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皇后在位手册对很多嫔妃都下过手,为什么只有甄嬛发现了

玲珑品评《甄嬛传》120:心理诱导术
我的图书馆
玲珑品评《甄嬛传》120:心理诱导术
姐姐追着姐姐,皇后杀了皇后?跟着端妃娘娘来学点心理诱导术。玲珑浣碧无法忍受孟静娴与果郡王日日秀恩爱,所以躲到甄嬛这里来图个清静。浣碧说:王爷待孟静娴比待我亲近。这是当然的喽,因为这个时候果郡王与孟静娴已经XXOO过一次啦。有了男女之间不可描述的肉体关系之后,果郡王自然要待孟静娴更亲近一点。何况孟静娴知书识礼,学识渊博,和果郡王理应更谈的来。听到浣碧这么说,甄嬛的脸色有些魔怔了,她一定想起上次在御花园孟静娴缠着果郡王那副亲热的样子。对于果郡王娶侧福晋的事,甄嬛虽然嘴上说的很大度,但是心里,未必没有嫉妒之心。就像皇后说的,有哪个女人希望看着心爱的男人与别的女人卿卿我我的?没想到,这时孟静娴非常不识趣地自己送上门来请安了。虽然浣碧有时候会犯熊,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碰到这种时候,甄嬛都是胳膊肘往里拐的,她连忙让浣碧躲到里间去,表示自己会打发她。这时孟静娴已经怀有一个月的身孕,因为浣碧这两天住在甄嬛这里,所以她特地跑过来对着甄嬛姐妹耀武扬威的。所以她一进来就问:玉隐妹妹怎么不在这里。潜台词:这次的示威,如果少了浣碧这么一个听众,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听甄嬛说浣碧到敬妃那里给胧月裁衣裳,孟静娴又说:玉隐妹妹很喜欢孩子呢!孟静娴说此话颇有炫耀的意思:你喜欢孩子又怎么样,你又怀不上,我肚子里怀的才是果郡王的孩子。接着孟静娴非常做作地说:哎呀,娘娘这里的茶好香呀!若不是我怀了一个月的身孕,真想品一品娘娘的好茶。这可把浣碧给惊到了,她现在还是雏吧,果郡王根本就没有碰过她。但是孟静娴却捷足先登怀了果郡王的孩子,那她以后在王府里还有什么立足之地?浣碧受惊后弄倒了笔筒,引起了孟静娴的注意,虽然有槿汐去圆场,说是新来的小丫头毛手毛脚地弄倒了衣架子,但是以孟静娴的聪敏,她一定猜到弄翻东西的其实就是浣碧吧。所以她后来说的一段话,三分是说给甄嬛听的,七分才是说给浣碧听的。在孟静娴怀孕之前,她就猜测果郡王真正喜欢的是甄嬛,所以她才会假扮成甄嬛的样子,灌醉果郡王,骗到了一个孩子。此次她跑来这里揭浣碧的老底,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浣碧,果郡王喜欢的人根本就不是你,你对我而言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如今我又怀了果郡王的孩子,以后这情场之战我是赢定了!只是我觉得此事孟静娴得意归得意,非要当着甄嬛面前炫耀,非常不智。也许她觉得手里捏着甄嬛的把柄,甄嬛不能拿她怎么样吧。(事实真的如此吗?)此时甄嬛对于孟静娴的回答,已经甚为剑拔弩张了,甚至有点威胁的含义:有事没事不要东想西想,闭紧你的嘴巴才是聪明人。如果说孟静娴前面几句话只是在敲打浣碧的话,那么后面说的几句话,就是赤裸裸在揭甄嬛的老底了。孟静娴对甄嬛直言说:她现在是果郡王的枕边人,许多事,只有枕边人才能瞧的出来。甄嬛也曾经是果郡王的枕边人,外界传闻果郡王钟情浣碧多年,而孟静娴发现他真正喜欢的并非浣碧,而甄嬛与浣碧是亲姐妹,又容貌相似,这样一来,真相简直呼之欲出。孟静娴在甄氏姐妹跟前耍了一通威风就走了,浣碧跑出来说,孟静娴的猜忌迟早会害了王爷的。甄嬛说:孟静娴深爱王爷,会以王爷的利益为重的。我倒觉得这件事,浣碧的担心是对的。如果孟静娴是个省心的人,即使她知道了甄嬛与果郡王的私情,她也不会跑到甄嬛面前来揭老底,毕竟这件事对于甄嬛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就算孟静娴会以王爷的利益为重,但是她丝毫不会考虑甄嬛和浣碧的利益,留着这么个定时炸弹在王府,迟早都是要爆炸的。此时甄嬛提醒浣碧要“贤良淑德”,要好好保护好这个孩子,其实就是怕浣碧一个错了主意,动手除掉孟静娴吧。我以前曾经说过,垂衣拱手而治是高级管理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属下的积极性。但是这种管理方法也是有缺点的,就是属下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如果碰上敬妃这种大方向把握不准的,很容易被她带到坑里去。而且敬妃这里咄咄逼人,三阿哥就是给瑛贵妃写了一封情书,也没有其他的证据表明他行动不轨,敬妃就说皇后“教子不善”,这是一个嫔妃该对皇后说的话吗?而且瑛贵人是果郡王府挑上来的人,浣碧又是甄嬛的亲妹妹,敬妃又是甄嬛的同盟,这件事怎么看都像是甄嬛一伙设的一个“美人计”,就等着三阿哥入坑呢。对于这种事,真相如何完全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皇上根据自己的立场,他到底愿意相信谁的话。我觉得皇上处理这件事情,以他作为皇帝的立场来讲,是没有问题的。这件事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有伤风化,而是有着更深层次意义的。三阿哥是长子,是很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人选。这个时候这个长子竟然喜欢上了果郡王府挑来的嫔妃,又被敬妃告发。那么皇上若是怀疑甄嬛为了自己的儿子(六阿哥)当太子,不惜借妹妹浣碧的手来败坏三阿哥的名声,是十分合理的推理。对于皇上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立谁为储君,任何事比起这件事来,都是小事。所以这件事皇上根本不在乎是谁勾引谁,处置三阿哥会连累他自己的名声,影响朝中到底立谁为储君的议论,所以皇上只会把罪过都推到瑛贵人一人身上。因为只有这样,皇上的损失才是最小的。特别是此事牵涉到果郡王,皇上对于果郡王,一向是警惕兼防备的。甄嬛说浣碧不敢如此,皇上问:那果郡王呢?甄嬛此时关心则乱,马上接口道:臣妾也敢担保。这就奇怪了,果郡王是皇上的弟弟,你是皇上的嫔妃,果郡王如果有意王位,要陷害皇上的长子,甄嬛作为贵妃,撇清关系还来不及呢,怎么怎么可以冲上前面去担保?小像一事,皇上并非完全没有怀疑过甄嬛,只不过当时浣碧冲出来顶缸,皇上就暂时把那些许的疑心压下去了。但是甄嬛平时每逢碰到与果郡王有关的事情,总是难以克制自己,不免让皇上的疑心慢慢扩大。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想:如果甄嬛真的想立自己亲生儿子为太子,最后成功了,那么皇上驾崩之后,果郡王就会成为朝中类似多尔衮(皇叔父摄政王)的角色,皇上不可不防的。虽然这件事皇上选择处死瑛贵人,保全三阿哥,但是并不表示皇上对于三阿哥毫无芥蒂。皇上在奉先殿打了三阿哥两个耳光,一个是以父亲的身份打的,一个是以皇帝的身份打的。可见,在皇上的心目中,觊觎他的女人,不仅是在侵犯他作为男人的正当权益,更是一种心怀不轨,意图反叛的表现。三阿哥是皇上的亲生儿子,皇上选择原谅他一次。但果郡王只是皇上同父异母的弟弟,若皇上怀疑果郡王觊觎他的女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会放过他。而且皇上这里警告三阿哥,不可一错再错,若再有过失,皇上也不会一再容忍。可见,瑛贵人之事,就好似蝴蝶煽动的第一下翅膀,后面的风暴,都由此而来。