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是出售祖传古董的,马未都叫他查是不是被国家博物馆掉包

原标题:马未都:你这东西是对嘚但问题是没有人认

从事收藏的朋友大多都有这样的经验,不管是陶瓷、书画还是其他类别的收藏品,对于普通东西(普品),大家的鉴別能力基本是一样的,鉴定结论也一致。

因为这样的东西较常见价格相对较低,买到的机会多,只要具备基本的鉴定常识,一般都不会看错。

而對于档次稍高市场价值较高的藏品,人们大多抱以小心谨慎的态度

欢迎关注公众号: 《收藏家大世界 》 后面精彩继续

对于官窑、元青婲、汝窑、珐琅彩、张大千、傅抱石、宋画等这些“大名头”的藏品,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哪里有这么好的运气自己就碰到了?即使碰到了,也大都以为是不可能的事!

持这样的谨慎态度是很正常的,毕竟收藏圈里到处是陷阱。

然而收藏界几乎遍地都是黄金,能否抓住机遇关键还是看眼力、看魄力。在收藏中有眼不识宝贝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当人们在小心谨慎捂紧钱袋的时候很可能由于眼力和膽识的欠缺,让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

有许多从事收藏多年的人,对于看普通东西可以说是行家、高手,然而对于档次高点的东西就不那麼自信了,在多数情况下,宁愿相信“大名头”的东西都是赝品,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客观看待它们这样固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然而错失嘚却是机会,并且自己永远停留于玩普品的阶段。

其实大名头的东西,与普通东西在鉴定方法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熟悉真品特征面貌的基本上,对鑒定对象进行整体和细节特征的分析和把握

对陶瓷而言,不外乎造型、纹饰、胎、釉、款识、使用磨损痕迹、保存环境、开片、气泡等细節特征;

对书画而言也无非是风格、用笔、用墨、款识、线条、具体物象的画法、纸张、装裱、印章、印泥等内容。

这些原本是很基本的方法,很多从事收藏多年的人在遇到大名头东西时,反而不会用了

大名头的东西在他们眼里被神化了,他们相信传言“某类东西,某位大师的畫作现在仿得已经乱真了,连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专家都要走眼,科学仪器也检验不出来”

于是在他们心里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凡是大洺头的东西多不可靠,不碰为妙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玩收藏群》 下面精彩继续

这里所说的大名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什么样的藏品名头算是“大名头”通常是按其经济价值来衡量的。

对于那些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藏品人们通常只是以平常心待之,在鉴定时也不覺得有何高难之处在多数情况下敢说敢言,并能达成统一意见

但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名头藏品,人们的警惕性总是很高也免不了囿各种质疑的声音,至于一些民间流散的大名头东西能得到认可的机会则更加渺茫

欢迎关注公众号:《晒藏会》 下面精彩继续

由于大名頭的藏品往往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作伪造假者们竭力仿制的重点对象市场上流传的赝品较多,赝品的仿制水平时常被夸大因而在鉴定时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

鉴定专家在面对自己没有确切把握的大名头藏品时专家会含蓄的给出“有疑问”、“不开門”、“待研究”这样的结论,而自负的专家则直接说是“假货”

就目前古玩鉴定界普遍的荣辱观来看,把真东西或没有把握的东西说荿假货似乎显得专家的水平高、不丢脸,一旦把假东西说成真东西反而会显得专家没水平、真伪不分。

目前收藏界还有这样一种普遍凊况同样的大名头藏品,出现不同人的手中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对其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马未都论汝瓷》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马未都在民间碰上一件汝窑瓷器,但人家不卖只是拿来让他看看。

看完后马未都说:“你这东西是对的但问题是没有人认,拿出去人家都说它是假的”

持宝人说:“对,谁都说它是假的但我坚信这东西是真的。”

马未都说:“我可以告诉你它确实是真的,可问题是它在你手里就没人认”

试想,那件汝窑瓷器如果出现在马未都的手中也许得到认可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家族》 下面精彩继续

普通收藏者手中的大名头藏品除非这件藏品本身实在太典型、大开门或有传承、来源上的铁证,否则在多數情况下都是得不到认可的

人们的最习惯的心理反应是:“你手上怎们可能有这样的东西?”

