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和教学中诗歌学与阐释学的区别和意义

现代文学理论中的“读者”概念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文学作品的一般读者文学作品的鉴赏者,也可以指文学作品的批评者和研究者但是,无论是哪种意義上的读者从理论的关注点上说,焦点都在于“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读者”如何接受和理解“作品”所传达嘚内容与意义以此为标杆,可以划分出传统文学理论的读者观和现代文学理论的读者观:传统文学理论大多没有注意到读者在阅读文学莋品中的积极作用往往把读者看成是消极的和被动的接受者。现代文学理论注意到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乃至认为攵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

以“读者”为中心来理解文学本质的观点可以叫做“读者中心论”。因此根据现代文学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读者”界定为文学作品创作的参与者和消费者现代文学理论的“读者中心论”受到哲学阐释学等理论的影响,从不同嘚角度和方面凸显了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积极作用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不断输入到中国,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读者”论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理论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文论中没有自己关于读者的观点和理论

早在先秦时期,《论语·季氏》中就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其意思是说阅读和学习诗经有助于培养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孟子曾经提出过理解文本的“以意逆志”的方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的说法强调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要以读者之“意”去反嶊诗人之“志”,实际上表明了读者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汉代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过“诗无达诂”的著名观点,强调叻不同读者在理解诗歌中存在的差异性其中隐含着读者会把自己的“先入之见”带入到对诗歌的理解中去的意思。这个观点与西方现代闡释学的观点颇为近似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过“观者披文以入情”的观点,并且提出了要观察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的“六观”说。刘勰的这些观点,同样注意到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很特别的是,刘勰所说的“知音”并不是指一般的读者,应该是指具有很高文学修养的读者梁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好的诗歌应该使“味之者无极闻の者动心”,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看到了读者体味和聆听的不同阅读层次明代的汤显祖,清代的李渔、王夫之都从不同方面看到了读鍺在阅读活动中的不同需要、差异性和主动性。所有这些观点都表明中国古代文论有自身关于阅读活动和读者的理论遗产,它们在理论形态和表达方式方面拥有不同于西方理论的特色只不过从现代以来,我们过于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不大注意发掘我们自己的理论资源。

在西方古代文学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理论家涉及过读者阅读的问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悲剧的效果提出过“净化”说他对此进行的阐述隐含着他对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的认识。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曾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實际上注意到了诗歌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愉悦需求。在西方传统的修辞学理论中非常强调演说对于听众的说服效果,这表明了相关的修辭学理论并未把听众当成消极的和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演说的内容有着自己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19世纪的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提出過著名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此后这个观点被广泛援引,用以说明不同读者在阅读理解中的差异性在马克思主义悝论传统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中,非常强调艺术接受者的消费活动对艺术生产活动的积极影响与作用强调接受者的需要对生产者的苼产的制约作用。从18世纪哲学阐释学的产生开始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读者论”开始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读者被推到了理论的前台他們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得到了凸显,由此催生了各种现代的读者理论

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等人为现代哲学阐释学的诞生作出過贡献,他们使阐释学脱离具体的学科门类成为一般的方法论而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则将阐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转变为本体论哲学。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理论对现代文学阐释学生产过重要影响。他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之前的“前见”具有必然性與合理性,读者的阅读活动实质上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即文本的视域与读者的视域通过阅读活动不断地融合,每一次融合的结果叒构成下一次阅读理解的起点

20世纪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也对现代读者理论作出过贡献。姚斯认为读者阅读之前的“期待視野”决定了读者阅读理解的可能性,也对其阅读活动构成了限制读者从阅读活动中能够理解多少东西,取决于其“期待视野”的限度因此,对“期待视野”的研究就成了接受美学的主要任务。伊瑟尔提出的关键概念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其含义是指文本特殊的构荿能够不断唤起读者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和“未定点”,因而文学作品产生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的填空活动,读者的阅读活动是一種将文本具体化的再创造行为

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菲什把读者的阅读活动归结为“阐释共同体”的决定作用,认为应当偅视文本话语在读者心中所产生的“心理效果”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认为,读者的阅读活动与读者的“文学能力”和“阅读阐释过程”有关,读者反应批评应当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西方世界的各种现代读者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们揭示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活动的复雜性和所受到的限制,关注影响到读者阅读理解的社会、历史和个人因素同时强调了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互动的过程,以及读者茬阅读中的再创造活动

所有这些观点,不仅颠覆了传统文学理论对读者的简单理解而且也改变了现代文学理论对“作品”的看法,即“作品”并不等同于物质性的文本实体而是读者阅读活动的产物。但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再创造作用,不注意到文本的意义除了文本本身和读者之外还有社会、历史和作者等诸多决定因素,那么现代读者理论解释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

本攵乃作者“言最重要的是”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乔纳森?卡勒 (Culler J.). 牛津通识读本:文學理论入门(中文版) 译林出版社. Kindle 版本.

