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需要的是什么?

媒体关注正文
画家如何学书法
摘要:近期,很多画家朋友都不约而同开始练起书法来。其练习热情,大有&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九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之状。但遗憾的是,效果并不太明显。在与画家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些端倪,确有一些因素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曾有一学生向我表示,他学习书法的原因是自…
  近期,很多画家朋友都不约而同开始练起书法来。其练习热情,大有&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九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之状。但遗憾的是,效果并不太明显。在与画家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一些端倪,确有一些因素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曾有一学生向我表示,他学习书法的原因是自己绘画的线条太弱了,想通过练习书法,把线条练得强起来。其实,&练线条&和&练书法&是两个概念。练习线条,实际上是练习毛笔的掌控能力,就是说自己能灵活地运用毛笔画出心中所要表达的线条来;而练习书法则要困难得多,因为书法是有笔法、有结构、有章法、有气韵、有意境的。我于是对他说:&如果要练线条,不用十天,我就可以帮你解决。不就是对毛笔提按、转折的掌控嘛,这不难!一个二流的书法家对毛笔的掌控能力,可能要远远超过一个一流的画家;而一个二流画家对水墨的控制能力,也要远远高于一个一流的书家。关键是,你要练出一手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书法来,这才是学习书法应有的目的。&  问题又来了,怎么才能练出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书法来呢?有学生认为,那得从唐楷学起,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练起&&老辈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却不以为然。练好了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就能题款了吗?依我看,即使练得和柳公权一样,也还是不能题款。如果不相信,请把柳公权《玄秘塔》上的字放在自己的画上摆一下,或者把颜真卿的《勤礼碑》复制到画上看看,完全不协调嘛!每一个画家的画都是有一个气场、一种风格的。书法也是一样,也有一个气场、一种风格。唐楷法度森严,一丝不苟,有庙堂气,如正襟危坐的官员。而写意画,或逸笔草草,或纵情挥洒,好似一个风流倜傥的雅士。他俩根本就不在一个气场,坐不到一条板凳上。所以画家练书法,既要通画理,也要通书理。有学生不服气,反问道:&白石先生和吴昌硕不都是大写意画家吗?为何他们用篆书题款?篆书不是也有法度森严的庙堂气吗?&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齐白石的篆书,是学《三公山碑》的,但齐白石临写的《三公山》,不管是线条还是字形都是被雅化了的。他学过何绍基,也钟情金冬心的行书,因此他的《三公山》是与其绘画风格一致的篆书,是被写意化的篆书。同理,吴昌硕的篆书也是被写意化了的石鼓文。他们的行书题款与他们的绘画相得益彰,字因画显、画因字活。如果在他们的画上题唐楷,就啼笑皆非了。从吴、白两位大师的书法中,正好让我们找到了一条画家学习书法的捷径。  画家需要根据个人的绘画风格选择不同的字帖进行书法练习。我在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的教学中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有一位山水画学员,他的画作浑厚华滋、自然灵动、技法熟练,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在为这位同学选字帖临习时,我没有让他去写&二王&,因为&二王&的行书偏于秀美,书写过于精密;更没有让他去写唐楷,因为唐楷过于严谨,太重法度;而是让他直接去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人为他担心:没有楷书的基础,能直接写行书的《祭侄文稿》吗?更何况在所有的行书中,《祭侄文稿》的难度是最高的。但是我对他有信心。因为《祭侄文稿》的基本笔法还是篆籀之笔,以中锋为主,这与他山水画的用笔基本相同。《祭侄文稿》雄强朴拙,正是他多年绘画所追求的风格。尽管《祭侄文稿》的提按丰富多变,字法开合不羁,用笔的节奏又起伏明显,而这些正是他作为一个画家要在书法中必须补上的一课。为了让他从《祭侄文稿》的笔法中变化出自己的书写风格来,我又建议他以黄宾虹的行书作为参考。经过不到一年的训练,这位同学写的《祭侄文稿》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假以时日,当成大器。  还有一位年轻学生,山水也画得相当不错。据说是范扬先生的入室弟子。我没有让她写《祭侄文稿》。我觉得,以她的年龄和人生经历,写《祭侄文稿》太难了。因此,我为她选择了钟繇的《荐季直表》。该作既有古意,又有法度,厚重而不失灵巧,结构又天然浑穆,正与该生的绘画风格相近。待学员能熟练掌握其笔法和技巧后,再参以章草笔意,配其山水,当成大美。