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上是从台湾什么时候回归中国开始归属于中国的

台湾是何时归属中国的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台湾是何时归属中国的
&&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台湾真正归属于中国版图始于清朝_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24,068贴子:
台湾真正归属于中国版图始于清朝
明郑政权其实和李自成,张献忠差不太多,同属于地方割据政权。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宣布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印度)等十五国为不征之国。而这个大小琉球中的小琉球,指的就是台湾。因此能得知台湾在明朝的时候还没有归属于中国版图,属于化外之地。
自古以来,朕只为华丽丽的暖贴,楼主不哭,已怒赞!!求礼物!!!
施琅大将军从明郑手里夺下了台湾,在朝廷引起了争论,多数官员主张弃守台湾,他们的理由是“台湾,自古以来就不是中国”只有施琅坚持要将台湾归入中国的版图,在台湾设立行政区划,归福建所有。他的理由就是如果放弃台湾,那么无数的海盗又要理由台湾向沿海地区骚扰,也正是因为这样有远见的立场,才促使康熙决定在台湾设立属于福建的台湾府。并屯驻军队。因此台湾真正归属于中国版图,始于清朝,这一点毫无疑问。
原来割据势力不是中国喽……
虽然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前往过台湾,但并不等于占领,更不属于有效的统治。这种情况一直到明代也是如此。对于明代的海疆防御来说,澎湖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台湾却不属于中国。明朝政府有时在澎湖上设守兵,但从来没有派兵去过台湾。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他曾经去台湾,但这并不是中央大员去地方的巡查,而算是明朝政府去土著岛屿的停靠。综上所述,台湾真正归属于中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事。
我可不管那么多!现在属于就成了!
可郑打的是大明的旗号啊!
民族英雄也不是中国人了
点亮12星座印记,
唐宗国姓爷不是中国人?当清粉当到你这样也是让我五体投地
呵呵,大清万岁。
郑自己称王,和清和谈,说不定台湾那时就独立了,沒有现在的民进党了
颜思齐开台被楼主吞了,开台的是中国人,郑成功就是收复
一枪出百花残,你自己捅你自己菊花了吧。你继续,别理我,玩的开心
东吴被你吃了啊
清粉已经疯了,满清是中国,明郑不是中国。照此论,在中国之前,原来是有一个外国在统治台湾,原来台独统治台湾才是自古以来。
不是元朝嘛?我记得元朝在台湾设立了巡检司什么的
你还是快去睡觉吧
感情我tg说的郑成功是假的。
秋来九月,百花凋尽。零香散去,唯有幽菊。独立于寒秋,静美于风雨。
清:“杀人者皆属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日:“生番害人,贵国舍而不治,我却将问罪岛人。”
不用争了,台湾是我们韩国人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中国国民党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国民党
(Kuomintang of China,缩写KMT;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是所创建的一个政党。是上第一个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日的,而后依次被改组为、及,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从1928年成功、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政府。于1949年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岛。现为中国政党。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吴敦义宣誓就任国民党主席。
中国国民党历史沿革
中国国民党早期发展
清光绪20年(1894年)11月24日成立。在中国国民党的传统中,将兴中会至中国国民党的发展历史视为一脉相承,故以成立的清光绪20年()作为中国国民党的创党之年,而创党日(党庆)为11月24日。
在组建和训练新军的时候,一些开明地方大员如、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学
总理孙中山
生任军官如、、等,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同时革命党人如、等注重开展兵运,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分子,如、、等。这些军内革命党人待命伺机发动起义。
1911年是起义,然后响应的、二,是新军起义。接下来、、、、、、、、等地也是新军起义。除、辛亥革命起义是以民军商团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义均为新军起义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是一场规模空间的新军大。
中国国民党草创政党
清光绪20年(1894年),正值中日,赴号召亲友,创立“”革命救国组织。清光绪31年(1905年),兴中会联合、等几个重要革命团体,于组成。清宣统3年(1911年),革命党人领导的,获中国各省响应,最终致清成功,肇建,中国由维持两千多年的走向,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在虎坊桥联合数个小型政党组成。民国2年(1913年)初,国民党在代理理事长(代理孙中山理事长,当时国民党的实际掌权者)领导下,于全国选举中在参议院与众议院皆获得最多席次成为国会最大党。同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暗杀。同年7月12日,孙中山等人发动,旋即失败。11月4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民国3年(1914年)7月,孙中山等人于东京另组,重新成为革命政党。
中国国民党壮大实力
