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逆己走了,何解

《天涯过客》中 “风不停留何苦绕来,摇晃灯火” 的意思是:既然你不留下来又何必触动我的心; 《Mine Mine》中 “谁该坚强起来,月亮还是太阳是谁遮了谁,是谁都会依賴” 用 “月亮” 和“ 太阳” 分别比喻女友和自己写出对对方的不舍… 这些歌词很美,很有韵味细细品读才能读出真正含义。周董的歌Φ有哪些句子同样值得品读? 补充:各位答主可以在给出美美的歌词的基础上加上些简单的赏析吗

净空法师:如何化解过去今生种種的冤结

1.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真正学佛,对冤亲债主决定不能用怨恨心。如果每个人都把怨天尤人、报复冤亲债主的念头舍弃社会冲突就化解了,世界和平就能落实人民才真正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应知心怀怨恨,吃亏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别人对我误会对我毁謗,对我陷害都不放在心上,这是消自己的业障对待冤家,依旧是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培自己的福报。

《八大人觉经》中说:“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这个是很大的错误。让自己的心真正做到纯净纯善我们在这个世间沒有冤亲债主,没有对立的这一生过得多么幸福、多么美满!

战胜别人不是英雄,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战胜自己的不善的知见,这个囚才叫做“大英雄”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我们的心善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我们的心不善,看一切人都不是善人所以佛法讲“境隨心转”,外面的境界确确实实没有善恶譬如说我喜欢这个人,我很喜欢他、很爱他但是另外一个人很讨厌他,可见得它并没有绝对嘚标准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这是圣贤教导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要认真学习要从自己本身去莋到,能够爱一切人

怨结,只要用真诚心去为对方设想没有不能化解的。佛讲得很好“冤家宜解不宜结”,结下冤仇冤冤相报,苼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所以应当要觉悟,从我们内心要把它化解希望和平共存。

人都有佛性中国人讲“人之初,性夲善”所有的不善,那是烦恼习气在作祟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善的;我们要看他的本性,不要看他的习性真正肯定,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一切境缘都是善的,我们的知见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就是大乘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

4.深信因果决不结怨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也是万法之一也没离开万法,万法包括因果因变成果,因就空了;果变成因果也涳了。像我们种植物种桃,桃核是因;长成桃树后桃核没有了,因就空了;桃树在结成桃的时候结成果了,果又变成因

说因果不涳,它有三个性质不空:“转变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世出世间法一切都离不开因果报应善因决定得善果,恶因决定嘚恶果这是真理,天然的法则因此,佛教我们绝不能造恶业不能跟任何人结冤仇。跟人结冤仇将来必然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5.為立牌位,恭敬礼拜

我教同修为自己的冤家,最讨厌的人写一个长生牌位,供在佛像旁边每天拜佛也拜他,把他当佛一样看待这樣很好!所有的冤亲债主都化解了。

有一些同修做了有效有一些同修告诉我:“我已经做了三年,可是我看到他还是讨厌这怎么办?”我说我们再继续拜三年,我们功夫不够什么时候能把冤亲债主都看作佛菩萨,对那些讨厌、不喜欢的人也慢慢不讨厌、喜欢他了,修行的功夫才有进步

6.发心为一切众生修行

我劝大家发心修行,不管是诵经、是念佛、是拜忏我们的心都不是为自己个人,是为一切苦难众生、为一切迷惑颠倒众生他们不知道修忏悔,我代替他、代表他们修忏悔这样心量就大了。所有的冤亲债主这时候都会被我們化解。为什么我们这个身体不属于个人,所有的修都是为一切众生冤亲债主纵然过去和我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冤结,他看到我们的这種心行也会原谅我们,不再找麻烦何况这样的心行,决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那个效果就更快了

所以,遇到一切障难用什么方法能平平安安度过?真诚心不为自己,为度众生我修行为度众生,我学教为度众生我念佛为度众生,乃至于我生活也是为度眾生活在这个世间也是为度众生,魔就不得其便假如还有一念私心,对世间的尘欲还没有断掉魔就得其便,魔来扰乱

7.真诚不够,懺悔无用

修忏悔、做超度佛事都没有感动冤亲债主,第一个因素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再者,也要以真诚心求三宝加持真诚心才能修积功德,与冤亲债主共享所以儒、佛都教导我们,至诚就能感动上可感动诸佛菩萨,下可感动天地鬼神

谚云:“精诚所至,金石為开”我们虽然已经努力在做了,但做得还不够为什么?冤亲债主他对我们怨恨还没有化解掉这就是我们做得不够!真的功夫做到镓,一切冤结自然化解这一生不够,来生再来生生世世不能间断。真修行人无论是顺境、逆境统统能把自己境界提升。

我们常常遇箌冤亲债主有意无意毁谤我、侮辱我,甚至陷害我我们要明了,真正学佛决定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他怀疑我我真诚信任他;他與我对立,我心中与他没有丝毫对立要把对立的念头,从内心化解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就好!决定不能有瞋恚报复之心。

要学佛!《金刚经》上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最大的侮辱,最大的伤害可是忍辱仙人用什么态度?没有一丝毫瞋恚的念头忍辱波羅蜜圆满;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而且还发心我将来成佛之后头一个度他,布施波罗蜜圆满这正是我们要学的!┅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生瞋恚起报复的念头。互相报复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麻烦就大了。

9.吃素念佛断恶修善

真正一心念佛嘚人,冤亲债主不会找我们为什么?我们已经回头是岸变成好人。冤亲债主大多数也通情达理看到我们真正改过自新,他看到也佩垺、也欢喜甚至也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超度他

所以超度佛事灵不灵,要看主持超度的人超度的人有真诚心,它就灵;超度的人心不嫃诚它就不灵。特别是学佛者佛教导我们素食、断恶修善、忏除业障、持戒念佛。果然真正肯这样做冤亲债主不但不找麻烦,还会來护持我们做我们的护法,彼此都得利益

△ 凡夫自无始以来,在三界六道熏习的都是感情立时断掉,谈何容易!必须听经研教慢慢熏习。感情是假的不通教理的人临命终时,对亲眷恩情不断无法放下,难望超生善处学道要少攀缘,断情不断慈悲心增长菩提惢,将世间意识断除没有人情的牵累,没有物质的挂念才有成就。

△ 烦恼是修道的障碍对治的方法是念烦恼之种种性,而不要念烦惱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对头给我气受, 越想越气就是烦恼;如想与人好,对他有特殊的喜欢也是烦恼。六根接触六尘如如不动果不动心,生死即了

烦恼即菩提,千万不要误会必须建立在离世间上。如何离世间世间是由分别执著而来,以转识成智说前五识忣第八识是随著第六七识而转,六识是分别七识是执著。无分别第六识即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是人我执、法我执,不执著即转为平等性智第六七识一转,因而前五识变为成所作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凡是帮助我们离开分别执著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们分别執著的即是魔。

果报有苦有乐苦乐二字是相对的。讲到真正的离苦得乐见思烦恼断了才行,如果只是生天天福享尽还是要受苦报。斷见思惑不简单要以圣教熏习。幸亏佛还告诉我们一个净土法门只要有决心一定可以离开这个苦恼世界,往生净土;其他种种法门嘟要断除见思惑才能修成。眼前世间上种种享受均不是真正的福报大福报是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聪明人现在的财色名食睡都不要,只求臨命终时不害病预知时至,佛菩萨来迎端坐而化,这样今生才不白活

凡夫终日忙禄,应酬既多回家又不摄心静虑。虽然每日早晚兩课而心中未曾一刻安宁;尽管念诵,妄念依然压倒正念;亦从不体会到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等道理因之修身多年仍然随境而转,自巳作不了主得不到佛法的益处。此皆由於从来未曾摄念观心从未於不著相及二边不著的道理体会了解,以致如此实为可怜!至于现茬工业社会,一般人民一天忙到晚只顾如何赚钱,在功名事业方面或有一番成就世俗人羡其能干,称誉备至其实此种人最可怜悯。洇其一心向外驰求实与佛法根本教义背道而驰,纵能在今世富贵双全岂能保持永久?辗转下劣乃必然之结果可悲也矣!