该生亦不负所望,临习几月,对钟繇之笔法精神体会日深,书作也渐入佳境。  对于画工笔画的画家,可要下苦功了。工笔需要精准,重视细节,率意浑厚的用笔风格往往会破坏画的意境。所以我要求画工笔的学生们写中楷。我不太推荐同学们学明人的楷书,如文徵明、王宠诸家,而是从褚遂良入手,写清丽一路。有功力者,再入&二王&小楷堂奥。此方法略有难度,但有画工笔的定力,亦大致可期。一手精到的小楷,可以提升工笔画的境界。  当代画家,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几个是能把书法写好的,如得陈老莲画之精髓的徐乐乐、南京书画院的张伟等。他们的书法都能提高自己的绘画境界。由于手上有功夫,他们也敢于在绘画中题写长跋。由此想到,吴昌硕、齐白石能于画后吟诗并信笔写来,又是另一层境界了。  综上所述,画家练书,一要清理观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二要在选帖上多花一些功夫,最好请既通画理又通书理的行家出出主意,根据自己的画风选定字帖&&这关系到你走什么路的问题,路错了,再怎么下苦功也是枉费;三要知道自己该怎样从古帖中走出来,写出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书法来。这些观念明确了,基本也就看见了成功的曙光。  齐白石《老当益壮》吴昌硕《秋菊》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关键字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业务合作: 010-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学书法 是要学会什么
我的图书馆
学书法 是要学会什么
书法学习要学会什么?听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就是要学如何写字吗?对啊!没错!其实要怎么学?学什么?这里边也有学问。我认为在学会用笔和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之后,首先要学会练功,其次还要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学会感悟。
一.学会练功
书法学习要学会练功。这如同走路一样,学会了走路,才能达到心中的目标,想到那儿就能到那儿。在书法学习上,也要学会练功,这对书法技术的提高和表现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技术不同于思想,技术是表现思想的武器。故“武器”一定要精良、要准确,才能把先进的思想表现得丰富、完善。
技术是什么?技术就是技巧、是方法。练功的目的就是通过熟练的技术,形成良好的习惯,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这如同行走,不用考虑先迈那只脚,步伐自然、流畅、矫健,这是熟练的缘故。在书法的学习中,行笔要达到像走路一样地利索、流畅、潇洒、自如。故我想说:“你想在书法上有成就开始练功吧!你想成为书法家就开始练功吧!你想在书法上走的更远就开始练功吧!你想在书法上有造诣就开始练功吧!”不过练功也是“双刃剑”,合理的练功能不断地提高技能,不断地熟练、完善技法,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学习书法的目的。不合理的练功则相反,不但不能提高技能,反而可以形成很多毛病,也就达不到学习书法的目的,更不可能成为书法家。原因很简单,本来目标是向东走,而你却朝着西方走去,岂不是离目标越来越远吗?就拿锻炼身体来说,我们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健康。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合理的运动是属于有氧的运动,有助于健康;不合理的运动(过量)是属于无氧的运动,有害于健康。同样是运动,方法不对,效果则相反,有的能使人们健康长寿,有的不但不能使人健康,反而带来很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中也是如此,技法正确,就能事半功倍,技法不正确,结果也是相反的。所以针对这个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书法的行笔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学会用笔锋。因为笔锋具有弹性,写出的线条自然也有弹性。用笔不可用过,用过则如同人“蹲”着走路,慢而费力,既影响行走的速度,又影响行走的美感。用笔也不可侧、不可过,侧则“歪斜”、“左右摇摆”,如同“醉汉”;过则没有弹性,影响使转,这都是不可取的。古人云:“心正则笔正。”就是强调用笔要正,只有笔正才能八面出锋、万毫齐力,也就说一定是要走正道。
(二)、要学会行笔。行笔要有“起伏”,有“起伏”就有弹性,有弹性就“活拨”,有“活拨”就“潇洒”。如人们的行走时,步伐一起一伏、前后交替,轻松自如。是那么和谐、自然。故在行笔时,要有“起伏”、有“节奏”;要“潇洒”、要“自如”,不可有拖泥带水的现象,更不可忧郁、滞笔的毛病。一个好的用笔是在节奏下进行的,这对书法艺术走向更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学会观察
