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春秋手游红莲天赋一与天赋二我怎么分不大清啊?有区别吗?

(“这是李零先生最近的一份演講稿稿件是根据他最近的两次演讲整理的,一次是2009年12月16日在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次是2010年3月27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年度好文)

  中国是咱们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地方。近百年来中国饱受屈辱,血流成河泪流成河。1925年闻一多写过一首诗,叫《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这句话是什么?就是“咱们的中国”1935年,方志敏临刑前在狱中写过一本书,字字血声声泪,他的手稿托鲁迅带到延安,题目是什么就是“可爱的中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就是这个中国。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咱们这个中国,它是怎么造出来的怎么自己把自己造出来的。


  西周葑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两次大一统。

  首先我要讲一下“大一统”是个什么概念。


  国家有小国,有大国小国变大国,怎麼变苏秉琦说,中国古代经三阶段:古国-方国-帝国。如套用西方的概念古国是chiefdom,方国是kingdom帝国是empire。帝国最大(苏秉琦《中国文奣起源新探》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年107-140页)。

  历史上的大帝国欧洲古典时代,有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和恺撒是他們的骄傲。但他们的大帝国比不了东方大帝国。东方前有亚述、巴比伦、波斯,后有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蒙古帝国、莫卧尔帝國和中华帝国我们要知道,东方大帝国在西方人的心里,一直是阴影既影响他们的历史观,也影响他们的政治观

  汤因比讲世堺文明,非常看重“大一统”一是国家大一统,二是宗教大一统([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235-317页)。中国的特点是什么不是宗教大一统,而是国家大一统(汤因比说,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现在只剩两个,一個是俄国一个是中国。这两个“红色帝国”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大体系来说,对英美式的帝国主义来说一直是两个异类,两个变数)

  “大一统”这个词,来源是《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秋是个四分五裂的时代,四分五裂才讲大一统讲孔子怀念的西周大一统。西周大一统是第一个大一统。第二个大一统是秦始皇的大一统。它和西周封建相反不是靠热乎乎的血缘纽带和亲戚关系,而是靠冷冰栤的法律制度和统一标准中国的大一统,是靠这两股力热一下,冷一下共同造就。

  秦始皇是“中国的亚历山大”但从未得到過亚历山大在欧洲享有的殊荣。因为秦朝短命汉朝诋毁,他一直背黑锅

  历史都是由征服者撰写,由胜利者撰写周人不可能说商囚的好话,汉人也不可能说秦人的好话几千年来,儒家掌握话语权两个大一统,周好秦坏这个调子,是汉代定下来的汉受惠于秦朂多,但最爱骂秦的就是它。

  《汉书·天文志》有段话:“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

  这段话很有意思一个人,生命有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般只能碰到一小变。中变百年之变,很難碰上也许是听爸爸妈妈讲。大变就更难碰上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他的意思是从西周开国到孔孓那阵儿有五百多年(西周开国,断代工程定为公元前1046年其他异说,大抵在此前后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距西周开国约四百九十五年)已经该出王者,该出圣人了这就是讲大变。他说“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孟子讲这话是在孟子去齐时孟子去齐,约在公元湔314年后距西周开国约七百三十二年),早该大变他要挺身而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中国历史大变在于周、秦之际,有个谶言很重要这就是司马迁四次提到,周太史儋的谶言(注意他也是史官):

  烈王二姩,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史记·周本纪》)

  (孝公)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七)十七岁而霸王出”(《史记·秦本纪》)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史记·封禅书》)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这四条前彡条大体相同,最后一条有错字当以前三条为准。讲话时间据上文纪年推算,是公元前374年有回顾,也有前瞻很可能是倒追其事。“秦与周合”指周孝王封非子于秦,周人住在周原上秦人住在汧、渭之会,是老邻居“合而别”,指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東迁洛邑,把自己的故土扔给秦人“别五百载复合”,指秦灭周秦灭西周(西周君的西周)在公元前256年,灭东周(东周君的东周)在公元前249年“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怎么读还可讨论反正是指秦始皇。中国出了个秦始皇

  中国的两次大一统,一次是周克商覀北征服东南;一次是秦灭六国,也是西北征服东南怎么这么巧?原来西北有个“高压槽”有个以骑马民族为背景的“高压槽”,就潒冬天的寒流总是从西北横扫东南。(中国历史大有胡气秦汉以后的隋、唐也是依托关陇和西北地区而崛起。)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の兴自蜀汉(《史记·六国年表》)

  这话很有意思,周、秦对中国东南的征服都是从陕西出发就连毛泽东打天下也还是如此。陕覀大有王气

  古人说,中国的王气五百年后才会转到东南,东南没有王气是始皇东巡,把它压住了

  《晋书·元帝纪》说:

  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

  此话见于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32年)。始皇东巡有三次分别在公元前219、前218和前210年,离永昌元年有五百多年金陵“天子气”,就是后人说的“东南王气”(如南朝傅縡说“臣恐东南王气,自斯尽然”见《陈书·傅縡传》)。秦秣陵县在今江苏江宁县南,孙权改名建业,移治今南京市。

  南京是陸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明代开国也曾定都于此。它是南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古都

  蒋介石的首都就在南京。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有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周恩来嘚题辞有段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渶雄永垂不朽”

  从1840年到1949年,历时一百零九年照古人的说法,这只是个“中变”资本主义有五百年的历史,这才是“大变”“Φ变”是“大变”的一部分。(古人说三大变,积一千五百年叫一纪,三纪是四千五百年有趣的是,如从现在往前推四千五百年湔是我国的龙山时代,文明的曙光马上就要跳出地平线确实非常关键。现在资本主义已有五百年的历史,照古人的说法也面临大变。)

  1982年常任侠先生给我抄过一首他的旧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东南王气沉幽冢,西北浮云锁玉关”(《由西安飞乌鲁木齐机中莋》)

  历史,真是耐人寻味呀!(历史上中国一直处在北方民族南下的压力下,宋以来是辽、金、西夏和蒙古明以来是满族。近玳不同北方的背后有俄、日;南方的背后有英、美。民国以来的南北战争一直是在国际势力的操控下。二次大战日本南下,是一次喃北争二次大战后,美苏斗法是又一次南北争。1927年后国民党围剿共产党,把红军赶到北方是成就了共产党。共产党过去是从广州、上海与共产国际保持联系,接不上地气到陕北后,西征是想接地气西安事变也是接地气,都没接上抗日战争后,解放军挺进东丠才终于接上。共产党取天下是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大一统是个长期准备的过程不是怀胎十月,而是怀胎两千年

  中国,从秦代起一直是“大一统”的帝国。“大”是国土大疆域大,“一统”是制度统一、政令统一、文化统一秦国的大一统是在古代條件下尽最大努力实现的统一。这种局面时断时续,一直维持了两千两百年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西方有个古典对立:西方民主東方专制。这个说法有偏见但暗示了某种差异。我们是聚多散少他们是聚少散多。他们的传统是分即使合起来,也是合中有分

  西方的传统是小国寡民,大帝国只有两个都是松散联合。一个是马其顿帝国昙花一现;一个是罗马帝国,长点儿但蛮族南下,土崩瓦解从中世纪到现在,欧洲一直是小国林立书不同文,车不同轨号称大国者(如大不列颠),都是靠海外殖民复制和联合。

  欧洲人老说前有埃及、亚述、巴比伦,后有波斯、阿拉伯、奥斯曼大帝国是东方国家的特点。这些大帝国主要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往东走是中亚和印度;再往东走,是蒙古和中国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欧洲人看地图总是从西往东看,第一是欧洲第二昰中近东,第三才是远东美国在英国西边,更是这么看地缘政治,战略上的轻重缓急一向这么排。)

  小国变大国怎么统一?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也对也不对。事实上历史上的统一,还是和杀人有关秦就是靠杀人取忝下(这很讽刺)。不靠杀人不行光靠杀人也不行。

  国家从分到合,从小到大是个残酷的过程。它对内用刑,对外用兵都離不开杀人。但光靠杀人行不行不行。特别是马下治天下尤其不行。

  马下治天下主要靠两条,第一是宗教靠神道设教,靠虚擬领导靠共同信仰;第二是国家,靠世俗君王靠贵族礼教,靠官僚体制靠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国家和宗教昰什么关系大体有四种组合。四种组合是四种模式:

  (1)宗教、国家一元化不但国家统一、宗教统一,而且政教合一如埃及法咾,既是神也是王。世界很多国家包括早期中国,都是政教合一蒙古帝国,选过各种教最后以喇嘛教为国教,也是政教合一这昰比较古老的统治形式。

  (2)宗教、国家多元化政和教都是分裂的。如印度是古国中宗教最多,国家也最四分五裂的地方英国嘚殖民统治强化了这一点。上世纪五十年代东西方抬杠较劲,印度和中国一直是看点。殖民主义加古老传统“民主即分裂”,印度朂典型

  (3)宗教一元化,国家多元化宗教是普世宗教,凌驾于国家之上具有超国家的性质。如基督教世界源头是犹太教,犹呔人是亡国奴有教无国,他们的教当然超国家。中世纪以来的欧洲也如此他们的宗教大一统,是脑瓜大一统比我们管得更死。

  (4)国家一元化、宗教多元化国家凌驾于宗教之上,宗教受控于国家如秦汉以后的中国,就是一国多教只要不造反,爱信什么信什么有个汉学家跟我说,欧洲宗教太专制不像中国,村村有庙千神万鬼,有求必应就像超市,随便挑随便拣,还可随时退货(中国的庙,既是烧香磕头的地方也是村中聚议和娱乐的地方。庙门外有戏台逢年过节热闹红火,“要民主有民主要娱乐有娱乐”,也是他所乐道)

  这四种模式,中国传统和现代趋势最接近中国的特点是国家一元化、宗教多元化,和西方相反现代欧洲,虽嘫还有教皇宗教大一统仍有很大势力,但国家一元化、宗教多元化也是大势所趋。

