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名的老中医哪些做现代中药比较有名的企业?

邓铁涛,男,1916年10月生于广东开平县,从医69载。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治心血管疾病,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如重症肌无力、萎缩性胃炎、红斑狼疮等。1986年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良春,男,1917年生于江苏镇江,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后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69载。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治内科杂病,擅用虫类药治疗疾病,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多项部、省级科技奖。

颜德馨,男,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市,先贤亚圣颜渊之后裔,自幼从父江南名中医颜亦鲁学医。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路志正,男, 1923生于河北藁城,中医世家。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精通中医典籍,擅长中医内科 、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有很深造诣。擅长针药并用,同时特别重视食疗,圆机活法,因证而施。擅治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儿童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瘫等疑难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

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是我国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德艺双馨。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等重大攻关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吉良晨,男,字晓春,满族,北京市人,1928年出生。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他把医、武、气三法融于一身,为买氏形意四代传人,露蝉门下五世弟子,汇通诸家,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他擅长运用补益肝肾、调理脾胃等方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脾胃病、男性病等疾患。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成员、卫生部药典委员、药品审评委员。

金世元,男,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1940年到北京市复有药庄学徒。全国著名中药、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及教学工作,对中药经典及中药临床药学有较深造诣,被中药界称作“国药泰斗”。

张学文,男,1935年出生于陕西汉中一医学世家,自幼跟父亲学习中医。陕西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获国家、省部、厅局各级奖励20余项。

瑞,男,出身于广州中医药世家。全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211工程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创治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发明了“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遣症,“智三针”治疗弱智儿童,“启闭针”治疗自闭症,“定神针”治疗多动症,“老呆针”治疗老年性痴呆等。1998 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

       石学敏,男, 1938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并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晁恩祥,男,1935年生于河北唐山,1962年首届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被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学院聘为教授,著名中医专家。参与了2003年非典的会诊、防治方案制订、人禽流感的诊疗方案的工作及肺系病新药开发和研究,是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的学术牵头人之一,对肺系病及脾胃肝胆病有较丰富经验。曾四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孙树椿,男,1939年生于河北,著名骨伤病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创立了一整套对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独特方法,并开发研究出了一系列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中药方剂和中药新药,其中“颈痛颗粒”已获新药生产证书。199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曰庆,男,1946生于山东省章丘,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泌尿男科学专家,长期从事泌尿外科、男性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能熟练应用中医理论诊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先后获得了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和2等奖各1项,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项,1994年度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焦树德,男,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早年向外祖父学习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热性疾病,肝、肾、胃、肠重病和各种疑难病。擅治危急疑难重病,创立了“尫痹”、“大偻”等新病名及诊治规律,创制了“尫痹冲剂”、“尫痹康复1号”、“尫痹康复2号”等新药。曾获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

张琪,男,1922年生于河北乐亭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精于仲景学说,尤以对温病学研究精深,擅治多种疑难病症,如肾病、心病、痹病、消渴、肝病等,是我国中医肾病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周仲瑛,男,1928年生于江苏如东县,家世业医,幼承庭训。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擅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治疗各种急难病症。创建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分支学科,主编教材、参考配套用书,为振兴中医急症医学奠定了基础。成果曾获省级奖8项。

何任,男,1921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医世家。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浙江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被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擅于经方辨治,研究和治疗经验誉满国内外。数十年来,撰写学术论文200多篇,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李乾构,男,1937年生于江西吉安县,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全国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北京中医医院教授。精通中医基础理论,擅长治疗肝胆疾病、胃肠疾病和男科病,治病主张健脾和胃、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主编有《中医胃肠病学》、《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急症胃痛证治》等专著,获省部级、市局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王永炎,男,1938年生于天津市。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及神经内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先后主持与承担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主编和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张伯礼,男,1948年出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中医内科专家。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刘炳凡,男,1910年-2000年,湖南省汨罗市人。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从医70余载。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刘老在脏腑辨证中形成了首重脾胃的诊疗体系,确立了“柔剂养阳”的治疗大法在临床应用之重要地位。刘老不仅医术精湛,治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廉洁奉公,永为后世尊崇。

李今庸,男,1925年生于湖北省枣阳市,幼承家业,在家乡行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学家。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尤以治疗中医内、妇科见长。被誉为全国中医药界“经典王”、“内经王”、“活字典”他教书育人,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治学严谨,医德高尚,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陆广莘,男,1927年生,江苏人,先后从师上海陆渊雷,丹徒章次公,武进徐衡之。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他归结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 提出的“肝血风瘀”和“脾津痰湿”两大课题,为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和发展中医实验科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先后获卫生部和“七五”中标课题,其成果获部级一、二、三等奖。

王绵之,男,1923年生,江苏南通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方剂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首部方剂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创建方剂学科。在辨证(病)论治,特别注重患者的社会性和寓防于治,曾治愈脑干肿瘤、小脑肿瘤、垂体瘤、格林巴利氏症、Ⅰ型糖尿病、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疑难病证。主编与参编著作9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张灿玾,男,1928年生于山东省荣成。我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和中医文献研究60余年,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对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创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学科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多项,其中《针灸甲乙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分别获得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史常永,男,1931年生于河北大名。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文献学家,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推崇平衡阴阳、着重脾胃,久病调络,甘温化瘀。主编和编写出版《中国医学史讲义》、《实用中医内科学》、《史常永医学论文集》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张镜人,男,1923年生,名存鉴,上海市人。我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着丰富独到的经验与用药特色,颇多创新,如对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疗效卓著,成果颇丰。医术日趋精湛的同时,对古典诗词的修养甚深,著有《张镜人诗集》,巨构佳篇,优美隽永。

朱南孙,女,1921年生于江苏南通,出身于沪上著名的中医妇科世家。我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教授。行医六十余载,临床辨治倡“从、合、守、变”四法。善治妇科经、带、胎、产、杂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闭经等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加味没竭汤对原发痛经中前列腺素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会基金奖课题,并通过鉴定,获1993年上海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胡建华,男,1924年生于浙江鄞县,194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承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丁济民、程门雪、黄文东。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擅治癫痫、帕金森氏病、血管性头痛、小舞蹈病、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症、精神分裂症、溃疡病、胃炎、结肠炎。在中医膏方进补方面造诣精深。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成果三等奖、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

凌耀星,女,1919年生,浙江归安人,明代御医凌云十六世嫡传。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中医内科,常针药并用,对癌症、肝硬化、慢性肾炎、垂体微腺瘤、儿童多动症等疑难病症尤有研究。膏方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尤重脾胃,从《内经》理论出发证实了“脾胃”在“秋冬养阴”中占有主导地位。《难经》整理研究课题成果获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进步二等奖。

裘沛然,男,1916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亦颇具心得。为培养中医人才做出了贡献。裘老不仅在医学上造诣高深,而且是一个通晓文史的学者和诗人。所主编和拟定的医学与诗文书籍达36部,从事《辞海》编辑工作逾50年。

          黄保中,男,1931年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为家传第三代中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西安市中医医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和科研工作,擅长外感热性病、肝胆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对流行性出血热、脑病高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的治疗,建树甚丰。

郭诚杰,男,1920年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中医学家,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数十年,被誉为“针灸治疗乳腺病专家”,在国内率先将乳腺增生病分为肝火、肝郁、肝肾阴虚、气血双虚四型辨证论治,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

傅景华,男,1945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研究、主持中医古籍整理、编辑、出版工作,抢救了大量中医古籍的珍本、善本。主编、参编出版了《中医临床大全》、《中医学原理》等50余部中医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擅治各种外感热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病、脾胃病、糖尿病、肿瘤等疑难杂病,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事中医工作60年,不仅深谙本草、娴熟医经,多年来他创制的方剂很多,如治疗血证的补肾生髓汤对再障、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等效果满意,且对治疗脊髓空洞症、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硬化等也有良效。谢老一生治学谦虚严谨,溯本求源,精益求精,才能有今天的累累硕果,桃李芬菲,他的精神值得后来者共勉。

石仰山,男,1931年生于江苏无锡,为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我国著名中医伤科、针灸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十三科一理贯通”的辨证施治之古训,把中医各派的长处融汇应用于伤科临床,总结整理“石氏伤科”的理论体系、经验秘方、诊断手法以及外敷药剂型的改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课题四项,两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著有《中华名中医治病秘本-石筱山、石仰山卷》一书。

于祖望,男,1912年生于上海金山县。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干老学验俱丰,擅治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疑难杂病,第一个人发现、关注、报道了“喉源性咳嗽”、“多涕症”两个新病,现已为全国同行所承认与采用。撰有《尤氏喉科》、《中医喉科学》、《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医话》、《干氏耳鼻咽喉科学》和《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等著作。

