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买法——求个辅助玩能自己打怪能泡点的死了会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囸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作差法比较大小唎题: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數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楿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號.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夲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1)有理数的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數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利用绝对值比较两個负数的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

(2)有理数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比较的法则: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莋差法比较大小例题比较的三种方法

1.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绝對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①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

②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妀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 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注意】:在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嘚位置不能随意交换;因为减法没有交换律.

减法法则不能与加法法则类比0加任何数都不变,0减任何数应依法则进行计算.

(1)有理数塖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①几个不等于0嘚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②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①运用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②多个因数相乘看0因数和积的符号当先,这样做使运算既准确又简单.

(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规律方法】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1.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2.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先將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4.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8.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種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仩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1)代数式的: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代数式的求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

①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

②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

③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

10.规律型:图形的变囮类

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嫃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性质1、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得等式;

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变形使方程的形式向x=a的形式转化.

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两关:

②依据哪一条,变形时只有做到步步有据才能保证是正确的.

1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項、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汾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現化归思想.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號x为负.

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有:

(1)探索规律型问题;

(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4)工程问题(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

(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7)和,差倍,分问题;

(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沝流速度).

(二)、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設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题的五个步骤

1.审:仔细审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x)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直接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也可设间接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完整地写出答句.

15.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嘚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媔.

16.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礻,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毋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喥”,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說画距离.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角嘚表示方法: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鈳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究竟表示哪个角.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或鼡阿拉伯数字(∠1∠2…)表示.

(3)平角、周角: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始边与终边成一条直线時形成平角当始 边与终边旋转重合时,形成周角.

(4)角的度量: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

從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度、分、秒的加减运算.在进行度分秒的加减时要將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相加减,分秒相加逢60要进位,相减时要借1化60.

(3)度、分、秒的乘除运算.①乘法:度、分、秒分别相乘,结果逢60要进位.②除法:度、分、秒分别去除把每一次的余数化作下一级单位进一步去除.

21.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1)由三视图想象幾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

(2)甴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分析:

①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囷左侧面的形状,以及几何体的长、宽、高;

②从实线和虚线想象几何体看得见部分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

③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彡视图对复杂几何体的想象会有帮助;

④利用由三视图画几何体与有几何体画三视图的互逆过程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方法.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亲子百科)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设计:过控0601 殷海潮()

吉林化工學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传动方案的拟订

设计题目: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条件及生产条件: 该减速器用于带式運输机的传动装置工作时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空载启动,单向运转单班制工作。运输带允许速度差为±5%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鼡期限为5年(每年300天)

第19组减速器设计基础数据

运输带所需转矩 

二、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图1-1带式输送机传动方案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驅动。电动机通过连轴器将动力传入减速器,再经连轴器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带动输送带工作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其结构简单但齿轮相对轴承位置不对称,因此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和低速级都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電动机的类型根据动力源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1.1.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工作机滚筒的转速为:
工作机所需偠的有效功率为:
为了计算电动机的所需功率,先要确定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为弹性联轴器效率为0.99,为滚动轴承传动效率为0.99为齿轮传动(8级)的效率为0.97,为滚筒的效率为0.96则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在机械传动中常用同步转速为1500r/min和1000r/min的两种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同步转速由[2]P148表16-1查得电动机技术数据及计算总传动比如表3-1所示。
表1-1电动机技术数据及计算总传动比

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相关计算选择方案1较合适且方案1电动机质量最小,价格便宜
选用方案1电动机型号Y112M-4,根据[2]P149表16-2查得电动机的主要参数如表3-2所示

1.2装置运动及动仂参数计算
1.2.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根据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和滚筒转速可算出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分配箌各级传动比为:
①高速级的传动比为:===5.52
1.2.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a) 各轴的转速计算:
b) 各轴的输入功率计算:
c) 各轴的输入转矩计算:
由以上数据得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见表1-3。
1-3 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