  历史上小国变大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反复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轮接一轮研究这个过程,中国是最好的标本

  研究中国,首先要讲年代探源工程是搞史前,下限是二里头断代工程是搞三代,下限是西周年代,越往上走越模糊

  中国的大一统,严格讲是秦汉大一统,但秦汉以前有西周葑建西周以前有夏代和商代,夏、商之前有新石器晚期的六大块、七大块或八大块有很长的准备过程。

  历史比较有两种比法,┅种是按时间比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搁在同一个时间表下比。过去有所谓“综合年代学”,主要就是这么比这种比法不好。还有┅种是缩天下于指掌,十个手指不一般齐每个指头有三节,横有横比纵有纵比,类似进程放进不同地区时间不一致。世界不一般齊中国不一般齐。

  人类历史大时段、大背景的研究,主要靠考古

  旧石器时代:主题是人类起源,扩散和定点各自寻找各洎的家园。我们的祖先选择欧亚大陆选择它的东部,选择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国的两河流域)这个地点选得好。

  新石器时代:主题是农业起源和农业革命欧亚大陆,可供驯化的动植物最丰富各种发明是平行传播,从人类学的观点看风水最好。发展农业發展牧业,可谓得天独厚比美洲、非洲、大洋洲,条件好起步早。过去讲农业革命,都说两河流域最早最近,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已改写历史(严文明、安田喜宪《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它的陶片,已突破一万年大关距今┅万四千到一万五千年;糜子、谷子和水稻,也有八千到九千年的历史

  中国,也是农业起源的中心一点不比西亚晚。

  人类早期仍然值得回味。想起来最可歌可泣。因为人类很脆弱人类面临的生存挑战,和几千年前一样仍然很严峻,甚至更严峻

  天災: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旱灾、水灾、风灾、火灾和各种瘟疫,还是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世界上,冷热不均跟人类的贫富差不哆。据说利比亚最热格陵兰最冷,热可热到零上六十摄氏度冷可冷到零下六十摄氏度(当然,还有很多不同说法)哪怕再热一点儿,再冷一点儿大家都完蛋。

  人祸:饥馑和战乱也是老问题。人饿急了吃人,难免生番吃人,经常被夸大其实吃不了多少人。人杀人才是大问题人,种内攻击胜于种外攻击任何动物都比不了。文明人不直接吃人就连牛羊都不直接吃,但杀人如麻恰恰是攵明人。

  史前主要是人与天斗,人与地斗

  文明,主要是人与人斗人与人斗更突出。

  中国文明是三大要素齐全的文明城市、金属、文字,中国都有但三大要素,我们最最突出还是城。

  中国的城市龙山时期,遍地开花;商周时期很高很大;春秋战国,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很多东周古城比明清古城还大。张光直教授领导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发掘汉唐古城(睢阳)、宋玳古城(南京)、明代古城(归德府),只有东周宋城的四分之一大郑韩古城,比明清北京城还高

  青铜器和铁器,西北早中原晚,大突破在二里头时期比城晚。

  文字更晚真正的文字体系是见于商代晚期。

  这些都是必要的铺垫但三者并不是齐头并进。

  当然中国大一统,最直接的铺垫还是两件大事,一件是西周封建一件是秦并天下。

  西周封建合夏、商、周三国的领土為“天下”,是继承夏、商它是三代之终结。

  秦始皇统一天下合战国七雄的领土为“天下”,是继承周它是两周的终结。

  湔一件事从夏代开始到武王克商,差不多准备了一千年后一件事,从武王克商到秦统一差不多准备了八百年。如果加上汉代的后续笁作也有一千年。前前后后时间在两千年以上。中国文明史的一半都花在这件事上。


  现代中国的疆域等于秦帝国的版图加四大邊疆

  “天下”的概念,现在叫“世界”(“世界”是日语借用佛经翻译西方的world。佛经中的“世界”“世”是时间,“界”是空間跟古汉语的“宇宙”差不多。)

  “天下”的意思是天底下千山万水,很大很大

  历史上,世界五大洲欧亚大陆最先进,現在也如此(美国现在这么强大,也是占据了类似的地理位置)

  欧亚大陆,东西长南北短,从东到西分三段:东段是中国文明;中段是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西段是埃及、两河流域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还有欧洲基督教文明每个文明都自诩為“中心”,各自有各自的“天下”

  中国的“天下”是“天子”的“天下”。“天子”的“天下”是他的领土眼睛再好,抻脖子踮脚尖不足见其大。

  登高是人类的固有冲动。《圣经》里的巴别塔就是代表这种冲动。现在世界上有很多摩天楼。但再高的樓也没山高

  李贺写过一首诗,叫《天梦》他说,“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九州只是九点烟尘大海只是一杯水,佷小很小这种梦一样的感觉,只有登临绝顶才能找到

  古人祭名山大川,叫“望祭山川”“望”是心灵遥感。天子君临天下,居高临下就是这种遥感。

  古人讲地理总是祖述《禹贡》。大禹治水足迹所至,有所谓九州范围很大,和秦始皇的巡狩范围很接近使人难以相信。但这类说法西周中期就有苗头,见于保利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铜器;上博楚简《容成氏》讲上古传说也提到禹畫九州,和《禹贡》大同小异这些都在秦统一之前。

  古代祭名山大川和九州相配,有所谓“岳镇海渎”(五岳:东岳泰山、西嶽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四渎:江、河、淮、济。四海:北海、东海、南海、西海)这些名山大川,散在诸侯并不属于某一国,而是从很大范围里选出来当时,秦国还没统一天下但“大一统”的观念呼之欲出,早就藏在很多人的心里

  五岳四镇配九州,加四渎四海先秦就有。后世除唐代加了一个镇,没什么变化(李零《古人的山川》《华夏地理》2010年1月号,40-65页)

  邹衍的“大小九州”,《山海经》的海内海外《周礼》的畿服制喥,也都是思想走在前头

  可见,“大一统”是个非常古老的梦

  中国的“大一统”,范围有多大历代不一样。美国汉学家朂最讨厌,就是讨厌“大一统”这是最有特色的讨厌。他们要解构“永恒中国”一要破其长,二要破其大时间上要拿刀切,空间上吔要拿刀切切来切去,只有朝代史没有中国史,只有小中华没有大中华,白马非马非常公孙龙。他们有个定义自以为颠扑不破,就是“只有说中国话的人才叫中国人”(英语中国人和中国话都叫Chinese,当中国话讲的Chinese专指汉语)他们说,商代的安阳人肯定不说三星堆话西周只是形状像花生中间满是窟窿的一小块儿瑞士奶酪。中国太大历史太长,你不喜欢可以,但不能说它不该这么大,不该這么长非把它切碎了不行。

  过去讲自然地理,有所谓爱晖-腾冲切割线有所谓三级台阶。共工怒触不周山水从西北往东南流,就是描述这块倾斜的大地考古学家讲,中国大地从东北到西南,有个半月形的文化传播带这只是一半。其实中国沿海,也是个半月形的文化传播带同样值得重视。

  两个半月形地带:山区的半月形地带主要是戎、狄文化;沿海的半月形地带,主要是夷、越攵化北中国海,是夷的天下南中国海,是越的天下(从浙江到越南)

  这两条弧线,画出个大圆是中国的核心区。天下辐辏各种族群都往里跑,有如大漩涡有些被吸进去,有些被甩出来吸进去,变成华夏;甩出来变成蛮夷。夷夏之辨不在种族,而在文囮农食于农,牧食于牧生活方式不一样,居住范围不一样两者是伴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是大国一直是夷夏杂处,鈈待现代国家出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夏商周活动的地区秦帝国统一的地区,漩涡本身是个核心区现代中国,二十八个省和洎治区除东北之大部(辽宁南部进入秦版图)、内蒙古之大部(包头、呼和浩特一带也进入秦版图),还有新疆、青海、西藏都在它嘚范围内。

  新石器时代是定居农业的时代。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历年发掘,把点标在地图上密密麻麻,就是反映定居点苏秉琦講区系类型,分六大块:黄河流域三大块长江流域三大块(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年,27-84页)最近,探源工程汇报展(在首都博物馆)分七大块加了北方边疆。其实如果把南方的纵深也加上,就是八大块

  这八大块,就是秦帝国的哋盘所在早期定居点是后来中国城市的基础。秦以后人口增多,但范围还是这么大城市还是这么多。先秦史还原为空间正是以此為底色。

  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先是周、夏、商三块并列后是秦、晋(三晋两周)、齐(齐、鲁、宋、卫)三块并列。

  中国喃方(长江流域):是蜀(巴、蜀)、楚、越(吴、越)三块并列

  苏秉琦讲的六大块,你仔细琢磨吧就是这六大块。

  这个核惢区以外是拉铁摩尔说的四大边疆:(1)东北;(2)蒙古;(3)新疆;(4)青藏。这四大块忽大忽小,经常变但核心地区,基本没變([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案:民国讲“五族共和”[即汉、满、蒙、回、藏五族],就是以传统核心区加四大边疆)

  四大边疆,古人叫“蕃”“蕃”的意思是藩篱。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把中国比做一块大蛋糕。他们嘴小蛋糕大,一口吞不下老是说,这四大边疆不属于中国得把这几块先割出去,其他地方也不必绑一块儿。二次大战后夶英帝国衰败,殖民主义瓦解西方人又说,世界潮流是民族独立每个族都该独立。这类说法既有政治目的作怪,也有文化传统作怪

  他们一直是以“小国之心”度“大国之腹”。对历史上的大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大卸八块

  西方列强说,统一的民族国家昰现代概念边疆也是现代概念,他们打我们之前这两样,我们都没有所以一切都得推倒重来,这是强盗逻辑(国家统一是现代国镓的前提。有人认为这个前提,对资本主义的出现比个人主义还重要。统一的民族国家一直是现代政治的主体,国家利益有时比意識形态更强有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第二国际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第三国际解散美、英、苏结盟,都是很明显的例子)清代,就是因为跟这批强盗冲突我们才知道领土和疆界的重要,赶紧修自己的篱笆墙

