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没有腾讯西部世界删减了吗会怎样?

https://kuaibao.qq.com/s/ZPH800?refer=cp_1026公司是随着工业化生产推进及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发展而诞生的。为便于以后的论述,在此我们先定义下什么是利润主义。从生产力的角度,利润主义可以粗略定义为“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而现代公司制度可粗略定义为“资本加劳动实现资本增值的制度”。众所周知,利润表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对集团公司,通常还有一个合并利润表,其抵消了集团内左口袋装右口袋的业务,比如集团内的A公司卖了4个轮胎给集团内的B公司,B公司装在了汽车上但还没有出库,在集团的角度,这4个轮胎仅仅是换了个仓库,因此合并报表上这4个轮胎确认的收入成本要抵消,这样才综合反映了集团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这种抵消是个技术活,不过,今天不是来探讨合并报表的编制问题,而是假设一下,如果世界是一家集团公司,看看这家全球公司的合并利润表是个什么情况。为了合并全球公司利润表,需要建立如下定义:第一,个人是全球公司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消费的意思是购买的商品不再进入全球公司的生产环节,否则就是投资行为。第二,通过组合,个人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拿工资的人,视同全球公司职工;一类是拿利润的人,视同全球公司股东。第三,在全球公司概念下,所有现存的公司、企业、政府等等均作为全球公司的生产车间或职能部门。由此全球公司的合并利润表有如下公式成立:收入-工资=利润,其中收入为出售给个人并用于个人消费的商品销售收入。在全球公司的视角,其拥有员工、生产资料、交换媒介—人见人爱的马尼。在商品不流出公司时,商品的成本是通过无数公司生产加工形成,实质为生产资料组合并叠加工资及利润。如前所述,其等价于最初的商品在不同的仓库摆放,因此生产资料的成本将经过无数次抵消,最终形态必为自然资源,比如各种形态的土和石头,其不依赖于马尼,因此它在全球公司合并利润表上的以马尼表示的实际成本为零,故有收入-工资=利润。个人分为两类,一类为按劳取酬,俗称工资;一类为按资取酬,俗称利润。因此当收入大于工资时,则有利润产生;而当收入小于工资时,则有亏损产生。从利润主义的定义可知,由于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可以确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利润是存在的,否则没有公司存在的价值。同时拿工资的人实际消费等于其工资,也就是月光、年光或周期光,若非如此,其最终将变成发工资的人。而拿利润的人,其实际消费远低于其享有的利润,也就是说,他的马尼没有完全用于购买商品。由此可知商品数量实际是大于实际消费数量的,这就是生产过剩,是利润主义必然带来的结果。SO,收入-工资=利润决定了利润主义必有终结的一天。在市场有限的情况下,要么减产,要么多出来的商品只有丢弃掉,就如原来我们熟知的资本家把牛奶倒进河里。为什么不把牛奶免费分给拿工资的人,因为这样会更进一步损害资本家享有的未来利润。显然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因此利润主义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就是想办法增加市场容量。所以自从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商品的唯一出路就是对外倾销。市场的开拓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利润主义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大幅波动,也就是经济危机。为加速市场扩张,可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武力逼着你买。所以利润主义的本质就是扩张,通常还附带着战争。这种战争与原来的战争核心驱动力是完全不一样。原来的战争更多是追求更多的农业生产资源以满足消费,而利润主义时代的战争却是为了增加消费,这是生产力改变带来的本质不同。那为什么现在几十年没有大型战争了,而且全球一片欣欣向荣?那是因为市场没有达到饱和,在利润主义占领全球之前都是一个加速的正向反馈,至少现在还有两个原因可以判断利润主义还没有完结。一个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利润最大化进程还没有结束的迹象,而印度、非洲这两个20多亿人口的地方仍然是商品倾销潜力无限之地。另一个是技术的高速发展可能还会创造出新的商品需求市场,这仅仅受制于基础理论的限制。那么利润主义消亡之后是什么?根据公式收入-工资=利润,以及人需要商品维持生存所需,那么利润主义消亡意味着收入=工资,而收入=商品数量*单位马尼,意味着所有的工资刚好够买所有的商品,所有人生产的商品刚好够所有人使用,这就意味着任何生产线上的商品都有着明确的买主,而这个买主还没有退货的可能性,这是何等高效与精确的计划经济。要想实现这种计划经济,现阶段已经具备了相关技术基础储备,如区块链概念。人工智能也有这个可能,但是需要所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人工智能管理,这与人类灭亡没什么区别。之所以是区块链概念,是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去中心化,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结构基础,只有在这种结构下,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大同,如乾卦用九所言,见群龙无首,吉。不过这种结构要实现的条件太苛刻了。相关文章发表于发表于发表于发表于发表于发表于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游戏公司,你会选择腾讯吗?
原标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游戏公司,你会选择腾讯吗?