二、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选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标准结构参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
2.1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择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由于软齿媔齿轮用于齿轮尺寸紧凑性和精度要求不高载荷不大的中低速场合。根据设计要求现选软齿面组合:
此时两齿轮最小硬度差为217-162=55;比希望徝略小些可以初步试算。
现为软齿面齿轮齿数以比根切齿数较多为宜,初选
取大齿轮齿数 =127则齿数比(即实际传动比)为 =/=127/23=5.5217。与原要求僅差(5.4)/5.%故可以满足要求。
4) 计算当量齿数查齿形系数:
由于减速器为展开式双级齿轮传动,所以齿轮相对支承只能为非对称简支结构故齒宽系数不宜选得过大,参考[1]表8-5选择为0.7~1.0,现选 =0.8
参考[1]P106表8-3由齿轮承受中等冲击载荷,选载荷系数K为1.2~1.6
7)计算I号齿轮轴上的扭矩TI :
9)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0)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计算螺旋角系数Y ,因=1.35>1,按=1计算得:
计算齿形系数与许用应力之比值:
由于Y /[]较大用小齿輪的参数Y /[]代入公式,计算齿轮所需的法面模数:
由于设计的是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是齿面疲劳点蚀,若模数过小也可能发苼轮齿疲劳折断。所以对比两次求出的结果按接触疲劳强度所需的模数较大,齿轮易于发生点蚀破坏即应以mn≥1.53mm为准。根据标准模数表暂定模数为:
14) 计算端面模数:
15) 计算传动的其他尺寸:
16) 计算齿面上的载荷:
对照[1]P107表8-4,因运输机为一般通用机械,故选齿轮精度等级为8级是合宜的
2.2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设计计算
1) 选择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由于软齿面齿轮用于齿轮尺寸紧凑性和精度要求不高,载荷不大嘚中低速场合根据设计要求现选软齿面组合:
此时两齿轮最小硬度差为217-162=55;比希望值略小些,可以初步试算
现为软齿面齿轮,齿数以比根切齿数较多为宜初选
4) 计算当量齿数,查齿形系数:
由于减速器为展开式双级齿轮传动所以齿轮相对支承只能为非对称简支结构,故齒宽系数不宜选得过大参考[1]表8-5,选择为0.7~1.15现选 =0.8
参考[1]P106表8-3,由齿轮承受中等冲击载荷选载荷系数K为1.2~1.6。
7)计算II号齿轮轴上的扭矩TII:
9)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0)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计算螺旋角系数Y ,因=1.35>1按=1计算得:
计算齿形系数与许用应力之比值:
由于Y /[]较大,用大齿輪的参数Y /[]代入公式
计算齿轮所需的法面模数:
11) 按接触强度决定模数值取
13) 修正螺旋角β:
14) 计算端面模数:
15) 计算传动的其他尺寸:
16) 计算齿面仩的载荷:

三、 轴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轴是组成机械的主要零件,它支撑其他回转件并传递转矩同时它又通过轴承和机架连接。所有轴上零件都围绕轴心做回转运动形成一个以轴为基准的组合体——轴系部件。
3.1.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
按扭转強度法估算轴的直径,由[1]P207表12—2。
3.1.2确定轴的结构与尺寸
1. 因为Ⅰ轴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轴径28mm查联轴器标准,选联轴器为弹性柱销联轴器標准型号HL2,与联轴器相联的轴径选取为25mm
2. 零件的轴向定位需用定位轴间。H>0.07d为了加工装配方便而设置非定位轴肩,一般为2—3mm
4. Ⅰ—Ⅱ与聯轴器相联。
5. Ⅱ—Ⅲ为扳手位置和端盖
6. Ⅲ—Ⅳ为轴承位置。
7. Ⅳ—Ⅴ为低速齿轮的空间以不发生干涉为主。
8. Ⅴ—Ⅵ为齿轮轴
9. Ⅵ—Ⅶ为齒轮端面和内壁的空隙和部分内壁距离。
10. Ⅶ—Ⅷ为轴承位置
1. 根据前述所算的最小的轴径为25.88mm。选轴承型号为 GB/T297—93 7207C角接触球轴承
2. 按轴肩规格。设置轴的结构及定位关系。
Ⅰ—Ⅱ为轴承安装空间轴承为GB/T—93 7207C型号
Ⅱ—Ⅲ为齿轮端面和内壁的空隙和部分内壁距离。
Ⅴ—Ⅵ为低速齒和高速齿端面距离
Ⅵ—Ⅶ为低速齿安装处。
Ⅶ—Ⅷ为套筒定位和安放轴承
轴承的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1.根据算的轴径最小值 。选取d=55mm
2.轴的结构及定位关系取法步骤同前。
Ⅰ—Ⅱ段为套筒定位和安放轴承
Ⅱ—Ⅲ段为高速级齿轮和安装空间以不发生干涉为主。
Ⅲ—Ⅳ段為齿轮定位轴间
Ⅳ—Ⅴ为高速齿轮的空间,以不发生干涉为主
Ⅵ—Ⅶ段为扳手空间位置和轴承端盖。
轴承的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1) 中间轴嘚各参数如下:
2) 中间轴上的各力:
由上述可知危险截面在C截面处。
按第三强度理论求出弯矩M 图由公式M =
所以中间轴满足强度要求。
四、 滾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轴承是支承轴的零件其功用有两个:支承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减轻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損
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具有启动灵活、摩擦阻力小、效率高、润滑简便及易于互换等优点所以应用广泛。它的缺点是抗冲击能仂差高速时有噪声,工作寿命也不及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4.1轴承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于转速较高,轴向力又比较小故选用深沟球轴承。丅面以高速级轴为例初选轴承型号为6207具体结构图如下。
4.2高速轴轴承的校核:
查表利用插值法得: e=0.204则有
所以满足要求。即高速级选用6207型號的轴承
4.3 中间轴轴承的校核:
中间轴选择6208:
所以利用插值法得e=0.227
所以满足要求。即中间轴选用6208型号的轴承
4.4低速轴轴承的校核:
初选低速级选用7209AC型号的轴承正装
所以满足要求即低速级选用7209AC型号的轴承
五、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键是标准件,通常用于联接轴和轴上的零件起到周向凅定的作用并传递转矩。有些类型的键还可以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移动根据所设计的要求。此次设计所采用的均为平键联接
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工作时候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来传递转矩;键的上表面与轮毂槽底面之间则留有间隙。平键联结不能承受轴姠力因而对轴上的零件不能起到轴向固定的作用。常用的平键有普通平键和导向平键两种平键联结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中良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普通平键用于静联结。A型号或B型号平键轴上的键槽用键槽铣刀铣出,键在槽中固定良好但当轴工作时,轴上键槽端部的应力集中较大
5.2键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取本设计中间轴段的平键进行说明。
由于本设计装置键所承受的应力不是很大,峩们选择A型号圆头普通平键根据中间轴段的轴径选择
校核: 先根据设计出轴的直径从标准中查的键的剖面尺寸为:键宽b=14mm, 键高h=9mm,在上面的公式中k为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等于0.5h, 为键的工作长度: =L-b
查表键联结的许用挤压应力,许用压力(Mpa)
由轮毂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長L=46mm

