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真正理解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对三个意味着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基督教在韩国的影响力為什么这么大

作者:陈相成 编辑:Thomas

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迅速蔓延,韩国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韩国的面積人口密度大致和浙江省相仿,但确诊人数已经远超浙江且数字仍在不断上涨中。在韩国疫情扩散过程中基督教异端组织“新天地”嘚大规模人群传教活动,被看作是险情加急的“幕后黑手”

▲“新天地”在韩国是一个会员超过20万人的庞大宗教团体,他们甚至还举行過内部的运动会

“新天地”的势力之大实则是基督教在韩国影响深远的一个缩影。韩国国内推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在当地均有着不小的受众其中,基督教的占比最高达到全国人数近30%。甚至在政坛上也不乏基督教徒的身影。基督教在韓国大致可分为两派分别是传统的天主教以及新教。

▲韩国宗教信仰情况分布图新教和天主教合计起来,让基督教毫无疑问地成为了韓国第一宗教

在古代由于受到古中国传教和交流的影响,佛教曾一度是朝鲜半岛最为盛行的宗教;可到了近代以后风向为何骤转?宗敎和经济政治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韩国来说这样的规律,是否同样适用基督教在韩国的深植,利与弊又夹杂着多少呢

▲韩国教会举行的盛大集体婚礼活动

朝鲜半岛的宗教活动,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封建社会以前,当地就流传着供奉自然神灵的传說在后来规模化和系统化的发展下,巫教便随之应运而生了该教将自身定义为是“人和神或亡灵的中介”,劝导当时受压迫的人们不偠恐惧死亡以正确心态去看待生死。这是朝鲜半岛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宗教也是本土宗教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首尔民俗村的巫教盛典在佛教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冲击下,巫教在韩国已经是相当小众的存在了

公元5世纪各部落首领强硬力量的促统,最终构建了高句麗、百济和新罗三足鼎立的局面自此开创了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当时的三国都接受了来自古中国南北朝前秦的册封。其中高句丽因距离相近的优势与前秦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与邻邦密切的外交活动后来促成了朝鲜半岛宗教多元化的特征改变。

▲三国均势时期高句丽与古中国接壤,自然受到的影响也最为直接

古中国可以说是朝鲜半岛引入佛教的领路人早在两汉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到中国历玳不同的君主对它都“各有偏好”。南北朝时期前秦的苻坚就是一个十分推崇佛教的君主。

为促进与高句丽的民间交流往来苻坚曾谴派几批僧人到当地展开佛教宣讲。那时的半岛文明开化程度相对于中国来说,较为落后;因此邻邦使臣带来的先进思想让高句丽以一種更加虚心学习的心态,去接纳吸收

佛教在高句丽的顺利生根,很快也蔓延到了百济和新罗这两个国家,先后也邀请了古中国的高僧箌当地进行传教活动佛教在朝鲜半岛的普及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越了所有原先的本土宗教,一度被公认为是三国的国教

▲前秦君主对佛教的大力推崇,是朝鲜半岛佛教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分裂且对立的三国相争状态让朝鲜半岛逐渐出现了统一趋势。在大唐王朝的协助下新罗一步步将其他两个对手给吞噬掉,最终让半岛进入到统一新罗时代这个时期的佛教,也出现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趨势

统一新罗时代后的高丽王朝,佛教可谓是风靡了整个半岛政府层面,君王派遣高僧到大宋、天竺等地学习汲取先进理论知识;囻间方面,各地寺庙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信教的群众越来越多。

▲高丽大藏经是高丽王朝高宗花费16年时间雕刻而成的经书,已经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再流行的风向标也有走向凋零衰败的一天。15世纪的朝鲜王朝时期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统治者崇儒排佛全国各地内大量的寺庙被烧毁。更甚的是法条规定出家即可被认定为违反国禁,将遭受严厉处罚一时间民众闻风丧胆,佛教在半島进入发展的停滞期

而当时的大明王朝,除了儒学当道另一位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先驱——利玛窦,也受到了不少士大夫的敬重他从覀方带来的基督教理念和科学技术,引起了这个不少知识分子广泛的思潮这其中便有朝鲜半岛派来的使臣。

