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失墨雁灼清是谁

清 康熙年间多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吴湖帆旧藏一套四集16册全\n尺寸:27.1×17.5cm.\n提要:此套为多色套印本、吴湖帆旧藏,每集卷首皆钤有“梅景书屋”朱墨藏书印一方,封面毛笔手书卷名。是书开本敞阔、刊刻精美,用色研雅、镌绘别致,套色渲染老道、较初版初印,浓淡深浅阴阳向背不失原稿色泽神态,绚丽而夺目,集合我国历史上颇具名望和代表性的诸代国画大师的精髓画法要论,是初学国画临摹者的入门读本,亦是清代彩印本的典范。此部全套每谱前列画法浅说、后附图例,书牌俱全、品相上乘,实属难得之珍品,亦当宝惜。\n说明:是书公认为最具权威的读画学画百科全书,是文人墨客、商贾官吏最热衷收藏的佳品,坊间多见初集五卷,大全套着极难凑齐,此套历经三百余年保存至今,且为名家旧藏,实属难得。内含初集《山水》一函四册五卷全(李笠翁先生论定、绣水王安节摹古、清康熙李渔序、武林陈扶摇跋,本衙藏板、康熙至乾隆刻本),分画学浅说、设色各法、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名家山水画谱等部分;第二集一函四册全《梅兰竹菊》(宇内诸名家合订、绣水王安节摹古、文光堂镌藏),分梅、兰、竹、菊四谱;第三集《花鸟》一函四册两卷全(宇内诸名家合订、绣水王安节摹古、文光堂镌藏),分花卉草虫、花木禽鸟两卷;第四集《花鸟》一函四册全(小酉山房藏板、清嘉庆年据丁臬《写真秘诀》、上官周《晚笑堂画传》刊印),分为写真秘诀、仙佛图、贤俊图、美人图、末附图章会纂。\n类似成交记录:北京卓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Lot 春季拍卖会-梅景书屋旧藏 纸杂文献-上海泓盛拍卖查看: 4448|回复: 23
白金上墨器不得不说是一个失败的上墨器
阅读权限100
上次已发帖询问过,后来用肥皂水洗了,是好了一些,墨不再聚在上墨器顶端了。
可是现在又出现新的问题,请看图,导致墨水还是下不去。
有笔友建议放钢珠,我担心钢珠刚好把洞堵住,并且这上墨器容量本来就不大,再放个东西进去就更小了。
还是请教有什么好办法,或者有什么其他的上墨器口径与白金一样,取而代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阅读权限100
这指甲。。。是劈完了没剪还是怎么的。。。咋这型了。。。
阅读权限255
我觉得白金转换器是我用过的转换器里下水最好的
阅读权限100
你這上墨器矽油上多了
多用幾次就好了
如果等不及
建议把上墨器從後面打開
用針自內畫條細線
破壞表面張力
或放入白金原廠卡水钢珠,
不用担心钢珠刚好把洞堵住
阅读权限100
原帖由 wbc7531 于
08:24 发表
你這上墨器矽油上多了
多用幾次就好了
如果等不及
建议把上墨器從後面打開
用針自內畫條細線
破壞表面張力
或放入白金原廠卡水钢珠,
不用担心钢珠刚好把洞堵住
矽油已经用肥皂水洗过了。内表面的张力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的问题就是那个小台阶。
白金原廠卡水我也没有,买这笔没有送
[ 本帖最后由 slowjam 于
08:44 编辑 ]
阅读权限255
最简单的办法是换墨水。可以参考
[ 本帖最后由 haliluya_2007 于
08:57 编辑 ]
阅读权限100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08:55 发表
最简单的办法是换墨水。可以参考
嗯,看了。换墨水是可以解决的,我以前用quink和4001都不会这样。但是quink洇,4001颜色太淡,我就是喜欢永恒黑啊。
阅读权限255
原帖由 slowjam 于
09:13 发表
嗯,看了。换墨水是可以解决的,我以前用quink和4001都不会这样。但是quink洇,4001颜色太淡,我就是喜欢永恒黑啊。 那就没明显的办法了,这个就是转换器对墨水的限制条件。
阅读权限100
原帖由 haliluya_2007 于
09:55 发表
那就没明显的办法了,这个就是转换器对墨水的限制条件。
唉,只能说白金的设计有问题,他完全可以把这个台阶做低点,或者把总成上的小接柄做长点,使他们相平。
阅读权限100
原帖由 avalox500 于
10:16 发表
你随便弄个订书钉团在一起丢进去就好了,不一定要钢珠,我的百乐里面,丢的是一个小石子。
只要比重比墨水大,能破坏张力就好,干吗非要钢珠?
