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架无人机乱舞为何“乱舞”?

原标题:西安无人机“乱舞”表演,耗资1050万元

搜狐无人机3日综合报道 5月1日晚,西安在永宁门城墙前举办“春舞大西安”千架无人机光影盛典。据搜狐无人机早前报道《》,现场无人机飞行编队出现失误,部分飞机在表演中出现集体滑坠、图案与文字展示难以辨认等情况,“春舞”变“乱舞”。

不少在场观众表示,表演效果并不理想,展示图案和数字模糊不清。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开信息显示,千架无人机“光影盛典”项目采购人为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向广东亿航白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1050万元整。

该项目采购联系人表示,1050万元是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用于“购买亿航无人机表演的服务,并非购买或租赁无人机。”据广东亿航白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售前咨询人员说法,该公司组织无人机编队进行类似西安城墙表演,价格约为10000元/架。

对此,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5月2日表示,管委会已组织专门人员针对无人机表演中出现的事故进行调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为掌握着纳税人“金库”的政府部门,的确可以集中钱力、人力办大事,但也正因如此,类似的“创纪录”冲动更应保持克制。

▲视频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5月1日晚,西安城墙永宁门前,一场名为“春舞大西安”的无人机光影盛典上演,活动现场共有1374架无人机参加,原计划在空中拼成“1374”“奔跑吧西安”等文字,不料“集体舞”出现意外,多架无人机“坠落如雨”,部分文字也难以辨别。

3日,新京报记者从西安市城墙管理委员会获悉,无人机表演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目前正在排查失误因素。

4月29日彩排时还一切正常的无人机,5月1日晚正式演出时却“掉了链子”,有网友形容当时现场画面,称“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想必让主办方始料未及,更不免遗憾。要知道,为了这场秀,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可是下了“重本”的。

公开的招标公告显示,此次“春舞大西安”城墙千架无人机光影盛典活动的经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无人机表演项目,另一部分为光影舞美表演项目。其中,无人机项目成交金额是1050万元,而后者成交金额是1778万元。也就是说,这场“光影秀”的支出为2828万元,而这些钱全都来源于“财政拨款”。

10分钟、超千万——这些无人机的出场费不算低。也正如此,作为民众和纳税人,即便理解任何事情都有出意外的可能,却仍然觉得有些难以接受。怎么说呢?有一种“花了大价钱却收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失落感吧。

西安市城墙管理委员会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举办这场盛典,想必有着更宏大的意义,例如展示西安形象、提升旅游热度。选择在节假日开展集体性的旅游文化活动,也是各地的惯常做法。客观上说,西安这种将现代科技与古韵古都相融合的方式,还算新颖。

但即便有良好的初衷撑腰,仍需要在项目预算、公开招标、质量把控等环节小心翼翼地把关,因为有权力花公共财政资金,也意味着有义务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要尽量把钱花到刀刃上,避免在大制作、大场面上投入太多纳税人的钱。对此,西安相关部门不妨考虑下,这近3000万花得究竟是否恰当。

另外,此次的无人机表演,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据悉,在4月29日的彩排中,1374架无人机同时起飞,继广州《财富》论坛1180架无人机表演之后,再一次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1374这组数字代表着总周长13.74公里的迄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古城墙。

对于政府办活动申办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件事,我也觉得,作为掌握着纳税人“金库”的政府部门,的确可以集中钱力、人力办大事,但也正因如此,类似的“创纪录”冲动更应保持克制。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表演“演砸”了,估计第三方就不能按照原来的要价收钱了,由此说不定就能省下一笔财政资金呢。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但这毕竟不符合财政的逻辑。所以,该追问的还要追问:当初决定要花的1050万,值吗?

保洁阿姨拿600万融资公司?抱歉,靠童话是融不到资的 | 沸腾

“有什么事儿不能发微信啊,非要打电话?” | 沸腾

“新一线城市”太多,榜单都不够用了 | 沸腾

心烦却不好意思退群,什么时候微信能有“置底”功能? | 沸腾

“六个钱包凑出首付”,但你靠什么养得起“六个钱包” | 沸腾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西安千架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出岔部分图案出现乱码。

5月1日晚,西安城墙永宁门前,一场名为“春舞大西安”的无人机光影盛典上演,活动现场共有1374架无人机参加,原计划在空中拼成“1374”“奔跑吧西安”等文字,不料“集体舞”出现意外,多架无人机“坠落如雨”,部分文字也难以辨别。

3日,新京报记者从西安市城墙管理委员会获悉,无人机表演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目前正在排查失误因素。

4月29日彩排时还一切正常的无人机,5月1日晚正式演出时却“掉了链子”,有网友形容当时现场画面,称“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想必让主办方始料未及,更不免遗憾。要知道,为了这场秀,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可是下了“重本”的。

公开的招标公告显示,此次“春舞大西安”城墙千架无人机光影盛典活动的经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无人机表演项目,另一部分为光影舞美表演项目。其中,无人机项目成交金额是1050万元,而后者成交金额是1778万元。也就是说,这场“光影秀”的支出为2828万元,而这些钱全都来源于“财政拨款”。

▲上下图分别是4月29日彩排画面和5月1日表演画面。

10分钟、超千万——这些无人机的出场费不算低。也正如此,作为民众和纳税人,即便理解任何事情都有出意外的可能,却仍然觉得有些难以接受。许多人或也会有一种“花了大价钱却收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失落感。

西安市城墙管理委员会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举办这场盛典,想必有着更宏大的目的,例如展示西安形象、提升旅游热度。选择在节假日开展集体性的旅游文化活动,也是各地的惯常做法。客观上说,西安这种将现代科技与古韵古都相融合的方式,也还算新颖。

但即便有良好的初衷,也仍需在项目预算、公开招标、质量把控等环节小心翼翼,因为有权利花公共财政资金,也意味着有义务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要尽量把钱花到刀刃上,在大制作、大场面上的投入,更需慎之又慎。对此,西安相关部门需考虑,这近3000万的花费是否合适,以及可有足够的慎重?

另外,此次的无人机表演,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据悉,在4月29日的彩排中,1374架无人机同时起飞,继广州《财富》论坛1180架无人机表演之后,再一次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1374这组数字代表着总周长13.74公里的迄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古城墙。

寓意不错,创造新纪录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但具体到地方政府部门办活动申办吉尼斯世界纪录,却可能需要打个问号。掌握着纳税人“金库”,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确可以集中财力、人力办大事,但也正因如此,类似的“创纪录”冲动更需保持克制。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表演“演砸”了,估计第三方就不能按照原来的要价收钱了,由此说不定能省下一笔财政资金,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这毕竟不是正常的财政逻辑。所以,该追问的还要追问:当初决定要花的1050万,值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千架无人机乱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