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一年中国国家发明专利都有哪些自主发明

蜂窝煤竟是中国人发明的?入围“经典设计奖”,发明人找到了
观察者网时政组编辑
关键字: 蜂窝煤手扶拖拉机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蜂窝煤发明者郭文德黄敏
蜂窝煤、手扶拖拉机竟然都是中国人的设计典范!作为即将开幕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的一部分,这两项发明都获得了设计周的“经典设计奖”入围提名,而组织方声称也找到了数十年前的发明者。不过资料显示,这两种产品在国外的出现都早于中国,而中国的设计者当初也曾参考日本等国的产品。
国画作者 西北大学 岳钰教授
它们已经过时,却将成为经典
据北京国际设计周官方网站介绍,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已成功举办六届。作为设计周的常设奖项,经典设计奖每年评选一次,之前已经有5个项目获奖,分别为:天安门观礼台(2011年)、青藏铁路(2012年)、红旗渠(2013年)、大运河保护性修复项目(2014年)、中国高铁(2015年)。
据介绍,经典设计奖评选范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设计,获奖者必须是中国国籍,或者受中国方面委托的外国人。
“中国手扶拖拉机”和“蜂窝煤”被列在今年经典设计奖入围名单的前两位。
奖项给出的提名理由说,手扶拖拉机,是流行于中国乡镇的一种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以柴油机为动力,其小巧灵活且动力强劲的特点使其很受农民的欢迎。武柴是新中国第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的诞生地,是全国首家拥有上万台生产能力的农机骨干企业。1958年,毛泽东主席专程来到武柴视察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而蜂窝煤1949年由德州市燃料公司退休职工郭文德发明,1950年在德州市南门外“工业家庭社”商号开始经营经济煤球,后被人们称为蜂窝煤。在半个多世纪里带给了全中国许多家庭温暖。
2016经典设计奖由相关设计机构、企业、院校、专家、设计师、媒体、公众等多方参与,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兼顾专家学者的专业性和公众参与的大众性。按专家评委提名、相关协会提名、媒体提名等方式征集“经典设计奖入围奖”作品;通过初评形成三十个“经典设计奖入围奖”,并进行公示和网络评议投票;通过复评确定十个经典设计奖提名作品;通过终评确定一个“经典设计奖”和九个“经典设计奖提名奖”。最终将在9月25日的&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活动颁奖仪式上进行揭晓。
经典设计奖的评奖标准包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承载国家战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入围今年经典设计奖的项目还包括南京长江大桥、华为手机、北斗导航系统、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微信。
其它入围作品
蜂窝煤:日本出现更早,新中国曾推广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有关蜂窝煤是中国人发明的说法,媒体早有报道,但是却有两个不同版本。
目前可以查到的较早的介绍,来自于2008年一篇署名“东门柳”的博客文章。文章称:
请记住郭文德这个名字,是他让我们以极大的方便,在半个多世纪用蜂窝煤取暖做饭!在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包括现在,蜂窝煤对城乡人民生活功不可没。
郭文德,山东德州市燃料公司退休干部。德州市解放初期开创煤炭加工大煤球(蜂窝煤)的发明人,从天津来到德州后,经过几年的研制,于日“郭文德家庭工业社”正式挂牌开业。1956年,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郭文德开创的大煤球加工业社也由个体转为国营。不久,大煤球很快在山东普及,颇受用户欢迎,群众称其为“蜂窝煤”。
不过博主“东门柳”并没有介绍这一信息的来源。有资料显示,1993年出版的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一书曾收录过“蜂窝煤的发明者郭文德”一文,但原文在网络上难以找到。
微信号“影像德州”也介绍过郭文德的事迹。文章称,蜂窝煤,俗称“大煤球”,名称是北京人首先叫出来的,但发明人却是德州市燃料公司退休职工,名叫郭文德,在很多老燃料人的记忆里,郭师傅性格稳重,是个受人尊重的开明长者。
文章称,郭文德,1916年出生在河北景县四里屯村,打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机灵劲,总爱琢磨个事,但由于家里穷,仅仅上了三年学。退学后,他先是帮助父亲种地,后来后来进入工厂学徒,1937年的时候开始从商。
1949年的一天,他随东家到北京,在客店里,他受到火苗从封炉子捅的眼里向上冒的启发,联想到当年侵华日本人用的煤炉,萌生了制作一种既方便又好烧的新煤球的想法。回家途中路过天津,他把想法告诉了舅父,得到大力支持。没技术、没资金、没先例,研制一种新产品谈何容易,郭文德有的是一股专研劲。回到德州后,按照脑子里的想法,他与另外两个老工人一起,反复推敲,初步制造出一个加工大煤球的机具来,又从煤球的配料上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大煤球终于诞生了。
据央广网19日报道,记者目前已经联系到郭文德先生的儿子郭春伏,将对此进行跟踪报道。
此外,网络上还流传的另一种蜂窝煤的起源。这一说法认为,蜂窝煤是一名叫王月山的伙夫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他观察到灶里的煤火燃烧不旺时,只要拿根铁棍一拨,火苗从拨开的洞眼窜出,火一下就旺起来。后来,他用煤粉做煤球煤饼时,有意在上面均匀地戳几个通孔,不仅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蜂窝煤就是这样被发明了。不过这段文字采用散文笔法,对发明者的身份介绍比较模糊,可信度值得怀疑。但不知是巧合还是讹传,这位王月山也被认为是德州人。
煤球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图为德州武城庞庄的农户在教堂外制作煤球。不过蜂窝煤的出现应当是建国后了。
尽管发明人的身份难以肯定,但中国人广泛使用蜂窝煤是在新中国,应该没有疑义。北京晚报2012年的一篇文章就介绍说,建国前北京人用的还是没有蜂窝的煤球,当时普通百姓之家住房紧迫,做饭取暖全用一个炉子。铁炉子因炉膛太大又不保温,需要搪炉子,而有钱人则喜欢炉膛内有机制炉瓦的洋炉子。
