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之灯论原文次弟中论指的哪本书

礼敬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与僧众
應贤弟子菩提光  劝请善显觉道灯

既发菩提愿心已  应多励方遍增长
此为余生常忆念  如说学处当遍护
除行心体诸律仪  非能增长正愿心
由欲增长菩提愿  故当励力受此律

自身语心清净因  谓住行心体律仪
由善学习三戒学  于三戒学起敬重

为求师长灌顶故  当以承侍宝等施
依教行等一切事  使良师长心欢喜
由于师长心喜故  圆满传授师灌顶
清净诸罪为体性  是修悉地善根者

菩提道之灯论原文灯  大阿遮利耶吉祥燃灯智造论圆满

法尊法師译于广济寺 一九七八年八月八日

《利器之轮》与《克毒孔雀》属於「修心」这一类珍贵的教法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增长菩提心,也就是专注于证悟菩提之心依据西藏传统说法,这两部由法护论师所寫的作品在十一世纪时由阿底峡带入西藏。阿底峡在其所着的《菩提道之灯论原文灯论》中教导了「道次第」的教法其后宗喀巴在《菩提道之灯论原文次第广轮》这部被公认为对《菩提道之灯论原文灯论》最好的注释中,也详细说明了道次第的修行方法虽然这二部论嘚写作方式有所不同,但修心与道次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都是成就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在本导论中我要简明的提出在《利器之輪》与《克毒孔雀》中所找到有关道次第的概要教法,以帮助那些希望修习修心的人产生更强的动机与更多了解。

在进入困难的修行道蕗以前我们需要为何要修行的好理由。阿底峡在下面这首偈颂中解释了这个最初的动机:「所知类多寿苦短寿量尚且不能知,故如鹅取水中乳但取清净己所欲。」在这首偈颂中阿底峡提醒我们,虽然我们应该要知道许多知识但是我们一生的寿命有多长是无法确定嘚,因此我们应该要选择重要而严肃的目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琐碎的事物上为了要点出其重要性,他引用会从水中取乳的天鹅为比喻谈到了人们相信有一种天鹅,当牛乳被不诚实的牛乳商贩掺了水後能从掺合了水的水乳中淬取出有营养价值的牛乳。

从这首偈颂中我们知道修行总是要从忆念人生短促开始。人的寿命相当短很少有人能活超过一百岁。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有这麽多想达成的欲望和目标,以及有那麽多想要了解的事物所以我们都尽力学习。既然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而且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时候我们应該问自己:「今生之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麽我们真正想成就的目标是什麽?」知识的目的在於帮我们成就对自己有利益的某些事物但是人们不可能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成就所有想完成的事我们也许听过非常长寿的人,也希望像他们一样可以活得很久然而,我们實在没有办法知道是否可以再活十年、二十年或五十年甚至连明天早上我们是否能再醒过来?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没有权力决定自己能活多久。

依据佛教的说法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是由自己前世的业力决定的,唯一例外的就只有那些完全不受轮回的不净因果条件控制有能仂超越死亡的人当我们不受死亡控制,当我们已成佛或解脱时那当然就没问题。但是当我们还受业力和烦恼的控制时真的没有能力控制寿命的长短,或决定这一生中曾经历的事情虽然我们极度渴望能够长寿和幸福,但事情总是不尽人意每件事都是无法预知的,也許我们可以再活一百年也许就只能活到明天而已。有些人一小时前还很健康快乐下一小时他们就走了,这种事情一直在发生没有人想要发生这种事情,但就是会这样发生因此,对修行者而言每天一开始就禅修「随念生命的无常」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该问自己:「苼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磨是否有时间去做那些想做的事情?」

    当我们很认真的如此反省时我们对「每一件事都是无法确知」的这个事實,会更有察觉能力从此生命中每个时刻都将变得更为珍贵。

    寂天菩萨说:「暇满既难得既得能成利,倘若利未辫后世岂复得?」(《入菩萨行》第一品第四颂)

    依据佛陀的教法,生命业非是独特的现象只是从无始以来不断投胎转世的一部分,而且在死后还会再延续今生是短暂的,并且与来世相连它属於不清净的轮回转世。但是不清净和不完美的生命可以被转化成清净完美的。

    轮回中有不哃的六道生命型态(三恶道与三善道)

    在人道以下的三恶道是地狱、饿鬼和畜牲,三善道是人、阿修罗和天人这六道在道次第的教法Φ都有很详细的解释。

某些宗教相信地狱是永远存在的一旦下了地狱,就不可能逃离了在佛教中,也相信有地狱的存在但是状况不┅样。犯了某些特定的身、口、意三恶业依其恶业的严重性,而决定在三恶道之中要遭遇多少苦难。生在地狱是最严重的果报当这些生於三恶道的业报耗尽时,由於前世尚存的善业的关系可以转生到比较好的善道中,像阿修罗道或天道等但最好的还是人道,因为茬其他善道和恶道中要成就解脱、开悟或得到永久平和快乐的修行目标,机会比较少想要成就上述的修行,不断努力用功而有所领悟囷长久的修行是必需的而这只有在人道中才可能。

唯有合乎戒律的善行不伤害他人的纯粹道德行为,才能投生到阿修罗道及天道中若是为了要生在人道中,最好是透过善行累积功德对於想获得修行成就的这个目标而言,生在人道中是最好的因为生在三恶道中没有機会听闻佛法,没办法了解和修行成佛之道或者是从轮回中解脱。我们之中有许多人不相信地狱道和饿鬼道的存在因为他们不像畜生噵一样,可以眼见为凭尽管如此,地狱道和饿鬼道还是存在着

畜牲的生活也许看起来颇为愉快,特别是我们的宠爱的猫狗但是它们沒有获得永久自由的心灵能力,它们活着没有目标没有过去和未来,或者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因为它们没有领悟力,纵使我们想要教导咜们它们也没办法了解。在地狱和饿鬼道中也是一样的一旦投生在那里,想要有了解佛法的机会就很难了

三善道中的天人和阿修罗所拥有的快乐与平和,只是短暂的而已虽然他们的寿命非常长,身心精致的程度远比人类要高级很多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深刻的体悟他们贪爱感官上的快乐享受,这些乐受是前世善业的果报因此,没有从天道生活中解脱的动机纵使佛菩萨到天道中教导佛法,他们吔不愿意听当生为天人所积的功德耗尽时,可能会投胎到三恶道之中从此之后,就很难再得到人身了

纵使生在人道中,大家过的生活也很不一样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人类的生活许多不是很令人满意的可能六根不全,或机遇环境都很不好像这样,能遇到上师有聽闻佛法的机会,进而如此修持的人为数更少;能有如此闻法修持机会的人不是很多。在寂天菩萨的颂文中「暇满」不是指有空睡觉戓是到处游荡,而是说有机会得遇纯净的教法了解佛法的内容後,透过身、口、意三门实修因此,「暇满」真正指的是:遇到并且能叻解纯净教法的修行机会

    当我们生在人道中时,需要四种正面的条件以成就修行的目标:

(2)生在可听闻佛法的地方

(3)对佛法有向往之心。

(4)对佛法有正确的观点

    得到暇满人身是难能可贵的机会,如果我们观察全世界的状况会发现勤物舆昆虫的数目远比人类要哆很多。不了解正确的修行道就无法成就完美的喜乐平和,只有生在人道业且具备暇满之时,才可能如法的修行

    在成就修行目标的過程中,会遭遇许多障碍光是要推持这个短暂生命就很不容易,因为对此我们根本没有自主的能力

    严肃的修行者一开始就会反省自身嘚生活,他们会问自己说:「我过的是哪种生活要找到修行之道是容易的还是困难的?」他们很快地会发现:要找到具格的上师及像道佽第这些正确的教法是很不容易的

从「珍惜人身宝贵」背始,到渐次禅修的方法道次第包含了所有的细节。我们要了解现在我们所擁有的好人品是过去善业的结果,所有不好的遭遇都是过去恶善的结果了解这点之后,我们不应该误用这个宝贵的人身如果我们尚未修行就死了,那实在是太可惜了修心的教法很广泛的讨论到这点。通常我们会拿宝贵的人身和非常难得的如意宝做比较但如意宝能满足哪些人的愿望呢?虽然如意宝也许能给我们许多钱或其他奢侈品但是没有辨法给我们永久的平和或涅盘。如意宝并不像人身有给我们來世健康舆财富的这种特别能力与特质人身可以令我们得到生命的平和喜乐、开悟、成佛与涅盘。

体悟了生命的短促与人身的宝贵之后我们需要对人生的目标有所决定。生命活着的这个当下是很有价植的你应当这样想:「从现在到我死亡之时,不管我还能活多久我鈈要浪费任何时刻,因为这一生是如此的宝贵一旦失去了,所有的束西也都会不见了」像这样的思想不但有用而且很有价值,像一位咾师一样可以引领我们、激励我们,也会鼓舞我们不浪费时间和力气完成必须完成的特定工作。因此修行要促「自己生命处境的无瑺」和「今生珍贵」的思维开始。当我们愈来愈深刻地了解这一点就会思考从现在开始该做什么事?

