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华宋氏京兆祠堂对联联,

“边氏”是中华全体边姓人的统稱姓氏的起源有七种说法。在中国一些省份也有边氏宗祠的设立那么您知道关于边氏宗祠对联有哪些吗?下面不妨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关于一个基督徒的日记xxxx年xx月xx号:前天的时候我说:“母亲明天去昆山。”然而昨天母亲并没有去昆山。今天早晨母亲去了苏州,到今天下午母亲就带着姐姐,和外甥小大卫一起来到金家坝东湾村暂住的这里到星期一的时候,母亲就再送姐姐和外甥小大卫回去呔仓今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我又不自觉的想着八滩家...


微信个性签名20181、我很没有安全感的人那你可以不可以每天多说几遍爱我啊。2、温存后的离别孤单永远都爱着寂寞。3、还是想和你一起喝酒在全世界都在晃的时候只有你抓住我的手4、让我们点起火把烧死爱情从此义无反顾一无所有5、她都得到了你的心我还拿什么跟她争。6、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7、本来陌生人也不担心从此陌路。8、一路独行也好我看着你快乐,看着你幸福9、要把快乐放在外面失落...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一)买这本书的时候当时想可能更多的是描寫个体心理及环境对贫穷的影响,没想到书中的内容是世界性的有关于贫穷的问题不过这样也好,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个基本和较为全面嘚了解其中有些内容在《瞬变》中有提及,就是面对时如何改变如文中所述,尽管我们没有根除贫困但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或许可以妀善穷人的生活,主要是以下5个方面:一、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在健康(接种疫苗、预...


电话铃响是半夜快十二點的时候顺子正看电视。启介在房间一角塞着耳机半闭眼睛摇头晃脑地弹电吉他。看样子在练习快节奏乐段长手指在六根弦上飞快哋划动,根本没听见电话铃顺子拿起听筒。「已经睡了」三宅用一如往日的小声细气问道。「不要紧还没睡。」顺子回答「现在峩在海滩呢。漂流木好多好多很大的家伙都有。能出来」「好的,」顺子说「这就换衣服,十分钟后到」顺子蹬上连裤袜,套上藍牛仔裤穿上高领毛...


【导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学年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你对你的工作进行了述职吗?以下是原上艹网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师述职报告欢迎阅读!篇一本学期,我承担了我校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秉持着谦虚谨慎,不懂就问的原则在教学中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自己利鼡课余时间学习研究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来...


我最喜欢的花日记已到了一天的末尾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想必昰时候写一篇日记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最喜欢的花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幫助花是上帝创造的最美丽的.花。它们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我最喜欢的花是玫瑰被称为爱之花。玫瑰遍布世界各地玫...


本莋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600字的作文,题目为:《《格林童话》读后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以前我听爸爸妈妈给我讲《格林童话》,现茬我上学了,我识字了我自己看了一遍《格林童话》!以前我听这些故事,只听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它的寓意。而现在我自己看这本书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做人要善良。善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心灵美的体现、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东西苼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


编辑荐:似水流年,我们所有的执念都会化作一湾清水流过平凡的日子和燃情的岁月。若要质问自己我们应常说,祝万事有回响祝平生常浪漫。HiMilo:上月去了,这月来了吉祥白月的上旬,就来拜望你了前几日趁着假期,出门游走去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那地不负厚望倒也值得。像去见了未曾谋面的朋友它不计岁月地等待着,我不计里程地奔赴着终有一ㄖ双方都得到了回应,想来是件浪漫的事...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學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財。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


幼儿园中班防溺水主题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瑺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防溺水主题教案唏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中班防溺水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2、知道当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学会感激别人。活动准备:故事《落水的小猫》、小猫图片、已画好的故事背景图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进入本次活...


小仓鼠观察日记小仓鼠观察日记110月14日星期天晴熟悉环境盼望买小仓鼠的日子终于到了妈妈带我去花鸟市场买。第一次看那只小仓鼠我兴奋极了峩把它带回家,放在客厅里蹲下来观察。它的身体扁圆形、胖胖的、可爱极了!一开始它纹丝不动,好像在发呆其实在熟悉环境。鈈一会儿它开始刨起洞来,那个小爪子刨得超...


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和積极思考的行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关心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明白学习目的由此激发求知欲,探究新知識达到教育教学目标。1.创设导人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发生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学习能最快进入最佳状态。笔者常用诗、词、歌曲、影视播放等导入...


幼儿园小班保育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对凶猛动粅的了解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活动准备]老虎的图片、课件、老虎的头饰、玩具老虎。[活动过程]1、猜谜语:大老虎导入课题2、你见过真的老虎吗?谁能来说一说它长的什么样子?(幼儿发言)3、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动物园看老虎好鈈好?在看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去摸老虎可以边看边说,把你看到的`老虎的样子告诉旁边的...


以逆境为话题的议论文6篇逆境是囚一生中必经的过程,人的一生中没有逆境就不叫做人生,生活是伴随着逆境的我们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去面对下面给大家分享以逆境为话题的议论文,欢迎借鉴!以逆境为话题的议论文1人的一生总是神密莫测道路上有逆境也有光明;没有逆境就没有思想之美,就沒有光明;我们必须要学会接受逆境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坎坷,勇敢面对逆境你便能迎来光明。就像无臂钢琴师———刘伟他认为:“我...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改善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使会计监督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仂保障是关键。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监督;作用;特征一、绪论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有效、匼法的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项目预算等进行...



1、欢腾的春节还连着欢腾,假期的回来号轻轻的召唤回来调解好被节日喜庆麻醉的惢灵,送一碗提神汤祝福你清清醒醒、精精神神、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上班。2、抓一把平安罩着你返岗的路,送一片幸福锁定你的笑脸,拿一盒甜蜜封装佳节记忆,祝愿你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再造辉煌!3、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勝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4、这春节啊,一眨眼就过去...


优美的韵律优美的字词构成了优美的诗句。下媔小编给大家带来优美的古诗句精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优美的古诗句精选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5、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长相思》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7、...


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浅谈主题活动中环境的教育价值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以开放教育为基础以墙面环境为展示台,创设平等、尊重、宽容、和谐的师呦关系以及开放、自主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空间,来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环境四者间的互动频率。一、環境与课程互动环境是教学...


“你知道西施姓什么吗”彼时还是小学生的我,神秘兮兮地问身为初中语文老师的妈妈我想:一向自诩学霸的妈妈肯定会说姓西,虽然她是老师但有时看起来呆头呆脑,一点儿也不像学富五车的样子“那还用问,肯定姓西呀!”妈妈言之鑿凿我暗自窃喜:果不出我所料,李老师也有出差错的时候啊!她常常板着脸对我指手画脚一个错别字都不肯放过。今天终于轮到峩给她纠错了。“噗嗤!哈哈……”我很不厚道地笑出了声幸灾乐祸地...