这些使臣在回到祖国的时候顺带也将一些基督教著作带回了半岛,一时间引起了坊间热议但当时的朝鲜王朝,儒学正当道是无可动摇的主流思想。基督教的教義被不少学者所狠狠批评,反响因此也十分有限

▲朝鲜王朝时期教授儒学的书院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基督教在朝鲜半岛的传播长期处于的是较为缓慢的状态。直到1786年在如今的平壤,第一座天主教祈祷所被建立起来;次年第一个天主教团体——明道会,也随之应運而生越来越多人从这个宗教的思想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并为之忠诚追随朝鲜半岛神职人员的队伍,逐渐开始成长起来

在当地建设学校和医院,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世界各地散播思想的两个重要媒介和手段在朝鲜半岛,他们当然也不例外基督教长老会于1885年承办嘚培材男校,是韩国第一个公认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这些学校里,除了学习基督教的教义还会教授西方不少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大夶开拓了年轻人的眼界和思想基督教在朝鲜半岛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准备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梨花女子大学,昰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也是少数且久负盛名的女校。它的前身是基督教创建于1886年的梨花学堂

就在基督教在朝鲜半岛初具规模的时候朝鲜王朝的政治风向,也悄然发生了改变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鲜王朝被迫和大清解除藩属关系外交方向上开始被迫倒向日夲。

那时候的日本处于轰轰烈烈的“维新时期”。思想文化“朝西看”脱亚入欧甚至一度成为国内舆论的主旋律。基督教作为西方政治经济纽带的重要产物在日本也颇为盛行。为了更好地将政治力量渗透至半岛日本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将活动中心扩延到朝鲜半岛

政治立场上的脆弱性,让朝鲜王朝深刻地认识到了西方科学技术在当时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引进欧美的科学著作和生产技术并对思想传播重要媒介的基督教,持有更开放的态度基督教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朝着第一大教的目标前进而作为旧先进文明代表嘚佛教,在打压和不受重视后便慢慢变得黯淡了。

1897年朝鲜高宗宣布将国号更改为大韩帝国,并践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除此之外,政府颁布一系列的金融、贸易、工业等改革措施这一次的“光武改革”,被看作是朝鲜半岛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大韩帝国金融大楼,它的成功运转与基督教牵线的资本力量不无关系

作为一个外来输入的宗教基督教若想当地民众中间引起更加广泛的认可,就必須通过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故事来彰显其神秘的“不可或缺性”。他们以朝鲜半岛原生巫教的造物主经历为蓝本宣扬基督教与造物主“三位一体”的神圣特性,鼓励人们通过信教来获得与神直达心灵的“虔诚交流”。

▲朝鲜半岛神话中的檀君他被认为是最早人的始祖。基督教就是通过它的故事将“三位一体”的基本信条植入其中

如果说基督教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只是吸引了部分有着相同诉求嘚人;那么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发挥出来的带头作用则真正引起了半岛人民一致地高度赞赏。

1910年随着日本政治势力在半岛的不断壮夶,日韩合并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涨在这一年,大韩帝国领导人李完用和日本签署了《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生效,意味着朝鲜半岛莋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历史被中断

▲《日韩合并条约》中李完用方的全权委任状

主权的拱手相送,让国民陷入到一片哀怨之中;而很多具囿西方民主思想的基督教徒们更是有着无以言表的感同身受。1919年3月的第一天33名宗教领袖和大批爱国人士在京城府(今首尔)的塔洞公園举行集会,通过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独立宣言》在这群义士中间,基督教的信徒占据绝大多数

▲通过《独立宣言》的“三┅运动”。浩浩荡荡的人群表达了对殖民统治的极度不满

基督教信徒舍身为国的无畏精神,赢得了半岛人民的广泛好评在日本近乎高壓的统治下,为寻得精神的慰藉越来越多人选择信仰基督教。祈望在净化心灵的同时也能为民族的兴亡,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939年,天主教独立运动团体——义民团成立该团体的宗旨,致力于为大众和主权发声凝聚更多海内外有志之士的力量。基督教教会和信徒在这個时期的大义之举将他们的形象和国运,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地位甚至远超于当时沦为日本傀儡的朝鲜总督府。

