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教育学院宿舍图音响会议室音响投影机凌云路附近有那个公司在做

¥8,888.00
¥2,000.00
主营多媒体会议室、多功能报告厅、演艺厅河南郑州山西视频会议、3D手术示教、医疗行业专业音视频网络高清点播直播系统、电视编辑转播系统、专业音响、专业灯光、会议室专业音响、舞台专业音响、校园广播、背景音乐、同事传译、无线导游系统、PAL专业音响、专业舞台灯光音响设备、赛事抢答器、川岛除湿机、会议投票表决系统、数字语音室。
另公司租赁部专业出租商务会议投影机、专业音响、竞赛抢答器出租。3、
河南郑州三晶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企业远程会议系统、多媒体会议室、音视频集成工程、录播系统、无线导游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等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自动化领域的高端技术和专业水平,全心致力于为所有合作伙伴和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多年来,公司依托国内优秀的研发队伍,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我们专注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整体营销方案。
& & 只要您一个电话我们会为您提供多媒体会议室厅、演艺厅、远程视频会议、专业音视频设备、专业音响、专业灯光、指挥演示中心、投影机、大屏幕拼接设备及其周边产品、抢答器、除湿机等产品最全的型号、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服务。
¥8,800.00
热卖产品分类
郑州兰晶电子
多媒体会议室郑州演播室演艺厅河南郑州,视频会议河南郑州,多功能报告厅河南郑州,手术示教河南郑州,PAL专业音响郑州,医疗音视频河南郑州,河南郑州专业音响,电视编辑转播河南郑州,专业音响河南郑州,专业灯光河南郑州,音视频制作河南郑州,网络点播直播河南郑州,除湿机河南郑州,竞赛抢答器出租河南郑州,专业舞台灯光音响河南郑州
郑州市金城国际广场6号楼20楼
―――认证信息―――
产品展示分类
人员招聘分类
关于我们About us
联系我们Contact us
联系人:闫经理
地址:郑州市金城国际广场6号楼20楼
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
由提供技术支持
& 京公网安备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个人自行提供或来自互联网,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自行负责。阿土伯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网页内容涉及版权侵权问题以及其他疑问,请点击链接:
微信扫一扫大家都在搜
精细化学品
机械及行业设备
五金、工具
办公、文教
数码、电脑
传媒、广电
我是供应商
我是采购商
最新入驻企业
最新入驻企业
ATE测试夹具, 非标自动化设备, 测试机架, 测试治具, 测试夹具, 高频测试屏蔽箱, 自动化机械手, 气动屏蔽箱, 自动点胶机, ICT双面针床, RF电子测试屏蔽箱, 手机外壳热压模, 无线通讯测试设备, 高频测试针, 音频屏蔽测试
防潮柜,恒温恒湿储存柜,,恒温恒湿柜,电子防潮柜,防潮箱,电子防潮箱,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储存箱,低温低湿储存柜,低温高湿储存柜,高温低湿储存柜,高温高湿储存柜,烘烤箱,除湿机,加湿器,运风式烘烤箱,鼓风式烘烤箱,家用除湿机,工业除湿机,商用除湿机
农机塑料配件,尼龙系列mc尼龙,POM塑料配件,啤酒饮料设备配件,超高分子销售厂家
酸雾净化塔,砖窑除尘脱硫塔,锅炉脱硫除尘器,烟气除尘脱硫塔,砖厂脱硫除尘器
铝型材,工业铝型材,铝合金型材,边框铝型材,工业铝合金型材
药品包装袋,食品容器包装,医用敷料包装袋,食品复合膜包装袋,一次性纸杯厂家
家具,床,衣柜,沙发,电视柜
厦门云石胶,厦门AB干挂胶,厦门接缝王,厦门不饱和树脂,厦门青红胶
8518核桃苗,8518核桃,小尾寒羊,獭兔,肉兔
核桃采摘,石榴采摘,杏树采摘,生态养殖,生态旅游采摘园
福州锁具,福州五金,福州橱柜家具五金,福州工程五金,福州防霉胶
床,沙发,橱柜,移门,茶几
最新入驻企业
防爆工具,特种钢工具,钛合金工具,无磁不锈钢,无火花工具
纵剪机,矫平机,护栏板机,冷弯型钢机,冷弯型钢设备
坡口机,双头坡口机,管端坡口机,管子坡口机,电动坡口机
液压缩径机,锚杆缩径机,单双线弯箍机,双线数控钢筋弯箍机,W型钢带设备
无卡旋切机,液压打皮机,数控裁板机,旋切裁板一体机,数控旋切机
矫平机,钢卷开平设备,开平机,精密矫平机,开平机厂家
水泥制管设备,水泥制管模具,水泥涵管机械,水泥制管机械,水泥制管机
卧式带锯机,木工带锯机,龙门锯,锯木机,原木推台锯
快换C型钢设备,彩钢瓦机械,压瓦机设备,C型钢设备,楼承板生产线
黄金源金炉融化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水泥螺旋机,生产垂直圆泡海绵设备发泡机,改装海绵水平泡设备,海绵垂直圆泡设备
钢化炉,玻璃钢化炉,玻璃深加工,玻璃生产线,小型钢化炉
租赁服务,五金交电,日用百货,建筑材料,水暖器材
最新入驻企业
女装,男装,职业装,演出装,特殊服装
山东品牌西服,职业装量身定做,衬衫设计加工,团体工装定制,工作服生产厂家
潮流服饰,名鞋箱包,美容彩妆,母婴用品,成人用品
伪装网,伪装衣,训练器材,野战折叠桌椅,服装鞋帽,野战作业指挥箱,施工帐篷,户外用品,安防器材,应急救援装具包,帐篷,军训棉被,劳保用品,迷彩网,军训服装
山东劳保鞋生产厂家,劳保鞋批发,山东绝缘鞋批发,高密劳保鞋批发,防砸防穿刺安全劳保鞋
兰州摄影包,兰州数码配件批发,兰州摄影三脚架,兰相机电池,兰州UV镜
昆明展柜,昆明展柜制作,昆明展厂,昆明展柜公司,昆明展柜销售
连衣裙,长裙,无袖连衣裙,针织连衣裙,波西米亚
连衣裙,女式衬衫,女式针织衫,女式毛衣,女士外套
童装牛仔裤,男童牛仔裤,女童牛仔裤,儿童背带裤,儿童铅笔裤
服装,鞋,帽,日用品,化妆品
男式T恤,男士夹克,男式羽绒服,男士休闲裤,男士衬衫,牛仔裤,运动套装
最新入驻企业
六安蛋卷机,宣城蛋卷机,淮南爆米花机,滁州摇滚烤鸡炉,蚌埠棉花糖机
澳西尼亚诺丽,诺丽佳酵素,壹号酵素,麦卢卡蜂蜜,三叶草蜂蜜
幼儿园被子三件套,幼儿园床品批发,幼儿园专用被褥价格,幼儿园空调被,幼儿园被褥厂
阿胶核桃糕,阿胶固元糕,阿胶速溶粉,阿胶枣,玫瑰制品
食品加工,食品代工,保健食品代工,保健食品加工,保健食品OEM,食品OEM,食品委托生产,固体饮料代加工,固体饮料OEM,食品来样加工,保健食品委托生产,保健食品贴牌加工,保健食品来样加工,消毒用品加工,消毒用品代工
棉被、棉胎、棉花
太原旧电脑回收,太原旧电器回收,山西二手物资回收,山西库存积压回收,山西拆除工程
烟台豆腐,烟台豆腐批发,烟台有机豆腐,烟台馒头,烟台豆腐面条
德化戴云山黑鸡蛋批发,德化戴云山黑鸡,德化戴云山黑鸡批发,德化戴云山黑鸡养殖,德化戴云山黑鸡配送
五谷豆浆代理,五谷豆浆加盟,烘焙粮食批发,烘焙豆批发,潍坊五谷豆浆加盟
微山湖咸鸭蛋,微山湖咸鸭蛋价格,微山湖松花蛋,特色风干鱼,大对虾批发
六个核桃,宋河,豆制品,核桃杏仁露,露露
最新入驻企业
水泥电线杆
银锭收购,收售银元宝,圣旨鉴定,刀币交易网,银元投资公司
邻频调制器,模拟调制器,有线电视调制器,济南卫星天线安装,有限电视改造
收售元宝,收售金元宝,收售银元宝,收购元宝,元宝银锭
标牌制作,金银铜牌制作,徽章制作,水晶摆件制作,济南榜样标牌
智能导览机讲解,无线导游机,景区导游机,智能导览设备,团队讲解器,无线导游讲解,智能导览讲解,景区自动导游机,同声传译讲解,无线导游解说器,自动导游机解说器,博物馆导游机,展览馆导览机,景区自动讲解设备,团队讲解同声传译,景区自动感应讲解,智能导览设备,解说器讲解机,无线导游机解说,景区讲解导览器
呼叫中心服务,呼叫中心系统搭建,光网通,电信增值业务
海口对讲机,海南对讲机,海南监控器材批发,海南顺风耳对讲机,海南呼叫器
导游机,导览器,语音导览,团队讲解器,二维码讲解
摩托罗拉数字对讲机,专业手持对讲机,专业防爆对讲机,数字常规对讲机,集群对讲机
微管接头,微管配件,全金属接头,塑料接头,快拧接头,汽配零部件,透明接头
Google Cardboard,3D纸盒眼镜,NFC芯片定制加工,纸品印刷加工,礼盒包装
最新入驻企业
济南馄饨加盟,特色馄饨店加盟,小吃加盟哪家好,馄饨加盟连锁,馄饨店加盟费用
山东炸鸡腿加盟,炸鸡翅加盟连锁店,炸鸡柳招商加盟,炸鸡米花技术培训,炸鸡叉加盟品牌
山东最好的肾结石医院,胆结石中医专科门诊,肾结石最佳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肝胆管结石,泌尿系结石怎么治好
山东马术培训机构,济南跑马场,马术娱乐哪里好,最好的马术俱乐部,济南马场价格
长城哈弗汽车配件,济南腾翼汽车美容,长城哈弗品牌汽车,济南汽车装具,长城汽车
低温等离子工业废气处理,工业废气治理,工业废气净化设备,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化工企业废气处理
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无痛人流,包皮包茎
展览展示创意规划,舞美影像艺术设计,数字影视创意制作,3D全息婚礼策划,3D全息婚礼
济南至烟台物流,济南至威海物流,济南至莱芜物流,济南至兰州物流,济南至拉萨物流
宠物医院,济南宠物医院,宠物诊所,山东动物医院,山东动物医院
美发,造型,美发连锁店,美发培训,美发造型服务
餐具,餐具配送,餐具清洗,绿环餐具,成套餐具
258APP下载
手机移动站
关于258微信
Copyright (C) 8.com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乐铭音响_河南乐铭商贸有限公司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本店是一家专卖二手空调的老店,长期大批量出售出租各种型号的
安乐师范学院
洛阳领航二手空调
其他人还在看
音响/功放品牌: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适应平顶山市的长远发展需要,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城乡各项建设,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第二次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日起施行);
(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日起施行);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日施行);
(10)《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日起施行);
(11)《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日起施行);
(12)《城市黄线管理办法》(日起施行);
(13)《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日起施行)。
2、政策文件
(1)《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
(3)《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4)《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3、技术规范
(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6)《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2);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9)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4、相关规划
(1)《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2)《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3)《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条& 规划范围
1、市域范围
平顶山市市域范围含四区、两市、四县,包括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舞钢市、汝州市、宝丰县、叶县、郏县和鲁山县,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平顶山市域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
市区和近郊区,约4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和石龙区的全部区域范围、宝丰县城和叶县县城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叶县遵化店镇、鲁山县辛集镇,以及鲁山县马楼乡、张良镇、磙子营乡国道311线以北地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约9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石漫滩水库水源保护区约90平方公里);
市区以外主要风景区约458平方公里(其中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约190平方公里,鲁山县尧山风景旅游区约268平方公里);
重要市政设施(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因城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区域约149平方公里;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1098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中心城区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总计约106平方公里。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 近期年,
第五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下划线文字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六条& 城市发展目标
