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张游戏王gx国语版全集180艾德的原图,实在找不到了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这里我斗胆装一装专家。因为我自己写过高中回忆录,也算是对校园类的故事有一定了解了。在写作过程中,我经常苦恼的一件事就是,缺少故事素材。因为我们的生活毕竟不是动画,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只能通过时间的推进将不同阶段的小故事连缀起来,但故事与故事之间很难说得上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幸好我们班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有故事,但如果不是我拼命挖掘,肯定写不够17万字。
所以你可以看到,校园类故事的特点就是,没有很清晰的主线(除非作者另外加设定,例如镰池和马的《魔法禁书目录》),通过大量的细节、小故事来使读者对角色加深印象,阶段性的小波折很多,但是通常少有大高潮大场面。这些特点对游戏王而言就是一个灾难,你说你抛出一个决斗学院的设定,可是这个设定有什么特别值得挖掘的地方吗?没有。不就是个教人决斗的学院嘛,除了日复一日和不同的人决斗,还有啥好说的?观众没办法获取更多关于这所学校的细节,这部动画也就缺少了吸引人看下去的因素。
于是GX开头的十几集,主角们做的唯一的正经事,就是不停地决斗,和不同的学生决斗,每一集都会有新卡组出现,估计这时候K社也开启了疯狂印卡机的开关了。可是观众对这种敷衍的做法是不买账的,你说我等了一个星期就为了看你们每天的必修课——决斗?我又不是决斗学院的特派观察员,干嘛天天给我看这个?
很快,这种一集打一个学生的模式就无法持续下去了,虽然制作组不停地用前作DM里的元素来戳观众的G点,但是这样的耍小聪明消费前作的做法做久了,观众也麻木了。你时不时就提一下社长和王样,可是光打雷不下雨,你又羞答答地不肯拉他们出来见一下人,那为毛还老做这种“狼来了”的把戏呢?
于是制作组开始搭新设定(当然也可能早就想好了只是进入主题比较慢),开始讲述这所学校埋藏的“可以匹敌三幻神”的三幻魔。设置了七把封锁幻魔的钥匙,并从主角组里挑了七个人出来守护,颇有DM里七神器的味道。