今天,十三叔突然发现一个特别无聊的问题,就是如果现在的游戏公司只能留下一个,其他的游戏公司都得凉凉。当然,他们名下的游戏也得跟着一起不能玩了。
那么,你们会选择留下哪家游戏公司。
首先,我们来说说当下在国内影响力比较大游戏公司。
说到腾讯游戏,大家的评价可能不是很好。但不可否认的是,腾讯游戏在运营制作方向上是真的很优秀。
虽说腾讯旗下很多游戏都有“来路不正”的嫌疑,这也是部分网友不怎么看好它的原因。但是,这些疑似“抄”出来的游戏,却火过了之前同类型的游戏,这样的能力……
还有,腾讯名下的很多款游戏都是时下最热门的游戏,例如从前两年一直火到现在的王者荣耀
超级能圈钱的QQ飞车还有炫舞
多款热门游戏的代理权,包括最近非常火的绝地求生。
还有未上线的绝地求生国服端游、火爆外国的堡垒之夜、一代人的经典回忆红警online等等……
网易游戏的风评也不是很好,前段时间第五人格抄袭风波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怎么说呢,网易游戏氪金起来也是不输腾讯的。就拿它旗下阴阳师这款游戏来说好了,为了SSR卡氪金无数的伙伴们,请举起你们的爪子。
当然网易游戏在国内影响力也是很大的。例如回合制游戏梦幻西游,很多人在玩吧。
第五人格以及阴阳师这两个游戏够热门了吧。
说到暴雪,十三叔脑海中突然蹦出“暴雪出品,必是精品”。这句话我还是很赞同的。
暴雪旗下的游戏可以说是款款经典,十三叔也是玩过几款的。最经典的就是魔兽世界跟守望先锋了,十三叔当初沉迷了好长一段时间!
守望先锋源氏大家还记得吗?十三叔记得最清楚的就是……
以及最近超级热门的卡牌游戏炉石传说等等。
这家游戏公司,当初也是国际上的第二大游戏开发商。不过近几年感觉不是很给力,很多玩家都反应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育碧的这几款游戏,例如彩虹六号系列,前阵子十三叔看某主播直播第五人格的时候,还一直在夸赞《彩虹六号:围攻》……
荣耀战魂,育碧家愁人服务器以及BUG还是抵挡不住玩家 们对这款游戏的热情。
还有刺客信条系列,作为民间流传的四大“沙盒”游戏,被部分玩家认为是近年最杰出的游戏剧本,据说是育碧家头牌来着。
十三叔虽然只列举了四家公司,其他优秀的游戏公司十三叔没有说到的,小伙伴可以帮忙补充一下啊。
不过,王者吃鸡第五人格十三叔都喜欢,要是只能留下一个游戏公司的话,十三叔还真不知道要放弃哪些游戏……
原标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游戏公司,你会选择腾讯吗?
Game234游戏门户网声明:Game234游戏门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原网站)所有,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相关资讯:
原标题:悲剧!网易云音乐彻底下架上万首ACG音乐,听首歌不容易虽然手谈姬时常吐槽网易游戏,但是网易云音乐一直是姬非常喜欢的APP。使用它的理由很简单,不仅推荐人性...
原标题:腾讯FIFA,网易实况:王者集结你更钟爱哪款?世界杯年的到来点燃了游戏厂商在足球游戏领域的战火,腾讯与EA的紧密合作造就了《FIFA足球世界》手游,而网易...
原标题:腾讯坐不住了正面对刚网易第五人格!QQ杀机:一群企鹅追杀鸡?近日腾讯也坐不住了在网上公布了一款调查问卷,主要是应对非对称对抗类型的游戏!此举怕不是要正面对刚...
原标题:都是吃鸡《荒野行动》和《刺激战场》为什么差这么多?2017年绝地求生的出现,对于其他厂商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在此之前不管是端游还是手游能够选择的类型不多。除...
原标题:《实况足球2018》主机版入选亚运会,原班人马打造手游6月上线近日,2018亚洲运动会电子体育比赛项目正式曝光,《实况足球2018》主机版即将领衔六大类游戏...
原标题:去海岛冒险!网易《海岛纪元》今日开启首测“一丢丢沙盒”玩法的冒险手游《海岛纪元》首测时间已经提档至今日,各位玩家终于不用拖到火辣辣的酷暑,可以提前玩一波啦。...
原标题:网易佛系游戏《绘真·妙笔千山》,不盈利,只做好游戏如果你打开《绘真·妙笔千山》的官网,一定会被它的画风所吸引。这是一款拥有浓厚的中国东方韵味的水墨风益智解谜...
原标题:网易《第五人格》的剧情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才有这样的效果?第五人格是一款由网易出品的解密生存类游戏,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游戏引人注目的故事情节是其最大的...
原标题:第五人格:祭司来自湖景村?这段隐藏的爱恨情仇故事却很少人知道相信大家都知道祭司是将要上线的新求生者,而这个求生者的来历一直都非常的神秘,网易说祭司来到庄园...
原标题:网易即将上天!看看这波手游中哪些值得期待前段时间网易举办了主题为“热爱·玩界大开”的2018年度游戏发布会,会上除了曝光《逆水寒》等玩家期待的端游大作的进度...
原标题:玩得起情怀,走得了心丨网易古风新作《绘真·妙笔千山》绝妙演绎画中仙-7.GAME「七点GAME-国内最具影响力CG自媒体平台」如果要评选出一种最能代表中国...
原标题:问鼎三界之巅,群雄逐鹿争霸赛冠军诞生问鼎三界之巅,《大话西游》手游群雄逐鹿争霸赛冠军诞生王者君临,一战封神,《大话西游》手游顶级赛事“群雄逐鹿争霸赛”线下...
原标题:网易游戏在机场开了个体验店,我们去跳了一段惨不忍睹的“街舞”前几天,我们受邀去参加了网易游戏520热爱者日年度发布会。虽然《阴阳师》和《犬夜叉》的联动、《逆...
原标题:绝地求生:荒野行动Puls内测即将上线,蓝洞和堡垒之夜压力来了前段时间蓝洞公司的绝地求生和堡垒之夜都对网易的荒野行动展开了围追堵截的行动,因为实话在荒野行...
原标题:联动网易热门游戏《第五人格》榛果民宿推出“探案”主题房,喜欢的的小伙日前,美团旗下榛果民宿与网易游戏《第五人格》合作推出的游戏IP主题民宿——《第五人格》...