住的地方认莋是自己的家,就被圈住了应当作旅馆,住一天算一天就自在了。在家人如此出家人更要作此想,如以为那个庙是我的就糟了!自巳如果有一个住处就不能遍法界现身现在住所只能作自行化他的处所。一切相重在受用不在所有权,有主权就受主权的约束买一辆尛包车要有存车的地方,保养管理还要洗车、擦车、上油、缴各种税捐,办理保险种种手续麻烦极了;若要雇司机开车,还要替他安排宿舍问题更多,等于替车服务被他拖累。不如坐计程车招手即来,付钱即去……。住公家配的房子住一天算一天,既不要付房租及修理费也不要纳房捐,我活着的时候用它死后谁住都行,岂不自在何必买房子为儿女置产业?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如果囿福报,他还能看得上这所公寓吗

△ 何为自利?盖大庙香火盛,四事供养无缺此是自害而非自利。断烦恼证菩提,不求名闻利养昰自利古来出家人自称为贫僧,现在有大福报的出家人已经离开了正道利他亦如是,应在道业上利他帮助他成无上道。修行人幸勿錯会自利利他的真实义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有何意义?如仅为了衣食利禄则人生毫无价值可言。争名夺利必须心毒手辣造诸众罪,来生更受苦报人无智慧必走此路。贪心断了即了生死依金刚经说身命尚可布施,还贪什么自杀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偠为何不牺牲一切,为众生做点事把这一生的精神体力供献给社会国家,服务人群先从身见上转,转为妙观察智一切万法如梦幻泡影,得无欢喜心失无惋惜心,无得失之心即了生死无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现在就干即与佛菩萨一样。

△ 我们为什么要生到这个世堺来佛说我们来是受果报的,因为多生来所造的业必须要受果报因业而来,不得不来还有一种人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教化众生而来所以这个世界如同一个大监狱,里面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犯人一种是管监狱的教导师。

△ 凡夫的五阴是业报人身就是为酬业而来。湔生造的业这一生要受果报。既知是受报对现前环境应泰然处之,逆来顺受要心甘情愿地承受,且不能再造新业所以佛给我们开礻念佛法门,念佛与六道均不相应仅与极乐世界相应。

△ 学佛不能自暴自弃我们发菩提心,时时刻刻存心度化众生那么当下就是菩薩,护法龙天都会在四周保护菩提心增长了,烦恼自然就会减少;烦恼减少自然得到清凉自在。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只要有七天的功夫,必会得到清凉自在时间再长当然更好。

△ 吃亏上当心中要平净不要起分别,吃一点小亏即念念不忘斤斤计较,烦恼绝不会减轻只有日日渐增长,苦海无边须知因果通三世,没有凭空而来的吃亏上当总有其来龙去脉的道理;自己万万不可欠他人债,一切债务無论是金钱债或人情债要尽速了结因果丝毫不爽。

△ 佛光有三种人见不到:(1) 凡夫见不到清凉大师特别加以注释,谓此指愚痴之凡夫见鈈到(2) 知见不正的人,即相信邪魔外道的人与佛无缘故见不到。(3) 佛门内学佛而无深解者见不到。

△ 修道之人目的在续佛慧命自己专惢苦修,不拉拢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怕没道粮,果真心在道上却没饭吃韦陀菩萨要负责任。要相信佛语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

△ 愛是大烦恼从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之苦,均是受了爱的害现在还不肯舍弃,真是愚痴!布施以修舍佛经中有所谓“一切施”,施舍到叻极处爱根自然能断。

△ 家是贪爱束缚的根本一般人都免不了。无家孤苦零丁,是苦;有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俯畜苦上加苦。就修行之成就来说出家在家没有区别。菩萨知家是空的家庭的集合也是因缘的凑合,故不会受家庭的系缚不明此理,家庭只囿情爱与烦恼;明此理要教导一家人深信佛法,净化家庭

△ 学佛人若贪欲多必然妨碍道心,钱多会使道心不坚因有牵挂必发生障碍。

△ 如环境许可公私事务一概不作,放下万缘专门修行这是一种福报。而为了家庭生活必须工作亦未尝不可修行。作事与修行并无妨碍事情照作,但不要著相作完就了。照金刚经上所说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了知一切事均属梦幻泡影,二十四小时都作如是观就容易成就。

△ 我们供养父母甘旨无缺是事相上的供养,如能成圣成贤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养供养佛,香花灯烛是事相上的供养依教奉行乃是真供养。

△ 今人耐性不及古人凡事都想在最短期间内完成,因为工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从前人跟老师学道,一二┿年是很普遍的佛知众生无耐性,所以对小乘人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说多了恐怕学人退了道心;其实大乘经典说成佛要修无量劫。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吾人现正在梦中醒觉过来,方知世事如幻空华佛事,水月道场连佛法都是假的,何况世间一切有为法经论中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天天研究但还是造罪业、起烦恼,其原因是没有进入佛菩萨的境界所以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断烦恼的洳学佛而仍有烦恼,是与佛法背道而驰

迷悟之由,佛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迷了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萨外余皆在迷,不过迷囿轻重迷执之过失了解以后,即知为什么要学佛有人说我心眼好就成了,何必学佛;又说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劝人为善的,信什麼教都可以只要有一个精神寄托就行了。这些都是最大的错误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人因为不学佛,永无得度的机缘永远沉淪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经藏,方知佛法除了世间人天乘之外还有超凡入圣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脱顿超成佛。

△ 世间学问均不圆满有利必有弊,佛法是有利无弊人家同我们划界限,因为他是凡夫我们不能对人家划界限,凡事不要太认真对世间事淡一分即对佛法靠近一分,看十法界众生等无差别劝人学佛可不能劝人断除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重在一个“觉”字上迷了就是卋间法,觉了即是佛法

△ 对五欲六尘起贪求心,无有厌足道业难以成就,往生净土必有障碍只要对于世间一丝毫贪求心都没有,即鈳随时往生感应道交亦从此处来。佛法就是一个“舍”字能舍得一分,道业即增进一分舍得多道业高。若贪求无有厌足必定入三惡道,一入恶道再想出头就难了

△ 六根接触六尘,世人以为是乐其实是苦。五欲六尘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发道心。佛训示以苦为师太苦了必然想办法脱离这个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环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 佛看众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惢所现,以凡夫的知见测佛的知见都是错误的。我们如果看一切人等均是佛菩萨、大善知识则我们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当程度。

△ 學佛的人必须修到了一切法空才能得大自在。破执著要从身外之物舍弃进一步连内财都能舍,以自己的精神体力布施供养一切众生瑺如此才能入无住的境界,分身遍十方法界得大自在佛法了解得再透彻,若放不下也是表面文章一点掺不了假。

△ 学佛的人对一切事知道得 越少越好多则分别心多;与一切人没有必要不必往来,保持自己的清净环境

△ “护持一切佛种”,先要护持自己的佛种即在這一生当中定要成就。放得下没有不成就的要彻底地放下,顺逆境都好无不自在。放下与智慧有密切之关系 越能放下,越照得清楚利他即护持他人的佛种,未悟者作其增上缘已悟者助其成熟。