订书钉想弄成团也不容易啊!
阅读权限100
上3776了?金尖的?
阅读权限100
原帖由 elber520 于
12:41 发表
上3776了?金尖的?
很久了,一直用这个,现在很顺手了
阅读权限100
原帖由 slowjam 于
10:12 发表
唉,只能说白金的设计有问题,他完全可以把这个台阶做低点,或者把总成上的小接柄做长点,使他们相平。
为何就不能是永恒黑的墨水设计有问题?
阅读权限255
原帖由 经典之作 于
21:44 发表
为何就不能是永恒黑的墨水设计有问题?
因为永恒黑在其他笔上是久经考验。
比如一种补药,100个人吃了只有10个人管用,就是药的问题,但相反只有10个人不管用,那就是那10个人的体质问题,这算是一种常规的认识。
阅读权限255
和lz同款笔同种墨水,塞了个订书钉进去……
阅读权限100
我是随手弹两下就行了,有些墨水有点粘稠,张力比较大,永恒黑不是说很多笔都不适应么?
我是觉得4001黑还算不错了,各方面,所以个人还是比较推崇4001
阅读权限100
怎么都喜欢用订书钉,我搞了半天,都没办法把订书钉弄成团!
永恒黑弹到手指痛都弹不下来
阅读权限255
拿了3776试了一下,确实永恒黑在上墨器上老下不来,不过我的还好,抖一下就能下来,我觉得放小钢珠的解决办法比较好。
[ 本帖最后由 鲁提辖 于
08:55 编辑 ]
阅读权限255
呃,先用订书机打一枚出来,再用钳子什么的对压一下就好了。
Powered by失宠皇后 于墨,小说《失宠皇后》全文免费阅读
失宠皇后 于墨,小说《失宠皇后》全文免费阅读
《失宠皇后》内容简介:大婚当夜,他尽显无情,粗鲁地撕裂,霸道地占有。一切只因,他不愿娶她为后。在他眼中,她贪慕虚荣,毒如蛇蝎。他惟独珍惜着那一位娇弱美人,他的残暴冷酷,从来不在那个女子面前显露。寂寞深宫,她得不到他的喜爱,却得到更多的折磨。芙蓉帐暖,她只夜夜泪垂。彻底的给予,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摧残。倾心相付,最终只是一场骗局。他是帝,习惯掌控一切,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她是后,本应是天边最逍遥的一朵浮云,却因为他家破人亡,姊妹陌路。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武汉,这个糖画人还在坚守这门快失传的老手艺…
手指轻滑,指针在转盘上飞转,跃过飞马、花篮、大刀、螃蟹等图案,缓缓停在一格……
如果转到板龙,周遭会响起一阵欢呼雀跃,有得吃,有得玩,还有一点江湖气,这就是转糖,也叫糖画,转到什么画什么,亦糖亦画,可观可食。
一代才子陈子昂写诗之余,发明了糖画
相传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与众不同。一代才子会先将糖溶化,在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边赏玩一边食用,自觉雅趣脱俗。
后来陈子昂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谁知小太子路过,看见陈子昂手中的小动物,便吵着要。回宫后小太子将糖吃完了,哭着吵着还要,惊动了皇上,皇上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让他当场表演。小太子这才破啼为笑,由此陈子昂便得到了升迁,官至右拾遗。
陈子昂解衣归里后,为纪念皇上的恩遇,便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此技。后来学的人越来越多,并代代相传,这一技艺从此就流传下来。
固执坚守 糖画手艺传承近百年
如今,武汉的转糖担子寥寥无几,只有钟家村天桥、解放公园里有几个老人偶尔出摊,所以不是每天都能碰得到。
武昌民主路上的户部巷大门口,有两墩石狮,李三桥的转糖摊常年与石狮为伴。
李三桥是黄陂李集镇人,李三桥的父亲、爷爷都是做转糖的,转糖这门手艺也是从爷爷手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1983年,李三桥中学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转糖,学了整整两年才出师,这一做就是三十几年。
上午10点多,李三桥独自一人守摊,转盘上指针刚落定,李三桥已舀好一小勺热糖,精准地在石板上运腕走勺作糖画。
