工具,四处进行挖掘。在江边挖掘之余,还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水下。“人最多的时候,半夜十多艘船停在江面上,”吴天文说。
  水下暗流
  徐云(化名)就是把目光投进水里的人。他是彭山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因为藏有5件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2009年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2012年底,徐云找到王文(化名),一起打捞水下的宝藏。王文也是古董圈内人。他俩根据需要,又找了两名“合伙人”——梁健(化名),双江村渔民,王文的表亲,拥有一条渔船;宋明(化名),曾在海军某部服役,有着多年的潜水经验。
  这个四人团伙每人出资1.5万元,购买了潜水服、氧气瓶、金属探测器等设备。
  第一次出水是在2012年12月。当天,他们将船停到了江中,由宋明身穿潜水服,绑着绳索到水下挖宝。他们约定,如果宋明在水下挖到宝或者遇到危险,一拉绳子,水面上的人就要把他拉出来。
  第一次行动持续了四五个小时,但什么都没有捞着。他们没有着急,继续以每周两三次,每次三四个小时的频率,打捞着自己的发财梦。
  徐云后来向警方供述称,这个持续10个月的盗宝行动,共计挖到10个五十两银锭、一根青冈木(内有30多斤碎银子、1个五十九两银锭、3个二十五两银锭),1个金“西王赏功”、3个银“西王赏功”,1张金册等。自己总共分得35万元。
  直到接受审判,徐云才知道他们这个四人团伙,挖到的文物远不止这些。事实上,这个四人团伙里还有一个小团伙。王文、宋明和梁健,经常会瞒住徐云,偷偷到江里开工。
  在挖宝行动开始后不久,琢磨出规律的王文就悄悄找到了宋明。王文对宋明说,水下只有你一个人,每次都是我拉你上来。如果能够把宝藏起来,我可以帮你卖掉,卖的钱我们均分。宋明同意了王文的建议,此后他几乎每次挖到宝,都会隐藏一部分。
岷江河道里发现的银锭。图片来自网络。
  在平时的生活中,赚了钱的4人常常一起吃喝玩乐,但判决书显示,他们私下大都互相隐瞒与提防。
  虽然徐云是这个团伙的组建者,但他直到接受审判前,仍然以为只挖到1张金册,实际上这个团队共挖到了6张金册,其他5张被王文、梁健和宋明私藏。
  王文和宋明对梁健也有所隐瞒。虽然每次开工梁建都在船上,但他始终不知道王文和宋明隐藏了他们挖到的最珍贵的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这枚金印后来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告诉剥洋葱,这枚极有可能是张献忠本人持有的金印,是江口沉银遗址的核心文物,意义重大。
  这一天是日,晚上四人决定下水挖宝。当天是清明节,有所忌讳的四人在江边祭拜了张献忠。
  也许是祭拜起了作用,当晚宋明挖到一个金老虎。几天后,在不远处又挖到了一枚金印,金印上有4个孔,正好和之前的金老虎配成一体。
  瞒下这枚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后,在宋明的要求下,王文带着他找到了文物贩子袁光西(化名)。判决书显示,金印总共卖了800万元,宋明分得390万。
  2013年10月,徐云已经生出疑心。一天夜晚,他跑到江边停船处,发现王文三人瞒着他下水了。事情败露,四人散伙。
  散伙后,徐云将儿子送到成都学习潜水,随后重新组建了一个新团伙。
  宝藏地图
  村子里的人开始疯狂挖宝。那么,张献忠沉银地是如何被发现并传入民间?