书法学习要学会观察。要学会用眼去看,只有眼界高了,看的才能更远。其实美就在你的身边,关键是你看到了没有。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就出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壶的蒸汽把盖子顶起来,就发明了蒸汽机。当我们观察到天,就会被蓝天、白云所吸引,就会想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观察到地,就会被麦田、微风所吸引,会想到“绿油油的麦田在微风吹动下,翻起层层波浪”;观察到了小溪,就会被鱼儿、水声所吸引,会想到“清澈的小溪,弹奏出优美的“琴声”,在这优美的“琴声”中,鱼儿欢快地在中水中穿梭”。这是多么富有诗意啊!多么美好啊!这一切都是观察的结果。
在书法学习中,我们面对的是字帖、作品,在学习中不难发现,今天临帖时观察到了一种美,明天临帖又发现了另一种美,只要认真观察,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是经常出现的。有了观察就有了发现,有了进步。只有不停地观察,不停地发现,才能不停地进步。同时,我们的观察是有层次的、是立体的,站的高度不同、位置不同、学识不同、修养不同等等,通过观察得到的美感也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观察到的美也是不同的,有的观察到的是外在的美,有的观察到的是内在的美。不管怎样,只有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探索,美才会不断地被发现;只有这样不断地吸引、不断地刺激,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才会有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进步。
还有一种现象,在临帖、学习中,在不断地追求、进步中,也常常会出现“停滞”、学习没有长进的现象,出现苦闷、懊恼,有“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感觉。在此时有的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忠贞不逾,爱她个死去活来。有的相反,不行就“跳槽”,“移情”、寻找新欢,以求新的刺激。这样的选择,很难说是对还是错。究其原因,就是发现自已寻找不到美的东西和新的追求了,因此才移情别恋。我认为一件真正美的艺术作品,它的美是在各个方面的,它可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再发现新的美,我认为这可能是眼界跟不上了,思想落后了,解决的办法是应该马上去“充电”。我们知道书法的后盾是文化,只有文化水平提高了,眼界跟着也就提高了。只有眼界高了,像“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水蒸汽把水壶盖子顶起来”这样的小事情也能做出大文章来。
三.学会欣赏
书法学习要学会欣赏。欣赏什么?欣赏自然、欣赏艺术。自然是什么?是自然天成的美,是艺术。艺术是什么?真正的艺术又是自然的。欣赏那山、那水、那花、那鸟;欣赏那书法、绘画、诗歌、文章。把自然和人文结合在一起。在名山大川中我们看到亭台、楼阁、园林、庙宇是那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是自然和人文完美的结合。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美啊!自古以来那些文人墨客游山玩水,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同时又陶冶了心灵,又创造出新的艺术。如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在欣赏庐山时,被那美丽风景所陶醉,灵感突发,写下那不朽的名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个采莲女长的美啊和芙蓉一样,衣裙的颜色和荷叶一样,听到优美的歌声才知道美女的到来,这真是一张没法画的美女图。妙!妙!耐人寻味,被世人传诵。
在书法学习中也要学会欣赏,欣赏王羲之阴柔的美,刚直的线条,优美的结构;欣赏欧阳询险峻的美,保留隶书的风韵,俏丽姿态;欣赏颜真卿豪放的美,博大的胸怀,气魄宏伟;欣赏王宠空灵的美,纯净中透出一股庙堂气;欣赏康有为野逸的美,线条枯滕,显露出书法的原始美。还要欣赏书法的用笔美、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趣味美、简的美、繁的美等等。
四.学会感悟
书法学习要学会感悟,学会勤于思考,因为一切灵感都来源于感悟。当李白看到瀑布从天而降,就感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已是银河落九天。”诗人上上楼梯就感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看看潭水就感悟出:“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游。”
感悟是多方面的,是从生活、自然中来的。感悟应该养成习惯,应该经常的,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如作家上一趟街,回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听见蛙鸣虫叫又是一篇杰作。作家就是善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感悟到的,真实地写出来,既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哲理、感受,又使接受者得到启发、感悟,受到了教育。
