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享小故事大道理:道理我都懂,但这发型是不是有点太危险了

道理都懂,可为什么你还是做不到 - 壹心理
道理都懂,可为什么你还是做不到
发表于 11:49:40
文:小川叔 | 转载自微信公号:小川叔(ID:xiaochuanshu007)刚好昨天和一位网友聊天就说起来这个事儿,他给我写信的时候特别苦恼,因为觉得自己最近胖了,一直想减肥,但好像又没多少的信心,每次去做了,却总是虎头蛇尾,做了一阶段之后就放弃了。他问我,川叔,你说为啥道理我明明都懂,但是却就是做不到呢?以前微博上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你听的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你还没把它变成自己的道理,所以你才做不到。就好像减肥这件事,哎呀!说起减肥这件事,想必很多人内心都是一块痛吧?但是很多减肥的人失败,不是缺乏毅力,而是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多胖。(比如我,哈哈~)我们听到的胖,都是别人觉得我胖了,所以我就觉得,我要减肥。因为别人去做某事,这种事儿成功的概率很小。再比如你自己很闲,但是看到别人都很忙,于是内心里就想着,哎呀!我可能不能被人落下,我也得找点事儿干,要不报个培训班吧!要不学个PPT吧!要不去干个啥吧!这个行为特别像小学的时候,看到隔壁家的好学生每天学习到11点,自己哪怕是打瞌睡到一个不行,困得头都抬不起来,也要让台灯比他多亮半个小时才去睡,仿佛这样就战胜了他一样。就好像去听一个讲座,看周围的人都在奋笔疾书记录,自己却一脸懵逼不知道写啥,于是这时候只好把旁边的资料照着抄一下,因为大家都在写,我也总要写点什么吧?因为大家都去做了,所以我也要做点什么。抱着这样的目的出发,你不太容易会获得成绩。做事情最容易分的是三个层面:我最想做的,我最适合做的,我最应该做的。我最想做的,是内心一直渴望,想做,却因为这样那也的理由迟迟没开始的。这样的事情一旦真的行动起来,或许会有两种极端的结果:一种是,你做的特别投入,你研究的特别深入,然后成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比如读书这件事,有的人很容易上瘾和着迷,有段时间我特别迷恋时间管理的书,往往是读了一本之后,还会找到书里提到的书,作者的其他书,以及这个门类里评价最高的书,完全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快感。另外一种是,其实很多事你真去做了才发现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原来你看到的只是表象,你一直潜意识里没开始行动,也许不过是意识到了你没天分,你吃不了这个苦,你压根喜欢的其实不是这个东西本身,而只是表面。比如有的人说自己喜欢广告,但是可能他只是喜欢看广告,而未必是喜欢策划广告,一遍一遍修改文案,甚至是去拍广告。所以抱着这种喜欢的想法进入广告公司,才发现怎么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呢?玻璃心彻底碎成了渣。通常来说,我想做某事,是让你自己检视你热情的原点,也是验证你是不是只是爱表面,而根本不是爱内容这件事。所以如果你还没找到你想做什么,别冒然开始,因为随随便便开始,也会随随便便的结束。我适合的事儿是基于你现在已有的基础去做的提升,比如你已经有了一些国画基础,那要不要去报一个系统的班,让自己的爱好提高一个层次。这部分更考验你的需求,就是:你要不要,而不是别人给你的判断和建议,因为很多的爱好延伸,专业的精进,短期之内是见不到成果的,但是如果你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那你才会有继续的动力。最后一种是我应该做的事,这种是特别理性客观的分析,我目前的短板是什么?我要不要补齐,这点和减肥类似,它需要你意识到这是你的问题,而且你有足够大的想法去改变。换句话说,你已经意识到肥胖对你有影响,而且你的血压、血糖、血脂都到了一个临界点,你必须要减肥了,你也不希望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上糖尿病,有了这样的想法,你才有可能去开始。至于后面如果坚持不下去怎么办?下一段儿川叔和你细聊。小川叔在写完第一本之后,还是一个在人前讲话哆嗦的胖子。我后来选了演讲这回事是因为,有人找我出第二本书。我算了一笔账,写一本书要六个月,宣传一本书要三个月,前后九个月的时间,耽误许多的周末和业余时间,拿到手里的钱和付出的时间,怎么看都不匹配。所以为了钱去写书,这明显是一个亏本买卖。如果是因为大学生需要我的经验教训,希望听我说我走的弯路,他们下次走弯路的时候就踏实了,那这件事有用,但我能得到啥?我只是在分享自己,然后还迟早会分享完,对我自己有什么意义?最后我定了,我要做演讲。我要走到学生堆里去,和他们当面聊聊,听听现在的毕业生的新的困惑和烦恼是什么。那就需要我要敢说话。对我来说,演讲就是我必须要做的事儿。我觉得演讲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我迟早都需要掌握的能力。不论是有一天我做了副总裁要上台讲话,还是有一天我创业了,要开员工动员大会,我都不希望我上台只会说,大家吃好,喝好,开心就好!为了不让自己五十岁的时候丢人,我要先把脸丢在三十多岁,为此我去参加了一个培训班,老师啥也没教,就告诉你,放PPT的时候,你站哪里,你的手势眼神要如何如何,没了。剩下的只能靠自己练。我就硬着头皮一场一场顶下来,有惊喜也有尴尬,每次遭遇冷场、劳累,我都要问问自己,这还是我想要做的吧?我有没有在重复?如果只是在单纯重复找不到提升点,那就停止,如果还有可挖掘的地方,那就继续。