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开始秃顶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发际线

第一批90后秃了?这款眉胶或许可以拯救发际线_凤凰科技
第一批90后秃了?这款眉胶或许可以拯救发际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第一批90后秃了?这款眉胶或许可以拯救发际线 近日,来自迪拜的美妆眉胶品牌HUDA于上周推出
原标题:第一批90后秃了?这款眉胶或许可以拯救发际线
近日,来自迪拜的美妆眉胶品牌HUDA于上周推出了效果惊人的眉胶,给广大的美妆人士带来了福音的同时,也给第一批开始“秃了”的九零后带来福利——画个发际线假装头顶茂盛还是没问题的。男童鞋们可以一试!
此款眉胶身形小巧便于携带,打开瓶盖看到里头黑乎乎的一团,和普通眉胶区别不大,但是只要涂到你的手上试一试,毛发就马上显现。其实黑乎乎的一团是HUDA的仿真黑色毛发,和我们眉毛的长度相同。等到眉胶干了之后还能用眉刷来调整眉毛方向。用在额头应该大概可能效果也不错!
HUDA眉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亲肤,其实对于皮肤敏感类的人群来说,眉毛也是需要保护的,有时候用手揉搓眼部或眉部就会引起皮肤不适,HUDA眉胶透薄轻凉,涂完之后会迅速放干不会影响其他眉部化妆品的使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64757
播放数:182242
播放数:160979
播放数:5808920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泛家居圈百家号出门上班前,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把特意留长的左边一绺掀起,盖住光亮的前额,用水抹平。这是一个中年男人晨间的神圣仪式,或者说,最后的尊严。不得不说,脱发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三大门户网站联合默沙东公司,调查了万名网友发现,60%的男性在25岁之前就出现脱发现象,而在30岁前出现脱发的比例达84%。而女性也未能幸免,超过一半的女性在65岁左右遭遇斑秃。脱发,实打实地成为一种现代病。全球范围内,我们每年要花三十五亿美元在治疗秃头上,这比马其顿全国预算都多,重金求购防脱秘方,成为当代生活一大奇观。可是,这三十五亿美元,其实都白花了。脱发秃顶,这都是命在秃顶这件事上,中国人还算是幸运的。根据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优化研究所的数据,脱发在白人身上最为频繁,30岁前就有30%秃了,过了70岁,80%都难以幸免。黑人次之,黄种人情况最好。2011年国际旅游评论网站(Trip Advisor)的“世界秃顶地图”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调查中,世界上有32.13%的人正在脱发,欧洲“大获全胜”——几乎把前十名占光了:西班牙(42.60%)、 德国(41.24%)、 法国(39.24%)和英国(39.23%)进了“前五强”;紧跟着是意大利、波兰、荷兰和俄罗斯。相比之下,亚洲一个能打的也没有,一直到第十四名才出现著名秃头国度日本,中国紧随其后,名列第十五。一位度假期间的波兰老大爷 / 视觉中国数据可能有局限,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不分人种,不分国度,世界各地都在秃。无数人试图从纬度、地理、饮食等等方面解决秃头之谜。任他们抓破头皮兜了一大圈,最终都不得不承认导致脱发的原因千千万万,但从根本上看,脱发这件事,可以说是从生下来那天就决定好了的。基因决定了你会不会秃,激素决定了你什么时候开始秃。雄激素性脱发与基因遗传的关系已经是定论。《Nature》发表的研究成果揭示,与雄激素性脱发密切相关的两个基因——一个是来自母亲X染色体上的AR基因,另一个就是父母都有的20号染色体短臂上的脱发基因,后者就是传说中使秃顶几率上升七倍的大杀器,传男不传女。这是一次对男性生发幻想的毁灭性打击。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X染色体上的任何遗传信息都会呈显性,“爸爸秃完、儿子秃”几乎是命中注定发生的残酷现实。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更有可能从父母一方遗传到不致秃顶的基因,能够侥幸逃过一劫。例如世界著名秃头家庭英国王室。秃头的命运从女王决定与菲利普亲王共度一生后开始了:大儿子查尔斯王子,秃了;二子安德鲁王子,秃了;三子爱德华,秃了。秃头的命运不放过每一个“王的男人”,查尔斯王子的大儿子威廉,秃了;二子哈里,秃了。就连现在的世界第一萌娃——乔治小王子,年仅四岁,也有了让人忧心忡忡的发际线。乔治小王子和他爹的发际线一样迷人/视觉中国到底是什么基因是如何操控我们头发的?其实基因只是设定了规则,睾丸和卵巢分泌的雄激素睾酮才是秃顶的元凶。