罗金官,男,1935年生,是著名骨伤科专家罗有明女士的内侄和传人,北京罗有明中医正骨医院教授,著名中医伤科专家。认为中医伤科手法是以拿捏对位为准则,顺气行血、疏通经络为原则,即“顺行者气血通,逆行者气血阻”;提出“骨当正、筋当顺、瘀血散、气血通,正骨理筋手法灵,手到病除见奇功”等论点;指出骨伤临床不仅要手法娴熟,而且再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专著有《罗氏正骨心法秘诀》等。

何炎燊,男,1922年生,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广州中医学院兼职教授。证精思明审,运用古方以治今病,常有得心应手之妙。何氏钻研伤寒、温病数十年,主张“寒温合流”,对外感热性病的理、法、方、药都有所创新。又专于杂病,对内、妇、儿疾病均有独到的经验,救治顽症痼疾,数不胜数。他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专著有《常用方歌阐释》和《竹头木屑集》等。

禤国维,男,1937年生,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年,在中医外科、皮肤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诊治皮肤科疑难杂病,主编6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今年来主持7项部省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

林琳,女,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共党员,是院最年轻的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2003年SARS肆虐期间,始终战斗在抗击SARS临床第一线,组织或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治疗方案”的制定。拥有国家级、局级科研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专著多部。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杨志敏,女,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师承著名中医药专家颜德馨、邓铁涛。此后十多年间,一直从事中医脑病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一个在病人心目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在"非典"肆虐期间,担任广东省中医院非典型肺炎隔离治领导小组的成员和专家组副组长,成绩卓著。

韩景献,男,1946年生,河北省深县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为中国的老化实验研究开辟了新路。他在国内首次应用小白鼠进行了针刺防治痴呆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2等奖。教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各项研究中贡献突出,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199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

盖国忠,男,1962年3月出生,1980年考入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协助主编任继学教授完成国家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已获内针器等十一项中国专利并有四项获奖,有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电教一、三等奖各一项,一项国家级中药新药,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荣获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铜奖。

李遇春,男,1941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宁夏医学院中医系中医教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临床治病常针药并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脱发,小儿咳喘,美尼尔氏综合症,疗效显著,利用蜥蜴为主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癫痫等亦取得可喜成果。论文著作共40余万字。其中《毒药本草》在1998年获银川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淑英,女,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宁夏医学院临床教研室主任,全国儿科学会理事,银川市中医学会理事,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对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独特见解。李淑英教授采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取得了较好疗效。 卢化平,男,1944年出生。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兼从事教学及科研,曾给宁夏医学院中医系带课,带教陕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及宁夏医学院实习及外地外院来院进修。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斑块消退药物及机理研究”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冠心病证治与现代研究”编委。 王琦,男,1943年出生于江苏高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医男科系统专著《中医男科学》,将男科分化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获各种奖项16项,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

周平安,男,周平安,1939年生,河南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大内科主任。擅治:哮喘、气管炎、呼吸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病毒性肝炎等中医疑难病症。他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唯效是从,充分借鉴现代医学提供的与疾病有关的生理、病理知识,在全面掌握疾病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因人而异、随证治之,更好地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陈日新,男,1956年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康部主任,教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独立完成了省级鉴定的“阻抗式胃运动检测仪的研制”科研课题、提出了灸疗学的腧穴热敏化新理论,创新了一系列灸疗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辛苦耕耘终结硕果,他成为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学术内涵的中医学家,是《内经》重点学科的创建者和带头人,对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河图洛书等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高雅的风范、深邃的学识、严谨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影响着全国同道,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创建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科;

◆组方防治太空病的中药“太空养心丸”;

◆治愈大量疑难病症,扩大了传统中医的治疗范围。这可说是王老这辈子对中医药发展的三大创新和三大贡献。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方和谦:法宗伤寒 经方新用  

◆他出身京城中医世家,父亲方伯屏、兄长方鸣谦皆名中医

◆他精通伤寒,却不自诩为经方派,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自创多张经验方

◆他对京剧、象棋、美食样样爱好,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邓铁涛:为中医奔走呐喊  

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朱良春:神仙手眼 菩萨心肠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他敢为天下先,用中医药治疗中风,见血不止血,主张破血化瘀、醒神开窍,开中风治疗之新风。

◆他是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医急证医学体系,主编了第一部《中医急诊学》教材。

◆他为人师表、悉心育人,培养了一批人,带出了一个团队,创建了一个学科,影响了一代人。 

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苏荣扎布:蒙医药现代化的开拓者

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李玉奇:以痈论治 脾胃名家

◆他提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打破胃癌不可逆的说法。

◆他潜心研究舌象,舌诊堪称一绝,被誉为“当代扁鹊”。

◆他在湖北义诊,群众夹道欢迎,患者扛着铺盖带着干粮,排队看病。

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李济仁: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

● 他带领学生还原了668位新安医家和400余部新安医籍的原貌

● 他提出“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创立效方验方

● 他突破家传囿规,进行开放式的医学传承,培养了一个博士团队

李振华,男,汉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他幼承家训, 23岁悬壶豫西乡里,为父老乡亲察病疗疾,德医双馨

◆他善治内科杂病,又在救治急性热性传染病中脱颖而出

◆他临床尤重脾胃,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脾胃学说,为当今卓有建树的脾胃病大家

附子是中药四大主帅之一,又称?药中四维?,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功效之卓

著。历代医家盛赞其回阳救逆、善温五脏之殊功。汉〃张仲景可谓善用附子之

典范,在《伤寒论》中使用附子之方达到六分之一强,被后世广为应用。明〃

张景岳在《本草正》中称其?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

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明〃倪朱

谟指出: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本草汇言》

虞抟说得更为具体:?附子以其禀雄壮之资,而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人参

辈并行于十二经,以追复其失散之元阳;又能引麻黄、防风、杏仁辈发表开腠

理,以驱散其在表之风寒;引当归、芍药、川芎辈入血分行血养血,以滋养其

亏损之真阴。?《医学正传》现代医家善用附子者,尤不乏其人,如雅称祝

附子(味菊)、吴附子(佩衡)者,乃其代表人物。先师章次公先生亦擅用附子,

他在求学时曾亲见其师黄体仁先生用通脉四逆汤加吴萸、黄连,曹颖甫先生用

四逆汤治愈霍乱症垂死患者,曹先生用生附子常七八钱至两许。可惜这些医案

都没有流传下来。章师与祝附子(味菊)、徐小圃先生为好友,常相过从,还曾为祝先生的大作《伤寒质难》作序,称赞其治病?心狠手辣?。章师用附子十分广泛,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祝、

徐二老的影响。如在其儿科医案中,即运用温潜法,并在案语中说明?此徐小

圃先生法也?。祝、徐二老,我也均曾接触过,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师长们

善用附子的经验于我印象深刻,这些宝贵遗产值得发扬光大。

 邢斌同志喜读书,善读书,勤临床,是青年中医之佼佼者。他对附子有较多研

究,为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攻克急危重症,近年来广泛收集

、系统整理了现代近七十位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并加按语,画龙点睛,

撰写导论,系统归纳。读之如亲炙诸大名师之垂教,顿获醍醐灌顶之灵感,得
启悟之欣快。因对附子之功效、运用、剂量、配伍以及毒性和防治方法,有全

面之阐述,有助于消除医患之畏惧心理,从而安全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其独特

作用,为中医事业之振兴,人类健康之维护,做出有益贡献。嘉惠医林,厥功

《危症难病倚附子》精选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如明代

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

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

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

、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

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

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从上述说法中,足见附子在名医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古今许多医生因善用附子而成名。如明代仁和县(今杭州)名医严观因

