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称<《史记·魏公子列传》>

&p&审题确实非常简单,你知道吗?&/p&&p&一般老师遇到任何材料都能快速找出最佳立意。&/p&&p&你也好奇怎么做到的?&/p&&p&下面听我细细讲来。&/p&&p&看过我上一个回答的,(高考语文如何考到130分&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954&/span&&span class=&invisible&&0403/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应该知道,作文对语文的总分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也确实是学生很看重的板块。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却又在作文上存在问题,所以,我今天就来讲讲作文。&/p&&p&我曾多次参与过湖北高考作文改卷工作。&/p&&p&在教学之外,我在语文组的工作,也是主要负责指导学生作文写作。&/p&&p&我所教班级的作文平均分可以达到50分以上,甩掉别的其他班级一大节。&/p&&p&有很多学生刚接手时作文平平无奇,但最后甚至可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作文模式,百战百胜。&/p&&p&并且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各种全国作文大赛中拿到特等奖(比如: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求学杯作文大赛、培文杯作文大赛、创新作文大赛等,很多奖项,整个湖北只有几个学生能得到特等奖)。&/p&&p&所以,请你相信,作文也无非如此,通过老师的方法加上你的实践,你的作文一定可以大有可为的。&/p&&p&————————————————————————&/p&&p&7.12更新&/p&&p&很多孩子,在看到老师的回答之后,问到了练字问题。在这里,确实要说,我们班同学的字还是不错的,而且这是普遍现象,并不是个例。&/p&&p&那么,怎么做到的?&/p&&p&也许,有人问,老师我现在高三,练字还来得及吗?&/p&&p&我可以明确地回答:来得及。因为我们也有很多学生是高三进入我们班的,刚开始那些刚来的孩子的字,和我们原有孩子的字区别很大。但是,大概2个多月,字就有很大的进步。&/p&&p&我来说一下具体做法:&/p&&p&1、高考作文的字,不要求美,只要求清楚。所以做到横平竖直,是非常重要的。&/p&&p&2、高考作文的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尽量靠中,上下不靠。&/p&&p&3、最重要的是,你光描摹字帖是没有用的,你必须描摹后,再单独把字写在本子上,观察一下自己的字是否工整、舒适。&/p&&p&不要随便起笔锋,不要太有特色,不要潦草,不要随心所欲的乱画。&/p&&p&&br&&/p&&p&写字,其实就这么简单,你学会了吗?&/p&&p&————————————————————————&/p&&p&我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的作文都存在问题。先不论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只要审题出错了,很多学生就算写得天花乱坠,那么作文也很难上42分。&/p&&p&在参加高考评卷的过程中,不得不很残酷地告诉很多学生: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字也漂亮,可是你审题出错了或者说你没有写到最佳立意,那么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的作文顶天就只能得到46分左右,甚至你不小心跑题,那么只能说你的作文最高打到38分了。&/p&&p&其实,不只是学生,老师也被审题这样的问题困惑着。老师的困惑与学生不同,老师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明明这么简单的材料,出题者给的这么清楚的立意,为什么学生就是审偏?实际上,学生也许不知道,老师读到一个作文材料时,无论什么类型的材料,老师都会一下子看到材料中的最佳立意。&/p&&p&然而,审题对于学生来说,却并不是特别容易。无论多么简单的材料,在语文考试中总会有学生审错。老师审题和学生审题之间的差异之大,也常常令人咋舌。&/p&&p&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老师和学生审题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又是为什么许多学生费尽苦心,却在审题上一筹莫展?&/p&&p&我先来给你们讲一个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例子:&/p&&p&我高二的时候,接手了我们学校的文科特奥班,班上有一个学生,刚开始的几次大考(我们学校考试比较多,两个星期有周考,一个月有月考,2个月还能遇上几个学校联考),作文最高分是44分,其他的作文分基本在42分以下。&/p&&p&&br&&/p&&p&我一看试卷,学生的字也写得不错,文采也还能将就,但是却得了很低的作文分,问题就出在审题上。&/p&&p&&br&&/p&&p&后来,她告诉我,她从高一开始,作文审题从来没有审对过。所以从高一开始,她的作文分就在44分以下。&/p&&p&而且,她私下问过几个和她关系好的同学怎么审题,结果他们一起看一个材料,她的想法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她自己也很无助。&/p&&p&&br&&/p&&p&那么,你说,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在审题上就没有救了?万年审错,班上很多学生对她也是很无语。&/p&&p&但是,我想说,老师没有想放弃她。一是,因为她主动找到老师,要求帮助。二是,我实在觉得审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问题。&/p&&p&所以,这个孩子在2个月以后,作文基本就不跑题。后来作文还考上了50分。在2018年的高考中,语文成绩是116分。&/p&&p&你也许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做到的?&/p&&p&那么,我先讲几个作文审题中经验问题。&/p&&p&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都能把握住文章的最佳立意,而且文章写得也不错。今年高考,在选择题错5个的情况下,语文依然得了124分,那么她的作文很可能得了满分。&/p&&p&我曾经问过这个孩子,作为一个高中生,怎么做到语文作文审题每次都能抓住中心立意的?她强调了三点:&/p&&p&一是,用老师教的方法。(后面我会讲解的)。&/p&&p&二是,一定要对社会有所感知,当我们读到一个材料,找出关键后,要结合社会的具体情况去想一想。&/p&&p&三是,所有的材料先从读材料开始,认知的角度想一下材料的关键,然后就结合实际想一层就好,不要自我臆想出许多很深层的意思。&/p&&p&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讲解语文作文的审题方法。&/p&&p&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高考到底考查什么类型的作文材料。&/p&&p&&br&&/p&&p&2018年全国高考共有8套语文试卷,其中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别自主命制5套。8套语文试卷共有作文试题9道。&/p&&p&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9道作文试题中有9道采用材料作文题型,那么就说明作文的考查重点是材料作文。&/p&&p&材料作文题型依旧是主要的内容。&/p&&p&所以,我主要是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进行分析。&/p&&p&其次,我们要知道怎么审题。&/p&&p&下面我就开始分别解说各种类型特点的材料及命题作文的快速审题立意的技巧。&/p&&p&一、面对文字型材料作文,我们在审题时要“4清”&/p&&p&1.理清对象&/p&&p&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如果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p&&p&2.分清主次&/p&&p&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p&&p&3.辨清关系&/p&&p&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p&&p&4.析清含意&/p&&p&有些材料运用比喻或蕴涵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p&&p&例如2018一卷语文作文题&/p&&p&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按照上面老师所讲的原则,我们把这个材料理清一下:&/p&&p&理清对象:中国社会
中国当代青年
2035年18岁的一代人&/p&&p&分清主次:中国当代青年&/p&&p&辨清关系:面对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当代青年以自身的认知给2035年的一代人(18岁)写一封能启发他们的信。&/p&&p&析清含义:分析材料:从2000年到2018年,中国面临的有困境(汶川大地震),也有发展和进步(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一路走来并不平坦,但是却一直在发展和进步。中国今天的发展,正有无数青年奋斗的结果。所以,今天我们要拼搏,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追梦的途中,我们与中国一起奋斗、成长。(所以重点就落到了青年的责任、担当、奋斗的精神)&/p&&p&所以作文可以写成:谁见中国追梦程,我伴中国共成长。&/p&&p&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虽然很多同学理清了关系,还是提炼不出来重点,对于材料好像是理解了,但是不知道写什么。&/p&&p&那么,你就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确认吧。&/p&&p&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解析材料&/p&&p&下面我介绍的这种方法——“概括中心法”,是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p&&p&三步走:&/p&&p&1、概括中心:人物或者主体﹢事件﹢结果&/p&&p&2、询问原因、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也要学会问为什么)&/p&&p&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p&&p&说白了,就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是怎样。&/p&&p&例如:2018年新课标1卷&/p&&p&(1)中国(主体)从2000年到2018年历程一路发展(事件)&/p&&p&结果:发展强大,并且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p&&p&(2)中国为什么会发展?怎么发展的?&/p&&p& ——许许多多中国青年奋斗的结果。&/p&&p&——面对困难齐心协力(汶川地震)、面对问题积极解决(网络普及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树立目标,从不言放弃(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p&&p&(3)观点:中国之发展、青年之奋斗。(明确中心后,就要想一想写什么——中国发展之不易,青年奋斗之艰辛。)&/p&&p&再举一个例子,巩固一下思想:&/p&&p&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p&&p& 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河流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p&&p&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p&&p&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p&&p&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p&&p&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原因: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p&&p&组织观点: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p&&p&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审题想得很难,很神圣,其实审题就是一个你知道材料讲了什么,然后联系社会现实想一想与社会的相关之处。然后,就能知道写什么的一件事情。没有哪个出题老师会想用审题去为难学生的。老师只是想通过材料,让你明白这个社会上的一些道理。所以关注一下社会,认真的读一读,有一些社会常识,审题真的很简单。&/p&&p&那么,再给你一道作文题思索一下吧。希望你明白老师让你理解社会的苦心。&/p&&p&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p&&p&河南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当地政府开始采取取缔措施,拆除了大约400座报刊亭。