原标题:自由武侠《楚留香》评测:高自由度的江湖之行转载请注明H231游戏网网易根据古龙先生的小说《楚留香传奇》改编而成的武侠手游《楚留香》,自预告起就吸引了大批玩...
原标题:终结者2:人猿正在前往战场中,准备好和猴子对枪,网友都笑了!大家好,我是微猛哥。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给你好看哦!终结者2审判日更新时装速度最快,不用反驳...
原标题:《荒野行动plus》玩法大升级!吃鸡还能这样玩相信不少吃鸡忠实粉已经有所耳闻,网易游戏新款次世代战术竞技端游——《荒野行动plus》即将问世,在网易游戏热爱...
原标题:网易520采访:《非人学园》脑洞大开的轻竞技MOBA游戏作为网易2018发布会脱力冒险的一员,最开心的莫过于《非人学园》定档六月,开启全平台测试。这款游戏以...
原标题:又出禁播门?网易硬核动作手游《流星蝴蝶剑》遭直播平台下架昨日,硬核动作手游《流星蝴蝶剑》开启iOS精英首测,首测仅限1000人参加,游戏标榜超高的难度,非常...
2159人浏览
1923人浏览
1661人浏览
1643人浏览
一样是一种假设 不过假如是一种经历过事情之后的想法 而如果是对未发生的时候的一种假设
如果没有你歌词 如果没有你 莫文蔚 hey我真的好想你 现在窗外面又开始下着雨 眼睛干干的有想哭的心情 不知道你现在到底在哪里 hey我真的好想你 太多的情绪 没适当的表情 最想说的话我应该从何说起 最想说的话我该从何说起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想...
罗志祥 如果还有如果 作词:罗志祥 作曲:罗志祥 编曲:康友韦 我疲惫的时候 喜欢开车回到 最后 海边拥抱的温柔 想像你守着我 安静听完我的 诉说 陪我一起看日落 你说要牵着 我的手陪我走 到最后 全世界 不懂 你会挺我 然后每当我想起 这句话的...
﹝人﹞如果我的存在只像划过夜空的流星为什么我总梦想永恒 如果我的出现只是一个意外的巧合为什么我渴望被爱 谁能听见我听见我我内心深处的呐喊 谁能告诉我告诉我到哪里去寻找真爱 如果我的存在只像划过夜空的流星为什么我总梦想永恒 如果我的出...
如果有如果,意思是,假设可以假设的话。。。。 (*^__^*) 嘻嘻……,希望能够帮得到你哦~~ 【如果满意我的回答的话,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哦】 【并轻轻一点“赞同”~谢谢啦】 -------------------【你的微笑最重要】团队 ~~~~~~★ HAPPY夕阳 好吧,比如...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要改掉不认真学习的习惯,可是时光不能倒流,我的心中充满了沮丧。 如果生命只是一场梦,那么我要陪你到苏醒,可是我却总希望陪你到永恒。 如果人生只是一出戏,那么我要演一幕喜剧,可是我却总听到你轻声的哭泣。 如果...
没有如果 - 梁静茹作词 : 严爵 作曲 : 严爵如果我说 爱我没有如果 错过就过 你是不是会难过 若“如果”拿来当借口 那是不是有一点弱如果我说 爱我没有如果 真的爱我 就放手一搏 还想什么 还怕什么 快牵起我的手有人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
莫文蔚 《如果没有你》 曲名:如果没有你 歌手:莫文蔚 还有萧敬腾翻唱过这首歌 歌名都是《如果没有你》 Hey~我真的好想你 现在窗外面 又开始下着雨 眼睛干干的 有想哭的心情 不知道你现在到底在哪里 Hey~我真的好想你 太多的情绪 没适当的表...
如果有如果 主唱:阿福 (邓福如) 作曲:官锭AL.阿福 填词:王雅君.阿福 歌词 这世界如果有如果 如果一切重头如果你再说你爱我 习惯阿熟悉的温柔 turn around turn around turn around 怎麼还是一个我 雨滴滴答答的坠落还有什麼说不出口 泪不停...