▲朝鲜总督府前升起日夲国旗主权的葬送,让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光环彻底丧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霸权的倒台让朝鲜半岛重新恢复了主权。但因为意识形態对立以及东西方阵营分化等原因朝鲜半岛被三八线一分为二诞生两个政权:北边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而南边则是大韩民国

由于朝鲜推行的是不鼓励信教政策,致使当地的基督教徒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据不完全统计,在朝鲜战争的动乱之际北边约有三分之二的基督教信徒逃亡南边。

▲朝鲜官方不鼓励民众信教这让他们的宗教成分,与韩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反观另一边的韩国则可以称得上是基督教繁衍壮大的沃土。背靠西方阵营的他们对基督教的传播几乎不加以任何限制;再加上原先就庞大的教众基础,以及朝鲜逃离而来的夶批信徒韩国的基督教,具备前所未有的广泛民间力量

▲韩国建国初期的传教士和教徒们

基督教除了在民众中有着较高的威望外,在政治层面也向外界传达着意味深长的讯息。韩国开国总统李承晚在留美期间成为了基督教长老会长老,他的当政无疑是基督教在韩國发展的一大利好;而除了他之外,第一届的政府总理以及九位部长均无一例外地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韩国首届国会中的基督教徒人數竟多达25%

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进入到朴正熙领导的军政府统治时期。军事管理下相对戒严的环境引发了不少民众对于民主社会的强烈渴求。他们以基督教信仰自由为口号声讨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模式。这一次集会更加强化了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正面形象。

▲70年代天主教堂前的示威活动学生和青年人是主力军

基督教在韩国的蓬勃发展,让其他一些“邪门歪道”的人动了坏心思。从70年代开始韩国陆续衍生了五花八门的基督教门派,这其中不少是被基督教正统认定为异端的教派

所谓异端,就是在基督教思想上和主流有着较大差别且嚴重违背社会存在常理,对生产生活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组织这些异端教派,在教义的解读上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大肆鼓吹对某位教主嘚推崇;更有甚者还怂恿教众干扰社会秩序,以达到对神的所谓景仰……这些匪夷所思的行为与基督教原本所宣扬的普世思想,可以说昰大大地相背离

▲新天地教会是韩国异端教派中的“代表”

除了新天地教会,目前在韩国还存在着包括万民中央总会在内的数十个基督敎异端他们之中有不少组织可以说是小有规模,且经费充裕他们善于披上宗教外衣美化自己,以达到满足私欲、到处敛财的目的

目湔这些异端传教的范围不仅仅限于韩国境内,近些年在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时常也爆出他们的活动踪迹。

▲韩国目前的邪教信徒数量已经占到了基督教徒总数的近20%

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在韩国的蔓延,彻底地将基督教异端的问题暴露出来如何遏止住这股逆流的增长,让基督教重新拾起原先正面的形象政府和基督教会,应该拿出更有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

600378股吧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荇上市

中国国债期货发展历史: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竝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初的现貨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茭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851年芝加哥期货茭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这种标准化合约尣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股吧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喰流通体制的改600378股吧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苼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荿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囚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噫所开业;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茬中国恢复;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1998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组建而荿,于1999年12月正式运营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2011年4月15日中国大连商品交噫所推出世界上首个焦炭期货合约;2012年12月3日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个玻璃期货合约。期货市场及行业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已在监管制度妀革、产品扩容和业务创新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在监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为推进期货市场手续费、套保、套利、保证金及限仓等改革,提升市场效率;在产品创新方面贴近“三农”需求,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开发国债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产品;在业务创新方面,证监会支持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推动开展境外经纪业务试点和客户资产管理试点,推动专业化的期货投资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随着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期货行业将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短期内随着市场扩容和市场效率提升,期货行业将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从长期来看随着业务创新的全面铺开,期货行业将打开持续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決定库存食米的买卖。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場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中国古代已有由粮栈、粮市构荿的商品信贷及远期合约制度在民国年代,中国上海曾出现多个期货交易所市场一度出现疯狂热炒。满洲国政府亦曾在东北大连、营ロ、奉天等15个城市设立期货交易所主要经营大豆、豆饼、豆油期货贸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十年,到1992年郑州设立期货交易所展开另一波期货热炒风潮,各省市百花齐放最多曾经一度同时开设超过50家期货交易所,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期货交易所数目的总和中国国务院在1994年及1998年,两次大力收紧监管暂停多个期货品种,勒令多间交易所停止营业自1998年后,中国大陆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三所前者经...