心态,是决定一件事是否成功的关键。为什么去做,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也许都只是假装在抄笔记,故意装作很努力的样子,其实没卵用!别再自己骗自己了,好么?有了心态,可还是做不到,那就要反思一下,是能力不够么?是方法不对么?还是目标设定太高?还是……你要的太多,可投入又太少呢?下面这个方法是川叔前段时间发现的,和你分享一下。前段时间我差点抑郁了,觉得想做的太多,要做的太多,但就是做不完啊!每天都很想死。然后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说,我整天吵着想做各种,做不到就自责,这样有意思么?我活这么大,吃了这么多大米,活下来不是为了看不起自己而存在的呀!为什么有那么多事儿我想做却一直没做?是我有拖延症么?还是我的时间就是真的不够用?话说,我平时到底有多少空余时间啊!!诶!我好像从来没算过。于是我就果断拉了一个表格,算了这样的一笔账,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我一周可支配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38个小时?!嗯!你没看错!可能你会问,为啥上班还有两个小时,这个是预估的,因为上班8小时,估计常规处理事情三个小时就足够了,其他加上开会,处理审批共计6个小时,我一定会有2个小时,(也许会有更多)在偷懒,在没状态上,如果把这些用一部分在学习上,也是不错的啊!至于为什么周末只有8小时,这里我扣除了周末要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要打扫房间,要玩游戏,要看电影等等,也许你会问,都要学习了,还做那些干嘛!喂!人不是机器好么!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好好生活吧!学习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然后经历了一周的打卡测试,呵呵,我原本以为的38小时,结果只用了28小时,剩下的10个小时还是被发呆,玩游戏,耍赖所吞没。所以,如果每周38小时是我的上限,而28个小时是基础的话,我只需要在这10个小时的富裕时间里去根据我要做的这几件事去分配就好了!这个就是我找到的做一个合理计划的方法。当然,如果我接下去又记录一个月发现广播电台我就是一直没做,那就应该把这项去掉。不能实现的目标,放着也没用。所以如果你有想法,去实施的时候,我猜你会有一千种适合你的办法。我分享给你我的方法,只是让你看到如何去做合理计划。要把别人的道理梳理出逻辑,才能变成自己的方法。最后一点还需要提示大家的就是:一个好的计划需要一个动力充足的出发点,也需要具备合理性、科学性、适合自己本身,有了这两点之后,还需要你能给自己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把大目标分拆成小的阶段目标,做到了就要给自己鼓励。做不到要给自己惩罚。还有就是要从一个长远的角度去看达成率,比如一周或者一个月,而不应该死盯着每一天。要有一个良好的代替机制,比如希望去每天跑步的人,就应该要先想到,如果下雨了要用什么方法代替。我始终都认为,再多的方法都是术,达成目标的决心才是道。借鉴别人的方法只是为了寻找其中的道理,好转化成为自己所用的方法。希望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盲目,不盲从,用行动告别茫然,用总结记录提升,成为那个你希望成为的更好的、闪亮的自己。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片库
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
我看见,你的不容易;我们一起找到度过困难的力量!
300.00元/50分钟
好评率100%
我想做的事不一定有可行性,适合我做的事就可以多考虑一下,我应该做的事应该花大力气去做。这样,头脑中的事情就瘦身了,就可以变得清晰简单了。
职场专栏·壹心理
人生中的问题不是课本中的习题,不是直接翻看参考答案照着做就可以的。郑爽新剧造型被吐槽,网友:这姑娘不能正常点吗|郑爽|绝密者|新剧_新浪网
郑爽新剧造型被吐槽,网友:这姑娘不能正常点吗
郑爽新剧造型被吐槽,网友:这姑娘不能正常点吗
郑爽一直都是颜高人胆大的艺人,经常素颜着装随意就出门,也是明星中放飞自我的典型。颜值高就是任性。但是最近曝光的新剧剧照中,郑爽的造型让网友们实在是难以接受,虽然颜值一直在线,但是发型一言难尽。近日,郑爽的新剧《绝密者》传出路透,造型有点一言难尽。拍摄当天,郑爽穿着斗篷式的海军扣呢大衣配长裙,露出的半截小腿还是一如既往的纤细白嫩,令人羡慕,但是这个发型就实在是让人看不懂了,厚重的齐刘海搭配上同样厚重的两撮鬓角,如果再画个浓妆就是十年前的非主流标配啊!网友在想郑爽是不是得罪造型师了,不管怎么说妹子的颜值真的不能黑,有点日本漫画里的感觉。这么多年了,妹子也是逆生长。除了拍戏,郑爽这段时间素颜的状态比较多,她的粉丝站又发了一组《绝密者》路透,你们感受下,这回小爽完全大变身啊,造型冷艳成熟,谍战女主角的气场一下就出来了:一个剧两个完全不同的造型,郑爽在剧中饰演的苏嘉蔓是一个双重间谍,剧组为这个角色设计了好多套不同的服装、发型,每一套都非常好看,各有特色,可以说这部剧的郑爽的造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非常让人期待接下来该剧的播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分享小故事大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