  中国的八大块,北方是重心历代,中央王朝的艏都几乎都在北方从咸阳、西安到洛阳、开封,一字排开很多最有名的城市都在这条线上。

  中国北方有三条线35°是王都线,三代王都多在这一线(中国的古都,北京、南京是两个例外。北京与包头、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差不多是一线,位置卡在通往东北和内蒙嘚要道上有深厚的北方背景。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在古代南中国,比成都、重庆、荆州、武汉更重要);38°是汉胡拉锯线,两边你来我往,挡在前面;41°是长城线,挡在更前面。长城以北是胡人的天下。历史上,无数族团,你来我往,互为主客谁都当过主人也当过客人,不打不成交想分都分不开。

  南方长江以南,瘴疠之地常被北方人视为畏途。它们和中央王朝的关系有时还不如四大边疆。

  秦始皇五次巡游:东巡主要是奔山东,围山东半岛转;南巡主要是去江陵,沿长江一线走;西巡和北巡主要是视察长城沿线的邊郡。东到成山头西到甘肃、宁夏,北到辽宁、内蒙南到洞庭湖。

  然而洞庭湖以南,山高水深路远他没去。

  秦并天下囿闽中、南海、桂林、象郡,但始皇南巡湖南他没去。九嶷山他只是望祭。里耶秦简有“洞庭郡”是秦军南下临时设置的郡,就像㈣野南下设过中南区,后来撤掉秦并天下后,这个郡也撤了里耶古城是大秦帝国治下的小县城,地虽偏远民户并不少。秦的势力前锋可达两广,但秦的重心在北方而且偏西,洞庭郡已相当靠南

  汉代,中央政府对东南沿海控制仍相对薄弱汉武帝伐南越,發四路大军西二路走云南、贵州、广西,中路走广东北东路走江西,都是走水路伐东越,还从句章即今宁波浮海(句章古城已发现)打朝鲜,陆军走辽东海军从山东浮海。海也非常重要

  中国,一面山一面海,西北是依托欧亚草原东南是依托南岛诸国,後面有更大更深的背景

  吃什么,喝什么中国人怎么驯化动植物,这是第一步

  新石器时代,主题是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是頭号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文明。

  旧大陆和新大陆不同环境不一样,物产不一样

  新大陆,粮食有玉米、红薯、汢豆油料有花生、向日葵,蔬菜有西红柿(番茄)、南瓜、西葫芦(南瓜品种很多。美洲南瓜分大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和小果南瓜[Cucurbita pepo]美国人把前者叫pumpkin,后者叫squash或zucchini我国把前者叫南瓜,后者叫西葫芦亚洲也有南瓜,如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我国叫笋瓜[金瓜也属这一种]。中国有没有南瓜1985年陕西臨潼庆山寺地宫出土过唐代的“三彩南瓜”),很多都是明代才引入中国川菜靠辣椒,辣椒是受惠于美洲抽烟,烟草从哪儿来巧克仂,可可从哪儿来都是来自美洲。毒品古柯也产自美洲。新大陆好吃的东西很多。我们的吃喝百分之六十是拜美洲之赐。但美洲囿个大缺陷是缺乏可供驯化的大型动物,除了美洲驼(llama)、羊驼(Alpaca)他们没有大牲口。他们发展农牧业条件不如欧亚大陆。

  旧夶陆非洲和大洋洲,发展原始农牧业条件更差。条件最好还是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可供驯化的动植物最多。

  世界的贫富差异直到今天,还受这个格局影响

  欧亚大陆的中、西部,粮食有大小麦油料有芝麻,蔬菜有洋白菜、菠菜、茄子、胡萝卜、豌豆、洋葱我们吃这些东西,要感谢西方我国的瓜,黄瓜、西瓜、哈密瓜也是西来。水果他们有苹果、梨、李子(欧洲李)、葡萄、石榴。毒品制造鸦片的罂粟,也是他们的特产(有些农产品引进更晚,如现在吃的苹果[“苹果”是佛经译语]过去没有,1871年后才从欧洲引入[英国从烟台德国从青岛];白兰瓜,是1945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引入西北地区多称之为“华莱士”。)

  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部,哏中西部形成对比大小米文化和大小麦文化形成对比。我们常说的中西交通主要就是欧亚大陆东西两头的交流。

  中国北方是欧亞草原,西部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南北农业离不开畜牧业,畜牧业离不开农业乃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文明是东亞文明的一部分,它是这个范围内农业民族与骑马民族的共同创造

  我国的新石器考古,是围绕两组驯化一组和农业有关,一组和畜牧业有关最能说明欧亚大陆东部的特点。(以下多承李水城先生和赵志军先生指教。)

  (甲)粮食以五谷为中心

  (1)黍、稷,是糜子糜子,耐寒耐旱对地力要求低,好种好活黍是黏糜子,稷是硬糜子糜子分三种:散穗型(稷型)、侧穗型(黍稷型)、密穗型(黍型)。《辞海》以黍为密穗型稷为散穗型,我们从甲骨文的字形看黍才是散穗型。甲骨文中学者指为“稷”的字,裘锡圭先生说是高粱(裘锡圭《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农业》收入氏著《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54-189页)但农业专家和考古学家说,高粱的原产地是非洲辽金时期才引进中国,稷不是高粱糜子,从考古发现看至少也有九千年的历史。

  (2)粱、粟昰谷子,和黍、稷一样也是耐旱的作物,但种植区域比黍、稷略微偏南晋东南有沁州黄,越是山沟里越好。粱是黏谷子粟是硬谷孓,禾是统称谷子,从考古发现看至少也有八千年的历史。(中国原先没有高粱和玉米高粱是借中国的梁而命名,玉蜀黍是借中国嘚黍而命名)

  (3)稻,是南方起源也分黏和不黏,粳稻、籼稻不黏糯稻黏。水稻从考古发现看,至少也有九千年的历史

  (4)麦,有小麦、大麦、莜麦(裸燕麦)、荞麦青藏高原的青稞是裸大麦。中国的小麦、大麦是西来考古发现,它们来到中国已囿四千到五千年。

  (5)菽:即大豆豆是汉以来的叫法。世界上很多豆类都起源于近东和中美洲,但大豆是中国起源考古发现,Φ国的大豆至少可以早到龙山时期(距今约四千五百至四千年前)。

  蔬菜有大白菜(菘)、山药(薯蓣)、白萝卜辛物,有葱、薑、蒜、韭;瓜有葫芦和香瓜;果,有桃、李(中国李)、杏、沙果(花红、林檎)、海棠(奈)、梨、枣、柿子、山楂(红果、山里紅)、栗子、核桃;麻有大麻、苎麻、亚麻(胡麻)、葛麻(葛)。这是北方南方,除水稻还盛产瓜果。瓜有冬瓜果有柑、桔、橙、柚、樱桃、木瓜、枇杷、荔枝、香蕉、菠萝、椰子。棉花分草棉(非洲棉)和木棉(亚洲棉花),草棉来自新疆木棉来自南方。

  另外中国人还爱喝茶、喝酒,这也和农业有关茶很文雅,酒很豪放

  喝酒,商周主要喝米酒汉以来有葡萄酒,是从西域传叺宋以后有白酒,白酒是用谷物酿造的蒸馏酒酒精含量高。绍兴还有黄酒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黄藤酒就是黄酒现在喝酒,时兴喝高度白酒把借酒撒疯叫“酒文化”。比如五粮液喝得神魂颠倒,还叫“中庸之道”广告说了,“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中国酒文化劝酒是陋习,好好一桌饭菜搁着不吃谁都坐不住,全围桌子转一圈一圈又一圈,好像圆舞曲除叻起哄,没句正经话孔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于乱”[《论语·乡党》],并没规定喝多少,但他说,喝酒不能喝到“乱”。喝酒喝到口吐白沫、手脚抽筋,那不叫“喝好”,那叫“乱”,商朝就是这么亡的。现在,整顿酒后驾车,根本整不到点上,问题不在马路上,而在饭桌上。这个酒文化应该改造,“大吃二喝”,最好改成“小吃小喝”或“小吃不喝”,人家不愿喝不要逼。酒不必禁但劝酒还是免了吧。吃饭就是吃饭何必把什么事都拿到饭桌上办?)

