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图三是什么发型图片?

&p&&b&我用这篇帖子列举出全部「单词全认识但读不懂句子」的原因,并且针对每一种情况给出可执行,清晰的解决步骤。本文纯手码共7000字,&u&并附对应练习的资源下载方式&/u&!不要跳着读哦!不要只收藏,请顺便点个赞!&/b& &/p&&br&&p&「单词都认识但是依然读不懂句子」是只有英语学习者才会遇到的难题吗?并不是!英语母语人士一样会遇到。当然,每个人理解障碍的原因各不相同。一个英语初学者读不懂可能是语法词汇基础差,而一个外国人的理解障碍可能仅仅是因为阅读内容逻辑太过复杂。&b&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几乎永远都会发生「单词认识却读不懂」的情况,重点在于,你要了解理解障碍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问题便得到解决。&/b&&/p&&br&&p&所以,「单词全认识却看不懂句子」并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实在不必惊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p&&br&&p&将「单词全认识但是读不懂」背后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p&&ol&&li&&b&一词多意,生僻义,俚语,词组等&/b& &/li&&li&&b&文化背景&/b& &/li&&li&&b&语法基础弱&/b& &/li&&li&&b&理解和逻辑弱&/b&&/li&&/ol&&br&&p&&b&&u&记住,这四个理由并非平均&/u&&/b&。就像打怪升级,英语程度不同的人在面对理解障碍时,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不同的。例如一个高级学习者,生僻义和文化背景很难造成困扰,更多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内容逻辑过于复杂抽象。而对于一个初级英语学习者,他的困扰可能更多来自于语法和词汇,因为理解句子结构就已经很困难了,万一不幸内容又很晦涩艰深,那么即便单词全都认识,完全理解句子也是难上加难。&/p&&br&&p&&b&很多人以为读不懂是由一词多义和文化偏差导致的,实际上,这两个原因恰恰不是大多数人理解障碍的原因,因为只要手边有字典和电脑,这两个问题马上就可以得到解决。&/b& &/p&&h2&&b&1. 一词多意,俚语,词组等&/b&&/h2&&p&很多人将理解障碍的理由归结于1和2,在我看来并不客观。&u&回想一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的句子,恰恰所有的单词都是其最最常用的意思,并非生僻意&/u&。实际上,单词即便是用生僻意义,在各种高阶词典通过手机,电脑触手可及的情况下,完全不会构成一个困扰。&/p&&br&&p&举个我现实中遇到的例子,在国外上班的时候,老板想让我lead一个任务,跑过来问「Could you champion this task?」。我当时很茫然——每个单词都知道,但是并没有马上理解他的意思。事后拿起字典一查,马上就知道这里用的是champion的动词意义:「&i&If you champion a person, a cause, or a principle, you support or defend them&/i&」。可见,类似一词多意,俚语,词组等造成的句子难以理解是完全可以靠查字典和平时的积累解决的。(当然我事后不得不敬佩老板说话用词的艺术……领导真不是白当的啊,呵呵)
&/p&&p&&b&所以,一部靠谱的字典,完全能够避免一词多义,生僻义所造成的理解障碍。&/b&&/p&&br&&h2&&b&2. 语境,文化偏差&/b&&/h2&&p&&b&&u&这个原因对理解造成障碍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你的阅读内容!!!&/u&&/b& &/p&&p&&b&学术类,说明类的内容,比如学术期刊,维基百科,说明书等,文化偏差造成理解障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b&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一般探讨的是一个事实判断,例如雾霾的成因,转基因是否有害,教你如何编程等等。无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客观世界已经保证了一个理解的基础。例如阅读一本介绍美国地理风貌的书籍,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丘陵,山川,河流等,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国家也见过。这一类阅读内容,文化背景不会导致理解障碍。阅读障碍一定是别的原因导致的。
&/p&&p&&u&实际上,题主自己看不懂的「E-Prime」正是一套说明性质的手册。&/u&举个不恰当的类比,就好比一部剃须刀的说明书,一定是用最直白清晰的语言告诉你如何正确的使用,不可能涉及到任何复杂的文化背景知识。类似的还有程序员查阅的技术文档,文化背景完全不会造成任何的困扰。
&/p&&p&&u&&b&那么什么时候文化因素会变成障碍呢?&/b&&/u& &/p&&p&&b&小说,笑话,脱口秀等这些包含着大量文化背景的内容才会造成巨大的理解障碍。&/b&大家应该都知道谷大白话,都看过微博上翻译制作的talk show?可在他之前明明就有很多人在翻译talk show了呀,为什么只有他名气最大?就是因为他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文化障碍,更厉害的是,他还可以将这些文化内涵本土化,又不损失其形意。脱口秀节目的文化背景信息密度非常大,又融入双关,讽刺等手法,穿插着各种文化,八卦,名族,历史,地理的梗。有空你可以试试不看字幕,很可能的结果是,你能听懂每一个字,但是你却完全不理解笑点在哪里。
&/p&&p&笑话,小说等是一样的道理,但是文化背景信息密度都比脱口秀低一些,可依然很容易造成理解障碍。例如笑话「Three guys walk into a bar. The fourth guy ducks.」对于对于美国文化之外的人,笑点虽然存在,但是会缺失掉一部分。这就是文化背景造成的障碍。
&/p&&p&&b&但是,从功利角度而言,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都是为了工作和生活,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人的阅读内容不会并不会涉及到很多文化背景,即便涉及,往往也会可以用互联网搜索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这个问题。&/b& &/p&&p&&u&事实上,真正对大部分人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是3和4两个原因。更糟糕的是,当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就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障碍,即便单词全部都认识。&/u& &/p&&h2&&b&3. 语法基础弱&/b&&/h2&&p&&b&语法弱导致的阅读障碍突出表现在长难句上。&/b&简单句,从句,并列句,各种定语状语糅杂在一起就像烟雾弹,将句子的主干信息淹没了。如果句子内容又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需要厘清各部分逻辑上的关系,这时候即便知道每一个单词在句中的准确意义,往往也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
&/p&&p&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可以短期训练突击提高。现在我来告诉你怎么搞定。
&/p&&p&&u&&b&前提知识&/b&&/u& &/p&&p&&b&和中文不同,英语是一个非常注重句子形式正确的语言。&/b&你不妨现在想一下,英语句子无论长短,句子的主语永远也不能缺少,谓语同样也不可缺失。于此对比,汉语句子形式往往更灵活,句子形式不一定完整,比如「下雨了」就没有主语。但当我们把这个句子翻译成英语时,为了保证形式正确,也要强制加入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主语「it」。对我们而言,英语这种注重句子形式正确的特性其实是一件好事情。&b&因为这意味着无论英语句子如何复杂,它永远也要符合一套固定的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先学会这套模式,以其为工具,再去化整为零地分析句子,让主干信息浮出水面。&/b& &/p&&p&&b&&u&那么这套固定的模式是什么?&/u&&/b& &/p&&h2&&b&这个模式就是「英语句子的树形结构」。&/b&&/h2&&p&申小龙在1998年的著作《中国句型文化》指出:
&/p&&blockquote&&i&1. 英语句子呈「树」状辅排,即以主语与谓语动词搭配形成形式主轴,即句子的主干成分。&/i& &i&2. 然后利用各种关联词和介词等把句中的各种短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附加成分(同位语,插入语),分词(现在分词分句,独立成分)和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往这根主干上钩搭。犹如一棵枝叶横生的大树,盘根错节。&/i&&/blockquote&&p&&u&(请重复多次阅读这两句话)&/u&&/p&&br&&p&&b&&u&这段话什么意思呢?&/u&&/b&&/p&&p&&b&这是说无论英语句子如何复杂难懂,它的主干永远都是最简单的「主谓宾」结构,这也是句子意义上的重点信息。可是,由于句子的每一个成分都是可以拥有修饰语,而修饰语可以以从句,分词,短语,附加成分等不同的形式不断地添加到本来非常简单的「主谓宾」结构上,这些修饰语是让句子变得复杂的真正原因。最终的句子结构和「树」的形式相似,「主谓宾」为树干,各种形式的修饰语是「树枝」,它们搭架在树干上,让句子形式变得复杂无比。&/b& &/p&&p&相比而言,中文的句子形式修饰语少,并且不是以「树形结构」出现的,句子结构也往往比较简单。&b&这种思维差异同样是我们理解复杂英语句子的障碍&/b&。因此在前期的时候,我们势必要经历一定时间的不适应,让自己慢慢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逐渐适应英语句子的组织形式,这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只要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有意识地引导自己适应英语句子结构,朝着这个的方向努力练习就可以啦!