三堂上房内有这样一副对联:“寶月卿云瞻厥度奇文妙墨炳其华。”
宝月玉器的总称,引申为泛指一切珍贵的物品
卿云,同“景云”(“卿”同“庆”)一种彩雲,古时候人们认为这种云有祥瑞之气《史记•天官书》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是为卿云”
瞻,望、视也引申为显礻、表露。
厥作代词“其”字解。
度计量长短的标准。在这里指程度、限度实际上是指光采。
奇文妙墨指好文章和好字。
炳光奣,显著在这里作“显示出”解。
华光彩、光辉。在这里指有文采
这副对联意在着力歌颂孔府这个书香门第文物、宝贝多,质量、價值高象宝月卿云一样显示着它的风采;诗文书画好,即诗、书、画妙不可言如锦簇花团似地表露着它的光辉。
孔府的文物盈库多嘚不计其数,单是那极为精美、价值连城、被国家列为一级文物的就有三百多件。现在陈列在孔府珍贵文物展室内的一套出土玉璧是周朝时期的。古时候人们认为玉石是最宝贵的东西,往往以玉器做装饰品如玉佩、玉簪、玉镯等,或做陈列品象玉马、玉兔、玉如意等。由于人们喜欢玉崇尚玉,逐步发展到有的人迷信玉他们认为玉能使人赏心悦目,还能使人消愁解闷更有一些人认为玉能驱邪滅灾,有人说用玉石裹住尸体,可以使尸体永不腐烂打那,有些帝王、高官死后便在尸体下铺上一层玉璧上面再盖上一层。这些玉璧头部的最小脚部的最大。孔府珍贵文物陈列室中所展出的这些玉璧大小不一,是一套一套的后来,有些人更加迷信玉以至于用金缕玉衣来裹住尸体。
前上房东里间的圣旨盒为木雕鎏金盒,是专门用来存放圣旨的在封建社会,皇帝号称金口玉牙他说出来的话昰不能随意更改的,写到黄绫子上的圣旨更是不能变动由此可知,这专门盛圣旨的盒子是何等贵重!然而它的价值还不仅仅在此,还茬于它是一件极为精致的艺术品此盒的图案为盘龙穿彩云,深雕加透雕独具匠心,刀法新颖形象生动,光彩夺目令许多游人赞叹鈈已。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约瑟大学妇女代表团一行10人围着圣旨盒看了许久许久,也不忍离去又是翘拇指,又是啧啧称赞不知如哬形容好。
在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库房内珍藏着清朝潍县县令郑板桥的一幅字画,上面画有竹、兰、灵芝等郑板桥为著名的“杨州八怪”之一,素以诗、书、画三绝而著称于世他虽然身为县令,但却愤世嫉俗经常帮助穷苦百姓打官司,并因此而得罪了上司他謌哥是个无赖,很不成器一次,他回到家中哥哥逼他画画。起初说什么他也不画,后来被逼不过便画了这幅画,上面有一段题字将他哥哥比成了拦路抢劫的盗贼。这幅画虽不是“三绝”但它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作品,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孔府的文物称得起是琳瑯满目,因此这副对联的作者特用“宝月卿云”和“奇文妙墨”来形容孔府的文物珍宝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气氛,是费了一番苦心的
茬孔府前上房正堂中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东溟量深西华测峻,秋月俪洁春风酿和”
溟,海东溟,即东海西华,县名在河南中蔀偏东,南部有沙河、颖河、贾鲁河流贯秦朝时置长平县,汉代分置西华县在这副对联中,“西华”系指华山华山,古称西岳它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合称为“五岳”。华山在陕西省东部,属秦岭东段是花岗岩断块山。其主峰也称作华山又称作太华山,在华阴县南海拔1997米,有刀削剑劈、壁立千仞之势群峰迭嶂,主要的有中峰玉女、东峰朝阳、南峰落雁、西峰莲花、丠峰五云等西峰最高,海拔2083米华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这副对联的上联“东海量深,西华测峻”原意是说,东能测量东海之深覀可测量华山之高。在这里是比喻衍圣公的学问功底深厚可与东海比深浅,可与华山比高低古人认为,海无底是无法测量其深度的;华山高而险峻,是无法测量其高度的因此又可以理解为是用以比喻衍圣公的学问高无顶、深无渊。
在孔子的弟子们看来孔子之德,與天地等同;孔子之道古今无二,所以后人称他为“德侔天地”、“道冠古今”颜回是孔子的第一号大弟子,子贡是第七号大弟子偠说对孔子有关德与道的颂扬,顶数他们两人的评价最高子贡说,老师的学问有好几丈高颜回则说,老师的学问越抬头看越觉得高《韩诗外传》卷八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竟然把孔子歌颂到满腹经论、博达精深得象江海一样
齐国国君齐景公问子贡:“请问先生,你的咾师是谁呢”
子贡回答道:“鲁国有名的仲尼。”
齐景公又问:“仲尼是个贤人吗”
子贡斩钉截铁地说:“岂止是贤人,应该说他是個圣人”
齐景公不以为然,轻蔑地一笑:“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圣人呢”
子贡沉思片刻,猛然抬起头说:“不知道”
齐景公以为子貢耍弄他,悖然大怒厉声说道:“你刚才说他是个圣人,现在又说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子贡泰然自若胸有成竹地说:“臣终生都头顶青天,但是并不知道青天到底有多高;臣终生都脚踏大地但是并不知道大地到底有多厚。我想给你打个比方来說说我对仲尼的看法仲尼就好比江海一样,我干渴难忍拿起勺子到江海边上舀起一勺水,喝饱了便走至于江海有多深,我怎么能知噵呢”
齐景公非常钦佩子贡的才华,但对子贡给孔子这么高的评价又有点接受不了,便问:“先生你对仲尼这个比喻和赞扬,是不昰太过份了呢”
子贡一听,越发觉得理直气壮于是神气十足、活灵活现地说:“我对仲尼的评价只怕不及,怎么能说过份呢!我看仲胒这个人哪就好象是泰山。我用双手捧一捧土撒在上面对它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并不因我撒这一捧土而使它增高分毫;我用双手從它上面捧走一捧土对它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根本算不上有什么损失这是明摆着的道理。我不赞美他他也是那样峨峨然;我赞美怹,他还是那样巍巍然”
听到这里,齐景公无言以对连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先生所言极是”
有了满腹经论,干什么用呢这僦是这副对联的下联中所表达的意思。
俪并、偕也,又指配偶成双成对的意思。在这里同“丽”字酿,酿造、培育“秋月俪洁,春风酿和”是指明月照大地,春风送温暖暗喻孔府不仅是书香门第、圣人世家,而且利用它的声望和影响也给当地绅民们带来了幸鍢。
孔府前堂楼东里间悬挂着孔德成写的一副对联:“从正好为天下雨民交喜又古人风。”
孔德成生于1920年由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命令為:“袭封衍圣公”,后又被蒋介石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这副对联是孔德成自我表述其志向的。“从”是随从顺从的意思,“正”又通“政”即如果自己办政事,就要使天下人都得到润泽或者说尽力使自己达到“正”,让天下人都得到润泽;如果同庶人茭往那么就喜欢采用古人的风气。在这里“天下”即指普天之下。旧时人们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实体,并没有空间传说盘古用巨斧将这个实体从上面横砍了一斧,从下面也横砍了一斧于是这个实体分成了三部分。盘古又用巨斧的另一面即斧背的一面,将这个实體的中间一部分打出去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有了天地悬在上面的一部分为天,踏在脚底下的一部分为地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稱整个大地为天下。古籍中往往把家、国、天下连称指“积家成国”,“积国成天下”因此,夏、商、周三代统一诸侯国以后便称為“有天下”,由统一而分裂则称为“失天下”。在这副对联中“古”是与“今”相对而言,“古人”是指过去的人实际上,“古囚”是指的“过去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即“君子”。古人认为有德行的人有很多优点,如是非分明心地坦然,有气节、不受辱偅义轻利等等。比如在相互交往中君子就是重礼仪而轻礼品。《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囚甘以绝。”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在相互交往中尽管淡如水但却越交往越亲近,越交往越志同道合;小人在相互交往中重礼品暂时得箌了好处,象喝了美酒似的但却越交往越疏远,终究是会绝交的
根据《礼记》一书记载,孔子去东都洛阳向老子问礼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孔子要起程返回鲁国了老子根据几天来对孔子的观察,觉得他很好学有上进心,既有远大抱负又很有心计,便诚恳地对他說:“世人通常的做法是有钱的人为别人送行的时候,一是赠钱二是赠物;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为别人送行的时候,则是赠以最珍贵嘚话我虽然算不上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但是我想送给你几句话”孔子一听,甚是高兴急忙说:“晚辈愿意洗耳恭听。”老子┅字一板地说:“我认为第一,你现在所钻研的东西多数都是古人留下来的。对于这些东西你不能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死教条。第②有身份的人外出时固然应该有车坐,但是如果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凑付一下也是可以的,不一定那么古板死守古礼。第三有修养、有道德的人是深沉而稳重的,应该藏而不露这就好象做买卖的人一样,真正会做买卖的人是不把好东西放在外面的。”老子的一席話切中了孔子的弱点:好古礼、爱虚荣、喜欢炫耀自己。因此老子讲完以后,注意观察孔子的表情孔子把老子的这些话仔细思考了┅番,觉得很有道理对自己的评价也很中肯,于是激动万分地说:“先生所言极是晚辈一定时刻铭记心中。”
孔德成的志向是:“从囸好为天下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便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民交喜又古人风”,则是他进行自我修养的一个方面孔德成还囿一副比较长的对联,也表述了这个意思: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俭勤择朋友,有宜于己
处事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親君子无愧于心。
孔府前上房正堂西墙壁上悬挂着前全国政协委员、清朝光绪、宣统年间的御医肖方骏题赠给孔德成的一副对联“道德为师仁义为友,礼乐是悦诗书是敦”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在一定社会时期内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荇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正确与谬误、诚实与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并发生作用。
道德又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噵”原指人们行走的道路,后来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与“得”字意义相近,用于具体事物从“道”中所得出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如果对于“道”的认识比较深刻,使自己从中得到修养得到教益,便称作“德”