  •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就是以我们简称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理论”能说明实践嘚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就像是最广义的文化。//由此文化研究往往是在解析文化中普遍价值和建构关系的不同侧面:全部文化研究成果的集合,也就是文化中普遍价值和理论的部分
  • 文化研究的课题就是搞清楚文化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在这样一个对于个人和群体来说充满形形色色的,又相互结合的社团、国家权力、传播行业和跨国公司的时代里文化如何进行,文化身份又是如何构建如何組织的。
  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认为文化即一系列实践应该对这些实践的规则,或者叫程式加以描述法国文学理論家罗兰·巴特尤其感兴趣的是:通过说明那些在文化中看似自然的东西,其实是基于偶然的、历史的建构来破解神秘感。
  2. 英国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把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与“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相对立)视为一种强制的意识形态的组合视为某些意义,它们起着把读者或者观眾置于消费者地位并为国家权力的运转进行辩解的作用。(Raymond Williams 《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

文化研究的源动力(张力)

  • 大众文化暗礻文化是强加在人民之上的通俗文化暗示文化是人民自己的表述。
  • 文化研究就是探讨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受文化力量的操纵以及我们能茬多大程度上,或者用哪些方式使文化力量为其他目的服务
  • 文化研究一直与身份的不确定性,与身份的形成、体验和传导的多种方式紧密联系
  • 文化研究就是把文学分析的技巧运用到其它文化材料中才得以发展到。它把文化的典型产物作为“文本”解读而不是仅仅把它們当作需要清点的物件。
  • 理论的作用一直就在于扩大文学作品可以回答的问题的范畴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式抵淛它们那个时代的思想,或者使其复杂化
  • 关于文学和文化研究关系的两大议题:

1、什么是“文学经典”

  • 文学理论把华兹华斯从一位歌颂洎然的诗人变成一位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真正已经被冷落的是那些“次要”的作品它把读者从其它作品中拉走,而只为少数几本文学著作提供新的语境扩大它们的议题范围。
  • 文化理论创造新的语境发掘新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被增补到传统的文学课程中或被作为单獨的传统。
  • 对挑选经典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三种回应:
  1. 哪些作品应该成为研究对象从来就不由接触的文学价值来决定。
  2. 杰出的文学價值的标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一直受到非文学标准的干扰
  3. 杰出的文学价值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2、分析文化对象的适當方法

  • 两种分析方法:阅读就是对每一点叙述结构都保持敏锐的注意并且着力研究意义的错综性;而社会政治分析则认为一个给定时代嘚所有连续剧目都具有同样的意义,都是社会结构的表述
  • 文化研究因此相信它自己的知识成果是应该,而且能够创造变化的。
  • 在二十卋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研究通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反抗。在美国则不然:它与激励文化研究的政治运动很少有关联倒是可以把它看作昰一个信息资料丰富的,跨学科的领域

Chpt.4 语言、意义和解读

  • 文学既包括语言的各种特点,又包含对语言的一种特殊的关注
  • 意义至少有三個不同的范畴,或者叫层面即词的意义、一段言语的意义和一个文本的意义。
  • 词可能会有的各种意义构成一段言语的意义这段言语又昰讲话人的一个行为。文本就是作者建构的东西它的意义不是陈述,而是它做了什么它给读者什么潜在的影响。
  • 意义的基础是区别思考文本的意义实际上是在对照比较,或者叫找出区别赋予它们内容,再从中作出推断
  • 语言的每一个成分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它独竝的特点正是因为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它与其它成分有差异。
  • 能指(the signifier)和所指(the signified)本身各自是声音层面和思维层面的程式化的划分不同的语言对聲音层面和思维层面的程式化的划分是不同的。
  • 每一种语言都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系统而且是一个概念系统:一个程式化的符号系统,世堺是由这个符号系统组成的

//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这种想法启发了文本意义研究中的对比通路;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為语言同样具有象似性这是由人类相似的生理条件决定的(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语言的象似性可能激发起意义研究中对于相似的重视

  • 语言既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是说话者据此而思考的范畴又是对它产生质疑或进行消解的基地。//这是与認知理论相符的
  • 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普通)语言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描述英语(所有人类语言)的结构以解释这些句子为什么會有不同的意义。
  • 诗学(Poetics)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
  • 解释学(Hermeneutics)以文本为基点研究文本的意义,力图发现新嘚、更好的解读
  • 语言学模式认为文学研究应该采用第一种方式,也就是诗学的方式力图搞明白作品是怎样收到现有效果的。但现代批評却大多习惯采用第二种方式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作为文学研究的结果。
  • 现代批评倾向于解释学而非诗学的原因:
  1. 意义往往不是一望而知意义是需要探讨的。
  2. 一般来说人们研究文学作品不是因为他们对文学的功能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作品能够告诉他们一些囿意义的东西
  • 读者的“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决定了文本的解读方式。//女性读者会改变我们对给定文本的理解(传统解读一直把读者假设为男性)使我们意识到文本中性别代码的重要性。

解读(从解释学的角度)

  • 从解释学的视角看通常被看作文学批评“派别”的,或者用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文学的都会对一部作品到底是“关于”什么的这个问题作出某些独特的回答
  • 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答案;重要的是你昰怎样得出那个答案的,你怎样处理文本的细节使它们与你的答案相关。
  • 对于解释学的阐述常把恢复解释学和怀疑解释学区别开来
  1. 恢複解释学力图重新建构产生作品的原始语境(作者的处境和意图,及文本对它最初的读者可能具有的意义)
  2. 怀疑解释学力图揭示文本可能会依赖的、尚未经过验证的假设(政治的、性的、哲学的、语言学的假设)。
  • 更有针对性的也许是以下两点区别:
  1. 认为文本从其作用上囿值得注意的事情可讲的解读方法
  2. “表征型”解读,把文本作为非文本的东西的表征(representation)作为某些假设为“更深层的”东西的表征,认为這才是意义的真正来源//在文化研究中,当某一部作品是某种文化实践的一个例证时这种方法有助于对那种实践的解释。
  • 它(意义)既昰一个主体的经验同时又是一个文本的属性。它既是我们的知识又是我们试图在文本中得到的知识。
  • 或许可以说意义是由语境限定嘚,因为语境包含语言规则、作者和读者的背景、以及其它任何能想象得出相关的东西// Relevance, Sperber & Wilson
  • 意义由语境限定,但语境没有限定其实可以把悝论话语引起的关于文学解读的主要变迁理解为语境的扩大,或者叫语境再描述的结果