在公私合营之后,煤球才被16孔蜂窝煤取代。由于蜂窝煤备有引火炭使生炉子或添加煤炭都比煤球炉简单、方便、快捷,连一直烧煤球的洋炉子也改烧蜂窝煤了。
相比之下,日本则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了关于蜂窝煤的记载。网友谌旭彬指出,日本学者大岛义清和香坂要三郎合著的《燃料》一书,就提到了日本人使用“有孔煤饼”的情况。
上述材料中也提到,郭文德“联想到当年侵华日本人用的煤炉”,或许也证明了日本人更早使用蜂窝煤。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张广凯中国有哪些自主发明的软件产品 我只知道wps_百度知道
中国有哪些自主发明的软件产品 我只知道wps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编写的软件非常多。像WPS这样的办公软件,还有下载,播放,等各方面的软件都有。除了WINDOWS、MAC这类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外,其它的软件中国人都编写。像LINUX的各平系统也都有。论文排版、模版下载、论文遇到难题,解决方法:更多WPS办公软件教程,请访问:或者
有好多好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caxa,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是中国领先的CAD和PLM供应商,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优秀代表和知名品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CAD、CAPP、CAM、DNC、EDM、PDM、MES、MPM等PLM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了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工艺、制造和管理四大领域,著作权及专利申请数量为150项,客户单位达到30000家和3000所知名大中专院校。产品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工程建设、教育等各个行业。 CAXA总部位于中关村,在上海、广州、天津、成都、武汉、西安等地建立了35个营销服务中心,设立了美国分公司。奇虎360奇虎360创立于2005年9月,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安全软件与互联网服务公司,曾先后获得过鼎晖创投、红杉资本、高原资本、红点投资、Matrix、IDG等风险投资商总额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联合投资。日奇虎360公司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证券代码为“QIHU”,而巴菲特认购一事纯属乌龙。天正建筑天正公司是1994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来,天正公司一直以诚心实意为建筑设计者提供
logo实用高效的设计工具为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研发了以天正建筑为龙头的包括暖通、给排水、电气、结构、日照、市政道路、市政管线、节能、造价等专业的 建筑CAD系列软件。如今,用户遍及全国的天正软件已成为建筑设计实际的绘图标准,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设计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天正公司在专注建筑设计领域的基础上,为自己制定了更高、更强的目标,正在研发智能设计软件和管理软件并最终形成设计单位的协同作业系统。未来,天正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本着切实把握用户需求的原则,继续引领和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清华天河北京市创新天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专门从事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CAD/ CAPP/ EDPS/ PLM/ MES…)开发、咨询、实施、服务、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清华大学和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建有两个研究开发基地,主要开发机械、电气、土建类CAD软件和CAPP、PDM、MES等工艺、管理及系统集成软件等,公司还与美国加州大学CAD专业人员联合研究开发Internet网上CAD应用软件,产品线覆盖设计、管理、工艺、生产信息化领域。金山金山软件创建于1988年,是中国领先的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二十年来,金山一直不断地为客户带来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树立了中国软件产业最耀眼的品牌。今天,金山软件已经运行在全世界超过5000万台个人、政府、企业的电脑上。其产品线覆盖了桌面办公、信息安全、实用工具、游戏娱乐和行业应用等诸多领域,自主研发了适用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级用户的WPS Office、金山词霸、金山毒霸、剑侠情缘等系列知名产品。金山在应用软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营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永中OFFICE永中office在一套标准的用户界面下集成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简报制作三大应用;基于创新的数据对象储藏库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Office各应用之间的数据集成共享问题,是“第一个真正的Office”。永中Office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OS等多个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历经多个主要版本的演进,永中Office的产品功能丰富,稳定可靠,可高度替代进口的同类软件,且具备诸多创新功能,是一款自主创新的优秀国产办公软件。
软件没有发明一说,就算是自己编写的也不能够申请专利。抄袭的只有创意,软件只是创意的实现工具和平台。
中文的都是!! 嘿嘿!!