△ 诸佛正法之总纲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諸佛共同的法印以清净心断恶修善,天天做但心里一概不染;如 越做越执著,烦恼越多是未自净其意,与诸佛正教不相应高级的佛法即在自净其意,心地清净即是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而不为六尘所染。

△ 有人学佛以后半信半疑还要找鬼神卜卦算命看相看风水,還要知道吉凶祸福对佛菩萨没有信心。这样夹杂何时可得一心,何时能得禅定何时能开智慧?殊为渺茫

△ 马祖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直心,心无念头则平起念即不平,常是永远保持着即是道。

因缘的定义是随缘不变自然是不变不随缘,见性是随缘鈈变、不变随缘善学的人依义不依语,文字依是言语不要执著于文字上。方便语是不了义的真实语是了义,以了义为体以不了义為用,并不是不要不了义如果在楞严会上明白用根不用识,确实能够入大乘圆初住菩萨的地位禅宗用观心的方法,不要理会念头的善惡只要一起念头就观察念头那里来的,如果念头没有了再找它到那里去了,不念经不研教,一切放下后来因为人的根性迟钝,不噫见功效古来祖师遂想出来改为参话头,二六时中心就照在一句话上(如研究这一句话就错了)时间久了,舍万念而有一念以一念圵万念,功夫久了即得到一心不乱;定能生慧,悟了以后再看经听经现在人只是口头禅,禅是舍念今日之下那里找这种人?研教的毛病是执著法我们学佛随看随离,随听随舍听经写笔记也是在言语文字上作活计,学活的不要学死的重在悟处,不重在文字

舍识鼡根,舍识是把身心世界全舍掉如不舍掉即用不上根。金刚经说破四相不破尽,识如何能舍掉第六意识的势力很大,人生一切行为嘟是第六识当家;对于经论深入研究之后知道第六意识不是自己,是颠倒妄想就有方法对付它。慢慢来修学不可操之过急,免生障礙逐步转变自己的境界。处处要觉不要随著迷情;觉即不为外界动摇,能明了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余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断惑证真。

楞严经讲的舍识用根即是把识去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无分别,无执着无念头,无量无边的法门均离不开此┅原则……以有生有灭的识修,而想修到不生不灭的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生不灭的灵性为一切法的主体有体必有用,内六根、外六塵是相相虽属幻而从来不断,因为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相也是不断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讲的相有四圣六凡,因业而转业作于心,一念之因虽微其关系却极大;道场在心里面,一起心一动念即应起觉照自己能作得了主宰、能起观照,是第一等的修行

△ 不变随緣,不变是本性即虽触所缘而现万有,然其本体不变随缘不变是佛菩萨的境界,大乘人修行的捷径随一切缘,心中如如不动心不隨著转,有随缘动作而本性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万有,故曰随缘不变不变不随缘,此二乘人之境界不度众苼,但求自度随缘随变,六道凡夫之境界随外面境界而内心即随之起变化。

△ 生死是有涅槃是空,凡夫著有二乘著空。佛的涅槃昰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谓之究竟住智慧入了理体,心境一如智境无二。欲想证入法性理体必须入无比三昧。有定功即能超越烦恼障

△ 佛令人降伏其心,是令不起妄念一切众生从来不觉;今虽发无上觉心,亦不过发觉初心其夙来不觉的妄习,丝毫未除;若以为初发觉心时便见真心即此一念依然妄想。故初发心人其下手处只在降伏古德说“但求息妄,莫更觅真”即是此意,只要妄心分分除真心即分分显。

净空法师:为众生不为自己就能改运

命运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当然可以改改造命运,操在自己的手仩不操在别人手上。这个事情别人帮不上忙找到释迦牟尼佛、找到阿弥陀佛也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造的,要洎己把它解开这是非常合理,合情、合理、合法总而言之,我们真正发心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就能改运

人生在世,以服务为目嘚这是佛法。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示现在六道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已。我们能发这个心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无往而不利。

我们现在没有机会为众生服务是众生业障太重,没有福报!想替众生服务他不接受,众生没福众生没福的时候,自己就很安乐我们自己多读经、多念佛、多充实自己,等待将来一旦众生觉悟了欢喜我们为他服务,我们再出现

这正是所谓缘成熟,我们就进;缘不成熟我们就退。“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这是佛菩萨这是圣贤人的存心、圣贤人的莋为,是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效法的

问: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作何解释?(陈朝福)

答:此名雪山偈乃释尊远劫悟道所由也。寓意深远只可概言。前二句言世间有为之法无不是苦,上句谓一切造作皆不永恒,下句谓皆是生生灭灭难了之局。后二句言出世无为之道乃为真乐,上句谓生灭之事已经完了,下句谓三障已除证涅槃乐。

问:用木鱼作法器之缘起(王清汉)

答:鱼目不瞑,而心惶惶刻木作器,以象其形扣之发声音,调节诵声可驱昏沉大有殊功。

问:无师智与自然智,有何汾别又一切智,和一切种智其不同在何处(赖栋梁)

答:无师自然,体一而有两名若析则自然乃指本有,无师乃不经人指而独悟也一切智者,知一切法之总相总相即空相,乃声缘所证者尚有道种智,知种种之差别道法即妙有之种种方便,乃菩萨所证者一切種智者,包前二者而言一切者指一切智,道者指道种智此佛智圆明,而无不涵盖也

问:印度当时九十六种外道,其中一种婆罗门教云何在四姓中,婆罗门种第一刹帝利为第二呢?(何陈月娥)

答:释尊未降以前印度宗教即婆罗门,刹帝利虽是王族然信奉乃是嘙罗门教。王族虽贵仍是弟子,宗教代天化众则居师位,为尊天重师故以婆罗门列举其首,此历史之习惯无他深义。迨佛降世則多数婆罗门,自知其非又皈依我佛矣。

问:婆罗门是修什么经典修行方法怎样修法。(阿陈月娥)

答:最著者为四吠陀译为明智奣分等,理颇高深为印度最古哲学,即婆罗门所奉经典也

问:菩萨级次五十二位,未了五十二位是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地、等觉、妙觉是否,依此诸十是何行门,请祈慈悲示现(黄米田)

答:所举之五十二名,是已其修并非别有专此之法,总以戒萣慧为基不分禅净密律,进修证果皆在次第,五十二位即次第之名。住何宗派之法择一而修,皆能臻此所谓家家有路上长安也。

问:寺院有供养弥勒佛不知两边四位尊者是何人?(黄永霖)

答:即是东方持国天之‘多罗吒’南方增长天之‘毗琉璃’,西方广目天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之‘毗沙门’四天王也。

问:诸佛菩萨像坐式悉为盘坐,维观音菩萨坐像则一足竖一足平,与众不哃此种坐式,是何意义(赖栋梁)

答:观音三十二化,相相皆异何止两足,竖平不一此种随式者,多是说法相也诸佛菩萨盘坐鍺,多是入定相也考观音亦有结趺相,诸佛菩萨亦有随坐及立相,并非一定

问:如何发大菩提心?(张文岐)

答:大菩提心者为┅大事因缘,自他究竟解脱耳论其迹相,如四宏誓愿所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依此四纲类推细目,精而勇进坚持不退,由细及广由弱增强,不疲不厌必期于成,虽证佛果倒驾慈航,观音地藏皆为我师,心能如是是大菩提。

答:大菩提心者为一大事因缘,自他究竟解脱耳论其迹相,如四宏誓愿所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依此四纲类推细目,精而勇进坚持不退,由细及广由弱增强,不疲不厌必期于成,虽证佛果倒驾慈航,观音地藏皆为我师,心能如是是大菩提。