7 03到现在刚刚更新一天,相信不少水友们已经在鱼塘里牛刀小试了,对于新版本的改动,大家怎么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zhou神是怎么理解的吧。
在今天的比赛中,Rookie带病上场,带领iG成功翻盘,在第二局比赛中,他用劫拿下了10 1 8的完美数据。这是他本赛季第7次击杀上双(超过10),这一数据遥遥领先LPL其他选手。排名第二的是Condi、GimGoon、Scout,各有两次击杀上双。
北京时间3月18日,LPL2017春季赛第6周第三天的比赛日。这一天将会有三场对决在正大广场上上演,而在第三场EDG对SS的比赛中,厂长或将重回LPL舞台。华为想成全球第一?做不好这些环节就没戏
[摘要]除非三星在未来今年又犯下重大的错误,失去了忠实的用户群,否则在2021年之前,三星还有很大的可能性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腾讯数码讯(Guti)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华为一直都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排在三星和苹果之后。不过根据来自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市场分析报告来看,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华为在今年6月、7月和8月的销售数据,如果准确的话,将会首次超过苹果。而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就能看出整个市场的变化趋势。尽管苹果刚刚发布的新iPhone将大幅提升产品的销量,短时间内华为可以再次滑落到第三位。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一个整体趋势,那就是华为不仅将很快超过苹果,甚至对三星的地位也会开始发起挑战。没错,华为一直都希望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并且公司已经公开表示过,希望在2021年之前完成对三星的超越。那么,华为想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应该怎么做才会成为世界第一呢?需要独一无二的卖点华为在旗下的产品线中,有着众多优秀的产品,但是说实话,没有一款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华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为产品增加独一无二的卖点,并且能够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比如三星Galaxy S8拥有无边框全视屏、Galaxy Note 8有S Pen触控笔、OnePlus 5有Dash Charge充电技术、Moto Z2 Force有ShatterShield防碎屏幕和Moto Mods模块化配件,而华为的旗舰机型,一直都没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对手的亮点。也许你认为莱卡摄像头不多,但是很抱歉,它还不足以成为一种明显的区别标志。目前让华为唯一和别人不同的就是EMUI界面,但是遗憾的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华为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继续改进自己的界面。尽管EMUI在每一代更迭中都不断进步,但是与最流行的界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它改变了原生Android系统的UI和风格,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还是或多或少有模仿苹果iOS的痕迹,这让很多人都不喜欢。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对华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让EMUI变得更轻量化,更接近原生Android界面。与此同时,在UI上应该提供一些额外而且独特的功能,并且要与对手不同。在这方面,OnePlus就做的很出色,它使用的OxygenOS系统提供了多种定制的实用功能,并且如果你不喜欢的话,还可以删除,不会妨碍到我们。联想则更彻底,直接决定放弃自己的Vibe界面,开始为所有的产品都使用原生界面。我个人并不认为华为会作出这样极端的改变,但是想要吸引更多用户,并且增加销量,改进和简化用户界面,必须要做。有舍有增在销售方面,华为在中国和欧洲市场表现都很出色。当然,要想继续提升一个级别,就必须扩大在世界其他主要市场的影响力。没错,可以从美国开始。目前华为尚未在美国市场发售,因此如果华为想要在未来四年里超过三星,美国市场必须与要有动作。首先就是在Verizon、AT&T等运营商的帮助下,先让旗舰产品在美国亮相,让更多的美国用户知道华为,尽可能多的宣传。目前华为已经将这个问题提上了日程,有消息称,华为已经开始与AT&T接触,希望能够在2018年上半年开始发售即将发布的Mate 10旗舰。而这只是华为亮相美国市场的第一步,并且提供与苹果三星直接竞争的基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下一步就是再将P系列旗舰同样带到美国用户的面前,而这同样也有希望在明年实现。虽然之前有过传闻,但是P10和P10 Plus一直都没有在美国亮相。如果华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就可以再进行下一步。将更多中端产品带到美国市场,并且多投入一些营销预算。目前从欧洲市场的表现来看,华为的营销效果非常不错。虽然美国可以帮助华为提高高端智能手机的销量,但是华为还需要提升中低端产品的销售,因此同样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印度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多年来,印度市场的需求一直都在快速增长,而廉价的中国品牌在印度相当受欢迎。中国厂商的低端产品,提供了非常好的性价比。不过在印度华为目前似乎做得并不好,因此想要实现全球第一的宏伟目标,印度市场也绝不能忽视。华为目前的旗舰机型产品策略有些让人困惑,目前来看包含了P系列和Mate系列两种选择。像三星也提供了Galaxy S和Galaxy Note两个系列的产品,但是P系列也有两个尺寸,并且与Galaxy S8、LG G6和HTC U11等对手竞争。但是在中低端产品线上,华为就有些混乱了。提供了很多不同的选择,比如Nova、Lite等等,而主要的问题在于,华为并没有一款明确定位的中端产品,就像三星Galaxy A、LG Q6和摩托罗拉的G系列等竞争对手那样。对华为来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简化中端产品和入门级产品的产品线,并且他同样配备一些独特的功能来脱颖而出。比如Galaxy A系列就具有防水性、而LG Q6则是首款在非旗舰机型上使用全视屏的产品。荣耀可能是关键与旗舰相比,价格相对更便宜的荣耀系列中有很多优秀的产品,包括了荣耀9和荣耀8 Pro等。荣耀系列厉害的地方在于,不仅有漂亮的设计,而且性价比很高,至少要比华为整体给人的印象更有性价比。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华为涉足的所有市场中,并不是每一个都能看到荣耀系列的产品。尽管华为近几年一直在欧洲市场耕耘,但是荣耀8却只在欧盟国家销售。另一个问题是,在向经销商和零售商支付高利润之后,荣耀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已经不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具有性价比了,尤其是在比较小规模的市场中。因此,华为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将产品带到更多的市场,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压低价格。关键的手段就是在线商店的建设,这就可以让华为绕开本地经销商和零售商。目前华为主要的目标都在欧洲大陆的代表性国家,而一些小国则并不重视。虽然这些国家并不像德国或法国那么高,但也是华为提升整体实力和表现的大好机会。另外更多的关注线上销售,也更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价格。过去几年,许多公司一直都在使用这种策略,其中就包括OnePlus,后者一直以来都以高性价比的旗舰著称,并且最近几年声名鹊起。荣耀将成为华为实现目标的关键,但前提是不能选错方向。除了提供漂亮的设计、顶级的配置之外,更重要的是合理的价格是推动华为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关键。考虑到现在智能手机的价格每年都在提高,看看Galaxy Note 8的929美元(约合人民币6084元)和iPhone X的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540元)就知道了。因此华为可以凭借低价的策略,用在线销售迅速提升市场。总结就算华为做到了上面几点,还依然无法保证一定能够“登顶”。就算在不久的将来,华为真的全面超越苹果,但是三星依然还是压在华为头顶上的一座大山。三星有一个华为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拥有忠实的用户群。想想看,就算去年的Galaxy Note 7出现了“爆炸门”,并且掌门人也锒铛入狱,但是依然没有妨碍三星推出Galaxy Note 8新旗舰,并且价格反而变得更贵。似乎所有的负面消息都不会影响三星粉丝的热情。如果华为出现了和三星同样的问题,那么消费者显然就不会这么宽容了。别误会我的意思,因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本就非常激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还是有可能击败三星成为全球第一的。当然,我个人不认为华为在短短的四年里就能实现这个目标。目前,三星无论是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方面都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根据来自IDCD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3850万,市场份额占比为11.3%。而三星的出货量为7980万,市场份额高达23.3%。在这一点上,目前二者的差距巨大。除非三星在未来今年又犯下重大的错误,失去了忠实的用户群,否则在2021年之前,三星还有很大的可能性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来源:androidauthority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huozho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假如纳粹获胜 世界版图会怎样?
