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子组容量大于12内变差d2 怎么获得

SPC过程能力分析中的子组大小什么时候取1,什么时候取5
14-03-11 &匿名提问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规定
统计过程控制管理规定
1、 目的规定有关统计过程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 2、 使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设备能力、初始过程能力和长期过程能力的研究。 3、 术语3.1 变差:也称波动,指同一过程输出个体间的差异。 3.2 初始过程能力:是过程总变差的总范围(6σs)。 3.3 过程能力:某一稳定过程固有变差的总范围(6σR/d2)。3.4 初始过程能力指数: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用以评价生产过程准备情况。3.5 过程能力指数: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用以评价某一稳定过程的输出同规范要求(顾客要求)的关系。3.6 Cmk(设备能力指数):衡量所使用的设备是否满足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的定量化指标。3.7 统计过程控制:适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3.8 控制图: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特性的图像,图上标有根据那个特性收集到的一些统计数据,一条中心线,一条或两条控制限。它能减少Ⅰ类或Ⅱ类错误的净经济损失。它有两个基本的用途:一是用来判定一个过程是否一直受统计控制;二是用来监控过程保持受控状态。控制图可分为计量型和计数型两大类。计量型的过程表现为得到的质量特性为可度量的数值(如直径、长度等),计数型表现为只有两个数值(如合格/不合格,成功/失败…),但他们可以被计数从而用来记录和分析。 4、职责4.1 新产品试制阶段,由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小组依据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制定设备能力、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4.2 批量生产阶段,由技术质量部技术人员负责制定计划(或依特殊情况),收集数据及计算,并正确评价。4.3 若统计过程不受控,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过程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4.4 技术质量部监督并验证过程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4.5 正常生产过程中,确保每半年对关键、重要特性(可收集计量型数据的)进行一次Cpk值研究。当顾客有特殊要求时,执行顾客要求。 5、工作内容及控制方法 5.1 设备能力的测算5.1.1 确定所研究的对象分析和加工零件的待测特性及规范公差,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 5.1.2 样本数:最小样本为50件。5.1.3 研究时机:新零件、新设备/模具、公差带压缩、设备大修、设备更新、机器搬迁、长期停产等。 5.1.4 采集样本的时机在做完测量系统分析并合格后,按规定的样本数连续采集数据并记录。 5.1.5 计算公式
X =∑(Xi-X)2 (n-1)
Cm=(USL-LSL)/6SCmk=min{(USL-X)/3S,(X-LSL)/3S } S——过程变差的平方根 n——采集的样本数 Xi——样本的测量值 X——样本的平均值 USL——公差的上限 LSL——公差的下限 5.1.6 设备能力的评价Cmk≥1.67,设备有满足质量指标的加工能力,可使用于指定生产;Cmk<1.67,设备能力不足,应对该设备加工的所有零件进行100%检验,并对设备进行检修,检修后重新进行Cmk研究。5.1.7 保存设备能力测算表由生产部负责保存,期限长期。 5.2 过程性能及过程能力研究 5.2.1 制定“Ppk、Cpk计划”5.2.2 绘制分析用控制图(X-R图为例)5.2.2.1收集数据并记录在控制图上,同时与控制图下面记录过程相关事件。 5.2.2.2 计算每一子组的均值和极差,并记录在控制图上。X=∑Xi/n
, R=Xmax-Xmin
n:子组中样品数量 Xi:子组中每一样品测量值 Xmax:子组中最大样品测量值 Xmin:子组中最小样品测量值 5.2.3 选定控制图的刻度5.2.4 按平均值和极差值在控制图上描出对应点。5.2.5 计算极差均值和过程均值X,并按均值在控制图上画出中心线。 式中:k:子组数Ri:每一个子组的极差
:每一个子组的均值 5.2.6 计算控制限UCLr= D4R
LCLx= X -A2 R式中A2,D3,D4根据子组容量表查得出 5.2.7 按计算结果在均值图和极差图中画出控制限。 5.2.8 分析控制图是否随即分布: a. 点:出现超出控制线的点;b. 链:产生连续七点上升/下降/在平均值的一侧的点;c. 明显的非随机图形:显著多于(或少于)2/3的点落在离均值很近之处。 若有上述非随机分布现象,则:a. 去除非随机点,重新计算控制界限,再次分析控制图;b. 如需采取纠正措施,改进过程,则应在纠正措施实施有效后重新收集数据,制作控制图并重新进行分析。5.2.9 计算初始过程能力指数:(试生产阶段进行或过程改变)
Pp=(USL-LSL)/6σs式中:USL:规范的公差上限
LSL:规范的公差下限σs:总体样本标准差在过程有偏移的情况下Ppk=min{(USL-X)/3σs sσs s }σ s=5.2.10 评价初始过程能力指数Ppk≥1.67:满足要求,可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Ppk<1.67:初始能力需改进a. 减少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差,将过程均值调整到接近目标值。b. 减少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差,减少单个过程特性值的变差。c. 改变规范使之与过程能力一致。5.2.11 制作控制用控制图:5.2.11.1 将初始过程满足质量要求所到的控制中心线与上、下控制限画在控制图上。 5.2.11.2 按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确定的子组大小收集样本,记录过程事件。 5.2.11.3 计算每组样本的均制和极差,并在控制图上描点。 5.2.11.4 分析控制图上的点是否随机分布(方法同5.1.8) 5.2.12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Cp=(USL-LSL)/ 6σ(X-LSL)/ 3σR/d2} R/d2
3σR/d2 ,其中σR/d2= R /d2 ,式中d2根据子组容量查表得出5.2.12.1评价过程能力:(批量生产阶段进行)5.2.12.2 初始过程能力只在过程刚刚建立或改变时分析计算,批量生产产品过程能力每半年计算一次。5.2.12.3过程能力测算由技术质量部保存,期限三年。初始过程能力测算表提交先期质量策划小组。 6、形成文件和记录E3PD823R1
控制图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spc,spc控制图,spc软件下载破解版,spc是什么意思,spc软件,spc365,spc公司,scp,spc巨幕,六西格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643|回复: 0
SPC手册术语“子组内变差”符号σc中的C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子组内变差(定义见下图)符号为
1.jpg (1.68 KB, 下载次数: 0)
13:31 上传
,这个C什么英文的缩写?请指教!谢谢!
2.jpg (44.2 KB, 下载次数: 0)
13:33 上传
新建网页 1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pc d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