日,孙中山在上海法租界将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规约。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党内改组完成,正式进入中国国民党阶段,同时也同意了“”的要求。1925年以蒋介石领导的师生发动,平定,奠定隔年北伐的基础。日,以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的在广州成立,并于隔年发动。1928年,宣布“”,效忠于。北伐成功,中国自国民革命以来的分裂局势宣告统一,再次建立了全国一统的。1945年,领导国民革命军对日胜利(、),期间废除了中国自清朝以来与世界签订之对中国,使中国跻身世界四强,并成为的创始会员国,与、、、同为。日至1月31日,由国民党8人、7人、民主同盟9人、青年党5人、无党派人士9人等38位代表在召开,通过政府改组案、案、军事问题案、案、协定的修改原则12项,并决定组织宪草审议委员会;,在共产党缺席、但国大代表超过的情况下,制宪国民大会在召开;三读通过,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元旦公布,正式颁行《》。
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
1949年,在国共战争中节节败退,而则于在北京(昔称北平)成立。中华民国政府从陆续迁至、、及,最后于迁至;,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随政府由成都迁至台北。去世后,废除“总裁”制,党的首脑改称中央委员会,由连任至日去世。其后则由继任至2000年3月。期间地位为地区。其后台湾地区领导人由人士继任,在此期间中国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直到2008年中国国民党人士马英九竞选成功,中国国民党才再度成为执政党。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为,于日当选。
1980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韩国等地区经济起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1996年,第一次领导人选举李登辉和连战当选第9任正副领导人。2000年,第二次领导人选举败给,台湾史上首次政党轮替。2004年,第三次再次败给民主进步党。2008年,第七届立委选举获得压倒性胜利,取得81席(71.7%),加上泛蓝盟友则超过3/4席次,创下新记录。中国国民党候选人和在第四次总统直选当选第12任正副领导人,政党第2次轮替,此时国民党在23个县市中取得15席、2直辖市中取得1席,加上泛蓝盟友共有18席。民国101年(2012年),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吴敦义第五次总统直选当选第13任正副总统并取得连任。中国国民党自立党以来,为因应时势变化,多次实行党的改造。随着中华民国在历经革命开国、讨袁护法、、东征、北伐统一、展开、十年黄金建设时期、剿共、、参与创建、制宪行宪、直到其后因中大败,退至台湾。
中国国民党历任首脑
中国国民党历任首脑及在职时间为:
总理(年3月12日)
1925年3月~1933年3月,国民党中央职权由政治委员会执掌。
总裁(75.4)
主席(88.1)
(2000年3月~2005年8月)2005年8月,转任荣誉主席。
(2005年8月~2007年4月)
(2007年4月~2009年10月)2009年10月,转任荣誉主席。
(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
(2015年1月~日
(2016年3月~ 2017年6月)
(2017年8月~)
中国国民党发展历程
黄兴和孙中山
19世纪后期,中国的先进代表孙中山于日
在成立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运动的序幕。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和在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同年11月,同盟会创办《》,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的主张。日同盟会领导了,推翻了,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不久,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政权落入首领手中。从此同盟会逐步分化。日,同盟会与其他4个小党联合组成国民党,旨在通过“议会道路”实现“革命理想”。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结果失败,国民党四分五裂。1914年7月,孙中山召集部分国民党党员在日本东京成立。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发布了《中国国民党规约》,规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1921年第二次失败,国民党严重受挫。1922年9月,在和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30日,孙中山在主持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章程》和其他决议案,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的主张,承认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发展为。经过改组的国民党,从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成为当时革命政权和革命战争的核心骨干力量。从此,国民党与密切合作,创办,建立革命军队。经过、两次东征,统一了,建立了。
孙中山和李大钊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势力抬头,他们形成,反对三政策,进行反共分裂党的活动。~19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大”,重申了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处分了西山会议派的主要成员。在这次大会上,蒋介石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委、总监。此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相继制造反动的、打击和排挤共产党的“”和“”,使共产党员被迫辞去他们担任的国民党中央部长等职。蒋介石先后攫取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以及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领导大权。日,国民党二届临时会议通过“出师,以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议案。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当北伐在共产党的积极合作与参加下取得很大胜利时,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进行反共活动,镇压共产党人和工农进步力量,打击和排斥国民党左翼,并在另立国民政府。7
中国国民党党徽