就成功而言,成功是件好事,是值得庆贺的,但未必所有的成功都是最高水平的。这要看评判成功的标准、尺度是站在什么位置上了。如果就眼前来看,有些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放在人生的长河里、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个成功可能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瞬间。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前几年很红火的书者,现在已经找不着了,而过去不显眼的现在却崭露头角,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感悟,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感悟,这是在事业上能走多远的大问题。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那些在艺术的道路上永保青春的耕耘者。
自古以来,大书法家的字写的那么好,关键在于他们有独特的感悟,把这个感悟运用到书法上,形成一个宣明的风格,被后人所推崇。张旭看到孙二娘舞剑就感悟出:剑法即笔法,写出酣畅淋漓的大草;颜真卿看到水珠在墙上留下就感悟出:“屋漏痕”,感悟出书法的中锋用笔,用篆书的笔法写出了晚年的杰作《麻姑先坛记》。我认为书法学习过程就应该从自然中感悟得来的,自然是以圆的形式存在的,书法学习之路也是圆的,如从楷书——到——行书——到——草书——到——行书——到——楷书的过程,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吗?不也是圆的吗?从另一个角度讲,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圆满的过程。
书法学习要学会的还有很多,如“要学会做人”等等。是啊!不管做什么行当,是从政、还是从艺,想要做到高处,都要学会做人,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书法当然也不例外了。我认为学习书法要学会练功,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学会感悟,其目的是要在书法这个道路上走的更远。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学书法有什么用?_百度知道
学书法有什么用?
请大家告诉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学习书法的作用:1,让字更漂亮、飘逸;2,让人显得有文化、有书卷气;3,培养耐心;4,磨练温和的性格。书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采纳率:74%
来自团队:
修生,养性,戒躁,明志。个人认为练书法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把字写得好看。但是如果你要问我书法的实际意义有哪些,那么我说,书法对于语文中高考特别是作文有很大影响,(你应该是学生吧。)以后对于求职也有裨益,再退一步说,这是让别人了解乃至欣赏你的很好也很有力的一张牌。有人会说,人类发明了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在其本身寻找美根本是浪费时间,请注意,说这话的人有99%都是字写得烂的.(这么多年我留心注意过)越是到了一定境界的人对于字的渴求与欣赏就越是超越了字的价值本身你一定是受了书法艺术的震撼冲击才想到问这个问题的吧?书法已经唤醒了你体内原始的对于美的追求,那么我现在想跟你说的是:1。想写得一手工整的字,你只需在做作业的时候认真写,定期练一定量的字,切记要看帖,挑一本你喜欢的字帖,在这里我介绍三位:顾仲安,庞中华,刘惠浦,三个人三个书写风格,看你喜欢哪一种。一旦选定了就千万不要朝三暮四,因为每个人的字有不一样的框架结构,随便更改会练坏字,也就是所谓的“四不像”。每天5个,或一个星期30-40个,认真写,就会看见成效。(不管硬笔软笔,但我建议写硬笔。硬币好上手,软笔就麻烦了,你要自己琢磨琢磨,起承转合,偏锋中锋的,很麻烦,时间有限,你自己百度一下吧。)2。想有所建树,至少写出一手像模像样的毛笔字,那么你就要下点决心了,软硬兼攻,软笔主字神,硬笔主字形(虽然书法一直以软笔为正宗,我也不否认这一点,因为软笔练的是功底,但硬笔似乎更简单清洁,更容易练就一个好看的字的架子,但是不可能把字的“魂”练出来。这是我个人观点)当然你也可以只练硬笔或只练软笔,具体效果你练了就会明白。3。这个境界估计有点难度,这是把书法作为毕生事业的选择。由于我现在不可能有深切感受,所以我就不多嘴了。你自己斟酌吧。书法绝对不仅仅只有我说的这么丁点儿皮毛而已,更多的,至少我是没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选择都在你自己了。但我也要跟你说,人的能力有限,浅尝辄止的话就跟没去练差不多,有时候很长时间都会遭遇瓶颈,这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这些你应该也有所体会的吧,祝你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兴趣和追求而已,在练习书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心境的沉淀,修身养性吧···
修身养性。
