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被党奴化十句奴化名句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都实行哪些奴化政策_百度知道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都实行哪些奴化政策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日本对台湾和东北实行了武力征服与思想文化统制相结合的政策,企图从根本上割断这两个地区人民与中国文化的血脉联系,达到永久侵占的目的。首先,通过殖民统治机构,对台湾和东北民众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向他们灌输天皇制意识形态、推行奴化教育政策。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近代天皇制。日本利用“神化”天皇,宣扬日本天皇受命于天,是“天照大神”的后代,是从天而降的“现人神”,要求国民热爱天皇、忠于天皇,时刻为天皇献身。“国恩宏大,在天孙开辟之国,一切都是天子之物。生则沐浴天子之水,死则葬于天子之地,食之谷米、穿之衣物皆产于天子之土地”,“忠君”成为日本人的最高道德。日本侵占台湾和东北后,宣扬“神国”观念,通过台湾总督府和伪满洲国政府,普及“日式”价值观。日本认为思想文化统制不仅可以巩固军事侵略“成果”,而且是永久殖民统治的根本。日本尤其重视在东北和台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灌输“皇道主义”、“神国观念”、“民族协和”等观念。1890年,天皇颁布了《教育敕语》。《教育敕语》以封建的忠孝为根本理念,把学校、社会、家庭纳入军国主义的轨道。日本要求台湾和东北的中小学学生都要“奉读”《教育敕语》,以体会皇恩浩荡,具备帝国臣民应具有的品性,“我国体具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优点,体会并加以永远保持,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台湾首任学务部部长伊泽修二提出要用教育的方式巩固武力进攻的“成果”。在台湾的各级学校仿照日本的样子,设立了专门放置“敕语”和天皇、皇后“御照”的“奉安殿”、“奉安所”或“奉安室”,学校师生每天早晚要向“奉安殿(所、室)”敬礼。在日本的三大节学校要举行仪式,升日本国旗、唱日本国歌。台湾国民学校学生每天还要在上课之前,背诵“我们为大日本帝国之臣民,诚心感谢”之类的语录。日本要求台湾学校的教师要做敬爱天皇的表率,以此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东北通过伪满洲国政府建立思想控制机构,宣传“建国精神”,鼓吹日满一体,“满洲国”是民族协和的“王道乐土”。1932年《建国宣言》中就提出“教育之普及,则当惟礼教之是崇,实行王道主义,必使境内一切民族熙熙皞皞,如登春台,保东亚永久之光荣”。1937年5月,伪满洲国政府颁布《学制要纲》,重申教育方针,“遵照建国精神及访日宣诏之趣旨,以咸使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及民族协和之精神,阐明东方道德,尤致意于忠孝之大义,涵养旺盛之国民精神,陶冶德性,并置重于国民生活安定上之必须之实学,授与知识技能,更图保护增进身体之健康,为教育之方针”,日本一直鼓吹王道主义是东方文明特有的思想体系,“以王道政治相结合,不外是实现道义的政治”,《学制要纲》就是要阐明王道主义的教育理念,“养成忠良之国民”,实际就是培养理解“王道主义”、“民族协和”的顺民。日军在东北进行奴化教育为了把天皇制国家观念融入台湾和东北民众的头脑中,日本在台湾和东北建立“神社”,推广日本的神道教。据统计,日本统治台湾50年间,共在台湾建立了68座神社,甚至还将神宫大麻分配到台湾的家庭,要求台湾人在家里供奉。台湾官方统计,全台约有70%以上的家庭供奉着神宫大麻。当然供奉神宫大麻与每天是否参拜不完全是一回事。1943年,日本在台湾推行所谓“一街一庄一社”建造神社的运动,下令将中国寺庙改建成日式殿宇,规定所有台湾人每月一日去参拜。台湾民间信仰较多的佛教、道教受到严厉压制和打击。东北地区原有佛教、道教、萨满教、基督教等宗教。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在东北打压原有的宗教,强制推行其国教“神道教”,大建神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伪满“首都”新京设立了“建国神庙”和“建国忠灵庙”。1940年溥仪第二次访问日本将捧回的“天照大神”供奉到“满洲国”的“建国神庙”里,溥仪甚至承认自己与日本人有血缘关系。