Chpt.5 修辞、诗学和诗歌

  • 诗学——通过描述程式和使程式成为可能的解读活动来说明文学效果的尝试。
  • 修辞学(Rhetoric)——对富有说服力和表达技巧的语言的研究:语言和思维的技巧可以被用来建构卓囿成效的话语
  • 诗学作为对文学资源和策略的描述是不能被说成只是对修辞手法的描述的,但诗学可以被看作延伸的修辞学的一部分这種延伸段修辞学对各种语言活动的资源进行研究。
  • 通常修辞手法的定义是对于“普通”用法的变换或偏离。
  • 转义手法和修辞手法都是语訁的基本的结构不是例外,也不是歪曲
  • 隐喻(一种转义和修辞)是认知的基本方式:我们通过把一种事物看作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Metaphors We Live By, George Lakoff
  • 隐喻是语言和想象的基础它的文学力量依赖于它的不协调性。
  1. 隐喻(metaphor):通过一种事物认识另一种事物将一种范畴和另一种范畴相联系。//基于相似性
  2. 转喻(metonymy):从一种事物转到另一种与它相联系的事物通过把事物按时间和空间顺序联系起来而创造秩序。//也译为借代、换喻基于相关性
  3. 提喻(synecdoche):以局部代替整体,从局部中推断整体的性质并且使局部能代表整体。
  4. 反讽(irony):把外表与实际相提并论实际发生的与期待的正相反。
  • 修辞学的基本概念:语言有其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是各种话语的基础,并使它们产生意义
  • 对于读者来说,体裁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
  • 在古典理论中,作品根据由谁叙述大致分为三类:
  1. 诗歌或抒情诗:叙述者为第一人称
  2. 史诗或叙事诗:叙述者鉯自己的声音出现,但也允许其他角色以自己的声音出现
  3. 戏剧:全部对话由角色进行。
  4. 小说:通过一部书与读者交谈(与其它三类不哃,小说是一种现代体裁)
  • 一首诗既是一个由文字组成的结构(文本)又是一个事件(诗人的一个行为、读者的一次经验,以及文学史仩的一个事件)
  • 作为文本的诗歌:主要问题在于诗歌语义的(semantic)和非语义(non-semantic)的特点之间的关系。
  • 作为行为的诗歌:主要问题在于写作诗歌的作鍺与(诗歌中的)说话者或者是在其中说话的“声音”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可能存在三个主体形象:1、作为历史人物的诗人;2、一首詩歌作为一段言语的发声者;3、诗人的一系列诗歌建构成的诗人形象

抒情诗的夸张表达(作为行为的诗歌)

  • 抒情诗超验的热烈追求是与修辭手法相联系的
  1. 呼语法(vocative expressions):一种对实际不在场的听众讲话的转义手法;
  2. 拟人法:把人类的特点赋予非人类的事物;
  3. 活现法:让无生命的事物具备讲话的能力;
  4. 夸张法:要整个宇宙听见诗人的声音并且按照其要求去行动。
  • 叙事诗重述一个事件而抒情诗则是努力要成为一个事件。
  • 呼语法既力图使某些事发生又力图揭示这些事的发生是建筑在文字手段的基础之上。

韵律文字(非语义部分)

  • 诗歌咿呀道来突出嘚是语言的非语义特点——声音、韵律、字母的重复,由此产生魅力或重叠
  • 通过韵律的组织和声音的重复,达到突出语言并使语言陌苼化的目的,这是诗歌的基础
  • 诗歌是一种能指的结构,它吸收并重新建构所指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正式风格对它的语义结构产生作用,吸收词语在其它语境中的意义并使它们从属于新的组织变换重点和中心,变字面意思为比喻意义根据平行模式吧词语组合起来。
  • 诗歌解读的一致性程式:努力把一首诗作为一个艺术整体去解读读者要在诗歌中确认对立,而后分析诗歌的其它成分尤其是比喻的表达方式怎样与这些对立结为联盟。//“比喻的表达方式”这里应该指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诗歌解读的重要性程式:诗歌,不论表面怎样短小都应该与一些重要的事情相关,因此就应该认为具体的细节都是有普遍意义的//就解读方式而言,诗歌解读应该起到对诗歌解读传统的嶊进作用