将平顶山市建设成为工业强盛、商贸繁荣、交通便利、市景优美、生活舒适、设施完善、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
第七条& 区域发展战略
1、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形成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产业集群;推进经济、社会、文化资源整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区域性交通、通信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2、大力推进城镇化:调整市域经济结构,增强城市功能,以城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建设市域城镇体系和产业集聚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各县市城区为增长极,加快工业化步伐,依托中心城区、县城和个别中心镇,规划布局10个产业集聚区,促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4、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保护农业用地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各类生态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健全农村服务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吸引人口和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中,探索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道路。
6、中心城区初步建成以现有城区为核心,东展、西拓相结合,以西拓为重心、梯度推进的组团集合布局结构,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第八条& 城市发展战略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并举。通过西部新区建设,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动力,同时为旧城改造拓展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
2、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建设高效率的节约型城市。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大城市污染防治,建设生态城市,整治城市环境面貌。
第九条& 经济发展战略
1、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2、强化重工业优势地位,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强与中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及分工协作,共同形成中原都市圈南翼的城市经济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煤炭行业技术改造,大力培植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等新兴支柱产业。
4、发展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完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信息、中介咨询以及娱乐休闲等服务业。
5、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十条& 社会发展战略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完善公共服务,建立富民安民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发展。
2、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
3、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提高全市人口受教育水平,重视人才培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增强社会创新能力和文化活力。
第十一条& 环境和生态保护战略
1、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加强重点区域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切实加强大气、水土、动植物以及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
4、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建设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
5、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山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中部丘陵林果生态林和东部平原农田防护林,建构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完善城市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二条& 规划指导思想
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县级市和县城,大力发展中心镇,构筑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2、加强中心城市综合职能建设,增强其与周围城镇的有机联系,强化其辐射力和带动力。
3、加强市域东南、西北两翼两个县级市——舞钢市和汝州市建设,发挥其市域副中心作用。
4、重视县域经济中心作用,加强叶县、宝丰县、郏县、鲁山县及石龙区发展,以县城促进城乡联系,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
5、积极推进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心镇的快速发展,对其它城镇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第一节& 市域城镇化水平及城镇发展战略
第十三条& 市域总人口预测
到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538万人左右。
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588万人左右。
第十四条& 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到2015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2.5%。
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7%。
第十五条& 市域城镇发展战略
1、极化中心城区,壮大县城,重点扶持中心镇。
2、市域城镇空间布局模式以点—轴状模式为主,中心城区逐渐由点—轴状开发向网络状开发模式转化。
第十六条& 市域经济区划
1、中部经济区:以平顶山中心城区为中心,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为基础,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2、西北经济区:以汝州市为中心,建设为公路枢纽、外向型加工贸易和三高农业基地。
3、西部经济区:以鲁山县为中心,建设为林业资源开发、市域生态系统建设区和旅游中心。
4、南部经济区:以舞钢市为中心,建设为钢铁开采加工工业基地和旅游度假区。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十七条& 空间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心、两卫、四极点”和“X型双轴发展”组成的点轴布局结构。
1、“一心”:指平顶山市(中心城区)为中心,按照“发展西部新区,优化东区功能,完善老区环境”的发展思路,完善中心城市职能,着重增强城市的区域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
2、“两卫”:叶县、宝丰县城为中心城区的卫星城,强化与中心城区的产业合作,并为中心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
3、“四极点”:舞钢市、汝州市、郏县、鲁山县城为四个经济增长极,发展成特色突出的县(市)域经济和文化中心。
4、“X型双轴”:沿焦枝、漯宝、平舞和洛界、许南等干线公路及洛平漯高速公路,以汝州市区、宝丰县城、平顶山中心城区、叶县县城、舞钢市区等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城镇发展主轴线;沿311国道西段及郑尧高速公路,以鲁山县城、宝丰县城、郏县县城等城市为主要节点的城镇发展次轴线。
第十八条& 规模等级结构
规划市域城镇分为四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县(市)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
1、市域中心城市1个: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10万人。
2、县(市)域中心城市6个:汝州市区、舞钢市区、宝丰县城、叶县县城、郏县县城和鲁山县县城,人口规模在10-20万人。
3、中心镇:每个县市扶持3-5个中心镇,人口规模在1-5万人左右。其中重点镇的人口规模可达到3-5万人。
4、一般镇,其他建制镇及一般乡镇,人口规模0.3-1万人。
表一:&&&&&&&&&&&&&&&&&&&&&&&&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平顶山市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城
郏县县城、鲁山县县城、叶县县城
汝州:临汝镇、寄料镇、小屯镇、温泉镇
宝丰:大营镇、周庄镇、石桥镇
鲁山:张良镇、梁洼镇、张官营镇、下汤镇、尧山镇
郏县:薛店镇、冢头镇、安良镇
舞钢:尚店镇、八台镇、尹集镇
叶县:保安镇、任店镇、仙台镇
其他建制镇及一般乡镇
第十九条& 职能结构
1、平顶山市中心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强化矿产资源深加工,发展化工、机电、纺织等产业和服务业,培育区域中心职能。
2、县(市)域中心城市
宝丰县城:以食品加工业为先导的县域中心城市,积极培育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铁路交通枢纽发展商贸、物流产业。
叶县县城:以井盐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导的盐化工基地和县域中心城市,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汝州市区:以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平顶山市西北部和汝州市域的中心城市,在煤炭、电力、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
舞钢市区:平顶山市东南部和舞钢市域的中心城市,培育壮大采矿、冶炼、轧钢为一体的钢铁产业链,建成钢铁、纺织和食品工业基地,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业。
鲁山县城:鲁山县域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力、化工等产业。
郏县县城:郏县县域中心城市,煤炭、建材和畜牧养殖加工业。
3、重点镇(镇区)和一般镇(镇区)
表二:&&&&&&&&&&&&&&&&&
市域城镇体系的规模与职能结构汇总表
A:县级及以上行政中心
B: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C:工业基地
D:交通枢纽
E: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F:商贸及农副产品加工地
G:旅游疗养地
平顶山市ABCDE
县(市)域
汝州市ABCDE、舞钢市ABCDEG、宝丰县城ABCDE
叶县县城ABCDE、郏县县城ABC、鲁山县县城ABCDE
汝州:临汝镇CDF、寄料镇EF、小屯镇CDEF、温泉镇DG
宝丰:大营镇CEF、周庄镇F、石桥镇EF、鲁山:张良镇F、梁洼镇EF、张官营镇F、下汤镇FG、尧山镇FG
郏县:薛店镇F、冢头镇F、安良镇F
舞钢:尚店镇F、八台镇EF、尹集镇DF
叶县:保安镇EF、任店镇F、仙台镇F
其他建制镇及一般乡镇
第三节& 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二十条& 教育设施
按2-3万人设置一所初中标准,撤并现状少于12班的初中,原则上布置于中心城区和各镇区。
按4-5万人设置一所高中标准,各重点中心镇分别设置一所高中。
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布置于中心城区。
第二十一条& 文化设施
中心城区建设服务于全市域的大型文化设施,县级市市区和县城以及各建制镇建设服务于各自行政区范围的文化设施,乡镇建设大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
第二十二条& 医疗卫生设施
全市医疗机构按市级、县(市)级、乡(镇)级、村级四级进行配置。
中心城区、县(市)城区按国家规范和居民人口密度设置市级、区级医院。
各镇分别设置一所卫生院,达到三级卫生院标准。
各村设置医疗服务站。
以县、乡为单位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配备流动服务车,村设计划生育服务室。
第二十三条& 体育设施
中心城区体育用地形成市级和区级二级布局,各县(市)区分别设置市级体育设施1处。
重点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进行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主要包括田径场、灯光球场 (带看台)、游泳池、训练房等内容。