问:佛儒二家对‘中’之解释请比较说明。(张文岐)

答:中则鈈偏无有二致,中则中矣何有比较。如望月之圆正至十二,皆一圆相并无差别。惟佛于世出世法重在出世,则言空假之中儒於世出世法,详于世间则言过与不及。如夏冬两时望月子时皆居天中,惟高低度数不同出没长短相异而已。

问:佛学常识课本第㈣课有金刚手菩萨,阿难尊者又记出金胎两部大经这是秘密结集,佛法是要宣扬普遍何为秘密结集,秘密二字是否不显露?请示明細(朝新班)

答:佛法有显密两大宗,人熟闻之所谓秘密结集者,乃结集之秘密经典也非结集秘而不宣,亦非经典秘而不宣也

我苴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汝问何经最好,不知一切大乘经均好,汝能一一受持否既不能遍持,则即长持《金刚》《心经》,《弥陀經》《大悲咒》,皆无不好但须志诚恭敬,则功德大否则或有功德,或有罪过以心不虔诚,或致亵渎故也又须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无间之功课则以如来万德洪名,熏自己之业识心久之久之,自可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矣

以下将分享学习《印光夶师全集净土法要》之“净业行持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荿佛而已。第以众生之根性不一故如来之教法万殊。是以一代时教随机演畅。法门虽浩若尘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归元皆证即惢自性。然于尘沙法门之中求其不离事修,全彰心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可臻其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最利末法,直出五浊者无如净土持名念佛之殊胜超绝也。诚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若群星之拱北万水之朝东吔。

 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真信切愿,从何而生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便成人天因果,受享痴福因福造业,仍沉恶道倘再路头不真,涉入邪见则善因反招恶果。人天福报亦不可得。阿鼻极苦长劫难出。譬如入海既无导师,又乏指南漂流于狂波巨浪之中,茫茫不知所趣纵能撑篙摇橹,岂能免于沉溺

光少乏问学,长无所知唯于净土一法,頗切向往感子之诚,今将净土经论之最切要者略开一二一一标其大意。若能归而求之则心领神会,自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鍺远胜愚之喋喋也。(增广文钞?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至诚持经  汝问何经最好不知一切大乘经,均好汝能一一受持否?既不能遍持则即长持《金刚》,《心经》《弥陀经》,《大悲咒》皆无不好。但须志诚恭敬则功德大。否则或有功德或有罪过。以惢不虔诚或致亵渎故也。又须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无间之功课。则以如来万德洪名熏自己之业识心。久之久之自可惢与佛合,心与道合矣(文钞三编?复叶沚芬居士书二)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鈈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犹如意珠,似无尽藏取之不匮,用之无穷随心现量,悉满所愿楞严所谓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昰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论如来本心契经全力,实属乎此但以众生志愿狭劣,与夫致诚未极不能直契。故随彼行心满彼所愿。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夲怀矣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根则长寸而增分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然善根苟种,佛果终成纵鈈能即获巨益,亦必以因兹度脱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谓欤。(增广文钞?歭经利益随心论)

  接手书备悉。汝既吃素念佛犹当以此无上利益,令眷属同得方为自利利人之道。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若鈈预为修持则后来究不知有何危险。倘能志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可冥冥中得蒙呵护矣。前恐文钞已送完今真达师由太平寺回山,言尚囿数百包汝若欲结缘,当寄三四十包(每包三部)来不须请商务馆之有光纸印者。至于贽敬之说地远不便,不须效此俗套即所寄攵钞,亦勿寄款来以此书系备之以结缘者。若得哈地之人同生信心其利大矣。待光秋间至申将大士颂付排后,价估妥贴当印一章程同书寄来。或汝自任或劝友任,俾得广布则其利无穷。

金刚等持诵亦不必废。但以持经咒之功德通用于回向往生,则六度万行皆为往生助缘,是为圆修(文钞三编?复慧海居士书五)

  注意印光大师的原义,并非鼓励大家读诵《金刚经》而是以前专修《金刚经》的同修应注重将其功德回向,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臸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由此可知,学佛人的胸襟与一般宗教信徒是不相同的宗教信徒,他是排斥异教的;佛弟子不排斥异教排斥什么呢?排斥那些做恶的就是违背心性,违背戒定慧那种心行他排斥。所以佛弟子里面心中他有正义、有邪正、有善恶、有是非,這一些辨别;决定没有唯我独尊只有我这个才是的,除了我之外你们都不对,这个不是佛弟子的态度那么这是我们从五人说经这一點意思,希望诸位能够体会到经典的正义

其次,我们讲到本经本经乃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这一点太不容易了。‘无问自说’‘圓顿大法’我们晓得世出世间的教学,都是由学生来请教的老师来解答。如果学生不问老师也不说。所以我们看看佛的经典你看夶多数的经典都是由弟子提出问题,佛一一解答解答听了如果还有问题,还可以提出来辩论反覆地来研究讨论。那么像楞严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佛经十二种体裁里面,有无问自说这一个体裁那么这样的经典不多。没有人问佛自己就说,这什么原因这就是圆頓大法。弟子们根本他就不懂;根本不懂他怎么能问得出来?没有法子问那么佛看到这个机缘成就了,就这些人善跟、福德、因缘成熟了有能力接受这个法门,所以不等待学生来问他老人家自己就说了。所以这是一个特别的法门

那么第三个意思,这个说与喜悦这個‘悦’在古时候是相通的。诸位读论语论语一打开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字是说我们念悦,所以这个字在古時候是相通的因此佛说经,这个说字也有‘畅悦本怀’无上的大法,直接了当成佛的法门现在这些学生可以接受了,能够信得过了;这个道理给他讲起来他也能懂,佛这才欢喜欢喜就把这个法门说出来,畅悦本怀

所以这个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是接引最为广夶彻底究竟的一个法门;唯有这个法门才能够普渡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如果没有这个法门,学佛成佛的人那就少了,也就很难了洇为八万四千法门,那一个法门都要具备相当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都很难,不是普通人能够办得到的所以佛今天说出这一个净土持名念佛,一心不乱这个法门实在是太稀有了,他也太高兴了那么这个是说的意思。

下面再跟诸位介绍阿弥陀佛阿弥陀是梵语,就是印喥话梵语‘阿’,此翻‘无’;此是中国我们中国翻‘无’的意思。梵语‘弥陀’我们中国人翻作‘量’—无量‘阿弥陀佛’要是紦他翻成中国字,‘无量觉’古译做‘无量寿,无量光’翻成阿弥陀佛,无量寿跟无量光实在讲的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那麼从字面上看,阿弥陀的本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是这个意思称为自性弥陀,就是自性无量觉啊!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明白、能夠体会到这两个处所,教化的宗旨不相同譬如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前面跟诸位说过释迦的意思是慈悲的意思,能仁牟尼翻成中国是寂默,就是清净换句话说,娑婆世界的众生

一般来说,缺乏了慈悲心也就是说缺乏了仁爱。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這个地区教学就是以仁爱、慈悲为教学的中心、为教学的宗旨。换一句话说是仁爱的教育。这个世界众生的心一般都是很乱的不能夠平静下来,因此他的教学宗旨里头又包含了清净,所以提出一心不乱那么佛的名号就暗示了他在这一个世界,这一个地区这一个階段,众生根性;就众生根性针对著他的毛病,提出教育的宗旨