50%是!! QQ模仿OICQ算自主吗?360也就是个木马拦截的!肯定也是国外线有的! 算不算了 楼主自己判断!!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wps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自主研发的枪支都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自主研发的枪支都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QBZ95QBZ97QBZ03QBZ59QBZ64QBZ81-1不知道算吗?手枪 64 92 77还有CF98式半自动手枪等狙击枪M99 88 上面的85是仿SVD得67式7.62毫米通用机枪74式7.62毫米轻机枪95式5.8毫米轻机枪
采纳率:34%
QBZ95、QBZ97、QBZ03、QBZ59、QBZ64、QBZ81-1手枪 64 92 77还有CF98式半自动手枪等狙击枪M99 88 上面的85是仿SVD的67式7.62毫米通用机枪74式7.62毫米轻机枪95式5.8毫米轻机枪81式自动步枪81式枪族是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由于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我国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良好。 81式枪族包括班用轻机枪和自动步枪,自动步枪中采用固定木质枪托的称81式自动步枪,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称81-1式自动步枪。各种枪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自动机、复进机、击发机、导气系统、供弹具都能在族内各枪互换使用,连同其他零部件通用率达到70%。 81式步枪另一特点是准星座前端比较AK47家族多出一段枪管,供发射枪榴弹之用,不过,设计单位确忽略了就使用机率而论,枪口防火帽的设计较为实用与更有效益;并且81式步枪瞄准基线相对亦有过短的缺点,不过其射击精度优于56式冲锋枪,这应与较长枪管、制造精度、出厂年份与保养优于56式冲锋枪有相当的关系。81式步枪军事援助过非洲国家。 81式自动步枪是70年代初设计的,1981设计定型,它包括81式7.62毫米步枪(木托)、81-1式7.62毫米步枪(折叠枪托)、81式7.62毫米轻机枪。这3种武器的主要结构相同,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该枪族的出现,使中国的武器基本适应了当今世界一枪多用、枪族系列化、弹药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方便了部队的训练、使用和维修,既加强了战斗分队的战斗力,也为枪械互换、增强火力提供了条件。81式枪族射击精度好,动作可*,质量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枪、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形美观大方。从1983年起全军装备,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军目前的正式装备。该枪自动方式采用导气式,枪机回转式闭锁,可实施单、连发射击,用30发弹匣供弹,弹头初速720米/秒,固定的枪榴弹发射具能用空包弹发射60毫米反坦克枪榴弹,也可用实弹发射40毫米枪榴弹系列。 81枪族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轻武器界在论证、设计、研制、生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81式枪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甚至外形与56式冲锋枪也很相象。这是81式枪族的严重不足。不过81枪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开式弹鼓的创新发明,为步枪新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口径:7.62mm 初速:750m/s 枪重:3.4Kg/3.5Kg 枪长:955mm(81)/730mm(81-1) 弹量:30 有效射程:400m 2000m内具有杀伤力 作为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的过渡枪型,81式枪族全部采用成熟技术和设计,采用短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其它结构与56式冲锋枪类似。81式步枪全长为950mm,枪管长440mm,介于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之间
81式自动步枪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枪。 81式步枪另一特点是准星座前端比较AK47家族多出一段枪管,供发射枪榴弹之用,不过,设计单位确忽略了就使用机率而论,枪口防火帽的设计较为实用与更有效益;并且81式步枪瞄准基线相对亦有过短的缺点,不过其射击精度优于56式冲锋枪,这应与较长枪管、制造精度、出厂年份与保养优于56式冲锋枪有相当的关系。81式步枪军事援助过非洲国家。 81式自动步枪是70年代初设计的,1981设计定型,它包括81式7.62毫米步枪、81-1式7.62毫米步枪(折叠枪托)、81式7.62毫米轻机枪。这3种武器的主要结构相同,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81式枪族射击精度好,动作可*,质量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形美观大方。
56式半自动步枪81式枪族95式枪族03式突击步枪
54式手枪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该枪虽然是仿制品,但对原枪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使新产品的性能更加完善。这是我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种手枪。枪管短后座自动方式,枪管摆动式闭锁装置,该枪发射51式7.62毫米手枪弹,初速度420~440米/秒,装备于部队基层指挥员,54手枪在我军制式装备中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口径:7.62毫米全长:196毫米枪宽:30毫米枪高:128.5毫米枪管长:116毫米全重:0.85千克瞄准基线长:156毫米初速:420-440米/秒射速:30发/分射程:50米枪弹:51式手枪弹7.62*25毫米弹匣容量:8发59式9mm手枪中国59式手枪性能参数:口径:9mm全长:160mm重量:730g弹容:8发该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的产品,是供指挥员和公安保卫人员在近距离上使用的自卫武器。1959年初仿制,1960年停产,迄今尚未正式定型,在部队装备时间最短。