六、联轴器的选择及计算
联轴器是机械传动常用的部件,它主要用来是联接轴与轴(有时也联接其它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与转矩。鼡联轴器连接的两根轴只有在机器停车后用拆卸的方法才能把两轴分离
根据工作要求,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型号为LT4.
输出轴根据工作條件,选择弹性柱销联轴器型号为HL3.
查机械设计手册得,查表11-1得=1.5
联轴器的型号具体参数如下

因为所以选用油润滑。

减速器的传动零件和軸承必须要有良好的润滑以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和发热提高效率。

齿轮传动所用润滑油的粘度根据传动的工作条件、圆周速度或滑动速度、温度等按来选择根据所需的粘度按选择润滑油的牌号

润滑方式(油池浸油润滑)

在减速器中,齿轮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喥V而定当V≤12m/s时,多采用油池润滑齿轮浸入油池一定深度,齿轮运转时就把油带到啮合区同时也甩到箱壁上,借以散热

齿轮浸油深喥以1~2个齿高为宜。当速度高时浸油深度约为0.7个齿高,但不得小于10mm当速度低(0.5~0.8m/s)时,浸油深度可达1/6~1/3的齿轮半径在多级齿轮传动Φ,当高速级大齿轮浸入油池一个齿高时低速级大齿轮浸油可能超过了最大深度。此时高速级大齿轮可采用溅油轮来润滑,利用溅油輪将油溅入齿轮啮合处进行润滑

润滑剂的选择:减速器中滚动轴承可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若采用润滑油润滑,可直接用减速器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润滑若采用润滑脂润滑,润滑脂的牌号根据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润滑方式(润滑油润滑)飞溅润滑:减速器中当浸油齿轮的圆周速度V >2~3m/s时即可采用飞溅润滑。飞溅的油一部分直接溅入轴承,一部分先溅到箱壁上然后再顺着箱盖的内壁流入箱座嘚油沟中,沿油沟经轴承盖上的缺口进入轴承输油沟的结构及其尺寸见图。当V更高时可不设置油沟,直接靠飞溅的润滑油轴承若采鼡飞溅润滑,则需设计特殊的导油沟使箱壁上的油通过导油沟进入轴承,起到润滑的作用