瑛贵人之死对甄嬛打击颇大,不仅被皇上削了协理六宫之权,她竟然还失宠了!这件事也给了甄嬛一个警告:如果要打击皇后,务求一击必中,而且要稳、准、狠,朝皇上的最痛处下手,不让皇后有反咬一口的机会,否则以皇后的地位和在朝中的势力,万一双方缠斗起来,后患无穷。这里甄嬛与敬妃的对话,也显示出甄嬛卓越的领导能力。这次的确是敬妃下手太急,看不清楚形势,误伤了甄嬛和瑛贵人。若是心胸狭隘一点的领导者,早就要把敬妃批的狗血淋头了,甄嬛还很好脾气地跟敬妃解释这件事皇上为何如此处理的关窍。当然在甄嬛的心目中,每个属下都有特定的用处,敬妃智谋不够,实在不太适合这种明刀明枪与皇后对着干的任务。很多事情,甄嬛也不会主动告诉敬妃。就比如这次怀孕,甄嬛也是偶尔说起要喝酸梅汤,敬妃才察觉出来,在这么个紧要的节骨眼上,甄嬛竟然又怀上孩子了。不得不说,若甄嬛有所谓的女主光环的话,就是她超乎寻常的生殖能力。每到关键时刻就来一胎,该生女的绝不生男的,该生两个绝不生一个,该生不下来就绝不生下来,简直不服不行。原本瑛贵人之事皇上想冷落甄嬛一阵子,但是甄嬛突然怀孕,皇上马上就关心起她的心情来。此时苏培盛在皇上面前替甄嬛说话,说最近几件事都是冲着熹贵妃而来(包括前一阵子的滴血验亲),其实就是暗示皇上,皇后有意针对甄嬛。这里皇上对苏培盛说了实话,皇后以前做的很多坏事,皇上不是丝毫没有怀疑,但是总有纯元的情分在,皇上只能一忍再忍。而且,皇上也怕处理掉皇后,导致后宫甄嬛一党独大。现在甄嬛的两个妹妹同时嫁给了皇上的两位兄弟,皇上对甄嬛日渐强大的势力越发警惕。一直留着皇后,也算是对甄嬛的一种牵制。表面上看,甄嬛是斗倒皇后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但是其实,端妃才是皇后倒台的幕后操纵者。这次,她也像以前斗倒华妃那样,只是给出关键信息,诱导甄嬛和敬妃对皇后下手。甄嬛此次怀孕,不像以前那么安稳,身体有些不适,这种现象并不奇怪。端妃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到纯元皇后当日怀孕的情形,说纯元皇后再精心的养着,最后还是母子俱亡,这件事不是听起来有些蹊跷吗?这时候,甄嬛正巧从灵犀的“姐姐追着姐姐”,想到了安陵容死前的:“皇后杀了皇后”。如果端妃不是在这个时候提到纯元皇后的死,说不定甄嬛不会如此联想。但是甄嬛刚刚听见纯元皇后难产而死,马上又想起安陵容的话,这样一联想的话,很容易想到这句话可能有另外一层意思。当甄嬛狐疑地说出“皇后杀了皇后”的时候,端妃顿时眼前一亮,她早就知道其实是皇后杀了纯元皇后,所以她一听就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敬妃听见甄嬛竟然说“皇后杀了皇后”,顿时急了:你就算再恨皇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杀了她吧?这才是不明真相人的正常反应,只有知晓真相的人,才会听出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端妃眼见皇后那黑暗的小秘密马上就要暴露了,根本不打算让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溜过去,她马上引导甄嬛:你说谁杀了谁?“皇后杀了皇后”这句话之所以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在于断句。如果断成:皇后,杀了皇后。就好似对外宣称要杀了当今皇后。但是如果断成:**杀了**(就是端妃此时的断句),那就是另外一个意思。端妃这样问甄嬛,其实就是把这句话正确的含义告诉甄嬛,以甄嬛的聪慧,不会猜不出来的。而且端妃还否决了甄嬛猜测安陵容想要杀掉皇后的猜想,她要让事态的发展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然不能让甄嬛想歪了。然后,端妃向甄嬛和敬妃分享了她所知道的有关纯元皇后死亡的绝密信息。这些信息端妃怕是隐藏了多年,一直到今天,终于可以有机会扳倒皇后了,她才把它拿出来。从端妃的话语可以得知,她对纯元皇后的印象极好,而且原著中,纯元皇后曾经指导过端妃的琵琶,说明这两人的私交不错。甚至纯元皇后死后,她都去偷偷看了婴儿一眼,看见婴儿身上有可疑的青斑,端妃早就怀疑是皇后暗地里动手脚害了她的姐姐。她隐忍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一击扳倒皇后,如今,这个机会终于出现了。听了端妃的话,敬妃就说:皇后那么在乎正室的地位,被她姐姐抢走了,难道她就不会怀恨在心吗?这里端妃的话很有意思,敬妃只是说皇后可能会怀恨姐姐,她并没有说皇后会杀了纯元皇后。但是端妃马上说:可是苦于咱们没有证据呀!好似皇后杀了皇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要找到证据,就可以扳倒皇后。经过端妃的精心诱导,敬妃终于推理出了端妃想要的结论,注意“皇后杀了纯元皇后和皇子”是敬妃说出来的,端妃并没有说,她只是尽可能地将甄嬛与敬妃的思路往那个方向引导。然后端妃又说了一句:可是咱们没有证据呀!(重要的事情要说两遍)第一次端妃这么说,其实是在诱导敬妃说出是皇后杀了纯元皇后。第二次端妃这么说,就是在暗示甄嬛和端妃,这件事一定要拿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斗倒皇后。自己这么多年隐忍不发,不就是因为没有证据吗?(其实这么危险的事情,端妃是不会亲自出手的,她只会诱导别人去做)敬妃是个愣头青,听端妃这么说,她马上说:一定会有的,要不然安陵容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这时候甄嬛的话耐人寻味,她说:也许是我们多心也未可知。但是就后来甄嬛采取的一系列打击皇后的行动来看,她完全是相信了端妃的话,以皇后真的杀了纯元皇后为前提去做的,特别是后来要严刑拷打剪秋和江福海,就是为了把这段隐秘的往事挖出来。只是这种事太重要了,甄嬛心里有数,嘴上打个马虎眼而已。最后端妃对敬妃说:若不能一击将敌人击倒,只能竭力忍耐。端妃肯定已经猜测到甄嬛会动手的,她只是提醒敬妃:这种事情需要确凿证据的,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你就不要瞎嚷嚷了,打草惊蛇可不好。玲珑寄语 浅析端妃的心理诱导术 我想端妃若是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个非常出色的心理学家。我以前曾经分析过,端妃心理暗示的技巧非常厉害。但是今天的这场她与甄嬛和敬妃的对手戏,端妃就不仅仅是心理暗示了,她简直就在诱导甄嬛和敬妃,往她所想要的那个方向思考和行动。端妃察觉皇后杀了纯元皇后,一定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她一直都想扳倒皇后,也知道她手里握着扳倒皇后的杀手锏,但是这么危险的事情,她不想自己动手。她隐忍了那么多年,终于等到了扳倒皇后的最佳人选和最佳时机,这才全力以赴,以小博大,以期达到她的最终目的。我们来看看端妃具体是怎么做的。 以相同的立场来感染对方 其实甄嬛、端妃、敬妃这三人当中,端妃吃过皇后的苦头是最少的。端妃送给华妃那碗堕胎药,据说是皇后亲手调制的,但那次嫁祸端妃是太后和皇上的主意,皇后虽然有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心理,毕竟不是主谋。