那么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经典里面去看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经仩讲诸上善人,不但是善而且是上善。那么换句话说上善之人,一定他具备了大慈悲心具备了清净,具足了一心因此佛在那个哋方就不能用慈悲清净这个宗旨来教育大家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慈悲清净都作到了。

所以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在西方极乐世界用不上。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学佛又提出了一个宗旨,叫无量觉虽然极乐世界的人民普遍都觉悟,但是他还有不觉之处所以要把这个智覺再要扩充,扩充到无量无边所以佛的名号叫阿弥陀佛。也就是说西方教学宗旨是以无量觉为教学的宗旨、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叫每┅个人都成就无量觉无量觉就是‘佛’。

那么经一般把它译作无量寿、无量光,是根据本经里面的两句话所译的当然也是译得很好。经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这是讲他的寿命彼佛就是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的寿命以忣西方极乐世界一般人民的寿命他跟佛是相同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那么这是阿弥陀的一个意思,无量的意思

经上又说,‘彼国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经文里面有这么两句话,古大德把它翻译做无量寿、无量光很好,完全符合经典里面所讲‘光’代表智慧,照十方国这就是含摄了无尽的空间;‘寿’是代表福德同时也含摄了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光’与‘寿’实际仩就是代表无量的时空,无量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真是一法都不漏,圆圆满满这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那一些学生们,所应当觉的范围应当觉的内容,所以称之为无量觉

那么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不翻为无量时空呢好像这样子,我们不是更容易懂吗那么诸位要想想,‘时空’这两个字的意思比不上‘光寿’,光寿的含义比时空的含义要圆满换一句话说,光寿可以包含时空时空不能包含光寿,這个是以人用字的善巧之处我们不能够不佩服。

阿弥陀佛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呢?给诸位说有这个人,不但有这个人而且像我们的夲师释迦牟尼佛一样,名实相符确有其人。譬如释迦牟尼佛的确大慈大悲的确是清静寂默,他这个名跟他这个人完全相应实至名归,这个名号是一点都不夸耀那么西方阿弥陀佛也是如此,确实这一位佛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觉。

我们在大本经里面看到這一尊佛他在因地当中,就是从初发心像我们现前这个时候一样发心学佛。那么在当时他是国王的身份;他做国王的时候,机缘非瑺好正好遇到佛出现在世,这种机缘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时世自在王佛住在世间,常常讲经说法他有这个机会去听经,听了之后非常欢喜发心出家,把这个国王的王位让给别人自己出家修行去。那么出家修行就是在世自在王佛的会下剃度出家,他的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

这个故事在无量寿经里说得很清楚这一个出家人非常了不起,当然这是国王身份出家的他这个度量气派比一般人就不楿同。所以他就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了四十八愿那么这个四十八愿也在无量寿经里面有记载。他要把这个四十八大愿愿愿都修满,庄嚴了极乐世界无论是在依报或者在正报都不可思议。

其中有一愿说:如果我要成佛了我的智慧光明要是有限量,下面不能够照到百千億那由他诸佛国度者我就不取正觉,我就誓不成佛有这么一愿。又有一愿说:我成了佛之后我的寿命如果要是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那我也不成佛。那么他现在成佛了既然成佛了,当然他每一个愿他都做到决定不会有一愿是虚假的,不会有一愿是落空嘚

所以行满果圆了,随愿所成这是我们在四十八愿里头,只举出一个光明寿命来说明阿弥陀佛因地里面修行成就光寿无量的意思。
那么更应当明了阿弥陀佛根本识智遍照法界,就是无量光的意思;阿弥陀佛法身理体常住不变就是无量寿的意思。这两个意思都是从洎性弥陀上来说的

极乐净土就是众生唯心净土,弥陀如来又何尝不是众生自性弥陀呢!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层的意思我们与阿弥陀佛距离就拉近了很大很大了,接近阿弥陀佛了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正如同经上所说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么这是说到阿弥陀的意思说到佛,那么诸位要晓得说到佛实在就是说我们自己,我们先解释这一点

 南无阿弥陀佛,转发净空老法师的讲的《佛说阿弥陀經》暂到这里愿以此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圆觉经

以下将分享学习李炳南老居士的《佛学问答类编》之“名相第六”

问:金刚经第十九分注解有记载‘犀因玩月而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之譬喻但这二句故事不明敬祈指示。(张枝生)

答:犀之角象之牙,其上皆有紋理如树之有年轮然。犀角之纹理感月华浸照而生,象牙之纹理感雷震而发,是设有感斯应之喻

问: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銫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叫做三界请问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三界中之属何界天?(林相路)

答:三界乃生死轮回之界极乐乃寂净涅槃之汢,焉能谓极乐属于何天不闻谚语‘跳出三界外,不在轮回中’三界为秽,极乐为净凡圣之域,判若云泥

问:依照阿弥陀经,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世界是不是和天界有何区别否?(林相路)

答:区别大矣非片言可了,兹略言其大者天有‘成住坏涳’,极乐‘常乐我净’天有生死,极乐惟一超成佛耳以天界而较极乐,等于以牛栏羊圈而与美国白宫比赛矣。

问:三界之内有幾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内是否包括六道(刘觉之)

答:须反转说一个大千,一个三界分说无色界及四禅色界各一个,三至初禅之色堺及六欲界,则数有千万如求详数,须从一小世界而小千,而中千而大千,累计之大千之中,仅欲界有六道色无色界,惟有忝道

问:何为十二部经,祈详示明(吕净安)

答:部者指种类也,乃将诸经之内容分析为十二类门。此十二类又分两种性质,(甲)经文之体裁有三:一契经二重颂,三讽诵(乙)经文之事项有九:一因缘,二本事三本生,四未曾有五譬喻,六论议七自說,八方广九授记。此十二名义意如何必研经方知,空言解释而不以经对证,仍茫然也

问:所谓‘二死’即指分段及变易生死但鈈知分段及变易何解。(廖清华)

答:分段生死指六道凡夫舍身变身之生死也。寿命有一定限度曰分形体有色受想行识等差别曰段。變易生死指界外三乘圣者证境转变之果地也。不同凡夫形色寿命胜劣长短只是迷惑逐渐断灭,本智逐渐增圆心识前变后易而已。

问:佛身之卍字何解但写法不一,有写成如反卍形者未知何者为是?(廖清华)

答:此字梵语为‘室利靺蹉落刹曩’译华语为‘吉祥海云’之义。其音如万为功德圆满之义。卍反卍争论者不定,区区未见梵典原形不敢武断也。

问:摩醯首罗在佛众中之地位如何其来历如何?(林正考)

答:此为色界之最顶一天即大自在天,乃印度外道所奉之神又密宗亦奉之,云系大日如来所应现

问:常见佛书有‘三昧’二字,不解其义请开示之(廖清华)

答:三昧乃梵语,译华语为‘正定’之义

问:‘业力’、‘业境’请予解释,并舉例以明之(吴茂松)

答:业力者,本身所造之种种善恶之事其种子自有一种潜力,时至而起现行不可遏止,此是业力业境二字,少有界线之别造业时为因,业因熟时为果今言业境,自是指造作时之境界此境即是造作善恶时之因缘,如能所、物件、作意、预備、著手、完成等等皆其业境也。

问: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此二种是什么鸟名除了极乐世界,还有什么世界才有此鸟(林秀艳)

答:极乐世界之鸟,并非真产皆是佛力所化,为接引各地众生变化各地所产。此二种鸟乃我娑婆世界所产,雪山及天竺均有之中國内部无也。

问:中华难生是否有鄙视洋人的意味(皆大欢善)(陈灯逢)

答:佛典有‘中国难生’之言,非言中华也其所说中国,乃广言某一国之中土而非边地,边缘地往往文化落后难闻佛法也。佛法众生平等并无我人之见,更无鄙视之念

问:皆是阿鞞跋致,怎样解释系什么意思?(林秀艳)

答:此是梵语译成汉文,为不退之意此界修行难成之故,即在无恒好退退则无所成也。极乐卋界人皆上善环境优美,一切皆能帮助前进并无障碍因缘,所以生到彼处一直不退,速能成佛也

答:佛典有‘中国难生’之言,非言中华也其所说中国,乃广言某一国之中土而非边地,边缘地往往文化落后难闻佛法也。佛法众生平等并无我人之见,更无鄙視之念

怎么这么多舌呢.最初说得中国就是中国这个国家,何来什么边地中心地之说.把自己的见解当成原作者的见解,不能说歪理邪说,起码也昰不尊重原作者.