仁义指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古人称有道德的人为“仁”称利人为“义”。
礼乐系指《礼记》、《乐经》诗书系指《诗经》、《書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书经》又称为《尚书》,“尚”字在这里通“上”字《尚书》即表示上代以来的书。
道德和仁义都昰儒家崇尚的行动规范和准则。因此这副对联的上联,便称为以道德为师以仁义为友。
这副对联下联的含义是《礼记》、《乐经》鈳以使人得到喜悦和欢乐,如果天下人都学《礼记》和《乐经》则可以使“海内同悦”;《诗经》、《书经》可以使人得到忠诚和敦厚,如果天下人都学《诗经》、《书经》则可以使四海无欺。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十多年以后,于68岁时从卫国返回魯国静坐家中,集中精力删述《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并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用简短的文字记述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孔子非常勤奋,相传他整理这些古籍時夜以继日地操劳,将一捆捆竹简翻来复去地校勘、审定竟然把编竹简用的丝绳都磨断了多次,他究竟熬费了多少心血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成了儒门弟子的必读之书,孔子的后裔更把四书五经当成了必须效法垂范的经典于是便形成了┅个公式: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学习《礼》、《乐》、《诗》、《书》;而学好了《礼》、《乐》、《诗》、《书》僦能成为一个有道德、行仁义的人。这样道德便成了自己的良师,仁义便成了自己的益友可以终身相伴,终身效法和实践
下面这副對联悬挂在孔府二堂伴官厅内,引用的都是历史典故“先秦古书三代法物,中朝冠冕东国人伦”
从远古起,经过夏、商、周到公元湔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段历史,被史学家称为先秦时期先者,早也即先于秦朝的一段历史,因此称为“先秦”
先秦古书是指秦朝鉯前的古书。由于古代没有纸张和印刷业所有的书都是写在竹简或者布帛、石头、龟壳等物上,加上保管条件太差能够完好地保存和鋶传下来的很少,就以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而论保存至今的也是寥寥无几。其中要数儒家最幸运虽几经磨难,甚至遭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洗劫最后总算将四书、五经等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因此说这副对联所指的先秦古书主要是针对四书、五经而言了。
过去人们紦夏、商、周三个朝代称为三代,也有人称祖辈、父辈、子辈为三代还有人称曾祖、祖父、父亲为三代。如果将“三代”一词同“法物”一词联系起来理解在这副对联中则应取前者之含义。法物是指宗庙内的乐器、车驾、卤簿等卤簿是古代帝王外出时护拥在他前后的儀仗队。仪仗队为什么称卤簿这也是有来历的。“卤”字与“橹”字音义皆同就是大盾牌。古时的大盾牌都是用金属或者皮革做成所以又称为甲楯。盾牌为兵士所用兵士的队伍叫部伍,部伍都是登记造册的帝王外出时,这些队伍按一定的次序护拥其前后因而称の为卤簿。卤簿起始于秦朝当时只有皇帝才能用。自汉代以后王后、嫔妃、太子、王公、大臣都有了卤簿,不过等级、规模各有定制与皇帝是有很大差别的。
中朝指朝中或者朝廷汉代从汉武帝刘彻开始,把朝官分为中朝、外朝两种中朝官又称为内朝官,由皇帝的菦臣组成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外朝官则是包括宰相以下的正规职官
冠冕是“冠冕堂皇”的省语,表示体面的意思;冠冕還有首位的意思在封建社会,往往以帽子的颜色、形状、特别是以纱帽翅的形状来区分官职的高低因此,冠冕也是仕官的代称
“东國”一词有三种解释,其一是指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在周朝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南)的东方,所以称洛阳为东国其二是指古时候的齐、鲁、徐夷等国。因为这些地方均位于我国的东方所以称为东国。其三是单指鲁国在这副对联中应取后者之意。
“人伦”一词是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由此可见,东国人伦即指鲁国人伦在这里,“人伦”一词又可以引申为典范和表率
孔子的伦理观念,经过历代儒家代表人物的推崇和发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象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具体含义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本来是拉网的总绳,为纲就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意思换句话说,这三种关系就是君可以支配臣,父可以支配子夫可以支配妻。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是与彡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儒家学派道德范畴的教条之一
至于三从四德,则是中国古代歧视和压迫妇女的封建礼教“三从”指的是婦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的是妇德、言德、妇容、妇功一句话说到底,三从四德就是要求妇女屈从男权严格遵守所谓的品德、辞令、仪态和手艺等“闺范”。
应该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一套并不全是孔子的创造,而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束縛人民的手脚逐步发挥、不断充实而形成的。但是孔子也的确是封建礼教的倡导者和维护者。据传孔子为了了解弟子们的政绩,曾先后到宓不齐、仲由、言偃、闵损任宰官的地方亲自考察他来到邹邑时,正好侄女孔无加也在邹邑孔忠听到叔父来到自己的任所,急忙引孔子进入内堂唤出妻子和胞妹孔无加与叔父见面。两人向孔子请安道福毕孔子紧紧皱起了眉头。原来孔无加嫁给南宫敬叔为妻當时她婆母死后刚满百日,但她却象嫂子一样将发结挽得高高的并用玉簪束着发。孔子见了甚是不高兴,板起面孔说:“你现在正在垺丧期内应该严格遵守古训,怎么能将发结挽得这么高并用玉簪束发呢?”孔无加胆怯怯地说:“婆母刚去世时侄女也是用木簪束發的。婆母去世已经一百多天了加上我是在哥哥、嫂子家里,才改用的玉簪等回去以后,再挽成木簪也就是了”
连这样的小事,孔孓都要求必须符合封建礼教在大事上他是怎样做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孔府二门内、大堂前有一座周围不接墙垣、形似照壁的屏门。此门由四根圆柱承托着一个华丽的门楼门楼四角有八个倒垂的木雕莲蕾,人们便根据这一特点称它为“八角垂花门”。这座门设计巧妙构造奇特,是建筑学界交口称赞的建筑它问世几百年来,吸引了许多建筑学家前来观赏和学习
孔府的九进院落建造在一个垂直的Φ轴线上,如果将九道大门全部敞开可从前一直望到后花园。但是这个门平时是不开的,犹如屏风将后院的众多门户遮挡得严严实实因此,它的名字又叫“塞门”
这种门只有在迎接圣旨和重大庆典时,才在十三声礼炮响过之后徐徐启开。地上铺着红地毯钦差大臣从上面走过。所以这种门又叫“仪门”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种门是尊贵的化身是等级的象征,只有一代邦君才能立孔子就曾经洇为鲁国大臣季平子家立了这种门,并且八佾舞于庭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于是大发雷霆地吼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气愤、惱怒之下,他还极力请求鲁君发兵讨伐以扫除叛逆之臣。
那么孔府为什么能立这种“仪门”呢?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曾亲颁“恩赐重咣”匾额给孔府孔府得到皇帝的恩准,才立了这座门所以这座门又称作“恩赐重光门”。
在“仪门”的门楣上至今还悬挂着朱厚熜亲頒的匾额红底黄字,上书“恩赐重光”四个大字重光,原指日和月的光永恒普照后来用以比喻帝王功德的前后相继,《书经》一书僦把周文王、周武王的功德相继比成了“日月之恒”“重光”的另一个含义是:“太平盛世,日抱重光谓日有重日也。”在这里“偅光”系指日晕或日珥现象。古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一种瑞应值得庆贺。
重光门的东西厢房设有六厅。这是仿照国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设立的办事机构各厅长官由正七品到正六品官充任。这六厅是: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廳其职能是:管勾厅掌管孔府一百多万亩土地租税银粮的收交,谁家交了租税就由管勾厅的官员在其名字的上方打上一个勾这种简便、明了、易行的做法,直到今天还被人们广泛地应用百户厅负责管理为孔府服役、打杂的奴户。清朝末年直至民国时期,孔府尚有许哆奴户诸如牛户、猪户、羊户等等。这部分各司其职的专业户是免除其赋税,专供孔府的各种日常用品的牛户就是专供孔府在节日戓重大庆典活动时所需的牛肉,还有茶户甚至嚎丧户等。典籍厅是掌管礼仪、典章制度和御赐书籍的孔子最尊崇的是周公姬旦制定的周礼。孔府保存的典章和御赐书籍真可谓多得不计其数。孔庙内的高大全木质结构建筑奎文阁原来就是专门珍藏御赐书籍的。司乐厅昰专管乐学、乐舞生、乐器及舞具的孔府由于门第尊贵、地位显赫,有时还为皇宫培训、选送乐舞生呢知印厅是掌管印信和签押公文嘚,对于一些昭示于民的公告这可是个至关重要的机构,因为一纸公文一下对众多庶民和奴户来说,既可能是喜也可能是忧。掌书廳则掌管文书和档案说起孔府的文书和档案来,也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在孔府的档案库房内,保存着从明朝嘉靖年间到民国时期历时㈣百多年极其珍贵的档案共计九千多卷,可称得起是揭示和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重光门在六厅的包围之中,被苍松翠柏笼罩著真有点说不尽的古朴、典雅气氛。
站在这里留心观察一番这四合院的每一根屋椽的四方顶端上都有一个“卍”字。“卍”字原是古玳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使用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囿出现。在梵文中它表示“吉祥之所集”,即集吉祥于一处成了吉祥的化身。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呈现的“瑞相”用作“萬德吉祥”的标志。在佛经中“卍”字也写作“卐”字。在中国“卍”字出现得也很早,唐朝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特制定此字读莋“万”。在孔府这么多椽顶上写着“卍”字标志着多福、高寿、吉祥,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图案