&/p&&p&有人这么形容城市里的报刊亭:一间小店,三四平方;报纸杂志,精神食粮:充电充值,问路闲侃;清晨迎客,星夜收摊……郑州最后一座报刊亭,终于在清明节前夕被拆得干干净净。400座左右的街亭驻守在面积1010平方公里、人口425万的郑州市城区,终于成为被翻过去的历史。&/p&&p&请根据你对“报亭”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p&&p&【试题分析】市民以自己的方式,缅怀着数百座报刊亭的命运:一位郑州人打比方说,当人们骑着自行车或者散着步,从路边小报亭窗口里接过相熟报亭主递过的报刊,这幕场景就像“闲时一支烟”一样富有人情味儿。一位名叫“山夫牛”的网友特意拍下一组以雪夜为背景的黑白图片,取名为《风雪夜,那孤独的报亭,依然亮着灯》……
&/p&&p&城市的物质发展与文化品位的提升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没有必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小小的报刊亭看似无足轻重,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深水浅”的标杆。硬化了,电化了,美化了,却独独缺少文化,那么这个城市就只是一个光鲜靓丽的躯壳,没有了内涵和灵魂。&/p&&p&繁华的城市不该光是经济的繁华,还要有精神的繁华;不该光有冰冷冷的高楼大厦,更要有充满温情的报刊亭。文化,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温度,缺少文化的城市,就是一个暴发户,脑满肥肠,没有内涵和灵魂。&/p&&p&加油,希望从此审题对你来说很简单。&/p&&p&附几张学生语文考试时作文的卷面,感受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1ef77170c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1ef77170c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63a4a79de126dd52cfe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63a4a79de126dd52cfe_r.jpg&&&/figure&&p&附上今年高考语文成绩前段,我们班语文120以上有20多人,115以上有46人。今年湖北高考语文压分,120以上都是高分。希望大家也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理想的分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5af6a406c5f4a85cf51c7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16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5af6a406c5f4a85cf51c7_r.jpg&&&/figure&
审题确实非常简单,你知道吗?一般老师遇到任何材料都能快速找出最佳立意。你也好奇怎么做到的?下面听我细细讲来。看过我上一个回答的,(高考语文如何考到130分)应该知道,作文对语文的总分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也确实是学生很看重的…
&p&身为一线教师,班上高考均分可以达到120分。非常认真并且负责地告诉你:&/p&&p&不可以!&/p&&p&你没有听错,身为老师的我,很大声地告诉你:&/p&&p&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p&&p&并且实名反对高票回答,也希望老师的良苦用心能让更多孩子知道!&/p&&p&不是『刷题』变了,而是高考语文变了。&/p&&p&如果说可以提高,很多孩子就会脑袋一热,马上买一大堆教辅资料开始做,仿佛多做一题,头上那个语文分数的经验条就变长一些。&/p&&p&但是,你刷题的出发点是提高语文分数,而提高分数的最优途径并不是刷题这种投入大,回报少的方式。甚至有时你过多刷题,却没有回报,让你怀疑语文是一门『学了跟没学一样』的学科。&/p&&p&所以,孩子们,很多回答说『可以提高』,我不反对,但是首先那是别人的个人经验,很有可能不适合你,别人刷了什么题,高考题还是模拟题,做后怎样总结反思的思维链,本身的语文基础,大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知道怎样避免刷题多效果差,并且懂得科学正确提高语文,请看下&/p&&p&&br&&/p&&p&你也许会反对我,对于我说的话非常不屑。甚至你可能会列举出许多反例,无论是你听说的,还是你亲身经历,你大概会有一万个理由来证明语文靠刷题可以提高语文成绩。&/p&&p&但是!&/p&&p&我想问你:&/p&&p&你是2016年以后参加全国卷(新课标卷)的考生吗?&/p&&p&你有没有看到现在语文考试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p&&p&你所用的方法是不是3年前的?用已经过时的一套方法来教育他人还合适吗?&/p&&p&而且,当很多人特别肯定、并且豪情万丈地告诉其他人,靠刷题能够提升语文成绩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悲哀。&/p&&p&因为你不负责任的言论,会让不少人在语文学习的路上走入迷途。&/p&&p&那些所谓说高考语文靠刷题能提高成绩的人,起码,你该了解一下现状。&/p&&p&现在高考正发生着重大变革。&/p&&p&2016年以后,很多省份的高考语文收归国家。&/p&&p&那么你要知道,国家考试院对于语文考试有两个不明说的原则:&/p&&p&一个是反猜题反套路&/p&&p&一个是每一年都要有自主创新的地方。&/p&&p&所以,过去的那些所谓的刷题技巧,在2015年以前也许有用,但是从2016年以后,你还一味地想靠刷题来提高语文成绩,我觉得你在面对真正的高考时,一定会对自己的语文产生很大的疑虑(因为大多数你刷的题,是根本不会考的),你的语文也很难在高考时取得优秀的成绩。&/p&&p&
再则,你要了解教学的过程中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p&&p&我遇到过许多复读生。他们来自小城的普通高中,当年都是各个镇上的佼佼者,高中三年,他们把许许多多时间花费在语文刷题上,甚至连睡觉都会抱着一本书。&/p&&p&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可以孤独地守着青灯一页页、一面面的写着试题。&/p&&p&
但是,是不是他们不分昼夜,起早贪黑地刷题,高考就给了他们仁慈,他们可以得到高分?&/p&&p&真正的结局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奋斗的人,高考的语文成绩连106分都不能考到。&/p&&p&
刷了100套题,连110分都上不了,你能说语文靠刷题可以提高成绩吗?甚至有人刷遍各种资料,结果高考竟然没有上100分。&/p&&p&
但是,有人说了,那一些在偏远地区、资源较差的学生,他们除了刷题还能怎么做?语文连刷题都不能提高成绩,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成绩呢?&/p&&p&&br&&/p&&p&我想说——注重语文思维,培养语文情感,理解语文要考的意义。&/p&&p&&br&&/p&&p&一句话概括:请你思索语文所要表达的社会意义和人间的共通情感。&/p&&p&&br&&/p&&p&我说的这些肺腑之言,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很难操作的事情。但是,这也是可以培养的。&/p&&p&&br&&/p&&p&对于那一些在偏远地区、师资不好的孩子们。&/p&&p&&br&&/p&&p&我还是想要告诉你们,语文是需要理解社会的,这在现在的高考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也是你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点。&/p&&p&它要求你作一篇文章,能够通过生活的认知,通过情感的体会深刻地理解文章。&/p&&p&刷题,最多只能让你不错病句和成语,再加文言文翻译。&/p&&p&现实如此残酷,你也许迷惑了。&/p&&p&因为受到不只一个学生的托付,他们深刻地感受到盲目刷题对很多师资教落后的地区的学生带来了太大的伤害。&/p&&p&再三嘱咐老师,一定要告诉那些孩子:不要一味的傻傻刷题,要能够理解文章。&/p&&p&你要知道,其实你不需要做很多的题目,就能够考到很好的成绩。&/p&&p&————————————————————————&/p&&p&7月12日 更新&/p&&p&收到了很多的赞,说明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高考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刷题确实对提高语文成绩没有太大的用处。&/p&&p&但是,我在这里要申明几点:&/p&&p&我说刷题对提高语文成绩没有太大用处,必须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提高语文成绩。&/p&&p&&b&&i&并不是说你完全不需要做题,只靠读读小说就可以了。&/i&&/b&&/p&&p&在这里,我要说,一些语文基础是必须掌握的。比如:成语、病句、语用、文言文等。&/p&&p&但是这些基础的分数只是你语文的保本分数,只不过是你的语文是不是上得了100分的问题。&/p&&p&但是100分,是很多人都能够自己达到的。&/p&&p&我们强调的是提高语文成绩。&/p&&p&所以怎样才能算提高语文成绩?&/p&&p&我个人认为通过理解和学习,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语文是做(分析)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p&&h2&&b&&i&同样是120分,有的孩子是运气好,那天手感好,于是考了120分。&/i&&/b&&/h2&&h2&&b&&i&但是有的孩子是自己做出来的,并且明确知道文章的问题在哪儿,为什么是这样。所以,撞到120分的孩子,下次可能考98分。这样的孩子自己以为是语文退步了,实际上98分才是真实的水平。而做到120分的孩子,就算面对高考,紧张得不得了,出现失误,最差也能考到110分。这就是区别。&/i&&/b&&/h2&&p&&br&&/p&&p&(今年的高考语文,我们班几个学生选择题对完答案错了4个以上,但是最后成绩依然在115分以上,而听闻别的学生有的选择题只错一个,甚至没上100分,这便是区别。)&/p&&p&这个区别绝对不是刷题能刷出来的。&/p&&p&那么怎么做到得呢?&/p&&h2&&b&真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有对社会的感知。&/b&&/h2&&p&比如: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一块小小的芯片卡住了我们的喉咙,它说明了什么?