10秒钟的功夫,一个活灵活现的马就出现在白色石板上。
很多看过现场制作糖画的人都会惊讶不已,怎么做出来的糖画几乎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是不是石板上有模板?还非得凑近仔细观察一番才作罢。
其实,做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他的头脑里。做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要趁热一气呵成。
有人要自己作画,可连画家也没成功过。
李三桥说,糖浆不等人,画前脑子里得先有“谱”,从哪儿起笔,从哪儿落笔,怎样收尾,都有讲究。这没那么容易,李三桥学了足足两年。
“我要这个,这个我从来没吃过。”围观人群里一个小男孩指着糖画,跟奶奶撒着娇说。
“给我来一个吧,随么子都行,我想让我的伢看哈子”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妈妈边说,边宠溺地摸了一下儿子的脑袋。
还有不少年轻人不转,直接写名字“张 X X”,拿到糖后马上拍照发微博。
每当李三桥作画时,周围看客里三层外三层,有人用手机拍,还有人录像。
画完,人群散去。
生意冷清时,李三桥就看报纸来打发时间。
糖画,不仅靠手上功夫,还得靠熬糖技术
在进行绘制糖画之前要先熬糖。
每天早上天没亮,李三桥就要起床,生一个炉子,把锅放在火上,麦芽糖和白砂糖按一定比例放入,糖在熬制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加入一些水,还要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到,糖冷却后发黄,极易破裂,不便携带;火候大了,熬出的糖呈褐色,日后不易长时间加热,影响使用。
所以熬糖是个辛苦活,要一直守着。当糖液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就差不多了,趁热把它倒在石板上冷却、凝固。待糖液完全凝固后,把糖片分开包装,供绘制糖画前使用。
质量好的糖块在常温下,半个月都不会溶化。这样熬制出的糖透明度较高,非常脆,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才能作为绘制糖画的材料。&
在绘制糖画之前,首先要化糖。
化糖就是把准备好的糖块放在糖锅内溶化。别小看这简单的一步,讲究也特别多,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就会焦,待糖完全溶解后就可以绘画了。
糖画,只能糊人,不能养家
转糖担子靠天收,太热太冷不能做,刮风下雨不能做。从三月到十月,一年大半时间都是淡季,早些年,李三桥的三个儿女还未成年,李三桥要养活一家老小,所以也只能靠打零工为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糖生意最好。
李三桥和老婆在当时的武昌儿童公园门口摆摊,那里虽然有一排转糖担子,他们一天还能赚40元。
现在,即使10块钱转一次,一天下来也赚不到钱。
糖画,后继无人
其实,李三桥三兄弟都会转糖手艺,不过现在还做这一行的就只有李三桥一人。李三桥说,兄弟们都在外面打工,一年能挣四五万,比转糖有保障多了。
这些年,李三桥也教了不少徒弟,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一个坚持下来的,之前的学徒们也都纷纷转行。李三桥的3个儿女各自参加了工作,没有一个愿意学习转糖这门手艺。
现在家里儿女都已工作,经济压力也没有以前那么大,李三桥完全不需要在守着这个小摊,一天挣几十块钱了,但是李三桥仍然固执地坚守着。
还有不少酒店商场邀请李三桥去表演,每月给固定的工资,李三桥都不去,他说,那哪比得上我在这里摆个小摊清闲自在……
李三桥每天坐在他的转糖小摊前,闲时不徐不缓地抽根烟,不紧不慢地翻看今天的报纸,他自由又孤独,也许他在等,等一个真正的有缘人,能接手将糖画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来源:湖北经视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墨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