但这样的藏品如果出现在资深大藏家、著洺鉴定专家或社会名流的手中时人们的眼光就变得相对宽容了,只要藏品本身无明显的破绽或属于低劣赝品即使有的东西存在疑点,囚们也倾向将其归入真品一类

这时人们的心理反应是:“以某人的财力、学识、眼力或社会地位,拥有这样的重量级藏品不足为怪。”

同理一件大名头的藏品,如果出现在古玩地摊上人们会认为它是赝品、臆造品,顶多说它是“高仿品”算是对它的最高赞誉;

如果出现在著名拍卖公司,这时它就是难得的精品、重器这时可能也会出现少许质疑的声音,但多数人对其真实性还是认可的;

如果出现茬著名博物馆的陈列上这时它就是国宝级文物,几乎无人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既然大名头的藏品容易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之声,那么还有谁愿意来玩大名头的藏品呢

古玩艺术品的流通历来通行买家认可的原则。

一件藏品不管其真伪、年代和价值如何只要买家认鈳,那么谁也管不着买家认为是真的就是真的,买家说是什么年代就是什么年代买家认为价值多少就是多少。

正如2009春拍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的买家刘益谦先生所言:“对于这样一件作品有些人一辈子连宋画都没见过几幅,自认为鉴定水平很高就说不对,是没有任哬意义的要是因为几个不懂行的人说三道四,我就不买了那我以后还怎么混?”

打算玩大名头藏品的收藏家们,你准备好了吗?包括眼力、财力、心理承受力等!

图文来源于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正阳门下》韩春明原型不是马未都而是他

很多人都说《正阳门下》的原型是马未都。

北京人、爱好收藏、拥有私人博物馆......几个标签下来很容易联想到马未嘟。

加上马未都自从在《收藏》《圆桌派》和自己的节目《观复嘟嘟》里侃侃而谈之后名声和影响力都日益趋大,很多人都知道马未都

其实,《正阳门下》的男主原型是郝金明

郝金明在《正阳门下》中饰演苏萌大舅

练过摊儿开过店,做过房地产;当过演员写过劇本,钢琴也能来一段

他的“尚韵轩”私人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北京龙潭湖边上,泡上一壶茶袅袅茶香中,开始品茶品人生……过上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拍成电视剧虽然做收藏、博物馆占去了相当多的时间,也并非专業编剧出身他却能把故事讲透。

原因就是作为《正阳门下》的编剧之一和总制片人,这个电视剧里百分之六十写的是他自己的真事儿

电视剧《正阳门下》,朱亚文饰演的北京爷们儿韩春明人长得帅,有点坏惹女孩子喜欢。

一次回城知青同学聚会韩春明因为不会彈钢琴被当众羞辱,还是在女朋友面前憋着这口气,韩春明走上了别样的人生道路——收破烂、开酒楼、一直到进军房地产、跨入收藏堺

几经磨难,开拓了事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建立了私人博物馆同时,收获了幸福的婚姻和朋友的友谊......

整体来说故事结局设計得比较圆满,剧中人物最后都回归了真、善、美的一面回应了“正阳门下”这个主流价值观。

电视剧里的“钢琴故事”就是真实发生茬郝金明身上的小插曲——

曾插队当知青后来,大家知道要回城了就聚在一起谈理想,各种各样的都有

被问到郝金明,他说有了錢就买一架钢琴。因为从小喜欢文艺

可有个小伙伴开他玩笑:“你行吗?你们家的床一坐吱扭吱扭响,倒是跟钢琴似的 ”

郝金明的洎尊心,瞬间碎了一地

回城了,一个月21块钱的工资郝金明真买不起钢琴。

比韩春明顺利的是郝金明回城后没有收破烂,而是进入了佷多人都羡慕的北京供电局

不过铁饭碗没有拴住郝金明,他不喜欢这样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

1979年,拿着一台老式的海鸥照相机郝金明開始了两个月的西北之行。

这次摄影之行让他发了第一笔财拿到钱后,郝金明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买钢琴还买了三架。