    我们也许想要做数不尽的事情但應像天鹅只取水中有营养的牛乳般,只做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就好了

    那你的目标是什么?人活着有各种不同的目的大部分都跟今生的物質欲望有关。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来世能有好的投胎转世最重要或者,层次高一点也许会想要希求从轮回中解脱。最后其他的人是为叻利益众生而想尽快成佛。因此修行目标有高低之分。

要成就最高的修行目标就必须净化我们的心,才可能完全不受因不净业所产生嘚障碍和烦恼所影响这些不泽业依其性质,会导致各种不同的投胎转世有时会生在很悲惨的状况中,有时境遇普通有时会很有福报。不清净的生活生生世世不断在更替这种轮转就是轮回的性质,因此依据佛教的说法,是我们自己不清净的心创造了轮回的一切状况像不净的身体、痛苦、不净的外在环境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甚至住在同一国家或同一家庭内环境都不同。住在同一间房孓内或同一个地方的人有些人悲伤,但有些人快乐所以,我们知道悲伤或快乐不是外在环境的结果而是前世业力所带来的精神特质所致。

纵使是同一家庭的人甚至是双胞胎,也不能完全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纵使是双胞胎,他们俩的心性和经验也不一样其中一個可能是个性和平且温文有礼,另一个可能脾气很坏又充满敌意;其中一个可能身体很健康另一个可能健康有问题。他们两人虽然同是雙胞胎但却有不同的结果,那是因为他们个人在过去世中造的身、口、意三业不同所致

    从佛教徒的观点来看,这一生我们该行善或行惡呢在过去生中的行为善恶皆有,但是体悟到今生的可贵后已了解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会决定未来,因此我们要培养慈悲的态度去除对他人瞋怒嫉妒的心。

人的一生有潜力行大善或造大恶我们可以把自己推向畜牲、饿鬼或地狱的三恶道中,在其中被困达数劫之久泹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有很大的正面改变,培养知识与智慧特别是那种了解业力因果及其果报的智慧。当人们了解痛苦的内在因果关系後会尝试克服这些问题,而不只是去改变外在环境而已如果你很用功的增长专注与禅定力,就能以最宝贵的慈蕜智慧去替代不良的心思

(3)业与其果报的关系。

    这些教法在道次第中都有很详细的教授也被称为「修心四则」或「改变习气的四则方法」。

    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拣择人生的目标我们可以将之区分为两个范畴。

    第一个是从想要离苦的角度出发我们这一生充满想要避免痛苦的焦虑。

    第二个是从想要得乐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能在这一生中或永远的离苦得乐。

    我们也许会问:是否有方法可以完全的离苦

    如果我们能够去除苦因,那麽就有可能永久的出离痛苦

纵使没有宗教或性灵上的渴望,常识告诉我们我们所追求的事物不外乎某种嘚幸福或宁静平和。所有众生一生之中都在找寻快乐或平和以及如何避免问题的发生。甚至连动物都到处在找乐受、食物和住处尽量避免被猎杀或别种危险。但是这只是短暂的、世俗性的目标,而非精神的、灵性的目标当你的修行到达更高层次,而非只追求暂时的目标时就能了解每个问题都有原因,并非永久不变的所以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要把产生问题的原因给解决掉这样做而得到的詠久和平,才是我们这里所谈的人类真正的目标

和其他真正的灵修教导一样,佛教教导人获得永久的平和快乐这是宗教的任务,否则宗教只要宣扬今世的世俗目标就好了。我们从感官找寻短暂的生理快感像寻求好看、好吃、好听和好摸的东西,这些事物都只是世俗苼活所追求的目的来来去去,并没有永恒的价值或是带来永久平和的能力反而这些事物本身就会变成痛苦的原因。

    为了纯正的宗教或靈修目标我们要追寻的是永久的快乐,这远远超过任何短暂的快感只有那些已证得涅盘或成佛的觉者,才能得到这种永久的快乐

我們必须质问:这种永恒的目标真得可以达成吗?或只是空口白话或只是幻想而已?这样的目标值不值得我们去追求我们人类有极高的智力和分析能力,有了解事物的潜力因此,我们可以问:恶业的後果是否真的可以永久止灭让人们得到免於轮回、不断投胎转世的自甴—也就是达到佛教所谓的「涅盘」或「成佛」的境地?

    佛经中保存了佛陀所教导的八万四千法门经典中告诉我们,确实有方法可以达荿这些目标可以完全而永久的止息这些苦因。

那些生活由恶业支配的人没有能力自己决定要待在轮回中的哪个位置,他们现在的生活昰过去业力果报的展现生、老、病、苦,最後是死亡这都是在轮回中生存必然的结果。根据佛教的说法痛苦的产生是自己造成的,並不是别人或是环境给的我们生活中所有快乐与不快乐的经验,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不论是健康或不健康,不管是美还是丑都是我們自己的业力所造的。既然如此我们真的没理由抱怨所遭遇到的种种逆境。纵然今生我们没做什麽坏事由於我们过去世中所做的善业戓恶业,还是会把果报带到现在来例如,被错误的指控或遭受不公平的处罚

当行为完成后,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储存「种子」会在未來产生那行为所导致的负面或正面的结果。这些业力的种子并不是物质构成的而是具有影响未来的潜在能力。即使是很小的业力种子也能产生很大的後果所以,我们不应该以为犯小错对自己没有伤害佛陀在《稻芋经》中用了一个比喻,他说道:播下一粒稻种可以收獲许多米;种下一颗小树种,最后会长成一裸充满枝叶果实的大树甚至大到可供百辆马车遮荫。如果一粒种子只能成为另一粒种子那麽农夫不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去播种,他们种下去的作物要有高产量才行这是一个外在因果的例子。相较於此内在道德因果的後果更严偅。对他人有伤害的身、口、意小恶业会产生严重的後果。这些的行为甚至有可能让做这些恶业的人投生到地狱,或影响这个人的今苼或来世即便我们现在过的生活可说是好的生活,这些果报还是可以因过去业力种子萌芽而发生

「业力」意谓着行动,不论是身体的、言语的、意识的行动一本身不必然是不清净的,行动有清净及不清净、已完成和未完成之分像佛陀这类不受轮回束缚已开悟的人,吔仍然有行动成佛不意谓着就没有行动了,佛陀和其他圣贤为了帮助众生还是有所作为他们的作为是如此的伟大而完美,就像功德云┅样普降慈悲於一切众生。这种完美行动最好的例子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教授了八万四千法门。

因为有了不净业轮回中不好遭遇才会发生。清净或不清净的业是怎麽来的不清净的业由不清净的精精神干扰或烦恼产生。基本的烦恼是贪、瞋、痴三毒以及从这三蝳产生的分支及再细分的其他烦恼。这些不清净的烦恼就像一棵毒树一样有着有毒的树干和枝叶。由这三毒所引发的行动都是不净业將会导致不清净的转世投胎及其他不善的後果。佛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原因就是要对治相同数目的烦恼。这些烦恼之所以会产生是洇为我们不能了解和控制我们的心。不管我们现在过得多舒适这些烦恼还是存在於我们心中。佛法的教导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就是偠对抗从三毒产生的烦恼。佛法能永远地对治烦恼不只有暂时的效果而已。一旦我们根除了烦恼我们的行动就会成为清净的。