月15日汪精卫追随蒋介石在实行“分共”,破坏的统一战线,共产党人与以为代表的国民党左翼发表声明,退出国民党中央,由此,国共合作破裂,北伐大革命失败。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已不再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而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此后,国民党在全国建立起的统治。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领导集团奉行“”政策,集中兵力“围剿”。~23日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调整内外政策,保持领土主权完整。但蒋介石仍企图消灭经过到达的红军。
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要求停止,一致抗日。经中国共产党调停和各方面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共同抗日。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和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武汉等大规模的战役和会战,阻滞了的攻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副总裁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成立伪国民政府。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也转向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连续发动3次反共高潮。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21日,国民党在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坚持独裁、准备内战的路线和政策。
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为实现国内和平,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日~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签订《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通过《》以及政府改组等协议。7月,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支持下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3月在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上,蒋介石宣布国共关系破裂,要与中国共产党斗争到底。7月国民政府颁布“总动员令”,宣布进入“戡乱阶段”,集中力量全面反共。经过3年内战,国民党溃败,灭亡。
日,宣告成立,结束了蒋介石、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12月国民党中央总部迁往台北。蒋介石到台湾后,重建旨在“坚持反共抗俄”、“反攻大陆”的国民党组织。日在台北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沿用“中国国民党”的称号,在中国台湾地区执政;通过《》、《中国国民党政纲》、《反共抗俄时期工作纲要》、《加强大陆地区对敌斗争工作案》等,提出“驱逐俄寇、消灭共匪”,“团结反共力量,联合反共团体,建立反共抗俄联合阵线”的政治主张;决定在台湾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和“戒严”统治体制,并准备“反攻大陆”。1963年11月国民党“九大”重订《中国国民党政纲》,提出“立足台湾”、“光复大陆”口号,正式放弃“武力反攻大陆”口号。1969年3月“十大”通过了《政治革新要项》,提出“从根作起,全面革新”,“建设台湾巩固复兴基地,策进光复大陆工作”的方针。1972年蒋介石主持国民党第二次改组,扩大和强化党组织。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1976年11月国民党召开“十一大”,通过了《中国国民党修订案》、《强化党的建设案》、《反共复国行动纲领案》以及《全党奉行总裁遗嘱决议案》等,提出“坚守民主阵容”、“建设复兴基地”、“实行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的方针。大会还决定保留总裁职位,以纪念蒋介石;增设主席职位,选举蒋经国为国民党中央主席。
毛泽东(左)与蒋介石(右)
1979年后,提出“和平统一,”的统一祖国方针和实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振兴中华的主张。对此,国民党当局一方面说“和平、统一确实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愿望”,表示应该统一;另一方面又提出同共产党“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1981年4月,国民党“十二大”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1986年3月,蒋经国主持召开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将统一”。会后蒋经国提出以“变”应“变”的观念和“政治革新”主张,对国民党进行第三次改造,由“一党专制”调整为“一党执政、多党竞争”的政党体制。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在台实行38年的“戒严令”。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国民党“中常会”,正式宣布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决定。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7月国民党召开“十三大”,选举李登辉为国民党中央主席,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党章》和《中国国民党现阶段大陆政策》案,提出“坚守民主阵容,立足台湾,放眼世界”的方针,强调运用“政经实力”,推行“弹性外交”,以达到台湾“政治实体化”、“国际化”;对两岸关系,将以“一国两府”原则,处理两岸交流事务。日,国民党宣布中止“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国共两党内战状态,但仍保持敌视的立场。
中国国民党政策主张
在主政的12年期间,逐渐偏离一个中国路线,将中国国民党改造为
陈云林和马英九
