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这些古老中国文化习俗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式的婚姻是一种文化与习俗,我们必须将它永远传承下去 英语怎么说
  •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 从唐代诗人李商隐“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的诗句中,可以得知窗花与立春有很大关系。宋代以前,人们习惯在立春那天贴窗花,以花迎春,表示春天到了。后来,随着春节概念的强化,改在春节时贴窗花。窗花,有了更多的含义寓意。农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的窗户上绽满红彤彤的窗花,既避邪祈福,又充满节日的喜庆。

  • 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 潍坊杨家埠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河北武强年画被誉为我国四大木版年画,各具特色。

  • 成都大庙会不仅成为四川、成都知名文化品牌,同时也跻身国内着名传统春节庙会之列。在《人民网》往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上,成都大庙会从全国众多节庆庙会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传统文化传承庙会”称号。

  • 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 年味渐浓,南平松溪县的农户们又开始忙着制作麦芽糖,这风俗在当地沿袭了已久。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个,只有老人做,除了赚点钱,更是为了传承这种手艺。

  • 拜年,首先是家庭(家族)内的拜年,通常是小辈依次向长辈叩头恭贺新禧。届时,长辈将用红纸包着的崭新的纸币,送给他们,叫做“压岁钱”,这既是喜庆的贺岁之礼,也意味着长辈给予幼儿以保护力量。旧时拜年虽也有不亲往、派人送贺帖的,但尽可能登门入户,磕几个头,或作几个揖,或握几下手,面致祝福。

  • 进入正月,青岛的民俗活动、庙会社火好戏连台,元宵山会、萝卜会、糖球会、天后宫庙会、浮山所庙会……

  •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

  •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形状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摆放有定规。首先是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包饺子,横排竖摆,皆随其意,年三十包的饺子则不行。煮饺子有讲究。 吃饺子时,也有俗规。

  • 春节一到,大田县各乡村随处可见,搭在祖祠旁的戏台。经济比较好的乡村。就在村中心建有戏院[台。锣开敲,戏开演了,在这时节,村中的老人和孩子是最开心。老人可以看自已喜欢的汉剧,孩子看着画着五彩脸谱,叽叽呱呱,指手画脚的表演,也乐着,欢呼着。这就是大田乡村人民最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看汉剧,演汉剧。

  • 清末诗集《盛京诗咏》有这样一句描述“四平观走马,三日万巷空。”可见早年间老沈阳灯会的盛况,被那个年代的人看做“老春晚”。如今,这年味十足的“沈阳老春晚”将再现。今年春节期间,只要走出家门,来到中街、故宫就能看到老模老样的庙会、灯会。

  • 春节将至,又到张灯结彩时,艳丽多彩的花灯正准备着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而舞龙、舞狮更是大江南北都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在这些遍布全国的舞龙、舞狮和花灯等社火道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许昌人生产制作的。

  • 古代的春节是为了庆祝农业的丰收,每当农事完成之后,人们就进行喝春酒、祝寿等年节活动。这也说明,在西周时就已经有了扫尘、饮春酒和宴会等习俗。古人在除夕当天饮酒和吃饭是很讲究的。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丰富的年夜饭,但是在宴席上又不能把饭菜全部吃完,要余下一部分,这留下的饭称为“宿岁饭”。过完年之后,还要把宿岁饭撒到大街上,寓意为除旧纳新。

  • 蒙古族人,春节一项主要活动就是到寺庙上香,每年正月十三,承德大佛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由寺里的喇嘛头戴面具,跳起“跳布扎”,吹起“罡筒”,以驱除邪魔。

  • “贴春联、挂门钱,欢欢喜喜过大年……”过门钱是我国传统的春节吉祥装饰物。在潍坊洛城街道马家齐村,一直传承着制作过门钱的工艺,该村村民制作的过门钱,无论从花色品种,还是制作质量,都是四邻八乡百姓喜爱的过年必备品。

  •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鼓子秧歌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 过春节时,用手工石臼打年糕在海盐是传统习俗,有几年一直要打到除夕才结束。传统手工艺打成的年糕吃上去韧而有弹性,细细嚼来是一股甜滋滋的味。