&/p&&p&——说明我们国家的发展还有很多困境;&/p&&p&——技术的创新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p&&p&——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青年更应该担起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努力起来。&/p&&p&这些感情,最好是你发自肺腑,内心涌现而出的。&/p&&p&①能够有一定的共通情感(也就是情感可以迁移)。&/p&&p&比如:余华《活着》,一个老人一头牛&/p&&p&——这个老人的一生让你看尽世间百态&/p&&p&——同时你也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p&&p&——并对我们现在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感怀&/p&&p&②知道一定的语文思维和基础。&/p&&p&比如:描写手法(正侧面)与景物描写的手法能区分吗?&/p&&p&(景物描写的角度:五觉,景物描写的方法:远近、俯仰、动静、视听)&/p&&p&在此,我要说,高考的题型变化多端,但是很多实质并没有变化。&/p&&h2&所以,我强调&b&理解是硬道理,理解是王道。&/b&&/h2&&p&不要再用套路把自己套死,还是好好想想我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能引发你怎样得思考吧!&/p&&p&语文真的不难。&/p&&p&我课下不给学生布置一丝一毫的作业,除去学校大考,我能尽量不让他们大量做题就不让他们大量做题(基础题还是每天做两道保持手感)。&/p&&p&课上,我主要带着孩子们去理解文章、分析题型思路。&/p&&p&今年湖北高考压分厉害,我们照样可以考很好,均分120左右。所以,请你好好地思考一下该怎么学习语文,刷题真地有用吗?&/p&&p&我看未必&/p&&p&———————————————————————————&/p&&p&那你到底该怎么做?&/p&&p&1、精挑细选题目,不需要多,而是精。&/p&&p&我是一个不怎么鼓励做模拟题的老师,如果要做题,就选择高考真题。因为高考真题是不容易出错的题目,而且高考题的答案有很强的语文思维,清晰明确。其实能够研究出高考题中所体现的分析思维就好,其他的一切语文题,我个人觉得没有很大的必要做。(除了涉及古文阅读的题目)&/p&&p&2、能够了解每一种题型的思维,同时能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p&&p&这看上去很虚无缥缈,那现在,老师来教你几招关于如何培养语文思维、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的方法。&/p&&p&先教文言文:&/p&&p&1、我们先了解下文言传记类:&/p&&p&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p&&p&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p&&p&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p&&p&在此,我将其做些归类,与大家共享。 &/p&&p&2、如何阅读文言传记类:&/p&&p&文言文的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p&&p&他们之间什么关系&/p&&p&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p&&p&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极简的人物关系表&/p&&p&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 事件 的发展脉络理解。&/p&&p&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p&&p&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参看最后一个文言选择题,对文章进行翻译。&/p&&p&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文章,按常理推断文章的发展或所讲的道理。&/p&&p& 3、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p&&p&(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p&&p&(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p&&p&(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p&&p&
4、如何答题呢?&/p&&p&(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若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p&&p&(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p&&p&(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宏观总体把握,先通读全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p&&p&&br&&/p&&p&5、具备传记类文言文相关的基础知识:&/p&&p&可以这样说,以下这些词每次考试的选文都会或多或少地用到,有时甚至是直接的设题对象。&/p&&p&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不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结合具体语境(巧记),比如搭配、词性等情况灵活应变,毕竟考查的是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如此方可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解题能力。&/p&&p&&br&&/p&&p&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p&&p&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p&&p&  1.诣:到,去。 &/p&&p&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p&&p&  3.课:考核、督促、征收。 &/p&&p&  4.风、化:教育感化。 &/p&&p&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p&&p&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p&&p&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p&&p&  8.劾:举报,检举,揭发。 &/p&&p&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p&&p&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p&&p&  11.害:嫉妒。 &/p&&p&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p&&p&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p&&p&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p&&p&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p&&p&  16.矫:假托,假传。 &/p&&p&  17.质:作人质;抵押。 &/p&&p&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p&&p&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p&&p&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p&&p&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另外补充:因为。 &/p&&p&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p&&p&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p&&p&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p&&p&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p&&p&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p&&p&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p&&p&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p&&p&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p&&p&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p&&p&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p&&p&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p&&p&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p&&p&  3.用事:掌权,主管。 &/p&&p&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p&&p&  5.听事:办公的地方。 &/p&&p&  6.逆旅:旅馆。 &/p&&p&  7.部曲:私家军队。 &/p&&p&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p&&p&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p&&p&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p&&p&  11.作色:发怒。 &/p&&p&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p&&p&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p&&p&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p&&p&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p&&p&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p&&p&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p&&p&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p&&p&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p&&p&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p&&p&  ②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p&&p&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p&&p&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p&&p&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p&&p&  五、表示时间的词 &/p&&p&  高考文言文的第四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四题——&/p&&p&“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p&&p&个别字词的错误翻译和打乱原文中的六要素,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p&&p&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p&&p&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p&&p&一些常见的时间词:&/p&&p&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p&&p&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p&&p&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p&&p&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能够方便你的理解判断。 &/p&&p&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p&&p&  1.表示授予、提升: &/p&&p&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p&&p&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p&&p&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p&&p&  ④简、铨:选拔。 &/p&&p&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p&&p&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p&&p&  ⑦擢、拔:提升; &/p&&p&  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p&&p&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p&&p&  2.表示降职、罢免: &/p&&p&  ①贬:降职。 &/p&&p&  ②迁:降职(明显的有“左迁”,但“累迁”多是升职)。 &/p&&p&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p&&p&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p&&p&  ⑤放:驱逐,流放。 &/p&&p&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p&&p&  3.表示调动: &/p&&p&  迁、补、转、调、徙、改。 &/p&&p&  4.表示兼职: &/p&&p&  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p&&p&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p&&p&  署、权、行或行走。 &/p&&p&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p&&p&但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p&&p&严格来讲,在整个文言文系统中,这些字或许不能叫常用字,但对于试卷选用的文言传记文章,只要留心关注,它们的确是常用、常考的。&/p&&p&6、学会在平时的考试和练习中积累文言文。&/p&&p&很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有贪多心理。&/p&&p&学习了一个实词,比如“顾”,有好几个意思:①回头看,看。“顾野有麦场”(《狼》)②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p&&p&大多数学生会一次性记忆很多义项。&/p&&p&但是实际上,不仅没有记熟悉,而且还不知道这个义项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p&&p&所以,我这里要说,请你一次性不要记忆那么多意思。&/p&&p&如果你做了一篇文言文,那么请你只记忆文言文中那个词语出现的意思。&/p&&p&因为文言文的用法其实也很固定,所以当你对一个词语某一种意思以及这个意思出现的环境很熟悉了,那么你才能更好的理解文言文。&/p&&p&你也不要担心,一个实词的意思记忆不全,因为随着你文言文练习的增多,一个实词的其他义项,你也可以慢慢积累的。&/p&&p&好了,在这里就为文言文做一个小结。&/p&&p&以后会陆续介绍,其他的思维方式。或者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个回答:&/p&&p&&br&&/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高考语文成绩如何达到130?&/a&
身为一线教师,班上高考均分可以达到120分。非常认真并且负责地告诉你:不可以!你没有听错,身为老师的我,很大声地告诉你: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并且实名反对高票回答,也希望老师的良苦用心能让更多孩子知道!不是『刷题』变了,而是高考语文变了。如果…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bc5b1bac7ef5dcb9002ba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bc5b1bac7ef5dcb9002ba_r.jpg&&&/figure&&p&(本文2.0版本:&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高考作文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可用套路拆招&/a&》&/b&)&/p&&p&&br&&/p&&p&欢迎关注公众号&b&「观澜作文」,会持续分享最新版观澜作文法资料。&/b&&/p&&p&&b&一、绪言&/b&&/p&&p&&b&众所周知,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科有较大改动,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大阅读从选考变成了两篇必考。&/b&&/p&&p&&b&这样就会压缩做其他题目的时间,尤其是作文。那么,我想说,其实不用方,因为展望我的高三历程,作文从来都是只留25到35分钟。起初我只能勉强写完,后来跟几个一样写不完的同学对语文作文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不少套路。&/b&&br&&br&从此我们都用套路写作文,基本上,在审题不出现大错误的情况下,都能在35min左右的时间里,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br&&br&&b&提高语文作文,在短时间内应该以发掘套路为主,而不是提高语文素养,因为等不起。&/b&&br&&br&&br&&br&二、干货&br&&br&首先分享一部分实用有效的神奇套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d0a359e4886393aeb2fe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89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d0a359e4886393aeb2fe_r.jpg&&&/figure&&p&&br&&/p&&p&这3个句式经过我们高三历次大考证明。非常好用,并可大幅提分。&b&因为它能够把整个文章的逼格拉高并且让老师看不出是套作。最重要的是,3个句式加起来一共190余字。已经达到文章的1/4,而且写的3个句式并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思考。&/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54b45fdc7eaad8de05d72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54b45fdc7eaad8de05d72_r.jpg&&&/figure&&p&&br&&/p&&ul&&li&老师跟我们讲,一篇文章想拿高分,引用名言必不可少。&b&但是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要大量的积累,确实有效,但是效率太低。所以就想出了一些邪招。&/b&就是以上的几句名言。每次考试都用其中两句,足矣。&/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2bba066dcdba09d3e99f3d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2bba066dcdba09d3e99f3d_r.jpg&&&/figure&&p&&br&&/p&&ul&&li&同样,老师跟我们讲,&b&一篇文章想上50分,结尾一定要有亮点&/b&。所以,在翻阅了很多高考优秀作文、本校高分作文以后,我们总结出三种万能结尾,而且很有亮点。&/li&&/ul&&p&&br&&/p&&p&&br&&/p&&p&然后是正题:&/p&&ul&&li&首先是审题立意。以前我审题立意老是出错误,主要是因为我总想写出所谓的深度。&b&可是,这样的剑走偏锋,往往是剑走偏题。&/b&所以后来我就按最大众化的角度去写,也就是我第一印象想出来的角度。没错,这是最保险的写法,&b&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追求的是安全保险地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b& &/li&&/ul&&p&&br&&/p&&p&于是我就思考,然后就想通了。&b&高考写议论文,无非两个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分析问题呢?&/p&&p&&br&&/p&&p&对每一个作文材料,我们都要&b&三步走&/b&:&/p&&p&&br&&/p&&p&&b&1、&/b&找准整个材料&b&最主要的一个事件&/b&。&/p&&p&&br&&/p&&p&&b&2、&/b&既然这个事件能成为作文材料让我们去议论,必定是&b&因为它有和常规情况不同的地方&/b&。所以第二件事就是要想想 &b&作文材料里的结果&/b& 和 &b&常规情况下的结果&/b& 有什么不同?&/p&&p&&br&&/p&&p&&b&3、&/b&问自己一个问题,&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b&?&b&写出最主要的原因,并且提出做法。&/b&这个就是中心论点。&/p&&p&&br&&/p&&p&诀窍:&b&分析问题有反有正,解决问题为了社会。尽量靠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b&&/p&&p&&br&&/p&&p&&br&&/p&&p&&b&那就来实战一下吧!&/b&&/p&&p&请看这个作文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30a910ad863eae023ffd5_b.jpg& data-rawwidth=&162& data-rawheight=&206&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2&&&/figure&&p&&br&&/p&&p&&br&&/p&&p&让我们来尝试一下三步走!(&b&在此仅提供一种思路,当然还会有其他更好的思路。&/b&)&/p&&p&&br&&/p&&p&1、找准整个材料&b&最主要的一个事件&/b&。&/p&&blockquote&左图少年头一次考了100分受奖,第二次考了98分受罚。右图少年头一次考了55分受罚,第二次考了61分受了奖。&br&&/blockquote&&p&&br&&/p&&p&2、想想 &b&作文材料里的结果&/b& 和 &b&常规情况下的结果&/b& 有什么不同?&/p&&blockquote&按正常人的思路,右图少年考试进步要奖励,这没有错;可是左图少年保持了高分,也应该受到奖励,而不应该受罚。也就是说, &b&作文材料里的结果 &/b&和 &b&常规情况下的结果 &/b&的区别在于,&b&左图的少年保持高分,应该受奖,却受了罚。&/b&&/blockquote&&p&&br&&/p&&p&3、问自己一个问题,&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会造成什么后果?说出看法,提出做法。