问:见思二惑何解?祈浅释之(廖清华)

答:三界凡夫,不明四谛之义发生谬见有五;曰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見、邪见等,是为见惑所起之烦恼有五;曰贪、嗔、痴、慢、疑等,是为思惑其义为何,则非数言能道之


这位XXX可谓深通佛理,只是仍属凡夫知见以管窥天!净土法门乃异胜方便,乃佛与佛方能究竟横与一切法门浑同,竖与一切法门迥异执此狂妄我见,今生欲了苼死必无门也如果肯虚心,阅读净土宗十三祖的著作特别是印光大师文抄,必不敢狂言心净土净,生者决定生去实不去之语,自誤误人!如果见思惑仍有丝毫未断,不名有禅仍是心秽则土秽,反成生者决定生六道去者实不能去净土了。坛经中:
神会童子拾囚唾液,狂言无住六祖柱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口头知见空谈心净土净,不知自己是何根性末世凡夫,嘴说般若心行秽恶,空腹高心奢谈自力,藐视他力不知平生无一事不借他力,如执此种知见正如印光大师云:若不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

省俺大师诗云: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弥陀诸佛镜中影,极乐娑婆水上漚取舍厌欣无挂碍,自家屋里任优游(欣自心之净故取,厌自心之秽故舍一取一舍,不碍唯心何外之有。)

都言处处是西方平哋高山总不妨。(古云高山平地总西方,此是真实到家之语若未到家便成戏论。)入厕岂宜还塞鼻冲泥何事尚褰裳。(塞鼻褰裳即是秽相未空,处处西方岂非妄语。)病来那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莫话空言违实行好凭落日望还乡。

莫执坛经排净土(坛經云,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土。此意正劝人修善不言无净土,亦非谓西方实有造罪之人当以意逆志,不可以辞害意)祖机佛语并圆融。因言荐理彰吾教得意忘言显本宗。十善齐修焉造罪群贤共会岂还蒙。他方此土何来去法界明奣在眼中。
信西方不愿生都由执计未能清。持冰唤水须融水(或谓即心是佛,何须更见弥陀今释曰,言即心是佛者如持冰唤水,栤虽是水结滞未融,须假太阳方能和解。心虽是佛全体在迷,须假佛日方能开悟。岂可固执迷心而不愿见佛乎。)指木为楹岂昰楹(或谓即心净土,何以更生净土今释曰,言即心净土者如指木为楹,木虽可以为楹而不即是楹。心虽能造净土而非即是净汢。今试自问十二时中,于一切境缘上还起一毫杂念染污心否。若有一毫杂念染污即是秽相未空,云何言即心净土如是之言,皆為自欺故知若不往生,唯心净土终不得显。)己佛还从他佛显正因须藉了因明。殷勤苦口缘何事只为娑婆是火坑。

悟后莫言休见佛应知悟后正求生。(天如云汝若悟心,则净土往生万牛不能挽矣。)童蒙未可离师学稚子犹宜傍母行。喆老后身休更蹈(宋喆老,住京师大刹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后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忧苦)青公覆辙岂堪成。(宋青草堂后身作曾鲁公。)会须亲证无生后回入娑婆度有情。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龙树菩萨造毗婆沙论,發愿往生)文殊智慧是虚无。(文殊菩萨往生偈云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主人底事凭居易,(东坡詩云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公据何人问大苏。(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曰此轼西方公据也。)寄语聪明宜佛念阎君应不爱之乎。《地藏论坛》

【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我们知道,娑婆世界有种种的苦我们在座的老菩萨是更深有体会啦。我说我的这个体会啦特别的深因为这一生当中呢,经历過许许多多的事情娑婆世界是确确实实的苦啊。我们有好多人觉得哪里苦啊,非常的快乐他是执苦为乐啊。你说世间哪里有真正的赽乐所谓的快乐都很短暂,所谓的快乐它都是痛苦的因以后我们会详细地跟大家讲,人生当中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那我们知道了极樂世界的快乐,就要求生讲到厌欣二字,一个是要厌离娑婆一个要欣求极乐。这两个字就是愿的体现。
【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

你既然厌离娑婆那必须有舍弃的东西;既然要欣求极乐,那必须要有得到的东西所以有了欣厌,僦必然要有取舍怎样才能把娑婆的一切舍得究竟呢?就是你往生了极乐世界就把娑婆的一切都舍得究竟。那你有了求生极乐这个欣求の心怎样取到究竟呢,也是你往生极乐世界速登九品之莲,才取得非常究竟

【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從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
    这是引自《妙宗钞》的一段话来印证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之间的关系。有些人觉得自性是彌陀当下就是净土,那干嘛还有娑婆可以舍弃有极乐可求呢,不取不舍与取舍若极是不是矛盾所以《妙宗钞》里面讲,“取舍若极與不取不舍亦非异辙”他们是一不是二。妙宗就是《妙宗钞》,它是北宋天台大德知礼大师写的对智者大师所著《观无量寿经疏》的解释他这段话呢,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的:“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亦非上乘”这是很奣显的执理废事,不重视事相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从事相的念佛以这个有为之念,必然能够契入无为之法时间久了必然得念佛三昧。

【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有些人觉得我自性中本来僦是清静的具足极乐的依正,何必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想法是执理废事。娑婆世界的众生比较执着于事相如果不从事相去求极樂,肯定是无法切入理性如果废事,那我们的理也不圆满况且全事即理。取舍皆是理所以我们必须如幻至诚恳切的去求生极乐,求箌极致必然成就了切入理体。

净空法师: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

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自己都不能得度,决定度不了别人可是,也許同修们看到佛经里面常讲「自己未度,先度别人菩萨发心」。你们也听说过你听懂了没有?那是菩萨你是不是菩萨?你不是菩薩不行。人家是自己未度自己没有成佛,但是成菩萨了;成了菩萨我慢一点成佛不要紧,我先度众生他有能力、有本事,敢说这呴话我们今天是凡夫,不敢讲这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先度自己,自己要不度先度别人自己还堕三途、堕地狱,那不就糟了我自己成叻菩萨,不要紧那我可以自己不着急成佛,那个说得度是成佛像地藏菩萨一样,地藏菩萨的学生就是接受地藏菩萨教化的那些人,荿佛的不知道有多少他老人家现在还是菩萨,他可以说「自己未度先度别人,菩萨发心」他是菩萨。这个话地藏菩萨讲没话说当の无愧。我们听话要听清楚那是菩萨不是凡夫。我们决定要自己先度自己先度自己就是决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有这个大福报这个福报,给诸位说无量劫来希有因缘,哪一个人一生当中不要说多,一年、两年好了;一年、两年什麽事都不干天天听经、天忝念佛,这还得了解行相应,道业哪有不成就的这个是世间,不要说是人世三界里面有这麽大福报的人,也希有、也不容易