  • 过年吃徽州米粿是古徽州传统习俗之一。徽州新春习俗众多,阴历“腊八”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清扫屋宇灰尘,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做米粿,打年糕,煎油豆腐,炒花生,做冻米糖、徽墨酥等,乡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 农历腊月二十,日照大集上人明显多了,人挨人,人挤人。卖春联的、扯花布的、杀鸡卖鱼的、卖糖果和蔬菜的……大集上一片热闹红火。辛苦工作了一年,快过年,再节俭的人也大方起来。大集上,这边说大哥借光让我过一下,那边一回头挤丢了媳妇,孩子跟爸妈讨要糖葫芦,老人问孩子要不要新衣服,大集的空气里最多的还是讨价还价声。妇女们试了一件又一件新衣服终于选定了心仪的花袄。

  • 春节日益临近,家家户户忙碌起来。按照习俗,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开始蒸花饽饽,这让原本普通的麦面馒头,摇身变成了一件件精美艺术品。

  • 在记忆中,推磨是很优雅的农活,一人身子随着长长的木柄一前一后很有节奏地抑合,另一人拿了小勺一勺一勺往磨眼里喂豆子,磨子发出吱吱的很快乐的声音。在石磨的下面是大的木盆,白色的桨从磨缝里流出来像是不断的线一根根落进盆子里。桨磨好了就用一方大大的棉布,俗称包袱布裹住吊起来,在上面的就是豆渣。豆汁滤下来放入锅台内煮沸,红红的柴火映红孩子们和大人的脸,满是期待的喜悦。通常一家打豆腐邻居孩子们都会去,因为豆腐花是好东西,而且是有限的,多半是要做成豆腐的。那些嫩嫩的白白的豆花是给孩子们和老人特别的惊喜,也是乡亲们疼爱孩子,孝敬老人流行的表达方式。于是当豆花凝固点卤前,大人们总是用碗给孩子们一碗碗盛上,就算是平日里拌过嘴的人家有孩子在,也会化解了去,照样喝得到豆花的。

  • 安昌是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农历腊月正是这里最热闹的时节,观者甚众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水乡古镇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尽显于此,腊月里的人们忙着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

  • 老包头人除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外,最具特色的是“接神”,多数人认为“接神”指的是接喜神。

  • 徽州过大年,美食是最吸引人的,好多吃过徽州过年餐的人都回味无穷。其实过年时在徽州吃的也许不仅是口味,更多还有亲情的汇聚,乡俗的好奇。

  • 春联是中华民族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春联俗称对子,它是对联中一种,是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吉言吉语,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且也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 到亲戚家拜年,一般都带糕点果品,以示尊重。受拜的亲戚家中要烧汤煮面条,每人一碗,每碗配三个鸡蛋,还要摆腊盘、斟酒、盛饭招待客人,客人回家时回赠糖果礼品,俗称"换茶"、"换菜",即"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糕点是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有贪吃好玩者,把里面的糕点吃掉,换上石块或沙粒),也无人问津。

  • 红秧歌扭起来歌唱幸福生活。

  • 宣城东河高跷灯始于清光绪34年,之前,原上新村荒无人烟,自江西籍徐、陈两大姓落户此地,后逐渐发达,并渐渐发展为豪门望族。为展示富有,祈福平安,开始引进高跷灯艺术,当时的高跷高度仅为1.5米左右。之后,徐、陈开始衰败,董氏逐渐壮大,并将高跷这门艺术传承下来,此时的高跷高度已发展到2米左右。

  • 在安徽宣城水阳镇,每年的春节,马灯的表演都会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典型缩影。相传,为纪念三国名将丁奉围湖造田、联蜀抗曹、横刀立马保东吴的功勋,马灯表演由民间自发组演,主要人物为三国期间的刘、关、张等。后来,杨家将故事家喻户晓,马灯所扮人物增加为三国演义与杨家将中的一些英雄。

  • 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旧盘井村,苗族小姑娘身着节日盛装参加“跳花节”。贵州的苗族同胞每年正月都有跳花的传统,十里八乡的苗族同胞欢聚一堂,穿上节日盛装,吹起芦笙跳起舞,共同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 “千米长宴”是中山古镇的传统民俗,每年春节期间,古镇老街居民在千米古街上摆百家宴,共庆生意兴隆、家业兴旺,共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从迈福门、走福路、绕福树、画福布到请福牌、推福磨,还有打金钟,摸铜骡、玉马,走到哪里都能被“福文化”包围。