一般镇配置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一处。
集中的农村居民点设置小型体育场地,配置篮球场和文体活动室,满足居民日常锻炼需要。
第四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四条& 公路交通
以许平南、洛平漯高速公路和郑尧、太澳高速公路作为平顶山市域主干公路,积极推进汝登、叶舞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强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络线建设。
全面提高市域公路等级,优化市域公路网络,提高洛界、平舞、平宝汝、平鲁、叶鲁、汝鲁、鲁郏公路等级为一级。
提高各县城至镇的公路等级为二级;提高各县城至各乡公路等级为三级或四级。
完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实现村村通油路,改善边远山区农民的出行条件。
第二十五条& 铁路交通
积极推进郑(郑州)渝(重庆)客运专线的建设,完成孟宝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以及孟宝线平东站以东段改线工程。
地方铁路在平禹线完工以后,着手漯河-舞钢铁路建设,使地方铁路线与国家铁路线接。
扩建平顶山客站、平顶山西客站,争取增开过往平顶山、平顶山西站的列车对数。
第二十六条& 航空交通
城市航空交通近期主要由郑州新郑机场承担,积极推进尧山旅游支线机场建设。
第五节& 市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 市域电信工程规划
1、有线电视网络近期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可收视达到100套以上。2020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
2、电信规划发展以模块局和用户接入网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模块局,提高普及率。通讯系统逐步融入中原城市群同城化建设。
3、本地网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采用网状网和星状网相结合的结构,在各区、县(市)分别组成各自的汇接区,各汇接区间采用网状结构,建立直达电路。加快建设用户光纤网。
4、完善优化3G网络,扩大覆盖面,调整现有基站,增建新站,扩大容量,增加信道,远期发展新一代通信网络。
5、建设完善的、高可靠性、大容量的数字传输网,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传输平台,积极推动三网融合。
6、推动邮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实物传递类、电子信息类、商品营销类、金融服务类等综合业务为一体的邮政业务体系。
第二十八条& 市域防洪工程规划
全面整治市域范围内的河流,提高区域防洪能力。
规划市域内的防洪标准分别为:中心城区为百年一遇,各县市城区和中心镇为五十年一遇,一般城镇为二十年一遇。
第二十九条& 市域消防安全布局
结合市域空间布局,加强市域消防安全建设,明确消防安全重点保护单位,完善消防设施配置,建立消防车快速道路系统,保障消防供水,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现状易燃、易爆单位,近期以控制规模、技术改造或转产为主,远期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搬迁。
市域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条& 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方针,树立全社会节水意识,逐步建成制度完备、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生态良好、发展科学的节水型社会。
2、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合理适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统筹兼顾与保证重点相结合,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当前利用与持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3、平顶山市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6.4亿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全市未来农业、城市发展的需要,但应合理用水,保障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平顶山境区,可作为平顶山市补充水源。
4、水资源保护应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的再生利用,建立完善梯级利用、分质供水和循环利用相结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5、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为手段,加速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限制发展用水多、效益低的工业项目;大力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先进、高效灌溉技术应用,降低每亩农田的用水量。
6、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居民住宅的节水和中水回用,建设雨水收集设施。
7、积极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防治水污染。
8、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宣传教育,提倡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表三:&&&&&&&&&&&&&
平顶山市工业节水规划指标表
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
(立方米/万元)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表四:&&&&&&&&&&&&
平顶山市农业节水规划指标表
灌溉水利用系数
节水灌溉率
节水灌溉面积
&&&&&&&&&&&&&平顶山市城镇生活节水目标
节水器具普及率(%)
自来水管网漏失率(%)
第三十一条&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国家森林公园、尧山风景名胜区等稳定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切实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监控,根据环境容量合理布局新建项目,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产生。
3、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煤炭、焦化、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污染型传统行业,逐步淘汰高能耗、高物耗、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积极开展ISO14000体系认证,大力推行节约型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
4、严格控制煤矿企业的环境污染,加强煤尘污染治理,尤其要加强煤矸石堆场的生态化治理,不得在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及周边设立新的堆场;加强对煤炭运输的规划与管理,控制二次扬尘。
5、加大电厂排烟脱硫、水泥企业等的除尘力度,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减轻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污染。
6、依托西气东输工程,改变城市气源结构,大力提倡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原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7、加快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区的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工程建设,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范围。强化大、中型锅炉的脱硫措施。
8、禁止违规焚烧秸秆、沥青、石灰和树叶,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第三十二条& 水环境保护规划
1、澧河和洪河水质应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以上;北汝河水质应控制在Ⅲ类水质标准;白龟山水库的入库河流、沙河上游、大浪河、澎河、应河水质应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中心城区内的湛河达到Ⅳ类水质标准。
2、市域范围内各主要水库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白龟山水库和昭平台水库应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各水库入库河流在入库口上游5公里内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白龟山水库和昭平台水库的入库河流在入库口上游5公里内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3、饮用水水源地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划定相应的水源地陆域保护区,并进行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不准建设有污染的项目,防止新污染的产生。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控制农药、化肥随地表水径流进入水源地,减轻污染。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防止水体污染。
4、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采用集中治理的方式,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在城区以及旅游景区的服务集中区,设立污水处理系统。到2020年,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5、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排放浓度达标的企业,通过实施总量控制等手段,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及污染物排放总量。
6、依托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低排污项目、无污染项目、节水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浪费资源严重、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进行分期分批关停。
7、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对农田、水域的污染。
第三十三条& 声环境保护规划
1. 各功能区噪声不超过各类功能区标准限制,2020年达到95%。各类功能区标准限制: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城区昼间≤60
dB(A),夜间≤50 dB(A);农村地区昼间≤55 dB(A),夜间≤45 dB(A),交通噪声≤70 dB(A)。
2、合理调整城市布局,搬迁工业区内受噪声污染的居民,合理划分城市区控制单元,科学规划各单元功能和布局,严格审批各控制单元内的建设项目。
3、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减少城市噪声。
第三十四条& 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规划
1、结合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倡源头削减,降低燃煤炉渣产生量,对新建电厂要求同时配套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严格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2、对现有工业固体废弃物要加强利用和管理,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全市域范围内不再设立煤矸石堆场。
3、加强对特种垃圾的处理,危险废物采取有效措施就地安全分类回收、处理,不能就地处理的全部集中处置;加强污水、污泥的处理、消纳和管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率;医疗废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4、搞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推进再生金属、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防止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
第三十五条&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统筹考虑布局各类绿地水系等生态空间,使各生态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生态网络,并注意留有发展余地。