&/b&这个就是中心论点。&/p&&blockquote&为什么左图的少年保持高分,应该受奖,却受了罚?&br&&b&因为教育者一味地关注成绩进退而忽视保持高分的可贵。而这样,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b&&br&&br&所以我认为,&b&教育者唯有树立合理的奖惩标准,方能驱动学生进步,进而驱动社会发展。&/b&&/blockquote&&p&&br&&/p&&p&这就引出了开头模板。是老师教我们的,用着非常爽:&/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b384f7e1faba41a7b00594e3cdfaad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b384f7e1faba41a7b00594e3cdfaadf_r.jpg&&&/figure&&p&二、文章结构&/p&&p&&br&&/p&&p&议论文结构,是靠模板的。&b&这个模板不等于套作,套作是要被打压的。一个模板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对作文题目的看法有一个靠谱的容器装载。&/b&&/p&&p&&br&&/p&&p&老师说要写三段式,但其实还是太笼统。前面说了,&b&议论文的意义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表现为:引、议、联、结。其中 引 和 结 是前后的框,框住中间的 议论(分析问题)和 联系社会(解决问题)。&/b&&/p&&p&&br&&/p&&p&1.首先是分析问题,问题包含 &b&现象和本质 &/b&这两点都要在分析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接下来我谈到的两种写作模板,在分析问题的板块,都是围绕着 &b&现象和本质&/b& 进行的。这个在后面会仔细介绍。&br&&/p&&p&要养成这种思维——看到一篇作文材料,自然而然地,&b&去分析它的现象和其中的本质&/b&,这种思维非常重要——而且也不是很难。前面已经谈到过怎样去审题立意,那我们怎样把我们分析能力体现出来呢,用这个句式:&/p&&p&&br&&/p&&blockquote&林达曾言:“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它也许只露出一角。”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材料中学生对奖学金变成一块钱而发出 “不如不给”的评价(现象),而更要看到其背后犹如冰山之重的思想本质,那便是功利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毒害之重(本质)!&br&&/blockquote&&p&&br&&/p&&p&2. 另一点,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怎么写呢?简单,例如:&br&&/p&&p&&br&&/p&&blockquote&&b&反观当下,我们悲痛地看到&/b&,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横行于市,正危害着百姓的健康。&b&长此以往,将会&/b&使我们的社会陷入道德的低谷之中。&b&而挪威喜剧家易卜生曾说:“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b&因此,&b&我们应该&/b&扛起社会责任,从自己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心。&b&唯有如此,才能&/b&让道德之花芬芳我们的社会。&/blockquote&&p&&br&&/p&&p&那么,结构是什么?不良现象-指出后果-提出做法-美好愿景。说得再细一点:&/p&&p&&br&&/p&&blockquote&&b&反观当下,我们悲痛地看到,&/b&(现象)。&b&长此以往,&/b&(后果)。&b&而挪威喜剧家易卜生曾说:“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b&因此,&b&我们应该&/b&(做法)。&b&唯有如此,才能&/b&(美好愿景)。&/blockquote&&p&&br&&/p&&p&接下来,&b&&模板一&&/b&:&br&&/p&&p&模板一分七个自然段:
&/p&&blockquote&
&标题&&br&①引材+一句话议论+由此观之我认为+中心论点&br&②&b&(现象级)&/b&**是…,是…,是…(内驱力、凝练、核心、体现、升华、立身之本)&br&③引材+事例/分析+点观点&br&④&b&(本质级)&/b&**源于…,是…使得…(源于、促使、驱动)&br&⑤引材+事例/分析+点观点&br&⑥&b&反观当下,我们不幸地看到(现象)。名言。因此,我们应该(做法)。唯有如此,才能(美好愿景)。&/b&&br&⑦结尾。(简洁有力)&/blockquote&&p&&b&这个模版适用于对正面中心论点的赞美。&/b&&/p&&p&&b&例如:诚信、良心、环保、正义......&/b&&/p&&p&数字小标即段落数。其中:&/p&&blockquote&①-开头,负责引材和提出中心论点&br&②-提出分论点一(现象级)&br&说白了,就是通过审题立意,把作文题目最核心的一个点(称为现象级核心点)挖出来,然后说它的重要性。例如诚信,那么就是:诚信是个人乃至国家发展的立身之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凝练。&br&这一句话,就是第一个分论点。谈的是题目表面所透露出的主题。&br&③-分析证明分论点一是对的&br& 引材+事例/分析+点观点。&br&·首先是引材,这里的引材,和开头部分对作文题目的整体概括不一样,这里是有方向的引材,而方向,就是现象级核心点。也就是说,这里引材不用长不用全,只需要针对现象级核心点来引。例如:材料中教育者只看见孩子进步可贵,却看不见孩子保持优秀的可贵,究其原因,便是内心的奖惩标准有问题。(扯到奖惩标准)&br&·然后是事例/分析,意思是可以引用事例,也可以纯分析议论。&br&④-提出分论点二&br&这个是本质级的——“(本质级)**源于…,是…使得…(源于、促使、驱动)”,即发掘现象级核心点的本质。如:诚信源于内心的责任感,是对诺言与对他人的责任感,促使着诚信不断被保护并延续着。总之,要自己挖掘,挖现象级核心点的本质,并不唯一,却也并不非常好找。&br&&br&⑤-分析证明分论点二是对的。这个不用多说,和③一样。&br&&br&⑥-联系社会、解决问题(非常重要!非常重要!)&br&结构是:不良现象-指出后果-提出做法-美好愿景。说得再细一点:&br&&br&反观当下,我们悲痛地看到,(现象)。长此以往,(后果)。而挪威喜剧家易卜生曾说:“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因此,我们应该(做法)。唯有如此,才能(美好愿景)。&br&&br&⑦-结尾&/blockquote&&p&当然了,有时候不会那么顺利,也就是说拿到的作文题目是反面的。&/p&&p&那也没关系,就是用模板二:&/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8abda1159b1dfb2eef7ab_b.jp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486&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8abda1159b1dfb2eef7ab_r.jpg&&&/figure&&p&这个模版比较适用于分析反面中心点,分析时事所反映出来的负面问题。&br&这里要非常注意的是:②的分析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是我想出来的,几乎可以高逼格地分析任何问题,总之可以装得很有深度。&br&&br&&/p&&blockquote&&b&正如林达所说:“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它也许只露出一角。”&/b& 我们不仅要看到&b&(现象级)&/b&;更要看到其背后有如冰山之重的思想本质,那便是&b&(本质级)&/b&。&/blockquote&&p&&br&&/p&&p&这个模板是用来写题目是反面事例的作文的,那该怎么用呢?其实大部分跟模板一是一样的,只是有个别地方还要说明一下:&/p&&p&&br&&/p&&p&1. 自殁,即自己弄死自己。比如,功利主义。例:&/p&&p&&b&人,常常自殁于一颗过于功利主义的心。&/b&......(&b&后面的事例、分析和模板一样&/b&)&/p&&p&&br&&/p&&p&2. 第④段里面,是个转折,由前面的反面的内容,转到谈正面的内容,还是功利主义,例:&/p&&p&&b&倘若深思便不难发现,最终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是每个人对事业崇高的责任感,而不是功利主义的追求。&/b&&/p&&p&&br&&/p&&p&其他大体相同。&/p&&p&&br&&/p&&p&上面提供了两个模版,这两个模版分别适用于正面和反面的情况。在考场上,一般只要分析出题目所处的情况,按照模版来写,就能迅速的完成作文,给前面留出了较富裕的时间。&b&但有时候我们可以比较灵活的处理这两个模版,前提是对这两个模版都比较熟练了,我们就可以将两个模版组合起来,交换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写法。&/b&比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3fc4e1afc0b58f7c0bd42b57d521055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664&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3fc4e1afc0b58f7c0bd42b57d521055_r.jpg&&&/figure&&p&&br&&/p&&p&&br&&/p&&ul&&li&谈谈怎么积累事例:我的办法是看名人传记。&br&&/li&&/ul&&p&高三下一开学,我就和同学一起去书店挑传记,总结出来几条经验:&b&要挑中国人写的,要薄,挑四五本传记,包含古今中外男女各行各业的出名但又不腻的大人物。&/b&比如,董明珠,普京,马尔克斯,姚明......看完传记以后,就按照下列的各个点,把书里面的故事分类:&/p&&blockquote&“爱国、理想、坚持、战胜困难、乐观、热爱、想象力、童真、创新、个性、坚守本心、实践、忠诚、勤奋、成熟、勇敢、毅力、冷静、智慧、善良、不屈、团结、合作、牺牲精神、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治、敬业、友善”&/blockquote&&p&然后基本上每次考试都能用上。&/p&&p&以上说的老师,其实不是自己班的语文老师,而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水平真的很高,后来参加了2016广东高考语文阅卷的答案制定工作。&/p&&p&希望有帮助!&/p&&p&&br&&/p&&p&希望提高作文的同学:&/p&&p&欢迎加入「观澜作文」QQ群,与Guenlan交流作文。&/p&&p&群号码:&/p&
(本文2.0版本:《》) 欢迎关注公众号「观澜作文」,会持续分享最新版观澜作文法资料。一、绪言众所周知,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科有较大改动,在考试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大阅读从选考变成了两篇必考。这样就会压缩…