日本占领东北14年间,在东北建立大小神社295座,遍及东北城乡。当然,中国人的文化传承和血脉联系是不会因为日本强制推行神道教就可以改变的,随着日本战败,神道教在台湾和东北消声灭迹。日本在台湾和东北实行严格的舆论控制。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在台湾特别设置一个情报委员会,加强对舆论的检查和控制。“《台湾日日新报》声称,在中国军队的挑衅、阻扰及中国人民‘侮日、抗日’的行为下,日本不得不出兵,‘中国贫穷落后,日本系为了拯救中国、保卫东亚的和平而战。’”不让台湾人了解战争的真相,诱骗他们为侵略战争出力。日军在东北进行奴化教育日本在伪满洲国成立了各级文化思想统制机构。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通讯社”,该社直接隶属关东军司令部,统一向各新闻单位发送新闻稿。1935年9月,伪满洲国合并15家报纸,成立“满洲弘报协会”,控制了东北所有新闻机构。1932年10月,伪满洲国颁布《出版法》,禁止一切可能危及其统治的书刊出版发行,大量焚毁认为“非法”的书籍。1932年上半年,就有600余万册图书被焚毁。其次,直接插手台湾和东北的学校教育,控制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课程设置等具体教学环节,培养驯服工具。有学者将日本在台湾的教育划分为“渐进主义”、“内地延长主义”和“战时体制”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教育的重点不同,但是,“同化教育”方针却贯穿始终。为使台湾人成为日本的“皇民”、“顺民”,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人”,日本注重从法律、制度上完善殖民教育体系。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后,在总督府下设立学务部专门管理台湾教育。1919年1月,台湾总督府发布了《台湾教育令》,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台湾教育的宗旨、办学方针、教育内容和方法,明确提出台湾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帝国忠良国民,培养台湾人“具备帝国臣民应具资质与品性”。日军在沦陷区开设日语课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台湾的学校教育也更加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学校缩短文化课教学时间,增加劳动、军事训练等课程,注重实业教育忽视文化知识传授的倾向更加明显。1941年4月,台湾总督府再次修改《台湾教育令》,规定“遵照皇国之道为国民养成,除教育内容有所革新外,课程也予以简化,期使训练完整 能缩短修业年限,让学生能尽速从事实务工作”,造成了台湾学校教育知识内容减少,教学总体水平下降。1943年3月,台湾总督府发布《总督谕告》,实行6年制义务教育,要“策教化之进展,应时局之要请,以期报奉皇恩于万一”,实现“内台一致”、“教育均等”。后来的事实证明,所谓义务教育并没有提高台湾儿童的入学率,却为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提供了新的劳动力资源。日本还直接插手台湾和东北学校教育教学环节,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使用、课程安排等都有严格规定。无论是日本在占领台湾初期的公学校、中学校还是后期的国民学校、普通中学,在课程安排上 “国语”(日本语)课程占据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汉语课从每周2-5学时改为选修课,1937年4月,台湾小学校一律取消汉语课。1920年代初台湾的小学课程增加了日本历史、日本地理等课程。有人对台湾“国语”和修身课教科书做过研究,发现这类教科书中无不贯穿着极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忠君”、“爱国”的内容。1940年代“国语”课本中有76.4%的内容是极端国家主义思想,五、六年级的教科书这方面的内容更是高达95%。修身课用日本历史故事来强调日本国家和国民的特质。1937年日本在台湾开展皇民化运动后,学校教育成为培养日本“皇民”的场所,要求台湾儿童尊敬和感谢日本军人,为将来成为军人做准备。中学校则缩短修业年限,加强“皇民修炼”。为培养为日本殖民统治服务的高级人才,也避免台湾青年到大陆求学而接受民主主义思想影响,1928年日本在台湾成立了台北帝国大学。台北帝大除设立文理医农工等专业外,还特别设立了热带医学、南方人文研究、南方资源研究等专门的研究机构,为实现台湾“南进基地化”的目标服务。