擅用附子而有?严附子?的美称。严氏常用姜汁制附子。人难之曰:?附子性

热,当以童便制,奈何复益以姜??他回答说:?附子性大热而有毒,用之取

其性悍而行速。若制以童便则缓矣,缓则非其治也。今佐以生姜之辛,而去其

毒,不尤见其妙乎??临证多用此法,皆见奇效。清代四川名医郑钦安,善用

大剂量附(生附子、熟附子)、姜(生姜、干姜)、桂(桂枝、肉桂)等大辛大热药

,人称?火神?。前面提到的吴佩衡,因擅用附子而有?吴附子?的雅号。有

类似美誉的,还有由川至沪,因擅用附子而开一代风气的现代名医祝味菊(人

称?祝附子?);由川入黔,精研《伤寒》、《金匮》,擅长补火,善用附子

的现代名医李彦师(人称?李附子?);以及临证六十余年,善用附子的浙江名老中医傅梦商(人称?附子先生?)。

 上述名医推崇附子的效用,而附子的效用也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并

因此造福病家,铸就医名。但是另一方面,也多有?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而不

敢用的医生。明代张志聪《本草崇原》即记述了这样的医者,并记载了他们的

劝告:?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

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这些医生对附子如此畏惧,究其原

因,无非是怕用附子发生医疗事故。也确有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生。如据李介鸣

先生介绍,曾有余某,原是律师,1949年后改业中医,用川乌、附子量恒达

60g,多至一方120g,治风寒湿痹颇有著效。但因滥用乌、附,几次以之?杀人

 那么,用附子何以会发生医疗事故呢?首先,是因为附子有大毒,用不好会中

毒,甚至死亡。古代这样的例子一定很多,现代临床报导的附子中毒的事例也

时常可见。其次,中药治病,在于以药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附子辛热之偏

性甚剧,如认证不确,可发生燥热的副作用,甚则加重病情,乃至臵人于死地

。而认证虽准确,但配伍不当,或剂量失宜,亦可发生燥热的副作用。

如要用附子不发生医疗事故,就必须在附子的毒性、偏性上好好加以研究

 首先来看附子的毒性。这是不管医者是否按指征用药都必然存在的。也就是说

,即使医者辨证准确无误,如果没有掌握减毒去毒的方法,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反应。而一旦发生中毒反应,如不能及早辨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一误再误,就可能危及生命了。显然,在这些环节中,减毒去毒方法的充分掌

握,是防范附子中毒的关键。具体而言,应当包括:炮制、配伍、剂量、煎煮

等。以上方面一有不慎,祸不旋踵,必须小心谨慎,时时在意。

 再来看附子的偏性。如用在合适的地方,正是医者求之不得的妙处;而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则为害不小。所以,该用在哪儿,不该用在哪儿,是用附子的首

要问题。同时,这也是最难掌握的。说这是首要问题,好理解。为什么说是最

难掌握的呢?有三个原因:一,附子性热,当然用在寒证中。问题是,寒热两

极颇有形似之处,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临床还多见寒热错杂之证。辨一般

证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辨别寒热的疑似(真假)或错杂上。此非多读书、多临

证者不能。二,附子救危,用在危急重症。时间紧迫,不容犹豫。难在当机立

断,非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者不能。三,附子是要药,其应用甚广,绝不只限

于亡阳证、虚寒证。从古至今积累了用附子的丰富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所谓的

禁忌,但又都缺乏系统地总结。这些经验是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这些禁忌是

不是必须遵守,都还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所以,用附子难,还难在用附子的探

索性上。这又需要医者多读书、多临床、多思考,还要有胆识。

谈到附子的偏性,还要注意的是附子的配伍和用量。通过与其他药物的配伍,

可加大、缩小或引导附子的偏性。比如附子与干姜配伍,和附子与熟地配伍,

若用陈修园打过的比方,前者是夏日可畏,后者是冬日可爱,说的是两种配伍

在附子偏性量上的差别。其实不仅如此,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熟地配附子温

肾滋补,药物通过配伍起到合力,或者说通过配伍其他药物引导了附子的偏性

作用于特定方向。至于用量的调整,则是对附子偏性在量上的直接调整。而把

配伍与用量一起考虑,就会对附子偏性的大小与方向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我

们大致可借用?向量?这个术语来想象一下。还是借用上面的例子,附子3g配伍干
姜3g,附子9g配伍干姜3g,附子3g配伍熟地15g,这三对配伍的温热之

偏性无论在量上,还是作用的具体方向,都是不同的。因此,配伍与用量必须

针对病情而恰如其分的。

 总之,要安全有效的用好附子,就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附子的毒性,合理地利

用附子的偏性,对炮制、认证、配伍、剂量、煎煮、对中毒表现的认识和救治

中毒的方法必须全面掌握。

附子于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挖出乌头全株,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

,所得即附子,习称?泥附子?。为防腐烂,需立即加工。过去在产地立即加

工的品种很多,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熟附片(制附片、厚黑片)、黄

附片(加红花、甘草或姜黄染色)、卦附片(卦片)、刨附片、柳叶片等。

1958年卫生部根据简化商品规格的精神,决定只保留其中的盐附子、黑顺片、白

附子销往各地后,具体的使用情况不尽一致。有的把产地加工品如盐附子、黑

顺片、白附片等直接用于临床。有的再经进一步炮制后方供临床应用。过去附

子的炮制方法很多。仅据《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介绍的炮制方法就有炮

、制、烧、焙、煅、煨、煮、炒、炙、蒸、烘、醃(腌)、煎、浸(泡)、淬

、晒(阴干)、曝、埋、熟、沾等。这些方法有的不加辅料,也有的加辅料。

辅料有蜜、青盐、爽水、泔水、东流水、黑豆、木(灰)、生姜、

煻灰、醋、大小麦麴、大麦、枣、黄连、盐、硇砂、蛤粉、麵、硃(辰)砂、童便、
灰、丁香、赤小豆、甘草、小豆、酥、陈壁土、防风、石灰、猪月、人参、米粥、
糟麴、麸、干姜、酒、夏布、甘遂、荞麦麵、黄泥、纸等。但是大多数炮制方

法都没有保留下来。《药典》只记载了淡附片、炮附片两种饮片及炮制方法(

另外还注明黑顺品、白附片可直接入药)。

过去的这些炮制方法应该都基于一定的经验,可能起到减毒去毒、加大、缩小

或引导附子的偏性(加辅料炮制实含有药物配伍的意义)的作用。但是,也可

以想象得到,由于古人的局限,在这些繁多的炮制方法中也会有一些方法是出

于臆测,在实际应用中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如张景岳就曾说附子制法?其中

宜否,最当详辨?,认为?若制以黄连,则何以藉其回阳?若制盐水,则反以

助其降性。若制以童便,则不免于尿气,非惟更助其降,而凡脾气大虚者,极

易呕哕,一闻其臭,便动恶心,是药未入口,而先受其害,且其沉降尤速,何

以达脾??(《景岳全书〃本草正〃毒草部》附子条)又如清代吴仪洛对?用

水浸、面裹煨令发拆之法?、?用甘草、盐水、姜汁、童便煮者?,以及?市

医漂淡用之?,提出了批评意见。(《本草从新》)这些方法在古代存在争议

,孰是孰非,尚难定论,似宜保留下来并加以研究,通过研究使那些有益的方

法最终保留下来。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可能出于简化统一安全可控的需要,只

保留下少数几种产量销量较大、适用面较广的品种。

同时,由于近代以来医事制度的变迁,中医与中药由过去的密不可分,变成现

在中医与中药分家的局面,医生由过去的能种植、采集、鉴识、炮制、应用中

药,到现在只懂临床应用,而对种植、采集、鉴识、炮制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现状是附子的品种已很少,负责采购的医院药剂科人员大概也未必了解多少

附子的炮制知识,临床医生只会应用附子,除临床之外的附子相关知识了解得

也很浅薄,对附子的炮制方法基本不了解。

所以,现在对于附子的炮制——这个在古代关系到附子的毒性和偏性的重要环

节——临床医生事实上是不了解的,也不容易了解,了解了也无可奈何——因

现代本草著作或中药学教材一般将附子功效概括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

寒除湿;主治概括为: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

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其实附子功效、主治甚广

,这样的概括远不能反映全貌。

附子具回阳救逆特效,亡阳证必用附子,且用作主药。

附子具补火助阳卓效,阳虚证一般均可用附子,也应当用附子。

当然,阳虚证有具体表现的不同和程度轻重的差异,喜用附子者往往均用附子

,通过配伍与剂量的调整来调整附子偏性的大小与方向。但是畏用附子者,往

往用其他补火助阳药来代替附子。笔者认为,古今文献显示附子可用于内外妇

儿各科病症所表现的阳虚证,附子既有卓效,应该用作阳虚证的主药(或曰

础用药),再通过配伍与剂量的调整,使之恰如其分,而不应该畏而不用。

 附子具有散寒卓效,寒邪入侵或寒从中生引起的证候一般均可用附子,也应当

这些证候,前者如中寒、寒气霍乱、寒气腹痛、寒气呕吐、外感寒邪泻、寒凝

胃口而痛、寒痹,后者如寒积腹痛、积寒泄泻、胃寒呕吐。有关的病症未作详

尽查考,以上病症均引自《症因脉治》一书,不过举例而已。当然,寒邪入侵

与寒从中生有时也不易区分,两者的发生又往往基于患者的阳虚体质,特别是

寒从中生与阳虚体质更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笼统的可以称作?虚寒?。

附子散寒、助阳均有卓效,因此对于?虚寒?是必选之品。

附子具有止痛功效,对于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起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附子具有止痛卓效,效果虽比川乌、草乌略差,但毒副作用也略小。现代临床