2、控制工业污染,工业应重点布局在市区东南部;工业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注意规划和建设隔离带,避免重叠污染;对规划区内有严重损害功能区的污染企业,要加强治理。
3、分期推行以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工程为主体的区域性综合治理方案,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对有害废气、尾气采取处理措施。
4、结合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尧山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风景旅游区的建设,强化生态设施的建设。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应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开发方针。
5、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高起点建设西部山区水源涵盖林,水土保持林和风景林,中部丘陵林果生态林和东部平原农田防护林,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构建全市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使城市生态达到良性循环。
6、加强防护林带的建设、维护和管理,高速公路两侧规划宽5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国道、铁路干线两侧规划宽3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建设汝河、沙河、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防护林带,加强水库周边的以及保护区内防护林带建设。
7、建设中心城区环城生态防护林。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配置多样化的城市公园、城市防护绿地、片区绿地和道路绿化带,重视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内的绿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富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系统。
8、以农业的集约发展为基础,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充分发挥各县市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建设菜篮子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基地等。
9、企业排弃的剥离表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必须堆放在规定的专门存放地,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
10、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治理资源开发遗留地因采矿和建设使植被受到的破坏,采取措施恢复表土层和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率及植被覆盖率。
11、加快推进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的实施;全市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次级河流水质达到水域功能标准;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第三十六条& 规划原则
1、建立平顶山文化永久传承的保护思想,把整个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到保护内容中来,协调保护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2、强调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使之成为平顶山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确保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
3、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保护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对已经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
4、注重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十七条& 保护目标
1、总体目标: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在地环境,保护城市人文特色,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分析评估各级文物单位保护现状,落实保护措施。
2、近期目标:在不同层面协调和统一历史文化的保护措施,各县(市)保护和抢救濒临破坏的文物古迹,整治城市历史地段,初步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为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3、远期目标: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工作,实现全市域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力地推动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历史文化价值、地位的提升和城市特色的显现。
第三十八条& 保护内容
文物古迹保护应划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内的建设活动必须执行国家和河南省的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保护范围又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绝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1、宝丰清凉寺汝瓷窑址
保护范围: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保护范围南北长2500米,宽1000米。在该范围内,各窑址为绝对保护区,在绝对保护区内界限外周边50米为重点保护区,其余为一般保护区。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各方向500米。
2、风穴寺及塔林
保护范围:寺庙及周边各50米为绝对保护区,绝对保护区范围之外100米为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外200米为一般保护区。
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四周向东、西、南方向各200米,向北250米。
3、蒲城店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汉·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蒲城店村)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向西300米,向东540米,向北120米至小河,向南200米。(东边线南北长47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各外扩200米。
4、叶邑故城(周·叶县旧县乡旧县村)
保护范围:以旧县村十字街口为基点,向东970米至烧车河东150米,向西850米至西城墙外150米,向南1550米至南石桥外150米,向北1380米至北城墙外150米。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向南1000米,向东1000米,向西1000米,向北1000米至澧河。
5、望城岗冶铁遗址(汉·鲁山县城望城岗村)
保护范围:以望城岗村北东西向水渠与贺楼村南北大道交叉口桥为基点,向东740米至尹家岗,向西100米,向南20米至望城岗村南小河,向北230米至鲁平大道,东端望城岗土丘处向南再扩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各外扩1000米。
6、段店窑址(唐至宋·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
保护范围:以段店中学西南墙角为基点,向东600米,向西100米,向南1000米,向北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各外扩300米。
7、张公巷窑址(金至元·汝州市区张公巷街)
保护范围:以中大街与张公巷交汇处为基点向北300米至地母庙街,向东200米至城垣南路,向西200米至钟楼市场。
建设控制地带:重点保护区四边为起点向外各扩200米。
8、应国墓地〈周至汉·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原薛庄乡)北滍村〉
保护范围:以北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250米,向西250米,向南2500米,向北150米至平鲁公路。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西、北三面各外扩300米。
9、法行寺塔(唐至宋·汝州市内东北隅的塔寺街)
保护范围:以塔身为基点,向东177米至李太街,向西113米至营兵街,向南40米至塔寺街,向北90米至丹阳路。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四周各外扩200米。
10、三苏祠和墓(宋至清·郏县茨芭乡苏坟村)
保护范围:东以坟院东墙为基点向东300米,西以坟院西墙为基点向西340米,南以三苏祠南墙为基点向南600米,北以坟院北墙为基点向北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扩200米。
11、郏县文庙(金至清·郏县县城内南街)
保护范围:东以文庙东院墙为基点向东20米,西以文庙西院墙为基点向西20米,南以文奎楼南照壁为基点向南20米,北以文庙大成殿北墙为基点向北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扩130米,向西扩200米,向南扩200米,向北扩200米。
12、叶县县衙(明至清·叶县城东大街)
保护范围:以县衙围墙为基点,向东50米,向西50米,向南50米,向北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各外扩500米。
13、汝州文庙(清·汝州市区城隍庙街)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40米至公安局,向西71米至望嵩路,向南123米至中大街,向北202米至前火神庙街。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各外扩200米。
14、元次山碑(唐·鲁山县高中院内)
保护范围:以文庙东南墙角基石为基点,向东至围墙,向西190米,向南10米,向北2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各外扩50米。
15、鲁山邓小平旧居(1948年·鲁山县老城大街)
保护范围:以牧师楼东南角墙基为基点,向东148米,向西65米,向南116米,向北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向外扩100米。
16、龙泉澧河石桥(明·叶县龙泉乡龙泉村)
保护范围:以桥体中心为基点,向南、北各外扩50米,东、西各扩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重点保护范围外扩200米。
17、妙水寺(清·汝州市临汝镇关庙村)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52米至寺院围墙,向西47米至临坡公路,向南10米至临汝镇三中北围墙,向北90米至寺院北围墙外山根。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边线四周各外扩100米。
18、郏县山陕会馆(清·郏县城关镇西关大街)
保护范围:以会馆大门中点为基点,向西27米,向南17米,向东27米,向北98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边线各向外扩100米。
19、临沣寨(清·郏县堂街镇朱洼村)
保护范围:以一周红石寨墙外皮为基点,寨内均为保护范围,向外50米为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外扩300米。
20、狮王寺(清·郏县安良镇狮东村)
保护范围:以寺院院墙西南角为基点,向北110米,向东80米,向南10米,向西10米。
建设控制地带:文物范围外各扩100米。
21、文集遗址(新石器时代·叶县常村乡文集村)
保护范围:以文集至屠村大路与三常路至文集村公路交叉点为永久坐标,向南100米,向北200米,向西200米,向东500米至屠村。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边线外,向西、北、东各扩200米,向南至澧河北岸。
22、前后户遗址(新石器时代·汝州市陵头乡前、后户村)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235米到前后户村边,向西50米至荆河,向北130米至后户村南河岸,向南260米至前户村北断崖处。
建设控制地带:以重点保护区四周向外各扩200米。
23、解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宝丰县肖旗乡解庄村)
保护范围:以解庄村西薛杨线和乡村路相交处为坐标点,向东300米,向南、北、西各5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扩300米,向南、北、西各外扩400米。
