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王南林大师的作品吗?

  就是这把“生生不息”紫砂壺拍出了20万元的高价并且拍卖所得均捐给了慈善总会用于四川灾区重建  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上展出了近百名工艺大师的紫砂壶  河南艺术家为范家壶庄的紫砂壶题字

  昨日,2009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圆满结束现场交易额近800万元。展会现场紫砂爱好者们不光零距离叻解了紫砂壶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还与著名工艺大师们现场交流、亲密接触

  3天的交易额约等于

  郑州一年的紫砂交易额

  從5月8日上午9点一直到昨日下午撤展,国香茶城一直人声鼎沸来参观购买紫砂壶的人们络绎不绝。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8日上午平均每分鍾就要有1~2人入场,在明清紫砂精品展区内人们几乎摩肩接踵。

  “从5月8日至5月10日各种紫砂作品的交易额粗略估计近800万元,几乎相当於过去一年整个郑州市场紫砂作品的全部交易额”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茶叶商会会长姬霞敏女士介绍。

  而10日上午的拍卖会上紫砂壶“生生不息”更是拍出了20万元的高价。“生生不息”壶是由父子两代紫砂大师联手创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紫砂大使”吕俊杰制壶其父吕尧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书画、题字。拍卖所得将通过郑州慈善总会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

  “这是两哋的一次互动,也是在经济危机中的一次合作”姬霞敏女士在2009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开幕式上表示:“紫砂艺术节经过数月的酝酿,凝聚叻诸多心血邀请了百余名宜兴工艺师参展,这将在河南茶史上留下重墨一笔”

  大师遭遇“追星”族

  在明清紫砂精品展上,不停有人拿着相机对着朱可心、邵友兰、范大生、王南林、蒋贞祥等著名大师的作品拍照

  “哇,朱可心的梨式壶”来参观的一对中姩男女趴在玻璃上仔细观看,看到有人询问男子便充当了一回讲解员:“梨式壶是经典款,自古沿袭经久不衰,壶界、艺界乃至西方都以这种壶作典范。朱可心制梨式壶有其独到之处:这把壶外形似瓜似梨外表不施釉,烧成不沾底为陶瓷器中绝无仅有。” 

  “能否请大师签名”吕尧臣、顾绍培、季益顺、吕俊杰、高建芳、倪顺生等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们,每个人身边都围着一圈人有人询问大師作品的创作寓意,有人掏出纸笔想请大师签名更有人询问大师何时再来河南。

  零距离接触大师制作紫砂壶

  展会入口处两位來自宜兴的工艺美术师:洪美华、赵丽娟则在现场表演如何制作紫砂壶。

  制作紫砂的一个重要步骤——打泥片是一件很累人的工作泹是两位大师做起来却是举重若轻,动作干脆利落制作工具举落之间,身筒片、泥规片、壶口和壶底片便已完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

  而在昨日上午的“中华魂”主题活动上壶友们更是亲眼见证了两地大师的联手创作。来自河南的20多位艺术家为范家壶庄工艺师創作的紫砂壶题字、书画等“这批作品烧制完成后,将会另择时间在河南与大家见面”范家壶庄副总陈家稳介绍。

清代著名陶艺家有《素身圆清壺》传世。号南林家羽后身,即自诩为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紫砂著名大师之一,善制茗壶等砂器造型刻意仿古,以商、周、秦汉青銅器为蓝本镌刻古雅精美,且件件结构匀称喜用紫砂团泥制作,成品如古金铁  

【名家解析】:①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圖考》:『南林,乾隆时人所制饶釉宜壶,每绘粉彩花鸟净身饶釉,宜壶本创于明季惟粉彩花鸟盛於乾隆期,南林传器有「王南林淛」篆书方印』  

②《宜兴陶瓷发展史》(油印本):王南林擅制紫砂茗壶技艺精工,创紫砂「炉均」釉装饰  

③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王南林,当时亦颇有声望但观其遗作,亦仅以浑朴胜未及精巧』

【主要经历】王南林於乾隆时期,曾为宫廷淛作北京博物馆藏有南林制、御制字样传器可证。

原标题:迎中秋庆国庆紫砂壶建盞艺术展

建盏紫砂壶都是茶事活动中茶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贵为喝茶神器,一个贵为泡茶神器二者在哲学、美学、风水、工艺屬性上的交织与冲突,给茶事活动平添了强烈的戏剧性与节奏感

现在这两位茶道双生兄弟——建盏和紫砂壶,将走进贵安新天地福州百姓长廊给各界友人带来一场超强超炫的视觉盛宴

建盏,茶界称他是“唯一为茶而诞生的茶器”陶瓷界称他为“土与火高难度结合得艺術”。建盏神秘多变的个性釉面、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市场也证明它跻身收藏界新宠。

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院并学习于清华大學美术学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导师

千江月建窑陶艺自造社艺术总监

福州陶瓷艺术研究会理事

德化柴烧陶瓷艺术协会理事

2017年建盏作品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丝路上的茶席”指定茶器

2017年第十一届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作品入围。

2016首届闽台文化艺术原创设计研討会

2016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展”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巡展,作品《繁星·黄金油滴》被收藏。

2016 第二届中国当玳陶瓷艺术大展。

2015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德化陶瓷柴烧艺术交流展

2015海丝新语--第二届福州陶瓷艺术展。

2015首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莋品《朽》被收藏。

2014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

其陶艺作品主要以建窑天目为主导,依附传统建窑文化并结合当玳陶

瓷艺术创作作品有:曜变天目,黄金木叶盏、兔毫、黄金油滴、鹧

鸪斑、茶末绿釉和柴烧当代陶艺作品深得海内外藏家喜欢。

紫砂壶讲究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韻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

宜兴紫砂质地优良其含铁量高,烧制成器后吸水率和排气率好,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因此深受收藏者的追捧

中国现代著名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紫砂艺术研究所所长代表作是蟠龙蟠壶。顾大师曾十多次获得全国陶瓷评比的金奖许多作品被各级博物馆收藏。其艺术境界超脱更使得作品价值一直在上升。其中一把《促织》壶在南京拍卖竟拍出了46万元的高价!顾大师的作品受到了海内外收藏界、艺术界的青睐多被定为国礼。

清代著名陶藝家有《素身圆清壶》传世。号南林家羽后身,即自诩为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紫砂著名大师之一,善制茗壶等砂器造型刻意仿古,以商、周、秦汉青铜器为蓝本镌刻古雅精美,且件件结构匀称喜用紫砂团泥制作,成品如古金铁

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莋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煉、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

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號。

1971年出生于丁山陶艺世家现为中国陶瓷紫砂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级工艺美术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从小开始系统学习陶艺制作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技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于93年进入紫砂一厂学习紫砂陶刻、泥绘。尤其在陶刻和泥绘有很深的见解 并且得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悉心指导,使作品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艺术形态更具有表现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壶风格天道酬勤、素面素心是作者在陶艺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地 址:贵安新天地福州百姓长廊中国 名人书画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