—————————————————————————&br&终于辗转回到家了,再更! ? —— &br&如果看上了哪个句子,赶快拿小本本记下~欢迎大家讨论,也欢迎大家点赞~~&br&&br&【常用且好用的句子:】&br&1.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br&(这一句超级好用,又是对比又是名句,而且适用的范围很广~)&br&&br&2.我绝不跪在地上,以显示刽子手们的高大!——北岛&br&(可用来写承受、坚强、意气、脊梁,傲骨)&br&&br&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br&(这一句古诗,说实话太长了,我一般都是只写前两三句而已,足够用了,因为后面我也背不下来?(o?凸o?))&br&&br&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br&(可用来奋斗,成功,艰苦~~)&br&&br&5.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借得此火,得度一生茫茫黑夜。——海子&br&(可用来理想,希望,反正“此火”可以借代挺多东西的)&br&&br&6.你是一树树的花开,你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br&&br&【名人常用撰写】&br&〖苏轼〗&br&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的少年意气风发,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中年稳重。苏轼——从曾经的傲世才子到淳朴真挚的文人,那是经历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艰苦,坦然行走,这是真正的成熟。&br&&br&〖李清照〗&br&青春梦好,却难抵乱世离愁。易安的黄花,在战乱的漂泊之中零落成泥;双溪的舴艋舟,亦在孤独的漂流之中渐行渐远。&br&&br&〖余秋雨〗&br&静坐寒窗苦读,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是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br&&br&〖王国维〗&br&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最终投水颐和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将倾之厦。&br&&br&还有柳永、纳兰容若、辛弃疾之类的,哪位童鞋有兴趣,我再打出来吧~累&br&&br&&br&〖一些适合开头的段:〗&br&1.&br&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也要青春作酒,梦作华裳,走一趟风花雪月;&br&即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也要醉斩长鲸,笑凌骇浪,来一场轰轰烈烈。&br&&br&2.&br&生活如海,倾听为舟,泛舟海上,方知海之广阔;&br&生活如山,倾听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雄伟;&br&生活如歌,倾听为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美妙;&br&(其实这种句子最棒了,把倾听改成相应的主题,比如倾听改成诚信、希望,都可以用上,哈哈哈哈哈哈,屡试不爽!)&br&&br&会过500赞么?期待~~ ?oo?!&br&&br&—————————————————————————&br&谢谢大家的赞,在各位童鞋的指出下,我更正一下一些错误。&br&&br&准备放假啦,回家翻翻笔记本,再贴出几句很常用的句子。呦~~~谢谢大家的赞呀,超开心!!&br&—————————————————————————&br&【以下为初始答案:】&br&&ul&&li&这一句,我几乎用在了整个高一高二的作文!气的老师私下找我,你能不能换点新的,看你这一句我都看腻了!&/li&&/ul&&ol&&li&&b&理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流沙河&/b&&br&&br&(理想可以换成希望、梦想……各种屡试不爽,哈哈哈~)&/li&&/ol&&ul&&li&到了高三,就想着换新花样了,然后,风格就变成了……&/li&&/ul&&ol&&li&&b&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b&(感谢大家提醒,更改一下(#^.^#))&/li&&li&&b&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林徽因 &/b&(经评论区童鞋的提醒,的确是林徽因写的句子。这个类似于用来形容陶渊明那种的吧,在某个考试的试卷中看到,就抄了下来)&/li&&li&&b&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孙中山
&/b&(这种句子经常作为题记,然后这篇作文只要不离题,分不会低到哪里去~~)&/li&&li&&b&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b&&/li&&li&&b&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尼采&/b&&/li&&li&&b&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b&&/li&&/ol&&p&(隔太久了,就几句记忆尤深的,高中经常在作文当中写题记,或者引用这些,所以记忆稍微深刻一点。等哪天回去翻翻高中笔记,兴许还能写出多几句)&/p&&ul&&li&嗯,然后是这几年大学的风格了,依然钟爱写题记,感觉字数可以凑得快,哈哈哈!&/li&&/ul&&ol&&li&&b&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b&&/li&&li&&b&山水靓丽得如同梦里的笑容,每条小路都清秀得像一句诗歌。&/b&&/li&&li&&b&愿你我可以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时间流浪,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大冰&/b&&/li&&li&&b&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七堇年&/b&&/li&&li&&b&姑娘轻轻放下梭子,声音像微风吹散骑士的梦想: &/b&&/li&&/ol&&p&&b&
我不能接收一个囚徒的敬意,&/b&&/p&&p&&b&
金钱和盛名是最可怕的牢房。 &/b&&/p&&p&6.&b&是骄傲、虚荣、嫉妒和报复,支撑你走到今天。你的成长依赖这些负能量,而非天生的善良!&/b&&/p&&p&&br&&/p&&p&以下是大一大二写的一些题记,太喜欢题记凑字数了,所以记住了一些句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a575e7f6eb48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a575e7f6eb48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9b0cab74ca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9b0cab74caa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03a2008bfd7ae07c585c4cdb93f386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03a2008bfd7ae07c585c4cdb93f386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d7c6edca6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d7c6edca60_r.jpg&&&/figure&&p&-------------------------------------------------------------------------------&/p&&p&大学的风格和高中的风格完全不同,有些大实话或者太负能量的话,在高考的作文中不宜出现。大学可以很文艺,可以很抨击,反正没人给你评60分还是36分╮(╯▽╰)╭。有多人赞了,再回去找找高中的笔记本,哈哈哈哈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p&
————————————————————————— 终于辗转回到家了,再更! ? ——
如果看上了哪个句子,赶快拿小本本记下~欢迎大家讨论,也欢迎大家点赞~~ 【常用且好用的句子:】 1.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
1.穷不过三代。这个穷不过三代是指穷到第三代就娶不起媳妇,没后代了。并不是穷人家会慢慢富裕起来。&br&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是断句的问题,以往的我们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这明显和孔子他老人家的思想不一样啊,所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r&3.无毒不丈夫。这个就是流传的原因了,原本是无度不丈夫,没有肚量就不是大老爷们。&br&4.刑不上大夫。这个上字其实是尊敬的意思,整句话意思为,刑法不应该因为对方是士大夫的身份就去尊敬他们,即人人平等。礼不下庶人同理。&br&&br&&br&就想到这么多了,以后想到再更。&br&&br&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很神奇的,表面上看来是邪恶压过正义,然而实际意义却是邪恶的一丈才能比得上正义的一尺,所以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是相反的,它是比喻正义必胜的。&br&&br&我滴天,没想到一个下午这么多赞。上边的几条部分还有歧义,更具体的请移步评论区。&br&再更几条评论区提出来的,感谢各位评论区的大佬,学到了很多。&br&&br&6.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中的 为 读二声,大意为修炼。整句话是说,人如果不努力修炼自己的品行道德的话,会遭到报应的。&br&&br&7.无奸不商。这句也是流传造成的误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粮商在给顾客装粮食的时候,往往会给顾客多装一些,在容器上堆出一座小山,用以展示自己做生意多么有良心。所以原话是“无尖不商”,只不过商人越来越锱铢必较了,慢慢的就成了无奸不商。&br&&br&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句被网络小说用烂了的话,大多表现天道多么多么无情,把万物生灵都当成草狗。实际上老子他老人家的这句话意思是,天地大道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对谁有所偏颇。&br&&br&哼哼,接下来更的这个你们肯定不知道,我上课刚学到的。&br&&br&8.蛛丝马迹。大家看到这个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疑问,蜘蛛丝和马的踪迹有什么联系,一个那么小,一个那么大,而这个成语明显是比喻细小的痕迹的。刚才听老师讲,这个马其实不是我们理解的骑的那个马,而是灶马,也叫灶马蟋,大概长下边这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ebae7adb02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ebae7adb027_r.jpg&&&/figure&体长有一厘米左右,跟蜘蛛差不多吧,这样就能解释通了。&br&&br&&br&最后悄咪咪的说一下,麻烦大家关注一下我的公众号:mtygrj.&br&求求你们了,真的麻烦大家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fc9e010f7e5e8945e77_b.jp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figure&