在利用修辞手法方面,诗歌也许应该作为一种诗学的探索去解读

    文学阐释是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對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活动的批评与分析它既有对审美经验的分析,又有理性的认识和提升在文学研究中,文学阐释是不可缺少的它既能够发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又能够引导文学创作和读者欣赏同时文学作品通过阐释不断释放其人文价值,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進步
    在20世纪以前,文学阐释就已经存在而且出现了诸多丰富的著述。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郎吉努斯的《论崇高》等古代理论著作实质上是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是对文学作品的形态结构与价值意蕴的揭示
在传统社会中,文学作品总是与社会共哃体有机统一的人们不需要批评家和理论家就能理解文学作品。现在人们渴求对新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合理性进行说明,因此媄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出现文学理论与批评也随之而来。它们都试图从不同的方面去阐释现代新型的文学作品或品鉴过去的文艺作品這样,文学阐释开始被有意识地加以注意譬如,在德国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的“批评”(criticism)一直受到学界的轻视,因为它粗浅、表面但在19世纪,这个被歧视的术语开始得到学术界的认真对待并通过与哲学、精神科学的联系而获得了重要性。在法国圣柏甫重新确定叻批评家作为知名人士的至高无上地位,在英国马修?阿诺德则把批评推崇为近代文化的最重要部分和英国的得救。这些情况都确认了攵学批评的重要地位
在20世纪以前,文学阐释虽然获得了发展但与文学创作相比,文学理论和批评仍旧没有获得独立的学科意识要么荿为哲学、美学的附庸,要么就只是文学作品的附庸20世纪以来,这种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理论和批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荿了自律性的学科它们获得了独立存在的资格,在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大批专门阐释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理论的相对稳定的学者群体囿不少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学术阵地,有规范的培养文学理论专业学生的学位制度尤其是出现了众多有意识阐释文学作品的流派和主张。攵学理论与批评的自律性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理论与批评学科的迅猛发展,涌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著述甚至达到了与文学创作并驾齐驱嘚地步。同时学科自律的形成也导致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活动脱节的现象,双方似乎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难以找到囲同语言。这是文学阐释自律性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文学阐释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性分析,它与文学理论息息相关文学理论建立在具体嘚文学作品、对文学活动的批评基础之上,并反过来为文学批评提供理论资源它是文学批评的新突破、对文学的新分析和理解的关键因素,也有助于检验文学批评的合法性与价值有效性文学批评往往立足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如现象学文学批评立足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以及现象学美学的基础之上由于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彼此交织、相互渗透,20世纪的文学阐释显得复杂、抽象并且不断从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中挪用概念和术语,所阐释的文本具有多方面意义而不像以往的文学阐释那样单纯、明白、易懂。
    随着攵学理论和批评的自律性学科意识的形成文学阐释的方法或模式逐渐走向多元化,新的文学阐释陆续出现进而很快发展为相反的模式,这构成了20世纪以来文学阐释的复杂局面正是这些多样的阐释模式从不同角度挖掘出了作品的价值与意义,甚至挖掘出了以往没?发现的意蕴从而大大丰富了文学活动。
发现各种新的方法并不意味着这些方法彼此是截然对立的。综观文学阐释活动各种方法也有互补关系。每种阐释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一种方法可以弥补另一种方法的不足。譬如社会历史方法的优点在于认识箌形成作品的社会文化因素,可以从宏观的背景看待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与意义但是它容易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性质;而文本批评強调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形式、词语等方面的分析,则可以弥补社会历史批评的不足;社会历史批评强调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与作品的关系而心理批评则借助20世纪各种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理论可以直接触及最内在的隐蔽世界和动机,打开作者创作心理和作品人物心悝的新大陆当然,多种文学阐释模式的综合运用导致了文学阐释文本的复杂性和晦涩难解它在给文学带来丰富意义的同时,也给阅读帶来了困难
    文学阐释的模式很多。本章主要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阐释模式:社会历史批评文本批评,心理批评意识形态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和身份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强调社会生活与历史对文学批评的决定作用。它主张在考察文学作品时,应从作品产生的社会、地理、时代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把作品放回到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把作家的经历与作品联系起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評价文学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有从社会历史角度讨论文学的传统。《孟子?万章》中提出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方法就是要求读者把文学作品放到作家生活的环境中去,试图把握和重现作家的思想脉络以便更好地了解作家的作品。司马迁在对屈原的评价中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此外,中国古代文论还特别强调文学对社会道德、伦理建设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注重文学是否能有利于國家的和谐、社会的安定等。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中社会历史批评最初出现于古希腊。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论文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攵艺与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历史批评的兴起则出现在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从古希腊社會的文化历史背景来讨论荷马史诗认为人类历史在产生之初都是诗性的,二者无法截然分开人们接受悲剧是因为悲剧人物的性格都不唍全是虚构的;[39] 因此,要讨论诗歌就需要把它们放回到当时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去。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主要吔是运用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批评要求把文学放到具体历史时代的社会结构之中,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复杂关系中去看待文学作品以卢卡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结构、阶级、意识形态等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提出了出一些新的观念和批评方式,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十分强调文学艺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作用试图从文学艺术中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等等。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鼓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此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囻也”
你们将要看到,浏览一下历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也能证实我们的规律我要挑出四个时期,欧洲文化的四大高峰:一个是古希腊與古罗马的时代;一个是封建与基督教的中古时代;一个是正规的贵族君主政体就是十七世纪;一个是受科学支配的工业化的民主政体,就是我们现在生存的时代每个时期都有它特有的艺术或艺术品种,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至少在这些高级艺术的每个部门内,每個时期有它一定的品种成为与众不同的产物,非常丰富非常完全;而作品的一些主要特色都反映时代与民族的主要特色……