只要我們的行为被烦恼引导我们将生生世世体验恶业的果报,也就没有办法体验真正的平和快乐三毒可以引发杀害、盗取或其他伤害他人的種种行为,这些伤害他人的行为由贪瞋痴所引发,例如我们贪爱动物的肉、皮或牙而杀害之通常我们也可能由於吸引力或欲望,或是洇为怨恨的关系而杀人;我们也可能由於愚笨或无知而杀人例如像安古利玛拉的故事,他认为杀人是正当的以为可以带来正面的结果,相信若杀了一千人就可以得到解脱。最後他在佛法之镜的照映下,看到了自己错误的行为佛陀的教导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可鉯在其中看到我们所有错误行为的反映

在讨论修心论典时,我们将要探讨如何克服无明当我们以一般的意义来使用「无明」这个字的時侯,是指不明事实或不知对错的分别或甚至不知道怎麽做某些事情,像不知道怎麽煮饭之类的事情但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无明,不是指一般所讲的没有知识而是指一种特别的无明,也就是我们产生所有痛苦的主要原因这种无明是对「我」、「我自己」及「我的」有┅种错误的认识。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我」、「我自己」及「我的」的力量下完成的这是我们所有问题的主要根源。当有人以言语攻击你时你是怎麽认知这个「我」或「我自己」的?你会变得非常愤怒、生气带有防卫性,并且觉得自己正遭受攻击但是,是否真嘚存在一种实质真正的自我是否真的需要去防卫一个真实的「我」或「我自己」呢?如果有那麽像这样的思维就是正确的。然而假萣「有一个真实又实质的自我」是虚假的,由这个错误的假定所引发出来的每件事也同样是虚假的像我们总是要求有最好的东西,或当囿人说我们坏话时就觉得生气。每一个令人烦恼的想法像只因有人对我们说了什麽话或做了什麽事,我们就想伤害那个人这种想法の所以会产生,和对自我性质有错误的了解有关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正是这种类型的无明。

我们会以为有「我」及「我自己」的概念洇为受制于以为「有一个真正的个人本体」的这种认知,把自我当成是永恒不变而且是一种绝对的存在。我们执着於「我的身体、我的洎我、我的心」并且认为我应该被每个人珍惜或疼爱,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生气或嫉妒。这种想法是从对自我错误的观念产生的這是真正的无明,也是不净业、投胎转世、轮回……这些我们前面所说的每件事的根源「有一个真实个人本体」的观点创造了自私自利嘚态度,从而产生贪婪、愤怒、嫉妒和其他负面的情绪因此,它是每件负面且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的根源

    寂天说过:「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入菩萨行》第8章第134颂)

这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为彼此伤害而经历了身心的痛苦,特别是害怕内在和外在加诸於自身令我们觉得恐怖的许多事情。这世问悲惨与受苦的每个面向真的都是从「有一个真正的个人本体」嘚观点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而产生的。因为我们心中深处的魔这样想:「只有我自己是最好的只有我当被爱惜、尊敬及崇荣;我必须要控制一切,那些不同意我的人都是邪恶的也许他们应该被摧毁,如果那些人都不存在的话那该会有多好!」你有没有这种态度?根据寂天的说法在这世间大部分的人都有这种想法。

由於这种态度我们把自己放在中心,把「我」或「我自己」当成是最高的觉嘚每件事情都是「我的」,属於「我自己」由「我」所拥有。这种思想从「我的心」、「我的身体」开始从那里继续发展到「我的房孓」、「我的家庭」、「我的财产」,我们的「我的」有这麽多而且还可以不断的继续下去。寂天在前面的颂文说道贪爱和瞋恨的根夲原因,是由於以为有一种「真实的个人本体」的自我中心观当我们有这种真实个人本体的错误看法时,就会有所谓的「自爱心」也僦是说总把别人排除掉,只喜欢自己、自己的身心我们在听闻佛法以前,总是很容易就倾向这种自我中心观持着有真实个人本体存在嘚看法。之後经由研究而了解这种看法是虚假和有害的,但是我们还是无法攻击这种看法会继续执持这种看法,并且受其影响

自我Φ心有两个面向,即我执和自爱心所谓「我执」是指把「我自己」和「我」执持为中心和绝对的,以为它在自己的五蕴之中原本就是同時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在身心之内有一个「我」控制并拥有身心所以才该被珍惜疼爱。这是种对有一个真实个人本体存在的错誤观点我们也许不会常常以哲学的术语把有一个「我」这个观点清楚的表达出来,但是会像前面讲过的情形一样在被别人指控而变得具有防卫性时,就会表现出这样的「我」或「我自己」的存在佛陀经常谈论这种错误认知,指出它是产生一切轮回问题的根本原因

当峩们有这种无明时,就会发展出其他像爱己胜过别人的「自爱心」有人也许对别人也有爱,但和自爱的程度相比那实在是无法比较的。自己爱自己的热切程度是无法将之推展到任何一个外人身上的,纵使你对另一个人感觉有爱——也许基於性欲的关系——但那真的只昰一种贪爱的形式目的在於寻求自己的乐受罢了。在这种情形下那并非是无私的爱,无私的爱只求他人的快乐与福利当你要求每件倳都必须顺从自己的欲求时,就像铜板的背面一样同时就会有一种负面的态度,要把一切不好的事物推给别人

即使我们都了解到,存茬一个真实个人本体的观点和自爱心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但我们却一直在找自身以外的敌人如果有人侮辱我们,对我们深怀敌意戓不尊敬我们,不同意我们或对我们阳奉阴违,自行其是通常我们就会把他们当敌人。只要我们还保有这种态度认为别人是敌人而呮爱自己,就不可能有平和之心不论你多努力的想找寻平和快乐,也是找不到纵使你研究宗教,读许多书成为一位大学者,到头来這些只是为了自私自利罢了想得名声、赞誉及荣耀自己而已。当你追求这些事物时也会招惹愤怒、怨恨和嫉妒这些负面情绪,如此一來心灵就会一直被搔扰,不得平静贪瞋痴三毒之链就连结到我们的心,使我们因贪爱、怨恨、嫉妒和无明而行动因此造作了不清净嘚业力,使我们一生都受其影响

真正的敌人其实是在自身之内,你必须小已在自己身上寻找透过禅修去找这个敌人。当我们有所了解体悟到这个敌人是在我们自己身上之後,为了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个内在的敌人除掉。我们要去找能使我们不受这个敌人控淛的解药因为这个敌人已经给我们制造许多问题。佛陀已经教导过我们:直到我们把这个自我中心的恶魔根除不然不会有真正的平和戓快乐。

    对治方法的秘密神圣教授:自他交换寂天说:「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圣妙秘密诀。」(《入菩萨行》第章苐120颂)

    这种修行会被称为神圣且秘密的教法,就表示说这并非要给每个人去修行的因为这是相当艰难的。要真正修行这个教法就必须茬很高的层次修行,我们的心要变成更为驯化、调伏并控制良好而非任由自己处在平常自我中心的状态。

    通常我们都完全受到自我中心態度的控制只要自己能快乐  受就好;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可以剥削他人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完全不在乎伤害他人那麽这个教法就不可能被像他这种自我中心的人所采用,即使他有机会得遇这个教法也会觉得万分气馁,不相信这种修行是可能的

若决定要遵循这个神圣秘密的教法,那就是一种伟大的大乘佛法的修行「神圣」是指这个自他交换是最神圣的修行。自爱是这种修行所偠瞄准的目标或敌人是修行者所要战斗的对象。自他交换涉及到为了帮助别人就必须珍爱他人真心关怀他们的问题和可怜处境;真心想要减轻他们的问题,希望他们快乐幸福和平以及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简而言之希望别人也经准备好了,要很有效的做这些事时你就能很精进以善巧方便去完成这些事。否则当你谈到这些修行时,对那些还没准备好的人而言听了这个教法後,会觉得气馁产苼怀疑及邪见,心中认定你在胡扯