64式7.62mm性能参数:口径:7.62mm全长:155mm重量:560g弹容:7发6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种手枪,1964年设计定型,主要装备部队指挥员和公安部门。 6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自由枪机式,设有联动击发、空仓挂机、弹匣回和弹膛有弹指示等机构;保险机构有安全保险、到位保险、自动保险和射击保险等多种功能。67式7.62mm微声手枪64式7.62毫米微声手枪是我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特种手枪。6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提出了开发带有消声器的特种侦察部队所用轻武器的要求,该枪于1961年开始研制,1964年设计定型,消声器全长125毫米,消声器下方增设了预备气体扩散室的圆筒,消声器的断面为“8”字型。发射64式7.62毫米手枪弹。主要准备于侦察人员及特工人员,有效射程为30米,枪口噪声为75分贝,有消烟消光等特性,可以非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射击。该枪简化改进后为67式7.62mm微声手枪。77式7.62mm手枪性能参数:口径:7.62mm全长:149mm重量:500g弹容:7发77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二种手枪,使用7.62毫米64式手枪弹。它于1978年设计定型,1981年生产定型,简称77式7.62毫米手枪。该枪为自由枪机式武器,全长148.5毫米,弹匣容弹量7发。该枪最大特点是设有单手装填机构,可用单手迅速完成装填枪弹和瞎火排弹,有安全保险和到位保险功能,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手枪。80式7.62mm手枪(又叫80式冲锋手枪)80式7.62毫米自动手枪80式战斗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战斗手枪。这是一种既可以单发又可以连发的全自动武器,国外一般称其为冲锋枪84式7.62mm微型手枪84式7.62mm微型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与研制的一种手枪,专门配备于各种警卫、保卫人员,用于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中国84式微声手枪性能参数:口径:7.62mm全长:121mm重量:380g弹容:6发该枪是我国研制的机上人员专用手枪,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单动式发射机构,可发射三种手枪弹,当使用专用枪弹时能打穿劫机者的头颅,却不能击穿机上的蒙皮和玻璃窗。84式7.62mm微型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与研制的一种手枪,专门配备于各种警卫、保卫人员,用于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QSZ92式5.8mm手枪我国开始研制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的时间比较早,自1994年开始,经过7年的技术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寒区、热区、盐雾区试验,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中国新型9mm警用转轮手枪该武器系统是使用部门组织力量首次自主研发的警用武器。其设计定型工作于2005年底完成,研制工作在程序上严格按照国军标要求进行。9mm警用转轮手枪的总体性能优越。除了具有操作简单、能迈越哑弹等转轮手枪固有的优势外,该枪在射击精度、机动性能(全枪长、全枪质量等)、对不同性能弹药的适应能力、射击可靠性、使用安全性等各方面,处于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该枪可发射两种性能不同的枪弹——9mm警用转轮手枪弹(普通弹)和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普通弹是低能量杀伤弹,橡皮弹是致伤弹,因些,该枪可满足多种使用目的。在一种武器上发射两种性质不同的弹药,而且达到所要求的战术使用指标,在转轮手枪上还没有先例,是本武器系统独有的一个特色。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9mm警用转轮手枪按GJB(“国军标”拼音首字母缩写)进行了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该枪可以在常温、低温(一40℃)、高温(50~C)、仰射、俯射、淋雨及风沙条件下使用。9mm警用转轮手枪使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经综合寿命考核,其故障率低,同国内装备的手枪对比,故障率最低。该枪操作使用安全,设置有强制保险、跌落保险及转轮不到位保险,以保证使用、保存、携行的安全性。照门上涂有荧光粉,便于在弱光下瞄准。
  81式自动步枪  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钢芯子弹
初速:750m/s  理论射速:600 - 750发 /分
枪重:3.4Kg/3.5Kg  枪长:955mm(81)/730mm(81-1)
弹匣容量:30  有效射程:400m (弹头飞行到400M仍可以穿透A3钢板8毫米。松土层40厘米)
2000m内弹头具有杀伤力  86式步枪也有一些不足,如横向尺寸大,难握持,射弹口径偏大等。但86s步枪的结构紧凑,储存和运输便利,对枪械收藏和狩猎爱好者极具诱惑力。
主要参数:
口径:7.62毫米
全长:663毫米
枪管长:415毫米
枪宽:49毫米
全重:3.75千克
初速:710米/秒
理论射速:600发/分  有效射程:400米
弹匣容量:15发或30发
枪弹:56式7.62毫米枪弹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闩回转
发射方式:单发95B式5.8毫米短自动步枪是特种兵、基层指挥员和勤务人员的自卫战斗武器,其主要任务是杀伤300米内暴露的有个人防护的生动目标。该枪采用无托结构,全枪长度短,质量轻;全枪长78.7%的零部件可与QBZ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互换使用,通用程度高。QBZ95B式5.8毫米短自动步枪的多功能膛口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参数设计合理,很好地解决了枪口焰、噪声及射击精度等问题。该枪有光学瞄准镜结合座,可配装白光、微光瞄准镜,并设有简易夜瞄装置,能在昏暗环境或夜间对可见目标射击。 主要技术诸元如下: 口径:5.8毫米 初速:790米/杪 有效射程:300米; 理论射速:609发/分(单发) 发射方式:单、连发 弹匣容量:30发 全枪长:609毫米 空枪质量:2.9kg 瞄准基线长:210毫米 瞄准装置:机械瞄具、光学瞄具 全枪寿命:6000发 使用枪弹:DBP87式5.8毫米普通弹,必要时也可使用5.8毫米机枪弹。95B短突击步枪
全长 746mm 609mm
枪管长 463mm 326mm
全重 3.25kg 2.9kg
初速 930m/s 790m/s
理论射速 650RPM
战斗射速 单发 40RPM
连发 100RPM
直射距离 370m ?