“台湾国民党”,导致党内理念不清、路线争议不断,、相继出走。为凝聚,国民党决定重新确立立党和。
中国国民党政治方面
明确声明中国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中国国民党,不是外省党,也不是
原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
台湾党,更不是台独党”,“本土化”绝不是族群化、省籍化、更不是“去中国化”。
遵守“宪法”及“增修条文”,坚决贯彻“双首长制”;坚持与责任政治原则,建立优质化民主。制定政党法及法,并对政党投资或经营营利事业进行合理规范与限制。进行选区重划,“立法委员”选举制度改采“”等等。
中国国民党两岸关系方面
蒋经国逝世
全面李登辉分裂路线影响,回归“一个中国”路线。强调国民党对于“一个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依循“国统纲领”,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建构台海,在台湾优先的前提上,逐步迈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统一。两岸搁置政治争议,从事制度竞赛,走向全面政经建设,形朔、经济自由的现代化国家。积极恢复两岸制度化协商,加强全方位交流,推动城市交流、政党交流、高层互访。推动两岸经贸松绑,促进两岸资金、人员及资讯移动透明化,创造策略联盟的环境。
中国国民党在2008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重新“执政”后,其主要施政方针为振兴经济(尽可能实行两岸、开放大陆投资、大陆客来台观光)以及维护中华民国之民主。而在两岸关系上,中国国民党以在不伤害台湾当局既有权益、促进了解与互利的前提下,持续透过国共论坛平台与对话,以增进与大陆在经济上的交流互动,降低两岸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国民党防务外事工作
建构全民参与的现代化“国防”,以精实军队战力,落实“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战略指导。扩大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及国际组织,巩固、增进与“邦交国”的关系,积极拓展与其它非“邦交国”的实质关系。团结全球华侨,宏扬中华文化,共同建构全球华侨的生命共同体。
中国国民党经济方面
提升科技研发水准,编列研发经费,引导民间投入研发工作,以强化产业竞争力。开放“三通”、松绑“戒急用忍”,建构以台湾为中心的矽谷台北、以及、台北、上海“双黄金三角”,以巩固台湾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促进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劳工权益,增进劳资和谐。
中国国民党组织架构
连战和胡锦涛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变化过程。早期设1人,代表本党,总揽党务;设党本部,管理全党事务;下设总务部、党务部、财务部、宣传部、交际部、政治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妇女委员会。192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调整,由总理、中央执行委员会、分掌党务。孙中山去世后,1938年恢复党魁制,保留总理一职,以纪念孙中山,另设总裁代理总理职务。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党务机关,中央常务委员会在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执行党务,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最高政治指导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为最高监察机关。国民党机关迁到台湾后,蒋介石根据“一党专制”和“以党领政”的原则,把大陆时期的国民党组织建制和构架搬到台湾。1952年“七大”通过《中央委员会组织大纲》,设总裁1人,成立中央委员会,下设1个处、7个组和5个委员会,分掌党务。1972年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修改《中央委员会组织条例》,对国民党作了调整,分设中央、地方、军队、产业、职业、知识青年、海外、“敌后”、机关9个党部,将原中央委员会下设的组、会扩编为1个处,7个工作委员会和5个委员会。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
会执行国民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外代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为党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中央党部秘书长、中央秘书处、组织工作会、大陆工作会、海外工作会、文化工作会、社会工作会、青年工作会、妇女工作会、财务委员会、党史委员会、考核纪律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和革命实践研究院。地方党部分设台湾省、台北市和党部委员会。党部下设县、市党部委员会。另按事业、行业设立各种专业党部。每4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总裁(后总裁一职保留、另设主席职)和中央委员会,总裁(主席)连选连任。党报《》,1928年创办。
国民党的党务组织架构主要分中央、县市(包括)、区级党部三级。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权。2000年3月下台,国民党为“浴火重生、从零开始”,于2000年6月后开启了党务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组织架构主要为:
全体代表大会
为该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代表任期为4年。主要职权为:修改,决定政纲、政策,检讨中央委员工作,讨论党务与政治议题,同意任命党主席提名的副主席,通过党主席提名的中央评议委员,通过党提名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
国民党设主席1名,自2001年后改由党代表选举产生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连选可连任一次。2001年3月,国民党首次举行党主席由党员活动,现任党主席以高达97.09%的得票率当选。主席综理全党党务,为“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中央常务委员会的主席,在主要决策上拥有最后的决定权。另外,国民党可提名数名副主席,经“全国代表大会”同意任命。2011年,国民党共有6名副主席。
