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玩手机辐射大吗穿防辐射服有用吗,穿和不穿有什么区别?

手机,电脑,除了睡觉一起床就开电脑,电脑开着看电影手上抓着手机玩游戏

最近,央视新闻频道制作播出的《“防辐射服防辐射”谎言?》节目让防辐射问题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在防辐射服有否有效的讨论之外,我们还应该思考的是,“这防辐射服到底需不需要?”

简而言之,防辐射服是个坑爹玩意儿,大家还是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中学物理课。

课本告诉我们,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产生辐射。不幸的是,至今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等于或者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所以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辐射。无比虚空的宇宙够冷了吧?大爆炸的热度“消散”了百亿年之后,至今还有2.7K,也就是高于绝对零度2.7摄氏度。

当然,辐射跟辐射不一样,就其与健康的关系来说,有些辐射威力大,能使原子电离,称为电离辐射,比如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玛射线还有X光。别小看这能让原子电离的本事。由于生物体是由无数原子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复杂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原子层面的稳定,这些电离辐射可以直接杀灭或损伤细胞,或者改变了DNA的结构,造成遗传上的影响,对人体的危害是显著的,我们需要关注接受的剂量并加以防护。除此之外的辐射都是非电离辐射,从红外线、可见光到各种无线电波。这些非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上最显著的效应就是加热,烤箱主要利用的红外辐射,而微波炉则是微波辐射,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他们烧熟就好。

人们认识到辐射的威力,并且特别在意不过是百十年内的事。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次年,就有医生发现有销售X射线仪器的商人出现了脱发和皮炎,怀疑与X射线有关。更著名的居里夫人,她同丈夫发现的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给她带来了无比的名声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终生的伤害。由于缺乏防护意识,居里夫人在工作中遭受了大量的电离辐射,最终结束她生命的严重贫血据信可能与之有关。此后,原子弹的出现成为全世界人民几十年挥之不去的噩梦,谈核色变的人们捎带把“辐射”一起列入敏感词名单了。然而,长久以来,辐射危害只是跟医院的X光机或是核电站这些“强力部门”有关,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会有可能出现大量的电离辐射。对于非电离辐射,除了防护一下紫外线,别晒太多太阳,别拿紫外灯当日光灯使,一向不是人们担心的问题。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1988年6月出版的《美国工业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上,来自一家名叫Kaiser Permanente的非营利医疗组织的三位医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孕期女性使用视屏终端与流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的关系》的文章。所谓视屏终端(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就是各种电脑和电视屏幕。这三位医生在年间统计了1583名来自美国北加州的孕妇的情况,发现在怀孕头三个月每周使用VDT超过20小时的孕妇的流产率比不接触VDT的孕妇高。这个研究成果在今天已经演化成了许多版本,出现在各种“防辐射服”的产品宣传里。但是这些宣传材料无一例外的自动忽略了原文作者的一句话:“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VDT产生的非电离辐射与流产率提高之间有直接联系,较差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作压力也是可能的因素。”

Schnorr)为首的科学家对2430名女接线员进行了四年的跟踪,这些女性一半工作在显示器前,一半不在。在这四年里,有730人出现了882次怀孕。科学家们发现,与不工作在显示器前的女性相比,与显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较多的频率为15KHz的甚低频辐射,而其他辐射的情况则没有区别。最终的结果是在显示器前工作和不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两组妇女在流产率上没有明显的不同;不管妇女每周在显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时,甚至整个孕期都这样工作,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恐慌,来自对科学话语的误解

科学家们的关注并没有到此结束。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辈相比,当下的人类接触人工非电离辐射的机会大了很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之间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其中最著名的研究莫过于输电线路产生的低频辐射与儿童白血病关系的研究,由此在大众媒体中掀起的波澜至今仍在社会上产生着影响。

