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全景图拍摄哪家拍摄的专业?朋友推荐闪展

原标题:2018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今晚开幕——当北京遇上北镇,以面孔映照家国

“北镇国际摄影大展”在东北这块大地闪亮登场了!——不遗余力推动摄影艺术进入美术馆学术系统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美术馆原馆长王璜生在2018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的主题阐释中开宗明义地写道。

王璜生受邀担任了在东北一个县级城市——辽宁省北镇市举办的这项主题为“失忆与记忆”,彰显学术性和专业水准的大型摄影展览活动的艺术总监。

专业团队精心设计的大展形象标识在北镇文化产业中心、北镇庙、北镇鼓楼广场步行街和忠仁美术馆等多个展场统一呈现,让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和摄影师的作品更显某种与当地日常生活差异化的“高大上”效果。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成为大展展出阵地之一。作为主题展的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在北镇和北京同期亮相,成就了此次大展的亮点之首——当北镇遇上北京。

面对摄影节庆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大潮,北镇国际摄影大展成为东北地区举办的首个超大型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准的国际摄影活动。

在随后的几天里,学术研讨和讲座、对话、采风等活动次第登场,精心策划的多个主题展览也将贯穿国庆长假一直延展至10月底,落地成为一项惠及人民的大型文化活动。

2018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日程安排

08:30 锦州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展开幕式

地点:北镇市忠仁美术馆

09:002018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开展

地点:北镇文化产业中心

09:10讲座《一部国家相册 打开百年历史》

地点:北镇文化产业中心二层展厅

陈小波:《国家相册》图片主编、讲述人;

郝方甲:《国家相册》导演、撰稿;

曹晓丽:《国家相册》后期制作

09:30一11:30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论坛

地点:北镇文化产业中心三层展厅

主题:跨越公共性与私密性

主持人:王璜生、汉斯·德·伍尔夫Hans De Wolf(比利时)

地点:北镇大厦会展中心多功能厅

主题:“影像中的记忆与遗忘”

李人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学家

王建民 艺术人类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常务理事

张闳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郑梓煜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唐宏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渠岩 当代艺术家、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地点:北镇大厦会展中心多功能厅

1.题目:乡村影像一一记忆的乡村与失忆的乡愁

2.题目:双重视域—渊上白阳与木村伊兵卫的伪“满洲国”景象

地点:北镇文化产业中心二层展厅

主题:中国美术院校背景下的摄影教育交流

参会嘉宾:13所院校系主任

地点:北镇文化产业中心三层展厅

1.题目:大脑的决定:如何协商摄影中的液态与干燥的智慧

主讲人:汉斯·德·伍尔夫Hans De Wolf(比利时)

2.题目:“社交摄影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从网络传播到当代艺术”

3.题目: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

9月29日 18:30 锦州文广新局文艺演出

9月30日 18:30 千秋北镇千秋福文艺演出

主办方特意给不能来到现场的小伙伴们准备了视频直播,

2018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的主题“记忆与失忆”,说的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

摄影术、影像工具的产生,为人类生成和储存“真实”“历史”的图像提供了重要方式途径。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构成“记忆”的人的动机及作为。而我们惯称的“摄影艺术”则旨在表达人在历史与社会中的观看、情感、思想、审美及观念等,以其特殊性表现着对历史与社会的情感态度:在现实中建构具有情感态度和温度的历史“记忆”。

用专家的话说,记忆是一种编码的行为,它可能是在复杂的程序过程中建构生成的,是人的编程行为的某种结果;而失忆便可能是未能生成编码,或是一种解构编码的过程,对已经生成的编码及程序的拆解,重新生成新的“记忆”。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已经成功举办过两届的“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会在获得广泛认可之后,设立北京和北镇两个主场。作为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品牌展览之一,该项目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经典和国际前沿摄影资源,以未来性眼光,发现、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摄影师,鼓励他们在摄影语言上的探索与观念拓展,推广并提升中国当代摄影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为中国摄影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单看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以“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为主题,来自全球80余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的精彩与多元,我们就知道这个主题展本身从北京的专业美术馆出发到北镇“下基层”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