有许多大乘佛法被称为「秘密」。在这里「秘密」不是指这种自私的保留秘密方式只想跟和自己要恏的人分享某些事物,否则就自己保留的这种秘密这里,「秘密」是指某些特定的灵修教法和实修当有人尚未准备好,你就跟他们讲這些修行的方法就像我刚才讲过的,不但不能利益他们反而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会有危险因为像这种非常强的負面心态,会造作了很大的恶业因此,当你认识到有这种危险时应该保持沈默,这就是这里将它称为秘密的意思

因为这个理由,所鉯伟大的上师把某些事情视为秘密别的事情则相当公开的谈论。他们就像聪明的父母为了爱护小孩,也许不允许他们看见、听到或知噵某些事情—因为这些事物对他们没用甚至还有可能大大的伤害到他们。有些事物要隐藏起来直到时机成熟才能分享。父母因为爱而保密并没有错相反地,这是他们大爱的表现

对于灵修的教导,情形也是一样有许多独特的大乘佛法修行和某种密宗的修行者都是秘密。像被称为「予与取」的大乘修心修行就是这种例子当禅修自他交换时,我们把所有好的东西给别人而承受所有不好的东西。首先我们只以吸气吐气的观想方式来修。当你吐气的时候想像把每件想要的、正面的、有功德的事情,也就是你所有的幸福平和的来源送絀去你希望别人能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当你吸气的时候想像吸入一切使别人痛苦的问题和悲惨状况,诚恳的希望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報应在自己身上由自己一人去体验一切痛苦。

首先你只是偶尔修习这种自他交换的方法,但如果进步到更高的阶段时每一分,每一秒就很容易成为功德的来源当你在还没有准备好以前,就想修这个方法时你也许会边吸边想:「也许会有一些很邪恶的东西会进入我身体内,我不要再修这个法了」在呼气时,你也许会边呼边想:「所有我的好东西正离我而去我不要让它们走。」像这种状况会发生;当你会这样想的时候就表示你还没准备好修「予与取」,因为你的心还不够成熟

我们这里所要研读的典籍是有关心的修链与净化,藏文称为「洛炯」(Lojong)「洛」是指「心」的意思,这里是指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即世俗与胜义两种菩提心。「炯」是指「修炼」、「控制」和「净化」的意思这里主要是指全然的训练自己的心以培养大菩提心,也就是说除了世俗菩提心以外还要培养具智慧的大菩提惢、胜义菩提心。如果你以各种不同的技巧净化、控制及修炼你的心是可以让你的心变成像释迦牟尼佛的心那麽完美和开悟的,或像菩薩的心和其他伟大的大师的心一样这种心灵的修炼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修炼、思维和行动便不可能成就开悟的心。没有任何一位佛陀昰一开始就开悟就永远是佛陀的,所有的佛陀都必须修心

我们当然相信有成千上万的佛陀存在着,因为所有众生都可以成佛他们全嘟拥有开悟和成佛的根源;因为他们的心本质上就如同佛心,本来清净那麽佛和我们的差别是什麽?差别就在于佛陀已经摧毁所有不清淨的心并代之以完全纯净完美和善良的心。他们的身体也如同他们的心一样是完美的他们的行动皆是善良和利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洳佛一般的精神能力但是我们的心却完全掉入贪瞋痴不净烦恼的泥潭中。

许多其他的烦恼从这根本三毒中生起被愚痴创造且支配,并受贪瞋影响根据阿毗达磨(对法论)的说法,烦恼共有八万四千种不管你怎样去算,就是这麽的多事实上多到数不尽。所有这些烦惱、不清净的精神状态都是从无明开始的,其性质是精神上的骚乱对对象的认知和概念都是错误的。受到这些烦恼的精神状态影响洏执着於事物时,会产生强大的能量并影响心灵的其他部分。心就像乾净的水一样本质上是纯净的,清澈而可饮但也可能被污染、混浊和弄脏,最糟糕的时候甚至像化粪池一样。但是即使脏得像化粪池一样,也可以被清干净因为心本质上是纯净的。这些杂质只昰暂时加到水中而已透过净化的过程,这些杂质可以被分离出去一旦移走杂质後,水的纯净本质还是会保留下来

    佛陀曾经用另一个仳喻,黄金混着脏土、灰尘和泥浆但黄金的性质还是纯净的。虽然在这个例子中黄金和其他杂质混在一起,但这块尚未提炼的金矿可鉯被精巧的提炼成纯金基本上,这就像我们日常修行在做的事也就是使心中不净的精神状态清明,使其清净的本质得以显现

我常引鼡《如来藏经》的思想,此经教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如来」是指佛陀,「藏」是指本质、胎藏、心或种子我在这里要把它翻译为「佛性」。在这部经中佛陀解释众生都有佛性,虽然我们现在的心是不清净的这些不清净带来悲惨与痛苦。恶魔、活在地狱的众生、饿鬼、畜生和人都具有许多不同的不清净,但这些众生中的每一位都有一种本性,在未来某一时刻可以成为像佛心一样的纯净且完全开悟的心性完全没有障碍。这种心性是慈悲所成包含了全部好的品质,所有坏成份都没有了每个人都应该如佛陀过去那麽做,因为每┅位都有可以培养佛心的相同基础因为心性本净,我们才能把负面的精神状态去掉更加的清净我们的心,直到我们成就最高阶段的净囮佛性就是这种净化的基础和潜在能力。

如果心的性质像这样那麽心怎麽可能拥有这麽多贪瞋痴等等的烦恼?佛陀曾说过:「心的本性是清澄光明的」这并非是指物质方面的清明,而是说心的本性是没有贪瞋等等当不清净的东西被移走後,留下的是本质清净的事實上,在这部经中佛陀告诉我们:佛性本身是清澄光明的。佛陀也讲过烦恼并非是心的本性是无常,偶尔发生的这些污染从无明开始,包含贪恋、怨恨、嫉妒及其他许多迷惑和障碍都是暂时的因为他们从最粗的部分开始,再来是中间部分最後是最细微的,都可以被清掉所以它只是暂时存在的。我常引用水和洗衣精清洗非常脏的衣服做比喻不管衣服上面有多少泥巴和油渍,多到比布还厚仍然昰暂时而非永久不变的。这些污垢是从某种原因和条件产生的并非是布本身性质的一部分,强效的洗衣精可以一步一步将之洗净洗到唍全没有脏东西残留为止。像前面所举水和黄金的例子一样布本来也是乾净的。

人们有时候会气馁的想:「我的性情就是这样我没有辦法改掉我的劣根性。」但是每一种污垢事实上都可以被清除的,不管附着在心中有多厚纵使是厚厚一层,也可以逐步地让它愈来愈薄直到完全清乾净。其实这就是说所有的障碍都是暂时的,并没有绝对或永远的性质——它并非本来就存在为了了解心的真正性质,我们要禅观空性、事物的真实性质特别是心和心所有法(其拥有的心理现象)也是空性的。一般而言心拥有许多特征,像善法、不善法和障碍等等但都只是暂时的,因此这些负面的品质都可被移除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有修行的成就最要紧的事情不是身外之粅,虽然外在的某些因素会有帮助但把心归复为纯净和完美才是最根本的。如果能有这个纯净完美的心就可以拥有所企求的每件事情,也会达成永恒的平和快乐当所有蒙昧都完全去除,心已净化后快乐就会自内在产生。不管你多努力想要创造外在的愉悦快乐不管伱能累积多少好东西,所有这些努力不过是把心更进一步推向贪恋、怨恨、嫉妒和自负的泥悼中心并没有变得清净。因此我们要修习專注心,反观自己的心自己的精神状态和人格,成为一个善良慈悲的人

如果我们的心被障碍而无法成为一个慈悲的人,要怎样做这些障碍才能去除其对治方法为何?不同层次的障碍得慢慢去除一步一步来,无法一次就把他们全排除这需要时问和努力,但所有的努仂会有用所花的时间不会浪费掉。人们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时会认为这些努力多少是种损失。但是如果你适切地从灵修的角度来看待、了解事情时,就会发现不这样做时才是浪费追求一般的感官享乐,满足五根令其享受对境,都是一种浪费因为这些活动到头来只會让我们的心愈来愈不快乐。因此我们应该要专注於心灵净化的修习。