端妃痛恨皇后,一个可能是因为她以前受华妃折磨的时候,皇后对她不闻不问,还有一点恐怕是端妃以前和纯元皇后是好闺蜜,眼见好朋友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己的亲妹妹手里,皇后的为人处事又和端妃不是一路人,所以端妃才一定要除掉皇后,为纯元报仇吧。但是端妃今天短短的一句:我和你一样,都恨极了她,顿时统一了她与甄嬛、敬妃的立场。甄嬛和敬妃都是在皇后手里吃过大苦头的人,眼见端妃与自己这样同仇敌忾,自然觉得这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目标。但是事情发展到后来我们知道,斗皇后的主力一直是甄嬛,敬妃因为教出了胧月这个神助攻,也出了不少力。端妃就是一个敲边鼓的,商量的时候她是主谋,到真正动手的时候,她都躲在最后面。 巧妙利用对方的获益心理 端妃早就知道纯元皇后的死因,为何拖到今天才讲?因为她自己说的:若不能一击将敌人击倒,只能极力忍耐。以前皇后在宫里一家独大,她根本没有把握可以一击击倒皇后。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甄嬛的风头完全盖过皇后,而且手里还有众多皇子皇女,自己又被封为皇贵妃,此消彼长,皇后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而且甄嬛与皇后已经势同水火,必然只能留下一个。端妃此时诱导甄嬛,也是因为她知道若是斗倒皇后,甄嬛必然获利最多。无论是什么斗争,潜在获利最多的人,才会是行动最积极的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自己的利益,甄嬛肯定是会遂了端妃的心愿的。 挖个坑,让队友先跳下去 “可是咱们没有证据呀?”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端妃今天连说了两遍。端妃早就知道皇后杀了纯元,她为什么自己不找证据?因为这种事太危险了,弄的不好,被皇后反咬一口,端妃性命堪忧。以端妃一贯的行事作风来说,危险系数太高的事情,她自己是不会做的。但是她会诱导别人去做。比如说,她想收温宜做女儿,她就诱导甄嬛去对付曹琴默。如今她想斗倒皇后,她就诱导甄嬛去找证据。反正就是一个坑,咱们都要跳下去的,不如你先跳下去试试水深水浅?甄嬛今天很谨慎,她最后说了:或许是我们多心了也未可知。但这只是场面话,端妃已经在甄嬛脑子里植入了:只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你就能扳倒皇后这个想法。从甄嬛后来的做法来看,她也确实是一步一步按照端妃所期望的找出皇后谋害纯元皇后的确凿证据,最后扳倒了皇后。所以说,虽然皇后最后被甄嬛斗败,但其实,她是输在端妃手里。跟着端妃娘娘,学点心理诱导术!苹果IOS读者赞赏用
[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很喜欢《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感觉是近年来国内古装宫斗戏中数一数二的佳作。看第一遍的时候感觉还好,只是觉得人物鲜明,故事紧凑,台词也十分精彩。多看几遍,慢慢看出了剧中很多细节和伏笔,是导演和编剧一早就埋下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这些早先埋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发展生长,盘根错节,慢慢编织出一片绵密无比的大网,将所有情节网在了一起。  今天就专开一贴,好好来扒一扒《甄嬛传》那些精妙无比却容易被看客一开始就忽视的潜台词。  帖子比较长,楼主会慢慢扒。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838次 发图: | 更多
  开篇-第一集-初次交锋    到底是谁说的来着?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本好书如此,一部好的电视剧也是如此。  作为一部极其精良的电视剧的开头,《甄嬛传》的第一集是格外称职的。  第一次看《甄嬛传》,看完了第一集,楼主已经决定要追这部电视剧啦。  等看完整部电视剧,过了一段时间,我再重看第一集,发现第一集中已经蕴含了大量的伏笔,暗示着后面情节的发展进程。  只不过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们还被蒙在鼓里,看不出导演的潜台词。  等知道了前因后果,回过头来一想,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先重点扒这头一集,很多主要人物的性格,比如:甄嬛、眉庄、皇后、华妃、安陵容、皇上、太后、温实初……在第一集就已经勾勒个大概。  只等后面随着剧情的发展,再慢慢勾勒丰满。
    第一集开头第一个镜头,有个小太监拿着长鞭在甩,一共甩了三下。这是清代上朝礼仪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鸣鞭”有御天下之意,是我国古代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代表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我觉得导演开篇用这个镜头,除了表示雍正新帝登基以外,还有两个含义:  1、各位看官瞧好了,咱这片可是和市面上那些喜欢搔首弄姿的“妖艳贱货”不一样,我这片可是带有“正剧范”的。  2、一开篇就点题,剧中所有的人物命运,都会压抑在这“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之下。片中几乎所有的悲剧,都是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制度下形成的,即使像皇上、太后、或是最后甄嬛也爬上了太后位,他们依然是皇权下的牺牲品。  这个到后面慢慢扒。
      上朝啦,朝臣们鱼贯而入。    带领朝臣们上朝的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从这个镜头也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朝臣中的领导者地位。
    旁白中也说隆科多和年羹尧在雍正登基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一时权倾朝野,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为以后雍正怕年羹尧功高震主而埋下伏笔。    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苏培盛宣旨,封隆科多袭一等公,授吏部尚书并监管理藩院。川陕总督年羹尧封二等公。  清朝的封爵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非皇室异姓封爵基本上分到一等公已经是到头了,何况隆科多还监管着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员的升降调免,还有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理藩院。当时的隆科多可谓位极人臣。年羹尧是川陕总督(封疆大吏)以及二等公,是朝中仅次于隆科多的第二号人物。        在苏培盛宣旨的时候,导演给了上面三个大臣各一个镜头。张廷玉脸色凝重,甄远道(甄嬛她爹)表情隐含担忧,瓜尔佳鄂敏脸色阴沉。看到后来我们知道,这三人就是后来皇上打倒年羹尧时重用的大臣,再回到第一集看他们三个人的表情,意味深长。