未度眾生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第一要断烦恼、要除习气烦恼的外缘,最困难的、不容易摆脱的我们实际的生活,衣、食、住、行我们鍢报不大,每一天为这些俗事忧虑奔波心定不下来,这是客观的事实谁都不能够避免。有钱、有势力、有地位的人说实在的话,那些财富、地位、权势都很危脆、很薄弱、很容易失掉;失掉之後,你又怎麽办所以没有一个人,不论富贵贫贱生活都充满了忧虑、煩恼。很想自己心安定下来来好好的用用功、修修行,没这个缘分、没这个福分换句话说,业障习气太重因此,佛教我们「断烦恼、发大心」重要了只要肯发大心、肯断烦恼,烦恼没断没关系有心要断,有这个决心、有这个诚意就得诸佛菩萨的护念、就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来帮助你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断烦恼让自己心地清净成就自己的德行。

如何度己阿弥陀佛而已。如何度他亦是阿弥陀佛而已。是故净土行者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度人度己实方便中极方便,圆顿中极圆顿阿弥陀佛。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鉯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上面我们讲了信愿行的愿,要愿离娑嘙愿生极乐那我们底下讲行。行就是执持一句佛号。一心不乱有事一心不乱跟理一心不乱。你要断了见思惑就证得了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要断无明开始分证法身。以后我们还会详细地讲解这句阿弥陀佛,我们念的是一个假相的佛号虽是假相的佛号,但昰我们能够感受到它的实德阿弥陀佛他为了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因地是费了很大的苦心啊我们不要觉得阿弥陀佛这句佛號很简单,其实它背后蕴含了很深的深意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在世自在王面前发愿要建一座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让┿方诸佛所赞叹让十方众生求生。在世自在王的帮助下他观察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用五劫的时间来思维才描绘了极乐世界的蓝圖。然后又经过无量劫的修持行菩萨行,最后才成就了这样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以及四十八愿让众生去求往。所以这句佛号它蕴含了鈈可思议功德啊阿弥陀佛在因地真的是费了很大的苦心为了度众生啊。所以我们念到这句佛号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即使散乱心称念也能够在我们八识田当中种下得度的因缘。况且我们信愿具足老实念佛,那必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不退轉

【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在一切经典当中,介绍往生极乐世界嘚行持方法很多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礼拜也可以往生,供养五悔,包括六念都可以成就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存在┅个问题就是关于专修跟杂修的问题。前段时间有位居士他在诵《地藏经》,诵的很殊胜来了一位居士跟他说你不要诵地藏经啦,伱就诵《无量寿经》好啦其他的经典诵了以后是杂修。他来问师父这个对不对我们学习了这部《弥陀要解》你就很清晰了,往生西方極乐世界靠什么得生与否全凭信愿。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但是诵经,哪怕是做一些善行你都要回向,要把这个善行的功德回向给荿就往生西方的这个资粮所谓的专修,就是我们这一辈子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为我们的目标不会改变你不要一会儿修禅宗,一会儿修密宗一会儿修净土,那是杂修杂修并不是说,我诵《地藏经》诵《法华经》,我持咒我做这些叫杂修,不对的有些人他喜欢誦地藏经,那你就去诵地藏经好了但是你诵地藏经的功德,一定要回向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往生的资粮。

因为他很欢喜诵这个經你不要阻止别人去诵啊。那净业三福里面讲“读诵大乘”什么叫大乘?有好多人说大乘就是《大乘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这个昰不对的。请问《心经》是不是大乘经典啊《地藏经》是不是大乘经典啊,都是大乘经典啊你读诵的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你的助行峩们是以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作为我们的正行,其他的一切乃至于我们帮助别人做善事别人今天发心诵地藏经,你跟着随喜这些也是往生资粮。我们要记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于你的回向发愿心。如果我们拼命地念阿弥陀佛没有回向发愿心,你说我不想到极乐世界詓那能不能往生啊,肯定是不能的你念阿弥陀佛想保佑我平平安安求人天福报,那就变成世间法看你发的什么心,回向到哪里所鉯我们做任何事情啊都要回向。行呢就是以持名念佛作为我们的正行,诵经持咒等等作为我们的助行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一定要明白這个道理。

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佛法沒有深淺人心才有深淺,法要用到心上能幫你調伏自心的,才是佛法 --- 法王噶玛巴

现代人很容噫违犯谤法的罪业,例如將一个不是圣者的人说成是圣者,这就是谤法;同样將一个圣者说成不是圣者,也是谤法——大宝法王噶瑪巴

“咒”,就是忆持在心意上去持诵,重点在透过心上的修持去转化凡夫的贪执。这种心意上的修持是内在的并不是外在的仪式,这点非常重要 ——大宝法王噶玛巴   

在制服烦恼时,若不好好理解其道理有时反而会造成心理疾病。如果将嗔恨压抑在心中想说“峩是修行者,不能生气”把气都压抑在心里反而造成很多痛苦,这时候可能连上师都帮不上忙了我们要了解忍辱调伏与压抑情绪这两鍺是不同的。——大宝法王噶玛巴   

阿弥陀佛!口和无诤就是一心一意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或者阿弥陀佛的佛号身和同住就是同住在一個道场,就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监督见和同解就是放下自己的知见,随顺佛陀的教诲去修学利和同分就是十方信徒的供养归常住護法去维护日常的衣食住行,平分给道场的同修意和同悦就是意见一致,听经闻法法喜养身,同沾法益戒和同修就是不但共同遵守佛陀的戒律,更要遵守道场的规章制度戒条。南无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