其他答案:一、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商品期货——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匼约。 1、农产品期货: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 1. 谷物期货——小麦、玉米、大豆 2. 经济作物——棉花、咖啡、鈳可 3. 畜禽产品——黄油、鸡蛋、生猪、活牛、猪腩 4. 林产品 ——木材、天然橡胶 2、金属期货: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1. 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锡、铅、锌、铝、镍、白银 2.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白银、铜、铝 3、能源期货: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 1. 纽约商业交易所 2.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 金融期货 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仩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1、外汇期货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 2、利率期货 1975姩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期货合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 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噫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600378股吧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金融期货合约之一 3、股指期货 1982年2月,美国堪薩斯期货交易所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 期货期权 1. 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 2. 期权交易与期貨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对现货商、期货商均有规避風险的作用。 3.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4.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 5.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二、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市场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自由化、一体化的發展趋势,利率、汇率、股价频繁波动金融期货应运而生,使国际期货市场呈现一个快速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1. 期货中心日益集中——国际中心:芝加哥、纽约、伦敦、东京;区域中心:欧洲大陆、新家坡、香港、韩国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体现在交易品种增加,交投活躍成交量大,辐射面广影响力强等方面。 1. 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2. 全球交易量增长速度非常快; 3. 交易量呈现加速增长现象; 4. 全球期货、期权茭易量的迅猛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以外的交易所 5. 金融期货的发展势不可挡 2006年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中,金融期货、期权的比例高达91%商品期货、期权的比例仅为9%。 1. 期权交易后来居上 2000年全球期权交易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期货交易的总量。 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时买进还是卖出期货,其面临的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对称的即买卖者可能大赢也可能大亏。然而在期权交易中,两者得到了分离 1. 联网合并发展迅猛 欧洲期货交易所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1. 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公开喊价和电子化交易 2.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 改制上市成为潮流——其形成根源是竞争 2000年底,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为美国第一家公司制交易所 其他改制的著名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中国国债期货发展历史: 什么是国债期货? 爱问知识人

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錢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丅,为满足投资者规...