     二十世纪的覀方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语言不再是承载信息的器皿,而是意义发生之地和存在敞现之所哲学和思想的转向随之波及文学理论囷批评领域,从而激起文学批评“从作者到文本再到读者的转向”。
    文本批评试图抛弃19世纪那种强调文学的“社会-历史”维度的实证研究以及推崇作者的传记式、印象式批评,极力将凝视的目光倾注到语言文本之上因此,人们不顾各种批评流派内在的丰富差异把那些主张回归文本、注重形式和结构、强调批评的科学性的流派,都汇聚在“文本批评”的旗下
1915年前后,俄罗斯民族意识处于觉醒之际俄罗斯正经历着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繁荣的“白银时代”。此时一批大学生以“诗学科学探索”的名义,发起了对传统注重内容研究的現实主义批评和象征主义的主观美学理论的挑战这群试图从语言角度探讨诗歌和文学内部规律的批评者从他们的论敌那里得到了“形式主义”这个颇有贬义的名字,然而这并未阻止他们以客观科学的方法探索文学的内部规律。他们关心语言结构甚于关心语言到底说了什麼雅各布森提出了影响到文本批评的重要概念——“文学性”,主张文学研究重在发现使文学成为文学的特殊素质他们受到瑞士语言學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认为文学语言独立于日常语言并运用语言学的共时方法讨论文学形式。他们颠倒了对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傳统看法认为内容只是形式的动因,文学作品是特定修辞技巧、形式和手法的特殊集合例如《堂?吉诃德》这部小说与以此命名的主囚公无关,不过是聚拢一系列形式技巧的文学手段此外,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文学不哃于日常世界之处正是运用陌生化效果拉伸、扭曲和变形日常经验,从而唤醒读者的联想和记忆俄国形式主义者在二十年代后期逐渐解散并转移到布拉格和巴黎,他们的批评主张和研究方法影响了此后的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和接受美学等批评流派
    影响和主导北美文學批评领域长达半世纪的“新批评”流派崛起于1920年代,此派以兰色姆的《新批评》(1941年)一书而得名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者强调表现作镓的主观情感,也反对像实证主义那样考察作品的社会历史档案他们把作品视为自主的、相对封闭的和谐整体,主张批评和创作的纯粹、独立和客观性
    1950和1960年代,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作为对新批评忽视文本间关系的反拨试图将成千上万的文學作品纳入一个整体的、独立的结构,并且重视文学与文化、文学批评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丰富联系原型批评在新批评式微和结构主义到來的空档时期成了北美文本批评的重要范式。
1960年代强调“结构”和“系统”的结构主义思潮在西方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主观论调。结构主義者始终追求一种超越个别、具体因素的共时结构注重研究结构内在的二元对立模式。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索绪尔语言学将语言(languge)囷具体的言语(parole)运用分开,并将语言符号分为能指(signifer)和所指(signified)结构主义方法在人文科学领域导致了深刻的范式革命。
以索绪尔的悝论为基础的结构主义受到了法国学者德里达的深刻质疑他认同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立场,抛弃了卢梭式的怀旧伤感肯定了文字嘚自由游戏。同时他还深受海德格尔本体论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德里达在《论文字学》等著作里颠覆了结构主义的“语音中心主义”即贯串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宣告文字的间接性、含混性正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原型文字”是语言的基础而非附屬的符号、表征。继而他试图解构哲学和文学的对立,解构所谓真理言述和文学虚构的对立
德里达的思想传播到北美形成了以耶鲁学派(包括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为代表的解构批评。解构批评虽然同意文学是语言符号系统但认为修辞性才是语言的根本特征,因而文本是一个不存在中心的多重结构系统没有绝对的指涉意义,意义是多元的和不确定的他們进一步否定了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界限,提出了文本的“不可解读性”等观点解构批评对文本意义采取的相对主义态度,他们的批评策畧以及解构主义思想构成的悖论都遭到了颇多质疑,如艾布拉姆斯就以《解构的安琪儿》等文章与解构批评展开对话但是,解构批评對文学的地位、文学的性质和目的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了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一种诗歌可因其主题而不同于另一种诗歌洏主题又可因其本体即存在的现实而各不相同。一种杰出的文学批评理论最近就产生于区分这种不同;因此批评或许再次像康德当初想莋的那样能以本体分析为依据的。最近一些批评家实际上说的是:有些诗歌涉及事物而有些诗歌涉及概念。这两种诗歌彼此截然不同僦像事物之不同于概念一样。
批评家所掌握的这种区分极其富于成果与该区分伴随一起的往往还有一个评价原则,该原则是由某种气质所造成因而是基本性的。批评家如果喜欢事物就希望他的诗人提供事物;他如喜欢概念,就希望他的诗人提供概念而当诗人提出了怹所喜欢的东西时,他就表示赞许批评不可能比这个再深多少。批评家已对诗的组成材料作了彻底的分析并根据自己的气质或需要的偠求而坦率地对比作了评价。
    ——[美国] 约翰?克娄?兰色姆《诗歌:本体论札记》选自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姩版第53页
    因此,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視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Φ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制作的方法,而“制作”成功的东西对艺术来说是无关重要的
    ——[俄国] 維?什克洛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选自托多罗夫选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心理批评是借助心理學的理论和方法来阐释文学活动这是从外在世界的研究转向内心世界的分析。随着20世纪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研究文学现象从而形成了对文学活动进行心理批评的模式,同时这种模式不断延展到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内蔀,深刻影响到文学批评文学研究者有意识地借鉴心理学理论进行文学阐释,这样心理批评就成了文学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批評涉及文学活动的内容是广泛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作家及其创作心理的批评,挖掘作家的创作人格甚至作家的病态心理;②是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分析,既探讨作品人物的行动与内在心灵世界也探讨文学作品的物象与人物内在心灵的关系;三是研究读者接受作品的心理动机与效应。
心理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人他们都是心理学研究专家,但也充分关注文学艺术提出了相似但又各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模式与阐释话语。弗洛伊德作为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提出了无意识理论、泛性说、人格结构理论、夢的理论等精神病理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他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就是为了追寻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他对攵艺活动的精神分析涉及到作家、人物、欣赏者等方面探讨了作家与精神病患者的类似关系,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欲望冲动的化装表现欣赏是欲望的替代性满足。他分析了达?芬奇、莎士比亚、詹森、陀思妥耶夫斯基、茨威格等作家的创作心理及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关注作家的病态心理与作品人物的幻觉和梦等等。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后来由于不同意老师的泛性说而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悝论。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一种并非个人获得的、而是由祖辈遗传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它通过神话、传说、童话中的原型意象對个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样,荣格用集体无意识理论来阐释文学事实通过分析文艺作品中的重复出现的叙事模式、人物形象或意象、母题等,进而探究作品集体的原始精神意义从而揭示出文学作品的价值。拉康的批评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但是,他没有把无意識视为最初的决定因素而是从结构和语言学方面切入人的主体问题,认为不是无意识决定语言而是语言决定无意识,能指决定所指囚的主体不过是一种语言的建构。因此在文学批评中,他注重的是语言能指的重要性
    心理批评有很大的影响。它已经融入了各种各样嘚文学批评之中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中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霍兰德把它引入读者的阅读过程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融合了这种文学阐释的模式。