所用一般都已经过炮制,常用剂量下这三味药都是安全的,而效果基本也差不

多。但附子还有补火助阳作用。故寒邪引起者(其实风寒湿邪引起的均可以,

下文还要谈到),附子、川乌、草乌均可用,严重者可联合用;虚寒痛证,则

附子更适合。对于热邪引起的疼痛,通过配伍清热药,去附子之热性,存附子

止痛之用可也。当然川乌、草乌也可用。

附子祛风、祛风湿、利水、化饮、燥湿、除痰、祛风痰、行气化瘀功效的讨

附子用于中风。中风,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居多,元

代王履将中风分为两类,外风引起者为真中风,火、气、痰引起者为类中风,

近代以来则又多用平肝熄风之法治中风。观唐宋前治中风的方剂,小续风汤类

方可推为主方。小续风汤出《小品方》,由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

甘草、芍药、川芎、杏仁、附子、防风、生姜组成。小续风汤的类方经笔者初

步查找大致有35首。这些方剂主治不一,除治中风外,还有治疗痹症、脚气、

惊风等病症的。初步看来,主治中风的方剂有22首,而用附子的有12首。这

些古方用附子是何用意,制方者并未作说明,明清作方论者有?附子直入少阴

,搜逐在里之邪?,?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用附子者,既可助补药之

力,又能济麻黄以行表也?等解释。这样的解释从字面看来,均能成立,但是

否符合续命汤治疗中风这一对特定的方义与病机,还很难说。若从不用附子的

10首续命汤类方来看,其中有9首均用石膏,石膏清热与附子温阳正相反,则

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似可成立。但是前述用附子的方剂中有1首是附子

与石膏同用的。则此方用附子又该作何解?再联系到治中风较有名的方剂如三

生饮(出《易简方》,由南星、川乌、生附、木香组成)、桂心散(出《太平

圣惠方》卷十九,异名如解语汤、资寿解语汤颇有名,由桂心、羌活、防风、

附子、天麻、羚羊角、酸枣仁、甘草、竹沥组成)、羚羊角散(同名方甚多,

含附子而治中风者有多首。药味最少的是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名见《普

济方》卷八十九者,由羚羊角、独活、附子、生姜、竹沥组成)、附子散(同

名方甚多,含附子而治中风者有多首。药味最少的是方出《圣济总录》卷六者

,由附子、白附子组成),似乎附子治疗中风还是比较常用的。那么,该怎么

来概括附子的这一功效呢?能否说附子与麻黄、防风等一样具有祛风功效?这

是值得讨论的。潘华信先生曾提出附子有化瘀逐血、疏通血络的功效。结合《

本经》附子?破癥坚,积聚,血瘕?之说,这也是说得通的。笔者的意见是,

说附子?祛风?,或?化瘀?,都可成立。因为?功效?只是根据?主治?而

作的一个符合中医习惯说法的概括,主治是本,功效是末。但是,由于功效可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功效排在前,主治臵于后,人们误以为功效是本,

主治是末,以至于本末倒臵了。所以笔者认为,了解附子能治中风,才是重要

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研讨,附子何以能治中风,即到底是具有什么功效。但

这是颇难的。因为中医学的方法是黑箱的方法,人们不过是根据外在的表现来

推断它的内在机理。恐怕一时间是不能明了的,倒不妨把?祛风?、?化瘀?

两种说法都予以保留。下面的讨论也持这样的基本思路。

 前面提到附子有止痛功效。附子是治疗痹症、头痛的常用药物。痹症,一般认

为由风、寒、湿、热等病因引起,有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区分。但事实

上这些病因常是纠结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分。因此,一般就把痹症分作两大

类:风寒湿痹、风湿热痹。所以不能狭隘地把附子看作只治寒痹(即痛痹),

事实上是风寒湿痹的要药,而且正如前面已说过的,附子也可治风湿热痹。而

中药书把治疗痹症的药物称作?祛风湿药?,乌头即归入这一类。如前述,功

效是基于主治的一种概括,那么也完全可以说附子有祛风湿的功效。至于《千

金方》卷八的附子酒是附子单味药以酒渍之,《普济方》称能?祛风除湿,温

经络散寒邪?,则把祛风湿、温经散寒全说到了。至于说到头痛,病因主要也

有风、寒、湿、热等区别。但考虑到头痛久不愈称头风,说明古人还是颇重视

风邪的,而治头风的方剂附子很常用,且有单味附子外治沐头中风,似也可说

附子能祛风,当然按一般的认识说附子祛寒也未必说不通。古人就说过寒疾用

附子逐寒,风疾用乌头去风。(见《本草纲目》)但这说得过于绝对,也没有

水湿痰饮本一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湿非温不克。古来治水饮的方剂多

借助附子辛温之性,说附子利水、化饮应该可通。现代多位名医用附子治疗湿

温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在《危症难病倚仗附子》一书中有详细介绍。傅梦商

先生在暑湿郁蒸或脾胃湿热见脉濡舌黄时用附子辛热走窜,开郁达邪,穿透湿

热屏障。孙浩先生治湿热水肿,用附子燥湿通阳,湿化使热无所附,阳通则小

溲自利。看来,无论寒湿还是湿热均可用附子以燥湿。吴绶说附子?逐冷痰?

。古代还有不少治疗眩晕的方剂,也用附子,如附子汤(方出《普济方》卷一

一六,由生附子、生姜组成)治一切风疾痰眩,结合前面引用的三生饮,可认

为附子能祛风、除痰,或曰祛风痰。

至于附子有行气化瘀功效,似可从《本经》?破癥坚,积聚,血瘕?中悟出。后世治

癥坚积聚的方剂用附子的很多。《博济方》卷二之顺元散(由乌头、附

子、天南星组成)主治一切气。《苏沈良方》卷三之顺元散(由乌头、附子、

天南星、木香组成)能温里外,和一切气,通血络。《本草纲目》附方用附子

煎汤入沉香汁,能升降诸气,此即《医方大成》顺气沉附汤。可见,说附子行

气化瘀还是可以成立的。

乃至等同于阳虚证的辨证要点,其结果对于应用附子实际是不利的,反而可能

起到限制附子应用的结果。

 比如徐仲才总结徐小圃先生?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肢清,脉软,舌润

,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但见一、二症,便放手应用?。后又说?阳虚症端倪

既露,变幻最速,若疑惧附子辛热而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

贻噬脐莫及之悔。?徐先生前面谈的是应用附子的指征,后来不知不觉中把用

附子的指征等同于阳虚证(而且是外感热病中的阳虚证)的辨证要点了。这是

 再比如有学者分析吴佩衡先生用附子之指征,前面罗列了许多症状,最后总结

其中?最重要的指征是:身寒肢冷,溺清便溏,口润不渴,或渴喜滚饮而不多

,口气不蒸医手,唇淡白或发青,舌质淡或夹青色,苔白或滑腻而润,脉沉取

无力,或沉、紧、弱者,均为附子之适应证候。另有辨识寒证之十六字诀:‘

身重恶寒,目瞑踡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亦为附子适应指征。?前面罗列

的症状实际上是从吴先生医案中归纳出来的,是临床的本来面貌,后面归纳的

实际上是阳虚证的辨证要点了,最后又引用寒证十六字诀,说明作者心目中附

子的应用指征就是虚寒证的辨证要点。这大概是束缚了大多数人的一个成见。

 再来看徐仲才先生本人关于附子应用的一段话。在这段话里他表达了似乎矛盾

的两层意思:既云附子?功用则以扶阳为主?,又说?附子的适应范围是很广

的?,?我应用附子时不一定要肾阳虚等诸证悉备?。特别说到?对于典型的

阳虚病人,当用附子者,自必用之;对附子可用可不用的,只要无特别禁忌症

,我认为也可用;若确属附子禁忌症范围的,则不宜用?,这?对附子可用可

不用的,只要无特别禁忌症,我认为也可用?其实已经蕴含着突破成见束缚的

希望了,可惜没能再深入细致地进一步研讨,留下了表达含糊的遗憾。

应该说这的确是一个复杂错综的问题。所幸我们把附子功效主治分八个方面作

了细致分析,如果把应用指征分别附于每个主治之下进行讨论,不再笼而统之

,相信能对附子的应用指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张仲景《伤寒论》

114方,有名有药者113方,用附子者23方;《金匮要略》205方,有名有药者
199方,用附子者26方。在这些应用附子的经方中,既有

与干姜、桂枝、川乌等辛热药的配伍,也有与大黄、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的配

伍。这些配伍后世虽都有继承与发展,但是相对而言,附子与同类药物的配伍

方法人们易知易用;而与清热药配伍的意义与方法,人们的阐释和运用就显得

 附子与清热药配伍,属于寒热并用。人们往往将寒热并用归属于相反相成的配

伍方法。而相反相成一语,笔者一直持保留意见。何为?相反??何为?相成

?笼而统之,含糊不清,甚至似是而非。可行的做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每一种可能的配伍罗列出来,并仔细分析一下,看一下到底为什么要寒热