&/p&&p&&b&&u&理解长难句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逆向过程:将复杂的句子还原成树状结构,看清谁是主干,谁是修饰成分。&/u&&/b&&/p&&p&好了,现在理解句子的关键方向你搞懂了。聪明的你,此时在脑海中会自然而然产生一个问题:
&/p&&p&&b&我明白虽然再复杂的句子也分为树干和树枝,但是当它们糅杂交缠在一起,我又该靠什么来区分出它们两者呢?&/b& &/p&&p&非常好的问题。这里&b&&u&「语法为标记系统」&/u&&/b&的准则就起作用了,什么意思呢?当修饰语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出现的时候,一定都会有个「标记」,这个标记提醒你:&b&嗨,我是修饰语,是提供背景信息的,是树状结构的「树枝」。&/b&到这里,上面提到的逆向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任务:
&/p&&p&&b&明确不同修饰语的「标记」特征,然后定位它们,就很容易还原句子啦!&/b& &/p&&p&总结一下,我将上面所说的主干和各种背景树枝归纳为一个表格如下: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30a36ad0b9876dac5f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30a36ad0b9876dac5f0_r.jpg&&&/figure&&br&&p&&b&树干在结构上是「主谓宾」的形式,在意思上,主干披露了全句的重点意思,即谁(主语)对谁(宾语)做了什么(谓语动词)。而其他树枝部分,全部都是对主干重点意思的补充,修饰,和背景信息的提供,例如形容词,定语从句修饰名词,状语从句补充地点,时间等信息。这些补充信息的提供由图表中第三列「标记特性」点名,例如如果一般我们在名词后面见到先行词,那么这个先行词实际就在提醒我们:嗨,我后面的句子是一个修饰性质的定语从句。我们就会将这部分归为树枝。其它的情况类似:由标记特性定位与其相对应的修饰语。&/b& &/p&&p&&b&下面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b& &/p&&p&&u&&b&前提知识:&/b&&/u& &/p&&p&会跑之前,先要会走。同样的,如果你刚开始学英语,就想要读懂E-Prime,本来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对吧?那么,如果你已经学了几年的英语,有一定的语法词汇基础,但还是看不懂句子,不妨对照一下上表第二列,看看自己是不是哪些地方知识点过于薄弱,先将手中的剑磨锋利,才好上阵杀敌。所以,&b&先对应上表第二列中的语法知识点做个自查,如果某一条对你来说是懵逼的,你知道先去找一本语法书补充相对应的知识。&/b& &/p&&p&&b&&u&自查标准:&/u&&/b&
不需要特别精通,但是要明白其概念并能在句子中正确地划分出它们
&/p&&p&&u&最后,请确保自己至少有3000的词汇量&/u&。
&/p&&p&&b&&u&大量突击练习&/u&&/b& &/p&&p&在越过语法和词汇的门槛后,此时进行大量的突击练习,这可以帮助你短期内大大提高你理清句子结构的能力,抓住重点。这部分是针对语法分析的专项训练,即针对大量长难句进行短期高强度的分析练习。当然,有些老师可能会更加推荐通过阅读报刊,原版书的方式增强对长句的理解,这当然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是,缺点在于效率太低,而且实际中遇到难句的频率并不高,对于这方面的能力提升并不显著。
&/p&&p&&b&&u&任务可行度&/u&&/b& &/p&&p&&b&就实施可能性而言,如果拥有不错的语法词汇基础,以我自己观察的经验,每天完成20句的分析,坚持一个星期句子分析能力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b& &/p&&p&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诠释逆向解析的过程:
&/p&&blockquote&&i&The fact that many family organizations are not monogamous, as in the west, led many nineteenth-century observers to the erroneous conclusion that in “early” stages of evolution there existed no families, and that “group marriage”, institutionalized promiscuity, prevail.&/i&&/blockquote&&p&&b&&u&步骤:&/u&&/b& &/p&&p&①&b&开始前,先查字典了解难点单词&/b&。
&/p&&p&monogamous:adj,一夫一妻的
institutionalized:adj,(态度和行为)习以为常的
promiscuity:n,(男女的)乱交,杂交
erroneous:adj,错误的
institutionalized promiscuity:n,习以为常的乱交制(这里「乱交」无贬义)
&/p&&p&好的,单词的意义都明确了,没有一个词用生僻意义。你读了好几遍,但还是看不懂这个句子?没关系,那就按照下面的句子逆向解析这个句子:
&/p&&p&② &b&按照句子顺序开始以树形图的方式逆向解析句子&/b&。
&/p&&p&&b&分解步骤:&/b& &/p&&p&&b&1)&u&大多数情况下&/u&,句子的第一个名词就是全句的主语,即主干的「主语」。&/b& &/p&&p&2)&b&按照句子顺序,参照上表中的「标记特性」,划出可能的修饰语标记,这意味着「标记」之后的部分内容为枝叶。&/b&这个例子中,第一个出现的标记是that,由我们的语法知识推测其为从句标识,那么that后面出现的「主谓宾/主系表」结构(many family organizations are not monogamous)就可以被划分为枝叶了。再之后,第二个明显的标记为as,那么双逗号中的内容as in the west即为树枝。按照顺序,本句的分析流程如下:
&/p&&p&(不要被乱七八糟的箭头吓到,实际操作中,只要用笔做简单的划分就好)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dff98f17ea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dff98f17eaa_r.jpg&&&/figure&&p&3)&b&到图中的第8步,我们就将修饰成分找的差不多了&/b&。实际上,这时候句子主干的谓语和宾语已经非常明显了,分别为「led」和「observers」。我们上面说无论英语句子多麽复杂,都是一种「树状结构」,那么这个句子的树形结构是什么样呢,如下: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b1b16d83354eeae6a4f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b1b16d83354eeae6a4fd_r.jpg&&&/figure&&p&图中圆形的部分即为图表中的「标识特征」,在你分析句子的时候,提醒你后面的内容有可能是修饰性的。红色的部分为树干,也是全句的重点「The fact led observers」,加上补语「to the conclusions」,意思就很明显了,即「这个事实让观察者们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也是这个长句要传达的重点信息。剩下的树枝就在这个重点信息的基础上补充背景细节。例如,the fact是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呢?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就补充了这个细节。那么这个fact又导致了什么样的错误结论呢?同样地,两个并列的that同位语从句补充了这个信息。
&/p&&p&如果你足够心细,你会发现,这种结构是可以嵌套的。例如在最后的同位语从句「’group marriage’, institutionalized promiscuity, prevailed.」中,institutionalized promiscuity又作为从句主语group marriage的同位语出现。这有一点想计算机中「递归」的概念。
&/p&&p&4)&b&按照树形图逐渐层层还原意思。&/b& &/p&&p&如同刚才说的,主干提供重点信息。树形图就自然而然回答了各种问题,第一个树枝回答了the fact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树枝提供地点信息;第三和第四个并列回答了是什么conclusion的问题。就这样,层层递进,句子的意思变得清晰无比。
&/p&&p&你不妨按照上面的图,自己试着翻译翻译。
&/p&&p&最后还原的翻译结果如下:
&/p&&blockquote&&i&许多家庭不是一夫一妻制这个事实(the fact)让19世纪的西方的(as in the west)一些观察家做出过错误的结论(conclusions):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不存在家庭,存在的是群婚(group marriage),这是一种体制下的乱交。&/i&&/blockquote&&p&上面用实例展示了逆向还原属性结构的过程,将实际的具体操作步骤归纳如下:
&/p&&p&&b&&u&首先,请确认自己完成了上面提到的语法知识补充和词汇量要求。&/u&&/b& &/p&&p&我收集了100条说明性的长难句,放在了百度云盘,下载链接如下:&/p&&p&&b&&u&链接:&/u&&/b& &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mhXjlA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mhXjlA&/span&&span class=&invisible&&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 &b&&u&密码: prnr&/u&&/b& &/p&&p&&b&&u&学习量:&/u&&/b& &/p&&p&每日踏踏实实完成20条长句即可,预计耗时1.5-2小时,共5天完成。
&/p&&p&&b&&u&开始前准备:&/u&&/b& &/p&&p&①. 下载好的100条长难句,只需要当天的20条句子
②. 笔和纸
&/p&&p&&b&由第一句开始按照如下步骤完成:&/b& &/p&&p&①.&u&查单词,扫清词汇障碍&/u&。注意:这100条句子全为说明议论性,单词并没有用生僻意,也没有文化背景的干扰。
&/p&&p&②.&u&多读几遍,如果能非常准确地把握意思,直接跳到下一条句子重复。&/u&如果看不懂,继续第3步。
&/p&&p&③.&u&按照句子顺序划出主语,按照文章中第一张图确定修饰语的「标识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用笔在纸上画「树状结构图」。(参考上面的树形图)&/u& &/p&&p&④.&u&完成后,确认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u& &/p&&p&⑤.&u&由主干确立句子的重点信息,然后开始从树枝还原句子意义,直至句子明白无误。&/u& &/p&&p&按照这个练习方法,你对句子结构的理解短期内回到飞快的提升。但是切记,一定要拥有基础的语法知识才可以开始练习。
&/p&&h2&&b&4. 理解和逻辑弱&/b&&/h2&&p&由于逻辑弱导致的理解障碍其实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尤其是当我们阅读一个陌生领域的内容时,如果内容本身的逻辑关系复杂交错,难度大时,理解困难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实际上,这时候即便是看中文的相同内容,同一句话可能也要翻来覆去多看几遍才能理清逻辑关系,充分理解。
&/p&&p&&b&其实这种感觉很多人都经历过,如果你第一次阅读自己专业的英语原版教材,即便单词全都认识,初期也一定会感受到非常大的阅读压力。&/b&这一点,在国内上完本科,然后去国外读相同专业继续深造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在阅读教材或者paper时,即便单词全都认识,但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每一句话,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教材和paper的遵旨本来是通过简单,明确,易于理解的文字传递知识,其中含有上面说的长难句的可能性都很低,更不要说使用生僻字和文化背景了。&b&&u&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理解障碍的真正原因在于逻辑本身的复杂性,加上英语句子顺序不同,就让理解变得更加困难&/u&&/b&。
&/p&&p&那么,一词多义,文化背景和语法薄弱的障碍都扫清后,对内容领域的不熟悉就一定是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那么当我们阅读并非我们专业内容的英语材料时,比如某些科普文,学术文,社科文等等,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障碍呢?这里有非常有用的技巧分享给大家。
&/p&&p&&b&&u&开始前,以浏览的方式一次性搞定术语(terminology)。&/u&&/b& &/p&&p&我在去年开始学习Python时,直接开始阅读文档。由于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即便单词全都认识,开始的速度依然非常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里面含有大量的术语,这些字眼令人非常困扰,严重影响理解。注意,这里的术语往往不是生僻字,比如在我自己的专业里,development这个词就可能指代不同的内容,这对于外行就是困扰。
&/p&&p&&b&所以在开始前,你最好就能用浏览的方式,凭借着你对这个主题的印象来快速分辨勾画出其中的专用术语。很多时候,这些术语很容易发现,你将他们收集归纳在一起,然后去搞清楚在这个特定的话题内容下,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注意,由于术语也可能是日常用词,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其和日常用语中的意思区分开来,这会让我们的理解过程大大提高。&/b& &/p&&p&随便摘抄一段关于Python的部分介绍:
&/p&&blockquote&Some of Python's notable features:
Uses an elegant syntax, making the programs you write easier to read.