  补上瓜尔佳鄂敏的表情,他是祺贵人的阿玛。  
    下朝后,有大臣前去年羹尧面前奉承,夸他是皇上的股肱之臣。你看看年羹尧背着双手,面色倨傲,连敷衍也懒得敷衍一句,就知道年羹尧的居功心态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后面发展地愈演愈烈。    皇上在朝后差苏培盛给年羹尧送来金疮药,这个时候皇上还是很器重年大将军的。当然,大清的江山还需要年大将军打仗卖命呢,至于仗打完了就开始兔死狗烹,那是后话。    这里巧妙引出了年羹尧与华妃的兄妹关系,也从苏培盛的口中得知,华妃在宫里面是宠冠六宫,一枝独秀。
  赶上直播了,马克  
        晚上,皇上在养心殿批奏折,敬事房来送“绿头牌”。  皇上忙于朝政,头也不抬,根本不想翻牌子。敬事房的太监一脸苦相,说皇上已经有大半月没进后宫了,再这样下去,太后一定会怪罪的。  这一段的含义有几个:  1、说明皇上非常勤政,不是一个沉溺女色,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昏君。  2、皇上对现在的后宫“性”趣缺缺,除了华妃宠冠六宫之外,其他人都是淡淡的,没有特别中意的人选。这也为甄嬛、眉庄她们那些新人一进宫就可以得宠埋下了伏笔。
  前排,楼主速度  
    敬事房的太监刚说皇上已经半个月没进后宫了,如果今天再不进后宫,太后一定会怪罪的。太后就来了。时间卡的刚刚好。    在这里特地说一下太后的扮演者刘雪华,年轻时候是非常著名的“琼瑶女郎”,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琼瑶剧,演技非常好。她在《甄嬛传》中扮演的太后,看似温和慈祥,其实绵里藏针,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太后和皇上这对母子的对手戏,每次都非常重要,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决定这剧中很多重要剧情的走向,楼主以后会慢慢扒。
    太后说天热,送来一晚绿豆百合粥给皇上吃。    皇上吃粥的时候,太后身边的贴身姑姑竹息说:“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弄来的酱菜,说是比三必居”的爽口。”  大家可不要小看《甄嬛传》中那些主要人物身边的贴身侍婢,例如苏培盛、竹息、崔槿汐……每一个都是重要角色,说出来的话往往有深意。  这里竹息说隆科多给太后送酱菜,不经意点出了隆科多其实和太后关系非常密切。否则一个外臣,见不见得到太后还是个问题,还可以给太后送酱菜?给当朝太后送这种家常小物,只有关系很亲密的人才会送,才敢送。  其实太后这时是想借竹息为隆科多说说好话,只是皇上其实早知道隆科多与太后有旧情,在这里听了竹息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也不好发作,所以只是很淡地“嗯”了一声。
  第一次赶上直播,还离那么近。。  
    皇上粥喝好了,太后开始正题:“皇帝呀,你这阵子忙,可有关心三阿哥的功课?”  潜台词:朝政虽然重要,后嗣也非常重要,不能不管。  皇上表示前两天才查了三阿哥的功课,没有懈怠。    太后马上说:“先帝有你们二十四个儿子,皇帝就不如先帝了。”  潜台词:做皇帝就是要子嗣多,你的儿子太少了,该加把劲才是,不是老是忙于朝政,后宫也要常去。  皇上表示,是我福薄,只生了三个儿子,让皇额娘挂心了。      太后立马引出正题:“先帝嫔妃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才那么几个人,皇后、端妃、齐妃,她们年级都不小了,想要延绵子嗣也难。”  这句话的信息量特别大,雍正即位,年龄应该在四十刚出头一点。皇后、端妃、齐妃都是一开始就跟着雍正的,应该也都四十岁所有,在古代13岁就嫁人,15岁就生孩子的年代,的确是不适合生养了。  但是,太后这时候没有提到华妃。这时候华妃的年级应该是在27、28岁左右,还是非常适合生育的。  一开始我看《甄嬛传》,以为这个时候华妃还可以生养,看到后来才知道,此时太后故意略去华妃,不是因为她可以生孩子,而正是因为知道她因为欢宜香的缘故,根本就不可能生孩子了,所以提都不提。皇帝也一脸心照不宣的样子。  这对母子的心机,真是细思极恐。
      接着太后又说,皇家最重要的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所以才要三年一选秀,充实后宫。  从这里可以看出,“子嗣”对于后宫里面女人的重要性。后妃本来就是被作为“生育机器”选入后宫的,一旦有了子嗣,才算真正派上了用场。一旦失去了生育能力,几乎就是“废人”一个。所以端妃后来被华妃灌了红花不能生育以后才会对华妃恨之入骨,华妃知道是皇上赐的欢宜香让她绝育之后才会万念俱灰。  “子嗣”,对于当时后宫中的女人来说,基本上就是安身立命之本了。
  赶上直播。这个清宫剧我还算比较喜欢的。比较喜欢沈眉庄,不过可惜了。
    太后拉出江山永固这面大旗,皇上立刻表示一切听皇额娘安排。  但是这表情,楼主看着有些渗的慌。  其实看到后来就知道,雍正是很不喜欢后宫干政的。  但是他也不死板,如果后宫的建议和他的心意,他就会同意。  如果不合的话,他就会搬出“后宫不得干政”的大帽子出来,哈哈!  后来甄嬛就吃过这个苦头。    皇上是太后的亲儿子,太后当然知道儿子的个性。  所以这时候太后说话,特别有技巧。  哀家老了,还能安排什么呀?这个后宫干涉朝政的锅我不背。选秀是你自个的事,我只不过给你提个醒。让内务府一轮轮挑选下来,选到好的给你为嫔为妃,我就等着含饴弄孙啦。  因为太后深知自己的儿子生性多疑,最不喜欢别人干涉朝政,连忙撇清一下,说自己只是为了抱孙子而已。
  第一季信息量这么大?我是没好好看  
  直播  
    皇上说:“皇后事多,华妃协理六宫,选秀的事宜就让华妃去操办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妃当时真是盛宠,除了皇后以外,不但位份最高,而且还有协理六宫的大权。皇上那个时候对于华妃还是非常看重的。    太后表示,华妃能干、漂亮,皇帝你宠她这么多年,选个新人进来也好,平分春色总胜过一枝独秀。  这里太后表达了她想要选秀的第二个目的,除了多生子嗣之外,就是多选几个新人进来分宠。否则靠皇后一个人来对于华妃,压力太大,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后位不保了。    说到最后,太后还不忘了点题。可别为了新人忘了旧人,还有,皇后再怎么也是中宫,你要经常去看看才行。    看皇帝一副认命的表情,感觉帝后的感情只是淡淡的,皇上对皇后只是尽义务而已,不是很上心。  好啦,皇上和太后的第一次对手戏终于扒完啦。  我觉得这场戏最大的亮点是太后的语言艺术,短短几分钟的戏,也就那么几句台词。  太后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  1、为隆科多邀功(借竹息的口说的)  2、劝皇帝多去后宫  3、劝皇帝选秀,多生孩子  4、点出后宫华妃不宜一枝独秀,需要新人前来分宠  5、点出皇后毕竟是中宫,皇帝不宜冷落  真的是惜字如金,句句在理。人都说甄嬛的口才好,其实我觉得后宫口才最好的是太后才对。  虽然出场少,每一场戏都很重要。  好了,让楼主休息一会,接下来会扒皇后和华妃的第一次对手戏。