并用,寒热并用能够获得怎样的效果。

一、取附子之性用,去清热药之性而存其用,用治寒证如薏苡附子散治?胸

古代注家认为,本方证病缘湿寒。方中薏苡仁虽能泄湿逐水降浊,然其性甘淡

清凉有助寒之弊。也就是说薏苡仁的效用对本方证而言是需要的,但它的药性

是不需要的,是副作用。那么它的凉性怎么解决,可用附子之温来制约薏苡仁

之凉。而附子本身温阳散寒之性,止痛之用,对本方证而言都有效用。又如大

黄附子汤证原文作?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

黄附子汤?。原文既有?以温药下之?之语,且用大黄,故一般认为本方证当

有大便不通之症。?脉紧弦?,主寒主痛,故本方治寒实内结证。方中附子大

辛大热,散寒止痛,与大黄同用去大黄寒凉之性而存其通下走泄之用。

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用治热证如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

尤怡认为本方证?肠内有痈,营郁成热?,故用?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

败酱草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

尔。?本方证?其身甲错?,为气血郁滞之象,故尤怡说用附子?假其辛热以

行郁滞之气?,而程林则直接说用附子?破癥坚?。甘肃王致让老中医治一慢

性阑尾炎患者,用本方加乳香、蒲公英、枳壳、甘草5剂而愈,自谓用附子乃

逐寒散结义。(《中医医案医话集锦》第330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编辑

并出版)?行郁滞之气?、?破癥坚?与?散结?意思大抵一致,但此功效是

否缘于附子辛热之性呢?笔者认为附子辛热之性固然是毫无异议的,但与行气

化瘀散结的功效并无因果关系。而在治疗?肠内有痈,营郁成热?的病症时,

辛热之性也未必需要,故用薏苡仁、败酱草之清热正可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

三、附子与清热药并施而不悖,治疗寒热夹杂证

寒热夹杂证,病机复杂,单用清热药与单用温阳药都无法解除病苦,必须寒热并
用。如附子泻心汤主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尤怡认为?此证邪热有余而

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

热补泻,并投互治?,李士材说本方?寒热互用,攻补并施而不悖?。?并投

互治?与?并施而不悖?的说法较?相反相成?要符合实际。又如附子与石膏

同用,笔者曾在本报撰文介绍现代名医用此法治疗外感热病中的阳脱热炽证、

上热下寒证及痹症中寒热夹杂证的经验。

 四、扶正有助于祛邪,祛邪有助于正复,用于虚寒证或实热证

 正与邪是一对矛盾,扶助正气有助于祛除邪气,祛除邪气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因此,正虚邪实,如前述的虚寒实热夹杂证,将附子与清热药同用,攻补兼施

、寒热并用,自无疑义。但是在一些虚寒证、实热证中,虽无明显的夹杂热或

寒的表现,但若存在着正邪矛盾的病机,也可考虑用附子。比如一些感染性疾

病,只见实热之象,但若病程较长且经清热药治疗仍不效,可考虑在大队清热

药物中试用附子振奋人体正气,正气来复则邪有化机。又比如慢性尿路感染,

不少患者无尿路刺激征等湿热下注的表现,只是尿常规有白细胞增多,如表现

为虚寒征象,则可用附子、参、芪、术、归等扶助正气,稍佐一二味清热通淋

五、附子与清热化湿药同用,治疗湿热证

湿热证与一般的实热证不同。

一般的实热证,以清热之品为主可治。可湿热病症,系湿与热合,纠结不清,

治之之法,务必湿热分消。治湿之法颇多,因湿为阴邪,非温不克,故采用辛

热药与苦寒药配伍之辛开苦降法颇为常用。仲景立半夏泻心汤为后世垂范,干

姜、半夏与黄连、黄芩,借辛药之宣散通阳以除湿,苦味之清寒以泄热,共奏

开宣气机,廓清湿热之功。附子辛热之性尤胜干姜,现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明。

如马云翔老中医、陈树人老中医用附子治疗湿温,傅梦商老中医用附子治疗暑

湿,孙浩老中医用附子治疗湿热水肿疗效颇著。

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附子与清热药配伍的目的、作用,并举例作了说明。笔

者认为,只有条分缕析才能对事物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若用相反相成来解

释则显然空洞、玄虚、牵强,甚至错误。但是这里还要做个说明,就是这五个

方面,基本上涵盖了附子与清热药配伍的各种可能性。至于举例用的经方,古

人认识上本就有差异,笔者所选取的是个人比较认同的,认为比较符合原意的

。在此基础上,把它作为附子与清热药配伍的例子作出阐述。如果读者根据别

家的注文和方论,显然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而且这些方剂流传下来,引申发

展,其应用已经超越了原文的范围。对于一首方剂更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如

大黄附子汤,原方证仲景认为?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所以笔者认为

此方是取附子之性用,去大黄之性而存其用,用治寒证。但是后世用于寒热夹

杂证,如尿毒症见畏寒肢冷,神萎乏力,下肢浮肿,口臭口苦,大便秘结,舌

质淡胖苔黄腻,则附子与大黄又当理解为并施而不悖了。又如薏苡附子败酱散

治肠痈,按仲景原意,笔者认为是取清热药之性用,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用

治热证。但后世常用本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慢性尿路感染属寒热夹杂者,症见

畏寒肢冷,神萎乏力,或小腹隐痛黄带秽臭,或小便频数而黄,舌质淡胖苔黄

腻,则配伍之意也当为并施而不悖。再如附子与石膏配伍,笔者将此引为并施

而不悖治疗寒热夹杂证的例子。而治热痹可佐附子,此时取石膏、寒水石、生

地、羚羊角清热蠲痹之性用,去附子温热之性,存其开痹止痛之效用,笔者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热证者亦常用之。则又是另一种配伍意义了。由此可见,附

子与清热药配伍的五种可能方法是固定不移的,但是附子与具体药物的配伍则

可根据医者之巧思,灵活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

 附子该用在哪儿,不该用在哪儿,是用附子的首要问题。

这里我们谈谈附子的禁忌。

附子应用范围很广,寒热虚实里面,寒证必用附子;虚证中有阳虚、气虚、血

虚可用,连阴虚也有试用的机会;热证中湿热可用,其他也有试用附子的机会

;实证中风、水、饮、痰、湿、气滞、血瘀均应或可用附子。咋看之下,真不

知什么地方不可用附子。显然这与一些传统看法和一般人的认识是相左的。《

本草经疏》就说:?若非阴寒、寒湿、阳虚、气弱之病,而误用之于阴虚内热

、血液衰少、伤寒、温病、热病阳厥等证,靡不立毙。?但根据我们前面的分

析,可知《本草经疏》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至于在某些医生的心目里,恐怕口

渴、不寐、盗汗、血证、热痹、癫狂、便秘、高血压、细菌感染、舌红、苔黄

、脉数都是运用附子的禁忌。岳美中先生就认为吐衄、肠红、暑月湿热都不宜

服附子。但是,这些症状或病症绝不是决定用不用附子的标准。一方面,孤立

的症状不能说明什么,要结合整体的辨证看。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即使是阴

虚等证候也有试用附子的可能。再说,附子不是单用,而是与其他药物合用,

而且可以调整剂量,所以完全可以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调动附子的偏性。

写到这里,不难发现,标题是附子的禁忌,实际却在破除附子的禁忌。的确是

这样。由于前面所述讲大大扩大了一般人心目中的附子应用范围,使得过去认

为的附子的禁忌变得不再那么绝对了。当然,话说回来,笔者决不是鼓励滥用

附子,诸如亡阴、热毒壅盛等传统视为禁忌的病症、证候,还是应该采取谨慎

的态度。即使是前文提到有试用附子机会的情况,也是应该慎用附子的。

关于用附子的禁忌,传统的说法不可尽信,经过前面的分析,已无疑义。但是

,到底哪些真是用附子的禁忌呢?本文只是提出问题而已,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笔者在此提出一条研究的思路,即深入研究古今医案文献,对用附子而导致