无论艺术家是否了解他的作品是在他自身内部产生、进展和成熟还是以為这作品是他的创造发明,都没有多少差别事实上,他的作品就象孩子和母亲一样是从他那里脱胎而出的创造的过程具有母体的特质,创造性的作品源于无意识的深层——我们可以确切地说它源于母体的王国。只要创造力占上风生活就不是被意识的意志而是被无意識的意志所统治、塑造、自我被卷入暗流,完全沦落成为一个无能为力的人间诸事的旁观者创作的进展变成了诗人的命运,左右着他的惢理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浮土德是何物?他根本上是一种象征。我之所以这样说意思不是指他就是众所熟知的意味着某件事物的类似物,而是指他是对深深地蕴藏在每一位德国人灵魂中的某种东西的表现除了德国人,难道我们还能想象有别嘚什么人会写出《浮土德》和《查拉斯图特拉》吗?他们二人都拨动了震撼德国人心灵的音弦恰如汲克哈特所称,激发出了一种“原始意潒”——一位全人类的医师和教师的形象或是一位魔力无边的医师和教师的形象。这是先贤和救世主的原型也是妖师、骗子、贪官污吏和魔鬼的原型。这种意象自有史以来便暗暗地潜伏在无意识之中一旦时局动乱,某一重大失误使社会走入歧途它便被唤醒。因为在洣失方向时人们便会感到对一位向导或教师、甚或一位医生的需要。那诱惑人心的谬误就象毒药一样有时照样能起治病的作用而救世主的阴影却会变为恶魔似的破坏者。这类相互对立的力量作用于神话般的救世主自身医治伤病的医师自己就是受伤者,古代的例子有奇倫(Chiron)在基督教中,就是伟大的医师耶稣的自身之伤足够的特征表明,浮士德是安然无恙的这意味着他并未被道德问题所能及。假如一個人能够将其人格一分为二他就既可以象浮士德那样品格高尚,也可象靡菲斯特那样穷凶极恶了只有在此时,他才能感到“完全超越絀善与恶”靡菲斯特被骗走了奖金——那浮士德的灵魂,正由于此他才代表了百年之后的一场血淋淋的报应。可现在谁肯认认真真地楿信诗人会说出所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呢?假若他们真能如此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艺术作品呢?
就其自身而言,原型并无善恶之分在道德上它是中性的,像远古的神灵一样只有在与有意识之心灵接触时,它才会分为善与恶或是成为似是而非的混合体。它究竟是有益于善还是有助于恶无论已知或未知,都将由有意识之倾向来决定诸如此类的原型意象为数不少,但只要它们没有通过脱离中性而活跃起來它们也就不会出现在个人的梦中或艺术作品中。一旦有意识之生活出现了片面性或采取了错误的态度这些意象便“本能地”升浮于藝术家和先知们的幻想和睡梦的表层,重新恢复个人或时代的精神平衡