简单来说,睾酮是一种决定你够不够man的雄激素。科学界普遍的结论是,人体分泌的睾酮,在5a还原酶的作用下,变成二氢睾酮(DHT)。这个5a还原酶好死不死地多存在我们的皮肤表层,脱发男孩头顶、前额和发旋部位的毛囊最脆弱,最终就在DHT的凌辱下,慢慢缩小,越变越细。等到长毛发的出口都关闭了,那就意味着,你秃了。在青春期,男生的睾酮水平会开始上升。尽管这意味着从男孩到男人的重要转变,但往往也代表着秃顶的命运开始拉开大幕。对于自带脱发基因的男孩子来说,他们头顶的毛囊尤其喜欢欢迎二氢睾酮(DHT)的光临,也就更容易受到DHT的影响。也因此,无数二十岁的男孩子陷入了被秃头支配的恐惧里,“我会秃头么!”的发问蔓延在他们的朋友圈里。更可怕的是,虽然睾酮在在字面上看是一种“雄”激素,但,不信抬头看,秃头饶过谁——女性也难以幸免。英国歌手苏珊大妈脱发秃顶露头皮 / 视觉中国女性并不是不分泌睾酮,只是量要少得多,分泌的雌激素又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睾酮。不过,在更年期之后,雌激素分泌减少,睾酮依然不减。到了五十岁,女性要承受的除了更年期的焦躁不安,可能还要做好秀发一片片掉落的心理准备。但,也大可不必一出现掉发现象就恐慌自己是不是被卷入了脱发的魔幻轮回之中。除了上文提及的影响最普遍的两种,不少原因也会让你秃。比如,找工作要朝九晚五税后一万五险一金最好北京户口,会秃的,因为幻想过度压力太大;比如,临近考研手捧肖秀荣各种主义一盏孤灯到天明,会秃的,因为长期焦虑缺乏睡眠;再比如,为了潮流被Tony哄骗使用三无产品染发烫发,会秃的,因为化学物质伤害头皮……直到现在,“为什么会脱发”依然是一门神秘的学问,基于此的“怎样治疗脱发”就更是一门玄学了。生发育发,当代谎言当今在脱发治疗市场上占据主导的无非三种,花样繁多的生发产品,奇奇怪怪的中草药偏方,以及看似一劳永逸的植发。先来看占据各大商场货架的生发产品。比如“Duang”的一下给头发加特技的霸王,最常用的伎俩就是以“固发”、“防掉发”偷换“治疗脱发”的概念,吸引消费者购买,所谓乌黑浓密的效果多半还是特技的功劳。喜欢给自己加“特技”的某洗发水 / 视觉中国撇开这类混淆视听的产品不谈,单看唯二的两种获得临床验证、国际医疗界认可的有效药物--外用药米诺地尔、口服药非那雄胺,关于它们实际疗效和副作用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外用药米诺地尔,也就是章光101违规添加的这种药剂,70年代时它还只是一种高血压药物,人们偶然发现它能促进毛发增长,便开始用来治秃顶。但2015年的一次药物疗效报告公开了真相,米诺地尔仅对小部分人群有效,并且具有依赖性。也就是说,药不能停。另外一种口服药物非那雄胺,在药效上确实比米诺地尔强。非那雄胺上市之后,研究数据众多,以日本人的研究来看,连续用药12个月,脱发情况未加重的达到58%。看到这里,是不是对于非那雄胺跃跃欲试了?即使追不回从前的发际线,但能维持现状也是不错的!然而,非那雄胺的致命副作用在于,药物靶点是雄性激素。也就是说,它会持续抑制男性的雄激素水平。再直白一点,用多了非那雄胺会导致与性功能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性冷淡、勃起障碍、乳腺发育等等。虽说依据日本临床数据,在不过量使用的情况下,出现这些副作用的几率低于3%。但非那雄胺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实在是太戳中男性内心的痛点,令人瑟瑟发抖。在副作用、使用群体范围、药理学认证的重重争议之后,我们必须承认这两种药物作用都很有限,并不适用于毛囊已经病变的头。也就是说,如果已经谢顶,趁早放弃吃药。演员黄宏头发稀疏,已有秃顶之势 / 视觉中国至于四处流传的偏方,多以各类中药拼凑而成,其中最著名、最频繁出现的就是何首乌。但用何首乌,很有可能头发没长出来,先因为肝衰竭进医院。解放军第81医院肝病研究所的医生记录了年间的40位病人,其中80%的人是用何首乌来治疗脱发或者白发的,仅有2例是大剂量服用,其它都是常规剂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14年7月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里就公示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伤肝之余,何首乌能生发本身就是一个谣言。因为何首乌的果实长得像小娃娃,唐朝《日化子本草》就开始掰扯它能“令人有子”;到后来,又演化出了补肾和抗衰两个功能:“长筋益精,长肤,延年”,进而沟通气血,促进头发生长。荒谬的是,“补肾生发”本身就是另一个谣言。头发的生长的确需要毛细血管的营养,不过造血靠骨髓,运输靠血浆,营养从小肠来,到了处理废物才轮到肾脏出马。这是最为简单的生物学常识,若是真把肾脏和造血连在一起,岂不是人体运行倒着走了?既然自己的头皮指望不上了,许多人又转而借助外部的力量——植发!作为一种立竿见影的医学手段,成为了脱发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最主流的植发手术要达成正常的发量,至少需要移植4000毛囊,这一精细的体力劳动至少需要持续9-10小时。