不良后果的医案或报道(但要排除附子中毒)加以总结,以此来归纳用附子的

禁忌。这一思路的要点,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臆测,避免

 应用附子及附子复方的的名医很多,因篇幅关系,这里重点介绍其中有代表性

 祝味菊(1884~1951年),浙江山阴人。童年随父入蜀,1917年入四川军医学

校攻读二年,随后东渡日本考查医学。1926年由川入沪,曾任中国医学院教授

,神州医学总会执行委员等职。祝氏治学推崇仲景、景岳诸家。著有《伤寒质

难》,提出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临证擅用附子,有?祝附子?之美誉。

祝氏认为温扶元阳首推黄附片,沉寒痼冷可用生附片。服用各类附子,必须先

以热水煎煮至半小时以上,再纳他药同煎,则附子之麻味消失,虽温而勿僭矣

。川产黄附片乃盐卤所制,其性纯正,故称为佳品。祝氏在伤寒中擅用附子,

他认为神经中枢为指挥抗战之首府,神衰者附子以壮之;其为虚性兴奋也,龙

、磁以潜之。心脏为血液运输之枢纽,其疲劳而有衰惫之象者,附子配伍枣仁

以强之。至于形虚气怯、神萎力疲者,独任附子振奋细胞,活跃抗力,以奏捍

 祝氏阐发温潜之法,为其临证用附子一大特色。他认为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

内,阳浮于上也。其为兴奋,乃虚性之兴奋也。甘凉之剂可令小安,缓和之效

也。因其小效而频服之,则气愈怯而阳愈浮矣。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

自秘也。大凡神经衰弱者,易于疲劳,又易于兴奋,滋阴清火之法,虽有缓解

兴奋之效,然其滋柔阴腻之性,足以戕贼元阳,非至善之道也。宜与温潜之药

。温以壮其怯,潜以平其逆,不可因其外形之兴奋而滥与清滋之药也。常用附

子配磁石,其门人陈苏生先生为之注解:?附子兴奋,磁石镇静,兴奋伍镇静

,失其兴奋镇静而为强壮。?温潜之法,当伴祝氏医名而不朽。

吴佩衡(1886~1971年),生于四川省会理县,1921年至云南行医,1939

年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建国后任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吴氏从事中医临床

、教学60年,擅长内妇儿科,尤对仲景学说有深入探究。吴氏临证擅用附子,

应用范围广,投药剂量大,配伍方法多,每能起大症、救沉疴,因而有?吴附

吴氏曾撰《中药十大?主帅?》一文,将附子列为主帅之首。他用附子剂量很

大,用量最大者,为一虚寒胃痛患者,一剂药中竟用附子

450g(其中白附片300g、生盐附子150g),而一仅10天的婴儿患目赤肿痛,
一剂药中附子也竟用10g。他认为附子之应用贵在煮透,不在制透,必须煮
至不麻口为度。凡有附子之方剂,必先用较大之煮药器,加多量开水,以
猛火将附子煮熟,剂量五钱至二两者,煮沸二至三小时,如加量,则应增加
煮沸时间,若久煮水已减少,可

酌加开水,煮熟后,由他人先试尝药液少许;总以不麻口为度,可免服后中毒

,试尝后半小时内,如已不麻口,再加入余药继续煮十至二十分钟,即可服用

。并嘱服药后三至四小时内,须忌食生冷水果,并避风雨。

《吴佩衡医案》收录伤寒、瘟疫及各科杂病88例,运用附子者57

例,占医案总数的65%,其中不乏危重症、疑难病,特别是真寒假热证辨

徐小圃(1887~1959年),名放,上海宝山人。幼承家学,尽得其父杏圃公之

传,擅长治疗儿科痧痘惊疳,经验宏富,声誉卓著。徐氏行医之初,曾偏重于

小儿纯阳,无烦益火?的理论,用药主?清?。后来由于其子患?伤寒病?

垂危,请挚友祝味菊先生诊治,用附子等药化险为夷,乃虚心向祝氏求教,从

此外感广用麻桂,里证重用姜附,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温阳派大家。观徐氏医

案,其用附子常与潜阳药磁石、龙骨等配伍,可以发现祝味菊先生的影响。但

是,徐氏专攻儿科,在儿科领域里广用附子且多创新,又有超越祝氏处。

如徐氏治小儿丹痧、湿温等热病身热肢冷,常温清并用;暑热渴饮溺长,温清

潜涩兼施;噤口痢虽涕泪俱无,口渴引饮,亦毋需专事养阴而以附子建功;盗

汗、不寐气阴两虚,寓温阳于育阴中;走马牙疳腐烂出血,口气秽恶,并兼小

便清长,乃胃火炽盛而肾阳不足,寒药中加一味附子一剂即效。

特别是在1930年代,上海地区小儿盛行一种疾病,症见发热持续不退,起伏少

汗,头额干灼而两足不温,烦躁,口渴多饮,小便频多且清,俗称?吃茶出尿

病?,后来中西医儿科将其命名为?暑热症?,徐氏是该病最早发现者之一。

他认为此病是阳虚于下,热淫于上,创制清上温下方治疗本病很有疗效,其方

由附片、川连、磁石、龙齿、蛤粉、天花粉、补骨脂、菟丝子、桑螵蛸、白莲

须、缩泉丸组成。此方在当时影响很大,至今还有一些老中医会回忆起当年徐

氏用此方治暑热症的事迹。

 周连三(1889年~1969年),河南人。1908年开始悬壶,行医六十余载。周

氏平生深研《内》、《难》,对仲景典著极为推崇,汉以下则对黄元御学说研

究颇深。由于他长期行医于农村,解放前人民生活饥寒交迫,所以接触到的病

人多为正虚阳弱。从实践中,他认识到:?阳虚之证十之七八,阴虚之证十无

二三。?因此临床善用温阳之法,对附子之应用尤广。

周氏认为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后期应多用温阳之法,若出现四肢厥冷,大

汗淋漓,面白唇淡,呼吸微弱,声音低微,舌苔淡白,脉微欲绝之危证,必用

回阳救逆,以挽命于顷刻。常用茯苓、桂枝各

30g,附片、潞党参各15g,干姜、炙甘草各12g

。周氏认为附子为温肾阳之主药,桂枝为通心阳之佳品,二药

合用,一温一通,多能收效。周氏擅用附子温阳治疗脱疽。他认为本病是由于

心阳不足,功能紊乱,影响到气血的运行,使气滞、血瘀,当寒邪内侵,肾阳

式微,一派寒象相继出现。心肾失调,肝郁不舒,则经络阻塞,气血不通,不

通则痛,诸症丛生,此乃心、肝、肾三经之证,病属阴证范畴。治疗主张以温

肾舒肝、通阳复脉之法。常用炮附子、桂枝、潞党参、白芍、白术、茯苓各

30g,干姜、甘草各15g,黄芪60g,治疗各种脱疽多能收效。

周氏晚年对精神病的中医治疗也颇有研究,尝谓:?癫狂之疾,属热症者有之

,属寒者亦为常见。?缘于脾气不伸,运化失调,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蒙蔽

清窍,正阳不足,运化无权,以致浊阴填塞于上,亦能发病,故每见沉默痴呆

,语无伦次,时悲时喜,四肢厥冷,六脉沉微,汗出遗尿等阳虚之证,治疗即

以温肾补土,助阳扶正。常用茯苓、牡蛎、龙骨各30g,炮附子、潞党参、干

姜各15g,甘草9g为基本方,若痰盛者瓜蒂散先吐之,再以上方加陈皮、半夏

李翰卿(1892年~1972年),字华轩,山西省灵丘县人。李氏自幼随舅父习医

,15岁即能诊治一般疾病,后在山西省立医学传习所学习,毕业后由于医术高

明,就医者络绎不绝,成为山西四大名医之一,解放后曾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

所长。与西医同行合作,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获得成功,该成

果被评为全国十大医学科研成果、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一等奖。

李氏对附子颇有研究。他认为同样是用附子温阳,温心肾必佐以补阴之品而以

小剂量为佳,温脾肾则不必佐用养阴之药而剂量宜大。附子散寒止痛,若与小

茴香、吴茱萸、干姜诸药比较,附子偏重于入肾,癖痛、胃痛、腹痛等兼有肾

阳虚者,用附子效果最好,至若单纯由于肝寒所致疝痛、腹痛则小茴香、吴茱

萸效佳,单纯胃寒作痛则以干姜为好。特别要提出的是:李氏认为附子治疗心

力衰竭时剂量宜小,治亡阳证两便失禁、肢厥脉微时剂量宜大。

当代山西名医朱进忠先生是李氏弟子,所著《中医临床经验与方法》(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记载了李氏以小剂量附子治疗心衰的案例。患者郝某某

