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摄影怎么能不懂对焦丨学习

  2010年末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550D买到之后便开始漫无目的的瞎拍,什么光圈、ISO、快门统统不懂但是依然乐在其中,乐归乐但是却丝毫没有体会到用单反真正的快感当我尝试着学习别人一样用M档时,我发现我拍出的片子跟本没法看于是我才明白,了解单反的基础原理远比开始胡拍有用的多。


  虽然我及时调整学习的方向但是还是走了不少歪路,我开始看书开始向高手请教,了解单反相机的各项参数但是纸面上的学习还昰不如实际操作来的直观,于是我又拿起相机出去胡拍这个过程反复了大概3、4次之后,我才完全了解单反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今天为夶家推荐非常实用的网站

  早些时候笔者上了一个摄影网站,它是一个学习摄影基础理论非常好的网站笔者看到这个网站的第一感想僦是,如果当初我学摄影时有这个网站那么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回忆起我的惨痛经历我决定写了今天这篇文章,把这个牛逼的网站(APP)分享给各位初学者

   很多摄影爱好者认为M档才是单反相机的真正精髓,归根到底在于M档那强大的控制性虽然笔者并不认同这个觀点,但是想要玩转单反相机你必须充分的了解M档。

  (上图)在这里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三种基本操作方式刚才也说了佷多人会说学摄影就只用手动,我个人完全不同意除非是连测光都用手持测光表,否则借助相机本身的功能才能值回价钱在这个网站Φ我们设置好参数之后,可以看到拍摄结果景深,晃动效果都有可以反复尝试。

  这些调整非常简单远比别人在你耳边告诉你,紦ISO调高光圈缩小点,快门弄到1/60来的直观因为这里每一次调节所拍出的照片,都能很直观的体现在你的眼前别看书了,自己在电脑前摸索一下午肯定也学会了。(除了介绍M档其实也有关于A档和S档的详细介绍但是笔者在这里没有对着两个档位做过多的介绍,因为只要我們理解了M档那么也会很轻易的了解A档和S档。)

  构图是每个摄影初学者的必修课然而构图的种类又是非常的繁多,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構图才是合格的构图呢今天笔者不会再去说什么三分构图法等陈词滥调,我们把判断一张照片是否是好构图的机会留给这个网站


笔者茬网站上的一次实验,很显然我对焦出现了问题

  您可以在这款中练习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的练习当您拍摄完之后,程序會根据构图给出一定的评价当然这个判定只基于最传统的构图方式来判断,其实任何一种构图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摄影师表达心境一种方式,但是奉劝初学者先学走再学跑。

  这里来说两句半按快门对焦然后再构图的问题当我们慢慢地往下按相机快门,按到大约一半时手指会明显地有一种阻滞感觉这时快门并没有释放,也就是说还没有拍照这就叫做半按快门,只有将快门按到底听到“咔嗒”一聲响后拍照才算完成,这时就叫全按快门所以我们不要等到“咔嗒”这一声,在这之前移动画面重新构图当移动到你想要的构图时,再按下快门

  关于曝光补偿这个功能,很多“手动党”是表示鄙夷的事实上,在光线条件太过恶劣的情况下正负两档曝光补偿嘚确不够用。但是在外拍,舞台表演等环境下这是一个十分实用的功能。此外使用曝光补偿时的思路与手动有区别。手动只考虑人看见的效果直接设置参数。曝光补偿则是考虑相机看的效果然后修正

  摄影初学者一定听过“白加黑减”这个口诀,在我接触摄影嘚时候对这句话非常不理解“已经很白的地方为什么还要加曝光呢再加曝光片子难道不会曝光过度么?”于是身边的高手会告诉我“相機的自动曝光是根据相机测光的结果来计算的。而相机的测光系统是有一定原则的。这个原则的理论是18%反射率。。(此处省略佷多字,时间太久了我也记不得他说过什么了)只要记住一个结论:相机会把所有东西拍摄成灰色因为相机会把所有东西拍成灰色,所鉯如果你拍白雪自动曝光的结果一定是“灰雪”(欠曝),所以要加曝光;如果你拍黑板结果一定是“灰板”(过曝),所以要减曝咣这就是“白加黑减”的道理。”(说真的这个解释看似很专业但是对于当时我没有任何用处,真正搞懂这些事还是通过我自己的測试。)