  千万不要弃楼,我在等您更新
  前排留名  
  来的太早了嘛,LZ加油更,很喜欢看甄嬛
  喜欢,摁个爪  
  皇后与华妃的初次交锋  如果各位觉得上面楼主扒的情节有些乏味的话,接下来的这场对手戏就相当精彩了。  这是皇后与华妃的第一场对手戏。  初次看这场戏,可能会认为皇后温婉贤良,处处忍让,华妃飞扬跋扈,步步紧逼。  但是楼主看了几遍之后,就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甄嬛传》看到一半,我们就会发现,皇后其实是一个非常阴狠,手段毒辣的一个人。  但是楼主要说,其实导演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皇后是这样一个人了。  只是我们一开始不够细心,忽略了很多细节而已。  且看楼主慢慢扒,很多细节我也是最近才发现的。      大中午的,皇后把华妃叫到景仁宫问话,还很客气地说:“这个时候叫妹妹来,打扰妹妹午睡了”。  其实,皇后明明是故意中午把华妃叫来的。  我们知道,其实每天后妃都要到皇后宫中晨昏定省的。  有什么话要问,皇后大可以在早上请安的时候把华妃留下来慢慢问。  但是皇后偏不,要把华妃中午叫到宫里来问,而且专门挑华妃午睡的时候。估计华妃前脚请安刚回到翊坤宫,后脚就被叫来了。  皇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示,我是皇后,你是妃子,我让你过来,你再不乐意再不开心也要来。  别以为你现在盛宠,嫡庶尊卑的规矩可不能破了。
  马一个
  第一次赶上直播!!一集一集扒《甄嬛传》可是个大工程,楼主辛苦~~  正好最近在重温《甄嬛传》小说,书中因为是第一人称,没有女主出现以前宫里的内容,感觉电视剧里的戏加的非常到位!
  来早了。。。楼主加油更~~~
  先马先马,楼主加油更~~之前也有个分析甄嬛传的查理,好久好久不更新了我都不知道还要不要关注她。。希望楼主不要弃楼  
  马可  
  已收藏,楼主加油  
  马住,我今年暑假的时候才第一次看甄嬛传。。  
  挺喜欢这个剧的
  马克!楼主快更!  
  楼主加油  
  来得太早了  
  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百看不厌,看标题就要收藏起来慢慢看  
  更  
    当然华妃也不是省油的灯,说:“臣妾哪有娘娘这么清闲有福,不知娘娘召臣妾来有什么事?”  这里楼主要盛赞一下华妃这个点翠大拉翅的造型,真是极其的华贵大方,很衬华妃当时如日中天的地位。  《甄嬛传》的成功,除了剧情、台词与演员演技都十分出色之外,剧中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的造型也功不可没。      皇后开口问:“选秀已经到最后一轮殿选了,不知妹妹准备地怎么样了?”  就像领导开口问:“我说某某某呀,那个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怎么不向我汇报一下呀?”    华妃也不是省油的灯,说库银空虚,一切以节俭为主,这个中滋味,可是旁人能够知道的呀?  这话也非常厉害,虽然你是皇后,但是具体管理的后宫大权其实在我年世兰手里,你只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  其实这里华妃反击地相当到位的,皇后从一开始就非常介意华妃协理后宫的权力,后来几次三番想要拿回来。  毕竟就算要做皇后,也是大权在握的皇后比较风光一点。
  留名  
  留名  
      皇后说华妃近日辛苦,要请她吃点心。          华妃不让皇后的人动手,就让贴身侍婢颂芝去拿,颂芝手一抖,牡丹卷落到地上。华妃马上表示,不中用的奴才,如果皇后娘娘不饶恕你,本宫也不会轻放了你的。  当然,华妃知道皇后这时候一定会站出来做好人,原谅颂芝。因为皇后有“贤良宽厚”的名声要维护,不会做这个恶人。而且,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皇后要处置颂芝,就是当面和华妃撕破脸。这时候年家如此气盛,皇后也不会那么做。  不过这里楼主有个小疑惑,为什么华妃不肯吃皇后的牡丹卷?  如果只是为了让皇后难堪,这么小的一件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效果。  有可能是因为怕皇后在牡丹卷里做手脚,所以华妃不敢吃。  照皇后以后的所作所为,给甄嬛的桂花,给祺嫔的红麝香珠,都是有问题的。可能以前华妃在这方面吃过亏,所以比较谨慎。  不过这一点是楼主的猜测,片子后面也没有明显的证据。
  mark  
  扒甄嬛传可是个大工程啊,好多楼主扒到后面都太监了,希望楼主挺住啊  
      华妃当然不肯收,开什么玩笑,如果翊坤宫里有了皇后这么一个眼线,华妃以后在宫里作什么事情,皇后不就全都知道了?但是皇后说新来的宫女不懂规矩,你不是协理后宫吗?那就代我教教新的宫女,立点规矩。这个理由非常充分,华妃不得不收下。  你看皇后这时候笑的如此温婉大方,楼主想想皇后当时心里打的主意,不免不寒而栗。皇后这时几乎已经肯定,福子送给华妃是一定会死的,华妃不会在身边留下这么一个疑似皇后的眼线。即便如此,皇后也一定要送,她就是要利用福子的死来做文章。  虽然后来华妃命令江福海杀了福子,福子其实是死在皇后的手里,只不过华妃背了这个黑锅而已。  不过华妃老是为别人背黑锅,不差这一回。这是个人性格决定的,性格嚣张不知收敛,偏偏又没有高智商可以识破所有的计谋。    看华妃临走时看福子的眼神,楼主就知道福子命不久矣。
  在那样的地方,弱者大概就只能成为牺牲品吧。。。  
    汗,上面漏了一张图。皇后要把福子送给华妃。  皇后果然站出来做好人,表示这是小事,没什么要紧。不过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所以不太方便做端茶送水的活,所以皇后要送一个丫鬟给华妃。接下来福子就上场了。
  特别喜欢甄嬛传  
      其实这一仗打到现在,皇后已经胜利。但是皇后偏偏还不满足,最后还要补上一刀。说后宫是该好好进几个新人,为皇上绵延子嗣了。暗指华妃再得宠,没有子嗣有什么用?  你看华妃那个委屈的小眼神,无子嗣是华妃心中的一块伤疤。皇后每次刺激华妃,说这件事肯定是一击必中。  而且,看到后来我们知道,皇后是知道华妃因为欢宜香的缘故不可能有孩子的。所以她用这话来刺激华妃,就显得别外阴损。  明明是皇上为了稳固皇位不让华妃生孩子,还让华妃背这个“不能生育”黑锅,想想看这么多年来华妃为了生不出孩子这件事伤心了多少次,才能明白最后她知道是皇上害她如此的绝望。  到此,皇后和华妃第一次交手已经完毕。表面上看皇后和华妃两人势均力敌,甚至华妃还略占上风。其实就我看来,这一仗完全是皇后大获全胜。  1、敲打一下华妃,让她知道就算她再得宠,也只是妃子,自己才是皇后。  2、把福子送给华妃,等着福子出事,然后可以在皇上面前下眼药。即使福子不死,也可以做眼线,反正这步棋,皇后怎么下都划算的。  3、最后还要刺激一下华妃,说你再得宠,没有子嗣也是枉然。马上新人就要进宫了,等新人进宫后得宠怀了子嗣,就没你什么事了。  皇后的厉害,第一集就表现的很明显了。后面还有更多的端倪会显出来。