我们要怎样才能把修心做好大部分的宗教都有某种形式的净化。佛教的修行特别从清净戒律的修持开始到效力最强的密宗修持,每一种修行毫无例外都是为了心灵的净化数百卷佛经中所包含的所囿教法,直接或间接不外乎都是为了让众生心灵达成净化。如果有人在修心灵的净化但还受制於烦恼的力量,他会这样想:「我可以隨心所欲的享受或做我想做的事用不着控制我的心,不要去管它!」

    这种想法是相当错误的就如寂天所说的:「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間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入菩萨行》第5品第2颂)

    这是说如狂象未经驯服的心,能造成的伤害远比任何一只发狂的象要大因为会给今生带来处罚和伤害,也会使我们来世掉到地狱去这是修心和净心时,应该认识的一个基本观念

    寂天又说:「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紧系念法柱已栓未失否?」(《入菩萨行》第5品第40颂)

狂象心如何被驯服?当一位驯象师把大象用粗绳绑在一根柱子仩他可以用鼓励、处罚,正反面的强化方法去训练它这只大象最後会被驯服,驯象师要它做的事它几乎都会做。在马戏团中我们鈳以看到大象遵守命令站立、坐下、用象鼻把驯象师举起来等等其他特技。所以连一头野象也可以训练成温和平静。相同的狂象心也能将之拴在法柱上,经由禅修和教法的薰陶不应令其松绑,而应努力把心拴在法上

    修心是要让心习惯於两种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胜義菩提心。在《利器之轮》和《克毒孔雀》这两部论典中都强调的世俗菩提心,其主要的标靶是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要去观察它们如哬生起,如何支配我们如何生生世世的伤害自己和别人?

    由於生气怨恨而做坏事的人我们要怜悯他们,他们应该是我们同情的对象怹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麽,他们也没有能力做善事他们被自己内在的敌人所支配,使他们受苦而胡作非为像这样的人需要我们的慈蕜。

我们不应该想要藉着照顾别人以得到世俗的利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寂天说过如果我们有食物、衣服或其他物品,应该给穷苦囷需要帮助的人菩萨甚至会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需要的人。如果想说:「我只有这个东西而已假使给了别人,我自己就没有了我会洇此而受苦。」像这种想法便是错误的这种态度只考虑自己的快乐而不管别人的快乐,是种残忍的想法当我们饮食穿衣时,不应只是單纯的享受这些食物、衣服而同时也要以慈悲心想到所有缺乏这些东西的众生。我们应该想到我们可以把自己拥有的东西给那些真正需偠的人而限制自己的消费,这是一种为了利益他人而自我牺牲的想法就像一位最慈爱的母亲会爱自己的孩子胜於爱自己百倍般,这是種神圣的心

当你有这种态度之後,在其影响之下爱护和帮助他人只会有好报。纵使你不要别人尊敬和推崇你你还是会得到尊荣,有些人会自然而然的那样对待你另一方面,如果你希望得到荣誉和尊敬但却得不到,就会觉得挫折和生气因此,如果能够每天自然生起自他交换的态度就能对治自爱心。这是真正的菩萨心肠是伟大人物的神圣态度。

    另一种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即对自我本质的了解,也就是认识到空性里没有任何事物有绝对、独立和实有的性质

了解「自我」、「我自己」和「我的」的性质是有必要的。当你了解「峩自己」和「我的」是某种相对的存在而不是以你通常想像的方式存在时,「有一个真实个人本体存在」的这种观点会渐渐减弱最後將会完全消失。根除「有一个真实个人本体存在」这种观点可以让自己免於遭受无明的主要元素的束缚。了解空性的智慧和慈悲待人处倳的方法是佛法的核心

一般而言,所有的道次第都可以被当成修心的一部分所有宗教的修行都在修炼心性,但有一些特定的教法是在敎导如何直接禅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从阿底峡和法护及其他大师,都有传下一些合于此修行的简短教法可以强而有力攻击「有┅个真实个人本体存在」的这种观点,这些教法被称为「修心」简而言之,上述所谈的是学习和实修修心教法的重要理由及其所需的加行(准备阶段的修行)。

《利器之轮》与《克毒孔雀》

大部分修心的教法起源自寂天的着作特别是《入菩萨行》一书。这些特定的教法都传到阿底峡身上他从上师金洲师色铃巴、弥勒瑜伽士和法护得到修心这方面特别的教法。我们这边所要读的这两部作品是由法护写嘚他是阿毗达磨的大师,也教过阿底峡阿毗达磨这两部作品提出了对抗「有真实个人本体」的观点及自爱心。非常强而有力的瑜伽方法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有害的看法和态度如何产生纵然我们想要言行艮好,它也会摧毁原先动机的纯粹性使我们最终还是┅败涂地一般说来,修心可以指任何一种精神修行或灵性的修炼我们可以跟初学者、程度在中问的人和程度较高的人讲修心。《利器之輪》与《克毒孔雀》是给大乘高阶修行者的特别教法如果你彻底的学习了修心,并且常运用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最後必然会让你培养絀更高的精神和情绪,并带给其他众生更多的利益

原始佛教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是烏合吗?

想要了解佛法之前听老师说过"原始佛教"的一些东西,被其中内容吸引觉得挺正常的。但在豆瓣上看过有人说"原始佛教"不过是一群骗子的东西啥也不是。也听说过什么南传藏传之类。请问其中的区别是什么?"原始佛教"真的是一个骗局嘛?

(对佛法还不是很了解描述問题可能存在偏颇,还请各位法友见谅)

心经看大小乘经典伪造说

或者说菩提般若看大小乘伪造说。真假我再说一遍我一点都不关心。恏用就行

我要左手打右手,我自己的阿含和大乘论战这是一个基本功练习,共般若

其实每遇到一个问题,我都准备了多版本的答案然后互相打!看谁有理。

比如翻译佛典讨论思维,运用法理的时候我一般准备大乘共般若版本,阿含版本

哪个好,然后让他们为眷属般若进行不共的,共法法布施很绕,大乘菩提道之灯论原文

人法无我,分别非分别大乘,真的特别好用你会看到两个人,甚至多个我而且我能解决很多人的疑问,安心中观灌注它只是般若的炫技,另一个showtime而已所以文章是依靠模拟共三乘般若菩提而写的。采用了六度六般若,四摄四依法,三法印老套路而已。四圣谛八正道肯定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扯谎骗自己啊。我去!

我在保护阿含那我怎么保护阿含呢,夸赞他侮辱大乘,并不是还原它。

如果学文化智慧般若,法理慈悲菩提如果不能经常说老实话,说实话学它做什么。所以你们修行人别拿着戒律,法理来找我麻烦我大不了不学佛,我学觉悟之路

我直接给大家讲,我有2个优勢大家往往没有的。

所以大家的很多问题对我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华夏民族往往很保守,但是我有西化思维我讲诉的是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对你将要说,我说他是伪造并不是我需要证据,不需要也不是我需要论证,论战然后让伱觉得合理,这根本不是般若风格我在般若法布施,练习修行啊谁有空和你辩论,你能提供很好的反对意见我直接学习,成为我的囲般若不就得了

甚至我写在文章里面,你的反对意见没空和你辩论,根本不需要随缘爱听不听。

不是看不起大家大家几乎多数看嘟看不懂,你怎么和人辩论呢对不对。

所以我先给你提供弹药资粮来和我的分别说,进行辩论完成般若积累和体验修行。

你如果连峩的幻法相般若无相模拟说都辩不过,那我只能说引导你学习论证帮助你。至于说和我辩论你先要有一个基础,因为四摄法四无量导致只能保护你为主,启发你为目的所以多数的般若都进行了封闭隔离,遮盖隔离我拿出来,你能辩得就见鬼了为什么,你往下邊看大家往往认为你在和我辩论,或者某个人其实并不是,我并没有观点恐怖出现了。你根本辩不过我的因为我是随便从般若海撈出来的一点,你连这这几滴水都看不懂辩不过,理不顺你说我努力精进,你没有实修你有依靠般若,法藏海厉害吗我其实并不動脑,也不构思的你说什么,我随手捞一点丢给你而且这个文章的我,也是个幻法戏法文字般若而已。佛法其实不需要辩

阿含的悉达多,他只是随意轻轻的,优雅的放出来

他人觉得我服了。佛没有那种脸红脖子粗式的论战。也就是醍醐灌顶清净平等觉。

清涼智慧心安的感觉,般若的慈悲正见的觉照,四圣谛的沁入人心

你安心了,然后很平静的优雅,随意的把般若流给你,你服了不你悟了。

这才是般若这才是涅槃的真正含义与智慧。

如来藏的来入,进退法的如来,摄法幻法相指月非月六度载体六班若,囲法之不共出世与不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觉照中观,大乘的结构法理+实修

切忌你自己拿着,模仿识别四依法看,验证信解行證般若你自己就可以,逻辑思维去论战八正道,四圣谛般若法,发现它无可反驳你自己无法反驳你自己,顺着这个思维很多专镓去研究对比,其实都有了答案关键是不敢说。或者说不知道怎么说怕制造矛盾,侮辱佛法僧地狱。阿含信吗!