不仅医生的技术稳定性难以保证,病人的耐心也往往消磨殆尽。土耳其一位医生正在给植发手术患者打点 / 视觉中国当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费用和效果。自体皮肤移植的成功率是89%,附属噐官的成活率在40%-70%。也就是说植发手术后可能有30%以上的头发不能成活。比如英格兰足球的代表人物鲁尼,在2011年花费15000英镑做了第一次植发手术后,因为效果不佳,在两年后不得不再次躺在手术台上9个小时,从“头”来过。成活率之外,植发高昂的费用也令人望而却步。一次植发最少45000元,而植发手术一般都要进行两到三次。用买辆车的钱换一头不一定浓密的秀发,普通人都难免犹豫吧。做一个快乐的脱发男孩脱发是天生的,药效是有限的,植发是昂贵的,对于脱发,恐怕唯一能做的就是悦纳自己了。依据英国约会应用tinder调查,头发茂密的男性比脱发的男性在约会匹配率上高出了75%,秃头的男人似乎在性吸引力上差了一大截。不过换一个思路看,目前世界上秃头的男人这么多,在30岁之前,正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时候,60%的男人就已经有脱发的倾向。不仅如此,秃头这件事不分民族,不分国家,遍地开花,还男性为主。要是秃头如此糟糕,在漫长的人类进化中,为什么还没有抹掉这个可怕的错误?发际线高,说明觉宝够man / 视觉中国按照心理学家Frank Muscarella的猜想,一般在自然界中,当雄性有了雌性不具备的东西,就意味着这种特质充当了一种信号。若是把秃头作为一种“性二态”特征,就像是雄孔雀在求偶时亮出的五彩羽毛,秃头这件事,说不定可以转化为对于异性特殊的吸引力,甚至随着秃头人数的逐渐上升,成为另一种新的时尚。在2004年,他进行了一项特殊的实验,给101个男性和女性心理学的学生展示了六位处在“已经秃了”、“快要秃了”阶段的男士照片,让他们进行打分。实验结果还是给秃头男士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说在生理吸引力上确实得分低于头发茂密的男性,不过他们一致被认为是更有智慧的、有影响力的、知识渊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地位高的——这些都被认为是社会成熟的特质。换言之,秃头可能进化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标签,代表着成熟的男士,与那些青春期毛小子区分开来,说不定会形成一种新的吸引力。从历史上看,被认为充满智慧的哲学家、牧师、老师确实不少都以秃头形象示人,而基督教的僧侣,更是故意把自己的头型修整成了地中海型秃头的模样。《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有头发的葛大爷,是不是总觉得多了点什么? / 视觉中国既然秃已经无可挽回,不如换个路线发展,秃出美感,秃出气质,秃出风格。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演艺界那些著名的秃头艺人。著名表演艺术家葛优先生,锃光瓦亮的光头成了标志性的荧幕形象,《让子弹飞》里硬戴上头套,还让观众朋友们产生了陌生感。著名歌唱艺术家陈奕迅先生,高出天际的发际线和泡面头,反而让众粉丝把对于外貌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歌唱本身,高呼“唱到八十岁也爱你”……要是继续这样下去,说不定秃头男士真能获得更多异性青睐、更多社会资源,遗传更多基因,也就意味着产生更多的秃头下一代,终有一天,秃头强,则世界强。从秃头对异性的吸引力上看,上述的推断可能还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但从健康的角度,秃头可能真的让你能多活几年。匈牙利教授Peter Kabai指出,早在上万年前,脱发就帮助欧洲高纬度男性接受了更多的紫外线辐射了。而紫外线辐射中的维生素D,正是预防前列腺癌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30岁前脱发的男性,在前列腺癌的患病率上比头发茂密的低了近45%。上帝关了一扇门,倒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小窗,既然秃头已经是无可改变的命中注定,不如放飞自我,抛弃那些五花八门的生发用品,做个健康智慧的脱发男孩。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泛家居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国家居建材业第一新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可卡桑,手插进头发从头皮能撸下一些颗粒...是不是把毛囊撸掉了...
当年舆论中,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九零后是脑残的一代……
微?信?公?众?号??: 【 卡大人 】 --都来组织汇报 三...