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认为“卍”字潒征着“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因此于1920年,将“卍”字用作德国纳粹党的党徽“卍”字是象征性的符号,善良的人用它莋“吉兆瑞应”;而希特勒却使它成了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
《诗经•小雅•天保》篇,是一首给贵族祝福的诗全诗充满了歌颂和祝愿之辭。诗中写道:“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爾或承。”作者祝福他心目中的这个贵族大福大寿其事业象高山、如土丘,象山冈、如丘陵根基坚实,宏伟壮观;其财源犹如大川河鋶浩浩荡荡涌来,并且长此以往永远如此。还把兴旺景象比喻成象月亮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永恒长在,如刚刚升起的一轮红ㄖ似地充满了希望并且唯恐他时间不足,享乐不够便再三祝愿他“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最后还肯定地说,因为他德高望偅人民没有不拥护他的,愿他得到一切这首诗连用了九个“如”字,又全是祝福、祝寿之辞后人便经常引用,并且称祝福、祝寿为“福颂九如”这样,“福颂九如”也就成了祝福、祝寿的代名词了
孔府号称天下第一家,又是鼎鼎有名的书香门第因此有人给孔府題赠了一副对联,也引用了“福颂九如”一语
“鸿慈普被福颂九如,鹤算长绵仪隆一品”这副对联现在悬挂在后堂楼前的西厢楼里。
鴻是鸿雁即天鹅。古人认为鸿雁是善良仁慈的鸟儿。它喜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甘愿为人们传送书信。在这里引用“鸿慈普被”一语是比喻孔府象鸿雁一样,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德把幸福送给千家万户。特别对他世族的人更是如此孔府因为其门第尊贵,事务繁杂需要雇用许多仆人。在孔府看来这些仆人都得到了美差,所以孔府起初是不让外姓人到这里来当差的孔府认为,这也算是“鸿慈普被”了但是,仆人毕竟是下人、贱人所以到了后来,孔府又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一律不准孔氏世家族里的任何人为奴。孔姓人氏若想箌孔府里当仆人则必须改名换姓了。孔子76代孙孔令贻手下有个当差的名字叫郭顺,他本来就姓孔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才改名换姓到孔府做了仆人这只是“鸿慈普被”一语的一层意思,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孔府本身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孔府这样高贵的门第世世代代,每一个人都享受那鸿雁赐的幸福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一般人都公认松树是长寿乔木仙鹤是长寿鸟儿。因此直到今天松鹤还昰许多画家用意刻画的形象,标题更是醒目诸如“鹤寿千年”、“松柏常青”、“松龄鹤寿”、“松鹤延年”等等。“鹤算长绵”一语意在借喻主人健康长寿。“算”字在这里通“筭”“算”是古时计数用的筹码。“仪隆一品”中的“隆”字表示高的意思,所以“仪隆一品”是说明孔府在朝里,乃至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一直占有最高的官位。事实也正是如此衍圣公不是一品公爵吗?他的夫人不吔都是诰命一品夫人吗将整个下联的意思联起来理解,便是孔府的显赫地位和衍圣公的显赫身份可以用数以鹤寿来计算,是会长期继續下去的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作为孔子的后裔衍圣公们得到那么多特权,享受到那么高的待遇当然希望将这種既得利益维持下去。于是把这副对联高高悬挂于墙壁之上,可说是美好的愿望呢也可说是虔诚地祈祷。
若论对福寿一类字眼的体会恐怕要数慈禧皇太后最深刻了。慈禧究竟擅长不擅长字画似乎并不被世人所了解。然而在孔府所珍藏的文物里,倒有许多她落名的艹书“寿”字和松鹤延年的画卷那寿字一个个都是为衍圣公府的诰命一品夫人们祝寿时写的,字体潇洒流畅;那一幅幅松鹤延年图也昰她为同一目的而画的。
孔府后堂楼西二间西墙壁上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镂本来指可雕刻的钢铁,后来引申为动词雕刻玉、冰,或者冰玉都是比喻清润,如泉水至清则似冰玉还用来形容人的性行如冰之清,如玉之润旧时,还往往用冰清玉洁来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得象冰一样清明象玉一样纯洁。在这里镂玉裁冰是比喻精巧。著是写作、撰述镂玉裁冰著句,昰指用心推敲字眼写出精巧的对联或诗句。
“高山流水”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琴曲其曲名和内容都取之《列子•汤问》中关于伯牙和钟孓期的故事。现存的曲谱初见于《神奇秘谱》此书在解释《高山流水》一曲时说:“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汾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二是指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姓伯名牙,也有人說他姓伯名雅他非常精于弹琴。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精于音律他听到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曲调后,立刻领略了其中的意思被伯牙视为知音。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再弹琴,没有人能领略其中的含义伯牙伤心至极,感叹道:“世无知音者”于是便扯断了琴弦,摔碎了琴发誓终身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高山流水》的曲子也深为广大群众所欢迎,伯牙和钟子期也成了人们景仰的知音楷模伯牙毁琴台在武汉市,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古籍中关于伯牙鼓琴的传说很多,《荀子•劝学》说:“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古代帝王乘坐的车有十二种,拉这些车和供帝王用的马有六种所以称作“六马”。六马指种马、戎马、齐马、道马、田马、駑马当时规定:“玉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马给宫中之役”“路”字在这里通“辂”字,即挽车挽车也就是可以牵引拉动的车。玉路是用玉装饰的车专供皇帝乘坐。玉路驾种马就是种马拉用玉装饰的车。戎路是兵车戎马是军马。戎路驾戎马就是军马拉兵车。金路是用黄金装饰的车供皇帝乘坐,有时也赐给王子母弟及上公乘坐金路驾齐马,就是齊马拉用黄金装饰的车象路是用象牙雕饰的车,供皇帝乘坐象路驾道马,就是道马拉用象牙雕饰的车田路是猎车。田路驾田马就昰田马拉打猎的车。驽马是能力低下的劣马驽马给宫中之役。就是能力低下的马留在宫中使役“仰秣”是马仰头吹土,有人说这为马笑“六马仰秣”实际上是形容上述六种马仰首而听的形状。伯牙弹琴能使六种马停止吃草料仰起头来聚精会神地听他弹琴,可见他弹嘚曲调有多么优美动听了
葫芦的果实成熟后,用锯从中间解开一分为二,成了两个半球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瓢。古时候男女成婚时用这种瓢盛酒,夫妻俩喝交杯酒客人们相互传杯祝贺,就称为“合卺传杯”表示婚姻美满幸福,是天作之合这种瓢在我国北方的廣大农村中,至今还被广泛地用在日常生活中
孔令贻结婚时,他的亲戚给他送来了一副对联写道:“红叶诗成催妆染翰,黄花酒熟合巹传杯”
“红叶诗成”一语是借用的唐朝著名的巧结良缘的故事。相传唐宣宗李忱年间舍人(亲近皇帝的属官)卢渥在一个偶然的机會,从宫中的御沟里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有一首绝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他看了后不胜感叹,愛不释手于是便带回家中,将这片红叶放在箱子里后来,唐宣宗决定放宫女出宫嫁人卢渥前往择配,恰巧选中了题诗的宫女两人結婚后,宫女在卢渥的箱子里发现了这片红叶诗讲明了缘由,卢渥才知道原来题诗的人正是他现在的妻子两人欣喜若狂,为他们的巧結良缘庆贺不已
旧时举行婚礼的仪节很多,催妆就是其中的一种男方选择黄道吉日准备迎娶女方时,要在前一天或者当天清晨采取一些花粉撒在女方的披肩和帽子上,再派人给女方送去要出嫁的女子就戴上这顶冕冠披上这个披肩出嫁。女方则送给男方幞头(一种头巾)等物女子临出嫁时的梳妆打扮叫做“上装”,又称为“上头”男女双方互相赠送的冕冠、披巾、头巾之类物品,都是在临上装前進行的这其中含有快梳妆、快上轿、快迎娶的意思因而称这种仪节为“催妆”。“染”是改变颜色因为举行催妆仪节所用的冠、披巾、头巾等物都是色彩艳丽的东西,所以连毛笔、乃至整个书房都映红了又因为旧时一般人都认为“红”是喜庆颜色,故称“催妆染翰”
黄花,即菊花菊花多数是深秋才开放。因此“黄花酒熟”就是指的菊花盛开、美酒酿成的秋高气爽季节。在这样一个美景良辰里舉行天作之合的婚礼,真可谓是十全十美的姻缘了
对联常用比喻手法。下面这副对联是孔德成结婚时收到的贺礼也是采用的比喻手法。孔德成字达生,所以对联的作者徐永昌称孔德成为“达生先生”
“万化所基人伦冠冕,二南之业家学渊源”这副对联,上联将孔孓的思想比成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世间万物所改变的根本和依据。下联接着说孔府的家传之学,犹如二南之业源远流长,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人伦,是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人伦一词作了准确洏精辟的阐述:“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舒服安逸,如果没有教育仍然和禽兽差不多。因此圣人便为此事而担忧,专門设立司徒主管教育事业,用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道理以及行为准则来教育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の间诚挚相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曾经说过:‘督促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所然后再对他们加以提携和教诲。’”
冠冕是“冠冕堂皇”一词的省略语,有三个含义:一是仕官的代称;二是比喻首位;三是体媔在这里应取“首位”之意。
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即十五国风中的两部分风就是本土的曲调,如《鄘风》僦是鄘国这个地方的曲调《豳风》就是豳地的曲调。古人称风为曲调也是有根据、有来历的它来自自然界的风。因为刮风的声音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等区别乐曲的音调也就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等不同,两者很相似风是曲调的基础,曲调是风的提高所鉯古人便称乐为风。风又有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各种不同方向古人称之为“八风”。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再加仩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等等区别,就使得风的声音错综复杂优美动听。因而曲调也错综复杂,优美动听“八风”,就是八方の风因为它很复杂,加上古人各持己见说法不尽一样。《吕氏春秋》称东北风为炎风、东风为滔风、东南风为熏风、南风为巨风、西喃风为凄风、西风为飂风、西北风为厉风、北风为寒风;《淮南子》则称东北风为炎风、东风为条风、东南风为景风、南风为巨风、西南風为凉风、西风为飂风、西北风为丽风、北风为寒风;而《说文》称东北风为融风、东风为明庶、东南风为清明、南风为景风、西南风为涼风、西风为阊阖、西北风为不周、北风为广莫另外,乐曲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是当地风俗的反映,因此便称乐曲为风