当然,在台北帝国大学中,在台湾的日本人享受着教育特权,日本学生一直占大多数,台湾人与日本人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平等的。伪满洲国成立后,伪民政部文教司成为负责教育的最高行政部门,管理着伪满洲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九一八事变后,原来比较发达的东北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各级各类学校曾经被迫关。1933年小学开始上课,1934年部分中学和高等学校复课,直到1937年东北的初等教育才基本得以恢复。日本占领期间,东北的中学不仅数量减少,且普通中学多改为职业学校。1937年5月,伪满洲国颁布《学制要纲》,实行新学制。“新学制”以“劳作教育”和“实业教育”为核心,规定:初等教育修业为六年,中等教育由六年改为四年,高等教育则从四年缩短为三年。显然,新学制下,东北学校基础教育受到削弱,中等教育职业化倾向明显,使学生作只会劳动、不问学问的工具,来“尽忠报国”,适应了日本掠夺东北资源要有大量初级文化知识技术工人的需求。日本将过去的公立学校全部改为日本人担任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日满学校”,私立学校必须接受日本人的严格监督,各级学校废止了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大量焚毁原有的教材和中文书籍。据伪满洲国文教部统计,“仅1932年3月至7月,就焚毁了中文书籍650万册。同时任命了编审官,组织了编写班子,重新编写教材。1932年3月,伪满洲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嗣后各学校课程暂用四书孝经讲授,以崇礼教。凡有关党义教科书等一律废止之”,有关民主主义、三民主义的内容不许出现在教科书中。1935年12月,日伪当局出版了小学和初中的‘审定教科书’共22种29册。……这些教材充满了关于‘日满一体’、‘同文同种’、‘王道乐土’,以及封建道德的宣传”,其目的就是要使中国学生忘记自己的祖国和历史。奴化教育下的小学教科书“新学制”实行后,伪满洲国的小学校增加了“国民”和“建国精神”等课程,把日本的“皇国史观”与“国语”教学结合起来,不允许讲授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伪满洲国的学校,日语是“国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其课时比汉语多一倍,中小学教材基本用日文编写,并用日语讲授,让学生学习日语的目的是了解日本精神,“日本语中是蕴蓄着日本自肇国以来日本的思考和感动的,由此日本的思考和感动作为一体的育成,始能得理解日本精神的真髓”。为防止教师向学生灌输国家、民族意识,伪满洲国的学校对教师进行“思想检定”,严格查处宣传爱国思想的教师。当时在伪满洲国的公司、企业、机关单位等使用日语频率极高,“日本人在各界任职,日系官吏达二万人,在其他部门如特殊公司、合作社、协和会、各市公署的准官吏的数量还要多,因此在公共用语方面,日语已经超过了汉语,政府发布的命令、布告、规则等官方用语明显地日语化了”,日本吹嘘为“满洲的一大社会革命”。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原来比较发达,日本占领东北后,公立大学基本被关闭,私立学校也仅有少数得以继续招生。日,日本在东北建立“建国大学”,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张景惠兼任大学总长,京都帝国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作田庄一任副总长,副总长实际掌握着学校的大权。建国大学是伪满洲国国务院的直属机关,校内设有协和会的组织。建国大学37名教授中,除鲍明钤、苏益信二人外,都是日本人。50名副教授中只有3个中国人。建国大学以民族协和为指导理念,让学生“体得建国精神之神髓”,成为体会建国精神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建国大学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全部免除学费,这在伪满洲国高等学校是绝无仅有的。建国大学的学生毕业后要接受伪满洲国政府的分配,做伪满洲国建设的骨干。再次,建立各种御用团体和社会组织,在台湾和东北普及日本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彻底“同化”这些地区的人民。日本重视对台湾和东北的社会教育,通过各种民间团体和各种方式向这些地区民众灌输日本精神。