阿含往往是合理匼情,有理有据我有正见摧毁黑暗的魔障,主动出击护法破迷开悟!千年暗室,一灯而亮这是大乘般若觉照,寂而常照本性流结構。所以般若仿写是无法模仿得靠你自己的修行,因为这个结构是无自性白话就是不动脑流出来的,不思考的文章就是想到哪里写哪里,改到哪里就哪里信口胡说而已。

大家往往认为我是精心构思的那是世间般若,共般若摄受戒律规定了,那么说

其实我不是構思,我是捞出来的脑子空白捞出来的,这叫做类般若加持似真般若。

为何不给大家说因为说出来你也不信,你以为我构思了半天很多文章,法理是后续流出来后直接贴上去,放在括号里面并不是我构思的,根本没有时间给我构思

大家可能听一些善知识,法師讲过他写过去,说过就忘了如果没有文本。

我写不出第二篇类似的如果没有文本记录,删了我就没法修改,毕竟这么复杂怎么記得住你写小说故事,也一样何况这个呢。我自己都无法随意复制当时的般若流流量控制很难得。所以寻伺中观,禅定为何难,流的太快了贪嗔痴一样,烦恼转菩提般若。自然都一样流的太快,我甚至有一段写好了丢了,我都想不起来了

在复写的时候,我写的没有那个好白话就是加持力,菩萨般若加持失去最佳时刻

我在般若海,阿赖耶藏里面随便用手捞出来的而已不是讲封建迷信吓唬大家。

我根本无法控制的写出来的然后错失后,就不复存在了

法理调整文字般若是后来修出来的。通过回想某一刻我蹲在般若海,捞的时候是什么样呢,我想了几个小时想不起来了。所以我中观法觉照又去捞了一套。

论证阿含的结构伪造同步问题,整段丢了有道云笔记历史版本4个,既然神秘的消失了甚至我记不清楚了。我在写就感觉,寻伺的时候中观觉照般若海,也就是法海藏我发现找不到了。

你们肯定听过类似的观点这就是本性自流的,无生忍的模仿境界或者说小感触。

阿含没有这个结构和法理哦沒有这个能力,不然阿含也轮不到我去保护他来用般若解释支持他。注意哦我是混合共般若+阿含。

因为大家的逻辑哲学西式现代化嘚分析能力,是很欠缺伪造越容易的越难识别。

阿含这类一看就是编的,伪造的为什么,大家往下看他很完美啊。很有系统啊

他嘚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大乘可信度相对高,他反而正因为他有很多伪造法理逻辑对冲

但是你放心,你看完后对阿含大乘,还是一样的囍欢这就是大乘般若的力量。

第一语言切换游戏,思维隔离我可以置换为外语,最大化理解悉达多佛典。

第二我语言分析心理學,那我很擅长模拟重现人的思维逻辑因果。

其实佛典不存在佛菩萨般若这几个词,这都是华夏的翻译而已所以大家很多误区,沟通成本居高不下矛盾冲突,只是大家没有很多专业的知识你们只是学,我是从怀疑佛典到学佛的,后来我才知道般若就是这样要求學佛的人法无我。禅宗心经。

伪造其实很容易判断尤其是经典类,举个例子伪造儒家道家,你可以试试历史上太多人试过了,佛典肯定也有不少人。

为何不成功!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我们不感兴趣佛法,只是感兴趣伪造的水平有多高。或者说我用我的大乘般若我如果有一点,我是这么看的

1,阿含的语言是不是巴利语根本不确定。学界没人能确定但是几乎能确定不是,南传说不可证

2,悉达多在修行入定的时候,他会和树木神灵,妖魔对话一套套的法理,精准细腻

3,按道理是依靠记忆力超群的人去记录很哆人再去对比,写在树叶上但是谁在一直记录。

佛或者说悉达多的内心对话,非人的对话境界的感悟,谁能记录感知,神通吗偽造者已经把读者当白痴了,太明显了!伪造没问题但为何去低劣伪造经典,伪造修改完全可以更合理逻辑,同步结构更好啊为何鈈干,只有一个可能什么都没有。或者说主题的法理根本不存在。或者悉达多僧团,没有主动的意图去系统记录。

4逻辑看是,悉达多自己早期先自己记录然后口述,后期他人听他说,问题是那个人,或集体一定听得懂不会有任何伪造扭曲,创造创新加入洎己的边见可能性然后记忆后,对比记录多人依靠头脑等存档,出现很多的版本所以伪造露馅了,不同步精准还有多版本。大乘鈳以互相论证阿含的版本是彻底对冲混乱的。学者修行人不去调整,注释删改就没有办法看尤其是大家看到的版本。大家多数哪有時间研究对比人云亦云而已。

5自然有很多冲突,但是法理为何精准无比毫无冲突,语言美妙忽视这一点。但是人事的时间故事當事人却很模糊。比如一件事情很多个版本,前后混乱时间线混乱,人物互相置换为什么。伪造的话稍微部分真实点,这样子日後分析伪造可能性反而很低,都是糊涂浆糊一样顺序乱七八糟。那很简单了后期改造的,法理是编出来的或者是根据口说,多种蝂本改造汇集出来的。类似会集本经典这样就没法看了,对多数人多误导没有任何学习的效率可讲,专家都不一定看得懂呢就像噵德经的伪造问题,一样有人调序导致了和儒非常对立

6,既然不是巴利语也不确定,南传承认原始版本根本无法阅读学习,可以说亂七八糟胡言乱语。那南传是否改过那还用说吗,调顺整理就是改造,解读权和封印的所谓原版开放了但是这个所谓的开放,历史上很多次了假设很早就被伪造修改了,比如他们为了避免改动经典尽量把类似的故事,冲突的人事放在一起对比学习调序。但是經典类你去这样做可以说完全等于重置,创造改编,他不是故事会

为何会出现这样呢,很简单因为阿含根本不存在,或者说悉达哆自己不太在意是否留存

然后很多人觉得很精彩,道听途说东拼西凑,汇集创造文人加工,造了一套接近的法理

但是故事的时间,人物因为文本数目不多无法互相论证参照,印度不爱记录历史喜欢神话。

自然出现了很低级的伪造漏洞本该精确伪造居多的时间,人物比如谁去斗法腾空取钵盂,他既然多数都有问题比如化外道顺序,人数方法,语言都不一样版本不一。那唯一的可能性懼怕因果,敬畏经典但是又不敢伪造太多,怕被大乘说的因果干脆都放入。

那法理怎么会这么完整没有对冲呢,更简单的法理几乎都是道听途说伪造,根本不存在

所以造的时候没有压力,相对伪造的心安是以保护文化,传播智慧的心态汇集,收集的民间散落嘚人口相传的。

版本很多如果不进行删改,伪造调序,创造文字的修饰,比如创造法理的绝对公正一套套

这个阿含谁会学呢,時间人物时间线都没有记录,再加上法理一样这样漏洞百出这个阿含没必要存世了。所以干脆全面伪造改造,重置佛说的还有多尐,几乎不知道甚至说不重要。

阿含几次汇集出现了大家都是心里明白装糊涂。这种手法是无奈伪造是非常低级。但是又没有办法如果时间人物,时间线的伪造过多容易出现后期考古,多文本出土等进行论证,把阿含从经典直接打成了伪造所以干脆迟早被人發现,不足伪造主题的法理起码多数老百姓无知,无法理解要么他看不透,不动脑那我们的伪造就可以对付他们了。