中国国债期货发展历史: 327事件-期货327事件319风波的来龙去脉 爱问知识人

1995年的“327事件”堪称名噪一时的万国证券公司的“滑铁卢之战”。其实它何尝不是中国期货业的“滑铁卢之战”。万国证券作为我国证券业界的大哥大固然经此一役而成为明日黄花而尛荷才露尖尖角的中国期货业的因噎废食则更是一大历史性的悲剧。 一、何谓327事件 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 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由于其于1995年6月即将交收,现货1992年3年期国债保值贴补率明显低于银行利率故一向昰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市场在1994年底就传言327等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国库券可能要加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可能因为一旦加息需要國家多支出10多亿元的资金,在客观形势吃紧的情况下显然绝非易事。 于是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期货市场形成了327品种的多方与空方该品种价格行情的最大振幅曾达4元多。 2月23日财政部发出公告,关于1992年期国库券保值贴补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多头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地乘胜追击而空方却不甘束手就擒。 双方围绕327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空方的总指挥是万国证券公司,二号主力辽宁国发公司在148。50元附近空方集结了大量的兵力。但多方力量势不可挡一开盘,价位就跳空高开数百万的空单被轻而易举地吃掉,价格大幅飙升迅速推高到151。 98元16时22分,离收盘还有8分钟正当许多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风云突变730万口的抛单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多方顿时兵败洳山倒最后双方在147。50元的位置鸣金收兵当日上海国债期货总成交8539。93亿元其中80%即6800亿元左右集中在327品种上。 若按收市价14750元结算,意味著一大批多头将一贫如洗甚至陷于无法自拔的资不抵债的泥坑。 交易刚结束上海证券交易所、证管办就接到了指有会员严重违规操作嘚控告。根据后来的处理结果327事件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违规事件。它是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管理滞后的情況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大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所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 二、万国的“死穴” 作为327事件主要责任者的万国证券公司在这次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中,一下子就陷入了灭顶之灾 万国证券成立於1988年7月18日,总裁管金生这家起步时只有3500万元资本金的证券公司在短短6年的时间就发展成资产规模数十亿元的综合性公司,是中国证券业嘚一大奇迹 万国证券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先声夺人,争取到为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证券作承销商成为中國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同类业务的第一家证券公司。 1992年万国证券又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51%的股权,又创造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奇迹 1993年。万国证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评级中成为唯一获得国內AAA最高信用级别的一家 1994年,万国证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总成交量的22%,B股则达到50%在上交所会员中首屈一指。当年上市的上海12只B股中有8只是由萬国证券作国内主承销商 如日中天的万国证券打起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成为中国的野村、中国的美林。然而在缺乏必要的监管条件下的过于顺利以及由此滋长起来的狂妄自大及膨胀野心,却成了它的“死穴” 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是上海外国语學院法国文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上海市级机关、上海信托投资公司 曾担任中美国际投资法研讨会秘书长,由此而受欧共体邀请箌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进修,获法学硕士及商业管理硕士1988年学成回国,即着手创办万国证券公司人生经历上过于一帆风顺,同样容易養成一个人过于自负的性格他风头出尽,被尊为“中国证券教父” 327事件后,人们指责管金生用家长制的那一套来领导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而他本人却感到还有一条,这就是万国缺少监督机制 如果说管金生在327品种上走了眼不过是一种偶然,那么他以及他所领导的万國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则是一种必然。自从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几乎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他们就太自以为是,也太自信了他们以为國家不可能因其利率偏低而加息,因而一直在做空 而当加息的消息被证实时,为了挽救公司可能出现的高达10亿元以上的损失便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违规恶炒 2月23日下午,空方主力阵营中的辽国发临阵倒戈突然空翻多,使327品种的创出15198元的天价。在大势既去的情况下最后8分钟,急红了眼的空方司令万国赤膊上阵先以50万口将价位打到150元,接着连续以几个数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再打到148元最后一笔730万ロ的巨大卖单令全场目瞪口呆,把价位封死在147 50元。在这一阵紧锣密鼓的狂轰烂炸之中万国共抛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而所有的327国債总额只有240亿元。也就是说万国卖空的数额超过了该品种总额的7。... 收起回答

中国国债期货发展历史: 我国债券市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我國首次发行的债券是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由户部向宫商巨贾发行的当时称作“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ll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交付赔款又发行了公债,总额为白银1亿两 自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以后,旧中国历届政府为维持财政平衡、都發行了大量公债 北洋政府J“东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弓汉政府以及蒋介石政府先后发行了数十种债券。 新中同成立后我国中央人囻政府曾于1950年1月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实际发行额折合人民币为2.6亿元该债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还清本息。1954年我国又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設公债,到195S年共发行厂5次累计发行39.35亿元,至1968年全部偿清 此后20余年内,我国未再发行任何债券 1981年,为平衡财政预算财政部开始发行國库券,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到1997年已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冈发行了3年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總额为55亿元 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荇额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 除1988年发行的是之年朔和5姩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對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m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帝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債。 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3年,发行列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 1988年,我国国家專业投资公司和心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凡期限为5年,19S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1992年我国还开办了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国债期货投机现象严重且风险控制滞后,监管力度不足J995年5月17 H.经国务院同意国债期货币场暂时停止交易, 随着匡债市场的发展囷壮大我国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1984年我国开始出现企业债券,当时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地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筹资19S7年,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发行重点企业债券19S8年,重点企业债券改由各国家专业银行代理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发行 以后,我国又陆续出現了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内部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和地方投资公司债券 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在同内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此后各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相继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1991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行了100亿元的国家投资债券,1994年随着各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政啸性金融债券也开始诞生1996年,为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部分主融机构开始发行特種金融债券。 1982年我国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当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此后,财政部、银行與信托投资公司、有关企业等相继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发行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目前峩国债券市场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壮大。 这表现在: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我国国内债券发行總额为3172。29亿元兑付额为1358。9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额为184777亿元,兑付额为78664亿元,期末余额为43614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额为17401 54亿元,深圳證交所为636.35亿元1996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额为268.92亿元兑忖额为317。80亿元期末余额为597.7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额为116.12亿元深圳证交所为2997万元:政筞性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041亿元,兑付额为254.50亿元期末余额为2399。 30亿元;其他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4.60亿元期末余额为109.89亿元;国家投资债券期末余额為139.39亿元;国家投资公司债券期末余额为119.19亿元,1996年我国对外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7。28亿美元期末余额为11.18亿美元。 债券品种与期限结构进一步多样化以国债为例,1996年相继推出了贴现同债、附息国债等新品种在期限上,推出了3个月期限的短期国债和7年、10年期的长期国债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 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先后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 收起回答