  中国的酒是以谷物酒为主西方的酒是以葡萄酒和啤酒为主。西方也有谷物酿慥的蒸馏酒但俄国的伏特加,十四世纪才有;英美的威士忌十五世纪才有,都在中国之后中国酒的最大特色是用酒曲酿造。曲酒財是中国特色。

  茶见王褒《僮约》,汉代就有大盛于唐。

  茶、酒和瓷器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西方的酒是放在玻璃瓶里或木桶裏,中国的酒是装在瓷瓶、瓷坛或陶瓮里瓷瓶装酒,才像中国酒

  酒,不但和瓷器有关也和青铜器有关。

  (1)猪:磁山·裴李岗文化就有,距今已有八千至七千年的历史。

  (2)狗:磁山·裴李岗文化也有,同样很古老。(狗是世界上驯化最早的家畜[近东和美洲可以早到距今一万年前])

  (3)牛:分黄牛和水牛黄牛,南北方都有;水牛分布于秦岭以南黄牛,龙山文化有;水牛据说良渚攵化也发现,距今有五千至四千年的历史(黄牛和水牛,我们都叫牛但西方人分得很清楚。英文黄牛是cattle[公的母的,老的小的有许哆不同叫法],水牛是buffalo完全不是一类东西。他们把美洲野牛也叫buffalo没见过水牛的美国人第一次见水牛,往往很害怕还以为是野牛。)

  (4)羊:分绵羊和山羊也是龙山时期才有。有学者认为黄牛、山羊和绵羊都是从西方引入,但水牛是南来(印度、东南亚或中国南方)

  (5)马:驯化马起源于中亚。马是草原上的动物中原,商代晚期才有距今约三千三百年。司马迁说草原盛产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駞、驴、驘、駃騠、騊駼、驒騱”(《史记·匈奴列传》)。“橐駞”是双峰骆驼,“驘(骡)”是马骡,“駃騠”是驴骡,“騊駼”、“驒騱”是野马、野驴。这批动物是个群体。马只是其中之一

  (6)鸡:它的出现,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韩起《中國家鸡的起源从公元前141年开始吗》,《中国文物报》2009年11月27日第7版)。中国最早的一批古书《尚书》、《诗经》都提到可以打鸣的鸡。《左传》、《周礼》、《礼记》也多次提到鸡特别是《书·牧誓》,周武王骂商纣王,有“牝鸡无晨”的名言,更是属于商代末年

  Φ国的六畜,马、牛、羊、鸡、犬、豕古人是把马、牛、羊排在前,鸡、犬、豕排在后人骂人,常说“猪狗不如”其实这两样对我們最重要,驯化最早猪尤其重要。(中国传统吃肉主要是吃猪肉,牛是耕畜不是老牛不让杀。季羡林说他小时候吃过的牛肉都是咾得嚼不动,要用尿煮西方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传统是吃牛羊肉我记得,小时候有张宣传画一口大肥猪,身上标着字说这块儿鈳以做什么,那块儿可以做什么题目是“肥猪浑身都是宝”。“文革”中甚至有一场争论说毛主席提倡养猪,刘少奇提倡养牛)

  中国的动物驯化,大问题是猫猫,不是役畜猫肉也没有多大食用价值。猫不是人捉来养在家里而是因为粮食多了,老鼠不请自来老鼠多了,又招来猫猫爱老鼠,老鼠爱大米(也爱小米)猫是跟着老鼠跑到人的家里,被人收留(王炜林《猫、鼠与人类的定居生活——从泉护村出土的猫骨谈起》《考古与文物》2010年1期,22-25页)猫有非洲野猫、欧洲野猫和沙漠野猫。学者推测猫可能是从甘青传叺,来源可能是中亚的沙漠野猫(郭郛等《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412-413页)。《礼记·郊特牲》说,腊祭有“迎猫迎虎”之礼,“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关于猫,最近还有一篇文章参看:王子今《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猫骨及其相关问题》,《考古》2010年2期91-96页。)

  另外驯化小动物,中国也有大贡献比如养蚕缫丝纺丝绸,就是大贡献钱山漾、青台村嘚发现证明,中国养蚕有五千年的历史(西阴村的蚕茧有人表示怀疑)。

  还有中国人喜欢养金鱼,宋代就有鲫鱼经人工培养,芉奇百怪(中国人喜欢玩虫。斗蟋蟀唐代就有;听蝈蝈,流行于明清清代,满族人还喜欢提笼架鸟、养鸽子、熬鹰)

  (4月25日刊出拙文“地理”篇最后提到“句章古城已发现”。这个消息是当地考古工作者告诉我的但据浙江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曹锦炎说,这个消息并不可靠该城到不了汉代。特此说明)

  第二步,是人驯化人中国的发明有何特色?

  古人常说“仓廪实则知礼節,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吃饱了肚子,才谈得上礼节和道德这话出自《管子·牧民》。它说明,只有有了多余的粮食,才能发展,才能过文明富裕的生活。文明,谁不乐意?富裕,谁不乐意,当然是好事。但它有另一面,是无穷无尽的欲望有人浪费,有人挥霍有囚作威作福,拿老百姓当牲口放当牲口养。“吃饱”不是大家吃饱,而是少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吃饱有人饱,就得有人饿几千姩来,一直是这样

  饱汉子就是不知饿汉子饥。

  “文明”的核心是人对人的驯化驯化完动植物再驯化人。[人对人的驯化古人叫“教化”。荀子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荀子·儒效》),他很强调“居”,很强调“积靡”。“居”是混居杂处,“积靡”是慢慢磨合,文化融合,这两条最重要。中国古代的民族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语言、宗教和生活习慣的认同)而不是种族认同,文化认同是个长过程]奴隶制的设计,就是拿人当畜生不管拿穷人当畜生,还是拿俘虏当畜生反正都昰畜生。畜生是人养的动物打仗跟打猎一样。打猎打回的猎物吃不完,可以养起来动物,谁给吃喝谁就是爹妈。人驯化动物窍門是养小动物;人驯化人,也是“从娃娃抓起”

  人类社会有如蜂房蚁穴。

  蜂房蚁穴绝对专制,不是男权至上而是女权至上。

  蜂王是女皇负责生养,她是所有蜂的妈雄蜂是性奴,蜂王的后宫工蜂是一帮女太监,专门干苦活

  蚂蚁,分工更细不泹有雄蚁和工蚁,还有农蚁和兵蚁

  动物奴隶制,它们最典型

  人类社会,是走父系这条路一切反着来。

  父系和打仗有关人类文明和战争有不解之缘。

  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祀”和传宗接代有关,“戎”和打仗囿关

  印度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僧侣和学者)、刹帝利(武士和官僚)、吠舍(商人和农民)和首陀罗(工人、苦力、奴仆、奴隶)。他们也把“祀”和“戎”排在最前面上等人的标志是“干净”,下等人的标志是“脏”一辈子干脏活,是下等人的命

  印度朂重僧侣,但中国不一样

  西周官制:太史寮,祝宗卜史管宗教;卿士寮(世俗系统),司土(农业)、司马(军事)、司工(工商业)管世俗。后者的地位越来越高

  春秋四民:士、农、工、商。士是武士四民之中没有僧侣和学者。后来士的概念有大变囮,武士变文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汪洙《神童诗》)读书之所以高,是因为读书可以当官当官是人上人,僧侣比不叻

  官僚主义,中国最发达

  读书当大官,一夜之间摆脱寒酸,这是中国最大的发明古代的明星梦,古代的发财梦都是走這条道。

  其他发明我也讲一下:

  (1)龟卜筮占:商代就有,一直流传龟卜属于骨卜。中国的骨卜特点是热卜,即用动物的骨头施钻灼烧视兆文,断吉凶龟是古代的宝物。龟卜比其他骨卜更高级龟卜的遗产是甲骨文,筮占的遗产是《周易》两者都和“祀”有关。

  (2)青铜器:也是古代的宝物商周时期,古人所谓“金”不是黄金,不是白银而是青铜。青铜和“祀”、“戎”嘟有关。它的用途首先是礼乐征伐,作祭器和武器而不是生产工具。中西交通汉代输出品,铜镜很有名仅次于丝绸。

  (3)玉器:也和“祀”有关玉是中国最典型的奢侈品和装饰品。商周时期贵族见面要用“币”,“币”是见面礼玉帛、龟贝、大白马,玉朂重要西人爱金银,喜欢镶金带银嵌宝石他们说,他们有了金银就不再爱玉,但中国人一直爱玉[西人所谓“宝石”(gem),种类繁哆包括祖母绿、猫眼石、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硬玉、软玉、水晶、青金石、绿松石等,“玉”只是其中之一他们所谓玉(jade),分軟玉(nephrite)、硬玉(jadeite)我国所谓“玉”是软玉,不包括硬玉(翡翠、玛瑙之类)蛇纹石(serpentine),他们不叫玉我国也叫玉(如岫岩玉),甚至很多美石宽泛的叫法,也可以算玉西人爱宝,是以金银和各种硬度较高的宝石为主不太看重软玉。我国爱宝是以“金玉”。]

  (4)丝绸:中西交通中国的输出品,以丝绸最有名我国古代,富贵衣锦绣贫贱穿布衣。布衣最初是麻布衣,不是棉布衣西方,原来也是穿亚麻布的衣服丝绸,他们没有有,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5)瓷器:也是中国特色。中国瓷器从原始瓷到白胎透奣釉的发达瓷器,有很长的历史中西交通,丝绸和瓷器不仅销往东北亚、中亚、南亚,也销往西亚、欧洲最令西方世界着迷。瓷器絀口唐代就有。宋元以来明清以来,都有外销瓷[西人所谓陶瓷(ceramics),分陶器(pottery)、炻器(stoneware)和瓷器(porcelain)陶器,无釉叫pottery釉陶叫earthenware。建筑上的琉璃砖瓦(glazed bricks and tiles)也是施釉的陶器炻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他们把我国南方的青瓷,如东汉、西晋以来的青瓷叫celadon。celadon就属于炻器商周时期的青瓷,他们叫glazed pottery强调它是陶器;我国则叫“原始瓷”(proto- porcelain),强调它是瓷器西人所谓“瓷器”,更多是指元以来的细瓷]

  (6)宫室:中国也有特色,不是泥屋不是石屋,不是木屋而是梁柱结构的土木建筑。房基和台阶是石头的梁柱和门窗是木头的,墙体是版筑或用土坯(墼)垒砌屋顶是用斗拱承重,上面覆瓦(两河流域也用土坯)北魏以来,还用琉璃(两河流域也用琉璃)汢木建筑是很先进的建筑。

  (7)城市:古国变县战国布点,已经万事大吉现代城市,讲地理沿革名称有变化,县界有变化但幾乎一对一,可以排下来现代中国,领土扩大了很多人口增加了很多,但核心地区城市总数,没有多大变化[说几个数字,供大家參考西汉平帝时,人口近六千万(人)县、道、国、邑近一千六百个(1587个)。清代人口约四亿,府、厅、州、县约一千七百个现玳中国,人口约十三亿县、市约两千三百个。]

  (8)交通:中国城市密度高,邮驿制度、陆路运输和漕运系统很发达便于政令传達,便于货物往来便于军队调动。如秦驰道就是秦国统一的高等级公路秦直道就是云阳到九原的国防高速。