[摘要]戴高乐的政治顾问科耶夫讥讽说,希特勒试图在一切方面模仿拿破仑,却忘记了时间已经过去了130年。在20世纪40年代追逐一种19世纪式的帝国蓝图,不过是那位奥地利画匠的恶趣味罢了。“一亿日耳曼主宰民族将分布在整个欧洲,确保他们统治地位的是(德国)对科学和技术的垄断……充当奴隶劳工的其他民族将在体质和心智上加以人工的弱化,变成孱弱的文盲和半白痴。这样,他们(德国人)就可以安然地享用帝国的建设成就——高速公路、‘通过快乐获得力量’连锁饭店、各地的党总部大厦,以及巨大的军事博物馆和天文馆……这将是一个属于德意志的千年时代,甚至连人的想象力也将被钳制在其中,无从逃脱。”以上是英语世界最著名的德国史专家之一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笔下的“未曾发生的历史”——纳粹德国获胜以后的欧洲。日后罗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曾以这一设定为基础,写出了畅销300万册的历史架空小说《祖国》(Fatherland)。特雷弗-罗珀和哈里斯的立论大多是基于对《我的奋斗》、《二十世纪的神话》等纳粹理论著作及战时德国文件的研读,他们描绘的“胜利之后”德国的版图也毫无二致:一个延伸到波罗的海、东欧与高加索的“更大的德意志帝国”,由一系列附庸国所环绕,满足于将统治范围局限在欧洲。哈里斯政治惊悚小说《祖国》中描绘的纳粹获胜之后的欧洲版图。这一设定与“二战”爆发前流行的地理政治学观点极为吻合。吊诡的是,早在“二战”爆发之前20年,就有两个人预言了德国的扩张模式及其界限。麦金德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概念,他把东欧这个拥有可观劳动力、耕地及工矿资源的板块视为“心脏地带”的核心,认定“谁统治了东欧,谁便能支配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便能支配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便能支配整个世界”。德国坐拥雄厚的工业力量与军事基础,正是并吞东欧的有力竞争者。这一学说影响了一位退役德国陆军少将,此人将麦金德的理论与19世纪末德国地缘政治学的基本设定结合起来,重新提出了“生存空间”这个伪达尔文主义概念以及基于种族划分的“泛区域”。希特勒正是在这位将军的教诲下,于《我的奋斗》中申明了德国的扩张目标、种族政策与国际政治蓝图,并在1941年以“欧洲新秩序”的名义付诸实施。换言之,纳粹德国的空间扩张不仅是一种结果,甚至也出自必然:同时代的一切欧洲战略家都认定,基于地理和技术原因,“东进”是使德国权势在短期内最大化的最优路线;德国仅凭这一路线,便足以攫取世界性权势(Weltmacht)。而德国的失败,恰恰是由于它的对手在资源规模上远远超出了第三帝国的上限——两个洲级国家,一个在外线提供工业产能和海上通道,另一个在内线提供海量人口和缓冲空间,这种结合足以使任何中等强国相形见绌。在欧洲控制全球的努力失败之后,世界进入了美苏两极的时代。德国控制下的欧洲版图(1942年)。 “心脏地带”与“生存空间”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Sir Halford J. Mackinder)的一生都在和主流意见“较劲”:1904年,当马汉的“海权论”系列著作正在全世界受到追捧时,他却发表了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直言位于欧亚大陆“枢纽地带”的陆上强国正在剥夺海权国家的既有优势。1919年,当凯恩斯在巴黎和会上劝说英法政治家承认德国的经济重要性、并以复兴德国作为重建欧洲的关键时,麦金德却把《历史的地理枢纽》扩充成了小册子《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极力渲染遏制德国的必要性。麦氏的论文和小册子奠定了地理政治学(Geopolitics)的一般分析路径和基础性概念,由于他深信陆上强国在工业时代具备更大的权势禀赋,从而和马汉的“海权论”相对立,所以也被称为“陆权论”。麦金德()的“陆权论”在20世纪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一位刻板的地理决定论者。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中,麦金德把位于欧亚大陆中心位置的那个由草原和沙漠构成的板块——涵盖了俄国的绝大部分疆域、蒙古、中亚及波斯——称为“枢纽地带”(The Pivot Region)。在他看来,这里三面为山系所环绕,河流都流入内陆湖或北冰洋,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要塞,而为海上武力无法企及。16世纪以前,这片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地区一直为各路游牧民族所控制,他们凭借马和骆驼的机动性,对外围的农耕地区做反复的袭扰。只是在航海技术的发展开启了“哥伦布时代”之后,西欧各国才得以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迂回到枢纽地带边缘的濒海陆地建立起桥头堡,将这股破坏性力量封禁起来达三百年之久。不过到了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扩散,枢纽地带迎来了复兴:那里的巨量人口和战略资源可能被某种集权体制组织起来,以创造出惊人的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铁路网不仅为枢纽地带强国提供了动员资源的工具,而且就像过去的马和骆驼一样,可以成为进攻性的机动载具。当枢纽地带完全控制了欧亚大陆、并开始建设远洋舰队时,“一个世界帝国就在望了”。归根到底,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海洋和大陆之间的力量对比:当技术取代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之后,那些在资源和人口方面具备突出优势的陆上强国,自然也就比依赖贸易的海上强国能积累起更多的财富;铁路网的扩张则在颠覆海洋交通的便利性的同时,为陆上强国准备了对外侵略的通道。如果说当麦金德在1904年提出“枢纽地带论”时,他所担忧的还是俄国可能破坏欧亚大陆的均势;那么在经历了四年残酷的大战之后,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真正具备雄厚的技术基础、且不满足于既有国际地位的乃是德国。