,女,36岁。21岁结婚,婚后不久即心悸气短,偶有咳血,某院诊断为风心、

二尖瓣狭窄、房颤。3年前产第2胎后病情加剧,反复咳血,手术治疗后出现

房颤、心衰、腹水,治疗2年无效。其症见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心悸心

烦,全身浮肿,胸腹积水,发绀,口干渴,舌紫暗,苔少,脉细数促,手足心

灼热而指趾反见厥冷。某医以为心肾阴虚,急予滋阴清热。药后腹部坠胀,气

短难续,并时见神昏谵语。请李氏急会诊。云:此病阴阳大衰,正虚邪实,攻

补两难,若不急救心肾之阳,则病者不久于人世矣。急处:附子0.3g,茯苓1g

,白术0.3g,白芍3g,人参1g,杏仁1g,桂枝1g。服药2小时后,气短心悸好转,

1小时后开始排尿,后又连续排尿4次。次日已可平卧,呼吸困难明显

好转,浮肿与腹水亦明显减轻。继进3剂,浮肿全消,能下地活动。一医云:

如此重病,竟用如此轻剂,岂能顶事。改用较大剂量真武汤合生脉散,服药

1剂,病情又剧,再请李氏会诊,改用小剂真武而好转。如此重病,仅用

0.3g附子而获奇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朱卓夫(1893年~1969年),字先敬,湖南湘潭县人,著名中医学家。因曾祖

身患痼疾五年,遍延名医不救,悲而学医。1957年组建湘潭市中医院任业务院

长,1959年受聘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著有《临证心得》一书,

《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亦选载其部分医案。

朱氏平生最喜用附子,也最善用附子。他认为凡见症有面苍、汗出、溲清、舌

淡,即可放胆使用。戴阳之面赤如妆,虚阳上浮之舌红少津,阳虚之吐血,过

用寒凉使实热化为虚寒之麻疹,脾阳不运胃津之消渴等等阴阳疑似之证,在辨

证准确之后,也当机立断,重用附子。如遇真阳衰竭,脱症蜂起,奄奄一息,

顷刻待毙之际,附子不仅重用60g以上,且常用生附子直追残阳,挽回生机。

大吐大泻,阳随阴脱,用大剂量附子理中汤加木瓜;朝食暮吐,反胃重症,用

生附子炭剂,乘热投入姜汁研末蜜丸作根治法;肾阳虚水湿内停之水肿,水气

上泛之眩晕,水泛为痰之咳喘,均用大剂真武汤加味;肾虚水肿,经久不愈之

慢性肾炎用济生肾气丸;消渴引饮,饮一溲二之下消用肾气丸加乌梅、花粉等

,都是以附子为主药而重用。但在上热下寒、从阳引阴、引火归元的辨治中,

附子用量则较轻微。误表戴阳之伤寒坏症,面赤身热烦渴,大便反泻,舌苔两

边白润舌中红燥,乃上热下寒,用益元汤,扶阳滋阴并用,附子用量中等。阳

气不得入于阴致阴虚失眠盗汗,用附子以为补阴响导从阳引阴,每用二加龙骨

汤加枣仁、浮小麦;阴虚于下,虚阳上浮的虚火喉症,用李纪方镇阴煎;肾不

纳气,虚阳上浮的气喘,用《冯氏锦囊》全真一气汤,以附子与淮牛膝配伍引

火归元,则附子用量又极轻微

傅梦商(1895年~1988年),浙江人,行医六十余年,屡起大证,享誉遐

迩。平生探究伤寒,尤其对厥少两经的虚寒证辨析入微,笃信《内经》?邪之

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之旨,因此临证主

张温补,处方善用附子,有?附子先生?之称。

傅氏处方擅长温补,用药赞赏附子,颇多卓识。如见脉弱舌红,阴药之中少佐

附子以促进运化,龟版配附子能收引虚阳以返窟宅。又如脉濡舌黄不专事芳化

,投附子辛热走窜,开郁达邪,穿透湿热屏障,而迅速获得转机。至于诸虚百

疾,常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附子一味,以振奋阳气,疏通气血,则一阳来复,

遍体皆春,故取效甚佳。

李彦师(1906年~1978年),四川省大足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后由川入黔

,一直行医,1958年任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伤寒教研室主任。李氏对《伤寒》

、《金匮》研究精深,著有《伤寒金匮条辨》。临证重视阳气,擅长补火,有

李氏善用附子补火回阳,常用量15~30g,甚达50g以上,疗效显著而从未发

现中毒症状,认为关键在于注重附子的炮制与煎服法,指出处方中附子必标明

另包先煎?,煎药前先将附片放在火上烤微焦起泡,再用足量冷水浸泡,先

煎1小时,尝无麻味后,再加余药同煎;或先用童便浸煮附子,取出清水洗净

后与它药同煎;或方中配伍生甘草、白蜜、生姜等可以缓毒。治虚寒久泻内
服附子粳米汤加减,外敷方用附片30g(用热酒泡软,打烂),赤石脂末30g

,加食醋与热米饭同捣如稀泥,每晚敷于神阙至关元穴处,用绷带缠腰固定,疗效

 姜春华(1908年~1992年),字实秋,江苏南通县人。姜氏幼承庭训,复从陆

渊雷先生游,后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解放后历任上海

第一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博士生

导师、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等,是现代杰出的中医学家。

姜氏对经方以及后世各家用附子进行研究,善用附子治疗心力衰竭和一切虚寒

疾病。他治疗风心病舌绛、咯血用附子毫不犹豫,指出附子能强心,改善肺循

环,肺循环改善则郁血改善,郁血改善,则血可止。此不止之止,正是古人‘

毋见血而止血’的明训,是符合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精神的。他治疗慢性炎症

善将附子与清热解毒药同用,认为温阳益气药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调整内分

泌的功能,保护和促进免疫机能的作用,能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清热解毒

药能抑菌、抑毒、抗病原,并有抑制免疫变态反应作用。与清热解毒药配伍,

既有促进,又有抑制,起到相反相成增加疗效的结果。用此法治疗多年沉痼、

慢性炎症,往往做到迎刃而解,取得显著疗效。

陈苏生(1909年~1999年),江苏武进人,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他曾先后师事

沈仲芳、钟符卿、祝味菊等名中医,与祝味菊先生合著之《伤寒质难》颇获时

誉。陈氏临证继承乃师祝味菊先生用附子之经验,并结合多年之实践,以附子

为主,运用温阳四法,颇得配伍之妙谛。

 温潜法,是指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本法温阳药用量较少,潜镇药用量偏大,

有引火归元、导龙入海的作用,适用于阳浮于上、上盛下虚之类病症。温滋法

,是指温阳药与滋阴药同用。适用于阳衰而阴亦不足,证见虚烦懊憹、失眠怔

忡、肢节酸楚者。温通法,即温阳药与通利药同用,临床常用来治疗痰饮诸症

。因为痰饮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正因阳气不足,所以召致阴邪凝聚。苟患

者阳用彰明,何致产生饮症?《金匮》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

治饮大法,实际上仍然是扶持阳用的一法。温泄法,即温阳药与解毒泄浊药同

用。此常用于阳气衰微,秽浊凝聚诸症,一方面是阳气之不足,一方面是阴霾

之凝滞,故益火温阳与解毒泄浊同用,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有相辅

徐仲才(1911年~1991年),上海宝山人。是徐小圃先生哲嗣,祝味菊先生高

足,擅长治疗内、儿科疾病,曾任上海龙华医院副院长。徐氏对附子的应用得

自家传和师授,又有他自己独到的经验。

徐氏擅用附子治疗一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一般认为是热毒,以清凉宣透为

主,当麻疹肺炎合并心衰时,则可加用附子温阳强心;对白喉的治疗以养阴清

热为主,但当白喉外毒素引起中毒性心肌炎而出现心脏危象时,就必须在养阴

清热方中加附子,以强心防脱。对于霍乱、吐泻引起脱水,口干瘦瘪,固然表

现为明显的阴虚,其实阳也随之而虚,如手足冷、脉细弱。有时补阴反而增加

腹泻,此时需要用附子理中,才是治本之策。解放前,治疗很多小儿暑热证,

表现为喝水特多,小便特多,用徐小圃先生的清上温下法,效果非常好。清上

用石膏、黄连、莲子心等,温下主要用附子。

周康(1931年~ ),主任医师。祖传中医,1947年攻读中央国医馆医疗专业

,1950年毕业后参加上海市高级医学进修班进修现代医学3年,毕业后一直致

力于精神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历任中华全国中医脑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地区中医脑病研究协作

组组长、上海市中医脑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代精神科

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周氏长期在精神科临床第一线工作,通过亲身实践推陈出新,突破了前人的局

