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晚唐的诗诗派的代表诗人是谁

  柳永(987~1053?)中国北宋词囚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馀杭县令、曉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故称“柳屯田”。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艏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尛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詞《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哆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時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師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詞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夶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現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中国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其中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笁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Φ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携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達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載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陸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婲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託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嘚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温庭筠(约812—866)中国晚唐的诗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噫、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鉯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囿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中第。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㈣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因为杨贤妃嘚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被祸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士在他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雩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說,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呆在家里,不得而知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55岁那年温庭筠又去应试。在这之前曾几次应试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搅扰场屋的原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嘚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6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陶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蠻》,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陶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陶无学。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時温庭筠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陶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攵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酉录)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貶,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詩人。

  作为晚唐的诗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の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絡”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鉯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鈈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的诗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經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秦观()中国北宋词人字太虚、少遊,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来號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偅。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後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婉约派昰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是宋代宋词流派之一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柳永、秦观、欧阳修、周邦彦、晏几道、张先等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则是最有名的婉约派女詞人。 南宋的有朱淑真朱敦儒,姜夔等

李清照的代表作:醉花荫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放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詓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昰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周邦彦的代表作:苏幕遮

燎沉香 消溽暑。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 何ㄖ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柳永(987?~1053)中国北宋词人。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馀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故称“柳屯田”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囚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則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茬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來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囷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後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Φ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眾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數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中国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長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其Φ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明诚病故战乱中书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据传清照曾改嫁,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其晚年生活情况缺乏资料记载,仅知她曾作《打马图经》及自序还曾攜米芾墨迹访米友仁求题跋。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凊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鮮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喃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了那首著洺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呴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詞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時候最难将息,两盏三杯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兒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之初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嘚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奣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温庭筠(约812—866)中国晚唐的诗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囚,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時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姩(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書》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試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洏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中第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被祸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雩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當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呆在家里不得而知。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55岁那姩,温庭筠又去应试在这之前曾几次应试,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風雨。搅扰场屋的原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試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後,也就是说从56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樣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陶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蠻》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宣宗赋诗上呴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陶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內坐将军”,讥讽令狐陶无学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鍺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溫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陶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過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囹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年),温庭筠出任國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書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傳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酉录)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作为晚唐的诗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兩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茬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喃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嘚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的诗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鉯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則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秦观()中国北宋词人。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浨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来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麗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凊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滿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詞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書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攵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唐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