提高自己的品位.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书法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书法传统的现代意义 核心提示● 我们的祖先创造汉字是很聪明的。我们的书法家在书写汉字时渗入了自己的个性、气质,审美理想,从而造就了自己的个性风格,与他人不同,具有鲜明的“身份认定”特征。● 书法一旦沦落到“竞技书法”的地步,就会过分地夸大书法的形式表现和技巧的卖弄,忽视做人的准则和人品高尚这方面的修养。● 书法是的文化图表;做书之“法”和做人之“法”统一,书法中蕴含着刚柔、进退智慧;贯通着真善美的高雅品位追求。● 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我们的自觉修为。一、什么是书法传统?我们现在都在讲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大传统,书法传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谓传统,“传”是传承的意思,“统”则指纲纪、准则。两个字合起来,传统是指历时久远、世代相传、共守一定的准则、规范,取得了共识的某种形式及其风尚。当然,随着时代及条件的改变,它会产生一定的发展变化。那书法传统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书法的艺术美。这是书法的形式本体。书法具有艺术性,是由实用文字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它在汉字的创造与实用过程中炼就了艺术美。诸如书信、便条、公告、抄经、诗稿、文稿等,不仅仅是生活信息的记录与传递,同时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二是书法的精神美。这是书法的精神内蕴。书法不仅给人形式技巧上的审美感受,同时,由用笔、结字、章法、墨法等形式要素共同作用创作出的,能使人感受到某种精神美。这种精神美反映了书写者的个性气质和人文情怀,包括、哲学、艺术、政治、经济、科技等等综合学养。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作为书法传统的统一体,自古到今传承有绪,并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二、书法的艺术美——天生丽质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对汉字的创造,由最初的结绳、刻划逐步演进到。我们说中国汉字的造字有六大原则: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的延伸,前面四个则是造字的方法。造字方法中最基本的是象形。在象形的基础上,会意是两个以上象形独体字的合成。指事是在某个象形文字的特定部位加上指事符号,比如“木”字,上面是树杈、中间是树干、下面是根茎;如写“本”字,就要在“木”字下面加一横画,示意这是根部;“末”字指的是树梢,所以这一横加到上面去了。形声字由一个形符、一个声符组成,比如江河的“河”字,“水”是形符,“可”是声符。所以“六书”的基本是象形。象形具有高度抽象的画意,比如“马”字,就有马头、马身、鬃毛、四条腿;如接受的“受”字,中间是一叶扁舟,上面一只手在推,下面一只手在接。这就是象形字的组合,是会意字。再如“集”字,下面是“木(树)”,上面是“隹”,就是鸟形,在里面有一个或三个“隹”也就是一只或三只鸟停在木上面是“集”。这种种组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美妙形式,这种形式美感来自于人们对自然法则的认识。汉字的形成过程充分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先民的伟大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为高度的抽象审美能力。早期的文字有很浓的画意,演变到后来就越来越简练、概括。最初的字形是一种不规则的象形形态,逐渐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浓缩到一个小方块里面去,或是正方形的方块,或扁方形的方块、长方形的方块。象形文字逐步过渡到注音文字,注音文字完全就符号化了。世界史上的文明古国如、、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些文明古国过去都有象形文字,但是除了中国,其他古国的文字逐渐演变成了纯符号的拼音文字,传统就割断了。唯独中国的汉字还保持着传统,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如仰韶、大汶口、二里头等发现的刻划符号、,到殷商时期,逐步趋向于符号化,和早期纯象形的文字有了区别;再经过两周古文、大篆,文字演变越来越规范化、抽象化,到秦小篆时完全整齐划一了。隶、楷、行、草最后到狂草,通过一系列字例的排比,我们可以发现,文字演变的过程环环相扣,来龙去脉清晰无疑,这就是中国汉字的伟大之处。问一个不了解文字学的人,在他面前放一个,再放一个狂草,他会觉得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如果把中间环节的若干字例补上,整体看起来就会恍然大悟。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汉字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先祖在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文字的用法没有离开根本,它传承变化有绪,都有出处。不仅文字如此,中国人特别强调创新发展是有传承的发展,不主张脱离根本的突变。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平地起惊雷”似地冒出一个没有根本的东西来是难以被认可的。