有效射程 400m 300m
弹匣容量 30rds 30rds 95式自动步枪配用的5.8mm弹药95式自动步枪配用5.8mm DBP87普通弹,是5.8mm小口径枪弹中的主要弹种;必要时DBP87普通弹也可配用于88式5.8mm通用机枪和88式5.8mm狙击步枪等步兵轻武器。中国03式突击步枪-技术数据 口径:5.8 X 42mm 全长:945 mm (枪托打开),730 mm (枪托折起) 枪管长:445 mm 重量:3.5公斤(加空弹夹) 射速:700发/分钟 有效射程:400米 子弹出膛速度:920米/秒 弹夹容量:5.8 X 42mm 30发 03式步枪是95枪族武器最后一名成员。为提高武器的战技指标,尤其是因95式步枪“无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03式步枪除弹匣、枪弹等少量机件可与95式步枪通用外,其它机件均不能和95步枪通用。正是由于03式步枪摆脱了对95式步枪的依赖,才使得其战术、技术指标得以突进。 国产03式步枪全重3.5千克,枪托打开时长950毫米,折叠时长725毫米。在现代步枪设计中,减轻或者缩短的数据哪怕很小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97式自动步枪(1999年刚公布图片时曾被称为99式,在2000年的刊物上正式称为97式)是QBZ95式自动步枪的出口型,口径为西方国家流行的5.56mmNATO,主要是发射SS109规格的步枪弹。QBZ97整枪特点与QBZ95式基本相同,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是两枪的机匣外形和弹匣。97式在供弹具的位置上有一个向下凸出的接口,而95式比较平坦;97式的供弹具是直插装卸、侧面卡制的“直弯直”型铝合金弹匣,即M16标准的弹匣,而95式采用前后卡制、转动装卸的“全弯”型塑料弹匣。
全枪长:755mm
空枪重:3.32kg
射速:650RPM
有效射程:400m 4式 手 枪 是51式 手 枪 的完全国产化型号,而51式则是用购买苏联的材料,在苏联顾问指导下生产TT-33仿制型,性能和原装TT-33基本上一样。而54就不同了,因中国改用国产材料后,设计和工艺有一点点小改动,在初速上比TT-33略高,精度上比TT-33略差。俺在上小学3年级时,第一次 手 枪 打靶,用的是51式,后来就再也没摸过51式了,以后都是用54式。54式后来发展出一系列型号,主要为了出口,而且现在仍在继续开发新型号,可见该枪生命力之强!老托设计之成功!不愧一代名枪!54式和TT-33都是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好枪。中国生产的54式除了供应军警之用外,还曾经在越南战争期间大批援助越南军队和南方游击战。 口径:9毫米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枪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哪些东西是我国最早发明的_百度知道
哪些东西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还有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神秘的倒影 奇异的镜子——透光镜 世界最早的潜望镜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鱼 杰出的机械——指南车 火药的发明 火柴的发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气 会燃烧的石头——煤的开发和利用 张衡的地动仪 最早的测风仪 云向西 雨没犁——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温度观测仪和降水观测仪 天气预报 古老的物候历 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泾往洛—一郑国渠 贯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鱼 我国最早的潮汐图——窦叔蒙《涛时图》 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青铜时代——铜矿开采 煮海为盐——盐卤开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 草木鱼虫鸟兽——动植物分类 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制曲和酿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矿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特色鲜明的《王祯农书》 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茶的种植与茶文化 鲁桑百丰绵绵——桑蚕技术 济世之谷——豆类植物的栽培和豆类食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善其事 利其器——铁犁的发明 蓄力播种机——三角耧 扬场工具——扇车 水利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栽培技术 地下渠道——坎儿井 望齐侯之色——中医的诊断术和治疗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治病 伏羲制九针——针灸疗法 华陀麻醉术——麻沸散 免疫法——种痘术 养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铁的冶炼技术 百炼成钢——多种多样炼钢技术 黄铜和锌的冶炼 中国银——含镍白铜的冶炼和西传 水法冶金——胆铜法 三大铸造技术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记录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 纵横驰骋——蹄铁术与马蹬的发明 鲁班与锯刨伞的发明 巨龙横卧——万里长城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巧夺天工——风格独具的桥梁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大兴城 宫殿建筑的瑰宝——故宫 最高最占老的重楼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不沉之舟之奥秘——水密隔舱 运河船闸 大风起兮车如飞——风帆和帆车 飞行者的至宝——降落伞 凌波之至宝——舵 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风筝 天文与地文航海技术 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骑士阶层”的大敌——火药及火药武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战车战船 异彩纷呈的冷兵器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造纸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术 木活字印刷术和检字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最早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纺织技术 手摇脚踏纺车 织机和提花机 染料和染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最早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与金文