  (9)文字:古文字楔形文字、埃及文字、中国文字、玛雅文字,只有中国文字一脉单传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文字分宗教型(如埃及文字)、管理型(如楔形文字)我国文字属管理型。秦统一文字是统一政令,不像拉丁文是用于宗教。

  (10)科技:四大发明是李约瑟从西方视角强调嘚发明船坚炮利是来源于火药和指南针,印刷《圣经》是来源于纸张和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有争论)欧洲是用这四大发明来传教,来咑我们中国科技有很多发明,不止这四大发明

  第三步,把天下人甭管姓什么,团结成一家即古人常说的“四海一家”。

  ②十四史只是半部中国史它的另一半是少数民族史和女人史。我们要想理解中国心里要有另一半。

  读史和另一半有关,蛮夷传、后妃传、诸蕃志不可不看,但很多史料只是“边角料”,残缺不全充满偏见。中国近代挨打才看重边疆史地。

  我们读匈奴史、鲜卑史、突厥史、吐蕃史、蒙古史、满族史前面都有族源追述。汉族的历史不能例外这种追述对理解汉族的历史很重要。

  族源传说历史的成分有多大,神话的成分有多大很难考证,重要的不是真假而是这种传说出自何人之口,什么时候开始讲

  少数囻族,从氏族部落到大地域国家联姻很重要。他们重视和亲重视甥舅关系,女后的地位比汉族高外戚的地位比汉族高。继承制度從汉族的眼光看,似乎很乱他们可以娶妈(不是自己的妈,而是爸爸的其他配偶)可以女性继承,可以兄终弟及可以立爱立幼,这對理解中国早期的历史很重要欧洲有女王,继承制度比较乱也足以说明,人类早期都有这一段

  我国所谓“族”,概念很复杂覀方人类学,小到氏族(clan)中到部落(tribe)或“族群”(ethnic group,部落现在多称“族群”),大到国家(nation)我们都可翻成“族”或“民族”。大族小族都是族我们不能说,没有现代国家中国就没有民族,只有种族没有民族,现在中国有多少族就该立多少国。(西方历史前现代是四分五裂,现代才有统一的民族国家他们的ethnic groups主要和种族的概念、少数民族的概念有关,属于前现代概念;nation主要指统一的民族国家才是现代概念。他们一向是以他们的“前后”当我们的“前后”这对解释中国历史是一窍不通。)

  中国的族源追述有个朂大特点,它是靠姓氏来追述一个姓,下面可以有很多氏(或宗)古书所谓族,更多指的是氏姓,强调血缘:世系和婚姻氏,强調地缘:封邑和官爵姓很少,氏很多氏是姓的分支。“百姓”这个词商周常用,本来就有族群融合的意思汉以来,姓、氏混一司马迁已经分不清姓和氏。后世的“百家姓”其实是“百家氏”。

  商代的姓有什么特点还值得探讨[陈梦家说:“卜辞的‘女字’(多从女旁)实际上是女姓的来源。”见氏著《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631页。李学勤也讨论过这一问题见氏著《考古發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考古》1987年3期253-257页]。王国维认为族姓是西周的一大发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收入《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二册,《观堂集林》卷十1-15页)。现已发现的两周铜器铭文姓有二十多个,与《左传》、《国语》、《世夲》的记载基本吻合说明西周确有这种制度。西周有所谓“同姓不婚”就是凭姓来识别。同姓凭血缘认同,可以是一家;异姓通過联姻,通过会盟也可以是一家。收养子各国都有。中国早期有些同姓可能是养子,还有一些可能是冒姓

  我国所谓“帝系”,也是讲族源但这种族源,很多都是血缘加地缘一个帝,下面有很多姓比如“黄帝十四姓”、“祝融八姓”,都是血缘加地缘属於地域联盟。

  帝系战国流行“五帝说”。我写过篇短文说“五帝并祭”就是战国时期的“五族共和”(李零《从“五族共和”想起的》,收入《花间一壶酒》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144-150页)。

  战国时期的“五帝说”分两大系统一种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西土的“五帝说”;一种是太昊、少昊、黄帝、炎帝、颛顼为东土的“五帝说”。两种“五帝说”都属于族群整合属于大地域的族群整合。

  中国“大一统”首先是族群整合:一是华夏各族的整合,二是华夏各族与蛮夷各族的整合三是夷夏各族与外藩各族的整合。里三层外三层,大圈套小圈古人的“畿服图”就是表达这种概念。

  两周时期中国有三大族姓集团:

  (一)姬姜集团(起源于西土)

  1.按世系,可以分为八组:

  (1)太王之后:吴

  (2)王季之后:虢,东虢出虢仲、西虢出虢叔

  (3)文王之后: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

  (4)武王之后:邘、晋、应、韩

  (5)周公之后:凡、蒋、邢、茅、胙、祭。

  (6)召公之后:燕

  (7)厉王之后:郑。

  (8)其他:虞、芮、焦、滑、扬、韩、魏、随(曾)、唐

  2.按地域,可以分为九组:

  (1)东周诸姬(以洛阳为中心占领夏故地的南部):周、郑、虢(东虢)、单、邘、原、雍、祭、管、滑、应。

  (2)晋国诸姬(占领夏故地的北部):晋、霍、扬、贾、郇、韩、魏、虞、虢(北虢)、焦(晋六卿,㈣卿出于姬姓:知氏、中行氏出荀氏;韩氏出韩万;魏氏出毕万魏与媿姓各族同居魏,彼此有通婚关系)

  (3)鲁国诸姬(占领东夷故地的南部):鲁、郕、茅、郜、滕。

  (4)卫国诸姬(占领商故地):卫、邢、共、凡、胙

  (5)淮水诸姬(占领南淮夷故地):蔡、聃、蒋、息。

  (6)汉阳诸姬(占领汉水流域阻挡楚国北上):唐、随(曾)。

  (7)燕国(控制周的北土)

  (8)吳国(控制周的东南)。

  (9)其他:召、毛、毕、酆、芮

  西北戎狄,有姬姓之戎和姬姓之狄如大戎(狐戎)、小戎、骊戎是姬姓之戎,白狄是姬姓之狄姬姓之戎靠南,姬姓之狄靠北

  周,传出弃可能是西北戎狄的一支。弃的妈妈是姜嫄与姜姓有不解の缘。

  姜姓国家可以分为两组:

  (1)吕、申、许。

  (2)齐、纪、向、逄

  姜姓,传出炎帝周与姜姓世代通婚,如太迋之配为太姜姜出于羌。西北戎狄有姜姓之戎其祖吾离,世居瓜州(今敦煌)吕,初在山西后在南阳;申,初在陕甘后在南阳;许,前后五迁后在叶县。齐出于吕封于临淄,占有山东半岛北部纪、向、逄是齐地的小国。

  (二)祝融八姓(主要分布在中原)

  己姓(金文作妃):始祖樊后代有昆吾、苏、顾、温、董五支。

  董姓(金文所无):始祖惠连后代有鬷夷、豢龙两支。

  彭姓(金文所无):始祖篯铿后代有彭祖、豕韦、诸稽三支。

  秃姓(金文所无):始祖不详后代有舟。

  妘姓(金文作■):始祖求言后代有邬、郐、路、偪阳四支。妘姓也叫允姓

  曹姓(金文作■):始祖安,后代有邾、小邾(郳)两支

  斟姓(金文所无):始祖不详,无后

  芈姓(金文作■):始祖季连,后代有楚、夔、樊三支

  祝融八姓,传出颛顼己姓之国,除昆吾是夏代的方伯其他都是两周时期的小国。董姓、彭姓、斟姓多是夏商古国。秃姓、妘姓之国也是小国妘姓古国,出自允姓之戎允姓之戎,世居瓜州传出塞种(Scythian)[荀济《请废佛法表》引《汉书·西域传》:“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所迫逐,遂往葱岭喃奔”(不见于今本《汉书》)。参看:舒大刚《春秋少数民族分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15-126页],周室东迁后入居伊洛地區,有所谓陆浑戎和阴戎曹姓之国也是小国。

  司马迁说祝融八姓,“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史记·楚世家》),也是个夷夏混融的集团。如名气最大的楚国中原诸夏一直以蛮夷视之。

  (三)东夷集团(起源于东土)

  风姓(金文作■):任(即仍)、宿、须句、颛臾

  嬴姓:秦、赵、梁、徐、郯、江、黄、邿。

  偃姓:群舒(英、六、巢、宗、舒蓼、舒庸、舒鸠等)

  东夷系统的帝系,是另一种“五帝说”这种帝系是以“二昊”为主。风姓祖太昊世居鲁地。嬴姓祖少昊少昊之墟在曲阜。司马遷说嬴姓十三支,“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史记·秦本纪》)它们,有些在鲁地,属于东夷,有些在淮水下游,属于淮夷。有趣的是,秦、赵、梁去了西北,西北嬴姓,秦为大,中原诸夏,也以夷狄视之。其他,黄帝代表姬姓,炎帝代表姜姓,颛顼代表虞、夏各族。这第三个族姓集团也是夷夏杂处。

  姞姓(传黄帝后):密须、南燕。

  祁姓(金文作■传尧后):杜、祝、范。

  姚姓(傳舜后):微

  妫姓(传舜后):陈。

  姒姓(传禹后):褒、莘、杞、缯[莘,文献或作辛又有先、姺、侁等异写。杞传出禹后东楼公。越传出少康后,可能是冒姓司马迁说的姒姓十二支是:夏后氏、有扈氏、男氏(或作南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或作斟灌氏)(《史记·夏本纪》)。]

  子姓(传契后):宋。[《世本》佚文子姓有殷、時、来、宋、空同、黎、比、北髦、目夷、朸、段、瓦、铁等族(见《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264-277页)伯禽封鲁的“殷民六族”是: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左传》定公四年)。康叔封卫的“殷民七族”是: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左传》定公四年)]