可卡桑的最新日记
&&&&&&&&&&&&
&(70人喜欢)
&(64人喜欢)
&(147人喜欢)
&(244人喜欢)
&(358人喜欢)
&&&&&&&&&&&&
155849人浏览
93051人浏览
340698人浏览
95365人浏览
159889人浏览
129973人浏览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3230人关注)
&(15239人关注)
&(2283人关注)
&(14人关注)当代第一批90后,加班、单身、秃头
我的图书馆
当代第一批90后,加班、单身、秃头
时间来到2017年,曾经被诟病非主流、杀马特的90后们说话就而立了。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的,还有90后们的发量。我和我最后的发量,握紧双手绝对不放。我有一个男上司A,最近开始戴帽子上班,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剪发剪毁了伤害了他赖以吃饭的英国绅士颜值。直到被调皮的同事把帽子掀开,我们才发现:哦,原来他的发际线也光速朝英国人狂奔。天地良心,我的上司,是个如假包换身份证的90后。1为了遮掩发量他们做了许多自从机场成了明星们的第二个战场,女明星们的下衣就纷纷失踪了,毕竟一个大墨镜一个大帽衫,总该露出一点什么,让人家知道自己的身材有多好。面临头发失踪的男人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想遮掩一点什么。我的男上司A,27岁帽子的颜色集齐了赤橙黄绿蓝,五彩的欧若拉。平常反戴棒球帽装自己是刚参加完《中国有嘻哈》的rapper,冬天戴着毛线帽在暖气里热到长水泡。他能怎么办,为了自己的颜值他也很无奈啊。欲盖弥彰以假乱真的我同学F,24岁F是个内蒙古大汉,近两年发际线渐渐到了令人担心的地步。为此他做了很多尝试,攒成个脏辫,因为头部面积太大,像顶了个拖把在头顶,留个刘海又像《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爹,心疼两秒钟……发际线有些稀疏的时尚达人C,25岁他告诉我们,遮掩发际线还有更高端的操作。C说,现在市面上还有发际线粉卖,出门之前扑两下,给你一整天傲人的自信。当然,时尚花蝴蝶C讲,这个也就是暂时遮一下:“发际线粉遮不住了我就去植发,地方我都打听好了,几万块不贵的。”几万块不贵?好的。2秃顶的原因有很多你是哪一个我的男上司A的秃,可以说是一种遗传的悲剧了。上文说道,我们都开玩笑说他是英国人,除了发际线,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和英国皇室一样基因里就钦定了秃顶的悲剧。毕竟从超长待机的女王老公菲利普亲王开始,儿子查尔斯王子和孙子威廉王子小时候无论发量多么喜人,过了20就开始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头发时莫强求。”男上司这么安慰自己道。脏辫朋克F不羁的外表下其实是一个大学霸。发核心期刊、拿国奖、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一个都没拉下过,硕士还没毕业导师已经开始求着他读博了。所以人家的秃,是一种聪明绝顶之秃,毕竟读到了博士的男孩子有几个不秃呢。至于时尚花蝴蝶C,他的秃可以说是自作孽了。从事创意产业,服务于甲方爸爸,熬夜通宵、生活不规律是家常便饭。方案过不了,创意想不出来的时候,C就挠头,一挠一大把一挠一大把。挠着挠着,就秃了。别以为秃头只秃男性,女生不注意照样也能秃。我有很多天生发量比较少的女性朋友,为了欲盖弥彰,不停地烫发、染较浅的发色,想让头发看起来多一点。不停烫染的结果就是头发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容易掉,陷入了恶性循环。同样的,还有一些人是不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而秃的。无论工作还是上学的时候,身边总有人头皮看起来红红的,一大片一大片地掉头皮屑。其实也许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就是得了脂溢性皮炎而不自知。这种毛病不治疗,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脱发。3年轻人折寿和秃头一个也别选我们为饱受脱发困扰的90后设计了几款解决方案:A、各类美图软件加个“增加发量”按钮,一键蓬蓬蓬,每个人都有同款发际线。B、建议眼镜厂商尽早开发粉丝滤镜,饱受困扰的发际线危险星人带上“粉丝滤镜眼镜”之后。不管看自己还是看别人,都是一样的美,一样的有头发,世界大同。C、各个生物医药企业开发出一种生物焊接技术,可以把头顶和帽子焊在一起。不用担心帽子被调皮的同事拉掉,还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搭配不同的心情换不同的帽子,更重要的是以后出场自带高帽子buff,谁,也不知道你要秃顶了。D、既然头发留不住,不如了断这尘缘。&E、要不就釜底抽薪,带上一顶假发,只要不像图里这样昭告全天下你戴了假发。4写在最后好啦,上面说的都是玩笑话。但是不得不说,年轻人确实越来越容易秃头了。
馆藏&130574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批90后已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