对这个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来自于2005年6月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在这个研究中,牛津大学儿童癌症研究组的杰拉德?德拉珀(Gerald Draper)等人通过对1962年至1995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9081个儿童(0-14岁)癌症病例进行统计发现,生活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儿童患上急性白血病的概率更高。高多少呢?德拉珀在文中做了这样的计算——以2003年的数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有970万名儿童,其中有8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米以内的住宅里,有32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600米范围内的住宅里。以当时发病率进行计算,这近千万孩子中大约有40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果高压线的低频电磁辐射的确能造成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话,那么这些高压线要为5名儿童的命运负责。

首先,你没看错,是5人。其次,别忘了那个前提——“如果”。作者在文中明确提醒大家他们的研究结果不能做出这些辐射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事实上某种疾病的发生与太多的因素相关,而流行病学调查又很难理清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就高压线与白血病之间联系的研究而言,有人就推测,可能是高压线附近社区的房价较低,因而其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较低,于是与收入水平相关的生活因素导致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的轻微升高。

即便如此,这个结果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相关”的,但实际也不过增加了九百七十万分之五的发病率。所以你明白科学论文中的话语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体系之间存在多么巨大的鸿沟了吧。

与此类似的还有手机,由于有研究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瘤之间存在“轻微的联系”,于是将其列入了“可能的致癌因素”名单。这个消息在大众媒体上传播之后着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可是当我们回头看那个“可能的致癌因素”的官方解释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与之同列的还有咖啡和泡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些统计出来的微弱相关性,也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与之结论相反的研究也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其他日常非电离辐射没有发现能有影响身体健康的证据。

天然辐射“防不胜防”,也无须去防

与美国的情况相比,我国女性的生活中充满各种VDT还要晚十多年,然而我们的辐射恐惧症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防辐射的秘籍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比如著名的仙人球吸收辐射说,让这种浑身是刺儿的植物成了办公室里最常见的盆栽,但其实毫无用处。还有众多的防辐射食谱,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讽刺的是,传言是防辐射食品的香蕉非但不能减少你接受的电脑发出的非电离辐射,反而会微量的增加身体的电离辐射。

何以至此?前面我们说过,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辐射,除了可见光、红外线这些温柔的家伙,电离辐射也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各种天然放射性物质和宇宙射线带给地球人每年大约是1-3个毫西弗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做十几次胸片的辐射剂量。食物中也有放射性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钾。学中学化学时,我们近似使用的钾原子量是39,这是因为自然界存在最多的钾原子是钾39。除此之外,钾还有众多的同位素,其中不乏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钾40。一个人身体里大约有30毫克的钾40,而每吃一根香蕉,体内将增加0.05毫克钾40。如果你每天吃三根香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的话,它差不多将会给你带来每年0.0004毫西弗的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生活在燃煤火力发电厂附近,由于放射性煤烟带来的辐射。当然了,吃香蕉带来的辐射增量相比本底辐射是极其微小的,并不用担心。

为了照顾那些只看开头和结尾的读者,我在这里总结陈词一下。用科学的话语体系,总结是:

1、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

2、只有很微弱的证据表明某些日常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相关,但无法证明其因果关系;

3、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天然电离辐射,但剂量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无需恐慌。

更正说明:原文在有关本底辐射的描述中,将胸片误认为是胸透,已做改正,感谢 的指正。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如在其他平台看到此文章被盗用,(文章版权保护服务由维权骑士提供)

摘要:辐射影响健康已成了众所皆知的事实,尤其是在怀孕期间的孕妇,过多的接触大辐射电子产品将影响胎儿发育。所以,怀孕期间,孕妇防辐射是关键。

怀孕可以玩手机和电脑吗 孕妇该如何防辐射

俗话说孕前三月,孕后三月特别要注意;孕妇怀孕了,前三个月最好不要用手机,更不能染发,涂指甲油什么滴!