    很多人说学习摄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拍而多拍必将伴随着多走动,对于笔者这样的宅男而言让我出门简直犹如要了峩的命一样,但是没有办法为了工作为了爱好,我还是选择了跟随大家的脚步出没在北京市各大公园中,开始的时候还有点热情但昰时间长了真心觉得没啥进步,作为过来人笔者要负责任的说一句拿到相机之后一通瞎拍,对你的摄影水平帮助并不大除非你在购买楿机之前已经完全了解单反相机,在我看来与其每天风吹日晒不如现在家中弄懂最基础的东西吧这也是我今天分享的初衷,下面的连接僦是网站地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其实这个也有一个app版本但是很不幸它是收费的,所以就没向大家介绍如果有土豪有兴趣的话,可以再手机上搜一下最后谢谢您的阅读。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当然昰有焦点有灵魂的啦!

不同拍摄环境中,如何选择对焦点?下面给整理了10个方法给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考虑最有特点的一朵比如最美麗的,或是一朵颜色区别于其他花的

而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选择一朵比别的花稍高一点的,或者是比较接近于镜头的花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突出地表现这一朵花让它成为画面的趣味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距拍摄的图片中往往除了焦点一点是清晰的,其他地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虚化

甚至对焦完成后,由于花或照相机稍许的移动都会造成焦点的缺失而图片中没有任何清晰之处。因此配合拍摄的三角架与无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人物的特写照片,一般是以人物脸部为表现重点的半身照片这类照片需要通过表情神态來达到刻画人物特征乃至内心的目的。眼睛是拍摄人物特写时焦点的第一选择。

当人物正面面对照相机时此时双眼是同一平面上,所鉯以任何一只眼睛作为焦点都可以

但这样的取景会过于平面化而显得普通,因此大多数摄影师会采取人物的半侧面而进行取景拍摄此時人的眼睛就会处于一前一后的位置,此时需要以靠近照像机的眼睛作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因为它的位置明显要比后面的眼睛更为重偠

在拍摄包括人物全身的肖像以及环境肖像时,我们无法明确地对准人眼精确对焦那么,快速便捷地选择焦点的关键就是以人物的頭部作为对焦点了。

无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动作或姿态人物脸部特征都是图片中的关键。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以头脑来控制的因此头部將成为牵动全身的中枢。

拍摄时我们可以预先以人物人的脸部或头部进行对焦而后在人物全身姿态达到理想状态时,迅速重新构图并快速拍摄

这一类的照片包括简单的旅游纪念照到记实摄影和商业广告摄影。人物与环境结合的照片是最鲜活也是最难拍摄的。

但无论人昰作为主体或陪衬的图片元素来说这类照片绝大多数都是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的,因为相比那些不动或动得缓慢的山水来说人是最活躍的,也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

当然,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还应当注意景深,以控制环境的虚实变化如果简单地需要人和景物都清晰,可以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即可

在面对一群人进行拍摄时,我们往往会被不断变化着的众人所干扰不知道将焦点确定在哪里,而错过叻很多的精彩群像照片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关键的人物为焦点并进行追踪对焦。同时用眼睛的余光不断的留意其他人物嘚动态当其他人物和关键人物的位置关系达到和谐统一时按下快门拍摄。

当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某一座山峰的局部时,通常是由于山峰嘚某处特征吸引了我们:比如秋季草坡上一棵金黄亮丽的白桦或凸而起的岩石。

选择这些明显的特征为焦点不但可以快速地完成对焦,同时还可以对我们思考构图进行帮助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拍摄的局部位于山的阴影一面时由于景物的反差较弱,经常会造荿照相机自动对焦的失误此时应该选择反差较高的地方对焦,帮助照相机完成对焦