Is an easy-to-use language that makes it simple to get your program working. This makes Python ideal for prototype development and other ad-hoc programming tasks, without compromising maintainability.
Comes with a large standard library that supports many common programming tasks such as connecting to web servers, searching text with regular expressions, reading and modifying files.
Python's interactive mode makes it easy to test short snippets of code. There's also a bundl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alled IDLE.
Is easily extended by adding new modules implemented in a compiled language such as C or C++.
Can also be embedded into an application to provide a programmable interface.&/blockquote&&br&&p&那么这时你应该快速浏览全部文档,根据话题,出现频率,重点等标准定位术语,比如这里的syntax,program,prototype development,ad-hoc programming,maintainability,web servers,regular expressions,development environment等。
&/p&&p&在一头扎入冗长的内容之前,先花精力将这些术语的意义搞清楚。&b&&u&记住,你要弄清楚这些terminology在相对应领域内的独特意义,这意味着你无法仅仅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弄清释义,而要推敲这个词在这个领域内的特定意义。&/u&&/b&例如syntax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语法」,但是你要多花些精力,搞清楚在计算机领域内的「语法」究竟具体是指什么?同理,ad-hoc字典里是「专门的」,那么为什么计算机有ad-hoc programming存在呢?这些是需要你提前搞清楚的概念。
&/p&&p&&b&&u&而通常,专业术语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你会发现,当你将一篇长文,或者书籍的terminology都搞清楚了后,你脑海中已经自然而然建立起了一个知识脉络。&/u&&/b&还是以Python的文档为例,当你花费功夫将上面的术语搞清楚,其实对于小白的你,此时已经建立了编程了一个大体概念,凭借这一点,你再开始一头扎入文档中,逻辑复杂所能造成的理解障碍将会大打折扣。
&/p&&p&术语的问题解决之后,有时候还是会遇到理解障碍的问题。其实,这种障碍对于外国人也是存在的。莫提默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道:&b&一本书之所以能给你打来新的洞察力或者启发,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读就懂的字句。&/b&这句话就是说,当阅读内容本身复杂晦涩,逻辑交错时,读不懂是非常正常的。他这时将阅读比喻为拼图游戏,你总是要犯一些错误,总要融入一些自己的猜测,然后再继续阅读中不断地犯错,修正,直到拼图完完整整地展现在你面前。
&/p&&p&只要你热爱英语,保持学习,「单词都认识句子却读不懂」就会是一个永远都存在的问题。
&/p&&p&&b&写了7000个字,你不点个赞吗? &/b&&/p&&br&&p&&b&相关阅读:有那么相见恨晚的背单词方法?&/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4804&/span&&span class=&invisible&&0579/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i&Reference:&/i&
文中例句引用自: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8fa28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汉译英:英语句子的“树状”结构_快乐千里走单骑_新浪博客&/a&&/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ETt0bGzEkzHsrSgP924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ETt0bGz&/span&&span class=&invisible&&EkzHsrSgP924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我用这篇帖子列举出全部「单词全认识但读不懂句子」的原因,并且针对每一种情况给出可执行,清晰的解决步骤。本文纯手码共7000字,并附对应练习的资源下载方式!不要跳着读哦!不要只收藏,请顺便点个赞! 「单词都认识但是依然读不懂句子」是只有英语学习…
口语更新了!!&br&--------------------------------------------------------------------------------------------------------------------------------------------&br&已更新写作!&br&--------------------------------------------------------------------------------------------------------------------------------------------&br&最值得报的是写作班&br&&br&一战7分(阅读8.5 听力7.5 写作6.5 口语6)来强答 自学1学期+新东方10天25人大班 当时大一
&br&&b&参考资料:绿皮雅思词汇/剑桥雅思4-9&/b&&br&&br&如果题主的英语四级接近600,六级在500左右的水平,或者高考英语125+,有自制力和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都可以以自学为主。&br&&br&&b&报班一定会get的:老师的答疑和考试技巧、经验,一种备考氛围,有共同目标的同学,个别机构提供全真模考/作文批改&/b&&br&&br&&br&&b&报班不一定会get的:提分/保分&/b&&br&&br&题主在杭州,凤起路延安里的写字楼里有多少出国培训机构,它们的老师,很多,都是,&b&上午在A机构,下午去B机构,晚上再自己一对一&/b&。并不能期望多对你负责。&br&&br&题主也曾在一个新东方离职创业的老师(我的写作老师)开的雅思培训里,做了一年的助教(坐标也在凤起路啊哈哈)。见过无数学生,从高二到大四,很多人考四次五次,战线拉了一两年,甚至到最后无奈去买2000块的预测…&br&&br&费用是越来越贵了,名师也很难留在XDF这样的大教育机构里,碰上个上课天天往外蹦段子的一节课2小时分分钟就没了&br&&br&见过一个寒假花好几万,四门全部一对一的,最后也就提高0.5。正好这个小姑娘归我管,学习能力一眼就看出来了,定力太差,方法不对。&b&作完剑桥自己懒得订正,背单词不记中文意思,做阅读不计时&/b&……这样的学生只能花钱买个安心。&br&&br&雅思就是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一种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学英语无非是听说读写,我们考它本身就很功利,为了出国,为了申更好的学校。&br&题主就努力下给自己省出点吃喝玩乐的钱自学吧!要相信自学的力量哟!&br&&br&我的备考计划,希望帮到楼主&br&&br&&ul&&li&10月背单词(新东方绿皮乱序)扩大词汇(最后也只背了20个list)&br&&/li&&li&11-12月做剑4-8的听力、阅读。做完一遍之后,进行精读&br&&/li&&li&考试周,暂停半个月&br&&/li&&li& 1月15-25新东方上课,着重学习口语、写作同时根据每项老师教授的备考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为巩固。 听力背、听写了听力词汇,口语针对零零散散准备了几个话题。写作每天回家仔细整理笔记,练写作的&b&语料&/b&。阅读暂放。&br&&/li&&li&1月27-2月11 就是自己在家分项专攻的一段时间。&br&&/li&&li& 2月12、13、14每天上午按照正式考试时间进行模拟的阅读、听力。13号14号增加作文模拟。&br&&/li&&li& 我会把每天的计划写在电脑桌面的便签上,时不时提醒自己要做什么。&br&&/li&&/ul&&br&听力:&br&
第一次做听力错了14个,做到剑7的时候错误减少到7、8个,偶尔错的少一些,5个上下。做的过程中各种场景都潜移默化地熟悉了,S1会有题感,这时候感到最迷茫的就是选择题。&br&&br&开始上课后,就开始&b&精听&/b&(精听的基础是听力词汇)。&br&&b&我只精听S3,最笨的方法每一句都写下来,听4次不过就空着,保证是一句话一句话地听。&/b&&br&完之后校对,不仅仅校对错误、听不出来的,还要听哪些地方有吞音连读现象、哪些词语的发音比较“奇葩”,还有好的&b&语料&/b&,都要记下来。&br&精听完还有&b&跟读&/b&。&b&我选择剑6T4S3,语速很快的英音独白,每天半小时,完全模仿他的语音语调,不断地录音,自己听差异,不求量但求准确。&/b&&br&至于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把&b&题目读完&/b&,所以一拿到卷子,先利用念题干和S1读example的时间去看S3\S4的选择题题目,再回来做S1,可以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br&&br&阅读:&br&
阅读词汇还是很重要,但是我词汇量很小,背了一个月单词书就崩溃了。&br&&b&直接做题&/b&,第一次做阅读,90分钟才做完,错了13个,做完后处于吐血边缘。单词不够会导致时间不够,&b&但是我自己摸索出了做题顺序:看完标题和导语(如果有),先看题目并划出了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非题看两个以免漏掉,note、summary看看题干有没有给范围,heading看一遍基本排除有专有名词的项,倒heading例如配对人名,心里有数看的时候圈划就好了。&/b&往往看两段就能做出一些题目,再看题划关键词再往下看,很难决定的先空着至少做下来一遍知道它所在的范围。如果一次性看完题目,什么也记不住等于浪费时间。精读也很必要,查词,专业名词要混个脸熟,看到不会怕(感觉好多大词和做题是没关系的),名词替换要特别小心,自己归纳,再背高频替换,在做NB的时候很有用。&br&我&b&精读了剑5和剑8两本书&/b&,收获很大。顺利的时候做一份阅读只要45分钟,基本都在8分以上。还有,我从一开始练阅读就是三篇一口气做完,不松懈,并且是倒计时做题,手机倒计时放在旁边逼着自己写答案,有考试时的紧迫感,对提速很有帮助。&br&&br&&br&&b&-1.3.更新&/b&&br&我的写作准备,也就是从上课开始的。(从开始准备到考试一个月)&br&不得不说我的写作老师上课太棒了(不打广告啊然而他的微博是 @ 柏邱),以下内容很多是课堂所得。&br&嗯,雅思嘛,报班就报写作这一项。&br&&br&&p&大作文 250W 40mins(2/3)
小作文150W 20mis(1/3)&/p&