  记者查阅当地文史资料发现,当地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发现过银锭。根据记载,1990年8月,渔民邬长福网得大小银锭各一,大者3斤,小者一两。1992年12月,工人黄某捞得银锭一个,一农机站农民亦在河边淤泥中发现明代翘角银锭2枚,各3.7斤,上镌“闵杰”2字。
  彭山一位政协委员告诉剥洋葱,当时彭山县政府对这些发现也很重视,1993年邀请了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纲等专家前往考察。同年,彭山县还邀请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高级工程师李明雄一行8人,在江口镇“老虎滩”一带秘密进行了初步勘探。
  这次勘探从江口镇北端的两河交汇处起,往南大约3公里。采用的金属探测仪器,能探查到河底10米深处。勘查发现了7处“异常地段”,其中3处已肯定与大批金属物有关。日,李明雄团队绘制了定位图纸。
  彭山一位退休干部透露,当时之所以没有进行挖掘,一是县里资金紧张,难以承担挖掘费用,二是谁也不敢肯定水下是否有宝藏,县里害怕承担无功而返的责任。
  于是当地政府对这次勘探一直秘而不宣,“宝藏地图”也从未公开,直到2009年。
2009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公布的“藏宝图”。图片来自网络。
  那年11月,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寻找迷失的宝藏系列”的第四集,节目完整展示了李明雄多年前绘制的图纸,还邀请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再次进行了勘探。节目完整记录了专家组的勘探过程,最后还指出,“M3(金属探测信号最强烈的一个区域)长7米,宽2米,深3到5米,如果这些宝贝都是金银器,那么从体积上算它们将至少能装满一辆运输卡车。”
  记者联系到“盗宝案”中的一位被判缓刑者,但他拒绝接受采访,记者无从证实这份地图是否对盗宝者产生过影响。
  彭山区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2010年10月时江口沉银遗址才获批为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实2009年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肯定那里就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她表示,四川许多地方都有张献忠沉银的传说,当年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去证明江口就是张献忠沉银地。
  江口镇在古代极为繁华,岷江自北向南流过江口后,一路向南汇入长江。由此,江口成为水路进出成都的门户。“之前我们从江里面挖出的银锭,有专家就说,不一定是张献忠的,也有可能是从其他船上掉下来的。”上述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当时邀请央视过来,更多的是出于城市营销的目的,抓一个噱头去推广我们彭山。”
  “国家全挖完了最好”
  对于那段被疯狂盗宝的时间,吴天文记忆深刻。作为文管所所长,保护文物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岷江鱼少,打渔并不是一份好营生,所以平日江面上的渔船很少见,遑论夜晚。
  那些夜里停在江面上的船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2013年4月,彭山文管所和公安部门一起组建巡查组,开始在江边巡查。
  吴天文介绍,巡查范围从岷江大桥到两江汇合处,这段路大约两公里,平均一个星期两次。
  但这种巡查有时候并没有用处,“现在什么事情都讲法律,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
  吴天文说,晚上在江上行船并不违法。“他们可以解释说在打渔、在游泳、在练潜水,我们没有证据,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水下遗址保护的特殊性就此凸显,哪怕是将挖到宝的渔船堵到江心,只要船上的人悄悄把文物扔到水里,便算毁灭了证据。
  巡查无济于事,吴天文和公安部门想到了一个方向:从文物倒卖入手,收集证据,打掉这些团伙。
  当地警方透露,日,眉山市成立由市公安局长任组长的专案组,展开秘密侦查。专案组花费近一年时间,梳理出了6个盗掘团伙、3个倒卖团伙,总计40余名涉案人员。
  日下午,当地公安机关抽调212名警察,分成8个抓捕组对已掌握的6个盗掘团伙骨干展开了同步抓捕。12小时内到案31人,扣押西王赏功27个、银锭39个、各类钱币逾千枚、其余金银杂件逾百个、潜水服30套、氧气瓶24个、金属探测仪6台。
  同年6月,徐云及儿子自首。
  1月13日,剥洋葱记者在双江村走访,发现村中建筑多为平房或2层小楼,外观看起来较为普通。一位村民说,一般村里挖到宝的人家也不敢太大手大脚花钱。
江口镇一处民房粉刷着一行标语,“增强法治意识,减少违法犯罪。”
  挖宝给双江村带来的伤痛仍未散去。被捕的70多人里,有双江村的10多人。60岁的赵合就在去年9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4年。
  他曾告诉警方,他一直都经受住了诱惑。但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发了财,他最终没忍住。
  2015年春天的一个夜晚,赵合与两个妻弟、两个侄子一起去了江面。但挖了没几天,就碰到了公安机关的整治。5人全部被判缓刑。
  村里也有下了水再也没上来的。王建昌说,村里有个不到30岁小伙子,下了水再也没有上来,留下一双孩子。
  村里也有个发了大财的。村人看着他从村里最穷人家之一,忽然买房买车,换车,再换车,再锒铛入狱。
  今年4月,考古发掘就将完成。村子旁边会建一个博物馆,摆满从江里挖出的文物。
  “国家全挖完了最好。”与记者的聊天中,一位村民说。这个村民身后的房子上,粉刷一行标语,“增强法治意识,减少违法犯罪。”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张献忠藏金之谜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张献忠藏金之谜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7o东营)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组卷网基于海量中小学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系统
组卷网简介
组卷网(zujuan.com)是一个依托百万量级的创建的在线组卷系统,试卷涵盖全国各地中小学学科教材版本,试题质量高、更新快,是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喜爱的学科组卷平台,旗下有:数学组卷网、语文组卷网、英语组卷网、物理组卷网、历史组卷网。
微信公众号
在线QQ客服
周一至周六 8:30-21:00
组卷正确操作演示
组卷正确操作演示
编辑页面的操作和功能介绍
用户信息和行为演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若二维码失效请点击图片刷新)
二维码加载中...
选择其他方式登录
使用手机号注册?请点击这里!
密码登录在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