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需要注意什么

您的位置:&&&&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日 09:13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cyj阅读次数:0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古典诗词鉴赏考查的范围从内容到形式,分布很广,对鉴赏者的要求很高。考生的文化素养,包括所具备的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在答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一下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诗歌鉴赏实战技巧吧。
一、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二、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三、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借助诗题(对象、事件、背景、情感倾向、主题)
2、借助“序”“注”(写作缘起、写作背景、诗人遭遇)
3、借助“关键词”(动词、形容词)
4、借助诗眼(诗眼:表现诗歌主旨)
5、借助意象(特征到情感)
6、善于知人(作者其人、生平遭遇)
7、善于论世
8、借助自己的生活资源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正确把握诗人观点和态度
1、借助诗题暗示,了解写作背景。每一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关的文学样式盛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把握诗的主旨。
2、借助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中的意象。诗歌是诗人内心感受的表露,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了解诗人人生的经历,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3、抓住诗歌中富有理趣或深意的诗句。所谓富有理趣或深意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能够直接或间接表达诗人情感、观点态度的诗句,这些诗句往往是诗歌的“诗眼”。
4、抓住诗歌中的典故。典故能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某种意图、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
三步答题法——诗歌赏析题
一、意境题:A写了什么景(用散文语言描述)B有什么特点C作用(情感、观点、态度)
二、手法题:A什么手法B手法具体化C作用(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顶针等 )
诗歌鉴赏题
三、练字题:A解释字意B展开联想用散文语言描绘原句景象C烘托了什么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情感。
四、析句题:(包含前三点)A用散文语言描绘句意(写了什么)B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怎么写的)C作用(表达了诗人的心情、情感、道理等)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方法
发布日期:&&&&&&访问量:
1 高中 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方法
以下是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词领全诗型
【设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步骤1: 分析该词对诗的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步骤2:结合诗的内容进一步详细分析该词的达到的表达效果
步骤3:分析该词在表达主旨、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步骤2)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步骤3)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不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
2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
答题原则: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空)。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四大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意境,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浅层,深层):深化意境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
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些感情的名称写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创设的情景)和这种修辞的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考场上考生们的紧张严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的方法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4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技巧
语言炼字型
这类题目考查较多,是常考题型,要多加注意。这类题目通常有四个考查方向:品味关键词语(含义及表达作用);理解诗句的含义、色彩、情味和效果;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设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设问变体】
1.对诗歌中的某句某字,诗人说&X&而不说&X&,有什么表达效果?(或对诗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或哪两个)?并作简要分析。
3.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古人作诗,讲究一字传神,这类题目要求品味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因此,不能就字论字,而应回到原诗中,结合诗歌的意境、题旨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来进行分析。
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步骤2: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步骤3: 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示例】
[黄钟] 人月圆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步骤1)&倦&字意为疲倦,又意为厌倦。(步骤2)一个倦字描写出了作者东奔西走,宦游天下的疲倦,又写出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纵情山水,终老林泉的无限向往。(步骤3)既概括了那种饱尝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林,诗酒自娱做了伏笔。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方法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栏目查看。
相关阅读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高中 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方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的方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做题技巧2017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docx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2017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docx
2017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docx
2017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docx
简介:本文档为《2017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docx》,可适用于高中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离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高三的同学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供参考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高考语文备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版,步骤+实例
最近很多高考备考的同学都在问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今天和打家分享的是诗歌鉴赏答题模版,步骤+实例实战演练展示,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一词领全诗型
【设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步骤1: 分析该词对诗的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步骤2:结合诗的内容进一步详细分析该词的达到的表达效果
步骤3:分析该词在表达主旨、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步骤2)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步骤3)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不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
语言炼字型
这类题目考查较多,是常考题型,要多加注意。这类题目通常有四个考查方向:品味关键词语(含义及表达作用);理解诗句的含义、色彩、情味和效果;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设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设问变体】
1.对诗歌中的某句某字,诗人说“X”而不说“X”,有什么表达效果?(或对诗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或哪两个)?并作简要分析。
3.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古人作诗,讲究一字传神,这类题目要求品味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因此,不能就字论字,而应回到原诗中,结合诗歌的意境、题旨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来进行分析。
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步骤2: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步骤3: 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示例】
[黄钟] 人月圆&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步骤1)“倦”字意为疲倦,又意为厌倦。(步骤2)一个倦字描写出了作者东奔西走,宦游天下的疲倦,又写出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纵情山水,终老林泉的无限向往。(步骤3)既概括了那种饱尝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林,诗酒自娱做了伏笔。&
鉴赏人物形象型
【设问方式】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设问变体】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4.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5.你在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
古诗词中的形象(意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形象。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回答这类型的问题,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步骤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步骤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步骤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
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①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洲等地。②欢:指酒。《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步骤1)第二句寥寥七字,(步骤2)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步骤3)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境况的悲凉寂寞,耿直却被排斥,(步骤4)凄苦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等复杂的情感,耐人寻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_百度知道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分析主旨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六、分析技巧型题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采纳率:74%
来自团队:
1、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古诗鉴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