采纳率:29%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天”的实例。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衔。印章本来是官衔的标职,到公元 前1324年,又开始用来加盖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纪才开始用红色印泥。中国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国人认为,有印章为凭的文件书信和票据经签字更可靠。现在的印刷书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刚经》,由中国人王 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轴,用多块长91厘米,宽36厘米的刻版印的。后来落在英国人手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六面体活字模,加热变硬,按韵排在转盘上。印时把活字铺在有松脂、腊等粘合物的铁板上,周围用铁框扎紧,放在火上加热使粘合物熔化,冷却后活字就粘在铁板上了。印完后烤热铁板取出活字,以备日后再用。1403年朝鲜的李太宗创办了最早的金属铸字工厂(当时朝鲜也用方块字),又过了30年朝鲜参照古印度的梵文,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以代替方块字。现在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只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拼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国梅茵兹城古腾堡居住的根弗第谢(德国人)创造了一套浇涛金属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属雕出凸模字,再用锤字把凸模字压在软铜上,制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纪时大概已开始采用铅锡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欧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书――《多纳托斯拉丁文法》。约在1453年开始印刷拉丁文圣经。他的印刷机是用普通的螺旋压榨机改装的。把一页为一个印版面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铺上纸张,用装在螺旋下的压印板加压。一天才能排一页,每小时只能印16张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奥佛发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双色书――拉丁圣诗。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与活字印刷结合起来,印出第一本有插图的书――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张插图。1470年法国人让森在威尼斯设计出第一批罗马活字。1477年托雷米绘制了《世界地图》,用凹版印刷术印出,共26幅铜版印制。不易仿制,纸面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点较多,易辨真伪,所以仍用于印刷钞票、邮票和有价证券等。1501年意大利人格里福出了一套斜体字;1561年他把这些字缩小印出袖珍本书籍。(西方的斜体字主要用于强调字句。)1620年,荷兰的伯靳奥发明了收字方便印刷术,每小时可印150份。1642年德国的赛根发明了镂刻凹版印刷法,最适于印画,首幅画是德国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600多年后,1719年,德国的勒布朗设计的彩色印刷机取得了专利权。印出第一部书是《油画色彩之调和》。1727年英国苏格兰金匠格特发明了浇铸铅版法。1775年法国人迪多制订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单位。1798年德国的逊纳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法,最适于印插图。1875年英国首先使用胶印法,把图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后正式印到弹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国的斯坦贺制成第一台铁架印刷机代替了木制印刷机。每小时可印250张。1810年德国 人在伦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机的专利权(机械化的手动印刷机),每小时可印400页。1812年德国人哥尼格和鲍尔设计出滚筒式滚压印刷机。《泰晤士报》卖了这台机器,每小时可印1100张。后来哥尼格还设计了每次能印两面的印刷机。 1839年英、美、俄三国分别发明了电铸版。用电铸金属板来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纽约的荷奥取得了第一架实用轮转印刷机专利。费城的《纪事报》购买了这台机器。1848年伦敦《泰晤士报》的工程师阿普斯和考珀设计了一台轮转印刷机,在此报运用,每小时能印8000张。1861年美国荷奥采用纸型制出的曲面铅版,从此有了完全圆形的印刷版面。1852年,英国照相技术先驱塔尔博特发现了钢线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采用这种办法在纽约《画报》上复印一张照片,标题是“纽约贫民窟一景”。1886年德国人默根索勒在美国工作发明了高速自动排字的策诺整排机,此机用于《纽约时报》。两年后正式投产,每小时可排字模6000个左右,速度是最熟练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国公务员兰斯顿发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诺铸排机,此机于1897年正式投入生产。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们就知道雕刻铜凹版印刷法;1895年奥地利人克利克发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许布约在美国发明了照相排字机。从此印刷商不要金属活字,并改用平板印刷代替传统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继投射到照相纸上面,然后冲洗出来,贴到一页样本上。这张拼好的版用照相机转拍在金属板的感光膜上,经过酸蚀,使这块印版具有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只附着于版上有图形的地方。现在,照相排字法已经取代了绝大多数传统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国发明了电子照相排字机之后,开始了用电脑控制排字时代。先进印刷厂是整页版面可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设计者一页版面编排妥当之后,就用电脑记忆装置把全部内容存贮起来,包括文字、标题、图片位置等等。然后,由电脑控制的激光器在照相纸上扫描,把整个版面的图像印出来,再用照相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这叫激光照排法。当今世界上很多大型报刊都用先进方法进行排印,例如我国的《科技日报》、《中国电视报》和《北京晚报》等,都采用了此先进的印刷技术。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下,这种镜子看上去与其它的普通镜子无异。但是,在明亮的阳光下使用魔镜时,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暗色的墙上,人们就能从投在墙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镜面的图案或文字。坚实的青铜制品变得透明了,这种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现象使中国人给魔镜取了透光镜名称。青铜是不透光的,然而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家沈活和外国科学家威廉·布莱格爵士都发表过高见。威廉·布莱格爵士于1932年发现这一奥妙时说:“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图案清楚地显现出来。”李约瑟正确地将这一切称为“是在通向掌握金属表现微细结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11、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那时已经用伞表示身份。