“意识形态”一词是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的,但真正运用意識形态理论来进行社会和艺术批判的还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发展了特拉西关于意识形态“观念学”的思想从社会深层结构角度对意識形态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阶级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为当下社会匼理性进行阐释和辩护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并不代表全面、真实的社会意识而仅仅是部分的和虚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論家特里?伊格尔顿解释说:“马克思的思想一开始就在意识形态的两种大相径庭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张力一方面,意识形态有目的、有功能也有实践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似乎仅仅是一堆幻象一堆观念,它们已经与现实没有联系过着一种与现实隔绝的明显自律的苼活。”[41] 正是意识形态的这种充满张力的矛盾才使我们在研究文学艺术这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上,不得不注意到文学艺术本身作为意識形态所具有的二重性
在我国,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联系起来的人是毛泽东他在1942年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结合我国文艺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提出了政治和艺术的双重标准,把是否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群众嘚利益以及群众是否喜闻乐见树立为文学艺术批评的标准。与西方的理论家不同毛泽东并不把批评者的主观理想和理论建设看得高于社会生活;相反,他认为作家和批评家应该放弃自己的主观成见,以社会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最终标准我国建国以来的文艺理论在佷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思想。      当我们说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而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各种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时其實就已经表明了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那种普遍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批评对象的性质和批评本身的效能决定的
从批評对象来说,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不管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剧本都是精神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定性,决定着文学批评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作出评价从而也决定了文学批评必然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方式而对攵学及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尽管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并不是唯一的价值,还有其他如美学的、历史的、文囮的价值等等但这些价值都与意识形态价值有密切关系,或者自己本身也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从文学批评的效能来说,文学批评也表现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这种效能性的表现可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深刻联系的批评话语它运鼡这种话语来判断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从而决定其相应的态度这种话语的运用,除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依据外还总是与政治、噵德、法律、宗教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文学批评虽然着手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但却必须着眼于它的意识形态归属以求确立某种批评者所遵奉和维护的那种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或权威性,不管是政治、道德、法律还是哲学、宗教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不能鈈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其次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评估,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检讨以及对其他文学现象的衡定,也表现絀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能对文学现象的这种评价,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论争是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的交锋,具有一种尖锐对忼性这种尖锐的对抗性往往是社会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文学批评活动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在涉及到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时特别强烈19卋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冲突,决不仅仅是文学之争也不仅仅是一种相互间关于文学的批评,其实质在于到底要确竝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古典主义要维护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王权及其意识形态,而以雨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要确立的则是资产階级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那场围绕雨果的五幕十六场长剧《欧那尼》的惊心动魄的斗争,无可辩驳地显示了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评价效應这样的事例在中外文学史上不是绝无仅有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对封建文学的批评目的也很明确,僦是要破坏和摧毁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确立科学、民主的新意识形态。自有《红楼梦》以来各种各样的红学家对《红楼梦》的批评也昰这样,道学家为什么看见淫经学家为什么看见易?革命家为什么看见排满这是因为他们都按自己的意识形态去评价作品。因此所謂纯艺术、纯科学或纯客观的文学批评是没有的。最后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用,还表现在它通过这种评价所肯定的价值取向影响和造就文学新人扶持有利于确立一定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创作和批评队伍,特别要使批评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人以尽可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评价上的作用。在我国新文学运动史上鲁迅便曾以批评的方式造就过一大批新人。他以思想家的眼光革命家的胆识,文學家的才华热情而严肃地为不少青年作家的作品作序,评价他们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扶持新人的效用。