24、李楼遗址(新石器时代·汝州市杨楼乡李楼村)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向东110米到河沟,向西245米至小路断崖,向南80米到河沟,向北445米至水泥渠。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边线各外扩100米。
25、官庄故城(唐、五代·汝州市温泉乡官庄村)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为基点,东西1500米,南北1500米。西至牛涧河,南至焦枝铁路,北至古城村。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边线外扩200米
26、马秃塔儿墓(元·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荆山村)
保护范围:以墓冢中心为基点,向北100米,向南100米,向西100米,向东1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周边线,向北、西、南、东50米。
27、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区
根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划定的保护区范围进行管制。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三十九条& 旅游发展战略
1、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力度,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
2、积极与河南省黄金旅游线路接轨,强化山水生态旅游特色,打造有特色的专题旅游线路。
3、重点开发建设尧山风景名胜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在开发建设中以保护自然环境为首要原则,完善配套设施,适度发展康体设施,提高接待能力。
4、集中建设好以鲁山大佛、郏县三苏坟、汝州风穴寺、叶公故里、宝丰清凉寺、汝瓷窑址等为核心的旅游景区。
5、中心城区要积极发展城郊生态旅游、特色工业游以及会展、购物、娱乐等旅游产品,形成旅客集散地。
第四十条&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加强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善景区功能,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
2、规划建成以平顶山市区、鲁山县城和石漫滩休闲度假区为核心的旅游接待基地,配套完善宾馆酒店、餐饮娱乐、旅游停车场等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开辟旅游专线,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创造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
市域空间开发管制
第四十一条& 空间管制区类型划分
规划将平顶山市域空间管制区划分为严格控制发展区、一般控制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建设区等三种用地类型。
第四十二条& 严格控制发展区
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已探明的煤矿及其他自然资源富集地以及采矿后的塌陷区、水源保护地、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区域、重要的防护绿地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两侧划定的不准建设控制区等在发展建设上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的地区。
该区内用地必须整体上永久保持土地的原有用途,原则上禁止在区内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区域在国家相关法规、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与要求的,必须服从国家相关法规、条例的规定与要求。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在这个地带内修建新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环境风貌,并应按程序报批。
第四十三条& 鼓励发展建设区
包括城市(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建成区以及市域内经规划、土地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开发建设的独立工矿点、道路交通设施、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服务设施等建设用地范围,但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应属于严格控制发展之列的用地(如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除外。
第四十四条& 一般控制发展区
严格控制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建设区以外的地域为一般控制发展区,包括除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
该区内的任何具有非农业性质的开发建设活动均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慎进行,未经县(市)以上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不得在控制发展区内变更土地使用性质、进行非农业建设项目的开发。
第四十五条& 开发建设管制重点区域
尧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尧山景区、鲁山大佛景区、秘洞景区、昭平湖景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总面积为268平方公里。
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包括石漫滩国有林区和铁山、尚店、武功、尹集、杨庄、王店、庙街等7个乡镇,面积190平方公里。
第四十六条& 开发建设管制原则
以保护自然山水林泉为核心,保护重于开发,根据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进行适度综合开发利用。在风景区范围内,严禁建设不属于风景区应该修建的任何项目。
一级保护区内,除直接的、必要的保护措施工程以外,一律不得增建任何工程项目。
二级保护区内,除安排必要的游览线路,观赏平台、简单的服务网点及沿途的停歇站点、可能增加景色的少量风景建筑外,其他无关的设施一律不建。
三级保护区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一切可能的潜在的危害,注意水土保持。
第四十七条& 水源保护地
1、南水北调总干渠
其两侧各100米内不得进行任何建设活动,按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标准执行。
2、白龟山水库
水库的整个水面以及上游100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库北侧陆域50米范围、西侧500米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外,水域延伸2000米、陆域200米为二级保护区。
3、昭平台水库
昭平台水库的整个水面以及上游1000米、水库四周陆域200米范围为一级水源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外,水域延伸2000米、陆域500米为二级保护区。
第四十八条& 水源保护地保护要求
1、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标准。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禁止设置油库;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2、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标准。在此范围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第四十九条& 山体和矿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禁止擅自对山体进行开采砂、石、土的活动。鼓励植树造林,营造绿色山体。
已探明的各项非金属资源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有序开发。塌陷稳定区的一切建设活动,应严格控制。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五十条& 城市性质
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五十一条& 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为101万人。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为110万人。
第五十二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至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为93.0平方公里,人均规划建设用地约为92.1平方米。
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为106平方公里,人均规划建设用地约为96.4平方米。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空间布局方向与结构
第五十三条& 空间管制规划
规划将平顶山市中心城区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3个管制区。
包括中心城区内,老城区和新城区各类城市建设和村庄等现状建成区范围。
规划对原有用地通过更新改造,提高用地混合开发和集约利用程度,并注意改善区内的环境和绿化空间。
主要指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位于城市发展方向上,有一定建设基础,且与已建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考虑未来开发需要预留的地区。
适建区是新产业和城镇人口迁移聚集的主要地区,这些地区可根据环境影响安排合适的居住、公共服务、工业仓储等城市项目,对内部乡镇建设加强规划引导,对村庄建设采取整治、合并的发展政策,以促进用地集约、有序使用。
已建区和适建区以外的中心城区外围,包括北部山体、采煤塌陷区、应河-沙河沿岸、白龟山水库西岸与南岸的广大农田、湿地、山地范围为限建区。
限建区内分布有湿地公园、泄洪区、塌陷区等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区、灾害综合防治控制区、地质构造脆弱地带和农业耕作地区,这些地区景观良好,生态环境易受盲目开发影响,需要人为对建设强度和功能进行控制。此外,限建区内还分布有大量分散的村庄、乡镇,应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更新改造,并严格控制大规模建设,保护农田耕地不受侵占。
第五十四条& 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以向西跳跃式发展为主,形成以行政和文教为核心的完整新城区。同时,适度向东和向南扩展,完善现有城区的功能配置。
第五十五条&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三廊、两主三次、两大片区、五大组团”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1、一轴三廊由沿建设路-龙翔大道的城市发展主轴线和分别沿东环路-平舞铁路、孟平铁路、梅园路的三条绿化景观通廊组成,串联起城市各公共中心和周边山体、水域。
2、两主三次包括矿工路、体育路、开源路、建设路之间的市级老城中心,明月路、长安大道、祥云路、清风路之间的市级新城中心两个城市主中心;以及建设路、开发二路周边的老城东部组团中心,新南环路、新华路周边的老城南部组团中心和夏耘路、菊香路、滍阳路、长安大道之间的新城西部组团中心等三个次级中心。
3、两大片区指东部片区和西部片区。东部片区由老城区组团、东部组团和南部组团组成,规划城市人口86万,城市建设用地78平方公里,它是全市的商业和经济中心。西部片区是城市的新城区,由东西两个组团组成,规划居住24万人口,建设用地28平方公里,它是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五十六条& 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见“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附表一)。
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
第五十七条& 布局原则
1、贯彻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2、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采用不同的技术经济指标,新区应突出环境特色。
第五十八条& 居住用地布局
规划居住用地4114.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8.8%,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7.4平方米,共分为东部、西部两个片区。
1、东部片区
老城区组团,规划安排37万居住人口;东部组团,结合工业区的建设逐步进行居住区的配套建设,规划安排20万居住人口;南部组团,规划安排29万居住人口。
2、西部片区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创建花园式生态型城区,规划共安排24万居住人口。
第五十九条& 住房发展目标和政策
1、住房发展目标
建立结构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发展基本达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按照“总量控制、区域平衡”的总体要求,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协调、稳定发展。