在我看来,制作组对十代卡组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十代在游戏王历史中出现的时机实际上相当尴尬。游戏王卡牌的战术的丰富性和严密性是一个长时间发展的过程,起点就是DM时的战斗城市,而在GX中,通常怪兽的衰颓已经初现端倪,而融合怪兽作为十代,甚至是整部GX的主打菜,其最大的特点,或者说缺点,是非常耗手牌,因此它对卡差的设计有很高要求,必须保证卡组在召唤怪兽的同时,不至于陷入空手的悲剧,因此用通常怪兽做素材召唤出的融合怪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后手支撑。
十代的卡组恰恰把这两个劣势都占了,他的卡组有好几个低攻的通常怪兽,却由于是融合素材的缘故,不能剔除,对于日益讲求战术的游戏王来说,每一个卡位都非常宝贵,必须争取做到全套卡组都能互相搭配,没有一张是多余的,这时候通常怪兽就变得越发鸡肋了。羽翼侠、爆热女郎、粘土侠和闪电侠这四个通常怪兽,更被后来看了5DS的玩家戏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废品四侠”。更坑爹的是,他的一些融合怪兽还要求融合素材必须是指定名称的怪兽,这就意味着不能采用素材替代的怪兽了。
这样的情况下,十代在爆发性地一回合召唤出最多两只融合怪兽后,就陷入了长期空手的苦逼中。这个特点反映到实战中更加明显,实战中可没有人会仁慈地不用奈落。试想,烧走至少三张牌的融合怪兽刚出来就被灭,对局面的不利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有人玩过PSP的卡片力量3就会知道,以上提到的情况,在十代的决斗中可是比比皆是,NPC可不知道什么叫保留实力,假如一开场手牌刚好能拉两只融合怪兽,它绝不会只拉一只。要是对方一个圣防清场,那就做好准备1V2吧,猪队友已经不能指望了。
更糟糕的是,GX里这些尚算强力的融合怪兽(其实还是很废)经常标明只能通过融合召唤的方式特殊召唤,这就意味着这些怪兽一旦进了墓地,基本上就只能通过墓地回收了。由于这一规定的出现,死者苏生这一复活制霸器的威力被成倍削减。虽然在动画里,十代依然口胡过一次,想用死苏复活火焰翼人(被巡逻员打断了决斗)。
于是,效果被严格限制的英雄卡组,经常使得制作组尴尬地发现,它根本无法应付日渐复杂的决斗,GX前段的决斗BUG可谓比比皆是,我相信并不是编剧脑抽风没看出来,而是因为不这么干,十代根本赢不了。
“三幻魔”篇马马虎虎地结束后,制作组痛定思痛,决定认真地谋划新篇章,而首先要做的是,把缺乏塑造潜力的人扫地出门,没错,说的就是你,!啊不是,前田隼人!
假如我没记错,杯具的前田君似乎是在新篇章“光之波动”一开始,就在一场与库洛诺斯教头的决斗后被踢走了。而他的离开,开启了GX最奇特的怪状:主要角色会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从这一点上看,说明GX的主创们缺乏一个长远的剧情战略眼光,很多角色在某个事件中浓墨重彩地出场后,主创们就不知道要在后续剧情中如何安排他们的位置了,换言之,主创们压根就没有想好这些角色的完整剧情线。这就导致整部GX的主角其实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十代。其他人与主线剧情的黏性相当弱,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十代经历的这些事件,除了他自己是必不可少的,其他角色的安排都很随意,他们的位置完全可以换上不同的人而不会有丝毫违和。
于是三泽大地就成了下一个杯具的角色。在“光之波动”篇中,他莫名其妙就成了存在感最弱的人,经常被人问一句:“咦,三泽原来你在啊?”我猜测是因为制作组都已经不知该拿这个角色怎么办了,干脆通过官方吐槽的方式,硬生生地将他逼出主角组的行列。一个入学时就是学霸精英的人物,竟然要沦落到这种地步,制作组弱得一逼的人物掌控能力绝对是应该被批判的,你们看三泽的怒火在燃烧!
在“三幻魔”篇中活跃度较高的几个主要角色,比如万丈目闪电,啊不是,是万丈目先生,比如天上院明日香,比如三泽大地,在新篇章中都不同程度上成了路人角色。他们基本没有参与到主线来,唯一的作用就是先被大boss斋王嘴炮加决斗洗脑,然后又让十代嘴炮加决斗反洗脑,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只是在不同人的嘴炮中不停摇摆,而他们决斗的胜利或失败已经毫无悬念,完全是被迫服务于剧情,教大家一个快捷的判断方法,假如他们嘴炮胜利了,那决斗就必然胜利,假如他们嘴炮失败了,那决斗也一定完蛋。


艾德·菲尼克斯作为这一篇章的男二号(没错万丈目已经被踢出男二号的位置了),给了十代开篇以来第一次败北的经历,也促使十代获得了新空间侠的卡组。然而不得不吐槽的是,原本以为制作组是觉得元素英雄太弱,要给十代强化一下,没想到新空间侠的坑爹程度比元素英雄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接触融合条件苛刻就不多说了,还要回合结束就回卡组,我擦大哥,我把NEOS拉上场容易吗?我把那几只比废品四侠更废品的新空间侠拉上场容易吗?回合结束后就回卡组?玩毛啊?再说一个是E·HERO系统,一个是N系统,请问这两个系统是怎么兼容到一个卡组里的?十代sama请告诉我!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命运英雄,命运英雄的攻击力虽然比元素英雄更弱鸡,但胜在都是效果怪兽,而且并不以融合为主打(仅有一张),命运英雄的出现,大概可以算技术流的开端。依靠怪兽和魔陷的配合,命运英雄在人物众多的GX里成了不可忽视的一员。