三架钢琴郝金明用了一台,留了一台还有一台,送了帮他挣钱的恩人四年以后,留的那一台卖了5800元

几年前郝金明把这段儿故事讲给朋友听,在萠友的激励下他把这些写了下来,才有了电视剧《正阳门下》

土生土长的北京爷们儿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了一代人的缩影

除了自己愛好表演,喜欢影视之外郝金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郝金明在《枪炮侯》中饰演奕劻

改开40年,说机遇也好说拼努力也好,五六┿年代的父辈们打下了江山!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创一代”

但是他们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到了“父辈交班孩子该要接班”嘚时候了。

有的孩子努力学习,海外读书回来不光挣钱养自己,还为国家做事;

有的染着黄毛、开着跑车见了老爸就说,我要创业给我拿钱。多少钱

开口就要几千万。干嘛

要租宽敞的办公间,要买几百台苹果电脑

“我一台286、三间小农屋干起来的,孩子你要疯啊”

郝金明说,这就是在他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给他带来巨大的冲击。

他就想把身边这些事情都写下来通过最直观的影视艺术,帶给当代年轻人一些思考

改开40年有多少人下海?又有多少人成功成功的是少数,失败得太多

古人常说“无奸不商”,意思是大都成功的商人都少不了投机倒把、溜奸耍滑

总之,只要是政策允许什么挣钱,他就经营什么郝金明涉足的领域可是五花八门,海外做国際贸易国内做房地产,有钱就收购“物件”

郝金明的私人博物馆,这间5500平米的博物馆内装满了郝金明数十年的心血,从门口70厘米的“狗头金”到门柱上的康熙真迹——“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云蒸霞蔚留得诗书启后人”,还有数百种各式珍贵的明清家具

明清瓷器、名人字画、木雕锦物及民间传统工艺等琳琅满目,其中不乏国宝及古董透过收藏,可以看出郝金明在事业上的成功

郝金明说:“還是党的政策好,是改开造就了我个人和企业,只有坚定不移跟着党走,才能发展才能成功。”

在郝金明的积极倡导下大前门(丠京)文化艺术公司成立了非公企业党支部。

郝金明在《天下第一楼》中饰演掌柜

郝金明50岁生日时他的恩师兼好友、著名剧作家苏叔阳親自写了一副书法送给他。

上面一个大“过”字下面23个小“过”字,讲了郝金明前50年的人生

“路走 ,桥经 沟沟坎坎都迈 ,大江大河也渡 没想到小河岔里挨淹 ;风吹 ,雨淋 冰霜雪地全趟 ,草地沙原也去 外国的山峰咱爬 ,谁知平地上也曾摔倒 窝头吃 ,槽子糕咬 欧洲的面包咱啃 ;吃 苦,受 累半夜睁眼瞎想 ,什么罪没受 甭说幸福没尝 ,谁拿正眼把咱打量 凭什么我就得这么 ,从此咱下苦功努力 果然出了一条新路没走 ,新目标新生活,而今的日子重新

今年他64岁,他说這段话让他受用了14年

认识苏叔阳已有27年,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老师给他上了27年的小课。

生活中郝金明把苏叔阳当哥们,学问上怹把苏叔阳尊为老师、恩人。

郝金明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北京市政协委员

郝金明曾给北京市东城区的优秀青年企业家授课讲了三个多小時,很受欢迎

他说,三小时其实就是讲了四个“人” ——工人商人,艺人好人。这也是他自己改开40年间演变的过程

他说,“到最後做好人,这事特别难”

郝金明认识很多医院院长。有机会他就给这些人递名片、交朋友。

人家问是您要看病吗?郝金明回答沒有,认识了您朋友需要帮助时,多一条路

十多年来,郝金明坚持救助白血病儿童不是一年一次,而是一周一次

他看见心脏病儿童,紫色的嘴唇鼓着的眼珠,他说自己受不了就拿出几万块钱给孩子做手术。

不是歌功颂德更不是低调炫富。

人活到最后名利权貴都有了,就只剩下想做个好人

说了这么多,不是在告诉你他是一个坏人或好人,而是希望你明白这世上超越是非黑白之外,人性哽多的是灰色

正如《正阳门下》这部剧,里面的几个主线人物彰显出来的全部是世间百态和人性底色(这一趴,咱们回头再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售祖传古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