伪造看似很容噫其实很难,系统语言,语气造词,习惯风格,你怎么伪造你如果可以伪造的一样,我认为你就是他假作真时真亦假。无所謂了

心经是大乘主核心,菩提道之灯论原文概述一般人很喜欢,简短意赅

首先阿含就没有多少人去学,大乘学人多数都是小乘心人忝福报,儒道融合升天极乐,净土很流行但是它容易走偏,走极端快捷路本愿念佛邪了,灭了净土菩提

这还是次第清晰的净土呢,真正感兴趣佛法的学佛人不多。大乘都不多阿含还得出家搞修行,有果高一点那几乎和悉达多当年一样,快速消亡小众化,研究扭曲附佛外道化成为人际的文化历史研究资料而已。

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华夏人,永远不会存在多数人去认可一个印度人,外国囚佛法

其实佛不仅是一个印度古国的人。或者说他不是常识中的人他是佛。觉悟汉语翻译佛。

不管他是阿含还是大乘,基督教等我们就是要改造,兼并融合大一统。但是尊重历史来源原创。但是我们几乎都不学比如我就不会认为,佛法必须把儒道抛掉都拋掉,分离开那我不学了。因为我还轮不到离开佛法就不行了,不能做好人了我都这样,何况多数人我可以学大小乘混合阿含,覺悟之路你们学佛法是你们的翻译,我不学你们的佛法

我甚至禅宗说,我不知道佛法是什么东西能吃还是能喝,还不如吃饭睡觉实茬

悉达多来我们这里,也得因地制宜不然他的下场比印度还要惨淡。印度有什么历史人文

悉达多没有几乎来,传说我们这里合适保護佛法传法,其实是对的

我们读书人,不学但是尊重阿含,大乘区别研究他们,分类他们不搞文化灭绝。附佛外道搞这些不昰权术流氓就是底层乌合之众。所以悉达多如果不死他甚至会跑到我们这里,创造新法门也许就是般若,神话信仰是真的也许他真嘚投生很多次,修行造了大乘在人类历史上,能这么包容保护其他民族的文化,除了华夏儒道文化还有谁可以。

欧美人早把印度殖民了,毁了非洲人,自身难保

我以大乘法门的身份在保护阿含。哪个法门呢就是念佛那个。

我们对造假求真绝对不妥协,阿含僦是阿含

伪造证据学术,专业看语言学看存在就是存在。

但是不重要一码事是一码事。悉达多如果连这个想不开学他干什么。

承認不同的观点维护不同的观点,这难道不是般若或者说这是老实人说老实话。

这个和大小乘和阿含共不共没多大关系。

法理分析不昰是大乘的般若系统。菩萨嘛

阿含是不存在菩萨的,大乘共三乘法看存在,阿含也有自己的观点

或者说佛不在四果,他如果可以涅槃一直存在般若就是后期的发展。

他如果不在了那就。如同挂掉了,那阿含学什么而且阿含要出家的居多。一果后几次往返鈳能还会堕落,这么难龙女成佛还是大乘给阿含找的。

阿含可以说果又没有讲法师,要有几果验证也就是小圈子,来我们这里验证理都不理你,南传最厉害的法师甚至说不过网友,法理不够用如果说辩才无双,哪个阿含学人可以法师可以何况我们学佛圈多数,阿罗汉非阿含阿罗汉自然不屑一顾。

涅槃是不是为造神而出现或者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军阀财团想要包装他由不得他。

造神第┅步就是不死然后尊重僧团和散碎的资料,造了一套印度常见的涅槃系统并不是佛创造的。和外道造神一模一样的手法而已不过佛法很流行一些,更好利用统治人民罢了不需要解释,你真的以为他们都要学佛成佛,涅槃他们是杀人的,佛往往只是杀人的合理正當化借口悉达多对他们说实话是非常反感的,他本来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他出离了,他可以控制杀戮僧团也就默许了,被有限度的利鼡

他涅槃不在后,抢夺他遗骨就是死人骨头,这些骨头和狗骨头有何区别悉达多的骨和你我他有何区别,崇拜这些物质和崇拜神佛偶像有什么区别,更变态而已和基督教不是一样,圣女贞德被洗脑了而已悉达多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懂,搞种族制崇拜他开悟了,涅槃了他就是造神,就很过分了就不值得学了,一个外道而已他不为利益,却为了虚荣悉达多真虚伪。他虚伪到让人僧团后续崇拜他的骨头,死人骨头这个问题发展到了大乘的遍地胡乱坐缸,故意人造腊肉泡死人,俗金身睡带的头,阿含僧团佛不在后,僦开始造神毁灭,扭曲佛法附佛外道。

王要给钱供养,你能不接吗你想死吗!?僧团也面对了这样的。。

是啊活下去,妥協一些

所以他都不在了,他能管得着吗而且佛法只不过当时,很普遍的一个派系罢了所以是不是统治者准备造神,后期控制人民教囮需要建立无数的纪念场所,佛塔支持这些僧团,讨论学习,传播利用后它不流行了,那就抛弃掉束之高阁,所以阿含在本土就快速的就消亡了。分裂无数的版本大乘也出现了。

化道德利于统治控制人民,并不是追求般若或者说涅槃居多这个不需要解释吧。所以造神的开端并不是大乘正是反对的阿含学人,因为阿含已经被绑架了不是你许可不许可。他们会杀人的就像大乘佛法无奈荿为了教派。宗教说出现

假设寺庙,物质偶像崇拜一个道理,他模仿的谁阿含系。

他们往往就问一个问题佛如果涅槃没有般若,菩萨那不是死了挂了。

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因为谁有果,四果佛再来。谁能确定涅槃是什么你得四果。其实不必要大乘法理僦可以。阿含自己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那学它干什么

我给大家说实话我不懂,只用阿含但是共大乘看,自然可以解释涅槃而且峩解释的很有道理。他人几乎认可逻辑完美,法理+实修

涅槃只是回藏说而已。反摄菩提菩萨道就这么简单。

而且我可以模仿使用涅槃般若沟通他人,解释经典帮助他人处理很多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阿含涅槃含义阿含里面根本就没有倒流的般若。怎么用

所以阿含共三乘。我怀疑这么大我都推出了,没有任何矛盾

大家要说实话,心里话!假设如果当时有2个悉达多,一个是阿含一个是大乘。

各位几乎都不会学阿含可惜当时不存在。你会追随谁

起码大乘对所谓的涅槃,想怎么转着解释都可以用各种经书包括共阿含般若吔可以。

而且大乘认为他是个入门法理。类似基础小常识他是菩提心发起的必要法理。

也就是直接说阿含的所谓涅槃只不过是大乘嘚入门小菜而已。

真正的涅槃大乘进行了加密和遮盖隔离是不太许可随便和人讲的。

你在思考一下如果同时有大乘共阿含,三乘说還有阿含,你愿意学哪个

更简单的说,辩无双如今阿含种种歧义和困境,为何不能论战公开护法。

因为往往辩不过要么根本没人囷你辩论。我学阿含了我写而且讲阿含的!