于是,麦金德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对他十五年前的观点作了修正,将“枢纽地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称之为“心脏地带”(The Heartland)。向南延伸的部分包含了中亚的山地和中国的新疆、西藏,海上力量对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动很难做有效干预;向西扩展的部分则容纳了整个黑海及波罗的海沿岸,当陆上国家足够强大时,这两片海域实际上只是封闭的内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易北河与亚得里亚海之间的东欧——这里拥有成就一等强国所必需的劳动力、工矿资源和耕地,却又处在德奥俄三大帝国的交界处,内部涣散分裂,极易被一个大国征服,而这个大国必将成为欧亚大陆(世界岛)霸权的最有力争夺者。《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将“枢纽地带”的范围扩展到了东欧,称之为“心脏地带”,并暗示德国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欧洲霸权觊觎者。这一理论随后得到了豪斯霍费尔的重视和接纳。然而在1919年时,只有战败者听得进这样的教诲:卡尔•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刚刚以少将军衔从帝国陆军中退役,并在慕尼黑大学谋得一份教职。这位50岁的前军人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在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里占据了好几个页码。从1911年起,他就致力于地缘政治学(Geopolitik)研究。这涉及到一项奇特的误解——今天中文语境中所谓的“地缘政治学”,本质上是麦金德开创的英美地理政治学(Geopolitics);它承认技术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地理态势之政治潜力的沉浮,并认为在不主动变更国界的前提下,仍有可能通过外交手段调控海陆之间的权势分布。而原初意义上的Geopolitik却是一个混合了战略地理学、德意志民族主义以及伪达尔文主义的“纯日耳曼”概念,它的基础假设包括:一个国家占据的地理空间(Raum)不是由现存的国界所决定,而是与其民族天性以及在世界历史中担负的“使命”有关。正如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民族天性决定了他们将向海洋发展,从德国这块“无水之地”发迹的条顿人注定要成为欧亚大陆的主宰者。但德意志民族在当下尚未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只有在实现了经济(尤其是粮食和战略性原材料)的完全自给、人口的最大限度增长,国家才有能力践行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唯一的选择是驱逐那些“不配”占据其疆域的劣等民族,为日耳曼人取得大空间(Gro&raum),如此才合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而麦金德的小册子,恰好给豪斯霍费尔提供了一种现成的参照:大空间必须扩展到那一界限,才能确保最低限度的“生存空间”。卡尔·豪斯霍费尔()集军人、学者、神秘主义者的三重身份于一身。起自19世纪末的德国地缘政治学流派,在他的努力下达到了新高度,并介入了实际政策的制订。尽管豪斯霍费尔在1941年后已经与希特勒疏远,但他在1945年仍被盟军逮捕。为避免被送上军事法庭,豪斯霍费尔夫妇在拘留所服毒自尽。 德国的野蛮计划:“欧洲新秩序”1919年底,豪斯霍费尔指定一名学生担任课程助理,此人是鲁道夫•赫斯(Rudolf Hess),未来的纳粹党二号人物。四年后,赫斯和希特勒因发动啤酒馆政变被捕,关押在兰茨贝格监狱。豪斯霍费尔给自己的学生送去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并利用探监的机会,对希特勒进行了一番地缘政治学启蒙。这种“启蒙”的成果,在1925年出版的纳粹“圣经”《我的奋斗》(Mein Kampf)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希特勒不仅全盘照搬了“生存空间”的概念,而且把豪斯霍费尔设定的向东扩张的路线视为德意志民族的出路。一种最初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经过阴错阳差的演化,最终成了制订政策的准绳。无论是基于海洋人视角的“心脏地带”,还是纯德国基因的“生存空间”,本质上都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体。说到底,德国人并不信赖亚当•斯密式的全球开放经济空间及其背后的自由主义政体,他们推崇的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和中心的“国民经济学”。早在1830年代,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就为一百年后的德国地缘政治学留下了庞大的思想遗产:权势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铁路在资源动员方面的作用,大陆扩张,必要的海外殖民……这种立足于充分自给、不依赖国际市场的论调,在刚刚被全球性大萧条波及的德国尤其有市场。国民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和纳粹种族主义的结合,共同塑造了第三帝国的经济结构。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中指出: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早熟造就了一个数量惊人的城市粮食消费者群体,土地的有限意味着粮食供给只能通过国际市场来获得,这显然有悖于“生存空间”自给自足的初衷。为了确保粮食供应,德国在1933年立法建立“世袭农场”,规定此种农场只能由血统纯正的公民耕种,不可转卖、亦不可挪作他用。农业从业人员被纳入官方组织的“自治团”,不得改行,每年由国家下达生产指标、并以定价收购产品;城市青年也经常由国家强征前往农村劳动,以弥补劳动力缺口。私人工商业同样按类别组成自治团,工人则被纳入“劳工阵线”(DAF)体系,接受国家管理,1936年后又将卡特尔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形成一种严格的计划经济。