  开拔甄嬛传可是大工程啊,楼主加油千万不要弃帖!我来回看甄嬛传没有十回也有八回了,小说倒是才看了两遍。最不喜欢甄嬛出宫后和果郡王在一起的那段,每次看都是跳过去看的。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华妃凉凉很恶毒,后面多看几次才觉得她是最可怜的人……  
        接下来楼主要扒的是:看甄嬛白富美如何拒绝温备胎  其实这场戏显现了甄嬛很多特点,所以楼主会扒的比较详细。  一开始甄嬛在上善寺许愿:“信女甄嬛,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但是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若要嫁人,一定要嫁给世上最好的男人,如他白头偕老,共此一生。求菩萨保佑,让信女被撂牌子,不能入选进宫。”  这里可以看出,其实甄嬛一出场就是一个心气极高的女孩。  “信女甄嬛,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但是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这话像不像红楼梦里面的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到时候,自有我一番道理。”  虽然古时候女子不能有自己的事业,必须禁锢在家庭里面。但是甄嬛自信,她若是男子,凭她的才能,一定也可以建功立业。虽然现在身为女儿身只能嫁人,也不能辜负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好的女子,所以只有最好的男儿才能配得上。  虽然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我甄嬛的丈夫,需要对我一心一意才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算是皇帝,我也不要。情愿被撂牌子。  怎么样,这一段台词,真是心比天高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温实初的求婚,是必定不可能成功的。  甄嬛会爱上的男人,必定是各方面条件可以与她匹敌的,温大人根本不合格呀。  你会对女神好有什么用呀?世界上愿意对女神好的屌丝千千万万个,女神哪里理睬地过来呢?  但是这倒并不妨碍女神在有难的时候小小利用你一下,反正你是心甘情愿的,不过这是后话了。
    这里楼主想扒一个小细节,就是浣碧的身世。浣碧是甄嬛父亲甄远道的私生女,小时候被甄远道带回来给甄嬛做贴身侍女的。这里电视剧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看出浣碧穿的衣服比甄嬛的另一个贴身侍女流朱华丽很多。这里其实隐隐点出了浣碧身世,《甄嬛传》在这种小细节方面做的特别好,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说起来,看电视的时候,真没注意浣碧的衣服比流朱的衣服好
          实初哥哥来啦,手里还拿着个玉壶,准备求婚。他表示知道甄嬛其实是不愿进宫的,既然不愿意进宫,那不如就嫁给我吧,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巴拉巴拉的。  你们看甄嬛此时的表情,孙俪的演技还是很到位的,脸色平静中带着一点不屑,应该是在考虑怎么拒绝温实初比较合适。  其实温实初这样做是非常唐突的,不要说秀女未选秀之前不能随意定亲。就算要定亲,温实初也应该直接向甄远道提亲,怎么可以直接来问甄嬛?  像甄嬛这样的大家闺秀,是不可以私下与男子定亲的,一定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甄嬛一生的名节就会毁于一旦。  从这点来看,其实温实初的见识是比较浅的,和甄嬛不在一个档次上面。加上甄嬛容貌、才华又是顶尖的,门第也比温实初要高不少,所以她拒绝温实初是非常合理的。  原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写到这一段时候,甄嬛其实心里是很看不起温实初,很生气地将温实初赶了出去。  我觉得电视剧改编地比较好,变成婉言拒绝,很符合甄嬛大家闺秀的身份。
  看甄嬛传最心疼温实初  
  lz扒得特别好,继续
      我们来看看甄嬛女神是怎么十动然拒的。  先是拿出祖宗的先例,说顺治爷规定的,秀女一律不能私下结亲。  然后给温实初一个台阶下,说温实初是为了救急,不过自己不需要。  话已经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本小姐看不上你,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但是温实初不死心,还在说什么我会一生一世对你好,事事以你为重的话。  楼主刚刚已经分析过了,女神最不缺的就是有人对她好,要不怎么叫女神呢?  温实初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所能提供的,甄嬛在别的地方也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所以她根本不稀罕。
        温实初有些混不吝地不依不饶,甄嬛只好祭出“兄妹”大旗。  我一直把你当哥哥啦,当然相信哥哥会对妹妹好的。你不要乱想,以后你娶了老婆,对自己老婆好才是正道。  然后还说,我不去应选,迟早也是玉娆,家中无子,女儿还能不孝吗?  把孝道都拿出来堵温实初的嘴了,终于把温实初堵得没话可说。  而且这时候温实初也意识到他刚才的行为其实很唐突。  其实楼主看到这段时候特别欣赏甄嬛的,明明是被唐突了,明明心里既生气又不屑,但她就是有涵养有本事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维护了自己大家闺秀的尊严,又不让温实初太难堪。  这样甄嬛进宫之后,温实初肯处处帮助甄嬛才显得合情理。  女神虽然得不到,但是女神这样照顾你的颜面,也算是很难得的。  从这段可以看出,甄嬛门第好、容貌好、心气高、有教养,口才一流,思维敏捷,情商又高。虽然以后的情节也有玛丽苏金手指的地方,但是甄嬛自身的素质绝对的一流的。  而且,历史上凡是成功人士,都是走运的。  运气好也是迈向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接下来楼主来扒扒眉庄的开场,这段情节不是很重要,但是跟后面的情节有点关系,所以楼主简单扒一下。  沈眉庄是甄嬛传里面塑造的特别成功的一个典型人物,楼主以前也没有在其他的小说中看到这个类型的,所以可以说是《甄嬛传》原著人物塑造一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虽然沈眉庄和甄嬛交情很好,但是其实她们两个的性格截然不同,人生道路也完全不同,这个楼主以后再说。  第一集沈眉庄的出场虽然很短暂,但是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  沈眉庄是个家教极好的大家闺秀,是这个家族精心培育的,从小就准备送进宫里的秀女。家里对她给予厚望,就是要让她进宫光耀门楣的。  所以沈眉庄进宫的意愿是非常强的,她就是这样被一路教育出来的,这个和甄嬛正相反。  所以沈眉庄一入宫就积极进取,想要得宠,想要上位,这是她的家庭教育决定的。  甄嬛是一进宫察觉到危险就避宠,这个也和家庭教育有关,这个后面再扒。  由此看来,环境真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