写作基本要求:准确、多样、速度&br&先解决&b&审题&/b&,再解决&b&思路&/b&和&b&结构&/b&。&br&减少语法错误的方式:&b&自己给自己批改&/b&&br&加大专有名词词汇量的方式:&b&语料&/b&练习&br&我前后练了4篇大作文,6篇小作文,写的时候我允许自己看上课的PPT,看同题型的范文,甚至谷歌,不断修改,写得自己看着舒服。&br&小作文我几乎把每个类型都写了一遍,流程图和地图各写了一次,写了就知道并不难,甚至不用像线、表格这样费脑子分析。&br&&br&最后一周我花了5天看看预测,2天模拟写作(考之前还是没能按时写完)但是我知道时间流失在不断地擦除和修改上了,考试时就注意拼写和用词,&b&不用难词&/b&,语料给我留下了那些词,我就写上去。大多数人有个误区,写作就是要写很多难词大词(特别是用起形容词和副词的时候!!!),觉得difficult,popular,great,a lot这种词太低级而盲目追求一些替换词。&br&&br&在学术写作中,准确很重要,词汇等级高固然好,但是这毫无疑问,对备考大军来说,是顾此失彼的,&b&因为你没有这么多时间去积累&/b&。&br&我们都知道,从&b&认识一个单词,到知道它的意思,到能写出来,再到能正确运用&/b&,不是你盯着单词表一下午可以突破的四个大关啊!&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73d0c5e84e3b6e76bbf94a578e23c04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3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figure&&br&60分钟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没有时间纠结拼写啊喂!试想你一直写prevalence,substantial,astronomically……很可能会来不及的吧?&br&写作评分来自好几个方面,词汇只是,不必死抓着词汇不放。&br&&blockquote&Task 1: 写作任务完成情况、连贯与衔接、词汇丰富程度、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br&Task 2: 写作任务回应情况、连贯与衔接、词汇丰富程度、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ielts.org/guide/band_descriptors_writing.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写作评分标准与示例&/a&&/blockquote&&b&大作文:三步走!&/b&&br&大作文是议论文,不要纠结于自己的论点新不新、对不对、有没有很特别。因为雅思写作特点是:TASK BASED
DO NOT NEED TO BE DIFFERENT 根据题目要求把最常理的内容用严谨的方式串起来&br&&b&Step1:审题:审任务/关键词&/b&&br&&p&关键词:题干主题、绝对化的词(易反驳)、所提的问题&/p&&p&大作文布局:&/p&&p&引言段-主体段落-结尾&/p&&br&&ul&&li&引言段——30~40个词,你需要完成两个任务:&br&&/li&&/ul&&p&1. 将主题(主题词不替换,其他词语尽量替换)转述&/p&&p&Some people
suggest/argue/claim
that&/p&&p&Some people
hold/maintain the idea that &/p&&p&Some peopl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p&&p&2.回答问题()&/p&&p&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p&&p&Do you think it 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p&&p&Do the advantages of it
outweigh its diadavantages?&/p&&ul&&li&&b&主体:&/b&确定结构。单边(完全正)or双边(一段正一段反)or让步(一小段正,两段反,类似虽然但是)&br&&/li&&li&&b&结尾:&/b&总结+建议&/li&&/ul&&br&&b&Step2:拓展思路&/b&&br&&b&评分标准里对于完成情况这么写:&/b&&br&6 present
ideas &br&7 develop ideas &br&8 sufficiently develop ideas&br&9 fully develop&br&所以idea猴重要啊!&br&&b&每个论点都要充分展开否则无法拿分&/b&&br&主体段楼结构:主题句子+论证方法&br&&br&多积累一些经济、人口、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上的素材吧。我的写作老师自己制作了几个话题的语料,所以就跟着他有肉吃了QAQ 这些语料至今躺在我的网盘里&br&&br&展开也需要&b&逻辑&/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1eab7cf1b2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1eab7cf1b2_r.jpg&&&/figure&&br&&br&&br&&br&教大家一个&b&法宝:FABOE&/b&&br&&b&记住以下引导词,用这样的思路逼着自己写开。&/b&&br&&p&&b&F&/b&or example&/p&&br&&p&&b&A&/b&s a result&/p&&p&&b&B&/b&ecause&/p&&p&&b&O&/b&n the constract&/p&&p&&b&E&/b&ven&/p&&br&&p& 你们看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加起来就是法宝FABOE!!!!!&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e6b131b88f018b5fc3d5cd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p&&b&Step3:完善你的C&C&/b&&/p&&p&嗯那是啥?&/p&&p&Cohesion and Coherence 连贯与衔接&/p&&br&&p&回顾你自己写得论文,里面是不是充满了关联词,指代和承上启下的呼应。&/p&&br&&p&没有CC的作文,就好比没加盐的食物啊!不好读。&/p&&br&&p&提供一些能让CC加分的词汇(来自我学术写作专业课萌萌哒外教QAQ)&/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ca36b4684ae_b.jpg& data-rawwidth=&1017&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ca36b4684ae_r.jpg&&&/figure&&p&&b&重要提示&/b&&/p&&p&&b&But和Because不要放在句首!!!&/b&&/p&&p&&b&But和Because不要放在句首!!!&br&&/b&&/p&&p&&b&But和Because不要放在句首!!!&/b&&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18beeab7b5a9c445cf0df9_b.jpg& data-rawwidth=&130&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0&&&/figure&&br&&p&多多练习,多看范文&/p&&p&我的语法一直很好,写各种从句没有问题,因为我从小就和在美国的伯父写英文邮件交流,坚持了七八年。&/p&&br&&p&上了8节写作课,总共16小时,你指望课上消化多少?&/p&&p&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自己一个人在狂练。老师给我的5篇语料练习,我练了5遍,最后都能默了。&/p&&br&&p&&b&小作文&/b&&/p&&p&图表分析。&/p&&p&有饼图,柱图,线图,流程图,地图。&/p&&p&小作文的语句简单,150词左右,不会很难下笔。但是你要学会分析图里的数据,得出结论,挖掘信息,才能有条理地写满150词。&/p&&p&小作文结构:&/p&&p&开头-主体段-结尾&/p&&br&&p&举个例子&/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fcd3e84bc71d3_b.jp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fcd3e84bc71d3_r.jpg&&&/figure&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还有些题目是两种图混着来的信息量更大。&/p&&br&&ul&&li&开头都大同小异,The table is informative on ......&br&&/li&&/ul&&p&这个图为我们呈现了什么,有单位的统一一下单位。&/p&&ul&&li&主体,一段。&br&&/li&&/ul&&p&&b&先横向比较男女的差异&/b&&/p&&p&&b&女的有三种家务干得比男性多 Clean and Wash, Look after children,Ironing&/b&&/p&&p&&b&男的有两种比女性干得多 Repair Work, Gardening&/b&&/p&&br&&p&嗯等一下。。Look after elders怎么被你漏掉了&/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c8bfadb19dc41b44477fe_b.jpg& data-rawwidth=&177&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7&&&/figure&有没有发现照顾老人男女的时间都特别少?&/p&&p&接下来就是&/p&&p&&b&处理特殊数据&/b&&/p&&p&&b&男性和女性都没有花很多时间照顾老人&/b&&/p&&br&&ul&&li&&b&结尾 &/b&一句话总结,你尽管用To sum up来打头好了。 女性在需要耐心、细心和费事的家务上花了和很多时间,男性则承担了那些比较花力气的活&/li&&/ul&写作小结一下:&br&自己写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等高中语法有问题吗?&br&关联词自己脑子里有几组信手拈来的吗?&br&A是B的两倍,A比B多两倍,这样的表达你会写了吗?&br&自己用铅笔模拟写过几篇,定时完成了吗?&br&教育、犯罪、经济、城市建设、环境污染,相关词汇反复去纠结过了吗?&br&希望大家写作都能稳稳上6!&br&&br&&b&口语&/b&&br&口语简直是题主的噩梦,也是中国人的老大难。这么多年中国人的口语均分都是垫底(5.3)。&br&题主的伯父在美国,题主和他英文email多年,然而他一和我讲英语我就……吓哭&br&&br&当时高三自主招生英语面试,我也吓得不要不要的(诶现在想想好怂&br&&br&题主的口语只有6分,备考1个月。&br&雅思口语不就一个季度换一次题!!每次那么几十个话题吗!最笨的办法,不就是:就把它们搞下来归类然后自己对着墙壁计时说啊!然后自己抽自己啊……&br&题库很庞大,关于网上能搜到的口语百搭语料,我觉得只能救急,因为你消化不了这些内容,还是要沉下心来每个话题都自己准备一些背景信息,尽量让答案和题目贴合。当时题主每天花3个小时自己和自己说英语,对于part2,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就去维基百科和Yahoo answer查查,自己摘录一些再串着说一遍,&b&录音&/b&,&b&听错误&/b&。几乎每个话题都准备到了。&br&对题主就是这样准备的。厚厚一叠纸写满了素材和Key word……&br&&br&后来题主当了口语助教,暑假里每天雷打不动陪同学一对一练口语两小时&br&然后我的口语突飞猛进……&br&&br&所以口语这个事情,真是得好好练,多说多说才能真的有两把刷子。&br&&br&备考雅思哪有这个时间和耐心呢,练成一个native speaker?不要,我只要一个分数。&br&口语评分标准是:&br&&blockquote&fluency
coherence, lexical resource, 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blockquote&这时候题主建议大家在认真准备话题的时候,每天花一小时&b&纠正自己的发音&/b&吧。一口纯正的美音/英音绝对会让考官在15分钟的考试里觉得你还不错。&br&&br&在雅思备考的第一个月,我跟着之前在豆瓣上找到的&b&《赖世雄美语音标》&/b&,从头把音标又学了一次。&br&&br&不学不知道,&b&舌头&/b&卷什么程度,&b&嘴巴开合&/b&多大,会很影响一个单词的&b&语音&/b&。&br&&br&曾经有一个学生part2很一般,基本都是我帮她组织语言的,但是语音很好,最后口语也是6.&br&&br&然后题主到了国外(非英语母语国家)交流,被很多人说是美国人,可能是因为语音还算正吧。&br&&br&我也遇到过口语7分的学生。她才高二,是杭外英语辩论队的,高一就去加拿大夏令营,能做到写5-7个key word准备2分钟的内容,而且都是特别高大上的东西= =比如有个问题问你曾去过的一个特别的景点,她一定要所巴西有一个被艺术家涂得五彩斑斓的贫民窟……&br&&br&&br&题外话,在国外时上了一门课叫debate,老师教美式辩论。我发现真的太佩服那个高二的学生了,她真的配得上7分。&br&&br&请赞我一下(●'?'●)??&br&暂时更新完了,但一定不是事无巨细的。&br&如果有什么还想知道的评论告诉我,我看看还有什么能帮到的^^ &br&话说题主雅思已经过期,3月也还要考呢!&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eUSCmpzEhMH7rdj59xF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eUSCmpz&/span&&span class=&invisible&&EhMH7rdj59xF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这是我的公众号:河流写给河流