其实,这已经是北京第二次与北镇亲密相遇了。一年多前的那个春天,北京遇见 · 神秘北镇主题摄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盛大展出,让京城的艺术界和摄影界开始认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了解它的神秘和博大,了解它的胸怀和雄心。

后房—嘿,天亮 / 杨福东

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有学术高度、国际视野,也有展示摄影作为视觉表达媒体的广泛性、当代性、实用性和日常性的意图。大学美术馆与地方政府文化项目的对接合作,是对美术馆机构社会性和公共性的探索,是新型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服务举措。当然,走进基层并不意味着展览的品位改变,系列学术研讨会、论坛、讲座及公共教育活动照样以其专业水准和前沿思考来呈现,新时代文化艺术交流的新品牌与新平台也正在由此诞生。

当播满一百期的由新华社倾情打造的“国家相册”专题大型系列纪录片获得广泛传播和百姓认可,当北镇百姓迎来的这个国际影展开始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如何在国家记忆与个人记忆的双重关系中重新认识与建构人的尊严,历史的尊严,便成了大展一项很有意思而又接地气的命题。

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描绘自19世纪末期以来百余年历史的1000多万张馆藏照片,新华社推出了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通过“历史影像讲述+视觉特效”的形式,讲述中国百年历史和时代变迁,至今已播出100集,总浏览量超过20亿次。这些相册的幕后故事,纪录片中的代表性瞬间,将向专家和公众展示我们如何用图像书写、展现中国的变迁。

担任《国家相册》纪录片出镜主持人和展览策展人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还策划约请拍遍了从政治领袖、各界精英到普通百姓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家一级摄影师郝远征,为20位北镇人拍照,为我们呈现了当代中国的《北镇面孔》样本,让这些安静而沉默的肖像,显现出每个生命体的端庄和尊严,像镜子一样让每一位观看者都能看到对方,看到自己,珍视每一个人的存在。这样一次行动,也成就了摄影界向北镇和北镇百姓致敬的心愿。

作为一个具有标志性存在的地理区域,东北负载了太多的意义、价值甚至是特有语言、行为方式。在这片土地上举办的摄影大展览,通过影像对本土历史文化重新解读,本是题中应有之意。

从具有突出影响的东北土地改革、工业建设、产业转型等时代图景,到每位身处这片黑土地的摄影家观照时代的眼光与态度,展露在画面中的东北的过往与现实、环境与人群、创造与典型、个性与智慧等,就是让有着高山白雪、森林海洋,以特殊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造就的东北人和东北文化现象得以自豪彰显,让直率不阿中的刚猛坚韧,粗放表象下的细腻缜密成为每位观看者体验和观照东北的切入点。

这一命题为《东北,东北》的大型主题展览,更大的价值是对东北摄影家、摄影作品、摄影活动、摄影媒体及摄影教育历史等的梳理。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摄影人拍摄的与东北相关的照片,让人感慨震撼,社会重大事件、社会变迁和百姓生活,让这些照片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沉淀成极具观赏性的艺术作品。

展出作品以“人”为线索,通过工业、乡村、城市、英模、百姓等几个方面反映东北几十年来的历史,以及百姓的生活状态。

中央美术学院的深度参与,中国摄影教育最早的实践地之一鲁迅美术学院又坐落在东北大地,具备地利天时的北镇国际摄影大展,必然不能回避摄影教育的话题。

《行进中的美院影像样本》版块以国内十几所美术学院教育背景下的影像样本,以美院师生毕业创作为线索,探讨美院摄影教育中的影像的存在形态及其何去何从的反思。

魔幻现实主义 / 罗桑吉拉?雷诺

从“纯摄影的理论与实践”到“摄影与实验影像”,再到“摄影、视频与影像综合媒介”,从课程设置的变迁就能看出中国摄影教育走过的历程。这个体现“学院派”的展览,也有将学院摄影教育最新成果向大众推介之意,实现学术与实践的更多沟通。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30年办学经历的全景展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摄影教育足够详细的典型性样本。