而艾德的角色定位活脱脱就是前一章中的万丈目。职业联赛里的明星决斗家(精英),背负着父亲被杀的仇恨(黑历史),对男一号从一开始的蔑视到后来的认同+一辈子的基友,啊不是是对手(傲娇),这一切都是一个优秀男二号应有的自我修养。当红声优石田彰的加持更让艾德的人气急剧上升。观众在看久了乐天热血的十代后,确实需要一些沉重严肃的人物来平衡一下,不然GX真的成了闹剧了。

但是最古怪的是,蔓延整个“三幻魔”篇的拖沓气氛,到了“光之波动”篇竟然还没消除。艾德出场后,背后的主谋斋王就开始影影绰绰地刷存在感。他的预言在不停地提醒着观众有个大阴谋即将浮出水面,地球君又要遭殃了。但他的阴谋似乎非常地松散,看不出前后联系。更奇怪的是,他虽然在紧锣密鼓地搞破坏,但似乎跟主角毫无关系,经常会看到一方面他在谋划着行动,另一方面十代他们还停留在“三幻魔”中的散漫,两者似乎是完全割裂的两个世界。在斋王将万丈目和明日香洗脑进邪教后,整个校园里的人似乎一无所觉,任凭万丈目挥着漆刷将整个宿舍刷白,而这个时候十代还是继续着他的快乐决斗,对斋王的阴谋迟钝到了极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我认为还是应该归罪于GX一开始的定位。DM为什么成功?因为主角们全程参与主线。为什么能全程参与主线?因为这主线和他们的利益紧密相关,他们无法不参与(法老王寻找记忆)。而GX的全篇始终有个无法自洽的矛盾:一个决斗学院,如何能与世界的危机扯上关系?解决不了这个矛盾,主角们的行动就缺乏由头,也缺乏说服力。

“三幻魔”篇还好说,毕竟三幻魔是就埋藏在校园里,唯一值得诟病的无非是大boss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拿这个力量返老还童,格局瞬间low爆。但是“光之波动”篇就匪夷所思了。斋王说预言到了世界会被光之力量毁灭,但是他根本没有解释清楚这为什么会和决斗学院有关系,而且为什么会和十代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学生有关系。有人说是因为十代手里有新空间侠,而这是抗衡光之波动的力量。但是十代拿到新空间侠是在和艾德决斗失败后的事,在这之前,艾德和斋王为什么要找十代?不清楚。

这个矛盾就导致了整部GX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按照事件划分,整部GX事实上经历了四季,一季一个故事。这样不是不行,但是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后无法呼应,GX不是日常故事,这样一个没有完整逻辑的故事合集是缺少吸引力的。更大的问题在于,不是完整的故事,意味着每一部分的主要角色都有可能不一样,而这也就导致了GX里最大的问题:角色数量严重超额。

在一开始快乐决斗的那十几集里,编剧们还会费点心思,每集都刻画一个学生,后来开始讲主线剧情了,整个学院的学生事实上都成了酱油。只要世界危机一爆发,他们就一定要最先倒霉。和“光之波动”篇里的万丈目他们一样,唯一的作用就是决斗失败然后等着被十代救。整部GX就没见他们赢过。

而主线剧情里的角色也是如此,“三幻魔”篇的男二号是万丈目,结束之后他就酱油了。“光之波动”篇的男二号是艾德,结束之后他也酱油了。

于是我怒摔键盘:刚对这个角色有点感情了就让他酱油,编剧们你们脑子进翔了?!