2、住房发展政策
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合理确定城市保障性住房需求总量,实现实物与货币保障相结合,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供应。
全面推进住房质量提升和住宅产业化,合理布局住房区位,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应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住房供应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适当发展中高档住宅,重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建设,促进商品房及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廉租房在大型居住区中混合布局。
完善并适当超前布置居住区配套设施,将住房发展与城市中心服务体系、交通体系、绿地系统发展相结合。
加强居住区环境建设,充分考虑文化、地理背景,继承和发扬独具特色的居住文化。
第六十条& 住房规模
2020年住房建筑总规模达到380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新增供应住房建筑面积1260万平方米,年均新增供应住房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
第六十一条& 保障性住房规模
1、保障性住房包括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改房等各类形式,在规划期内应以廉租房为主。
2、规划期内增加供应1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加上现有保障性住房约330万平方米,共48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规模可基本满足低收入人口住房需求。
3、保障性住房考虑相对集中建设,新建公共租赁房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并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购。
4、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提高。
第六十二条& 保障性住房布局
面向中低、低和最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应布局在邻近就业地点和公交站场、交通及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
1、在重要的城市中心地区,政府通过收回、回购、新建或签订租约等形式,将位于平煤集团下属各矿区、平高集团老生活区等棚户区的城市旧居住区和城中村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
2、在湛南新城、卫东区平东火车站附近、新城区西部等地区,结合组团中心的开发和改造,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
3、在市高新区、平东物流园区、平新工业园区等地的城市大型工业、物流园区周边地区,通过政府建设面向产业的保障性住房和引导企业建设配套宿舍,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居住配套。
第六十三条& 居住区公共设施规划
1、规划中学共37所,其中现有中学25所,新增12所。每所中学的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以内,对现有中学作适当调整。
2、规划小学共90所,其中现有小学58所,新增32所。每所小学的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
3、其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
第六十四条& 旧城区改建
1、旧城区改造应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
2、旧城区改造以通过土地使用调整使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化为重点,强化城市商业中心的功能。
3、旧城区改造通过向新城区和新扩展地区疏散合理比例的人口,降低旧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提高旧区居住环境质量。
第六十五条& 新居住区建设
1、城市新居住区建设与城市其他各项用地建设同步进行,为城市居民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生活居住用地。
2、新居住区住宅建设应以迈向小康、中等发达生活水平为标准。
第三节& 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
第六十六条& 工业用地布局原则
1、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地域工业体系,实行工业相对集中布置。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2、对城区北部的矿区和相关产业进行适当整治,将散布在城区中的中小型工业逐步搬迁至产业集聚区。
第六十七条& 工业用地规模
规划工业用地1368.0公顷,其中一类工业723.5公顷,二类工业322.8公顷,三类工业321.7公顷。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2.9%,人均工业用地面积12.4平方米。
第六十八条& 工业用地布局
1、东部工业区
以平顶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建设东部产业集聚区,结合现有产业,主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2、西部工业区
西部新区的平新产业聚集区主要发展一些新兴工业,集中布置无污染或污染程度较低、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项目。
第六十九条& 仓储用地规划
1、规划仓储用地规模为398.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8%,人均仓储用地面积3.6平方米。
2、结合平顶山东站的建设,在火车站北侧建设平东物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
3、西部规划设置集中的仓储区,以中转和储备公路运输为主的物资和材料,与依托平顶山西站建设的宝丰物流园区协调发展。
&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第七十条& 布局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要形成分布合理、重点突出、服务均衡的市、组团和居住区三级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第七十一条&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802.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7.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6.4平方米。
第七十二条&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组团中心—居住区中心”三级中心体系。
1、市级中心
平顶山市的市级中心呈双中心布局,同时也作为两个片区的中心。城市的商业中心依托中兴路形成,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依托西部新城区的城市行政中心及其南侧的市政广场和市级文化设施形成。
2、组团中心
城市的五个组团建设各自的组团中心,老城区组团和西部片区的东部组团中心与城市中心相重叠,东部片区的东部组团、南部组团和西部片区的西部组团中心也可以作为城市的副中心进行功能配置。东部片区的东部组团中心以贸易和展览的功能为主,西部片区的西部组团和东部片区的南部组团中心主要承担公共服务和文化娱乐的功能。
3、居住区中心
各组团由若干个居住区组成,每个居住区中心按相应的服务人口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的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形成相对完善的公共中心。
第七十三条& 行政办公设施
建设西部片区新行政区,在西部和东部的产业聚集区内规划设置集中的工业区管理机构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183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7%,人均行政办公用地面积1.7平方米。
第七十四条 商业金融设施
以中兴路和建设路为核心,建设城市的商业金融中心。西部片区行政金融区形成城市商业金融次中心。
在另外三个组团的中心规划有一定规模并各具特色的商业服务中心。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774.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7.3%,人均商业金融用地面积7.0平方米。
第七十五条 &文化娱乐设施
在西部组团新行政中心南侧结合市政广场和公共绿地,建设城市文化中心,包括一批市级文化娱乐设施,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中心、会议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各居住区按居住区结构,建设各类中小型文化娱乐中心。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145.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人均文化娱乐用地面积1.3平方米。
第七十六条& 体育设施
以满足“全民健身计划”为目标,完善市、区级体育场馆的建设。
西部组团新建一个体育中心,包括一个3万人体育场,一个6000人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和一个运动公园等设施。
积极发展基层体育设施,新区建设应结合居住区建设同步配套,旧区改造调整时予以补充完善。
规划体育用地11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1%,人均体育用地面积1.0平方米。
第七十七条& 医疗卫生设施
建设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业医院为辅助的市、片区、居住社区三级卫生医疗系统。
规划新建2所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市级综合性医院,分别位于西部片区的中部和东部片区的平舞铁路以东。
建设完善的专业医院,建设和完善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妇幼保健医院、中心血站以及职业病防治医院等项目。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71.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7%,人均医疗卫生用地面积0.6平方米。
第七十八条& 教育科研设施
西部片区结合河南城建学院和平顶山学院,建设相对集中的综合性高教、职教基地。完善市、区二级职教中心。
以市、片区、居住社区三级结构配置成人教育中心。在西部片区的文教中心建设市成人教育中心,在各片区逐步建设成人教育分中心。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516.1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4.9%,人均教育科研用地面积4.7平方米。
第七十九条& 社会福利设施
规划在老城区组团南部建立一个社会福利中心,在各组团中规划设置小型的社会福利设施。
老城区组团东南部规划一所残疾人活动中心,内容包括职业培训、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结合绿化和公建成为残疾人之家。
在东部组团对现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扩建和完善。
第八十条& 文物古迹
西部片区西南侧的应国墓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结合该遗址建设遗址公园。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规划
第八十一条& 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建立以现代化客货运场站为枢纽,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与豫中地区、河南省和全国交通运输体系相衔接的物流与客运中心;做好综合交通网络与大型客货运枢纽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加强内外交通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和整体效率。
第八十二条& 铁路交通
1、结合郑(郑州)渝(重庆)客运专线建设,规划建设客运专线平顶山站。
2、改扩建平顶山客站、平顶山西站及平顶山东站,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改造站前广场。
3、疏通平东站的对外交通联系,增加仓储等相关用地,围绕货站形成城市的货物流通中心。
4、结合城市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对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铁路支线进行适当调整和梳理。
第八十三条& 公路交通
1、加快汝(州)登(封)、叶(县)舞(钢)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提高平顶山市区的对外交通能力。
2、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南北绕城高速公路,形成环城高速网。