伞骨用竹或檀香木制成,上面覆以树叶或羽毛做的伞面。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伞”这个词。以前一直只有阳伞,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伞面,才制成雨伞。1750年,英国的汉威到外国旅行后带了一把伞面回伦敦,轰动一时。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区的金属拉丝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此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在学术界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12、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日而不坠。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将军包围了王宫,利用风筝测量宫墙与己方军队的距离。风筝可用于送砖上屋或在风筝尾部系上鱼钩钓鱼。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感而发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英伦海峡;1901年再接再励,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部大感兴趣。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驾驶他的新双翼飞机时失事遇难。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仓安全着陆而设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但这种折叠翼,结果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国人于公元前8世纪发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已发明了弩弓。它主要用于打仗和狩猎,可卧射、立射、骑射,威力甚大。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当今世间,只要谈及机器人,言必欧美、东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制出的古代机器人不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人、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持赚钱的机器人和会捉鱼的机器人……等,应有尽有。 会跳舞的机器人。我国唐朝的段安希说: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机械的发动部分),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这才化险为夷。 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更为精巧神奇,唐朝人张骛在《朝野全载》中说:洛州的殷文亮曾经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性格聪巧,喜好饮酒。他刻制了一个木机器人并且给它穿上用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让这个机器人当女招待。这个“女招待”酌酒行觞,总是彬彬有礼。 会赚钱的机器人。唐朝时,我国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就自动收起钱。并且它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杭州城中市民争着向此钵中投钱,来观看这种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为主人捞到数千钱,真可称为别出心裁,生财有道。 会捉鱼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还用于生产实践。唐朝的柳州史王据,研制了一个类似水獭的机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鱼以后,它的脑袋就露出水面。它为什么能捉鱼呢?如果在这个机器人的口中放上鱼饵,并安有发动的部件,用石头缒着它就能沉入水中了。当鱼吃了鱼饵之后,这个部件就发动了,石头就从它的口中掉到水中,当它的口合起来时,它衔在口中的鱼就跑不了啦,它就从水中浮到水面。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此外,在《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国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大约公元前3500年,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农夫发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类早期开始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公元前500年,欧洲农夫造出了铁犁,犁前有二个轮了和一个犁刃(即犁铧)。中国战国时期在木犁铧上套上了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犁架变小,轻便灵活,更可以调节深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欧洲人于1700年代开始用先进的罗瑟兰犁、兰塞姆金铁犁和播种机。1830年美国移民开始用迪尔铜犁,其他各大洲也开始用铜犁。总之,犁的发明、应用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各位发明家的心血,并显现了他们的智慧。 18、大定音钟: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 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也是自古以来商业上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到12世纪才逐渐被现代阿拉伯数字所取代。到20世纪前苏联和远东地区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盘,生塑算盘代替木竹算盘。目前世界上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有代替算盘的趋向,但因为算盘价格低廉,所以,用电子计算机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盘,至少还需要十年。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和伊朗。1606年,法国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织机编织的地毯。现在的地毯变为人造纤维和羊毛编织而成。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 24、空位表零法: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按照西方的传统说法,用符号“0”来表示零,是印度人在公元九世纪发明的,它出现在公元870年瓜摩尔的碑文中。但是,实际上,符号“0”的出现要比这早得多。在公元683年柬埔寨和苏门答腊的碑文中,以及在公元686年苏门答腊附近的邦加岛上的碑文中,均出现这一符号。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国家出现的零的符号,是由中国传过去的,而他们又将这符号传到印度。零非常重要,如果忽视了零,那么现代技术就会瓦解。