我们在为一座雄伟的山脉拍摄全景照片时,最好是選择山脉的最高峰为焦点拍摄比如山脉的主峰,由于它是距离照相机最远的地方需要照相机对焦无穷远处,也称是无穷远对焦

通过這样的焦点选择拍摄下来的照片,可以最为清晰明确地刻画出主峰以及连绵山脉的其他峰峦展现他们的雄伟壮观。

而未经明确的焦点选擇往往会因为照相机错误地将焦点对在前景中的树枝或什么上,导致山脉一片模糊

拍摄草原、水域等宽广的环境时

选择房屋,牛羊群树木或河流的拐弯处、船只等作为焦点

作为摄影爱好者来说,很少有机会像专业的建筑摄影师那样使用座机对建筑物进行无畸变,全焦点的拍摄因此在拍摄建筑物时,对焦点选择应该格外的明细精确

一般来说,拍摄建筑物的正面焦点应该选择在正门上,这样为多岼面的建筑物正面就可以全部落在图片清晰的范围中了。

当然有时候正门会在阴影中不容易完成对焦,此时也可以附近光亮处的窗户如果建筑物正面完全落在阴影中,也可以选择顶部的房沿作为焦点

所谓对焦是指调较相机镜头,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从前人们要拍照只能进行手动对焦,慢慢调较镜头令影像清晰但现在的相机都有自动对焦(AF, Auto Focus)功能,轻轻一按快门映象就会自动变得清晰。

镜头上选择自动对焦的按钮

使用手动对焦时需要转动对焦环来找清晰的对焦点

对比检测对焦 VS 相位检测對焦

现时主流的自动对焦模式,都是对比检测 (contrast detection) 或相位检测测 (phase detection)前者主要用于小 DC 或无反相机上,后者则主要用于单镜反光相机亦会有两者嘚混合式。原理方面可参考以下连结︰

数码相机是怎样进行自动对焦的?

为什么有时候好难对焦

由于被动式对焦是靠物件的光线来进荇对焦,当被摄物的光源很弱、反差很低时自动对焦的速度就会变得很慢,甚至无法对焦因此我们在拍摄时,瞄准锋利的边缘或突显嘚纹理来对焦相当有用如拍摄全蓝色的天空会很难自动对焦,但如将焦点指向白云和天空的交界就会容易多了。

低光环境不易对焦這个时间可以将镜头瞄准光源来对焦

自动对焦感应点(AF点)

不少厂商会强调相机相位检测 AF 点的多寡、类型及排列方式,消费者应根据个人需要而选择高端的单反可以有多达45个甚至更多的AF点,然而不少相机只能拥有少至一个的中央AF点以下是两款不同的自动对焦感应器。

相位检测的 AF 点有分十字型(红色和绿色)和一字型(蓝色可见下图)。以一字型为例相机会使用这条垂直线,来测试直线范围的对比度因此,两条一字型线组成的十字型AF点比一字型AF点更为精准,这也是其中一个高档单镜相机比入门级单镜机贵的原因之一

现时大多数嘚最新的数码单镜相机种,都已采用这类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就单反机而言,AF点的数目及准确性会随光圈的大小而转变。一般而言光圈越大,能使用的AF点便会越多准确性亦会越高

自动对焦模式:单次对焦和追焦

拍摄静物时,使用单次自动对焦(One-Shot)无疑是最佳选择单次对焦即是你按半下快门按钮,相机就自动锁定了对焦距离

但这方法的缺点是完成对焦后,如主体突然偏离原本位置时(例如是走來走去的小朋友)相机便不懂更新该主体的位置,结果当你一按下快门对焦就不准确,拍摄对象变成不清晰了

而追焦(人工智能伺垺自动对焦,即 AI Servo Continuous / AF-C)就是为弥补这不足而诞生的追焦系统会不断连续对焦,而不会锁定

在对动态物进行追焦时,以下的几项会影响自动對焦的表现:

1. 该被摄物的移动方式(直线/迂回)

追焦对拍摄动态相片非常有用

在单次对焦下「自动对焦锁」是一个不得不认识的相机功能。只需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对焦锁定」:

1. 对准「主角」(任何东西)
2. 把「主角」放在对焦点如果「主角」是人物,可以瞄准他的脸
3. 半按快门进行对焦
4. 把「主角」成功对焦后维持半按快门的状态,移动你的相机进行取景构图
5. 取景构图完毕全按快门进行拍摄,而「主角」依然清晰

当然,这小技巧不单单局限于人像拍摄其实只要你不打算将「主角」(可以是任何东西,包括花草树木、园林实境等)放在正Φ间时便有机会用上这小技巧。 虽然这是很多人都晓得的相机功能但并不代表它应该被忽视。只要把基础打好掌握好拍摄的工具,僦能随心所欲地拍出理想的作品

*紧记有关方法只在单次对焦情况下才会用得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