为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并避免马克贬值,1936年以后德国原则上只以易货贸易的方式从事商品进出口。对中南欧那些严重依赖德国市场的中小国家来说,他们不得不接受柏林的“经济协调”指令,从而成为“更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定点生产基地:罗马尼亚负责提供石油、木材、大豆和棉花,保加利亚提供肉类、水果和蔬菜,匈牙利则出口禽蛋。作为交换,德国向这些国家提供农机、化肥、农药和加工机械,但并不补偿这些国家为实现经济调整而付出的代价。换言之,柏林关心的只是确保“主宰民族”的“生存空间”,对其他民族和国家(包括仆从国)则尽可能少地承担义务,这也是1941年后纳粹在欧洲控制区推行的“新秩序”(Neuordnung)的实质。图为普洛耶什蒂的维加炼油厂。在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供给了德国军事机器所需的燃料。在“欧洲新秩序”中,罗马尼亚将继续扮演石油、木材和农产品提供者的角色。“新秩序”的领土安排以“生存空间”的初始假设为凭据: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丹麦南部、比利时西部和但泽等存在德意志人聚居区的板块直接“复归”到帝国(Heim ins Reich),以为德国的人口增长提供领土,当地的非德意志居民则以强制迁徙等手段加以驱逐。与帝国本土邻接、但由非日耳曼人控制的地区,如斯洛伐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克罗地亚,以保护国的形式加以统治。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将成为帝国的粮仓和油田,由德国驻军实施军事化管理,这些地区原有的工业设施或者被拆毁、或者由德国企业接收。名义上保持独立的国家则按照德国经济部长冯克(Walther Funk)的规划,成为柏林主导下的欧洲一体化经济的一个部门:罗马尼亚等多瑙河国家继续扮演战前的燃料和农产品提供者角色,并在德国的指导下开发矿藏;比利时、荷兰和丹麦原有的工业体系由德国接收,大部分劳动力转为生产蔬菜、肉类、奶制品和深加工农产品。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负责向德国输送矿石、木材、禽蛋和奶制品,被剥夺了工业产区的维希法国同样将沦为农产品和原料输出国。换言之,通过摧毁欧洲各国原有的经济体系、并将其变为从属于德国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供给者,柏林不仅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使各国一旦脱离德国的政治控制就无法生存(因其工业制成品都须从德国进口)。全欧洲的货币政策同样由德国支配,帝国马克为最高通货,本币的汇率取决于该国在欧洲一体化经济中的生产业绩;柏林通过一套多边清算机制来调控欧洲内部的收支平衡,各国的黄金储备则由德国代为“保管”。据英国财政部估计,1940-44年德国从各占领区掠夺的黄金储备总价值超过5.5亿美元,只有半数左右在战后被索回。在“新秩序”中,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Endl&sung)不仅是出于种族主义动机,也构成一种经济手段。通过剥夺犹太人的财产权和公民权、并最终将其送入集中营,已经获得的“生存空间”将为德意志人独占。至于集中营,它既是一种执行强制收容和虐杀政策的警察机关,也是党卫队中央经济与行政部(SS-WVHA)管辖下的经济单位。犹太人在分批被送入毒气室的同时,还须为设在营区周边的采石场、食品企业、皮革厂和出版公司充当奴工。党卫军甚至把“出租”犹太和斯拉夫奴工变成了一门生意:亨克尔、容克斯、梅塞施密特飞机公司,克虏伯军工集团,法本化学康采恩以及西门子-舒克特电气公司都在东方的集中营设立了生产车间,使用奴工。而法本公司正是灭绝营所用的“齐克隆B”毒气的生产商——这无疑是20世纪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之一。奥斯维辛集中营第1营区入口处的著名标语——“劳动使你自由”(Arbeit macht frei)。在“新秩序”下,集中营成了榨取犹太人“剩余价值”的经济单位。 美苏vs德日:“洲级大国”力压“中等强国”应当指出,纳粹德国并未计划从领土上侵占整个欧亚大陆,亦不打算征服太平洋和美洲,这和第三帝国的单一民族特性有关。早在“一战”爆发前,正在日本担任武官的豪斯霍费尔就认定日本也是一个潜在的“主宰民族”,他们将在东亚大陆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建成一个涵盖了中国、印度、南洋诸岛以及澳大利亚的独立“大空间”。进入1930年代,美洲被认定是另一个“大空间”,它将由美国主导,控制权掌握在德裔移民及其支持者手中。德国对美日两国的“大空间”甚少觊觎,而乐于接受三个“泛区域”(泛欧、泛亚、泛美)并存的状况。因此,纳粹的领土征服目标最远只到非洲,也无意建立英国式的全球性多民族帝国。对德国而言,虽然它通过支配欧洲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经济自主,但在燃料、橡胶、纺织品和稀有金属方面仍存在缺口,需要从国际市场获取;柏林也迫切希望把过剩的工业制品销售到其他地区。由于三个“大空间”各由一个强国掌控,且自给程度较高,国际贸易也将按计划模式进行:美日每年向欧洲输入定额的战略性原材料和农产品,换取欧洲的机械、光学器材和矿石。考虑到德国控制了全世界最富裕的单一市场,并且占有某些至关重要的原料产地——以美国的物资进口状况为例,它急需的锑、锰和铝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控制区,橡胶、丝、钨砂和锡则要从“泛亚区”输入——它在这类贸易中必然不会吃亏。而美日企业若想打入欧洲市场,则须接受德国政府的“督导”。1930年代豪斯霍费尔设想的四大“泛空间”。日后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将其进一步简化为“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最奇特、也最矛盾的是对苏联的处置。包括豪斯霍费尔在内的所有德国地缘政治学者都认定,第三帝国与苏联结盟对双方而言乃是最理想的选择;在1930年代的设想里,他甚至为苏联也预留了一块“大空间”。