限,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就附子用治精神分裂症而言,周氏早在1966年即发

表自拟桂附壮阳剂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此后又进一步摸索发展,简化处

方为附、桂、姜、草四味(四逆加桂汤)。尤其对附子之运用不断增量,最高

达120g,病人阳气不足之征象方始改变,并在1980年发表了大剂附子论治精

神分裂症的论文。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敢于怀疑古人,独

立思考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发扬。

章次公(1903—1959),江苏丹徒人。16岁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

后在上海行医,并在母校及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等校任教,晚年调北京

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人多知章氏是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革新家,对虫

类药很有研究,却不知章氏也是擅用附子之大家。笔者对朱良春主编、1999年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章次公医术经验集》所录医案作了一番统计,共有医

案726则,其中运用附子者有144则,占19.8%。医案分内、妇、儿、外四科

,共设56个门类,而附子涉及四科34个门类,占59.6%。由此可以看出章氏

运用附子涉及病种之广。

章氏运用附子经验颇多,这里择要介绍一二。

温热病用附子非治疗之常规,而是权变之法。因?体弱之人,而病极严重之温

邪,缠绵时日,正气更伤?,?夫正气旺盛则生,衰竭时死?,此时?当权衡

其轻重缓急,不可墨守成规?,?只有扶持正气最为紧要?。而?苦寒香开之

药,势难再进?,?纯用清温开泄,祸不旋踵?。

 在此紧要关口务必辨证明确,其要点在于神色和脉象。如见面寒黄晦,脉搏细

数(暑温、湿热门李案);面黄神萎,两脉糊数(施案);神气萧然,两脉沉细不

鼓指,两脉不整调(潘案);脉微欲绝(温热门陈案);面容黯淡(温疫门金案),

必须着力扶正强心,保护阳气顾护阴液,用药则常以附子配生地。因当此局面

,常常一面津液干涸,一面心脏衰弱,若专用附子强心,则其津液益干涸;若

专滋津液,则对心脏衰弱无效,于此只有采用两全之法,即以附子与生地同用

,强心滋液,双管齐下,心脏既得维持,津液亦不至于涸矣。或径用全真一气

汤,改熟地为鲜生地。还有将全真一气汤与紫雪丹并用,一面育阴扶正,一面

慧神祛邪,颇具新意。而用药后确能收热渐退、心脏功能渐复之疗效,不得不

让人佩服章氏认证之准确,投药之胆识,配伍之巧妙,效果之优良。

章氏治痛证常用附子。如头痛,或配伍养血祛风通络化瘀之品,取其大辛大热

,祛表里之沉寒,通络脉之瘀滞(头痛门王案);或配伍养阴补血之药,用之升

清阳,并且静中有动,始能生化不息(殷案)。

又如痹证。章案痹证门2l案有13案用附子。考其用附子之法,一是常与养血

药如当归同用以温养气血,二是常与祛风散寒药同用如细辛以增强止痛之力,

三是常与虫类药如蜈蚣、全蝎同用搜剔脉络。曾治张男,患坐骨神经痛,用附

子温阳散寒,配伍全蝎祛风止痛,丹皮、归、芍活血,小金丹搜风散寒,逐瘀

还如胃脘痛因寒而作痛者,章氏多用附子取效。或配延胡索之行气活血,或配

杏仁泥之疏利开通,或配荜茇之温中暖胃,或配参、术之益气健脾,或从乌头

赤石脂丸化裁,固胃肠止腹痛。

章氏认为血证若用附子?当以黄土汤方意为法?。因?配伍之药如地黄、阿胶

、黄芩、甘草、白术、黄土与附子调剂?,则附子?不为祸害?。如治刘男,

用温性止血剂,药后血不止?,二诊舍附子之辛温而获效。又如治郭男溲血

案,认为其病在肾,虽痛亦虚,故用附子等温补,但三诊时发现?前方用附,

溲血不减,去附则其效大见?。而治丁幼,泄泻而后见便血,用仲景黄土汤原

方去生地加党参、炮姜炭、川连,颇有效验。可见章氏在血证中应用附子是有

章氏曾说:?有时失眠患者,单纯用养阴、安神、镇静药效果不佳时,适当加

入桂、附一类兴奋药,每可奏效。?如失眠门周案、冯案,均是宁心安神、镇

静除烦剂中加入附子。周女,时时作哕,苔白腻满布,以往叠用滋阴安神剂无

效,根据?胃不和则卧不安?义,用半夏秫米汤加附子、肉桂温阳,阳气充足

则湿邪自化,二剂而得安寐。姚男,头昏,夜难安寐,口干唇碎,夜必小便数

次,口干不可名状,状似热证,但舌质淡白无华,脉象沉细无力,用全真一气

读完《章次公医案》后,掩卷深思,觉得章次公先生在临证中,擅于运用

附子。据初步统计,《章次公医案》中使用附子者141案,占全部医案723
案的20%。所用病种包括:内科的感冒、湿温、暑温、温热、温疫、咳喘、肺痨

、血证、胸痹、头痛、肝风、肝阳、痹证、腰痛、胃痛、泄泻、痢疾、肿胀、

失眠、虚劳、疟疾、黄疵、疝气,妇科之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胎前、产后

,儿科之温病、惊厥、麻疹、泄利,外科之流注、阑尾炎、腹膜炎等,涉及内

、外、妇、儿诸科,病种达35种之多充分发挥了附子一药多用的作用。对其运

用附子的经验探讨如下:

  张元素说附子?大辛大热,气厚微薄,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浮中有沉,无所

不至。?章氏用附子配伍不同的药物,用以驱逐表里之寒。

 章氏用附子解在表之寒,用于治疗阳虚感冒。其经验是无汗配麻黄

,以麻黄细辛附子汤为基础;有汗配桂枝,以桂枝加附子汤为基础,扶阳解表。

(1):女,形寒骨楚,一身拘急不舒,此风寒外束之象;胸闷,喜太息,

舌前光红,虽渴欲冷饮,而脉不见洪大,仍见温散。麻黄2 g,荆芥5 g,紫苏叶

6 g,川芎5 g,枳实9 g,神曲9 g,全栝楼12 g,晚蚕沙9 g,杏仁泥12 g,甘草

3 g。二诊:药后渴喜冷饮转为思沸饮,此露真寒之本质矣。可见胸闷,喜太息与

两脉软数,皆寒为之也。生麻黄3 g,炮附片5 g,细辛3 g,白芷9 g,羌活6 g

,毕澄茄9 g,晚蚕沙9 g,生姜5 g。二诊病机明朗,遂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
味治之。对于感冒风寒汗出而冷者

,则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

(2):男,老年人各部机能皆形衰减,稍有感冒,遂困惫异常,冷汗如渖

。与桂枝汤加附子,咳加紫菀、苔腻加草果。方用桂枝5 g,炮附子5 g,白芥子

5 g,杭芍12 g,炙紫菀9 g,煨草果6 g,粉草3 g,羌活6 g,桑寄生12 g,香白芷

9 g,生姜5 g,大枣10 g。其运用附子治感冒完全取法于张仲景,又不拘泥于仲景
方,能够针对具体病人的情况灵活加减,故能效如桴鼓。

《本草正义》记载附子?外则达皮毛而出表寒,里则达

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因此,章氏除用附子助阳解表以除表寒外,已用于除内脏上、中、下三焦之寒

散上焦之寒治肺寒咳喘。例:咳喘案。女,肺主皮毛,咳喘而恶寒特甚;肝失

调达,因拂逆而右胁作痛。炮附子4.5 g,醋炒柴胡4.5 g,北细辛1.8 g,旋覆花9 g

,青皮6 g,白芍9 g。

温散中焦之寒主要用于胃寒泛酸证、胃寒脘痛证以及心下痞证。

例1:胃痛案。男,二诊:非溃疡性疾患,以吐酸为主症者,附子粳米汤、吴

茱萸汤皆其选也。炮附子9 g,吴茱萸2.4 g,半夏12 g,党参12 g,炙甘草

。此例为胃寒泛酸证。以附子、吴茱萸温胃散寒,不治酸而酸自止。

例2:胃痛案。女,离药则胃部依然攻筑上下作痛,此气体也。阿魏9 g

,附块9 g,荜茇9 g,川芎9 g,当归9 g,黑丑、白丑各9 g,五灵脂15 g

,沉香曲12 g,延胡索12 g,甘松6 g,川朴3g,莱菔子9g。

此为胃寒脘痛证,寒则气凝而不通,不通则痛。用附子散寒凝,配行气和血之

品,寒凝得散,气血流畅,则疼痛自止。

例3:胃痛案。男,进芳香挥发之属,心下痞满者,自觉有攻筑之状,大便秘

结,此五泻心汤之一也。炮附块6 g,姜川连1.2 g,乌药9 g,生枳实9 g,蓬

莪术9 g,熟锦纹9 g,炒黄芩5 g,槟榔9 g,莱菔子9g,谷芽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泉州有名的老中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