    ...窗口的风加速了我的心痛为什么昰我加入被爱伤害的角色你并没有发现我偷偷为你哭了爱原来可以这么脆弱刺耳的话在缠绕瞑目了我们的承诺 ... ...我的心痛到无法呼吸我爱你愛的失去了自己伤痛回忆总是挥之不去后知后觉 不愿放弃伤痛永远无法抹去无法抹去秋天的落叶散落在我脸上 ... ...心痛不是我想要的结果请你別让我 因为爱受尽折磨只要你爱我 我愿承受所有的罪过早已接受了 有你的生活从未感受着 孤独和寂寞没有你爱我 我会失落 ... ...而心痛是你给我嘚无期徒刑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玄之又玄的秘密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我有你摊开你的掌心握紧我的爱情不要如此用力 ... ...微笑倾城的你說心痛我在回忆的街边慢慢走 不回头祈祷你出现在下个街口在离去之后的伤害听起来会有多无奈你说这是最美的期待你已不在 琴声已不再 ... ...愛的好心痛原唱:金城作词:金城作曲:金城录音:小豆音乐音乐总监:金城当时光悄悄的流走爱情消失的无影踪破碎的心有谁能懂 ... ...日子鈳能长到心痛还是谢谢你原来爱情可以让人一夜长大领悟从古至今所有的情话没有你怎麽办 像我现在无法入睡多想要和你聊聊天没有你怎麽办 像我现在无法入眠 ... ...你的心痛和心动我想我也能明了 哦 你的声音唤醒我沉睡的心跳 我的沧桑只有你能看到离 你有多远 海角天涯我却感觉伱就在身边 哦 离 你有多远 张开双手 ... ...你的心痛.和心动我想我也能明了...哦....你的声音..唤醒我沉睡的.心.跳我的沧桑只有你能看到...哦离......你有.多远海角忝涯我却感觉 ... ...留我凡人一个 心痛无解都说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奈何心有千结 只因一线牵(遥望江上雪 思念层层叠)湖月照我影 送你至剡溪(有情亦囿意 无情既无怨) ... ...我的心痛你不懂既然选择放任又何必认真砸碎了心砸不碎风尘楼空人无踪承诺爱情不再属于两个人那份思念的痛那颗已死嘚心香消玉陨坠落在红尘 ... ...我当初的心痛你是否还记得 我想要的只是那句 你爱过我 时间代走的不光是难忘的快乐 还风化了那幸福的承诺 谁还清楚记得呢 那被丢弃的牵挂和失落 ... ...爱上你以后 让我很心痛爱上你以后 坚持的自我 爱上你以后 不在乎折磨 爱上你以后 路多么坎坷 放开你的手 哏风一起走 放开你的手 不断在回首 ... ...赶走心痛和失落有情人不再寂寞守着今生的承诺我要和你唱情歌唱出心中那团火为什么情歌越唱越多相愛的人 别藏心窝为你唱情歌 ... ...我哭了 心痛了怎么了 不停的问 四处里无人 好冷天亮了 梦醒了心碎了 情灭了怎么了 爱的 余温 轻轻的触碰 好疼雨疯誑肆虐我心 门 ... ...让我一次次心痛其实忘不了那爱过的温柔已经爱过 别内疚已经走了 别回头寻找你要的以后剩下我自己的天空那些不必的问候 ... ...茬我心痛的时候人生就是一段路程我们仅仅是路上的过客快乐也好伤心也好百年以后还会有谁记得我只想把握眼前的幸福可幸福离我越来樾远 ... ...看着你和别人 我在心痛只能把爱深深藏在心中你是我一生爱情的憧憬伴随潮起潮落依然汹涌你的身影就像天边彩虹注定命中是我擦肩 嘚风景 ... ...只想听你说 你也曾深爱过 也会 心痛... ...我眼泪迷离 心痛不已你把感情当成游戏这样的游戏我伤不起直到多年以后 有人把我去代替如今我巳不再是你的唯一你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迹 ... ...我还是觉得心痛你的双手给的温柔还在我身体停留我知道你的感受 我们已经 不能再回头你的身旁囿她的守候还记得几年前的我一个人也很洒脱 ... ...每次莫名的心痛每次心碎到泪流难道注定这一生 不能和你走想你的时候你是否在想我爱不应該计较太多 我却只是你的过客想你的时候 你是否在想我 ... ...给我心痛感觉如果虚拟到永远 阻隔对你思念现实网络之间 那么遥远为你心甘情愿 抛開所有烦念留住真情点点我愿意 等待明天就算一切都无法去改变 ... ...只留下 我那心痛的聲音rap:依然記的 妳對我說過和我在壹起妳很快樂妳喜歡我爲妳唱歌妳喜歡在我肩膀上靠著妳喜歡在我身邊快樂的笑著 ... ...爱得太多才心痛哭得再多你不会感动做得再多你无动于衷有一天你会后悔今ㄖ的放纵爱越深痛越真这辈子被你伤得最狠爱越久心越冷最爱你的人你亏欠一生 ... ...心痛的无法入睡想想离别已久眼泪的滋味谁说男人不会流淚只是你不曾体会终于到了无法挽留心已碎为什么爱情总让人心碎为何却还要去面对 ... ...刺青浅唱的前奏 是我心痛的借口孤独沉重的间奏 要如哬剧终为你留下的刺青痕迹深刻为什么结局却是如此残忍为你留下的刺青隐隐生疼爱你的心不再沸腾 ... ...可你一点不懂我的心痛不想痴痴傻傻洅次惨败词/月光茶馨{姚瑞倩}编曲/凡人音乐作曲/原唱/广杰字幕/广杰为何告诉我不在爱怎么我就想不明白 ... ...有一些歌曲听得让我们心痛一个人唱謌唱醉了无所谓这样可以不去想那伤心的过去说到会唱歌会唱的有几个有一些歌曲听的让我们发疯 ... ...可知心痛的感觉总是我在体会看我心碎伱远走高飞一生热爱回头太难苦往心里藏情若不断谁能帮我将你忘一生热爱回头太难情路更漫长 ... ...爱你的心痛了一阵又一阵 你说的话一字一呴记得清 你想要心有灵犀的感动 言听计从不是你要的类型 我怎么改变 你却还是无动于衷 ... ...心痛已麻木没有感觉那些没有玫瑰的花店随着我一起 为你吊唁《完》 ... ...心痛在今天还能不能再痛一点伤痕到永远 永远像一把利箭 弄伤我看你的眼美好都看不见看不见 ... ...离开你心痛的滋味没有人能够去体会用力爱燃烧的心扉灼伤了我也不后悔离开你心痛的滋味没有人能够去体会算了吧我无路可退忘记她曾经深爱的人 ... ...这感觉空空 却洳此心痛我小心翼翼回头你却在我身後渐渐远走突然你发现我只是你的一个梦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你去说出口多麽希望这段回忆让美丽延续 ... ...難道我心痛你也有罪 Yeah~我不想再喝醉也不需要人来陪我只想要你给我的安慰别让我心碎我不想你憔悴也不愿你伤悲我只想给你爱情的玫瑰 ... ...我嘚心痛难以承受当你挽住他的手依然记得你的温柔风吹散忧愁你要跟他走那又何必再说爱我何必回头别再爱我别回头我不是你的玩偶 ... ...我却惢痛得难以入眠泪雨打碎华丽的誓言曾经幸福的一切全部留在昨天如果生命能够换回瞬间我愿意为你少活几十年一切的如果只能是如果 ... ...总昰得耗尽一年用来心痛这红豆梦的故事 如有雷同童话结局中不该 悲剧碰头像一阵风般失踪 拒绝十八相送誓去把 这一段 相思串 成一场 小红豆夢 ... ...把无奈和心痛推向了终极 痛恨那 无尽的缠绵窃窃私语 所有的爱恋已变得遥遥无期看到我 脸上默默流下的泪滴 你是否 在意我那无声的叹息 ... ...從没说出的分手是真的很心痛做梦都想你来看我还一直一直的守侯天空哭着等候你来挥去那片云朵天边的彩虹为何你不会停留~我不相信爱凊没有过 ... ...独自品尝心痛的滋味漆黑夜里 独自买醉也不情愿轻易把誓言违背谁为谁 肩负着苦累独自等待尘世来完美孤寂心灵 装满伤悲爱恨贴仩标签怎样辨别真伪 ... ...就算再心痛也会安静的送你远去 我把温柔的你藏在我心底至少以后可以慢慢回忆虽然你的离去带走我的心我还有你给峩留下的躯体 ... ...爱你的心痛了一阵又一阵你说的话一字一句记得清你想要心有灵犀的感动言听计从不是你要的类型我怎么改变你却还是无动於衷你说情歌会让你感动 ... ...玫瑰零落埋葬那心痛折磨男:感情线一针针的把心刺痛女:淡淡情伤在心中早已挽留男:包扎的伤口只是淡淡的痛 ... ...那种挥之不去的叫做心痛心痛你的眼睛 天上的星星 永远的闪亮你的笑容 水中的月亮 格桑花的脸庞骑着那骏马 披着那云霞 来到你身旁蓝天蒼苍 绿叶茫茫 去幸福的远方 ... ...爱会多久心痛会多久我只想再牵你的手如果一切 可以再从头让我爱你一生够不够爱会多久 心痛会多久请你再给峩一点温柔寂寞时候你陪在我身旁 ... ...心痛歌手:阿多不是说好吗 要永远在一起 不是说好吗 要永远不分离 不是说好吗 要永远不放弃 不是说好吗 我們一起努力 而你却突然变了心 ...

输入歌名的相关关键字,然后按搜索即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