我说的“天生丽质”在哪?是中国的汉字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艺术美因子,这才成就了书法艺术。古人通过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活用,使每一个字的组合、偏旁的搭配形成了开合、聚散、虚实、长短、轻重、疏密、欹正等若干个对偶范畴。我们的祖先创造汉字是很聪明的。我们的书法家在书写汉字时渗入了自己的个性、气质、审美理想,从而造就了自己的个性风格,与他人不同,具有鲜明的“身份认定”特征,这是美学上的价值。比如某件作品一看就是傅山的,那一件一看就可认定是的。“五四”时期的文化精英们要废弃汉字,他们误以为是落后的汉字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尽管有的精英人物提出废除汉字、废除书法,但最终没有实现,因为他们自己从内心、从感情上都舍弃不了书法。我们中国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证明了我们的汉字没有阻碍中国的进步。其实,汉字及其书法不仅仅起到了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实用工具的作用,同时还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感情。即使是在海外生活了几十年的游子仍然忘不掉,很多生活了好几代的家族还是要回来寻祖。这种难以舍弃的民族感情就是靠中国文字来维系的。中国文字靠什么维系?靠美妙的书法维系。如果没有美妙的书法,汉字只是一种干巴巴的、很单调的符号的话,也生存不到今天。从汉字书法当中,可以感受到高度的美感,使精神得到愉悦,享受到乐趣,所以才舍弃不掉。三、书法的精神美——自觉修为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我们的自觉修为,所以我把它叫做书法艺术的铸魂工程。艺术美是直观的,可以观察到的;精神美是需要通过感受来体悟的。所以我们在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眼睛看到、传入的是形式、技巧上的表现,让我们有一个审美上的认知,深一层就是心灵的感受和体悟。这种感受是精神上的共鸣。对一幅作品所蕴含的气息、情调、意境产生感受,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心灵的感悟必须依托于形式本体的表现,依赖于艺术美而存在,艺术美的深层内蕴则是精神美。这要通过作者的自觉修为而实现。人从识字以后,逐步地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著作,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所以我们说书法的精神美是由作者的自觉修为渗透到笔墨中去,通过书法的气、势和用笔、结体、章法、墨法的表现而产生的韵味显露出来。这里面体现的是高雅、低俗还是平庸,达到什么样的思想、精神高度,这是瞒不过去的,在笔墨里面必然有所反映,这是可以感受到的。在写字过程中心存杂念的人,他的书法运笔的过程、气韵是不畅的、别扭的,达不到自然流露和真诚表现的境界。因为他的脑袋里始终在想着如何表现,不可能达到自然状态,如此境界就不可能高。所以说“修为”二字很重要。我们讲人文修养、人格修炼、综合学养都有赖于自觉修为。古人讲“书如其人”,有些人把这归结到政治态度上。比如说赵孟頫,他是宋朝皇族,入元后在做官,有些人攻讦他的字“疲软”,以这种方式解释“书如其人”是有缺陷的。“书如其人”,“如”的不仅是作者的个性气质,还应该“如”他的学养。他的书法具有文人气还是市侩气,可以做审美价值判断,但没办法反映他的政治观点,而他的为人处世、学养的高低是可以反映出来的。古人往往比较强调人品的重要性,所谓“心正则笔正”“人品不高,笔墨无法”等等。为了强调这一点所以特别地提示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这种强调有它积极的社会意义。事实上,历史上很多书法水平颇高的人因为人品不行,对他书法的评价不高,就是因为受到这种道德观念的影响。重视这种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因为它有助于现今社会公德的建设和真善美价值观念的培养。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大家都不去重视这个问题,那这个社会就很可怕了,社会的堕落就无可救药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提倡,我们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书法也要学做人,从学书法做人。四、“竞技书法”之弊“竞技书法”是我针对近些年来全国书坛书法创作和评比的弊端提出的批评。书法一旦沦落到“竞技书法”的地步,就会过分地夸大书法的形式表现和技巧的卖弄,忽视做人的道德准则和人品高尚这方面的修养。曾见报道有刻意想入选全国书法展的作者,急于求成,宣纸用了一刀又一刀,最终劳累猝死,实为可悲!当代书坛有很多乱象,比如作假、代笔、关起门来描摹、做旧等等。“竞技书法”的恶性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乱象之一。书法本来是追求艺术美和精神美的高雅艺术,现在变成了一种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奖项和职务的恶行。如某省书法家协会换届,居然安排了几十名副主席与秘书长,都企盼着由职务带来社会地位与市场效益。如此种种,造成了社会性的反感,以致如今种种大奖和书法职务含金量大为降低,不值得尊重。