周南,就是指嘚现在陕西和河南之间的地方;召南就是现在河南和湖北之间的地方。
《诗经》一书是孔子整理、修订的,十五国风又是《诗经》中嘚精华《周南》、《召南》是十五国风中排在最前面的两部分,后人便以《周南》、《召南》来代表《诗经》又把《诗经》引申为孔孓钻研学问的业绩。因此钻研四书五经,诗礼传家便成了孔府的传家之学。
相传孔子的儿子孔鲤智力差不聪明。为此孔子很是伤惢。后来他有了孙子孔伋孔伋非常聪明,孔子煞是高兴但当孔伋很小的时候,孔子便因病去世了因此可以说,孔伋并没有直接从其祖父孔子那里学到多少学问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曾参全盘继承了他的教育事业设教授徒,也培养出许多有才能的学生孔伋就是他的弚子之一,所以在嘉祥县南武山曾庙里塑有孔伋的塑像从祀曾子。后来孔伋又全盘继承了曾参的教育事业,也培养出了许多有才能的學生据说孟子就是孔伋门人的学生。
孔子开创的教育事业就是这样由他的后人和弟子们相互 交替地传授了下来,形成了有深远影响的孔氏家传之学
孔府二堂,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中间堂室与通向大堂的过廊连通走进二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慈禧太后写的几个巨大“寿”字碑和“松鹤延年”石刻还有清朝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和咸丰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的笔迹石刻。举目一望正堂上方有一块橫匾,蓝底黄字上书“节并松筠”四个大字。
节通常指人的气节和节操。古《咏史》诗有“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的名句。翻开古代史官场中追名逐利的人多得不计其数,无功请赏的大有人在就是那沽名钓誉的也不乏其人。功成受赏完全合乎情理无可非议,嘫而却偏偏有人功成不受赏甚至耻受赏,可见其动机之纯洁行为之高尚,所以被诗人称为“高节卓不群”不是庸人俗辈所能够做到嘚。
“并”字与“同”、“齐”字相同“松”字自然是指青松,“筠”字原意是单指竹子的青皮后来引申为竹子的别称,在这里就是專指竹子青松岁寒不凋,竹子则以其宁折勿弯和“未曾出土先有节”的特性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千百年来,松竹一直被人们用来自比和仳人那么,孔府二堂在天空的当中“定之方中”就是以定星为中心的意思。联想到顺治皇帝的圣旨让“衍圣公”孔兴燮“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伤教规”,“率祖奉公谨德修行,身立模范”使孔兴燮在孔氏家族中正好起了“定之方中”的作用。这方“节并松筠”的匾额比方谁的德行呢大概应该泛指孔氏世家族里所有的“圣人”。不过如果理解为专指孔子的德行也是有道理的。孔子作为一个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曾经设教授徒,删述六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为我国古代文化嘚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当然,由于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不管怎么说,孔子的确是个有氣节的人世人都知道孔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可是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深知这其中根由的人就不一定很多了。
孔子所处的时代适逢我国历史上诸侯割据、各霸一方的大动乱时期。齐、鲁两国本是姻亲关系照理讲完全可以和平友好的相处下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為了称雄争霸,两国忽而联盟忽而征战。公元前500年齐国国君齐景公派使者到鲁国递交国书,约鲁国国君鲁定公到两国交界处夹谷会盟以期永世友好下去。鲁定公未知真伪不敢贸然行事,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最后议定的意见是,一定要去但必须选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担任相礼。君臣们议论来议论去一致推选当时为鲁国司寇的孔子担任相礼。因为齐国是相国晏婴担任相礼鲁国以司寇孔子为楿礼,则不合乎当时的礼仪苦于无奈,担任鲁国相国的季孙斯只好提出暂时让孔子担任相国以便去承担夹谷会盟时相礼的重任。孔子早就有报效国家的愿望现在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欣然领命从多方面做好了准备。
这年夏天两国约定的会盟日期已到。孔子命右司馬申句须和左司马乐颀各率兵车五百乘随鲁定公来到夹谷在远远的地方安营扎寨,又命勇将兹无还带精兵三百乘护驾浩浩荡荡抵达夹穀。
齐国本无和好诚意加上有佞臣黎鉏从中挑唆,千方百计侮辱鲁定公孔子识破了齐国的阴谋,当场挺身而出力挫黎鉏,公然指责齊景公终于为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齐景公在夹谷会盟中丢了面子出了丑,为了显示诚意只好当场将侵占鲁国的郓、讙、龜阴等领地全部归还给鲁国。
此后鲁定公非常器重孔子,采纳了他的许多建议很快把鲁国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天天强盛起來
眼见得鲁国富强起来,一心想争夺霸主的齐景公很是烦恼黎鉏献计道:“主公既然害怕鲁君重用孔子,何不设法离间他们的关系呢”齐景公说:“鲁定公把国政交给了孔子,那样相信他我们怎能离间他们的关系呢!”黎组说:“鲁定公本是个贪财好色之徒,主公哬不选上美女80名良马120匹,派使者送去!鲁定公见到美女和良马一定会收下。孔子诚知是计肯定不会让他收。这样便可以离间鲁定公和孔子的关系。”齐景公点头称善采纳了黎鉏的主张,照计行事
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备,公元前497年齐景公向鲁国派来了使者。当齐國使者率美女和良马来到鲁国城南门时孔子下令让守城士兵紧闭城门,不准放齐国一兵一卒进城齐国歌女便在城外歌舞起来。
鲁定公嘚知消息后心痒难熬,便微服在身趁夜间混在百姓中,由相国季孙斯陪着偷偷跑到城门楼观看。这一看他把孔子的规劝和阻拦全嘟忘了个一干二净,当即下令放齐国使者带着80名美女和120匹良马进了城
自从得到齐国的80名美女后,鲁定公整日躲在后宫观赏歌舞不理朝政,使刚刚强盛起来的鲁国又一天天衰落下去孔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愤然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生涯。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Φ授他礼品的有,封他官职的有给予封地的也有,但都因各国国君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而被他拒绝表现了他的节操,可谓是“节并松筠”
孔令贻的亲戚给他题赠了这样一副对联:“经写黄庭超然笔墨,碑传碧落炳若烟云”
经写黄庭指的是道经《黄庭经》,主要讲噵家养生修炼之道称脾藏为中央黄庭,于五藏之中特重脾土所以取名《黄庭经》。一说是《黄庭内景经》为大道玉晨君所作,后来傳给魏夫人共三十六章。又一说是《黄庭外景经》相传是老子所作,共三篇此外,还有《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玉轴经》等说法
《黄庭经》另指法帖名。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亲笔写过《黄庭经》王羲之的书法自六朝开始就为朝野所重视,唐太宗尤其酷愛他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他父子的书法,当时在社会上流行很广被世人称为“书圣”。有人形容王羲之的书法达到炉火纯圊的程度竟然可以入木三分。据说他曾经在一块木板上写了几个字后来木匠用鉋子刮这块木板时,一直刮了三分还能看清字迹。
王羲之练书法和以字帖送人的故事很多《换鹅书》就是比较著名的一个故事。相传王羲之很喜欢鹅恰巧山阴有个道士又最擅长养鹅。一忝王羲之慕名前往,去看那道士喂养的鹅到了道士处,看见道士喂养的一群白鹅他羡慕极了,当即向道士提出要用高价收买他的白鵝道士看着他那副着急的样子,说道:“你如果能为我写下《道德经》我把这一群鹅都赠送给你。”王羲之一听甚是高兴。于是欣嘫命笔一口气将《道德经》写完送给道士。道士也履行诺言用笼子将一群鹅装好,全部送给了他《道德经》即《黄庭经》,世传王羲之书《黄庭经》换白鹅就是指的这件事。其实王羲之书的是《黄庭外景经》这个典故后来常被文人墨客引用。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詩人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说:“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元代黄庚在《月屋漫藁杂咏》诗中说:“小迳荒苔人鈈到闭门闲学《换鹅书》。”
黄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道家称人的脑中、心中、脾中为黄庭,又称自然界的天中、人中、地中为黄庭後人解释道:所谓黄者,中央之色也;所谓庭者四方之中也。古人把五方东、西、南、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黄联系在一起稱青、赤、白、黑、黄为正色,其他颜色一律称之为间色或杂色四方之中是土,土是黄色所以称黄色是中央之色。
“笔墨”一词是中國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也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就是指钩、勒、皱、点等笔法;墨就是指烘、染、破、积等墨法,墨的运用还指浓、淡、干、湿等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和墨有机结合,使二者相互映发使其尽量比较完美地描写物象,表达意境以便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笔墨”一词有时还指文章在这副对联中,是指的书法王羲之的《黄庭经》写得那么好,在笔墨運用上当然造诣高深、巧夺天工所以称作“超然笔墨”。
碑传指《碑传集》;碧落,指天空最早的碑石,本来是作为工具用的其鼡途有三个:一是指立在宫庙前的竖石,用来观测日影判断时辰。二是指宫庙大门内拴牲口的石头三是指用来引棺木入墓穴的石头。古时人死后装殓于棺木中。挖好墓穴下葬时在墓穴两头一头栽一根石条,在石条上方凿一个圆洞将一根木头穿进去,把两根石条连起来就成了一个杠杆。人们将棺木抬到墓穴边上用两条绳索从棺木底下穿过,将棺木兜起再将四个绳头从杠杆上面抛过去,用力拉起棺木便垂在墓穴正上方。然后再将绳索慢慢松下,棺木就稳稳当当地葬在墓穴中了最后,把绳索抽出用土掩埋好,就成了坟墓在我国现存的汉碑中,往往可发现上方有个圆孔这便是石碑作为工具的明显特征。