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日本在台湾和东北都重视日语教育,将日语作为灌输日本“日本精神”的载体,因为“语言对于使用者而言,如同血液适于身体,如同肉体所呈现的精神之体。以日本的国语来比喻这个道理,日本语应该是日本人精神的血液。日本的国体,主要是以此精神血液来维持……语言不仅仅是国体的象征,同时又是教育者,是深情的母亲”。日本在台湾和东北都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大力进行普及日语教育。日本占领台湾的第二年,即1896年就在台湾设立了14所“日语传习所”,通过“日语传习所”等机构让台湾人了解日本语来增加“日本人精神血液”,培养台湾人的日本国民精神。1930年代初,日本在台湾开展了“社区教化运动”,在市、街、庄建立“社区教化”团体,这些团体通过放映皇民化题材电影、演出戏剧、出版《皇民化读本》等方式,教育台湾人要振奋“国民精神”,培养“国家观念”。1937年日本在台湾全面推行“皇民化运动”。“皇民化运动”期间,日本通过在台湾普及日语、改造台湾人生活习惯、使用日本式姓名、募捐等活动,对台湾民众进行精神控制。1937年1月,日本废止了《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闻》和《台南新报》的汉文版;同年6月,取消所有汉文报纸。不学日语的人会被罚款,不讲日语的公务人员要撤职。甚至出现有的火车站拒绝给不讲日语的人售票的情况,说“不懂日语者滚回支那去”。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不懂或者不讲日语者在升学、就业、生活等方面受到歧视。日本强制台湾人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要求生活习俗日本化,让台湾民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日本人的心境,感受“皇民”意识。为此,日本统治当局做了许多强制性规定,如:禁止台湾人穿中式服装;每个家庭要使用日式风吕(澡盆);睡日式榻榻米(床垫);吃日式料理等。强制台湾民众按照日本习俗婚丧嫁娶;禁止台湾民众过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要按日本风俗过新历年;要求学校开设日本茶道、服装剪裁和插花等课程。1940年2月,日本在台湾开展改姓名运动,通过改日本式姓名来使台湾人成为真正的“皇民”。改姓名以户为单位,他们称获得日式姓名对台湾人是一种殊荣。根据台湾学者周婉窈的研究,到1945年台北县大约有7%家庭改了姓名。1941年4月,日本在台湾成立“ 皇民奉公会”。 通过“皇民奉公会”,日本将触角伸及台湾的各个地方。按照“ 皇民奉公会”的规定,每十户台湾人设立一个“奉公班”,全体台湾人都是“皇民奉公会”的会员,“皇民奉公会”的总裁由“台湾总督”担任,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和强制性。“以台湾600万人民为会员的‘皇民奉公会’,遍布台湾州、厅、市、街、庄的各个角落”,“皇民奉公会的组织,除与一般行政系统并行之外,另有地域性组织,亦有职业性组织,可谓紧密无一疏,不愧为网罗一切的全民组织。 “皇民奉公会”利用日军在中国大陆打胜仗或者占领新的城市、战略要地之机,组织学生及各类团体高唱军国主义歌曲,为日军的胜利呐喊庆祝。日本在东北主要通过各种御用团体进行思想控制。1932年7月,伪满洲国协和会成立,其组织标榜要建立万民协和的王道乐土,确保东亚和平。协和会号称反对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宣传“建国精神”和“王道政治”。溥仪担任协和会名誉总裁,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任名誉顾问,郑孝胥任会长。协和会在伪满洲国首都新京设中央本部,各省设省本部、各市县旗设市县旗本部。从协和会成立到1943年,伪满洲国共建立市县旗级本部195个,各级本部均成立了本部委员会。协和会的基层组织是分会,分会多按地区划分,也有按行业来划分的。截至1943年,东北地区共有协和分会3800个,会员达250万人。分会的下级机构为国民邻保组织,到1943年5月,东北共有邻保组织61021个,以“建国精神”训练东北民众。协和会下设许多直属团体和外围团体。直属团体主要有:协和义勇奉公队总监部、协和青少年团统监部、科学技术联合会部会、开拓部会等。外围团体主要有:满洲国防妇人会、军人后援会、满洲空务协会、满洲赤十字社、青年训练所等。1938年协和会颁布了《青少年组织大纲》,组成协和青年团、协和少年团,强迫青少年参加“国民勤劳奉仕运动”。1942年1月,协和青少年团成员达135万2440人。成年人则被编入“协和义勇奉公队”,接受各种训练,从事“警戒、“物资分配”等“勤劳奉仕”活动。日军进攻热河时,协和会派“以中央事务局次长中野琥逸为总指挥的宣抚工作班到热河省各县设立办事处,与日本军队进行作战行动的同时,从事对民众的宣抚工作”。