搜索公众号rivertoriver即可&br& 喜欢文学电影粤语歌的旁友关注我一下 嘻嘻嘻
口语更新了!! -------------------------------------------------------------------------------------------------------------------------------------------- 已更新写作! ----------------------------------------------------------------------…
&p&本文转自公众号&b&「恶魔奶爸Sam」&/b&id:lxg-milk-----------------------------------------------------&/p&&p&题主你好&/p&&p&由于一些翻译的问题,我只能给出英文原名,有一些你搜搜可以找到引进的中文版,不过我非常不推荐你买中文版,因为大部分都被阉割了&/p&&p&如果你现在的水平在高考及格左右,我建议你可以选择的教材包括且不限于&/p&&p&&b&Cambridge English in Use&/b&
国内引进了几本,但是没有引进全,最好买全版,囊括了几乎全面的英文知识和技能,我估计下如果都能学透,大致是欧洲语言标准C1以上水平。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这几本开始&/p&&p&这本是国际最出名,最好用,效果最好,普及率最高,貌似也是销量最高的教材,而且是&b&最适合自学的&/b&,目前还没有别的教材在自学方面超过它,主编的几个人看得出来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投入了很多的智慧写成的,而且几位主编的水平也很高,不算大师,但也是精通外语教学的人。我大学时候认识很多巴基斯坦哥们,有一位英文最厉害的,问他诀窍,说他的老巴同胞们就满足英文够用会说就好,他的目的是一定要achieve complete fluency,语音语流语法用法措辞都要比别人强,所以初中开始就很认真的学习这套教材,而不是仅仅像同胞那样“用英语学习学科知识”&/p&&p&&b&Headway和Face2Face&/b&
这两本书是我个人认为最适合用来教基础一般的同学的教材——基础一般指四级基础或者高考成绩优秀,他们的elementary级别编的很好,编排体系非常不错,话题涵盖了初始口语的各个方面,虽然号称也涵盖了听说读写,但是其实还是主要针对口语啦&/p&&p&&b&Interchange&/b&
这套书是中级到高级最适合的教材,即可以打招呼和寒暄,但是很难去表达思想,谈论一个话题,这本书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录音都是非常真实的,而不是录音棚里典型的读书声,三册学完可以听力口语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进阶,基本上接触原版材料障碍就不大了&/p&&p&但是这本书不适合自学,只适合教,而国内有能力用好这本书的老师太少,所以。。。&/p&&p&&b&English Files和Cutting Edge&/b&
这两套书是综合性教材,听说读写语法都不偏废,非常厚,提供了大量的语料,分成了很多级别,如果有条件找好老师的话,最好选择全面打好基础,最好选择这两套
EF是牛津的,CE是美国的,前者偏应试一点,后者偏美式一点
我稍微看了下高级的难度,难度远高于新概念英语,词汇量大概在1W出头,学完整套书,大致可以无痕过渡到开始直接使用原版材料继续积累语言能力的水平,大约为C1或者C2水准&/p&&p&&b&Tree or Three, Ship or Sheep, Pronunciation Pairs, Pronunciation in Use初中高等等&/b&
这些都是语音教材,不多说了,更多的参考我的日记:学VOA不如学这些,百度下到处都是下载地址,我觉得视频,比书好,书没必要看&/p&&p&&b&American Accent Training和Master Spoken English - Feeling Phonics&/b&
这两套教材,前者是书加音频,后者是视频,没书,视频老师有大量示范,板书,讲解和字幕,同时提供大量练习材料&/p&&p&相对比较难,语速较快,推荐有了六级基础,先学MSE,再学AAT&/p&&p&&b&走遍美国,新世纪走遍美国,直捷英语&/b&
最适合自学模仿的教材,其实以直捷英语质量最高&/p&&p&直号称亚历山大最佳成就,我仔细看了编排和体系,不看书的活动安排,只看视频,的确是完爆走遍美国,尤其是和模仿,但是相对来说,比较难&/p&&p&建议搭配AAT同时学习&/p&&p&最好的精读课本&/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2427c2aeb8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ffc13bce12af225f0a05e85667a36e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ec968579bada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p&这三套书建议最好学生用书教师用书都买,而且全都细细阅读一遍并认真做习题,同时认真摘抄生词用法和好的句子按时复习&/p&&p&RC难度比较简单,一开始和四级差不多,建议学完大学英语全套,包括精泛读10多册,这套书很伟大,循序渐进,然后当原版书一样读RC,最后读高级英语,高英里有些文章里的单词较生僻,不用太在意里面的生僻用法&/p&&p&这是最好的自学阅读和积累词汇量的书籍&/p&&p&&b&Real Listening, World Link, Listen to This&/b&
这三者是最好的听力教材,建议最后一套精听,前两套泛听&/p&&p&&b&Betty Azar的语法三部曲和亚历山大的朗文英语语法,朗文中级英语语法练习,朗文高级英语语法,英语语法在用中级,牛津英语语法指南Oxford Guide to English Grammar&/b&
这几本是我个人认为最好的语法教材,以牛津英语用法指南最佳,最适合自学,Betty Azar的书最适合教学,且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法实践,堪称神作&/p&&p&口语教材
国内出的英语初级口语,中级口语,高级口语,还算不错,但是口语教程没什么卵用&/p&&p&在基础不错的前提下,最好的口语教程是亚历山大的For & Against,看书名你就知道,是关于辩论,最适合教学,虽然我一直认为口语教学其实就是坑蒙拐骗&/p&&p&我个人见识较为浅显,就只能给大家提供这么多信息供选择,就做了这么点微小工作,我很惭愧&/p&&p&另,
买不到找不到,吹上天也无卵用,大家勤奋搜搜能搜到的,别在评论里求了,不会回的&/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f86e593acb332f0ba04f31b& data-hash=&f86e593acb332f0ba04f31b& data-hovercard=&p$b$f86e593acb332f0ba04f31b&&@青格乐&/a&老师,这篇是欠您很久的东西了,实在很惭愧,如果您希望我有更详细的评论,我会在豆瓣一本本写长文和笔记,正好最近也打算一本本亲自学习下,如果您对某本教材感兴趣,请私信我,可赠送可借阅&/p&&p&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b&「恶魔奶爸Sam」&/b&id:lxg-milk
或扫以下二维码,欢迎加入
&/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SziWjmrEyje1rS7t921Z&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SziWjm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yje1rS7t921Z&/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本文转自公众号「恶魔奶爸Sam」id:lxg-milk-----------------------------------------------------题主你好由于一些翻译的问题,我只能给出英文原名,有一些你搜搜可以找到引进的中文版,不过我非常不推荐你买中文版,因为大部分都被阉割了如果你现在的水…
&p&受宠若惊,随意瞥了一眼这个答案竟然已经被收藏了2135次了,鉴于这个回答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今天抽点时间来完善一下,为更多的同学的英语学习贡献我的一份微薄之力。&br&================&br&三更,已经突破了3500次收藏。补充内容。&br&================&/p&&p&五更。已突破5170次收藏。&/p&&p&更新总体排版,完善细节,补充内容。发现自己还是不擅长写这类指导性的文章,有太多疏漏,真的是抱歉。如有不明之处敬请评论,我会尽力解答!&/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860a43abbabfc010cd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3860a43abbabfc010cd4_r.jpg&&&/figure&&p&您好。谢邀。&/p&&p&自学笔译是可行的。学成后可以不用出门,坐在家里上网接单干活获取收入。而且自学过程不长,&b&全日制的话1年基本都可以速成,前提是起步基础至少达到专四&/b&(功利角度,如果是做学问的话至少七八年的沉淀),如果是大学里边学本专业的内容边自学笔译的话,大概需要2-3年,因人而异。&/p&&p&我个人是花了大二两个学期,分别把三笔二笔考掉了,然后就持证上岗,大三和大四做了两年的翻译兼职,赚了点生活费。研一考了一笔,研究生毕业两年后(2014年)把一笔的评审给完成了。15年拿到证书。(口译方面我是本科期间考了三口,研二考了二口交传,算比较晚的)&/p&&p&&br&&/p&&h2&&b&&u&自学笔译分两个大的阶段:学习阶段,以及实习实践阶段。&/u&&/b&&/h2&&p&其中&b&学习阶段&/b&分为:&b&基础理论&/b&,&b&补足阶段,定向阶段&/b&。&/p&&p&基础理论自然就是general ,theoritical English.通过一系列工具书和教材就可以自学。静得下心来学就行。没太多捷径可取。&/p&&p&&b&以下书目希望能引起足够重视,加以细细研读。可根据个人需求自行选择,在精不在多。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的流派太多了反而过于杂糅,不成一体。我大致按难度排一下。&/b&&/p&&p&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外研社 庄绎传编(这本书是上外北外学生用的,但难度不高,可以入门用)。庄老是一代名师,这本书也是赫赫有名的典范之作。&/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38b478b55f4d8acb90d637b00c0249a_b.jp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3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figure&&p&&br&&/p&&p&②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第三版 冯庆华 我自己当年入门笔译就是用的这本。&/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c9bbfe1b6b0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4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figure&&p&&br&&/p&&p&&br&&/p&&p&③《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李老也是现代国内翻译业界鼻祖了,这本书值得认真学习。由于这本书已经下架了,所以TB上卖的都是复印版,不过不影响内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1acc5541d0fac36e99f23b17f389441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br&&/p&&p&④《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叶子南。