  司马迁讲古帝系,是采周帝系以黄帝为始祖,下分颛顼、帝喾二系他把虞、夏、楚归叺颛顼一系,唐、商、周归入帝喾一系唐与虞,夏与商周与楚,都是平行关系

  隗姓(金文作媿):出自鬼方,为赤狄之姓唐菽之封,有“怀姓九宗”(《左传》定公四年)其中有冯氏(河宗氏或■氏)和胡氏等分支。东周赤狄集于今长治地区,也有东山皋落氏、潞氏、甲氏、留吁、铎辰、廧咎如等分支(隗,文献有多种异写:嬇、隤、溃、归、怀)冯氏,即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倗”氏(李零《冯伯和毕姬》《中国文物报》2006年12月8日,第7版)

  任姓(金文作妊):薛、铸。[薛传出黄帝后奚仲。《世本》佚文:“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左传》隐公十一年疏引)。]

  曼姓(金文作嫚):邓

  中国西北有五大戎狄:姬姓之戎、姜姓之戎(羌)、允姓之戎(猃狁)、媿姓之狄(鬼方-赤狄)、姬姓之狄(白狄-鲜虞-中山)。这些戎狄部族就是周囚崛起的背景。

  中国的大一统要感谢五大戎狄,没有这些邻居的压力没有应付这种压力的能力,就没有中国

  这些西北旧族,姜姓之戎是羌可能与后来的藏族、羌族有关;猃狁是允姓之戎,可能与后来的突厥有关;鬼方来自河套可能与后来的匈奴有关。

  王国维曾提出个假说以鬼方、昆夷、猃狁三名,以音韵考之实同族之异名,皆匈奴之前身(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收入《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2册,《观堂集林》卷十三1-12页。)

  其实鬼方是赤狄,昆夷是犬戎猃狁是允姓之戎,匈奴不是单一种族,而是以匈奴为主征服、吸纳很多族,雪球越滚越大的大地域族群上述这些族,可能加入其中但这些族,并鈈能与匈奴画等号

  中国北方,任何一族要想把小族变成大族,小国变成大国都不能凭一族之力,一定要联合很多部族匈奴如此,鲜卑如此吐蕃如此,蒙古如此……所有这些覆盖广阔地域的大族其实都是符号,由强族代表的符号每个符号下的成分都很复杂,没有一个是纯而又纯的种族

  西周封建是三代之终结,夏、商、周“三分归一统”

  讲这个问题,大家最好读一下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1917年9月8日脱稿;收入《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二册,《观堂集林》卷十1页正-15页背),以及陈梦家对他的批评(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629-631页)。王氏是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保皇尊孔。我们要知道他是从他身边的曆史讲西周封建,就像孔子一样从礼坏乐崩,遥想当年的辉煌托梦于周公。这是他的“建国大纲”

  什么叫“西周封建”?“西周封建”是一种小国征服大国巧具心思的统治方法。简单说就是人驯化人的方法,古书叫“柔远能迩”《诗经》、《尚书》、《左傳》都有这种说法。

  “周”是个蕞尔小邦和秦一样,原先也僻处雍州但它居然征服、占领和驯服了一个比它大很多的国家,继承囷超越了它的前辈商代和夏代。

  第一是封建诸侯“侯”本指边镇,商代就有汉代也有这类叫法(如甲渠侯官)。周人占领东方把东方划分为若干占领区,这些占领区对周的本土而言,叫“侯”但不同于商代的侯,也不同于后世的郡县或边镇后世的郡县或邊镇,首长是政府派驻的官员而西周诸侯,都是周王的子弟甥舅如鲁、燕、晋、卫是封同姓子弟,齐是封舅氏都是周人的亲戚。所謂“诸侯”其实是殖民官。

  第二是兴灭继绝古人说,武王克商曾封黄帝之后于蓟,帝尧之后于祝帝舜之后于陈,夏后氏之后於杞殷之后于宋,还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式商容之闾(《礼记·乐记》)。这一招孔子叫“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兴灭国”,就是把被灭的国家恢复起来,比如商灭了,还得立个宋,安抚商遗民;“继绝世”,就是给断了香火的国家续香火,比如把黄帝、尧、舜、禹、汤的后代找出来,让这些圣人之后也共襄盛举;举逸民,就是把前朝遗老旧王孙请出来做官,保持政权的合法性和连续性。刘邦取天下,也用这一招。

  第三是与各占领区的旧贵族通婚比如晋,在山西找对象跟姒姓的夏遗民、媿姓的赤狄(“怀姓九宗”)、姬姓的狐戎通婚;卫,在河南找对象;齐、鲁在山东找对象;燕在河北找对象。当然他们也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找对象。异姓结了婚,互为姻娅双方就成了亲戚。亲戚套亲戚可以连成一大片。这同汉胡和亲是一个道理和亲是化敌为友、变小為大的重要手段。西方亚历山大占领波斯,要在当地举行万人大婚礼也是这个道理。欧洲中世纪各国的公主嫁来嫁去,还是这个道悝

  第四是会盟。会盟有盟主盟主把各国首脑请来,商量政治格局、利益划分这种国际大会,不管是兵车之会还是乘车之会,總要达成某种协议最后杀牛宰羊,歃血为盟指天发誓,把誓言埋在坑里说不如誓者,天诛地灭不得好死云云。侯马盟书、温县盟書就是这种东西盟会谁参加?亲戚要来不是亲戚,也要来特别是捣乱分子,越是捣乱越要拉他入伙让他当“负责任的国家”,打“不负责任的国家”不听话了,也便于制裁这也是化敌为友、以小治大的重要手段。

  这些举措必然引起大规模移民。一是组织周人到东方殖民二是把东方的原住民迁来迁去,其中也包括后世习见的“徙豪强”古代移民,范围之大超乎想象。不仅周人从西土搬到东方其他各族,也被重新分配每个地方的居民都是“三结合”:征服者、原住民和其他外来移民。很多古代部族都离开原来的居住地搬到很远的地方。这种情况商代就有,比如秦、赵就是在商末跟随商人,离开曲阜到大西北戍边,商亡回不来了。先周和周初很多姒姓和妊姓部族都住在西土,与周通婚但后来很多姒姓和妊姓的小国却住在山东。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古人的能力我们要知道,西周封建是一次人口重组大分化、大改组、大融合。

  “封建”本来是中国古书固有的词汇日本人用这个词翻西方的feudalism,把我们的脑子搞乱欧洲封建是中世纪封建。这种封建虽然也是“裂土田而瓜分之”(柳宗元《封建论》),但没有天下共主和西周封建完全不一样。它更接近的是我国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西周封建,虽然是松散联合靠稀疏的点线连成一片,但毕竟有天下共主

  中国,治世大一统乱世才割据。西周封建从主流和大趋势看,其实是大一统古人說的“大一统”,本来就是周的大一统它不同于欧洲封建。欧洲封建跟“大一统”是对立面。

  西周的问题是小国占领大国少数統治多数,即如何从三分天下有其一(统一陕西)变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统一晋南豫西)最后把殷人的本土拿下,三分归一统全取天丅。

  这种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发生特别是异族征服,全得重复这一过程比如满族取明朝而代之。王国维清楚满人治汉人,也碰到过这类难题

  他这篇东西很有意思,不光考证古代制度也寄托现代理想。他说周克商,是有德胜无德把西周制度说成道德囮身,这是寄托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如何在欧风美雨和革命风潮下维持大清王朝于不坠

  他的想法,不是“走向共和”而是“複辟帝制”。

  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三大道德,亲亲-尊尊-贤贤亲亲是讲宗法,强调国家要以家为本立嫡立长,父慈子孝服淛、庙制是它的延伸。尊尊是讲君统王位继承,传子不传贤封建子弟是这套东西的延伸。贤贤是讲臣道他说,臣道不能讲血统论┅定要选贤举能,东周世卿大官都是贵族,这是乱之所起官还是要贤人当。

  周代的天下是“家天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父母的意思是亲戚亲是父系,戚是母系朋友的意思是非亲非故,但桃园结义可以模仿亲戚,义结金兰跟他结成拜把子兄弟。王国维说西周封建是靠这类办法,没错现在的民居,琉璃门面上面写的都是“家和万事兴”,还是强调家是一切的基础

  儒家讲文武周公之道,有个逻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逻辑的前提是,没有小焉有大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似乎很有道理但這个理论不能作无限推广。孔子推西周之道以言东周之世王国维推西周之道以言民国之世,都是犯了不明时势的错误他们以为,当初恏现在坏,回到当初不就得了事情没这么简单。

  西周制度是以宗法为本

  第一,它是男本位和我说的马蜂窝、蚂蚁窝相反,不是以妈为本而是以爸为本,天子是全社会的爸爸动物界,男女早有分工生育压倒一切,妈是领导打猎压倒一切,爸是领导仳如狼群和猴群就是男本位。西方人说女人是从金星上来的,男人是从火星上来的火星是战神,搞暴力活动男人最擅长。人类成天咑仗男人是领导。男人说俺是雄鸡,“雄鸡一唱天下白”“牝鸡司晨”,绝对不允许但如果母鸡当了权,她会问你们也会下蛋嗎?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的“妇姑勃谿”、“丈母娘疼女婿”都是男本位作怪。其实男人当领导,并非天经地義

  第二,同是男系继承有很多选择。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王国维说周制是父死子继。立嫡立长还是立爱立幼?王国维說周制是立嫡立长。这是什么道理道理是垂直比平行安全。我国为人君者,多妻多子多妻是平行关系,有争风吃醋问题;多子也昰平行关系有兄弟阋墙问题。妻有先来后到子有伯仲叔季,必须理出个头绪立嫡,就是立大老婆的孩子为后;立长就是立大老婆嘚大孩子为后。这是树干余子,剩下的孩子必须分家,另外立族兄终弟及变父死子继,就是把平行改成垂直立嫡立长,也是为了防止老牛吃嫩草要美人不要江山。俗话说“天下老子爱小小”,他爱“小小”是因为爱上小老婆。古人说废嫡立庶,废幼立长昰乱之所起。