采纳率:89%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张宏良:当今中国的奴化和毒化教育是社会道德崩溃的思想根源
  当今中国的奴化和毒化教育是社会道德崩溃的思想根源
  &&对习近平批评目前教科书&去中国化&的点评
  张宏良
  如果说1949年以前的教育是奴化教育,那么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教育则是毒化教育,两者相结合,形成了把富人变成野兽,把穷人变成牲口的教育。
  本来,教育是引导人们由原始的动物性感官享受向崇高的精神追求飞跃的学习过程,但是目前中国教育则完全相反,是排斥人们对真善美的崇高精神追求,引导青少年单纯追求动物性的感官享受,从而把拥有5000年文明的当今中国,完全变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伦理尽失、道德崩溃的时代,成为当今世界唯一全民性伪劣假冒、坑蒙拐骗的社会。无一人敢相信,无一食没有毒,当今中国这一特点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邪恶现象。当今中国空前未有的这种堕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兽性化教育的结果。
  并且中国的兽性化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兽性化教育完全相反,西方国家的兽性化教育,是对外虎狼、对内牛羊的教育;中国的兽性化教育,则是对内虎狼、对外牛羊的教育。这就决定了中国教育的两个特点,一是对外&去中国化&的奴化教育,二是对内&去正义化&的毒化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出来的精英集团残内媚外的精神根源。
  当年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解决教育领域剥削阶级专政的问题,所以才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起,作为文化大革命的革命对象。只是文革失败了,革命失败最可怕的现象,就是会造成百倍千倍乃至万倍的旧事物的极端反弹,中国教育一下子被推到了野蛮堕落的极端,从而造成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全面腐烂,而不像以往历史上的剥削社会那样仅仅是官场腐败。当今中国文化精英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野蛮残暴的一个流氓集团。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网站QQ: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还不是会员?名言作者:塔西佗
塔西佗档案资料:古代罗马历史学家
塔西佗名言
塔西佗经典语录
共收录塔西佗的名言21条
有冒险才有希望。《历史》
从不抛头露面的人能干成大事业。 塔西佗名言《历史》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追求自由是人至高无尚的心向。
用罪恶手段得来的权力决不会被用于正当的目的。
为前辈着想,也要为晚辈着想。 塔西佗经典语录
适于将军的条件是果断,慎重。
通过战争手段比通过广开言路更能牢靠地维护政权。
天才蒙受冤屈,他的英名便会因此而传遍天下。
甚至连受惠于叛徒的人,也痛恨叛徒。 塔西佗名言
权力欲是一种最臭名照著的欲望。
权力会奴化一切。
你能想你所想的,说你所想的时代是非常幸福的时代。
靠谨慎比靠鲁莽更能制胜。 塔西佗经典语录
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即使是凶猛的野兽,如果总关在笼里,也会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
后代是对每个人的合适的赞扬。
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塔西佗名言
单纯和慷慨超出一定的极限之后,就会导致毁灭。
第二继承人总是受到怀疑和怨恨。
被禁止的事中自有一番不可言的乐趣。
塔西佗的作品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名句
推荐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作者: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