1.穷不过三代。这个穷不过三代是指穷到第三代就娶不起媳妇,没后代了。并不是穷人家会慢慢富裕起来。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是断句的问题,以往的我们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这明显和孔子他老人家的思想不一样啊,所以应该是,民可,使…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br&为什么?&br&因为读者个个不同啊。&br&是的。任何一个文本,当读者去阅读的时候,都必然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他从这个文本读出来的是符合自己已有经验和认识范围的内容。&br&这时,读者读到的内容和作者创作的内容有多大关系?&br&不准确地说,仅仅限于文本本身了。&br&&br&但生活在同一社会文化的人们,必然会拥有部分相同的经验和认知。&br&这使得文本能够被解读成为可能——通过那些共同的文化符码。&br&虽然每个人的解读都会差一点点。但对于共同符码的解读基本是一致的。&br&考试,针对的就是你对这些符码的掌握、发现、还原能力。&br&通俗点说,就是考试针对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内容,参考答案给出的也是比较通行的说法。而这些符码,在考试中就是结构、语言、主旨、形象等。&br&而实际评卷,尤其是高考评卷中,如果你的解读(答案)与参考答案并不符合,但确有道理,依然会给你分数。甚至,如果你的答案足够精彩,会被吸纳到参考答案中去。&br&那些0分答案,别说是抖机灵老师眼瞎什么的,完全是一点点都不沾边而且毫无道理啊!&br&&br&至于作家高考语文考很惨,这个问题……&br&一方面,语文考试是综合性的读写,社科论文,古文,古诗,散文小说,语言文字运用……这些,多少分?作文,多少分?六十分而已啊!也就是说其实只有这60分才是他们真正擅长的,何况对于一个习惯了洋洋洒洒上千言的所谓作家来说,完成一篇八百到一千字的结构完整的应试作文一样有难度。当然,如果有时间训练,他们肯定上手更快。&br&另一方面,作者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一塌糊涂,首先说明作者本身是很少有意识地作写作训练的,不信你对比下朱自清梁实秋等散文大家,几无闲笔,结构也很严谨。次之,关乎作者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影响很大也很隐秘。比如说,我的字里行间“但是”“虽然”等词语是很多的,但是我自己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但是当我意识到之后,我立即就发现这和我喜欢说理有关。每个人写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遣词用句,以及对于某些意象的取舍,往往是在潜意识层面完成的,你否认他存在不代表他真的不存在。&br&比如——&br&鱼的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表示了什么?&br&作者的确可以随手写,问题是他到底为什么要随手把这句话写进来?&br&为什么是鱼,不是其他物?&br&为什么是诡异的而不是神秘的或者其他的光?&br&弄清楚这些,才可以透过文字表面尽可能地接近作者真实的内心。&br&&br&平时你也可以持续观察一个人说话做事。&br&很好玩。&br&原理一样。&br&&br&束缚?&br&不是。&br&出格,要先入格。&br&创造,要先规矩。&br&阅读理解,就是些文学鉴赏的基本手段啊。&br&可是这些手段你离不了啊!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 因为读者个个不同啊。 是的。任何一个文本,当读者去阅读的时候,都必然对文本进行再创作。他从这个文本读出来的是符合自己已有经验和认识范围的内容。 这时,读者读到的内容和作者创作的内容有多大关系? 不准确…
the Solitary 孤独 &br&by Sara Teasdale 莎菈·黛西奈儿 &br&&br&My heart has grown rich with the passing of years, &br&I have less need now than when I was young &br&To share myself with every comer &br&Or shape my thoughts into words with my tongue. &br&&br&随着岁月的逝去, 我的内心越来越富足&br&和青年时候不同, 我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 &br&同每个新认识的朋友, 都一见如故, &br&或者一定要用语言把思想塑成具体形状 &br&&br&It is one to me that they come or go &br&If I have myself and the drive of my will, &br&And strength to climb on a summer night &br&And watch the stars swarm over the hill. &br&&br&他们来也好, 去也好, 在我看来是一回事&br&只要我能保有自我和坚强的意愿&br&只要我有力量,在夏日的夜晚爬上山去 &br&看星星成群涌过来, 在山的那一边&br&&br&Let them think I love them more than I do, &br&Let them think I care, though I &br&If it lifts their pride, what is it to me &br&Who am self-complete as a flower or a stone. &br&&br&随他们去相信,我爱他们, 爱得比实在还要多 &br&随他们去相信,我非常在乎, 虽然我一个人走 &br&假如能让他们得意, 对我又有什么关系 &br&只要我本身完整, 像一朵花或一块石头
the Solitary 孤独 by Sara Teasdale 莎菈·黛西奈儿 My heart has grown rich with the passing of years, I have less need now than when I was young To share myself with every comer Or shape my thoughts into words with my tongue. 随着岁月的逝…
&p&&b&&i&语文是可以考到130甚至140的,这无关天赋!!!&/i&&/b&&/p&&p&&b&&i&语文是可以考到130甚至140的,这无关天赋!!!&/i&&/b&&/p&&p&&b&&i&语文是可以考到130甚至140的,这无关天赋!!!&/i&&/b&&/p&&p&&br&&/p&&p&由于很多人询问作文,所以我就回答了有关作文的问题,从审题开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的回答在下面的链接:&/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a7fcc021fe19bbb979b0394_bh.jpg& class=&internal&&高考作文要怎么审题?&/a&&p&&b&本人湖北某重点高中(全国百强中学)语文老师,备课组长。曾参与八校联考语文试卷的出题工作,亲身加入高考改卷的大流。编过《黄冈密卷》,也出过《高考必刷题》,有关高考的作文书也出过几本。&/b&&/p&&p&&b&在学校带过各类班级,从平行班到特奥班,语文成绩基本都是同类班级的第一。八校联考时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平均分可以到120分以上,高考也相差无几。带过语文考过的最高分是147分。我们班学生们的作文平均分可以达到50分以上。&/b&&/p&&p&&b&所以,我作为一名在高中教育中磨练多年的“老”教师,我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p&&p&长文预警&/p&&p&------------------------------------------------------------------------------------------------------&/p&&p&&b&7.25更新
诗歌必须掌握的第二要点(提醒一下,我之前不小心删除了这个帖子,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收藏夹里没有这篇文章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我询问过后台,他们说只要再次收藏就没有问题。我由于才学知乎,经常出现手误,不知道如何操作,也请谅解一下)&/b&&/p&&p&首先,非常抱歉这次的更新,时间间隔有些久。&/p&&p&其次,非常感动有不少学生持之以恒地关注着老师的更新,也增加了我的责任感,任务还是很重的,我还要继续加油。老师也一定会不停催促自己,更加勤勉地努力,争取能让大家学到更多的东西。&/p&&p&好了,这次我们还是继续来说一说诗歌。&/p&&p&一说起诗歌,很多同学就会觉得烦恼和头疼,看到诗歌的题目更是无从下笔。面对学生这样的情况,我仔细做了归纳,发现这些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疑惑:&/p&&p&1、 完全读不懂诗歌。&/p&&p&2、 没有办法体会诗人的情感。&/p&&p&3、 自己所读的和诗歌本来的意思相差很远。&/p&&p&4、 就算是读懂了,但是下笔的时候,却没有办法总结出很好的词语概括。&/p&&p&其实,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涉及到两个方面:&/p&&p&&b&1、 不知道该怎么读诗歌,也不知道该读到诗歌的什么内容。&/b&&/p&&p&&b&2、 没有关于分析诗歌的基本常识。&/b&&/p&&p&随着现在高考题型的不断变化,一些学生面对诗歌题目更加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准备,该怎么样准备,没有一点儿头绪。诗歌成了望天收、靠运气的典型题型。&/p&&p&那么,我先来说一下如何准备。&/p&&p&其实,你大概不知道,对于出题老师来说,诗歌也很难出,原因是诗歌浩如烟海,很多经典诗歌已经被人出过,而想要找一篇便于鉴赏的也非常不容易。&/p&&p&老师说这话的意思是告诉你,诗歌确实非常繁多,而且内容所涉及的又是方方面面,想要靠过去的“死搞”(有部分初中直接背翻译),效果真的很小的。&/p&&p&那怎么办?&/p&&p&无从下手,是不是就不学了?&/p&&p&说实话,并不是无从下手,而是你不会积累。&/p&&p&那么,我就来说一说诗歌的积累。到底我们该如何做呢?&/p&&p&下面就请认真地体会一下老师所说的具体的步骤:&/p&&p&&b&1、 积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比如:杜鹃、大雁、蝉)&/b&&/p&&p&&b&2、 积累诗歌中常见的情感。&/b&&/p&&p&&b&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很多东西,你不能很生硬地去记,而应该理解地去记忆,通过感悟和联想,可以理解出这种诗歌常见的情感。(比如:看到诗中有关于“舟”“江”的描写,就知道这里面有羁旅漂泊之情,那么既然在漂泊,还有一种情感伴随其中,那就是思乡之情。所以所通过一些特殊的意象和词语,帮助我们理解情感。)&/b&&/p&&p&&b&3、 积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这个后文中会具体讲解)&/b&&/p&&p&&b&4、 积累诗歌中常见的语汇。(这个我上一次诗歌的更新已经列举出来)&/b&&/p&&p&&b&当你做到了这些积累,你就完成了老师所说的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b&&/p&&p&&b&——必须先读懂诗歌。&/b&&/p&&p&无论题型如何变化,读懂都是最低的要求。而且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围绕着诗歌本真的意思去出题,也是对老师最低的要求。&/p&&p&之前,我已经讲了该如何读诗,不知道你掌握了多少?在这里,老师来教你第二步骤,在知道如何读诗以后,你要知道你读到了什么。&/p&&p&那么,我们到底读到了什么,或者说我们该读到什么?&/p&&p&&b& 1、我们首先必须读到的是诗歌的感情基调。&/b&&/p&&p&你知道吗?很多诗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感情基调都是通过诗歌中一个字来表现。那这个字到底是什么字?有没有什么特征?&/p&&p&&b&这个字——一般由形容词构成,而且这个字是那种有明显情感体现的字。找出这个字,你理解诗歌的难度系数就降低了不少。(很多时候,我们就称这个字为诗眼)&/b&&/p&&p&但是你真的知道这个字吗?&/p&&p&下面老师用几首诗歌来举证:&/p&&p&(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p&&p&咏山泉&/p&&p&储光羲&/p&&p&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p&&p&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p&&p&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p&&p&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p&&p&这首诗非常的简单,当你读完,你第一感觉就已经判断出来有几个字能够表现诗歌的情感:一个是“清”、一个是“淡”。那么,这两个字又有相似之处,其实可以直接合起来理解为:清淡。&/p&&p&再多看几首诗歌,看看能不能一下子就把感情基调找出来。