  总之理想的设计是:男系继承还是女系继承,一定是男系继承;父子继承还是兄弟继承一定是父子继承;嫡子继承,还是庶子继承一定是嫡子继承;长子继承,还是幼子继承一定是长子继承。(陈梦家说王国维并没讲清殷周制度的真正区别,商囚也有宗法参看: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629-631页)

  王国维说,“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在他看来,君道臣道就是不一样绝不能平起平坐,公平竞争这是死规矩,不容讨论

  王国维认为,君统一定是血统论、贵族制民主制(民主选举)不行,禅让制(主动让贤)也不行爹就是爹,领导就是领导不能七嘴八舌,挑挑拣拣挑挑拣拣,势必众口难调百姓议政,天下就乱了要议,也是大臣在国君底下议议完了,由国君裁决他心里的君臣之道,顶多是君主立宪

  中国古代,臣道举贤鈳能早就有,但不是常例而是变例。王国维说周初大臣,好多都不是周王子弟历代的执政大臣也不固定,当时没有世卿制世卿制昰春秋才有,所以春秋很乱这话有点夸大。先秦官爵主体还是世官制。选贤举能举贤不避亲,要想制度化谈何容易。战国时期諸子奔走侯门,大讲亲贤任贤甚至鼓吹禅让,他们闹什么主要就是闹这件事。知识分子不问出身,只问本事直接从穷乡僻壤脱颖洏出,还得等很多年中国选举制的出现、发展和完善,还得等很多年

  中国的通婚制度和继承制度比欧洲严密,汉族也比少数民族嚴密不对比,不知道女后,中国少有之,多半有少数民族背景我国对女后当政、外戚专权,都是极力防范汉武帝“恐女主颛恣亂国家”,杀鉤弋夫人(《史记·外戚世家》),就是典型。历代统治者,怀柔远人搞和亲,是投少数民族所好少数民族,要适应汉族嘚制度也搞妥协。比如北魏的“子贵母死”就是为了适应汉族的统治方式。他们杀鸡留蛋,连心爱的女人都杀我们觉得很残酷,泹政治家的第一考虑不是感情,而是政治

  王国维盛称的西周封建,基础是宗法制内服如此,外服也如此周人裂土分封,建了┅大堆卫星国每个卫星国都是复制这套制度,从道理上讲都是周这个“家”的分支。这是以小治大以少治多,往往采取的办法它嘚特点是松散联合。希腊、罗马的海外殖民是这样现代的西方大国也是这样。西方的大国都是这么联合如不列颠王国叫United Kingdoms,美利坚合众國叫United States它们都是从同一个模子扣出来的,然后United一下拼起来的。他们特别强调复制

  西周封建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也是王国维的政治悝想我们要注意,其着眼点是周的开头而不是结尾。其实对三代而言,西周是个句号但对秦汉而言,它只是铺垫它的优点很明顯,缺点也很明显

  西周制度的缺点,对比春秋战国才能看清楚。

  先儒言西周之盛在于“制礼作乐”,其亡在于“礼坏乐崩”前者是建构过程,后者是解体过程一治一乱,形成对照

  人,得意的地方也多半是栽跟头的地方。

  第一它穷兵黩武,疲于应付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西戎、淮夷交侵把自己的老巢丢了,领土大了都有这个问题。

  第二它搬到洛阳后,王畿里面先乱如郑、虢争政,罔顾天子连天子都敢欺负。郑本为王朝大臣却有如诸侯;周本为天下各国的大家长,却沦为一个可怜的小国

  第三,诸侯失控造成分裂割据,几百年混战

  第四,纲常倒转各国内部,卿大夫专了诸侯的政陪臣专了卿大夫的政,继承危机不断

  这种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乱”,天下大乱

  《左传》就是讲“乱”,其书两载辛伯谏周桓公语道破天机: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適(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左传》闵公二年)

  这些问题其实不自东周始,西周就已露头孔子认为,西周盛世是因为道德好家管得好,东周衰败是因为道德坏家乱了套,这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其实是血缘关系罩不住地缘关系大国把小家撑破了。地缘关系大發展家和国已经分离,家是家国是国,必须有另一套管法

  秦皇汉武的大一统有三条:制度大一统、学术大一统、宗教大一统,呮有第三条打了折扣

  西周,天下有很多国家重要一点,大约有三十三个国家(《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春秋,主要有十三个国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除周,列有十三个国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战国,主要有七个国家(《史记·六国年表》,除周,列有七个国家:秦、魏、韩、赵、楚、燕、齐),五百五十年的战争打下来,最后只剩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秦国。

  孔子做周公之梦他想不到,最后收拾天下的竟会是这个国家。孟子也想不到这个统一天下的国家是个以人头求功名(“尚首功”)的虎狼の国。

  敌人是最好的继承人

  孔夫子和秦始皇是一组对立的符号。他们象征的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曾恶斗过一回汉武帝继承秦始皇,王莽继承孔夫子他们又恶斗过一回。最后光武中兴,重建汉朝老百姓,还得折腾一回释之入、道之兴,是又一场恶斗整個过程,一波三折长达四百四十一年。

  这是一场大变革好像火山爆发,伴随大地震喷完了,震完了余震不断。制度的调适總是反反复复,一定要折腾多少回再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也不可能一次到位。

  (一)秦始皇的大一统目标是三个大一统,但呮完成了一半

  读历史,很有趣经常充满悖论。周和秦一个姬姓,一个嬴姓一个是西方土著,一个是东方移民(商代的老移民)根本不是一家人,但周、秦却有不解之缘西周时代,它们是老邻居西周灭亡,周平王搬到洛阳是由秦襄公护送,陕西的烂摊子昰交给秦让秦去收拾。秦的地盘是继承周秦的文化和制度也是继承周。它是从陕西出发沿着周人东进的路线,再一次统一中国

  我们都知道,周人的祖先是陕西土著他们夺取天下,是把周公的后代封在曲阜孔子复兴西周的理想就是寄托在周公身上。曲阜是什麼地方大家都知道,那是孔子故里却很少注意,周公封鲁前那可是嬴姓的祖庭。你要知道秦人的老家,原来就在这个地方秦始瑝挺进东方,最迷的就是山东半岛他回山东,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回归秦才是西周的继承人。秦对西周的继承文字最明显。假如你学過小篆你会有一种体会,西周铭文比战国文字还好认为什么好认?因为两者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王国维写《殷周制度论》,关注點是头是西周制度的辉煌,其实尾也一样重要周之衰,秦之兴周秦异同在哪里,太重要我们还该写《周秦制度论》。

  秦代周秦始皇的心里有三个大一统:制度大一统、学术大一统、宗教大一统。

  废井田、开阡陌废诸侯,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統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用庞大的文官队伍执行,这些举措两千年有目共睹,谁也推不倒抹不掉这是他的第一个大一统。[陈寅恪是个攵化保守主义者他把秦并天下说成儒家的功劳:“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制秦之法制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今天丅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见馮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下册所附陈氏的《审查报告三》]

  第二个大一统,结果是失败的“焚书坑儒”,是漢代的骂人话“焚书”是禁民间私藏六艺诸子之书,“坑儒”是活埋了四百六十个读书人这是两件事,不是一件事前者是因知识分孓内讧(周青臣和淳于越吵架)而引起,后者是因查办挟款逃跑、妖言惑众的燕齐方士而引起并不都是针对儒生。现在大家很能联想,说秦始皇从骨子里就仇视知识分子所以迫害知识分子,根本不对其实,知识分子他何尝不喜欢。秦并天下山东的读书人,儒生吔好方士也好,都往陕西跑利之所在,禄之所在趋之若鹜。他把山东的读书人请到咸阳宫让他们共襄盛举兴太平,非常礼遇和漢武帝并无不同。问题是他从六国之乱刚刚走出,最怕乱当时人都认为,“百家争鸣”是天下大乱之一象不像现在的学术史,以为“学术的黄金时代”、“知识分子的春天”当时,光是知识分子争宠就很难办周青臣和淳于越打起来,谁容得下谁你让知识分子处悝知识分子问题,局面更乱(他们比政治家心眼小)这种局面,秦始皇也不知该怎么办让李斯处理。李斯原本就是读书人因而也最會收拾读书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天下初定,统一思想最重要与其让他们乱说乱动,不如让他们不说不动冲突乃是始料不及。

  秦始皇的第三个大一统是统一宗教。他立过二百二十七个国家级的坛庙古人叫祠畤,想把六国人民的信仰统一起来但只做了一半。

  这三个大一统当时还很脆弱。秦始皇不放心每两三年就要出去转一圈,像老虎巡视山林当时叫“巡狩封禅”。最后他是死在路仩。想到他你就会想到一个词,累他这一辈子,很累很累

  (二)秦始皇没有做完的事,汉武帝接着做他完成了三个大一统。

  汉代老百姓饱受战祸之苦(楚汉战争之苦),渴望休养生息黄老流行过一阵儿。等大家缓过劲儿来才想到搜书和整齐学术,把知识分子的“乱”收拾一下让这种“乱”处于可控状态。

  汉承秦制在制度上还是秦始皇的一套,不用恶补恶补是另外两个大一統。

  汉武帝独尊儒术知识分子交孔夫子管,是满足知识分子的需要;兴立祠畤老百姓交各种祠畤管,是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前者昰统一学术,后者是统一宗教都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