妇女怀孕的头3个月,称为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内外环境影响的时期。

因此,为了避免胎儿的畸形,母亲在妊娠早期应远离、少使用手机。

科研人士进行的一项测试显示,手机在接通时,产生的辐射比通话时产生的辐射高20倍,因此当手机在接通阶段,用者应避免将其贴近耳朵,这样能减少80%至90%的辐射量。怀孕初期的妇女,更不应将手机挂在胸前,以减低辐射对体内胎儿的影响。

孕妇怎么用手机比较安全

简单地回答,在孕期使用手机很可能是安全的。研究显示,短期内使用手机不会危害健康。孕妇可以用,但是最好小心一些。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还相对较短,所以还不可能知道长期使用会出现什么后果。

与电视、电脑、等我们每天接触的各种人造的、自然的环境资源一样,手机也会发出低水平的“非电离”电磁辐射。“非电离”辐射比“电离”辐射要轻微得多,电离辐射来自像X光、放射治疗仪和CT扫描这样的放射源,已经确定对宝宝发育有害。

手机的等级依据所发出的电磁辐射水平(无线电波)来划分。这种电磁波吸收比值(或称比吸收率,简称SAR)反应了你在使用手机时身体所吸收的最大能量数。手机的SAR值越高,你吸收的辐射就越多。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检查一下自己手机的SAR值:

世界各地的专家都认为非电离辐射不太可能伤害到正在发育中的胎儿,因为它处于电磁频谱的低端。因此孕妇可以用手机,而其你可以按照以下建议减少手机对你的辐射:

? 尽量少用手机,只在不得已的时候用,最好发短信或用固话替代

? 信号不好时尽量不要用手机,找一个信号更好的地方打电话,比如户外或离窗户近的地方

? 考虑合理使用免提耳机,增大头部和手机之间的距离,或者尽量不要把手机拿得离头太近

电脑辐射大小与所受辐射时间长短有关?

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受辐射时间与其所带来的危害是成正比的。

辐射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在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中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比较多,但从医学流调学专业角度报道的资料较少。

专业方面的调查结果是:对1583名孕产进行了病历对照研究,结果自然流产OR值1.2,但在接触视屏时间每周超过20小时的孕妇中,自然流产OR值1.8,说明大量接触时,自然流产的危险有增高倾向。

有研究结果认为,辐射与子代先天性缺陷有关联,当辐射作业时间每周大于10小时时,先天缺陷率大大增加,因此,认为不能排除辐射作业有子代先天缺陷的危险。90年代后,我国对此课题的研究结果发现,有1529名辐射作业女性月经周期延长,经血增多,其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视屏作业女性的自然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

另有报道,对从事视屏作业的361名女性和对照组484名的生殖机能和子代健康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自然流产、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但是,也有相反的调查结论。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缺乏权威性的定论。每一项研究,都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如生活环境、饮食,身体状况等),调查的人数过少,只能代表被调查的局部情况。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辐射时间与其所带来的危害是成正比的。

OR值是医学统计学中的术语,就是对研究的数值做统计学的处理,得出可靠的数值,如从事视屏工作的妇女流产发生率是10%,从事非视屏工作妇女的流产发生率是8%,是否能够说从事有辐射工作妇女的流产率就高于从事非视屏工作妇女的流产率呢?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这两个率的比较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防止电脑辐射的产品,如防辐射围巾、围裙、背心等,屏幕遮蔽物,射线吸收仪器等,对电脑辐射的保护作用到底有多大,专家们认为这些防护品对显示器辐射没有任何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即使有些防护品的确能够减少辐射,也没有实际价值,因为显示器产生的电磁场和射线远没有超过国家和国际标准允许的暴露范围。

1、从事视屏作业的育龄妇女不必担心视屏辐射对下一代健康的影响。显示器辐射对生殖健康没有危害。

2、每周在电脑前工作时间不要超过20小时,防止流产的发生。

3、工作环境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没有必要穿防护装置。

5、要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担忧。

6、加强户外活动,注意锻炼身体。

7、定期产检,做好孕期保健,避免导致胎儿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在孕早期(前3个月)避免长时间(每周40小时以上)接触使用电脑,必须使用时,可每工作1小时,起身到室外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网页上的内容均是注册用户发布上传或搜索引擎技术自动搜录所得,不代表本站观点,更不表示本站支持购买和交易,对网页中内容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也无法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玩手机辐射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