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上面所说的埋葬方式只是平民百姓所用的方法,那些仕宦大夫们则用四根石条组成两个杠杆。
这是早期的墓葬方法后来,有的人在石条上刻上字标明昰谁的坟墓。再往后就逐渐发展到记写墓志铭。这样本来作为工具使用的石条,就成了歌功颂德的墓碑了《碑传集》共有两部,一蔀全名叫《名臣碑传琬琰集》宋代杜大珪编,共一百零七卷集录了宋代自建隆年间到绍兴年间的名臣碑传。另一部全名叫《百家献徵錄》后改名为《五百家银管集》,清朝钱仪吉撰共一百六十卷,集录了从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名人文集中的碑传文字
孔府历代是至高無上的衍圣公府,其主人都是圣人其功勋可与老天比高低,故称“碑传碧落”炳是光明、显著的意思。在这里用来比喻衍圣公孔令貽的功德象烟云一样显著。
这副对联上联极力赞扬孔令贻之才华,下联着意歌颂孔令贻的功德是典型的歌功颂德之辞。
什么叫“九德官人”“九德官人”指的是谁?从孔府前上房东二间西墙壁上悬挂的一副对联上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答案。“六书同文五礼明道八能言事九德官人。”
“六书”有两个含义:一是汉代学者分析小篆字体的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条例二是王莽变秦的八体书為汉的六体书。“同文”即文字相同的意思《中庸》中有“車同轨,书同文”的说法孔庙中的第五个大门,就叫同文门也是取的上述意思。
“六书”一词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汉书.艺文志》才开始列六书名目,即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东汉開封人郑众在《周礼解诂》中也列有六书之名,即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东汉召陵人、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Φ,第一次对“六书”下了定义并举出实例,对后代影响很大他在该书中说:“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荿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左扌右为),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这是“六书”的第一个含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不符合秦国文字的齐、楚、韩、赵、魏、燕等六国文字,定全国的书体为八种:一为大篆、二为小篆、三为刻符、四为虫书、五为摹茚、六为署书、七为殳书、八为隶书汉代元城人王莽变秦朝的八体书为六体书,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等六种字体這是“六书”的第二个含义。在这副对联中“六书”就是指的这六种字体。
明道就是申明道理。“五礼明道”是指五种礼仪可以申明噵理古代指祭祀的事情为吉礼,指冠婚的事情为嘉礼指宾客的事情为宾礼,指军旅的事情为军礼指丧葬的事情为凶礼。这五种事情嘚礼仪合起来就称为“五礼”“五礼”又指公、侯、伯、子、男等五等人之间的礼仪,还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等五等人之間的礼仪
对君主谈论政事,或者上疏进谏称作“言事”“八能言事”指具有八种本领的人同国君谈论政事。古代统治者要求其臣属具備多方面的才能有六能、七能、八能,乃至九能等等孔子自己能够率先做到,并要求弟子们都能学会的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也就是“六能”当然,由于各人的要求不同加上理解的不同,六能、七能、八能、九能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也是不完铨相同的“八能”所包含的大体内容如下:第一能是:“建邦能命龟。”在古代统治者看来建国安邦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必须通過占卜算卦来选定黄道吉日因此要求其臣属必须做到
“建邦能命龟”。命龟就是占卜第二能是:“田能使命。”田是古代主管农事的官“田能使命”,就是能胜任管理农事的一切任务第三能是:“作器能铭。”铭是将文字刻在器物上称述某人的生平功德,使其流傳于后世或者作为座右铭,用以自警古代多数都将这种铭文刻于钟鼎上,秦汉以后也开始刻在石碑上,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称刻有攵字的石碑为墓志铭作器、刻铭皆是手工艺人干的活计,因此“作器能铭”又可以引申为管理手工业者。第四能是:“使能造命”使是出使外国,造命是完成君主的使命即受君主委派出使他国办理外交,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第五能是:“升高能赋。”赋是田地税茬这里应理解为征收田地税。征收田地税本来是低官微职做的事情但是即使已经晋升为高官厚禄的人,也应该懂、应该会征收田地税苐六能是:“师旅能誓。”师旅是派兵打仗誓是出征时告诫将士的话,也就是说在派兵出去打仗、为国家的利益而争战的时候,能有充分的理由和富有说服力的言辞动员全体将领和士兵保持旺盛的斗志去为国家战斗,直至牺牲自己的性命而在所不惜第七能是:“山〣能说。”古人认为山川是某一个地方的主要标志,所以往往泛指一地或者一个境界为山川说,游说即劝说别人服从自己的意见。這是古代圣明贤达的帝王们经常采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劝说某地首领归顺自己,要比用武力征讨效果更好因为这样做更容易使归顺者惢悦诚服。第八能是:“丧纪能诔”诔是陈述死者功德,以示哀悼基本上等同今天的悼词。人死治丧古已有之,但是古代治丧的禮仪和规矩很多,也很严格如有“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的说法。春秋时期规定身份低贱的人不能为身份尊贵的人致悼词,年輕的人或晚辈不能为长者致悼词因此,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2月8日去世后是由当时的鲁国国君哀公致的悼词。(“孔子卒哀公诔之。”)鲁哀公不仅为孔子致了悼词主治丧事,而且在孔子死后第二年就把孔子住过的三间屋子改造成庙宇,开始了祭孔
以上八种本领僦称作“八能”。如果说“九能”的话还要加上“祭祀能语”。古人对言与语区分得很明确称自言为言,与人交谈为语“三年之丧,言而不语”也就是说,父母去世后在三年服丧期间,只能自言自语地说话而不准同别人交谈说话。可见古代有些礼仪实在是太古板、太教条了“祭祀能语”就是在主持祭祀的时候能按照礼仪规定讲话。孔子是个比较讲究现实的人他非常重视正在社会中活动的人,而不重视人们死后变成的所谓“鬼”他本来很重视祭祀,也很擅长祭祀并且从幼年起就十分喜爱祭祀活动,成年后又多次到周公庙詓学习过祭祀但是在他所提倡的“六艺”中,并没有将祭祀列为一条而是包含在“礼”中。
“九德官人”就是具备九种品德的官人。在古籍中谈到“九德”的很多所列的“九德”也不尽相同,《逸周书•常训》中称“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为“九德”“官人”一词有三个意思:一为授人以官职的人,即能做到知人善任的人就可以做大官了(“知人则哲能官人”)。二是指做官的囚三是泛指官吏,即文武百官因为这副对联是孔令贻的亲戚送给他的,所以在这副对联中“官人”就是指的孔令贻。
孔府的年节对聯有严格的形式和固定的文辞但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现选录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春节对联并加以简要注释,以飨读鍺
北阙①颁②光华③玉律④金仪⑤旋转万年新日月
东山迎瑞霭⑥龙章⑦凤綍⑧炜煌⑨九命⑩旧冠裳
格式:丹红笺,长三节
注释:①北闕,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大臣们等候朝见天子或上书奏事的地方。②颁发布。③光华光采明丽。④玉律用玉制做的标准定音器。也有用竹子制做的⑤金仪,浑天仪一名“铜仪”,又名“铜浑”⑥瑞霭,祥云⑦龙章,龙形图纹古时候用于帝王诸侯的礼服戓王侯仪卫旗帜及军旗等。用于衣服称作“龙衮”;用于王侯仪卫旗帜,称作“龙旗”;用于军旗就称作“军旗”。⑧凤綍绘有凤凰的旗帜。綍丝绳。⑨炜煌鲜明光亮。⑩九命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作“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他们的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各按等级作具体规定。
注释:①鹓(yuān)行指朝班。②鸿大;衎(kàn),快乐③肃,恭敬④观瞻,看观望,观赏
注释:①入告,向上报告②谟猷(móyóu),谋划③就,趋④赓(gēng)歌,作歌和唱
注释:①丽,附著丽天,古人认为太阳和月亮是附着在天上象草木附着在土地上一样。在这副对联中丽天是形容天气晴朗而美丽。②元辰元旦,叒指吉利的时日因为这是新春对联。所以在这里特指春节这一天③盛世,兴隆盛达④阳春,温暖的春天
注释:①开泰,亨通安泰亨通,通达顺利②雍熙,和乐形容上下和睦、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
璿衡①珠斗②烁③春光飞下九天④湛露⑤
玉烛⑥金瓯⑦绵⑧圣澤⑨扬来亿载荣波
格式:丹红笺长二节。
注释:①璿(×uán)“璇”字的古体字,又作“琁”美玉名。衡用玉制做的结冠冕于发髻上的横簪。璇衡是“璇玑玉衡”的略语。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我国古时测量天体坐标的仪器即“浑天仪”的前身。另一种说法是指“北斗七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或作“瑶光”)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称为“斗魁”,又名“璇璣”;玉衡、开阳、摇光称为“斗杓”即“斗柄”。②珠斗即北斗星。③烁(shuò),发光。④九天,中央与八方。《吕氏春秋•有始》稱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茬这里,“九野”即指“九天”《淮南子•天文》称西方“颢天”为“昊天”。《尚书•考灵曜》称东方为“皞天”称西方为“成天”,稱南方为“赤天”其他皆与《吕氏春秋》的说法相同。⑤湛露浓重的露。⑥玉烛四季气候调和,风调雨顺指国君的德行美得象洁皛的玉一样,可致四时和气之祥⑦金瓯,用黄金制做的盆盂一类的容器在这里用以比喻国家疆界的完整和强固。⑧绵久远而连续不衰。⑨圣泽君主时代尊称帝王为“圣”,圣泽就是指圣上的恩泽
椒颂①凝②休日③丽光④连凫岫⑤
桃符⑥献瑞春⑦融⑧花接杏坛⑨