这本会开始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也反映比较难啃。&/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9b4a642d34f8b69cb10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br&&/p&&p&理论书不需要太多,出于实际考虑,零基础上手的前两本足够。有一定基础的直接第三第四本。我就不多推荐了。&/p&&p&&br&&/p&&p&&b&然后是在学习上述理论书过程中,可以辅助学习的一些材料书。&/b&&/p&&p&①《英语常见疑难词用法手册》陈用仪&/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fc58e9c8b20d7c12caf0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8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fc58e9c8b20d7c12caf09_r.jpg&&&/figure&&p&&br&&/p&&p&②《中式英语之鉴》 美国 平卡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99ccb80a14d3f1e1a9b37caf16eb9c4_b.jpg&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99ccb80a14d3f1e1a9b37caf16eb9c4_r.jpg&&&/figure&&p&&br&&/p&&p&&br&&/p&&p&这些都看完了之后,按照个人兴趣,还可以看看张培基的《英译散文选》。不过其实说到底,翻译不仅要英语好,中文也要好。至于中文功底怎么增强,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自己高考语文也就是刚过及格线的人,大学语文差点挂科。还好走的是口译(笑)&/p&&p&&b&但语文功底一定要重视!不然你会发现,自己在处理一些长难句的时候,会很无力。哪怕看懂了,也出不来成句。&/b&&/p&&p&&br&&/p&&p&==========================&br&&b&补足阶段&/b&就是你发掘自己薄弱的地方,加强。&/p&&p&语法差的话,您可以自学以下书籍:&/p&&p&《新编英语语法教程》&/p&&p&这本非常详细,看厚度就知道了,是大学英专生大二用的书,由浅到深,还是很适合自学的。配以大量练习题,如果花费3-6个月自学完毕,效果将会非常明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20c8da2a2e8778ccc1ea6_b.jpg& data-rawwidth=&681&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20c8da2a2e8778ccc1ea6_r.jpg&&&/figure&&p&&br&&/p&&p&&br&&/p&&p&《英语语法新思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1c22f1ddde_b.jpg&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1c22f1ddde_r.jpg&&&/figure&&p&&br&&/p&&p&&br&&/p&&p&&br&&/p&&p&这套是新东方的书,新东方其实现在的书质量已经没有以前的好了,所以要买的话最好买稍微以前一点的。比如这套,我比较推荐,不过对于大部分想要自学笔译的同学来讲,高级教程一本就够了(也就是最左边的紫色书)。笔者把知识融汇在日常思维上,不知不觉就教了你思维的差异和语法,还有很多小常识,当明白了区别,学英语时就会那么去区分,而不会还记得这是语法,只会不自觉的去思考该怎么说正确。&/p&&p&&br&&/p&&p&===========================&/p&&p&这之后,基础理论学完了,该修修补补的也差不多了,可以进入&b&定向阶段&/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原创】笔译如何分方向?各方向就业如何呢? - An Endless Journey. - 知乎专栏&/a&&br&我的这篇专栏文章作为本回答的补充,大致分析了笔译各方向的情况,各位可以前往一看。&/p&&p&确定你准备做书籍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这两个大方向是完全不相干的,能同时精通的人很少。所以最好还是专心读一个方向。前者对于文笔,文学功底要求很高,在准确的翻译出原文的基础上,还要能够体现出文章中表达的深层意思和情感等信息。后者要求用词绝对严谨,各类专业术语应用得当,稍有闪失,可能就导致了几百万的合同黄掉。&/p&&p&如何确定自己想要进军哪个方向呢?不用急着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因为你真正想做的可能与你心里想的并不一样。比如,你觉得我对文学翻译感兴趣,因为我喜欢阅读散文或者小说,不过你真正接触过之后,就知道文学翻译反而是笔译中最难的一块。&/p&&p&推荐参阅此书:&/p&&p&《韩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或者二级,样子跟下面这本差不多,不过封面是绿色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0ed4bf2c165c7047cdbc435e01bf949_b.jpg& data-rawwidth=&443&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0ed4bf2c165c7047cdbc435e01bf949_r.jpg&&&/figure&&p&&br&&/p&&p&&br&&/p&&p&&br&&/p&&p&这本书涉及政治,金融知识,经济学知识,生态学知识,社会常态,演讲稿,广告学等方面,内容丰富,您可以买来详细阅读并完成书中练习,接触一下每个领域的最基础表达,可能会对确定方向有帮助。&/p&&p&说到catti,这就是考证了。catti三级笔译,二级笔译去考出来。相当重要。相当基础。&/p&&p&千万不要考出二笔了就膨胀了,我之前虽然在回答里提到过,二笔通过率大约是10%,也就是说一个考场也就三个人能笑着走出去。但是市场的实际应用要求还是远高于二笔的,一定要抱着谦恭的心态去寻找case,而不是坐地要价,觉得我二笔都出来了可把我牛逼坏了呢~&/p&&p&韩刚的笔译课和口译课我大学时候上过,还是不错的,很全面很详细,但是有一点我不得不提,这不算缺点也可能不算优点,即,他比较“独树一帜”甚至“剑走偏锋”。他的翻译风格和应试要求有较大区别,虽然很多时候他的略译,换译,补译都很到位,但是人家官方批卷老师不吃你这一套啊,人家跟机器人一样批卷子刷刷刷的,哪有时间分析你那么多。但是他的大部分表达都让翻译初学者感觉很惊艳,有种茅塞顿开,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受,很凝练,很老道。所以具体哪些需要吸收学习,哪些需要暂时抛弃,it's up to you.&/p&&p&catti复习资料可以上&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ocatti.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ocatti.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这个网站了解。内容很丰富。&/p&&p&考完catti,确定完方向之后,搜集相关领域专业书目学习,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可以去其他专业蹭课,如果是社会人士,可以参加一些补习班或者勤逛论坛社区获取学习辅助资料。一般来说,实际笔译工作中不会涉及太深太专的知识,所以基本上花两三个月自学专业书籍即可达到目的。&/p&&p&=====================================&/p&&p&&b&以上是学习阶段中三个小阶段的全部内容,接下来进入实习实践阶段。&/b&&/p&&p&trados, transmate,火云译客等翻译软件要&b&&u&至少会使用一个&/u&&/b&。这三款软件在广大笔译者中备受好评,也是目前大部分笔译译者的主流工具。拥有满腹经纶,能力出众的一个人,若是不会用这些软件,翻译效率也将会十分低下,竞争力将大打折扣。&/p&&p&trados有正版,不过估计学生党没人钱多到去买个正版玩。我这边贴一下盗版链接吧,具体操作方法里面也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c0359.cn/downinfo/45779.html%23downlo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DL Trados Studio 2017下载(翻译软件) 14.0.5746.0 免费版&/a&&/p&&p&trados正版可以在线下载众多语料库,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而盗版只能自己搜集后导入,要跑跑腿。之中取舍自行判断。transmate和火云译客都是在官网可以免费下载。轻松上手,没有任何使用难度。实在用不来百度一下入门教程就OK了。&/p&&p&在这些内容都获取完毕后,可以&b&接单&/b&了。&/p&&p&&b&接单应该是很多知乎er关注的重点了,我加粗讲一下。接单分两类方法。&/b&&/p&&p&&b&①58同城、智联、51job,大街网等网站。这几个是找工作的网站,大家都知道。所以上去招的翻译活是签合同的兼职or全职。不是散单。偏向于稳定工作的可以选这个。一般笔译兼职是,全职是.不设下限,上不封顶。&/b&&/p&&p&&b&②散单:有道人工翻译,Flitto翻易通等。知乎上一些其他问题下面有人推荐美国的一些网站,我个人不推荐,又是paypal又是credit card,还是美金结算,很麻烦,而且万一小白点开了什么鬼支付链接,反而上当。&/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b4e2edd099d4_b.jpg& data-rawwidth=&1106&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b4e2edd099d4_r.jpg&&&/figure&&p&8月中我闲着蛋疼投了简历,顺利成为兼职人工译员。不过收入是真的低...英译汉70千字,汉译英90千字。而听说客户在用有道服务的时候需要支付300+,这个压榨力度简直了...也难怪笔译是围城,外面的人都想进去,里面的人都想出来。有道的case错误率不能超过千分之六,超过了单子没钱拿,还要扣你的评分。有些审译很不负责,你一大堆错误的也不退下来,直接给客户。结果客户一言不合投诉,最后遭殃的是你,也是迷。&/p&&p&&b&【以下2张截图中涉及的内容已征得客户同意。给大家看一下翻译实践中最简单的会计类翻译是怎样的】&/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9fcd5bff998_b.jpg& data-rawwidth=&1317& data-rawheight=&8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9fcd5bff998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dca3fcee7f248ddaa976c00c4bdf7bf_b.jpg& data-rawwidth=&1912& data-rawheight=&10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dca3fcee7f248ddaa976c00c4bdf7bf_r.jpg&&&/figure&&p&&br&&/p&&p&有人可能会说哈哈好亲切,这正是我每天学的东西嘛~有人可能会说,卧槽这是什么鬼,一大堆术语完全看不懂!&/p&&p&事实是,做笔译就是如此。如果你进的是公司,那你得会多个方向,虽然一般来说翻译公司也会根据你的个人强势方向给你分配单子,但是万一大家不巧都是比较擅长法律啊文学啊什么的,金融会计这类没人会,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p&&p&如果你做的是自由性质的翻译(如上面的有道),那也还是得起码熟练一个方向。最好是冷门一些的,这样人会少很多,而单子只会少一些,僧和粥的比例总体还是理想的。&/p&&p&&b&如果本科没有会计基础的,这些专业术语,一些固定句式表达会看的云里雾里。哪怕是自学过会计类内容的英专生翻译生,也会难免吃力。而口译中,比如会口(我的主业),之前接过一单上海IBM的中层会议,人家一口一个期权定价,strike price, MOR, R&D Exp,这些东西若不是本科学过的,根本不可能反应的过来,难道你还指望一边听一边查欧路吗?