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置委员210人,105人,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中央委员会主要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对外代表该党,讨论及处理党务与政治事项,选举中央常务委员等等。中央委员会设有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主要党主席提名、中央委员会通过任命。秘书长直接掌管中央委员会属下的各个机关,在国民党的决策机构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中央委员会下面设置政策、组织发展、文化传播、行政管理4个委员会及“国家发展研究院”、投资事业、考核纪委委员会三个直属运作单位。
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务,是国民党的最高决策机关,举凡党政的重大决策和决议,均在此会议中决定。中央常务委员会置常务委员31人,下台后改由党主席指定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互相票选产生,并随着“”党团在党内决策地位的提高,“立委”在中常委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占半数左右。
中央评议委员会
它是国民党的咨询机构,其成员由党主席聘任,提请“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或追认。中央评议委员以会议方式行使职权,置主席团主席若干人,主持会议。
国民党由于历史悠久,加之长期执政,在各地都设立了绵密的地方党部与基层组织。
中国国民党人事布局
日,国民党主席将公布新一波党务人事布局,政策会执行长将由前“立委”出任,副执行长则由前“立委”、及前国大代表担任。此外,文传会副主委由手工艺推广中心董事长接下,考纪会副主委则是前国大代表、组发会副主委。
日下午,国民党通过3位副主席的人事案,3人分别为:前台中市长、前台北市长、即将卸任台湾省主席的。
号,中国国民党党主席选举进行正式投票,国民党开票中心晚上9点左右宣布开票结果: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以52.24%的得票率胜出,确认当选新一任国民党党主席。
8月20日,吴敦义宣誓就任党主席。
中国国民党政党资产
在兴中会、同盟会时期,有志推翻满清的革命志士就在海内外进行募款,这是国民党党产的最早起源。此外,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还成立了中央日报、正中书局、中广、中央社等,以宣导其政令。1949年之后,这些单位也都跟着国民党来台。
后来国民党在台湾通过一些方式,积累了大量党产。党营事业中影(注:指中央电影公司,现台湾地区中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广公司,陆续接管了一些日产。为了配合台当局的政策,国民党更是积极投资各项事业,如1960年代投入贸易、纺织、水泥等产业,1970年代之后又介入石化、电机、金融、文化传播、建筑等领域。
1994年,台湾的“党国体制”开始松动,这年3月国民党办理社团法人登记,当时统计的党产总量是385亿元(新台币,下同)。
在李登辉时期,国民党的党产大大膨胀。国民党在1988年—2000年间陆续卖出台积电、联电、“中华开发”、中兴票券公司的股份,共获利多达504亿元。1998年12月,国民党的总资产为918亿元,达到历史峰值,那时的国民党号称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政党。
接下来,国民党的党产便一再缩水,连战2000年接掌国民党后,党产剩下808亿元,五年后等到马英九当党主席时,财富锐减到311亿元。在金融风暴期间,因为帮相关企业纾困,净值就缩水几百亿元;此外,这几年国民党将党产捐赠或抛弃,也多达181笔。
2015年1月,朱立伦接任党魁,党产还剩下242亿元,截至2016年1月只有166亿元。在朱立伦任期内,国民党也捐赠或抛弃部分资产。
另外,在2016年3月中国国民党公布的“党产”信息中,也将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带来的227万两黄金和外汇(当时合计约10亿美元),以及数十万件故宫国宝列为党产内容。
日,台湾法务部门“行政执行署台北分署”证实,将于3天后也就是17日首度拍卖国民党位于台北市南京东路、嘉兴街的两处党工宿舍,底价分别为3320万元新台币、1900万元新台币,共计522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12万元)。
中国国民党当前实力
在前,中国国民党因长期执政而几乎了岛内所有的、、经济与社会资源,并依凭执政资源在岛内各种大小型中获得。下台后,尤其从中国国民党内分裂出去后,中国国民党的迅速下滑
(一)表现在选票上的实力迅速下滑。在“”时期,国民党不仅在全岛性的“总统”、“”、县市长等大型选举中一般都能获得过半数的选票和席次,在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以及村里长等基层选举中,更是经常囊括80%以上的席次。下台后,虽然国民党在基层选举中仍能获得70%以上的席次,但在大型选举中的得票率却迅速下降。如在“总统”选举中的得票率由1996年的54%下滑为2000年的23.1%;“立委”选举得票率由1998年的46.43%下降为2001年的28.56%,席次由123席下滑为68席;县市长选举得票率由1997年的42.22%下滑为2001年的35.15%,获得9个,连同,2000年执政的县市共有10个。
(二)政党认同度迅速下跌。根据岛内各种所做的显示,在2000年以前,国民党的政党认同度一般都能保持在30%以上,但是后却急剧下跌到20%以下,2000年一直在14%左右徘徊,居于、之后。
(三)党员人数下降。在2000年以前,国民党自己号称有200万党员。下台后,为了凝聚党员的向心力,国民党自2000年9月起进行的了为期4个月的党员重新登记。虽然国民党官方数字显示,参加党员重新登记的党员人数已突破100万,但党中央私下访查发现,实际上真正自行缴交、承认自己仍属国民党员的仅余34万人。
到2011年,恢复至约109万人。2012年,在“”席位达到64个,超过50%,在“议会”席位达到409个。
2016年1月,国民党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宣布败选,并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新华[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凤凰资讯[引用日期]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日[引用日期]
.中国政协网.[引用日期]
.海外网[引用日期]
.维基百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打台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