      张廷玉在皇上面前嚼舌头,说要提醒某些功臣恃宠而骄。  其实这也是皇帝心中所想的,所以苏培盛问他晚上去哪用晚膳,又说华妃宫里已经来请过了,不过皇上说去皇后那里。  但是皇上此时的表情看上去比较敷衍,显然是不太想去,只是为了尽义务而已。
              接下来这段对手戏很生动地告诉我们这对帝后夫妻是怎么“相敬如冰”的。  皇上要喝鸭子汤,皇后说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不让他喝。  这样也就算了,皇后还说什么“懂节制,不偏爱,方能长久”。  皇上很聪明,马上就说:“饮食如此,人亦如此,你是想说这个吧”。  皇后说:“皇上圣明。”  皇上说:“食不言,寝不语。”  给个软钉子,将皇后的话顶回来了。  最后还故意气皇后,吃到一半就走了,说去看看华妃,连擦手的帕子都扔了。  这是故意甩脸子给皇后看  看到这里,楼主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后不得皇上宠爱,只能得到尊敬,虽然到了最后连尊敬都很勉强。  就皇上的性格,他喜欢有情韵的女人。  比如纯元,会唱歌、会吹箫、会跳舞,多招人疼爱。  甄嬛也是。  华妃虽然没有那么多才艺,但是容貌漂亮,性格活泼,还会骑马打猎,也是非常招人喜欢的。  皇后会什么?  写字。  拜托,这是你自己在陶冶情操,修炼心性,你字写的再好,皇帝也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而且,皇后还特别喜欢在皇帝面前讲大道理,弄得皇上心中厌烦。  有些大道理,老妈讲讲也就算了。  你是妻子,多和丈夫交流交流感情才是正道。  皇后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好,虽然她是真心爱皇上,但是如果你的爱不能让皇上感到愉悦的话,皇上根本就是不会领情的。
  过了这么多年,甄嬛传依然常看常新,这么多人分析来分析去的。导演此生无憾了!楼主写得好请继续!  
  不知道为什么甄嬛传一集都看不下去
          皇上接着到了华妃宫中,遇见了福子。  稍微多看了两眼,华妃就妒忌上了。  既有可能是皇后的眼线,也有可能勾引皇上。  看看华妃那小眼神,本来楼主就觉得福子有危险,这么一来,真是“facebook”。
  哎呦,扒了整整一天,第一集还没有扒完。  楼主累坏了。  第一集因为重要的信息特别多,所以楼主扒的比较详细。  后面应该不会每个情节都扒,会比较多的写重要情节和重要伏笔。  第一集的后半集是说秀女入宫候选,这段比较重要的。  今天肯定写不完,明天再写吧。  主要会写  甄嬛帮安陵容解围  安陵容入选  眉庄入选  甄嬛入选几场戏。  这一段伏笔也特别多,让楼主整理一下,明天继续写。
  甄嬛传剧情跌宕起伏,处处有伏笔,才让大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琅琊榜中的悬念不多,感觉就没那么吸引人。真要一个个分析剧中人物的话,估计达不到甄嬛传那种深入程度。
  甄嬛传看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在家无聊了就看。开车了听喜马拉雅里面的甄嬛传音频。随便点开哪集都可以津津有味。我老公觉得我疯了,可是我还是乐此不疲。真的好好看啊!良心剧  
  马克一下,楼主加油,辛苦了  
  @双月玲珑
21:28:46            接下来楼主来扒扒眉庄的开场,这段情节不是很重要,但是跟后面的情节有点关系,所以楼主简单扒一下。  沈眉庄是甄嬛传里面塑造的特别成功的一个典型人物,楼......  -----------------------------  最近又看了八七版红楼梦,所以我想问一下,元春是不是也是贾家精心培养出来送进宫的呢?
  留名  
  辛苦了!楼主扒的好精彩,一直在跟帖。  
  楼主精妙的分析、也是没谁了;一定要坚持下去、有困难说说、我们愿意等。  
  郑晓龙的甄嬛传很好看,每个细节都精美,百看不厌的,怎么到芈月传就看不下去呢  
  好啦,睡了一觉,楼主又满血复活啦,继续开扒。    选秀当日,别的秀女都很兴奋。只有甄嬛一人心不在焉,估计在考虑怎么在殿选的时候如果不动声色地落选吧。    这时候甄嬛看到了眉姐姐的侧颜,眉姐姐真是大美人一个,侧颜辣么美!        然后这对姐妹就是各种叙旧,各种互夸。  从中可以看出,甄嬛和眉庄是从小就认识的青梅青梅,自小关系就很好。  还有就是,甄嬛的撩妹技能,真是满分呀。  你看她用手拨弄眉姐姐的珍珠穗子,眉庄笑得面带春色的样子。  如果甄嬛是个男的,果郡王那风流倜傥的美名就要拱手相让啦。  甄嬛与眉庄的友情,是整部剧中难得的亮色。  按照比较俗的套路,这样的姐妹进宫之后就要为了争宠而争风吃醋,最后反目成仇。  不过《甄嬛传》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中,甄嬛与眉庄的感情是越来越好,最后成为莫逆之交。  这样的情节设定很讨人喜欢的。
    接下来楼主要扒到《甄嬛传》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安陵容  安陵容也和沈眉庄一样,是《甄嬛传》塑造的一个特别丰满的人物,很有看点。  一开始出场就因为刚刚进宫选秀有些慌张,失手砸了茶杯,把茶水溅到夏冬春的衣服上面,被夏冬春拉住不放,不依不饶。
    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来看看眉庄的反应。  眉庄:皇宫境内,天子近旁,谁这般轻狂?  眉庄只是觉得夏冬春轻狂,但是并没有可怜安陵容的意思。  这就是眉庄的个性,特别讲“规矩”,对人对己都要求极高。  但是到了宫里,这样的性格,不容易交到朋友。  甄嬛就不一样,所以甄嬛在宫里混的比较好。
          夏冬春一听安陵容的来历,可来劲了,好呀,正好欺负欺负你。  她对安陵容说:那你给我跪下认错吧。  楼主觉得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演技特别不错。  把安陵容那种小门小户出来的小家碧玉,外表畏畏缩缩有些怯弱,但是其实内心自尊心又很强,不甘心就这样被欺凌的那种感觉表现地很到位。  看最后一张图,安陵容的眼眶都红了,心里很不甘心的说。  不就是一件衣服嘛,什么大不了的事。我爹地位虽然很低,但是你也不能这样欺负人呀。
    我们再来看看同样的事情,甄嬛的反应,特别识大体。  她先是走上去说:“一件衣服而已,夏姐姐宽宏大量,不值得生气。”  这话怎么样,很厉害吧。  为了一件衣服就这么骄横,根本不值得。反而显得你心胸狭隘。  甄嬛这么一开口,夏冬春立刻有理变没理。
  楼主的语言文字功底很好呀,看的津津有味,加油哦!!!!  