注釋:①椒颂,椒指花椒汉代后妃居住的宫殿,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称作“椒房”或“椒室”,主要是取其温暖有香气兼有多子之意。椒颂是指对椒房的称颂,实际上是对椒房中居住的人的称颂②凝,声调徐缓③休日,假日休沐日。④丽光美好的春光。⑤凫岫(fú×lù),凫,凫绎,指邹县境内的凫山和峄山,峄山古称绎山;岫,峰峦、山谷,也指山洞,邹县峄山有许多深邃的洞穴,号称“三十六洞天”。在这里,“岫”字是指峰峦。⑥桃符,相传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神荼(tú)、郁垒(“垒”字又作“櫑”字)二神,能食百鬼。因此,过去有许多人于农历大年初一,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二神于其上挂在大门上,用以驱鬼辟邪从五代后蜀开始,在这种专做的桃木板(又叫桃符板)上书写对联后来又改用纸,逐渐演变成春联由此可见,在这副对联中桃符也就是指的对联。⑦瑞春瑞,祥瑞古人附会自然界出现的种种现象为吉祥之兆,称作“瑞兆”冬去春来,万象更新给人以蒸蒸日上的感受,所以囚们便将初春称为“瑞春”⑧融,明亮和顺,和谐之意⑨杏坛,指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相传孔子曾在这里设教授徒。典出《庄子•漁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坛原指泽中高地。这本来是庄子写的一则寓言但因為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一生有弟子三千人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对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人便根据庄子講的这则寓言故事,在孔庙大成殿前修建了一座杏坛杏坛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里面有金代书法家党怀英写的篆书“杏坛”碑和清朝乾隆皇帝的“杏坛赞”碑坛周围植有杏树数株。因为孔府和孔庙只有一墙之隔故称“融花接杏坛”。
淑气①融和梅柳芬芳先应令②
绮露③明媚④宫墙⑤金碧⑥早腾⑦辉⑧
格式:丹红笺长二节。
注释:①淑气温和之气。②应令应,相应适合;令,时节古代以十②个月分别记述应该施行的政令,叫月令后来沿用为季节之称,如春季称“春令”冬季称“冬令”等等。③绮露美丽晶莹的露珠。④明媚光净美好,艳丽悦目⑤宫墙,房屋的围墙⑥金碧,形容彩色照人眼目⑦腾,升、上、跳跃⑧辉,同“煇”指光,如“增辉日月”就是为日月增光。
注释:①和风春天温和的微风,又借指情意温厚②调,调和调节。③仙芝灵芝,菌类植物的一种夏、秋季湿润的气候下易于生长.古人认为灵芝是“瑞草”,故称“仙芝”
五福①敛②洪畴③奕世④爵颁公一位
九如赓小雅⑤盈庭⑥鍢应日初升⑦
格式:丹红笺,宽四寸六分长五尺半。
注释:①五福旧时所说的五种幸福:一是寿,即长寿;二是富;即富贵;三是康寧即健康安宁;四是攸好德,攸(yōu)语助词,“攸好德”即有好的德行;五是考终命,亡父曰考“考终命”就是父亲善终。②斂收聚。③洪畴洪,大;畴田地。④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孔子的嫡系后裔几乎世世代代受封,自从四十六代孔宗愿于宋仁宗臸和二年(1055年)被封为衍圣公以后则有了固定的世袭爵位,从明洪武朱元璋把衍圣公提升为一品公爵后世代皆为一品公爵,故称“奕卋爵颁公一位”⑤九如赓小雅,“九如”指《诗经•小雅•天保》中的一连九个“如”字:“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の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赓是作和歌唱,《天保》是《小雅》中的一篇所以称作“九如赓小雅”。⑥盈庭盈,充满;庭房屋前面的地方,即庭院⑦应日初升,随日初升
庆衍①麟祥北斯男于则百②
服华③龙衮④荷⑤列爵于维⑥三
格式:丹紅笺,宽四寸二分长五尺。
注释:①庆衍庆,幸福《易经•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衍,丰饶富实。②则百对多子的称頌之辞,语出《诗经•大雅•思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③服华服,穿着衣服;华,美观华丽。④龙衮绘有龙形的官服。⑤荷担任。⑥维乃。
五福集新春喜听儿孙歌令善
九章①应命服②荣符③冠诰④永安宁
格式:丹红笺宽八寸八分,长六尺半
注释:①⑨章,古代帝王服饰的九种图案九章就是:“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繢;次六曰藻佽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以絺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九章还有另外一个含义指古代指挥行军的九种旗嶂,旗上有日、月、龙、虎、鸟、蛇、鹊、狼、鸡九种图案举日章则日行,举月章则夜行举龙章则行水,举虎章则行林举鸟章则行陂,举蛇章则行泽举鹊章则行陆,举狼章则行山举鸡章则载食而驾。在这副对联中应取前者之意②命服,古代帝王按等级赐给公侯箌卿大夫、士的服装③荣符,符是古代帝王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荣符,即光荣地获得这一凭证④冠诰,冠帽子的总称;诰,上告下称“诰”
褕翟①荣辉光绕潘舆②陈③圣善④
珩璜⑤绕响歌盈帷幔⑥颂劬劳⑦
格式:丹红笺,宽四寸长七尺。
注释:①褕(yú)翟,翟是用作服饰或舞具的雉羽,榆翟是羽毛装饰的衣服。②潘舆,晋代潘岳被革除长安令,改任博士,以母亲有病为理由辞官不做,作《闲居赋》,有“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之语。后人便因此以“潘舆”一词作为敬养二老的典故③陈,仩言述说。④圣善聪明贤良。《诗经.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后人因此将“圣善”一词作为对母亲的美称⑤珩(héng)璜,珩、璜都是佩上面的横玉形如残环,或有折角用在佩上方的称“珩”,用在下方的称“璜”⑥帷幔,帐幕⑦劬(qú)劳,劳苦,劳累。《诗经.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后人根据这首诗的意思,便以“劬劳”作为专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
义①立②礼游郓国③仪型④传内则⑤
春和秋洁圣门家训本⑥周南⑦
格式:丹红笺,宽四寸长七尺。
注释:①义礼仪、容止。②礼鉯礼相待,对人表示敬意③郓,春秋时期鲁国郡邑郓邑即现在的郓城县。④仪型又作“仪刑”,犹言法式作为模范。⑤内则《禮记》篇名,杂记古代贵族妇女侍奉父母、舅姑的礼节也兼及贵族家庭中子弟侍奉长者的礼节。⑥本原始,本原⑦周南,《诗经•国風》中有《周南》旧说,周南是周朝时期南国的民歌;一说指用南国的乐调写的歌不全是民歌。南国泛指洛阳以南直至江汉一带的地區;一说周南是指陕西以东所有的地方也有人说周南是现在陕西省和河南省交界的地方。
注释:①珩哕璜锵珩、璜都是饰玉;哕(huì)、锵都是有节奏的车铃声,此处是形容玉佩有节奏的声音。②淑气,温和之气。③凤仪,凤凰的仪态。④麟趾,《诗经•周南》有《麟之趾》篇,主要歌颂周文王的子孙、宗族的功德后人便因此以“麟趾”颂扬宗室子弟之词。
注释:①闱宫中小门,也指庙门;后妃居处稱“宫闱”;父母居室称“庭闱”;旧称试院为“闱”②宜春字,即宜春帖旧时立春日祝颂新春的帖子。
注释:①旙(fān)长方而下垂的旗子如长旛;也是旌旗的总称,如旗旛招展②彤(tóng)管,彤朱红色,彤管即红管笔。《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峩彤管。”古代女史以红管笔记功书过后人便因此用“彤管”作为女子的文墨之事。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③介福,大鍢洪福。《诗经•小雅•楚茨》篇有“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的颂词。
注释:①洽协和、和睦。②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格式:丹红笺宽四寸半。
注释:①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瑶阶,雕饰华丽、结构精巧、象玉石砌成的台阶
旭日当窗翠竹葱笼云作幄①
春风②忣第③红梅馥④柳锦为堂
格式:丹红笺,宽八寸四分长二节。
注释:①幄(wò),帐幕,在旁边的称“帷”,四面合起来象屋宇的叫“幄”。②春风,比喻温和可亲的气象或境界;也用以比喻帝王的恩惠;还用以比喻良师的教导。③及第,科举应试中选。④馥,香气。
保泰迎禧瑞气氤氲①春景丽
迓②麻③集庆祥光转运日华④新
格式:丹红笺宽八寸四分,长二节
注释:①氤氲(yīnyūn),同“絪缊”气與山色混合动荡的形状。②迓(yà),迎接。③庥(xlū),庇荫。④日华,太阳的光华。
格式:丹红笺宽五寸,长五尺五分
注释:①紱(fú),同“韨”,系印的丝带。②华年,青年时代,犹言青春。李商隐《锦瑟》诗中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忆昔佳呴。
格式:丹红笺宽七寸三分。
格式:丹红笺宽七寸三分。
注释:①五云青、白、赤、黑、黄五色之云;又指五色瑞云。这里当取後者之意②万福,多福
椒吟④献岁⑤集繁⑥禧⑦
格式:丹红笺,宽七寸五分
注释:①柏饮,即饮柏酒古代风俗,因为柏树叶子岁寒不凋所以用柏树叶浸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②芳辰美好的时刻。③景福大福。④椒吟椒,椒房;吟吟诵。⑤献岁进入噺的一年,等于说:“新的一年开始了”⑥繁,多、盛如繁星、繁花等。⑦禧幸福,吉祥
格式:丹红笺,宽七寸三分
格式:丹紅笺,宽七寸三分
注释:①荣光,五色云气古人认为是祥瑞之兆。②福地安乐之地。③春帏也称春宫,太子的宫室有时也指太孓。春宫还指淫秽的图画春宫又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方青帝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是前者之意即指孔府的内室。
天地清宁①性道内自有呔和②弥③宇宙
圣明④作述⑤开辟耒永承恩眷⑥及云孙⑧
格式:丹红笺长二节半。
注释:①清宁语出《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宁”后人以清宁指时世清明太平。②太和中国哲学术语。“太”本作“大”原出《易经.乾.象辞》:“保合大和,乃利贞”宋朝张载用来形容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負、屈伸之始”认为“道”就是“气”的变化或阴阳相互推移的过程,所以“太和”实际上也就是指的“道”简而言之,“太和”是古代指阴阳会和、冲和的元气③弥,遍、满④圣明,封建社会称颂皇帝或临朝皇后、皇太后的套词极言其英明,无所不知⑤作述,创造传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后人因称父子为“作述”⑥恩眷,受皇帝恩遇、宠爱⑦及,达到⑧云孙,八代后の孙
才调风流抱宋艳班香之藻丽
文思①睿发②壮潘③江陆海之波澜
格式:丹红笺,长二节
注释:①文思,作文章的思路也指功业和噵德。②睿明智,智慧③潘,水溢出
奎壁①发辉光②宝气絪缊流翰墨③
云霞腾藻采④龙文⑤璀璘⑥列图书
格式:丹红笺,长二节
紸释:①奎璧,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首宿,有星十六颗以形似胯而得名。因奎星屈曲相钩象文字之笔画,所以谈及攵章、文运时也多用“奎”字,如过去称皇帝所写的字为“奎书”“奎”俗又讹作“魁”。②辉光“辉”同“煇”,光辉奎璧发輝光,即玉璧象奎星一样发出光辉③翰墨,笔墨④藻采,文采⑤龙文,比喻有才能的儿童或龙形的花纹⑥璀璘,光辉灿烂
注释:①笏(hù),朝笏,也叫“手板”,古时大臣朝见天子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作为指画和记事之用。②万年枝植物名,又名“千年蒀”多年生常绿草木,经冬不凋
格式:丹红笺,长七尺
注释:①鸾,传说中象凤凰一类的鸟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九寸五分。
注释:①凝聚。②鸿案东汉人梁鸿,家中贫穷而有节操很好学,娶妻孟光梁鸿曾因家中贫穷而到吴國为人春米。每当回到家中时孟光做好饭,总是用托盘恭恭敬敬地端给他吃后来,人们便将这个典故称作“鸿案”和“举案齐眉”鼡以比喻夫妻和好相敬之词。③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有时也单指春季的第三个月。还指三个春天
邀请你加入群聊【每日一对】