这两个国家的结合将使“心脏地带”连成一片,创造出无人能及的工业产能(这是麦金德最担忧的情形);东欧将由苏德两国瓜分,德国以工业制成品和军事技术交换苏联的石油、农产品和矿藏,苏联的远东港口则为德国提供破解海洋国家贸易封锁的“后门”。1940年底,许多英国分析家在哀叹:苏德同盟对欧洲的统治将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希特勒的“生存空间”焦虑和意识形态偏执否定了这种前景,他最终步拿破仑的后尘,发兵东侵。从本质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侵俄都是在对抗海洋国家失败之后,为弥补经济缺口而开启的补偿机制。在颁布“大陆封锁令”后,拿破仑法国无力为欧陆国家提供替代产品,又不可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只能尝试从俄国获得补偿。而希特勒在1940年夏天取得大胜之后,同样面临粮食和燃料短缺的问题:由于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得石油和食品,且战争影响了德国本身的农业生产,德国占领的疆域最大之时,也是它的经济负担最重之时。唯有立即占领东欧,获得大量劳动力、耕地和燃料,才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化解经济压力,最终实现自给自足。希特勒似乎并无完全占领苏联的野心:遥远的亚洲领土对他来说缺乏吸引力;倘若不能使布尔什维克政权从内部崩溃,则将之驱赶到乌拉尔山以东、令其自生自灭即可。但他显然低估了整件事情的难度。托克维尔在1835年就已断言:“俄国和美国将各自主宰半个世界。”这不仅因为两国在地理上皆有屏障、难于被外部势力彻底征服,更因为它们在人口、幅员和资源方面超出了西欧国家一个数量级。如果把德、法这样千万级人口的西欧工业国家称为“中等强国”,则美国和俄国无疑属于拥有大洲级体量的“洲级大国”。为运行自给自足、高度计划性的控制型经济,纳粹通过各种行业协会和“自治团”对各个经济部门实施垂直领导。图为1940年“德国劳工阵线”成员在进行军事化训练。比较一下主要国家的人口、资源和工业产能,便可以窥见洲级大国的体量优势。1940年德国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630亿千瓦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相应数字为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技术上较为落后的苏联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换言之,已征服西欧的德国在钢产量和发电量上只是稍微领先于刚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苏联,而后者的劳动力数量是德国无法企及的。从1940年到1944年,德国人殚精竭虑才把军火产量提高了200%,而美国的军工业规模膨胀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国的军火年产量为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苏联的军火产量也升至德国的90%。同一年,美国生产的飞机数量(96318架)相当于德国(40593架)的2.4倍,生产能力遭受巨大破坏的苏联由于得到英美提供的铝材,也生产了40300架,与德国相当;而另一个中等强国日本只生产了28180架。截至1945年8月,美国的战时飞机产量为德国的3倍,这还没有计算提供给其他盟国的原材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等强国甚至也无力逾越洲级大国的天然空间优势。苏德战争前半年,在兵员和机动装备大体充足、且先发制人的情况下,仅仅由于地理空间过于广大、环境和气候不利,德军就遭遇了惊人的消耗。从1941年6月到次年1月底,柏林在东线损失了整整94万官兵、3000辆坦克、10万辆汽车和2500架飞机,相当于苏德开战时陆军总兵力的1/3。这足以证明即使是技术上具备优势的中型武装力量,也无力征服一个洲级大国。“大空间”的悖论也正在这里——只有在它完全建成之后,德国才有能力和一个洲级大国对抗;但为了建成“大空间”,柏林必须首先在现实中同时与两个洲级大国交战,这就决定了它永无希望实现“新秩序”的蓝图。那么,轴心国真的毫无获胜的希望吗?1944年,荷裔美籍地理政治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 J. Spykman)在遗著《和平地理学》中提出了一种设想:假如日本在1942年春向西进军,自海路席卷印度洋、同时从陆上攻击印度;而德军在全力争夺乌克兰的同时,强化在北非的兵力,就有可能将两国的控制范围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濒海的“边缘地带”(Rimland)。德日在中东会师之后,苏联和中国这两个丧失了海岸线的内陆同盟国将遭到彻底的封锁,外围的英美无法经海路对其输送军火和物资,也就无从开发苏中两国在领土纵深和人口规模方面的潜力。如此一来,中苏退出战争、英国因印度独立和能源通道被截断而对德媾和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轴心国控制下的欧亚大陆将独占全世界大部分战略资源,同时对北美实施封锁;而美国面临的将是它的开国者们最恐惧的情况——由于自由政体在其他地区被消灭,它在美国也无法维持下去。但德国人的所见却不及于此。当美苏两国正以前者提供技术力量和资本、后者提供人力和地理空间的方式展开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增殖其全球权势时,柏林所设想的却依然只是某种基于单一民族、机械呆板的“大空间”。戴高乐的政治顾问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讥讽说,希特勒试图在一切方面模仿拿破仑,却忘记了时间已经过去了130年。在20世纪40年代追逐一种19世纪式的帝国蓝图,不过是那位奥地利画匠的恶趣味罢了。斯皮克曼在1944年提出的新三大板块:“心脏地带”、“边缘地带”与“新世界”。他认为,只有当德日两国完全控制了欧亚大陆的濒海地带时,才会对美国的经济安全和全球地位构成真正的威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eironh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世界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