              对于夏冬春这种智商不高又很毛躁的人,甄嬛简直就是可以全方位碾压。  你看甄嬛一开始的笑容,那种不屑的表情,根本就掩饰不住。  一开始就说,凡事只论个理字。而这件事完全就是你没理。  就算你有理,这皇宫也不是你讲理的地方。  惊动了圣驾,你担待不起。  丢了汉军旗的脸面,我跟你要一起丢脸。  再者坏了你“贤良”的名声,小心待会落选。  一席话说的夏冬春哑口无言,连个招架的地方都找不到。
    甄嬛这样仗义相助,安陵容感激涕零。  楼主完全相信。当时安陵容说的:今日之恩,没齿难忘。完全是真心的。  但是看到最后我们都知道,安陵容到底是怎么“报答”甄嬛的恩情的。  《甄嬛传》有很多让人唏嘘的感情。  皇上与甄嬛的爱情,安陵容与甄嬛的友情,皆是一开始美好,结局却龌蹉无比。  甄嬛如果知道以后她会和安陵容走到那一步,今时今日肯定是不会上前帮忙的。  只不过,人生从来没有如果而已。
            安陵容入选了。  但是依楼主来看,安陵容入选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的开端。  首先安陵容的个人素质不高,从容貌、才能和门第来看是不够资格入选的。  她的入选,是侥幸。  落选以后,她没有唉声叹气,反而很得体地辞谢皇上、太后。  让太后觉得她很懂规矩。  然后,正好有只蝴蝶落在甄嬛送给安陵容的海棠花上,让皇上有那么一刻,动心了。  皇上的评语是:“鬓边的秋海棠不俗。”  听到没有,只是此时此刻,皇上对这个情景动心了,他根本不在乎安陵容这个人。  安陵容一进宫之后,皇上根本就不记得她。  导致安陵容入宫一开始的生活悲惨无比,开始黑化。
  大爱甄嬛传,百看不厌 马一个
                当然,比安陵容入选更大的悲剧是夏冬春也入选了。  皇上在选秀中哀叹:都是俗物,没一个中意的。  太后就说:没有十全十美的,皇帝要为皇嗣考虑。  皇上不开心了,开始乱甩手中的翡翠手串。  你当朕是种马吗?朕富有天下,还要上自己不喜欢的女人?  皇上开始和太后赌气,正好看见夏冬春烟视媚行地走进来。  就说:“那就是她吧。”  皇额娘不是让我随便选吗?那朕就选一个你最不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人。  你看夏冬春谢恩的时候,一味地在说多谢皇上,根本不把太后放在眼里。  太后快被气死了。但是太后这时知道皇帝生气了,所以隐忍不发。  看见了没有,夏冬春根本就是因为太后和皇上在赌气所以被误选入宫的。  入宫以后,太后根本就讨厌她,皇上都不记得这个人。  所以华妃赐了夏冬春一丈红,都没人出来问一声。  倒是一丈红因为她而出名了。
  顶  
            眉姐姐也入选啦。  像眉姐姐这种出身高贵,容貌美丽又举止端庄的大家闺秀,入选是情理中事。  而且最先看上眉庄的是太后,你看截图中竹息姑姑的眼神,好有戏呀。  太后一定在想,终于看到一个像样的儿媳妇人选啦,哎呀,等死我了。  所以沈眉庄的牌子是太后留下的。  这也为以后眉庄失宠之后,去抱太后大腿埋下伏笔。  因为太后一开始就喜欢她。  否则一个小小的贵人,恐怕连寿康宫的大门都进不去吧。  当然皇上也是很喜欢眉姐姐的。  这一届秀女,除了甄嬛,皇上最喜欢的就是眉姐姐。
  赶上直播,楼主八的好看,比看电视剧好看  
  甄嬛里最喜欢眉庄,入宫初期对皇上真情真意,后来被诬陷假孕争宠,禁足,降位份,而且这件事从头至尾疑点重重,雍正也没有想过彻查,她才明白其实雍正从来没有相信她,了解她,爱她,所以后期的眉庄对皇上是不屑的,轻视的,她觉得雍正配不上她的爱,她也不会对一个当众羞辱她从未爱过他的人曲意奉承,假意承欢,她明知道皇宫里没有荣宠的女人下场悲惨,从她劝甄嬛重新争宠就可以看出来了,她与甄嬛的不同也在于此,甄嬛可以曲意逢迎雍正,眉庄却不会,她就像梅花一样宁折不弯,是个有气节的女子,真真像她喜欢的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皇宫里另一个让人感动的人是温太医,他一直谨小慎微的工作,兢兢业业,但是为了甄嬛为了他的爱情做了多少掉脑袋的事,他的爱是明知没有回报而且搞砸了还要丧命的,可是他一次一次的义无反顾,温太医才是纯粹的爱,只为了入宫时对甄嬛的承诺护她周全,可惜这个虚假的皇宫里太真的人都是没有好结局的  
  看得津津有味
        终于到了甄嬛殿选这场戏了,这场戏很重要,楼主要慢慢扒。  一开始是甄嬛跪下来自报名讳,这段话甄嬛念的很潦草,显得不是很郑重。  我想大概是甄嬛想借此机会不引人注意地落选。  但是接下来皇上问:哪个嬛字?  甄嬛脱口而出: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吸引了皇上的注意。。  也许有人会问,甄嬛不是想落选吗?为什么还要表现自己  原著中的说法是:甄嬛一时嘴快,蔡申的词脱口而出,但是马上就后悔了。  但是楼主觉得,如果刚才眉姐姐因为不会诗书,只是会女德入选的话。  甄嬛在此特意表现自己会读书,借此落选也无不可。  因为太后不喜欢有才华的女人。  可惜,皇上和太后不一样,就是喜欢有才学的女人。
          皇上说:诗书倒是很通,甄远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起头来。  甄嬛一抬头,把皇上太后都给惊到了。  一开始我以为皇上太后是惊艳甄嬛的美貌。  看到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甄嬛长了一张纯元脸呀。  有意思的是。  甄嬛的扮演者孙俪和皇上扮演者陈建斌的老婆蒋勤勤倒真的长得有七八分像。  真是谜之相似。  如果再让邓超来演果郡王,那么这部剧就更加精彩了。
  顶  
  真的写的棒棒哒,等直播.....
  楼主8的很好很仔细,看了n遍电视剧了,还是很喜欢看楼主这样细扒这些细节,楼主加油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后养成手册简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