作为一种特有经济文化现象,摄影节庆类活动回报举办地的常规举措之一,便是举办与其直接相关的影像展示推广活动,北京遇见·神秘北镇专题展览如是,本次大展期间亮相的“记忆北镇”摄影展亦如是。丰富而多元的影像,有助于我们更直观而便捷地了解和爱上这座小城。

沈荣君,49岁,北镇罗罗堡张巴村村民。

以“我和我的家”为主题的征稿展作品,则亮出了摄影人作为家庭一员或家庭生活观察者,对于家的多重理解与影像书写,对当下中国人气质的挖掘整理与记录,对家国情怀和人间美好的全面展示与解读。

北镇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东接沈阳,南邻盘锦,北通阜新,是辽河平原之屏障,山海关外之要冲。北镇历史悠久,历代帝王均视其为膏肤之地,建州设府,置卫巩城,素有“幽州重镇、冀北严彊”之誉。北镇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著名的医巫闾山是全国“五大镇山”之一、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灵秀之最”,为历代帝王游览祭祀之地。北镇以大型古建筑群北镇庙为枢纽,构成了天然的“旅游长廊”。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镇有着诸多值得传播的历史文化,有着更多值得展示交流的建设发展成就,摄影家们可以站在云蒸霞蔚的闾山之巅,聆听光与影自由翱翔的气息,可以蹲踞在经典文化符号“北镇庙”顶端,追随镜头巡视千里平畴“香雪海”,翻阅医闾大地上谱就的最新最美篇章。这一切,因为“记忆与失忆”的主题,因为北镇的豪情满怀,在金秋时节的摄影盛宴中,在宾朋聚合的盛况空前中,更值得期待。

北镇市委书记、市长刘鑫在展览前言中,引用朱自清“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佳句,表达自己对北的挚爱,他希望更多因摄影而来到北镇的人们——让镜头感受生活,让生活深入镜头。

原标题:会议活动拍摄之展览会拍摄全攻略

对于专业的摄影公司来说,在展览会现场拍照本是平常事。有时,连公司负责人都会凑兴。但经常的情况是,一场展览会下来,翻检照片时,才发现拍摄的对象多半是开幕仪式和权威人士参观,反映其它方面的照片很少。那么会议活动拍摄中关于展览会如何拍摄呢?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展览会拍摄攻略。

会议活动拍摄之展览会现场拍照的要则

怎样在展览会现场拍照?我认为,可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加以讨论:

所谓技术,当然是指摄影技术。说到技术问题,就不能撇开硬件。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已使照相设备日新月异,但携带方便并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仍不宜作为展览会摄影的正规设备。如要拍出“伦敦家居展”照片的效果,还是要使用性能高新、品质上乘的相机。一般来讲,成相像素高、感光好、可连续拍摄的相机,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更佳。此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软件上的技术,不外乎是取景、构图、用光、后期修饰剪裁等。全景照是最能反映展览会全貌的。例如“伦敦家居展”全景照采用俯拍,取景角度关照全场。这种全景照多采用三角架固定机位,可以说是静态拍摄。而展览会上更多的拍摄是动态的,属于“抓拍”性质。展览会上的“抓拍”,往往与人物和所处场景有关。拍摄者需要在瞬间决定取景位置、构图设计、用光尺度(如是否用闪光灯)等拍摄要素,然后迅速地按下快门,抓取精彩的瞬间。好的“抓拍”需要拍摄者熟悉展览会,熟悉展览会现场值得拍摄的人物和场景。经常看到一些“低手”或“俗手”的作品,致使许多关键场面被拍得哭笑不得,几不能用!即便是不用于宣传的照片,也常是画面构图纷乱,表达主题不明,难以使用。

会议活动拍摄之展览会现场拍照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展览会上具有代表性的场面。拍摄对象包括展览会现场全景、展位展示状况,展品演示,尤其是特装展位展示状况与知名企业展位展示状况、展览现场讲座状况、观众参观及权威人士参观状况、影响展览会形象的展位状况等。

二是,展览会配套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场面。拍摄对象包括开幕仪式、技术研讨会议、展览会现场抽奖、发放纪念品等活动状况。