这充分说明GX的编剧们只能谋一城,而不能谋一局。

在“光之波动”篇结束后,估计是又换了一个新编剧,觉得“光之波动”篇的气氛还是太轻松了,于是从“异世界”篇开始,整个故事彻底进入了严肃黑暗的基调。而已经数量庞大的角色组又添加进了新人物:从世界各地学校来的决斗者。

这一次的男二号,换成了同样乐天热血的约翰,持有宝玉兽卡组。要不怎么说笨蛋们的共同语言就是多呢,明显这第三位男二号就最有正宫气象。十代到后来就和约翰的感情最好,甚至第二次进入异世界,搭上了无数个朋友的命(虽然都吐了便当),就为了救约翰而已,这就是友(zhen)情(ai)啊!

约翰的卡组宝玉兽,后来也成了GX的一大奇观,按照剧中的说法,这套宝玉兽卡组是帕加索斯亲自制作的,每一只宝玉兽都独一无二。这么看来约翰的运气值应该爆格了,因为整个卡组算上彩虹龙只有八只怪兽,而他每一次开局都至少有两只怪兽上手,而且从来没有陷入过卡手的杯具,十代跟他比起来都弱爆了。但不得不说,实卡化后的宝玉兽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怪兽破坏后可以作为永续魔法留在场上,这效果完全是为降雷皇量身定制的嘛。

“异世界”篇大概算是GX的巅峰了,至少这一章编剧终于不再拖泥带水地扯日常,全力以赴地铺开故事,甚至将整个舞台都搬离了地球。异次元的设定我个人觉得还是蛮好的,至少为决斗拯救世界的设定找到了基础,也为已然审美疲劳的观众换了口味。而且这一篇章的整体逻辑还是比较出彩的,以“尤贝尔为重见十代而吸收能量”这一点为圆心,将几个主要角色的目标都交织在一起,使剧情呈多线发展,明显较前两季来得高明。

也就是从这一季开始,编剧终于为十代找到了他的剧情基调,那就是成长。





PS:1.对原作者能力表示钦佩

2.最后一段让我想起了爱情公寓







其实我觉得gx是和尤贝尔个体后才显得好看。我个人认为游戏王始终是游戏猪脚最好看。
gx猪脚变帅酷了才显得有看头,之前就一个傻冒的感觉。
之后的5ds,zexal,还是新的那部,剧情都显得勉强,从z开始就完全是低年龄向了,不过决斗的确还是保留了原作有的水平并加快了决斗的节奏,(第一部,打一局要看几集)
我觉得zexal是后期才好看。
真心不喜欢那些猪脚就是个大傻帽的剧情。
如果对比下剧情,我觉得游戏王初代是最顺的。




满眼槽点,评剧情的时候去谈游戏策略,谈人物时候去扯AI设定,搞得好像TF3的十代AI出演了动画,十代的卡组赢不了,难道王样的就赢得了了,不都是编剧写赢的,为何要借厨王样来婊十代,本身就不客观。原文作者说穿了不就是为了自己吐得爽才挑着自己看不满的地方写,优点轻描淡写缺点则浓墨重彩大肆婊瘴。个人意见色彩浓烈,强行“客观”。都知道英雄所谓的废物还有一个在表里呢。


我觉得很正常,作者在看gx是用高中时期看的,到5ds已经是大学时期,已经不是光看打牌了,各种事情都会考虑,作者说没看第四部,第四部估计吐槽的更厉害。另外作者也说在追第五部,每个时期来看一部作品都是不同感觉。


游戏王GX里的艾德·菲尼克斯后来怎样了???

165集说他被职业联盟引退了,后来有没有回去????

回联盟了!赞助商继续赞助他,但后面都没出场,龙骑对武装龙那集是他最后的出场,十代毕业时也没有。

龙骑对武装龙那集他输了啊,这没关系吧?赞助商继续赞助他吧?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 1.回答无意义,对问题无帮助,例如:盲目复制、过于简略、低质等;
  • 2.内容明显错误、内容真实性存疑、内容过时;
  • 3.内容违反知道协议,可能涉及答非所问、灌水、偏激、攻击性等;
  • 4.部分问题下提交的回答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前会暂时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王gx国语版全集18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