3、提高现有对外公路等级标准,改善市区的对外交通条件。拓宽、整修、完善至郏县、宝丰、汝州、叶县、舞钢、鲁山以及主要乡镇的公路。
4、规划长途客运汽车站共三处。客运中心站位于中兴路南端平顶山火车站北侧;另两个客运站分设于东部组团和西部片区。
5、货运站结合平顶山东站布置。
第八十四条& 航空交通
城市航空交通主要由郑州新郑机场承担,加快尧山旅游支线机场的工程建设。
道路交通规划
第八十五条& 城市交通建设目标
1、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公交网络,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交通结构。
2、结合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平顶山市区轨道交通网。
3、建立与城市布局和土地使用相适应,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促进并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
第八十六条&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
1、道路网络
平顶山市的城市道路网布局采用方格网加环路的形式,各组团间由城市干道相连接。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
主干路间距在800-1200米,道路宽度规划控制在40-60米。东部片区在现有城市主干路拓展的基础上向外延伸,形成南北向10条主干路、东西向11条主干路;西部片区规划东西向4条主干路,南北向10条主干路。
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主干路总长为304公里,路网密度为2.9公里/平方公里。
次干路间距在400-600米,道路宽度规划控制在30-40米。东部片区一方面拓宽、延伸连接老城区内的次干路,另一方面,新建9条南北向次干路,10条东西向次干路;西部片区规划建设东西向次干路4条,南北向次干路11条。
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次干路总长为239公里,路网密度为2.3公里/平方公里。
支路系统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宽度规划控制在20-30米,承担组团内短距离交通和进入干道网络的通道。
第八十七条& 道路交叉口规划
1、高速公路出入口
在充分利用洛平漯高速公路现有两个出入口的基础上,增设东环路、光明路及新城区西出入口。
2、城市立体交叉口
在主干道与铁路相交处规划立体交叉口。
城市道路系统中,规划六处互通式立交桥。光明路与姚电大道、光明路与未来大道、开源路与未来大道、平安大道与西环路、建设路与许南公路相交处采取互通式立交形式。
3、其他道路交叉口规划
城区道路交叉口主要形式是平面交叉,交通量大的交叉口应进行路口渠化,交叉口交通管理采用集中指挥电视监控系统和信号灯控制系统。
第八十八条& 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1、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组团间联系的快捷公交网络,第二个层次是各组团内的公交网络,两个层次通过公交换乘枢纽相衔接。
跨组团公共交通采用公交专用道和大站快车的方式,设公共汽车专用道,布置于最外侧机动车道,分别位于建设路、未来大道、神马大道、姚电大道及其延伸段。
组团内公交采用环形线路方式组织,公交服务网络由换乘中心-公交线路组成;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0%;以5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各组团内的公共交通线路路网密度应达到不低于1-2公里/平方公里。
2、公共交通站场设施规划
规划公交总站共三处。一处位于平顶山火车站北侧,与长途客运中心相结合;一处位于东部组团商业中心的西北角;一处位于西部片区长途汽车站的东侧。
3、轨道交通线路预留方案及实施建议
规划预留联系各个组团的、东西向的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东部片区沿湛河、西部片区沿现未来大道延伸路接龙翔大道及其延伸路,总里程约35公里,贯通中心城区各主要交通源。
轨道交通建议按照中等运量方式予以考虑,沿途均预留高架型轻轨建设空间。
第八十九条& 主要城市广场
规划保留现有鹰城广场和河滨广场。规划新建西部片区西部组团的居住中心广场、东部片区南侧的居住中心广场、湛河两岸的生活休闲广场、东西两个体育中心的体育广场等。
第九十条& 停车场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停车场用地控制在16公顷左右,包括外来货运机动车停车场和城市大型公共停车场用地范围。
1、外来货运机动车停车场
外来货运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城市外环路和城市的出入口附近,主要为过境交通及外来入境车辆服务。
在城市外围规划设置5个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分别位于龙翔大道西端;新区的长途汽车站西面;建设路与西环路的交叉口附近;东环路和J1J2J5的交叉口附近;建设路和许南公路的交叉口附近。每处用地1-1.5公顷。
2、城市大型公共停车场
城市大型公共停车场布置在市中心、片区中心和各组团中心边缘。
规划市内大型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共10个,布点在城市对外交通的车站、各大型商业,文化、医疗、体育、娱乐、服务设施和公交换乘枢纽。以停车楼、库为主,尽量不布置地面停车场。每处用地0.5-1公顷。
3、市区内小型机动车公共停车场采用分散布局,其服务半径在市中心不大于200米,一般地区不大于300米。
4、自行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控制在100米左右,并不得大于200米。具体位置在详细规划阶段确定。
5、城市各项建设工程建设时应按国家和河南省的有关规定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
第九十一条& 加油、加气站规划
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公共加油、加气站主要设置在大型机动车停车场和城市出入口处,服务半径为0.9-1.2公里。
规划布置20个城市公共加油、加气站,结合公共停车场设置,以小型站为主,昼夜加油、加气车次300-500辆,用地面积为0.1-0.2公顷。
远期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适时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中心城区绿地水系与景观规划
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第九十二条& 规划目标
1、按照“城市现代化、大地园林化”的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规划目标人均绿地面积14.3平方米。
2、中心城区范围内,应保证居民在500米半径之内有相应服务面积的公共绿地。
3、中心城区内,保护和建设适当面积的水源涵养与净化绿地,以保证白龟山水库的正常供水和水质改善。
第九十三条& 规划原则
1、城市的绿化系统应以中心城区周边的山水环境为背景,继续强化和完善近郊公园、城市公园、片区绿化带和道路绿化建设。
2、中心城区内各绿地要均衡分布,以接近居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绿地系统要与城市功能相呼应,并与城市产业布局相配合,同时注意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
4、公共绿地建设采取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街道游园、郊外森林公园等多种类型的组合,建设适合大城市的游憩绿地体系。
5、绿地建设要与城市发展同步,做到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第九十四条& 生态绿地
在中心城区四周规划建设至少500米宽的城市生态控制带,在此范围内的土地只能用作生态建设和农田使用。
城市各组团之间规划建设50米宽以上的城市绿化隔离带。东、西片区之间的隔离绿地要大力植树造林,进行生态化建设。
平顶山山顶公园要加强绿化,建设成为城市近郊生态公园。白龟山水库北侧和西侧、南侧规划建设生态林地。
城区北部已废弃的矿井及其堆场等应进行生态化建设。塌陷稳定区范围内一切建设活动应严格控制。
白龟山水库西侧建设湿地保护区。
第九十五条& 公共绿地
城市公共绿地由城市公园和城市滨河绿带组成。
规划市级公园9个(其中已建2个),总面积900公顷。
对现已建成的河滨公园、湛河公园等城市公园,应适当扩大面积,迁出各类占用公园用地的机构,加强绿化,完善设施,提高公园的服务水平。
新建居住区中设置居住区级公园,面积一般在2-5公顷左右,以综合性游憩公园为主,可适当布置一些主题性的设施。
中心城区沿湛河及其他河道和干渠,规划建设连续的滨河绿带,并沿河开辟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
第九十六条& 防护绿地
城市生产防护绿地主要分布在铁路两侧。
铁路货场,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宽度在50m以上的绿化防护带。
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周边规划建设100米以上的绿化防护带。
各矿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
第九十七条& 道路绿地
规划高速公路两侧各设置宽度50米以上绿化带。
城市主次干路两侧,分别设置为8-20米的绿化带。主干路绿带占道路总用地的比率不低于25%;次干路和支路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
第九十八条& 水系整治
中心城区范围内,结合河流整治和河道边坡防护,在主河道控制线两侧规划20米绿化带。
以湛河为主轴,结合南北向支流,将河道与绿化深入到城市居住区中,为居民提供就近的室外活动场所,并有利于改善城市小环境。
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第九十九条& 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中心城区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通过富有创意的景观设计,突出自然,创造背山面水的城市景观特色,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豫中地区中心城市的城市形象。
第一百条& 景观系统规划
1、突出北山南水的整体格局,对平顶山、香山等山体进行绿化美化,对白龟山水库进行生态保护,对沙河、湛河应进行景观整治,结合道路、建筑等要素构成独特景观氛围,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城市意象。
2、以湛河为城市景观主轴线,构成城市景观轴线结构,并以此为骨架组织城市空间构图。
3、各景观轴线由道路及其两侧的建筑、街区、广场、绿化和其他设施共同构成。在新建或改造时,对于各个景观要素都应精心设计,并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4、以城市三级中心、城市主要出入口和具有景观价值的大型公共建筑聚集区为城市节点,城区范围内形成城市中心和组团中心等共12个城市主要节点。城市节点处除空间形态应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外,还应设置标志性的建筑物,增强识别性,使市民产生地域感和归属感。
5、为丰富城市景观和活跃城市气氛,在城区范围内建立新型的广场式的公共活动中心。重要公共设施在建设时均须提供一定的用地作为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有益的公共活动空间。
6、高层建筑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景观的要求,在平顶山与湛河之间依据水系和城市道路划定视线走廊,保证北山南水在城市中得到体现。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百零一条& 环境保护目标
1、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的白龟山水库作为市区饮用水源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地下水的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控制。至2020年,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
2、城市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日均值达到二级标准。至2020年,市区(包括县级市)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中心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汽车尾气治理达标率达到100%。
3、城市噪声环境保护目标
至2020年,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5%,西部新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8%。交通干道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65dBA,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5dBA。
4、城市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目标
至202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城市垃圾无害处理率达100%,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无害处置率为100%。
第一百零二条& 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规划中心城区分为四类环境功能区:一类功能区(休疗养、市属机关和滨水生态居住区)、二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三类功能区(居住工商业混合区)、四类功能区(工业仓储物流集中区)。