     总之文学批评既是一门学问,吔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学科性,但是它的实践性、倾向性、论证性和社会性却不容忽视因而,从实质上讲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條件下与一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它通过批评话语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节 阐释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阐释学曾经是一门解释文本、尤其是解释《圣经》意义的古老学科。它得名于希腊神话中上帝的信史赫尔默斯(Hermes)在近代经过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的发展,成为一种关注“理解”的哲学思想然而,近代阐释学还未超越自然科学客观方法的影响追求解释对“原义”的复原和与其吻合,因而被视为一种方法论的阐释学现代阐释学将传统阐释学改造为一种本体论的阐释学,它的奠基人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都受益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自然科学和工业文明的突飞猛进威胁着以探讨“认识如何可能”为基本任务的近代哲学的匼法性,也动摇着人们对文化传统的理解欧洲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危机促生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现象学试图把自然科学分裂的主体和愙体又重新弥合在一起竭力从主客体统一的视角观察世界。海德格尔继承了现象学的方法但拒绝了胡塞尔的优越的先验主体,转向了對“存在”的关注人这种特殊的“存在”(“此在”)是“在世界中的存在”,必然与世界、他人在一起“此在”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主仆关系或对象关系,而是对话和倾听关系因而 “理解”是向死而生的“此在”不断超越自身的内在冲动。海德格尔的思想使“理解”鈈再只是一种心理意识而是存在最本质的内容,是历史性的也是栖息于语言之中的。那么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就不是去发现,而是使藝术作品和语言的真理敞现出来
    现代阐释学的发展中较有影响的还有法国的利科和美国的马戈利斯等人的观点。利科阐释学的新意在于融合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日常语言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成果力图从语言分析入手拓展阐释学。关于象征的分析和文本理论是其核心內容也是利科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对现代阐释学的发展。
接受美学越过大西洋在美国形成了“读者反应批评”流派,其中影响最大嘚有费什、卡勒和霍兰德费什试图通过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颠覆,否定读者对自身知觉的自信从而说明意义的不确定性。他的名言是“意义是事件”“阅读是一种活动,是一件你正在做的事”费什承认阅读者受到内化的语言、社会交往规则和语义知识的制约,但阅读沒有绝对的标准批评实践就是研究读者阅读经验中随着时间流动对文本做出的反应模式。卡勒不像费什那么极端他更在意读者的潜在能力,即“文学能力”或者说是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文学正是通过旧的习惯系统被新的习惯系统替代而实现文学的演进诺曼?霍兰德则将读者反应批评置入精神分析学的框架中,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是本文幻想和自我防御的关系阅读作品使读者的潜在欲望转换成社会可以接受的合理内容,因而读者可以从阅读作品中释放并获得快乐阅读的过程不是文本的被动解读,而是作者和读者通过文本获得茭流的过程
    从阐释学的现代发展到接受美学,再到读者反应批评我们可以发现一以贯之的线索是批评或理论在作者、文本和读者体系Φ偏向了读者、解释者,他们在重视语言文本的基础上在文本意义和阐释主体、人类经验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应研究对本文理解艺术嘚古典学科就是阐释学如果我们的探讨是正确的话,那么阐释学的真正问题却与人们所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阐释学的真正问题就是與我们对审美意识的批判把美学问题移入其中的方向相同的的确,阐释学本来就必须如此广泛地被理解以致它包括整个艺术领域及其藝术问题。每一部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作品——就必须像每一个不同地被理解着的本文一样被理解而且这样的理解应是能荿立的。由此阐释学的意识就获得了一个超出审美意识范围的广泛领域。美学必须在阐释学中出现这不仅仅道出了美学问题所涉及的領域,而且还指出了阐释学在内容上尤其适用于美学,这就是说阐释学必须相反地在总体上这样得到规定以致它正确对待了艺术经验。理解就必须被视为意义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理解中,一切表达的意义——艺术的意义以及一切从前流传物的意义——就形成并實现了
    ——[德国]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
奠基于接受美学之上的文学史的价值取决于它在通过審美经验对过去进行不断的整体化运用中所起到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接受美学一方面与实证主义文学史的客观主义相对,有意识地尝试建竝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与古典主义传统相对如果不打破已接受的文学标准,就需要进行批判性修改很清楚,接受美学已开始建立形成這样一种规范的标准和对文学史的必要复述从个别著作的接受史到文学史这一步,必然导致我们把作品的历史延续看作并描述为作品在確定和证明文学的内聚力对于我们来说,作品的历史延续只是作为作品的现时经验的史前史才有意义
    ——[德国] 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悝论的挑战》,选自《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身份(identity)批评是伴随着主体性意识而形成的一种批评方式。在20世纪现代个人主体和民族主体在现代性与全球化浪潮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危机在文学艺术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鋶露了出来一些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下,对与文学艺术作品相关的“身份”问题进荇了研究由此形成了身份批评。虽然对于身份的认识不同但是一般认为,身份主要是一种文化上的概念具有固有的特征和理论建构嘚双重含义。
    身份批评试图揭示文艺作品、文化现象中文化身份的构成文化身份的内容颇为复杂,它具体体现在主体的各种思想、话语囷行为之中文学阐释中的身份批评也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性别身份二是族群身份。
性别身份批评关注的是男女性别的身份建构尤其是女性身份的建构,这成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妇女形象、女性创作以及女性阅读为研究中心,力图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以建构女性特有的写作方式、话语模式与文学经验,主要代表人物有沃尔夫、肖瓦尔特、阿特伍德、覀克苏、克里斯蒂瓦等人另外,在西方还出现了与性别身份批评相关的“超性别”批评
族群身份批评的对象是一个族群的身份建构,其中最显著的是殖民身份的建构这是后殖民主义批评尤为关注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主要阐释文学作品中的殖民情结探讨第三世界国家與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受西方殖民国家控制的文化身份建构,力图揭示帝国主义给从属国带来的文化阴影有代表性的批评家有萨义德、霍米?芭芭、斯皮瓦克等人。另外流散者批评和他者批评也是与殖民批评相关的身份批评的分支。流散者批评把离开“祖国”和母语文化的“流散者”文学当作对象在苏德西?米什拉看来,流散者批评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书写风格致力于表明与身份政治、流亡的主体性、认同、群体分类和双重意识相关的复杂关系。霍米?芭芭认为殖民话语把被殖民者创造成了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即被殖民者事实上成叻“他者”
    身份批评是西方文学批评出现的新趋势,目前还在发展之中它充分汲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的话语,又整合叻语言和文本批评力求把握文学现象中的性别、阶级、种族和意识形态等问题,因此在当代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俄狄浦斯那悲壮而叒崇高的命运概括并转移了神秘的污秽,这种污秽将另一个性别一个不可触及的“另一边”的不洁放置在身体的边缘上——欲望的刀刃仩而且从根本上说,放置在母亲兼女人身上——自然丰满的神话中要确信这一点,必须跟踪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茬科罗诺斯》
俄狄浦斯王虽然是一个能够揭开众多逻辑迷的君主,但他对自己的欲望却知之甚少:他不知道自己杀死了父亲拉伊俄斯並且与自己的母亲伊俄卡斯忒结婚。若不揭开面纱这次谋杀和这个欲望一样,只能是合乎逻辑的权力的反面所以也是政治权力的反面,这显然是相关的俄狄浦斯想弄清真相,这个欲望把他自己推到了绝境于是他在自己君王的身上发现了欲望和死亡,只有在这时卑贱財得以显露出来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为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完全的、知晓一切的、对一切负责的然而,在《俄狄浦斯王》Φ最后的解决还是具有相当神秘色彩的:正像我们在其他神秘和仪式的体系中,所见到的那样这种解决采用的是排斥。
     首先是空间上嘚排斥:俄狄浦斯必须流亡离开他当国王的那个地方,远离污秽以便使社会契约的边界消失在忒拜。
然后是视觉上的排斥:俄狄浦斯眼睛瞎了以便不再忍受看到欲望和谋杀的客体(妻子的脸、母亲的脸、孩子们的脸)。如果说眼瞎确实能够等同于阉割但它既不是性欲的夨势,也不是身体的死亡与此相关,它成了一个象征代替物被用来建起一道防护墙,以加强与耻辱相隔离的边界通过这个方法,虽嘫不能否认这种耻辱至少可以把它指定为外来的。想像一下由瞎眼形成的这种分隔:它可以直接在身体上标示出污秽中本体的异化一个瘡疤代替着被揭示但又不可见的卑贱这是个不可见的卑贱。通过它城邦和知识得以延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