有人可能会讲,中高档的口译都会事先给你材料的吧?确实是的,但也只是个大致的框架和主题,不会太细化,毕竟详细给你了会有提前泄露会议内容的风险。&/b&&/p&&p&&b&【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笔译和口译大部分本科出身并不是英专的道理。】&/b&&/p&&p&&b&可能有人会说,不是有语料库吗,一导入不就方便多了,省时省力。然而你要知道,语料库不是万能的,能反复套用的case一共就多少?能到你们公司的又有多少?最后能被你接单的又有多少?不要寄希望于这些有的没的,说到底还是硬功夫。真的,跨专业做翻译的比英专本科/硕士的太有优势了。&/b&&/p&&p&笔译收入不是很高,所以完全靠勤快。就像出租车司机,唯有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辛勤苦干才能出效率。笔译也是这个道理。&/p&&p&&br&&/p&&p&------------------------------------------------------------------------------------------------------------------------&br&&b&再次强调一下,在你刚学成,准备上岗之时。证永远是最重要的。你实践的经验不会明显比其他同样学翻译的人多多少,因为有志于做翻译的人,大学里都会多多少少去兼职口笔译。而且,这个实践时间含金量并不高,因为做的都是比较初级的case,所以就算你真的比别人多很多,也并不能由此证明你真的能力更强。而三笔,通过率15%,二笔,通过率10%。也就是说你只要考出来一张,就说明你至少是7个学翻译的人里面最突出的一个了。如此直观的结果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不看?学历固然重要,但是这个从你大学考进来,4年前就决定了,不可改变了。那你能改变的是什么?证。&/b&&/p&&p&&br&&/p&&p&&b&证的意义,可以类比为脸。找对象,两方面要求。外在容貌身材,内在性格品质。但是如果一个人外貌就很丑,你真的会去尝试交往?对大多数人而言,肯定会望而却步,退避三舍。如果这个人外表光鲜举止优雅,你肯定会有兴趣去了解他更多细节,你会自然而然对这个人有好感。老板也是如此,数以万计的英语学习者每年走出大学踏上社会,筛选起来太费时费力,只能靠一些硬性指标一棍子打死。这个就是现实,颇让人无奈。&br&&/b&&/p&&p&&b&越是有含金量的证,越要去冲刺。进了这个行业,没有回头路,要走就走到底。他不像小本投资什么的,开个小卖部亏本了那就转租咱不干了。翻译你投入的是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定要有相应的回报!如果你为了进入这个行业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那你也只能强行拿“我至少努力过”的鸡汤来安慰自己了。&/b&&/p&&p&&br&&/p&&p&&b&总结说来:初期,前期看证书。度过了这么2年左右。开始个人能力的体现和口碑的积累。进入上升期,就是这些本领发挥的时候了。那个时候你证书也就无所谓了。高质量人脉才是要紧的。&/b&&/p&
受宠若惊,随意瞥了一眼这个答案竟然已经被收藏了2135次了,鉴于这个回答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今天抽点时间来完善一下,为更多的同学的英语学习贡献我的一份微薄之力。 ================ 三更,已经突破了3500次收藏。补充内容。 ================2017.…
&p&在阅读中最容易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句子中所有单词我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p&&br&&p&我打算拿出写论文的诚意来回答这个问题。&/p&&br&&p&一般来说,出现“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主要有三种原因:&strong&1.一词多义以及词组搭配
2.文化背景
3.语法问题 &/strong&&/p&&br&&p&下面分点来说明:&/p&&br&&p&&strong&1.一词多义以及词组搭配&/strong&&/p&&br&&p&先来看下面这几个句子:&/p&&br&&p&&b&1.They refused to foot the cost of the wedding.&/b&&/p&&p&&b&2.Blue really becomes her.&/b&&/p&&p&&b&3.Little is known about his early life, save that he had a brother.&/b&&/p&&p&&b&4.Whether it is to be a 'working' visit or an 'official' visit is of little import.&/b&&/p&&p&&b&5.He now addressed himself to the task of searching the room.&/b&&/p&&p&&b&6.She was telling me about her exploits while travelling around Africa.&/b&&/p&&br&&p&这些句子单词都够简单吧?但你有可能会读得一头雾水。这就是所谓的一词多义问题。&/p&&br&&p&一词多义在英语中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越是简单的单词越容易出现多义的情况,比如对于我们熟悉的单词&run&,在朗文词典中就有超过60个释义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aa6b99daee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aa6b99daee_r.jpg&&&/figure&&br&&p&而这些单词往往就是造成理解困难或者理解错误的主要原因。之前澎湃新闻官方微博就因为对&everyday&和&champion&理解有偏差而闹出过笑话。&/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ce915dc85ba5ba95506c2_b.jpg& data-rawwidth=&541&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ce915dc85ba5ba95506c2_r.jpg&&&/figure&&br&&p&碰到上面的这种句子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strong&查词典&/strong&。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个词理解起来很别扭,那么它多半会有某些意想不到的义项,不管这个词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人畜无害。&/p&&br&&p&比如上面那个&She was telling me about her exploits while travelling around Africa.&,如果把&exploits&理解为“剥削”的话感觉会非常奇怪:她去非洲旅游和剥削有什么关系? 这时候你应该去翻一翻英英词典,看到这样的解释时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ef05dcbcfc6c6bdac756cf_b.jpg& data-rawwidth=&797& data-rawheight=&1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ef05dcbcfc6c6bdac756cf_r.jpg&&&/figure&&p&另一个影响理解的因素是词组。英文里面的&word&和中文里面的&词&并不是对等的,英语里面单词与单词拼接起来后会形成&phrase&,从而拥有了不同的含义。很多人的误区是只顾着查单词,认为只要认识一个句子中的每个单词就可以了,却很少去注意单词与单词之间形成的词组现象。经济学人前两周有一篇引起很大争议的文章 &Xi's History Lessons&,里面有这样一个句子&The symbolism will not be lost on its neighbours.&&/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b3fad5d53de_b.jp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b3fad5d53de_r.jpg&&&/figure&&br&&p&理解起来有点奇怪,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lost译为“失去”解释不通,尝试着查了一下&lost on&,在麦克米伦词典中发现了这样的解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431a3d6afbcac6ee2824b_b.jp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431a3d6afbcac6ee2824b_r.jpg&&&/figure&&p&这样就好理解了。&/p&&br&&p&“勿以词小而不为”,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多翻翻词典,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br&&/p&&br&&p&&strong&2.文化背景 &/strong&&/p&&br&&p&想象一下,一个刚学中文不久,对中国了解不深的老外听到“我和美国的华莱士谈笑风生”这句话时可能会一头雾水,感受不到句子当中蕴含着的深刻人生经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梗”。英文中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梗,不过我们把它叫做“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比如喜闻乐见的Justin Bieber梗&/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5fd8a3cedbe9d8e94ceab_b.jp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5fd8a3cedbe9d8e94cea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48da1e44a54b0fe658ed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48da1e44a54b0fe658eda_r.jpg&&&/figure&&br&&p&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下面这段话&/p&&br&&p&Jooste said yesterday the high rhino death rate was an &uncomfortable truth& for him personally and for the country. There was just a &thin green line& of law enforcement staff that stood between South African rhinos and poachers.&/p&&br&&p&句子中的&thin green line& 是什么意思?字典也找不到相关解释。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去网上搜一下,比如用谷歌,翻不了墙的可以用bing&/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d363e7eea60f67aa37afb0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d363e7eea60f67aa37afb0_r.jpg&&&/figure&&br&&p&搜索&thin green line meaning&会出现不少结果,其中有一条链接到维基百科上,它给出的了&The Thin Blue Line&的解释,而&thin green line& 则是从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含义,表示 &Security Officers&&/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7ca73ea1afcb28e106d31_b.jp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7ca73ea1afcb28e106d3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5d94b531a12c44c1ed545f126d6f0c2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5d94b531a12c44c1ed545f126d6f0c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5d94b531a12c44c1ed545f126d6f0c2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5d94b531a12c44c1ed545f126d6f0c2_r.jpg&&&/figure&&br&&p&对于在阅读中碰到的各种文化背景问题,在谷歌上几乎都能搜到相关解释,多耐心去搜一下并不是什么难事。