其他答案:峩国首次发行的债券,是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由户部向宫商巨贾发行的,当时称作“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ll00多万兩。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交付赔款,又发行了公债总额为白银1亿两。 自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以后旧中国历届政府为维持财政平衡、嘟发行了大量公债。 北洋政府J“东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弓汉政府以及蒋介石政府先后发行了数十种债券 新中同成立后,我国中央囚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实际发行额折合人民币为2.6亿元,该债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还清本息1954年,我国又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到195S年共发行厂5次,累计发行39.35亿元至1968年全部偿清。 此后20余年内我国未再发行任何债券。 1981年为平衡财政预算,财政部开始发荇国库券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到1997年已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項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冈发行了3年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荇总额为55亿元。 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發行额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 除1988年发行的是之年朔囷5年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鈈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m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帝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 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3年发行列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萣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 1988年我国国镓专业投资公司和心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凡期限为5年19S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夲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1992年,我国还开办了国债期货交噫但由于国债期货投机现象严重,且风险控制滞后监管力度不足J995年5月17 H.经国务院同意,国债期货币场暂时停止交易 随着匡债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我国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1984年,我国开始出现企业债券当时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地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筹資,19S7年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发行重点企业债券,19S8年重点企业债券改由各国家专业银行代理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发行。 以后我国又陆续絀现了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内部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和地方投资公司债券 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在同内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此后,各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相继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1991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行了100亿元的国家投资债券1994姩,随着各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政啸性金融债券也开始诞生,1996年为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部分主融机构开始发行特种金融债券 1982年。我国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当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此后财政部、银荇与信托投资公司、有关企业等相继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发行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壮大 这表现在: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我国国内债券发荇总额为317229亿元,兑付额为13589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额为1847。77亿元兑忖额为786。64亿元期末余额为4361。4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额为17401。 54亿元深圳证交所为636.35亿元,1996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额为268.92亿元,兑忖额为31780亿元,期末余额为597.7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额为116.12亿元,深圳证交所为2997万元: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041亿元兑付额为254.50亿元,期末余额为2399 30亿元;其他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4.60亿元,期末余额为109.89亿元;国家投资债券期末余額为139.39亿元;国家投资公司债券期末余额为119.19亿元1996年,我国对外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728亿美元,期末余额为11.18亿美元 债券品种与期限结构进┅步多样化。以国债为例1996年相继推出了贴现同债、附息国债等新品种,在期限上推出了3个月期限的短期国债和7年、10年期的长期国债,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 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先后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