当然用空位表示零这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然而我们并不是说使用“0”符号的绝对优先权属于我国,因为直到1247年“0”符号才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中出现,尽管我们确信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使用这个符号了,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表示零的符号中国人在何时、何地首先使用的,这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25、化学武器: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关于利用风箱把在炉子内燃烧的芥末释放出来的气体,打入围城敌军隧道的记载。这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利用堑壕芥子气早2300年。中国人化学武器有下列几种:“粪弹”,这是毒气弹的雏形。“飞砂弹”,它是将一管火药放在陶罐里,火药的成份是生石灰、松香、有毒植物的乙醇提取之。把这种武器从城墙上放下去,随即炸开,致命毒物四散。“催泪弹”,公元二世纪中国人便使用催泪弹,它所产生的烟雾很快地使人泪如泉涌。海脉油、四川漆和海星等毒汁会使敌人声音嘶哑。我国有的毒物能使敌人肌肉腐烂直至露出白骨。火矛包含着砒霜和一般的毒物。1540年贝林古西奥所著的《烟火药学》一书中说,火矛被燃后,就吐出“炽热地火舌,有两三步远,使人毛骨悚然”。在欧洲,直到1580年,砷才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东西,但在17世纪它被汞烟球所代替,这是当时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礼物之一。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纪换马的惟一手段是“项前肚带换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皮带勒在喉部,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立即窒息死亡。我国发明的马胸带换具克服了这一缺点。我国的这项发明后来通过中亚传到了欧洲。欧洲考古学家在公元7至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换具遗物。 27、石油照明法: 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 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 29、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这比在欧洲出现胸带具后一百年出现的肩套换具要早一千年。中国人还发现,肩套换具可以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换绳可以拴在肩套(项圈的两侧,直接套在车上)。正是这种形式的肩套换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30、硝石鉴别方法: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这比西方早2000年。在发明火药之前,首先必须认识到并且获得它的三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这就是硝石。西方在中世纪以前不知有此物,欧洲缺少此物,而中国资源丰富,并且可区别于其他矿物而予以提纯。鉴别硝石是根据颜色反应。硝石燃烧发出紫色火焰可证实钾的存在。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就会用此法鉴别硝石的存在。中国人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 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体地图: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记过了一张公元前210年绘制的秦始皇墓地图。书上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电讯》的一篇报导说:秦始皇墓地虽然还没有打开,但是可能已经发现了。据说是墓入口处的地方发现了微量的水银。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就是上述立体地图上所示的水银。 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有名的蓬莱仙山的地图就出现在罐子和香炉上。这对以后立体地图绘制技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公元32年将军马援讲到的军事立体地图,河谷山脉的模型是用糯米制作的。此外,还出现了木刻的立体地形图,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述了这种地图。1130年黄裳也制作了一张木刻立体地图。此图后来引了哲学家朱熹的兴趣,他千方百计地收集木刻地形图,以便进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时用粘土,有时用木刻制作立体地形图。黄裳在一部《鹤林玉露》里,还讲述了朱熹制作的一幅地形图的情况:“(朱熹)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榫镶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可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 很可能立体地形图的制作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后又传到了欧洲。1510年,保罗·多克斯制作了欧洲最早的地形图,绘出了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因的邻近地区。阿拉伯人伊贝·巴蒂塔(公元年)叙述了他在直布罗陀看到一张立体地形图。中国以外的国家有关立体地形图的记载没有比这更早了。 33、吊桥: 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它总长为320米,有八个孔,整个结构中没有一块金属材料。此吊桥上铺了板便于人们行走。这种用竹了做的索桥是极有效的,整个缆索是以竹子为内芯,外边包着从竹子外层劈下的竹条(蔑片)编成的“辫子”。编成辫子是因为蔑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就越大,从而增加了安全因素。并且,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又发明了铁吊桥。这桥可用于通行车辆。1655年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人马丁·马蒂尼曾描述过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并编在那个时期有名的巨著《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即温奇桥。是公元1741年建成的,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它只有缆索而没有桥面供车辆通行。由于欧洲人于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车辆的吊桥,因此在这方面中国人比西方要领先180
妓院也是一大特色~
一楼的你是日本人袄!
首推四大发明(如果不知道,可以追问我,呵呵,说笑的)最早的经济作物是粟最早的地震测量议~地动议(东汉张衡)当然,农业方面
最早的灌溉工具~水车(汉)还有很多,买本中华百科图书看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他6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庆龄发明奖自主招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