&/p&&br&&p&如果找了很多资料还是死活理解不了句子可以考虑去问问其他人的意见。推荐一个论坛:&strong&&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orum.wordreferenc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dReference Forums&/a&&/strong& 这是wordreference 网站下属的一个论坛,上面有一个英语板块用于提问和解答英语句子问题,有不少英语母语人士活跃在上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bc1e3b471d69b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bc1e3b471d69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e4cf45ef095d7e5ecb24c_b.jpg&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e4cf45ef095d7e5ecb24c_r.jpg&&&/figure&&br&&p&在论坛上提问时附上句子的语境或原文链接,然后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解答的。比如有个俄罗斯网友在上面问句子中&traction&是什么意思&/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ae6e786ba09_b.jpg& data-rawwidth=&1293&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ae6e786ba09_r.jpg&&&/figure&&br&&p&下面有人给出了很详细的解答&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78dbc1a53da2d0b5f0c8837_b.jpg& data-rawwidth=&1278&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78dbc1a53da2d0b5f0c8837_r.jpg&&&/figure&&br&&p&如果自己实在解决不了问题的话就可以试试看去上面的论坛提问。&/p&&br&&p&&strong&3.语法知识&/strong&&/p&&br&&p&如果对连词,代词,句子结构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句子读不懂的情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Angry as he was, he couldn't help smiling.&这句话是什么意思?&/p&&br&&p&你会注意到&as&在这里用得很诡异,去翻一翻语法书看看?找到&as&的相关条目,其中有一条解释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ebb72e9f55b8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ebb72e9f55b8_r.jpg&&&/figure&&br&&p&所以上面句子的意思应该是&Though he was angry, he couldn't help smiling.&&/p&&br&&p&上面算是比较简单的,但要是碰到这种呢?&/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70addeffa901b3b33c221b9f930f739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70addeffa901b3b33c221b9f930f739_r.jpg&&&/figure&&br&单词应该都认识,但很多人读完后估计只有一个感受:&strong&这TM在说啥&/strong&&/p&&br&&p&这就是传说中的长难句,虽然不常见,但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要读懂这种句子需要有比较扎实的句法基础,比如懂得分析句子成分,知道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并列从句等,掌握常见的倒装搭配,省略,多重否定等基本技巧。&/p&&br&&p&建议有时间的同学去读一读GRE长难句分析相关书籍,将书和练习题过一遍应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p&&br&&p&&strong&为什么我整篇文章都读懂了但题目就是做不对?&/strong&&br&&/p&&br&&p&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惑,文章明明都读懂了但选择题还是选错了。&strong&但事实是,你根本没有读懂。&/strong&&/p&&br&&p&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一个心理学实验开始讲起。&/p&&br&&p&先来看一个视频:&/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qq.com/boke/page/t/0/4/t.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看不见的大猩猩-2010 Simon 最新实验& data-poster=&http://vpic.video.qq.com/39av3bj4_160_90_3.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vpic.video.qq.com/39av3bj4_160_90_3.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看不见的大猩猩-2010 Simon 最新实验&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v.qq.com/boke/page/t/0/4/t.html&/span&
&/a&&br&&p&这是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看不见的黑猩猩实验”(the invisible gorilla)。实验对象需观看一小段短片,片中穿着白色和黑色球衣的两队运动员在向对方球队传球。实验对象的唯一任务,就是计算白色球衣队员传球的次数。在影片中间,一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进人群中,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停留了八九秒,然后离开。场景背后的幕布颜色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变为金色,在大猩猩登场之后,黑衣球队一位球员退场。&br&&/p&&br&&p&但令人惊奇的是,几乎一半的实验对象未能发现大猩猩的存在。追踪实验对象目光转动痕迹的眼动仪测量结果显示,那些声称没看到大猩猩的人,大多数目光也曾停留在它身上——他们“看到”了大猩猩,却没能“看见”。&/p&&br&&p&主导这场实验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西蒙斯与查布里斯后来将实验结果撰写成一本心理学著作《看不见的大猩猩:无处不在的六大错觉》,书中对此得出的结论是:&strong&人类真正体验到的世界远少于他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也就是说,人脑会自动忽略它认为并不需要的东西,而选择性地记住那些它认为重要的东西。&/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1f1c574f8_b.jpg& data-rawwidth=&203& data-rawheight=&3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3&&&/figure&&br&&p&除了选择性记忆之外,还有一个记忆错觉理论。&/p&&br&&p&911事件发生后包括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内的很多人都曾在采访中栩栩如生地描绘那一天发生的场景,然而,事实却证明他们的记忆内容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有些人会把一件实际发生在亲友身上的事情套在自己头上,却信誓旦旦宣称确有此事。&/p&&br&&p&这些都是由记忆错觉导致的。&strong&事实上,我们记忆的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受到信仰、喜好、心情等个体主观意识的左右。留在脑海中的也许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被大脑重新塑造后的场景。&/strong&&/p&&br&&p&回到阅读理解中来,刚刚提到的问题就很好解释了。实际上你并没有真正读懂整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人脑会选择性地记住那些它认为有用的信息,比如各种数字,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的句子等,而选择性地忽略那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比如读不懂的长难句,理解模糊的概念,模棱两可的单词。&/p&&br&&p&也就是说,一篇文章你可能只看懂了大部分(90%),而有剩下的10%没看懂。但人的记忆模式会自行对文章中那些看不懂的部分进行拼接加工改造解释,以使得它们看起来有意义,符合逻辑。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我看懂了文章”这种错觉。&/p&&br&&p&而文章中被强行解释的10%的信息,可能就是决定你选择题能不能做对的关键。&/p&&br&&p&下次你不妨可以尝试一下:找一篇带有准确译文的题目,读完英文后做选择题,然后再一句一句对照中文译文,这个时候你很可能会发现其实自己没有并读懂文章,只是漏掉细节而不自知而已。想象一下,如果一开始读的是中文译文,那么选择题还会做错吗?&/p&&br&&p&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没有别的,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就是说,要多读,增强词汇功底,强化语法——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些建议一样,努力让读英文的过程越来越流畅自然,这样你阅读理解的准确率才会不断提高。&/p&
在阅读中最容易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句子中所有单词我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 我打算拿出写论文的诚意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出现“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主要有三种原因:1.一词多义以及词组搭配 2.文化背景 3.语法问题
下面分点来说明: …
&p&泻药&/p&&p&宝宝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型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