&/p&&p&试一试:(2014·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p&&p&早  发&/p&&p&罗 邺&/p&&p&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p&&p&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p&&p&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p&&p&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p&&p&这个诗歌能够统领全篇感情基调的那个字,你看出来了吗?&/p&&p&——孤。&/p&&p&现在的你,是不是认为,诗眼特别好找,感情基调也特别好确认了?&/p&&p&老师想说,看起来很简单的,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千万不要大意,还是要认真地分析诗歌。&/p&&p&那么,你能够找出下面这首诗歌地诗眼,并确定感情基调吗?&/p&&p&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p&&p&塞下曲&/p&&p&常 建&/p&&p&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p&&p&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p&&p&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p&&p&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p&&p&是“望”?&/p&&p&是“静”?&/p&&p&很多学生,第一反应是“望”,以为是“望”帝乡看到地情景。但这个刚好是错的,因为整首诗歌,最核心的内容是——和平。那个“望”字是回望的意思。&/p&&p&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这两句平述史实,为全诗做铺垫。&/p&&p&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静”字用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的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p&&p&所以这首诗的诗眼是——静!&/p&&p&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本诗的“诗眼”。&/p&&p&那么,再看看其他类型的诗歌,看你能够找出诗眼,并确定感情基调吗?&/p&&p&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p&&p&望蓟门&/p&&p&祖 咏&/p&&p&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p&&p&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p&&p&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p&&p&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p&&p&这首诗歌你要认真的读,读完以后,你发现了吗?&/p&&p&诗眼——惊&/p&&p&这首诗以“惊”为感情基调的。第一句写初至燕台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诗人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为猎猎军旗飘扬而惊。颈联写作者因汉军进攻时烽火连天,汉军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p&&p&&b&2、 我们要读出诗歌的意象,通过分析意象读到了诗歌到底写了什么。&/b&&/p&&p&首先,你知道什么是意象吗?&/p&&p&&b&简而言之,就是事物,但是这个事物可不是普通的事物,是带有一定情感的事物呢。&/b&&/p&&p&&b&有同学会说,一切诗歌都有情感,那岂不是诗歌中的事物都是意象了?&/b&&/p&&p&&b&这位同学,我想说,你理解得很正确,所以哦,诗歌中的事物一般都是意象。&/b&&/p&&p&例如:
天净沙 秋思&/p&&p&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p&&p&这是一首最典型的意象叠加的诗歌,有哪些意象呢?&/p&&p&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p&&p&那么,我们通过意象,知道诗歌到底写了什么呢?&/p&&p&前三小句,精心选取了九个能代表萧瑟秋天的典型意象,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p&&p&后两小句,通过“夕阳”“断肠人”等意象,抒写天涯游子独行寒秋的内心深处无尽的伤痛。&/p&&p&&b&那么,你知道了吗?意象是带有情感的事物,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分析出诗人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意象的原因&/b&。&/p&&p&下面,我们再看一篇诗歌来巩固一下对意象的理解:&/p&&p&(宋诗)送 春 王令 &/p&&p&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p&&p&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p&&p&这首诗歌有几个感情倾向很明显的意象:残花、子规——起码通过这几个意象,我们知道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不高昂。&/p&&p&那么这首诗歌写了什么:通过“残花、飞燕、东风”这几个意象,我们再联系题目可以知道写的是春天离去的情景。&/p&&p&再来看子规这个意象——这个意象很特别,为什么?因为半夜依旧啼叫不已,所以这个在古诗中通常是孤寂、哀愁的意象,却在本诗中是对一个美好事物执著不懈的追求的形象。——“不信东风唤不回”就表现了子规的决心。&/p&&p&所以,结合起来,可以得出——这首诗歌是写了送春,但是不舍春离去,愿用全力留春在的诗歌。&/p&&p&现在,你稍微能理解一点儿了吗?&/p&&p&那么,我就再告诉你一些常见的意象所带有的情感和象征意义。&/p&&p&⑴柳 &/p&&p&“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p&&p&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p&&p&⑵月亮 &/p&&p&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p&&p&⑶菊花 &/p&&p&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p&&p&⑷梅花 &/p&&p&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p&&p&⑸松 &/p&&p&坚贞、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p&&p&⑹莲 &/p&&p&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p&&p&⑺梧桐 &/p&&p&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p&&p&⑻杜鹃鸟 &/p&&p&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p&&p&⑼鹧鸪鸟 &/p&&p&旅途艰险的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o书江西造口壁》)等。 &/p&&p&⑽寒蝉 &/p&&p&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p&&p&⑾鸿雁 &/p&&p&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p&&p&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p&&p&⒀冰雪 &/p&&p&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p&&p&⒁草木 &/p&&p&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p&&p&⒂芳草 &/p&&p&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p&&p&⒃乌鸦 &/p&&p&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o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p&&p&⒄猿啼 &/p&&p&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p&&p&⒅羌笛 &/p&&p&凄切之感,如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p&&p&⒆水 &/p&&p&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p&&p&⒇鸿鹄 &/p&&p&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如“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感遇二首》柳宗元)&/p&&p&&b&3、 我们要读出诗歌的表现手法,只有了解清楚表现手法,才有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特征。(这个是诗歌分析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识哦)&/b&&/p&&p&其实,我们很多学生对手法只知道一个类型,就是修辞手法。其他的类型,完全没有概念,都是靠撞。&/p&&p&所以,学习手法,并不是乱七八糟地乱记,而是首先要梳理好类型。&/p&&p&表现手法,有哪些类型呢?我下面来给大家梳理一下:&/p&&p&㈠抒情手法 &/p&&p&⑴直抒胸臆 &/p&&p&⑵间接抒情 &/p&&p&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p&&p&㈡描写手法 &/p&&p&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p&&p&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br&&/p&&p&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p&&p&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br&&/p&&p&㈢修辞手法 &/p&&p&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p&&p&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p&&p&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p&&p&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p&&p&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p&&p&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p&&p&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p&&p&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p&&p&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p&&p&⑼反语,讽刺。 &/p&&p&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公子列传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