三是,展览会服务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场面。拍摄对象包括展商报到、展品物流运输、展位搭建(主要是特装展位搭建)、观众登记接待、展商/观众现场咨询接待、现场问卷调查状况,还有影响展览会品质的服务工作状况。

以上三个方面中,前两个主要是拍别人,后一个则主要是拍自己。所谓拍自己,就是反映组展商自身提供展览会服务的过程及状况。

在拍摄中,既要留下美好的瞬间,也要记录丑陋的场景。前者可用于宣传推广展览会,后者则用于改善自身经营管理。

所谓记录丑陋的场景,主要是针对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瑕疵,现场管理中发现的漏洞,以及现场展商存在的问题。如展商占道摆放展品的问题,拍下来可以作为直观资料,说服他下届增加参展面积。我曾亲眼看见香港某展览公司的经理,在展览会期间拍摄展览馆的厕所,他边拍边说太脏了,要拍下来与馆方理论。

会议活动拍摄之展览会现场的拍照的“管理”

一定档次的拍照属于艺术创作,一般性质的拍照属于事件现场的记录,与管理没有直接关系。但在组展工作实践中,作为展览会的管理者,对于展览会现场的拍照工作是应该列入管理范围的。

对于展览会现场拍照工作的管理,我的看法如下:

在组办机构中,要明确有人负责此项工作。此人最好具体负责展览会宣传工作(一般属于市场营销岗位),粗通摄影(如精通则更好),有展览会的摄影经验。

展览会前要制定拍摄计划。这个计划应列明需要拍摄的对象,有些还要提前做些功课,如确定展览会全景照的取景位置(有的拍摄点是需要提前安排的),又如预先了解关键场景的拍摄内容(哪些重要人物会到现场,谁主谁次,可能出现在哪些展位,等等)。当然,有经验的拍摄者不见得需要做计划文本的。但据我了解,相当多的展览公司因事前缺乏准备,在展览会现场错过了不可复制的精彩瞬间。

为保证展览会现场的拍照达到目的和效果,我建议,把拍摄工作外包给专业摄影师,或者水平较高的摄影爱好者。最好是聘请从事新闻摄影的摄影师,他们自备有性能较好的相机,且善于“抓拍”。考虑到外聘人员可能不熟悉展览会以及关键场面的拍摄要求,组办单位可预先制定拍摄计划,并在会前与摄影师仔细沟通。

外包摄影的另一个理由是,展览公司本来人手就不多,展览会现场又诸事繁杂,很难在公司内部固定人员专事摄影。经常的情况是,在展览会现场需要拍照时,往往找不到公司的那个人。因此,外聘专职摄影师应是一举两得的选择。如受聘者技术精良,又能够熟悉展览会,主办者可应与其长期合作。如此,诞生“伦敦家居展”优秀之作就有可能了。

成都小浪雨提供专业高清会议活动跟拍,包括各类培训会会议活动跟拍、会议会议活动跟拍、演出活动会议活动跟拍、婚礼会议活动跟拍、人物专访会议活动跟拍等,柠檬文化公司拥有专业高清会议活动跟拍机、数码单反及拍摄摇臂等拍摄设备,能够拍摄各类场景。会议活动跟拍服务简要流程如下:会议活动跟拍前确定时间、地点、时长和拍摄环境,确认完毕后安排会议活动跟拍师赴现场按要求拍摄,拍摄完毕后剪辑一般在3-7天完稿结款交付视频光盘。

原标题:闪展无人机协助下的720度全景简直美呆了!

航拍VR全景是需要无人机的协助,更需要摄影师的专业。航拍VR全景就相当于地面上的一切、天空的所有,当然也需要全景系统承载,这样才会720度全景展示。闪展,专业的VR全景服务商,不仅多年的稳步发展,拥有大量的全景客户,航拍VR全景图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航拍VR全景图不仅真实的反应一切,更是全面的展示所有,且很直观,画质有相当的清晰,如果为了体现家乡的变化,各个机关部门都会采用VR全景图去观察市容的变化,从而改进优化政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景图拍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