1、一类功能区:包括白龟山水库北岸、东北岸的休疗养、市属各机关、事业单位集中地区及滨水生态居住区等需要安静和确保环境品质的区域。一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一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一级要求。
2、二类功能区:包括老城区和新城区大部分的居住、文教等公共设施分布地区。二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一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要求。
3、三类功能区:包括老城区内商业、工业和居住混杂集中的地区,多位于老城中心和主要交通干路两侧。三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二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要求。
4、四类功能区:包括北部矿区、产业集聚区和电厂等大型工业企业所在的工业区和已经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北部,宁洛高速两侧。四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三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要求。
第一百零三条& 水环境整治对策
1、白龟山水库的整个水面以及上游1000米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二类标准。一级水源保护区外,水域延伸2000米、陆域200米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标准,在此范围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2、湛河及其它河道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标准。
3、建立严格的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第一百零四条& 大气环境整治对策
1、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根据环境容量合理布局建设项目,关闭小火电,搬迁市区污染严重的企业。
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发展动力煤的洗选加工,提高燃煤质量,控制燃煤污染;大力加强煤尘治理,中心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3、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全面提高燃气供应范围,结合西气东输工程积极发展天然气应用。
4、加快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和热电联产工程建设,扩大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并严禁在集中供热区域新建锅炉。
5、加强大气排污证的推广工作,完成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建立完善烟尘处理设施的监管制度。
6、严格控制煤矿企业的环境污染,加强煤尘污染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煤矸石山堆场的治理,促进废矿石、炉渣的综合利用。
7、加强流动污染源的管理,控制机动车污染,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对尾气超标车辆采取管理措施;搞好市区和郊区的道路路面的硬化,控制二次扬尘。
8、禁止农村地区违规焚烧秸秆、沥青、石灰和树叶。
第一百零五条& 噪声环境整治对策
1、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对严重扰民的工厂要结合城市改造,迁入工业区或迁移到城郊,搬迁工业区内受噪声污染的居民,严格控制居住、文教、机关区域的噪声污染,逐步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率。
各功能区噪声不超过各类功能区标准限制,环境噪声达标区到2020年达到95%。各类功能区标准限制:在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城区昼间≤60dB(A),夜间≤50
dB(A);农村地区昼间≤55 dB(A),夜间≤45 dB(A),交通噪声≤70 dB(A)。
3、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噪声扰民问题;改造现有城市道路,在必要路段建设隔声屏障、降噪结构和低噪路面。
4、加强交通管理,市区范围内进行禁鸣,降低交通干线的噪声,控制高噪声汽车进入市区。
5、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控制,禁止在居民区设置噪声扰民的娱乐类及其他设施。
6、加强商业噪声的监督管理,对于居民区、机关等需安静的场所设置的有噪声的商业点,禁放高音响设备。
7、严格管理施工工地噪声,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对在文教、居住区等地区进行施工的项目应加强管理。
8、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水平。
第一百零六条& 固体废弃物整治对策
1、结合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倡源头削减,降低燃煤炉渣产生量,对新建电厂要求同时配套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严格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2、对现有工业固体废弃物要加强利用和管理,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
3、危险废物采取有效措施就地安全分类回收、处理,不能就地处理的全部集中处置;加强水处理中的污泥的处理、消纳和管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率;医疗废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
第一百零七条& 城市环境管理
1、加强环境监管队伍的自身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善执法的环境监督管理队伍,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现场执法。
2、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对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和污染源及环保设施运转情况进行现场监督管理。
3、按三级站的建设标准,完善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和加强业务人员培训。
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第一百零八条& 水源地保护
规划期内城市供水水源以白龟山水库为主,维持现状地下水开采水平。
第一百零九条& 用水量预测
规划预测城市用水量95万立方米/日。
第一百一十条& 水厂建设
规划保留光明路水厂、周庄水厂、第四水厂等,改造相关的供应设施,提高供水能力。规划在西部片区和平安大道北侧新建两个自来水厂,设计最高日供水量分别为20万立方米/日和5万立方米/日。
第一百一十一条& 给水管网规划
规划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工业、消防共用的统一给水系统,规划给水管呈环状布置,分期实施,形成分区供水的环状网系统格局,控制点自由水头不低于28米。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第一百一十二条& 排水体制
规划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
第一百一十三条& 污水量预测
规划预测污水排放量60万立方米/日,全部污水进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第一百一十四条& 污水厂建设
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位于东片区南部,沙河北堤附近,规划规模远期为20万立方米/日。
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平郏公路西侧湛河北岸,主要对西部新城区污水进行处理,远期扩容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
第一百一十五条& 污水管网规划
污水管线布置在铁南区、东区、东南工业区、河山区、开发区、行政区、文教区、科技居住区、西北工业区等九个污水排水分区内,东区与东南工业区共用一套排污系统,其余各自形成系统。
第一百一十六条& 雨水工程规划
规划形成湛北区、湛南区、南区、东南区、开发区、行政区、文教区、科技居住区、西北工业区等九个雨水排水分区。其中,湛北、湛南两区的雨水均沿干管分散排入湛河,管网已基本形成。其他分区雨水排入湛河或其支流月台河、煤泥河。
第三节& 电力工程规划
第一百一十七条& 电力负荷预测
规划预测中心城区用电负荷为1600兆瓦。
第一百一十八条& 变电站规划
规划设置220千伏变电站共7座,110千伏变电站共38座,
其中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0座。
10kv变电所根据附近的各地区具体负荷情况和国家标准进行配置,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合理的供电半径。
第一百一十九条& 电网布局规划
1、规划中心城区电网采用110/10/0.4kv三个电压等级,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高电压深入负荷中心,以加强城市电网结构,保证电能质量。
2、电网容载比220kv 为1.6-1.9,110kv为1.8-2.1。
3、城区内高压线以高压走廊方式进行整理,所有电力输配主干线基本沿城市主干路布置成网。城市中心区和主要景观地区、白龟山水库沿岸的电力线采取直埋电缆方式敷设;其他地区可以架空线为主敷设,但必须考虑安全实用、美化环境、节约用地和经济承受能力,线路应在规划走廊内敷设。
4、高压线走廊宽度一般按满足两边线水平距离500kv:60-75米,220kv:30-40米,110kv:15-30米,35kv:12-20米。
第四节& 邮电通信工程规划
第一百二十条& 邮政系统规划
规划新建邮政枢纽中心1座,位于西部片区行政中心内,作为全市邮政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形成中心支局、一般支局和邮政所三级邮政系统,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的邮政服务。新增邮政支局5处,邮政所50处。
第一百二十一条& 电信系统规划
1、预测市话容量至2020年达94万门,电话普及率达60门/百人。规划新增电信支局5座。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80万线。
2、全市所有城市道路建成电信管孔,管孔规划必须满足各类公共信息业的要求,合理分配管孔资源。
第一百二十二条 广播电视系统规划
加快数据通信网发展速度,城区实现摄编设备数字化,建成优质有线电视传播网,规划期内实现全数字、全光纤化传播。
将原广播电视局办公楼处前端改为分前端,新广电大厦分前端改为前端,在西部新区规划有线电视网络分前端一处,可满足整个新区的用户要求。
有线电视网络路由主要沿主干、次干道铺设,并和电信路由同沟铺设,共用综合管沟,以节省总投资,节约用地。
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第一百二十三条& 燃气气源选择
中心城区燃气要逐步取消焦炉煤气,大力发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作为补充。
规划城区各居住、工业及公建用户使用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和二线的天然气为主要气源。
第一百二十四条& 用气量预测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气化率达到90%以上。预测中心城区焦炉煤气总供气量到2020年为2015万立方米/年;天然气总供气量(含大工业用气)到2020年为11890.1万立方米/年。
第一百二十五条& 燃气系统规划
1、天然气门站及储配站
平顶山的天然气管道(一线)已在许南公路与神马大道交叉口附近新建天然气门站、储配站一座,向平顶山市区及新城区供气;西气东输二线规划拟在平顶山叶县常村乡建设平顶山分输站。
2、燃气管网
燃气管网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中压管道环网布置,分散调压方式(其中对大型工业用户,采用专用调压计量站方式),敷设可采用直埋方式。
第六节& 供热工程规划
第一百二十六条& 热负荷预测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0%。预测中心城区2020年民用热负荷为1168t/h,工业热负荷为981t/h。
第一百二十七条& 热源及供热分区
规划中心城区分为三个供热区域,老城区、开发区区域、南区区域和西部新城区区域。
旧城区和开发区区域由平顶山平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后提供热源;南区区域由平顶山三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热源;西部新城区区域由平煤神马坑口电厂(改扩建)和新建新城区热电厂统一供热。
第一百二十八条& 供热方式
规划中心城区实施以热电联产为主、辅助区域锅炉房的集中供热方案。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布置应能与市区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协调,满足生产、生活、采暖、空调等不同热用户对负荷的要求。管网采用枝状布置,地下敷设,供热主干管敷设尽可能通过负荷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顶山凌云路万达广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