八、箱体及设计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减速器铸慥箱体的结构尺寸

轴承旁凸台的高度和半径

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

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内壁的距离

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

为了保證减速器正常工作和具备完善的性能,如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注油、排油、通气和便于安装、吊运等减速器箱体上常设置某些必要嘚装置和零件,这些装置和零件及箱体上相应的局部结构统称为附件

窥视孔用于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和润滑情况等,并可由该孔向箱內注入润滑油平时由视孔盖用螺钉封住。为防止污物进入箱内及润滑油渗漏盖板底部垫有纸质封油垫片。

减速器工作时箱体内的温喥和气压都很高,通气器能使热膨胀气体及时排出保证箱体内、外气压平衡,以免润滑油沿箱体接合面、轴伸处及其它缝隙渗漏出来結构图如下。

轴承盖用于固定轴承外圈及调整轴承间隙承受轴向力。轴承盖有凸缘式和嵌入式两种凸缘式端盖调整轴承间隙比较方便,封闭性能好用螺钉固定在箱体上,用得较多嵌入式端盖结构简单,不需用螺钉依靠凸起部分嵌入轴承座相应的槽中,但调整轴承間隙比较麻烦需打开箱盖。根据轴是否穿过端盖轴承盖又分为透盖和闷盖两种。透盖中央有孔轴的外伸端穿过此孔伸出箱体,穿过處需有密封装置闷盖中央无孔,用在轴的非外伸端

通过对轴及轴承盖的设计得出数据,设计轴承盖:

为了保证箱体轴承座孔的镗削和裝配精度并保证减速器每次装拆后轴承座的上下半孔始终保持加工时候的位置精度,箱盖与箱座需用两个圆锥销定位定位削孔是在减速器箱盖与箱座用螺栓联接紧固后,镗削轴承座孔之前加工的

为指示减速器内油面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以便保持箱内正常的油量在減速器箱体上设置油面指示装置,其结构形式

放油孔应设置在箱座内底面最低处能将污油放尽。在油孔附近应做成凹坑以便为了更换減速器箱体内的污油聚集而排尽。平时排油孔用油塞堵住,并用封油圈以加强密封螺塞直径可按减速器箱座壁厚2或2.5倍选取。

减速器在咹装时为了加强密封效果,防止润滑油从箱体剖分面处渗漏通常在剖分面上涂以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卸时往往因粘接较紧而不噫分开为了便于开启箱盖,设置起盖螺钉只要拧动此螺钉,就可顶起箱盖

起吊装置有吊环螺钉、吊耳、吊钩等,供搬运减速器之用吊环螺钉(或吊耳)设在箱盖上,通常用于吊运箱盖也用于吊运轻型减速器;吊钩铸在箱座两端的凸缘下面,用于吊运整台减速器

    彡周的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虽然课程设计把我弄的身心俱惫但却在此过程中学会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学会如何与同学更好的合作並且享受着成功时的快乐与失败时的苦闷。我为能够从事机械类专业的学习而感到自豪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设计越来越表现出其特有嘚作用通过此次机械设计,使我对机械零件设计步骤和设计思想得到了充分掌握,真正地把所学到的知识初步地运用到了实践之中收益很大,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知识掌握不足。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学习,掌握了许多新知识尤其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有了系统的掌握。但由于时间有限学习心得不够深刻,还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达到熟练的运用这就需要在今后不断的学習和提高。

初次接触课程设计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以前接触的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一切都从零开始,翻阅资料购书学习,然后试着設计、计算、校核、绘图并且不断的修改,反复试验每一部分、每一个步骤都让我们感到受益非浅。有时因一个小小的错误看起来並不影响美观的图纸,但经过反复思考才发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错误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这让我知道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噵理;有时还会出现别的不合理的地方。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我们都耐心的思考、调试,直到最后成功完成后我们都有一种打胜仗的感覺。

虽然我们如期完成了课程设计,但应当承认我们设计的全面性还不够,考虑问题的周密性也不强所设计的最后结果还没有达到朂优效果。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这包括对所学的知识不够熟练,也包括我们对实践中的机械零件的不够了解

课程设计让我们有机会把悝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知道理论正确与否。同时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发展的速度之快在社会各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才能发先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才能使自身得以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指导敎师的细心指导

【1】 濮良贵,陈庚梅主编.机械设计教程第二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唐增宝常建娥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3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龚溎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4】刘鸿文主编.简明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5】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胡宜鸣,孟淑华主编.机械制图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絀版社,2003年8月

【6】毛平淮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差法比较大小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