如果长此发展下去,中国书法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这是当代书法繁荣景象背后所隐含的危机,令人忧虑!当今书法展赛评审的机制也助长了这种风气,一年十多个甚至二三十个比赛,许多年轻人为了获奖,不得不屈就于评委的审美偏好,研究评委的风格、用笔,投其所好,甚至于背后耍出很多小动作。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去获取虚荣的光环,一旦成功,他也可由此得到很多利益回报。这种风气盛行,书法的精神美从何谈起?五、高雅品位是“养”出来的人文修养的高度决定了书法作品的审美高度。这种高雅品位是靠“养”出来的。好比我们炖高汤要用文火炖,又类似于印章的包浆,急于求成是不行的。有人制作假的旧印,用烟熏、用油涂,貌似醇厚,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是假的。所以说,文人艺术家,有历史责任感的文艺家、官员、学者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包括我们爱好书法的各方面人士要注意学书法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可不是为了竞技书法,我们的目标是要养成我们高雅的品位和人文情怀,这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以这种立意来学习书法就能学得很有高雅品位、意境和精神内涵。好比我们看到某些作家、文人本身不是书法家,他们写的字从表现形式和笔墨技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毛病、瑕疵,这一点不如书法家,但是有些书法家往往在情调、气息、那种沁人心脾的清气上面比不过这些作家、文人,因为他们读书多。他们多少年来在作诗、写文,观察生活、提炼作品,用自己的作品倡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的思想境界反映在书法的笔墨气息中,耐人寻味。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书法家思考。所以,高雅品位是靠“养”成的而不是靠打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多少年的自觉修为而实现的。六、发扬书法传统的现实意义1.发扬书法传统在当今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时代日益凸显出“四性”,即文化性、人本性、社会性、国际性。书法是的文化图表;做书之“法”和做人之“法”统一,教人“敬正”“知耻”;书法中蕴含着刚柔、进退智慧,贯通着真善美的高雅品位追求。书法的和传承可使每一个国民都得到心灵的滋润、灵魂的提升、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2.学书法有助于培养人的修持和真善美的品格。在书法中,美是载体和表现,它所沉积并作为支撑的是对真善美的理解与追求。颜真卿受到一以贯之的历史尊崇,除书法本身的功力外,与他在中宁死不降,最后浴火取义有关;秦桧的字写得不错,但卑劣人品使他永远在国人面前跪着谢罪;不仅字写得好,而且深夜磨墨的那种文人情致也可谓真性情,但其汉奸身份,使他的一手好字成绝笔终难成墨宝。3.书法具有养生价值,在当今人们的休闲生活中尤其是老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书法已成为修身养性、休闲养生的便利形式,受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普遍欢迎。4.学书法可以促进读书与思考,能促使人被动接受或主动涉猎习书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知识。习书者一旦对书法涉及的人物、历史、政治、哲学等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延伸阅读,扩展知识面。而古今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多是饱读诗文、饱览群书、文化修养极高的文化大家。5.书法家要加强综合学养,使其作品能够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文修养、精神追求。书法与中国传统的姊妹艺术同根、同理,应互融相通,共谋发展。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发扬书法传统在我们当代,不单是提升书法家的人文修养,对于提升全社会的国民素质、端正社会风气、提高全民人文修养也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老前辈林散之先生、先生、先生等,过去常听到他们谈读书,这反映了老一辈艺术家对提高自己人文修养的自觉性,他们抱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经常提醒年轻人要多读书。多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文修养。我看过于右任先生写的一副对联:“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学问靠什么?学问靠读书,但不是简单的读,而是研读。胸无点墨气质就不会变化!有人批评“当今书法家没文化”,这句话失之绝对、简单,但是也反映出现在的书法家不重视读书,不自觉修为,所以导致的精神内蕴浅薄,流于形式上的炫技。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