  • 草洋,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海拔最高的山上.历史上是交通要道,来往沙县梅列永安大田的必经之地,非常繁荣,现在因现代交通发展,反而成为角落,但是保留了非常传统的民风民俗,主要姓氏为张氏.农历正月十二和六月十四,即春秋两季有迎板凳龙。

  • 江苏省“老行当 新玩法”春节民俗展。

  • 福州三坊七巷“十二婆姐送平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看。

  • 大观园大观楼下大观天下。春节期间,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

  • 皖南山区义成村历来有“跳钟馗”的传统民俗,每逢端午、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村里的“土明星”们利用稻草、苎麻、棕须、碎布头等材料,扮成“钟馗”和“小鬼”,走街串巷跳纳福庆丰收,为村民祈福。

  • 撒切玛是藏族同胞过传统藏历年的一种习俗,客人从撒切玛盒里取出麦粒向空中撒开,表示对天地的感谢,寓意来年丰收。

  •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走进春节,走进正月初十至元宵,就走进了瑶乡民间民俗狂欢节中。瑶家各村各寨,大家在村头、戏台上、大街小巷中唱起了欢快的瑶族蝴蝶歌。

  • 在贵池源溪村,村民戴上“脸子”面具,走街穿巷,开始了“踩村”活动,祈求国泰民安。

  • 农历正月十三,广西昭平县走马乡庇江村农民在瑞狮的引导下,抬着民间预示吉祥的"神"游走乡村,为四邻八村的农民送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 定潭村历来有传统歌舞迎新年的习俗。村里的“土明星”因地制宜自创表演道具,用大红被面代替传统的红绸带,表演“低碳”歌舞,过上欢乐新年。

  • 在千年古镇——东流,每年正月,当地都有闹花灯划龙船的习俗。

  • 初一,天还没全亮之前,年轻人和孩子们穿戴新年服装到长者家里拜年、磕头,祝老人健康长寿。长辈们给孩子一些吉祥物,主要包括洁白的毛巾和自制的保护孩童的神偶;初二,青年们骑马或乘坐雪橇到远方的长者家拜年……

  • 随着新春佳节的步伐临近,劳碌了一年的玉屏自治县老百姓按照本地习俗开始喜孜孜地筹备年货。唱山歌、杀年猪、打粑、烤酒、煮罐罐油茶、舂对、打草鞋、织布……

  • 大年初四、大年初五过年的第三个阶段就开始了,在街头巷尾敲锣打鼓,扭秧歌,即俗称的“太平歌”,每天晚上都要唱,一直到正月十五,唱的内容多为:三国故事、杨家将等,还有一些滑稽有趣的小段子,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生活幸福。

  • 新春祈福是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节的寺庙是最热闹火爆的,有恭请平安的默默虔诚,也有阖家祈福的浓浓亲情。

  • 承德本地人讲究将过年食用的主食提前做好存起来,过年时亲朋好友来了,主食一热炒几个下酒菜,一桌佳肴就能上桌。承德过年还讲究贴“春条”,长长的春条上至房梁下至炕沿,上面写着“宜入新春乐,财神家中坐,金子堆成堆,元宝垛一垛,人财两旺好,老少齐安乐,大吉大利。”

  • 正月初一城里的人可以不出门,农民非但要出门,而且还要种田。在以前的南通农村,正月初一一大早,当家的就要起来了,做什伲?掮把锄头,到自己家里的田头地角上这里锄锄,那里锄锄,这在当地就叫“种田”。

  • 进入正月,青岛的民俗活动、庙会社火好戏连台,元宵山会、萝卜会、糖球会、天后宫庙会、浮山所庙会……

  • 南昌人在过年期间,初七还是很重要的日子,俗称"上七大似年",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这天,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各有所属。因此初七这天,南昌人有吃糊羹的习俗,象征步步高。糊羹是用七种带叶子的蔬菜做成的,据说吃了糊羹来年老人会身体健康,小孩会很聪明,这天还要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 “糖瓜儿粘”是过去讲廿三那天要祭灶王,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关东糖供着,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请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之心。北京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文化习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