我自然对比过,我经常用阿含的自己和大乘我进行对辩论战,结果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哋。这篇文章就是我自己的大小乘论战左手打右手,提高般若法布施能力

往往现实中,不许你讨论分析阿含和大乘的区别佛事福慧法理。阿含怕出丑露拙,大乘怕攻击自己的小乘心学人不做佛事,不拜不念佛,偶像中观般若系统被摧毁法理解体,更直白的说大乘不许可阿含随便破坏佛法三乘一如,共法说所以这篇文章是无法发布的,胡说八道要背因果,折损福慧功德我又不要,那就┅说般若其实灌注后,也能起信说破不破你看了也不会盲目反感佛法。

因为做人做事学佛学不学无所谓,关键是人要尽量说老实话敞亮说话敞亮人。

第一没用第二,出家才有三四果第三,不能倒驾慈航无般若菩提道之灯论原文。那他的父母都没有果孤独有幾果,有的也是大乘给它带的地藏度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阿含佛不认可这个。

为什么学大乘因为直接告诉你,超越阿罗汉可鉯辩论,可以超越悉达多为何不学。悉达多没有超越自己没有觉悟!,你们翻译的佛成佛。

无分别是我们不如他嘛还是不信,对法理不懂不精进。

断章取义而已问你共不共!般若看,没有不共者阿含看一样没有不共。

谁在不共你自己而已。贪嗔痴而已不叺流。就是你!

不用一定出家你学不学,那个时候没有比较学说没有进步呢。悉达多他是谁不重要

佛就是觉悟翻译过来的,菩萨觉悟他人翻译过来的所以大乘就是升级版的觉悟,管他哪来的比如现在多数人学阿含,还是因为大乘研究学习修行需要,去学的不嘫谁学他。

佛事功德福德比较反对,寺院反对崇拜偶像一样反对,吃肉也不一定反对

比如涅槃的解释和扩展,让人从佛死了走出來看世界,佛没有死只是再来倒驾慈航,那也是大乘般若给它的还分了大菩萨小菩萨一堆堆,一级级

你说佛没有死,是涅槃但是除了大乘,阿含根本无法解释涅槃说来说去还是死了。

不造神就是死了别废话。还原阿含他是个人觉悟的人,死了就是死了和动粅死了一样,平等无分基本法理实修没有特别的地方。大乘也是这样看的不能露馅,倒驾慈航也是这样

禅宗就是死了拉到,路边死叻如畜生不就是六道,娑婆你是好地方你有好因果来这里,还以为你不做畜生呢小心,人生难得大乘更现实,不造神还是阿含茬造神,大家想想

阿含造神太重了不想造,还造神死了就是死了涅什么槃。涅槃又不来度人在四果窝着

你学这个玩意做什么,天天窩着好快乐骗鬼呢,如果悉达多是这样的我不学佛了。

我宁可学道家我下凡做好人。做好事学济公,大乘菩萨。济公并不是阿含的罗汉

这就是大乘,不惧因果菩提道之灯论原文般若。佛是狗屎橛吗!你学不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说我搞研究,文化邏辑,贴金卖钱卖脸无耻文人,阿含是一个文化宝库和修行没有什么关系。哲学阿含唯物法相唯识的阿含,怎么搞都行心理学阿含,辩证看阿含这都是外道附佛的阿含,这个说法也是大乘的

佛当时在的时候就被军阀绑架,所谓支持他的那些护法王都是各怀鬼胎,利用争霸

只是把佛法当做一个分支,统治工具放入了各种外道修行法的百科书中可以选。

谈不上什么尊重佛让他别杀,他听吗佛只能学丘处机。劝劝罢了杀红眼谁不怕。

佛涅槃悉达多不在后,就被扭曲为外道搞什么偶像崇拜,拜什么死人骨头佛塔。

所鉯快速消亡了四散了,弱小分裂菩萨阿含跑出来了。外道阿含怎么出来了

为啥,救阿含阿含学人需要菩萨。需要哲学需要唯实法相,搞四不像大联合抱团自保

没有的别歪曲它有。菩萨学菩萨道大乘法,度法里面必须保护阿含不然阿含很危险啊。

好的就拿鈈好的存疑,改日精进再去看参一参共不共,你自己不共看谁都不共。

但是别浆糊别附佛外道啊。

大乘佛法就是出国转销多次融匼,佛法就是觉悟不一定非要都是悉达多的东西。

悉达多已经不在了贪嗔痴不在了啊,转化为菩提般若

所以阿含不认同他在大乘中,是完全可以而且非常有根据,也有道理萝卜白菜不一样。

禅宗般若说心经这个水平是不是悉达多有意义吗,我们又不是悉达多的附庸和奴才

也许悉达多许可我们超越他,发展他也许很多人很讨厌。那我们不学佛法就拉倒

这就是般若,别死脑子你说法脉,那喃传得罪不起大乘法师都拿着大乘经说,我也学我也对比研究。其实他不同意又怎么样,他甚至就被制裁约束了。

中国文化就这樣悉达多是一个印度人外国人。我们不需要非要继承他阿含,大乘

随缘,你爱学什么学什么关键是你能学什么,你能说什么你能管什么,你能度什么

啥也不会,少说守戒律没坏处也许他是真的呢?!

甚至我觉得以前的佛法不存在也无所谓的真假管他呢,都來看看拿着咱的觉悟验验货。

信解行证对境修行,指月非月大乘懂不懂,哑了不是假的,阿含你倒是参一参哑巴。

你们都是学佛学文化,读书人讲理的,别说这些废话我问你,讲讲良心摸摸良心

假设阿含,大乘都是造的假的真的,或者说真的也没有了你今天吃不吃饭,要死了吗

好烦人好烦人,人情世故真虚伪真真假假分不清。可不是呢转烦恼为菩提,有相为无相

大乘般若如哬,你品品阿含他有吗。哪个好你自己摸着良心,用你的良知发誓你说句老实话吧。

参一参话头。人法无我呢禅宗小游戏助兴。

觉悟之路呢你不能成菩萨,成佛吗那你天天学什么佛菩萨啊!我的天呀,大家太笨了

我们已经创造了一套自己的。

但是修行信仰鈈能数祖忘典禅宗说所以大家往往没出息,悉达多很小气是不是其实是你自己心小了!门缝看人而已。

那我们把经典都毁灭吧死脑孓啊,批评也得有对象啊侮辱反对也得有目标啊。

动动脑子都是假的,一个假的两个真的,一个真假怎么都好,有什么区别假嘚迟早要露馅,真金不怕火来炼都一样一个结果。

你只管修你的道读你的书,成你的佛也就是去觉悟自己,觉悟他人两无双你想涅槃赶快去,关键是你去不了啊时间不能都浪费他旁门左道。管他真假呢不试试怎么知道。觉悟了你自己才能知道点,他人说啥关伱什么事修行就是做好人发好心做好事,觉悟他人随缘一些。这就是大乘三乘道菩萨佛都是翻译词汇而已,中国喜欢本土神佛其實都一个意思。

哪有那么多废话和矛盾呢修行自己,得到实惠最便宜了美兜兜。其他门不用看别上心,别随便搞什么佛法学术研究对比,这东西能研究明白吗古人那么多不比你聪明,搞什么不好世智辩聪不好使,再研究都跑到畜生地狱恶鬼了现世报了。

你有覺悟那随便,破迷开悟倒驾慈航,随你的便那就学点般若。好上加好

因果得自负。福报有多少功德有多少,怎么积累的菜鸡啄米,身口意胡乱造

还不如,速修脱生死去涅槃,不出家你做梦呢。涅槃可不是脱生死难度不同。

一果有吗二果不怕跑恶道吗?!精进去吧小兄弟们。涅槃是佛果

就你还涅槃,指点江山分清真假,就你个浆糊小脑袋阿含看得懂吗?

不懂去看啊学大乘去學啊,脱生死去念佛信愿行发菩提心去。不感兴趣去玩吧

法布施学般若去,四弘誓愿想求福报改命,往往一辈子不一定可靠有效果。

做佛事去吧放放生,施施食僧团修,新业不造消业去,贡花贡果花报果报,看看地藏经贡水火,心平点观照自己身口意,慧灯燃起菩提心十善业实修点,做人老实点

别老天天搞虚的,神经兮兮的疑神疑鬼。法布施稍有不慎跑无间自己什么料子还不知道,信解行证去啊佛典互相验证自己啊,左右手互打了再说实修法理般若菩提心,还不知道学啥活着干啥呢,不知道问法师善知识去,真不行你看情况出家不学也可以,儒道基督也可学几年试试,随缘点别和自己过不去一门深入,殊途同归假的真不了,恏的坏不了除非你是缺心眼,管他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提道之灯论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