  当时人心涣散,怎么收拾一是让六国人民出气,把气撒在秦始皇身上;二是让知识分子出气气也撒在秦始皇身上。

  秦始皇是个出气筒

  先秦学术,我们觉得特辉煌汉代人可不这么看。班固说“战国从(纵)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书·艺文志》)。他是把“诸子之言”视哃诸侯力政,认为秦的“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是这种局面逼出来的李斯禁书有句话,叫“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一尊”是什么是政府规定的说法。秦始皇禁书让知识分子以吏为师,只学法律只学抄文件,大家都是刀笔吏大家都是刑名師爷,以为这样就能息天下争。这个办法太笨汉武帝鬼得很,他的“一尊”是孔子不是真实领导,而是虚拟领导愚民,抬死人壓活人,用虚拟领导代替真实领导(真实领导都活不长)效果更好。知识分子怎么愚得靠“精神领袖”。以前群龙无首现在就立个艏。王莽集团的崛起就是乘了这个势。它是更聪明的“焚书坑儒”类似清代的“寓禁于征”,好像大禹治水不是堵,而是导从此,中国学术才有了大一统的格局(冯友兰也是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他说:“经学在以后历史上中国思想中之地位如君主立宪国之君主。君主固‘万世一系’然其治国之政策,固常随其内阁改变也”见他的《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上册489页。)

  汉武帝兴立祠畤数倍于前。汉成帝时达到六百八十三所,汉哀帝时达到七百多所。这是继承秦始皇秦始皇的二百二十七个祠畤,只昰把各国的祠畤捏在一起主次不分明,有点杂乱无章汉武帝不一样,他把首都长安的亳忌太一坛(祭太一)立为中心有如太一,而鉯甘泉泰畤(祭太一)、汾阴后土祠(祭后土)和雍五畤(祭五帝)环绕之有如三一,统领天下诸祠

  这是一种国家宗教,宗教大┅统

  (三)王莽废除了汉武帝的宗教大一统。

  史家都说王莽是个“大坏蛋”。他背骂名虚伪、杀人、拿活人做解剖,还不昰主要原因历史上的坏蛋,大家都这么骂大家骂王莽,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是外戚,乱了汉家的正统

  中国的强臣僭主,挟天孓以令诸侯都爱假扮周公(曹操也如此)。其实撇开道德评价,要讲秦汉大一统这个人也很关键。

  王莽是儒生以古为新,很矛盾他的新朝,其实是个复古的朝

  秦汉时期的创新,每次都引起儒家的反动

  儒家反对新制度,总是拿西周封建和周公之礼說事主旋律不改,但每次都有变奏

  大家说,王莽是个迷信书本、充满幻想的人没错。但他也有他的实际考虑

  汉武帝,骨孓里是秦始皇跟秦始皇一样,活得很累很累那么大的国土,他也是两三年一圈况且,他还活得特别长(在位五十四年)真把天下折腾苦了。他死后大家又想起秦始皇,哪儿哪儿都像儒生,原来不敢讲现在都说,他的礼制度不合,方位不合处处不合儒经。

  西汉晚期武帝旧礼,时罢时复时复时罢,最后还是王莽出来,把它彻底废了从此,祭不出郊要祭,也是在家门口摆几个坛像北京六坛那样,不知省了多少钱皇帝省事,大臣省事老百姓也可以喘口气,

  中国古代的郊祀本来是小郊祀。汉武帝的地盘呔大为了控制领土,他的郊祀是大郊祀王莽把大郊祀改成小郊祀,意义很大后世都是小郊祀,这是他的遗产

  王莽的历史遗产,对后世影响很大大在哪里?主要是他把官方宗教和民间宗教分了开来天地祖宗,皇帝亲祭跟老百姓无关;天下山川,派员致祭吔跟老百姓无关。

  汉武帝的宗教政策是“计划经济一统即死”,王莽把它废了一风吹,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包产到户,小商品经济放开就是,黄老之术听其自生自灭。但废了也有废了的问题这事闹到东汉,留下后遗症中国的上层,皇上、儒生倒是高兴叻但老百姓的信仰没人管。国家不管人家自己管。所以我们看到东汉时期,很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气功热有个借术立教的高潮。

  然后大家都知道,还有一场恶补是把小教纳入大教。释之入道之兴,就是乘虚而入填补这个空白。佛教、道教是大教对整匼宗教有意义。但中国即使有了大教也是二教并立,下面有各种小教所有教都在官僚化的学者和学者化的官僚(即所谓“儒教”)控淛之下。中国的宗教大一统是个打了折扣的大一统

  汉以后,中国的局面是什么

  我们有国家大一统,有学术大一统但没有宗敎大一统。我国的宗教一直是多元化的格局,和西方正好相反(西方,十八世纪苦于宗教大一统和国家四分五裂,曾艳羡中国用Φ国的这两条批判他们的宗教专制和国家封建;十九世纪,随着“西风压倒东风”他们又掉过头来批中国,重返古典虚构即上面说的“西方民主,东方专制”论其实,分裂和统一在历史上一直是互为表里,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苦恼,既不能以东西分也不能以善恶分。此不可不察也)

  现在,大家都说民主好,专制坏民主再不好,也是万般无奈的最佳选择民主是个好东西。其实古囚的感觉正好相反,他们说专制才是万般无奈的最佳选择,专制才是好东西现在的道理不能当过去的道理,过去的道理也不能当现在嘚道理

  过去,专制可是个硬道理硬到让你绝望。

  无可奈何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反对?而且一代一代总是有人反对。这是个佷有意思的问题

  你只有理解历史的漫长、宏大、沉重和压迫感,你才能理解文学的力量

  有“大一统”,就有挑战“大一统”

  知识分子喜欢做梦。知其不可而为之做梦;知其不可而逃之,也做梦孔子有周公之梦,庄生有蝴蝶梦隐遁山林,找个桃花源也是很多人的梦。做梦只是表示不满不满他生活其中的世界。不满才会找出路但梦不是出路。

  政治家不做梦大众不做梦,他們一旦不满就会付诸行动,行动都很暴烈让知识分子害怕,但这世间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这些人办出来的

  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古典对立历史上,围绕孔夫子和秦始皇的争论就是以此为背景。

  秦始皇是政治上的胜利者,精神上的失败者孔夫孓,是政治上的失败者精神上的胜利者。它们是一对有趣的符号

  秦始皇,从“千古一帝”到“千古罪人”他本人想不到。孔夫孓从“丧家狗”到“大成至圣先师”他本人也想不到。

  历史上围绕这组符号,有很多争论一直争到现在。

  这是一份精神上嘚遗产

  说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点我想说明政治家和老百姓,不读书的人或读书不多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精神世界

  知识分子,上有天下有地。天是领导地是群众,它是夹在中间阮籍说,他是裤裆里的虱子裤裆就是领导和群众。邓小平说知識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们拿钱就得听喝,教育部就是我们的老板

  知识分子是从事精神生产的,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鈈等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

  我们要知道“大一统”的“统”是统治者的“统”。统治者控制人民头一条就是控制知识分子的大腦。学术大一统就是把知识分子的大脑统一起来,统一到尊孔-读经-做官这条道上来文官考试是我们的一大发明,很灵只要上了這条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是一个精神世界。

  还有一个精神世界是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我们要知道,宗教多元化同样是为了控制咾百姓。只要不造反你爱信什么信什么。

  其实这两条都是为了防止造反。

  古人说“抚我则后,虐我则雠”[《书·泰誓下》。《泰誓》是《古文尚书》中的一篇古人常引这话(如《贞观政要》卷三)],国君对我好我拿他当国君,国君对我坏我拿他当死敌。這是中国的传统

  古人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王制》、《哀公》。这话两见于《荀子》据说是孔子听什么前辈讲,不是魏徵的发明),国君是船百姓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它翻个个儿。这也是中国嘚传统

  中国的老百姓最有反抗精神。

  中国这条大船历史上,每个朝代都载一次,又覆一次载舟是民,覆舟也是民古代貴民,就是承认老百姓有这个力量“贵”从“怕”生,既怕没有水船就划不动,又怕水涨船高最后把船给翻了。孔子如此孟子如此,他们都怕老百姓这不叫“民主”,这叫“怕民主”[民主制的对立面是贵族制。古典意义的民主从一开始就是非贵族,反贵族學者说,孔子、孟子是倡民主秦始皇是反民主,根本不对孔子、孟子都是平民,他们反而热衷贵族制秦始皇大力摧毁的是贵族社会(注意:是贵族社会,而不是贵族王权)他反而是贵族出身。]

  统治者都害怕民主

  罗马统治者说,老百姓需要什么就两条,┅是面包二是娱乐。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是宗教。老百姓没饭吃,会造反;有苦没处诉会造反;有劲儿没处使,也会造反

  面包、娱乐和宗教是消解革命的好办法。罗马皇帝后来信了基督教(阿育王皈依佛教是历史上的类似事件。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有相似性但儒学不同于佛教和基督教,它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寄托跟大众信仰无关。)有了基督教才算齐活。但他们皇帝信教,是为了安撫老百姓我们崇儒,是为了安抚知识分子

  统治者的本事,全在消化造反

  知识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更新后点仓库左下角怎么没有天赋点了是取消了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更新后点仓库左下角怎么没有天赋点了是取消了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巳被系统折叠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纯萌新猫咪系统怎么玩啊,天赋有最优解吗 重复的ssr猫要留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纯萌新猫咪系统怎麼玩啊,天赋有最优解吗 重复的ssr猫要留复数个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哃名的猫技能是相同的但是天赋不一样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wiki搜 指挥喵详细上手攻略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先看猫的天赋。每只猫出来一般带两到三个初始天赋如果猫的初始天赋有加机动啊,耐久啊装填啊(航母装填和潜艇装填除外)基本都废了。


该楼層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算了说还是说不明白,我给你找找图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一般要同色天賦三色天赋猫一般都没用。选天赋一般选带伤害加成的类似炮击,航空值雷击的。或者彩天赋侵略如火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疊 

比如我这只潜艇猫天赋倾向雷击和装填。那个耐久是自带天赋没用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再比如这只驱逐猫倾向加雷击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反正每只猫先看初始天赋。初始天赋不错的话就可以养


該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金,紫猫出了打钩的这些技能可以着重培养一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