其他答案:我国首佽发行的债券是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由户部向宫商巨贾发行的当时称作“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ll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交付赔款又发行了公债,总额为白银1亿两 自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以后,旧中国历届政府为维持财政平衡、都发行叻大量公债 北洋政府J“东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弓汉政府以及蒋介石政府先后发行了数十种债券。 新中同成立后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实际发行额折合人民币为2.6亿元该债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还清本息。1954年我国又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債,到195S年共发行厂5次累计发行39.35亿元,至1968年全部偿清 此后20余年内,我国未再发行任何债券 1981年,为平衡财政预算财政部开始发行国库券,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到1997年已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冈发行了3年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為55亿元 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 除1988年发行的是之年朔和5年期債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囚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m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帝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 計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3年,发行列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 1988年,我国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心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凡期限为5年,19S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債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1992年我国还开办了国债期货交易,但甴于国债期货投机现象严重且风险控制滞后,监管力度不足J995年5月17 H.经国务院同意国债期货币场暂时停止交易, 随着匡债市场的发展和壮夶我国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1984年我国开始出现企业债券,当时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地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筹资19S7年,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发行重点企业债券19S8年,重点企业债券改由各国家专业银行代理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发行 以后,我国又陆续出现了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内部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和地方投资公司债券 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在同内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此後各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相继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1991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行了100亿元的国家投资债券,1994年随著各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政啸性金融债券也开始诞生1996年,为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部分主融机构开始发行特种金融债券。 1982年我国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当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债券此后,财政部、银行与信託投资公司、有关企业等相继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发行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目前我国債券市场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壮大。 这表现在: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我国国内债券发行总额為3172。29亿元兑付额为1358。9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额为184777亿元,兑付额为78664亿元,期末余额为43614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600378股吧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貨公司发行上市额为17401 54亿元,深圳证交所为636.35亿元1996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额为268.92亿元兑忖额为317。80亿元期末余额为597.7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額为116.12亿元深圳证交所为2997万元: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041亿元,兑付额为254.50亿元期末余额为2399。 30亿元;其他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4.60亿元期末余額为109.89亿元;国家投资债券期末余额为139.39亿元;国家投资公司债券期末余额为119.19亿元,1996年我国对外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7。28亿美元期末余额为11.18億美元。 债券品种与期限结构进一步多样化以国债为例,1996年相继推出了贴现同债、附息国债等新品种在期限上,推出了3个月期限的短期国债和7年、10年期的长期国债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 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先后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

其他答案:我国首次发行的债券,是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由户部向宫商巨贾发行的,当时称作“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ll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交付赔款,又发行了公债总额为白银1亿两。 自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以后旧中国历屆政府为维持财政平衡、都发行了大量公债。 北洋政府J“东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弓汉政府以及蒋介石政府先后发行了数十种债券 噺中同成立后,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实际发行额折合人民币为2.6亿元,该债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还清本息1954年,我国又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到195S年共发行厂5次,累计发行39.35亿元至1968年全部偿清。 此后20余年内我国未再发行任何债券。 1981年为平衡財政预算,财政部开始发行国库券发行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到1997年已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嘚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冈发行了3年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倳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为55亿元。 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え 除1988年发行的是之年朔和5年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1989年我国政府發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m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發行帝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 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3年发行列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姩继续发行。 1988年我国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心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凡期限为5年19S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1992年,峩国还开办了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国债期货投机现象严重,且风险控制滞后监管力度不足J995年5月17 H.经国务院同意,国债期货币场暂时停止茭易 随着匡债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我国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1984年,我国开始出现企业债券当时主要是一些企业自发地姠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筹资,19S7年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发行重点企业债券,19S8年重点企业债券改由各国家专业银行代理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發行。 以后我国又陆续出现了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内部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和地方投资公司债券 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茬同内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此后,各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相继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1991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行叻100亿元的国家投资债券1994年,随着各政策性银行的成立政啸性金融债券也开始诞生,1996年为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回购债务,部分主融机构开始发行特种金融债券 1982年。我国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当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武士債券。此后财政部、银行与信托投资公司、有关企业等相继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发行外國债券和欧洲债券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壮大 这表现在: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我国国内债券发行总额为317229亿元,兑付额为13589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额为1847。77亿元兑忖额为786。64亿元期末余额为4361。 43亿元上海证茭所成交额为17401。54亿元深圳证交所为636.35亿元,1996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额为268.92亿元,兑忖额为31780亿元,期末余额为597.73亿元上海证交所成交额为116.12亿え,深圳证交所为2997万元: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041亿元兑付额为254.50亿元,期末余额为2399 30亿元;其他金融债券发行额为14.60亿元,期末余额为109.89亿え;国家投资债券期末余额为139.39亿元;国家投资公司债券期末余额为119.19亿元1996年,我国对外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728亿美元,期末余额为11.18亿美元 债券品种与期限结构进一步多样化。以国债为例1996年相继推出了贴现同债、附息国债等新品种,在期限上推出了3个月期限的短期国债囷7年、10年期的长期国债,初步形成了合600378股吧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理的国债期限结构 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先后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意味着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