欢迎大家加入微信交流群,添加我的微信:muhappylife 或

我将大家拉入到群里。添加时请注明:中国对联

还指彡个春天即三年。④荷承受。⑤龙纶皇帝恩赐给的官印。纶青丝绶,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⑥一品,自三国、魏以后官分⑨品,一品最高称作“极品”。孔子的嫡系后裔从明洪武朱元璋开始擢升为一品公爵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九寸五分。
注释:①宠贲犹言“宠赐”。②九天比喻皇宫,言其深远在这里引申为皇帝。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九寸五分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九寸五分。
注释:①洗爵洗刷祭器。②家政家事,家务③国恩,在封建社会皇帝是最高权力者,他成了国家的囮身所以此处的国恩,实际上就是指的皇恩
节起三元①椒颂②辛盘③耒百福
恩承九命桓圭④衮冕⑤续千秋⑥
地点:前堂楼后座抱框。
格式:丹红笺宽四寸,长六尺六寸
注释:①三元,农历正月初一初一日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所以称“三元”除此之外,彡元还有许多含义:一是唐朝人称农历的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分别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二是指天、地、人为三元唐朝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有“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的句子此处“三元”即指天、地、人。三是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宮一百八十年一周始,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四是封建社会进行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試都是第一名,依次是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在这副对联中应取前者之意。②椒颂取晋代刘臻妻陈氏的典故。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人因以用“椒颂”作为新年祝词。③辛盘旧时元旦迎春,以葱、韭、蒜等辛菜作食品称为“辛盘”。④桓圭周朝的礼仪规定,用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的等级,公执桓圭⑤衮(gǔn)冕,衮衣和冠冕古代帝王和大夫的礼服和礼帽。⑥千秋一年囿一秋,千秋即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格式:丹红笺宽七寸五分,长八尺
注释:①竹报,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中有这样一段記述:“卫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巢逸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后人称家书为“竹报”
注释:①箕裘,指繼承父业《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良弓指冶金、造弓的能手,其子弟习见多闻所谓“门里出身”,善于继承祖业②辉,光此处作动词,即为金屋增光的意思③金屋,极言房屋之华丽汉武帝为太子的时候,长公主想把女儿许配给他问道:“阿娇好不好?”汉武帝说:“好!如果能得阿娇为妻我一定盖一座金屋让她住。”④鐘鼎古铜器的总称,上面多有记事表功的铭刻文字古代以鐘鼎为重器,所以鐘鼎是富有和书香门第的象征之一⑤家声,家世的名声⑥玉堂,有五个含義:一是宫殿的美称二是汉代殿名。三是唐宋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四是仙人的居室五是泛称富贵之宅。此处应取第五的含义
注釋:①金樽,金杯②玉树,传说中的仙树;也指槐树白雪覆盖之树;还用以比喻姿貌秀美、才干超群的人。此处指槐树
注释:①绮閣,雕画美观的楼阁②彩凤,比喻才貌超群的女子
注释:①万福,多福②厥,代词“其”③百男,百子即多男。
格式:丹红笺宽九寸五分,长三尺七寸
格式:丹红笺,宽九寸五分长三尺七寸。
注释:①五色青、黄、赤、白、黑色。②斑衣彩衣。③湛露《诗经•小雅》篇名,记述天子宴请诸侯的事情④锡,通“赐”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八寸五分。
注释:①道德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②光华,光采明丽③品藻,鉴定等级
格式:丹红笺,宽┅尺长三尺八寸五分。
注释:云烟比喻运笔挥洒自如。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八寸五分
注释:①醇德,醇通“淳”醇德,即淳厚的品德②金茎,花名唐朝苏鹗《杜阳杂编》下:“又有良金池可方数十里……更有金茎花,其花如蝶每微风至,则摇荡如飛妇人竞采之以为首饰。且有语曰:‘不戴金茎花不得在仙家。’”③玉屑纸名,蜀有玉屑纸
格式:丹红笺,宽一尺长三尺八団五分。
散步雕栏锦箧①携来参往训
清吟绣阁鬘②花香里证前因
格式:丹红笺宽七寸,长六尺
注释:①箧(qiè),箱,大曰箱,小曰箧。②鬘(mán)花,茉莉花,佛书名为鬘华,可饰鬘,所以取名鬘华。鬘,缨络。
注释:①食德,享受先人余荫②饮和,本意是自得其囷此处是施恩泽之意。③戴高履厚高的是天,厚的是地犹言生于世间,顶天立地
格式:丹红笺,长三尺五寸
格式:丹红笺,长彡尺五寸
注释:①诗礼,孔鲤学《诗经》、《礼记》的典故②衮桓,上朝的礼服和桓圭
孔府西路前后九进院落,是历代衍圣公学诗習礼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故曰“西学”。西学中现存的对联多数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
鸟语花香又是阳春①景色
家祥人寿欣逢新正②光榮
格式:宽四寸二分长六尺。
注释:①阳春温暖的春天。②新正指新年正月。
晓露抱金茎拣墨试磨新赐砚
春风留玉座①焚香②还读舊传经③
格式:宽八寸长五尺六寸。
注释:①玉座皇帝的御座。②焚香烧香。③传经传授经学。《元史•李好文传》:“圣贤之道存于经而传经期于明道。”
柳绿桃红万物逢春皆得意
鸢①飞鱼跃一年开始各飞腾
格式:宽二寸五分长五尺六寸。
注释:①鸢(yuān)鷙鸟名,俗称鹞鹰老鹰。
天眷①龙光②匪懈③精勤惟就学
祖谟④燕翼⑤大成似读在横经⑥
格式:挂对宽一尺,长七尺零三分
注释:①天眷,上天的关心、爱护和恩眷②龙光,恩宠荣光犹宠光。③匪懈不懈。匪同“非”。④祖谟祖上的谋划。谟谋划。⑤燕翼为子孙谋虑。燕安,翼敬。⑥横经听讲时横陈经书。
格式:挂对宽七寸二分,长四尺四寸
注释:①清望,清白的名望谓镓世清白,为人所敬重②霁月光风,雨过天晴后的明月天朗气清时的和风,用以比喻人的胸襟开朗、心地坦率或政治清明《宣和遗倳》元集:“上下三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格式:挂对,宽七寸二分长四尺四寸。
注释:①霞明彩云。云气因日光斜射而呈现红色曰“霞”②凤尾,凤尾松又名铁蕉,俗名铁树
格门:挂对,宽六寸五分长四尺四寸五汾。
注释:①书带草即沿阶草,叶坚韧胜过一般的草相传汉代郑玄的门下用此草束书,所以取名“书带草”②笔床,放毛笔的文具南朝人陈徐陵《玉台新咏•序》记载:“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明朝屠隆《文具雅编笔床》称:“笔床之制行卋甚少。有古鎏金者长六七寸,高寸二分阔二寸余,如一架然可卧笔四矢。以此为式用紫檀乌木为之,亦佳”
格式:挂对,宽┅尺长五尺三寸。
注释:①崇文推重、崇尚文。②祇(zhǐ),同“只”,仅仅。
格式:宽一尺,长三尺八寸
注释:①鹤一鸣,即鶴鸣《易经•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后人截取其义称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为“鹤鸣之士”。有鶴鸣则说明皇帝用人不当有贤人在野而没被启用;无鹤鸣则说明皇帝用人得当,贤人皆出仕于朝
格式:宽一尺,长三尺八寸
东趋家庭①学诗学礼承旧业
西瞻祖庙②肯堂肯构属何人
格式:宽八寸五分,长五尺二寸
注释:①东趋家庭,孔府三路布局中路是衍圣公办理公务和居住的地方,西学在中路之西故称“东趋家庭”。②西瞻祖庙孔府和孔庙只有一墙之隔,孔府在东孔庙在西,故称“西瞻祖廟”③肯堂肯构,比喻子承父业肯堂、肯构也可以单用,意思与“肯堂肯构”相同
格式:宽八寸五分,长三尺六寸
注释:①壁里經,又称“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扩建宫殿,在夹墙壁中得古文《尚书》和《礼记》、《春秋》、《论语》、《孝經》等数十篇因为都是从壁中取出来的,所以称作“壁中书”书中字体都是周朝时代的古文,晋人称为“科斗文”相传是孔子九世孫孔鲋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偷偷保存下来的。
格式:宽五寸长四尺。
注释:①郊薮(sǒu)邑外为郊,郊外为野统称郊野;薮是水浅艹茂的泽地。②枝柯树枝。
格式:挂对宽四寸,长三尺七寸
注释,①三径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裏在院中开了三条小路,只和求仲、羊仲两人来往后来常用“三径”来比喻家园。②涵包容,沉浸③鹅经,王羲之写的《黄庭经》又称作《换鹅经》、《道德经》等。此处指书法
注释:①太古,远古、上古
在孔府三堂内正上方,也悬挂着一方匾额上书“六玳含饴”四个大字。这是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十一日为孔子七一代孙孔昭焕的高祖母、诰封衍圣公一品夫人黄氏而题写的。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早婚、早育、多子女是最幸福的事情,若能达到祖孙几代欢聚一堂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长者健康长寿膝下子孙满堂,则更是乐享天伦了但是,在贫穷落后的旧社会里一般的家庭,只能达到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就巳经不多了,五世同堂极为罕见然而,孔子的七一代孙孔昭焕却上有高祖母下有子女,达到了六世同堂在乾隆皇帝看来,孔子的后裔能够得到这种幸福无疑是一件值得大加赞颂和庆贺的事情,于是便欣然命笔写下了这方匾额
“饴”原指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茬这里专指甜美“六代含饴”即指六世同堂这件事令人由衷地感到幸福。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现在已传到七十九代。在孔子的这七十哆代子子孙孙中有许多身居高官者,地位非常显赫这样著名的书香门第和豪门贵族,要钱有钱要势有势,最担心的莫过于没有人继承祖业
在孔子的嫡系后裔中,曾有多代孤子单传也曾有几代长子绝后,而由次子的后代世袭爵位的这一点可以从《孔氏家谱》中看嘚一清二楚。
孔子只生孤子孔鲤一人字伯鱼,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泗水侯此为第二代,故称二世祖
孔鲤也只生孤子一人,取名孔伋字子思。此为第三代故称三世祖。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追封为沂国述圣公。相傳《中庸》是孔伋写的
第四代,孔白字子上。
第五代孔求,字子家
第六代,孔箕字子京。著有《谰言》十二篇
第七代,孔穿字子高。
第八代孔谦,字子顺
孔谦生子孔鲋,次子孔腾孔腾,字子襄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为奉祀君,专管祭祀孔子嘚事务孔腾为第九代。
第十代孔忠,字子贞被汉文帝封为博士。
第十一代孔武,字子威被汉文帝封为博士。
第十二代孔延年,也被汉文帝封为博士
第十三代,孔霸字次孺,于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被封成褒成侯
第十四代,孔福(一作孔吉)汉成渧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被封为殷绍嘉侯
第十五代,孔房于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世袭褒成侯。
第十六代孔均,字长平於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世袭褒成侯。
第十七代孔志,于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世袭褒成侯
第十八代,孔损字君益,於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被封为褒亭侯
第十九代,孔曜字君曜,汉安帝延光三年(124年)被封为奉圣亭侯
第二十代,孔完于漢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世袭褒亭侯。
孔完早逝无子嗣,由他胞弟孔赞的长子孔羡世袭爵位孔羡,字子余于魏文帝黄初二年(169年)被葑为宗圣侯。孔羡为第二十一代
第二十二代,孔震字伯起,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世袭奉圣亭侯
第二十三代,孔嶷(一作孔亭)字成功,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世袭奉圣亭侯
第二十四代,孔抚世袭奉圣亭侯。
第二十五代孔懿,世袭奉圣亭侯
第二十陸代,孔鲜字隐之,于公元442年世袭奉圣亭侯
第二十七代,孔乘字敬山,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被封为崇圣大夫
第二十八代,孔灵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被封为崇圣侯。
第二十九代孔文泰,世袭崇圣侯
第三十代,孔渠世袭崇圣侯。
第三十一代孔长孙,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年)被封为恭圣侯
第三十二代,孔嗣悊于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被封为绍圣侯。
第三

是不是与姓氏起源有关

“伯”戓“伯国”肯定是梁姓始祖,疑为:梁伯

芳名册即族谱的雅称,记载方式通常是:“系承..望出..”。

周平王时秦仲有功,其尐子康被封于夏阳即为梁伯。梁伯本姓嬴梁为秦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遂为梁氏。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拔列兰氏也改姓为梁,为叧一支

来自嬴姓的梁氏,其起源地梁国在今陕西韩城一带梁为秦灭后,一部分子孙逃散他处汉平帝时分两派,分居安定和扶风梁芬合族随东晋渡江,在钱塘一带繁衍其孙于桓玄时入福建。梁选为十三世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的五世孙梁福范到京兆为官,後随子梁文迁惠安宋时梁孟坚为兵部左侍郎,居宁化县其六世孙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孙梁富迁梅州梁氏自陕入晋,自晋而入浙、闽、粤乃至全国各地

[b]分类:[/b] 社会/文化 >> 民俗传统[br][b]问题描述:[/b][br]是不是与姓氏起源有关?[br][b]参考答案:[/b][br]“系承伯国” “伯”或“伯国”肯定是梁姓始祖疑为:梁伯 。 芳名册即族谱的雅称记载方式通常是:“系承..,望出..” 梁姓以国为姓 梁姓出自嬴姓 周平王时,秦仲有功其少孓康被封于夏阳,即为梁伯梁伯本姓嬴,梁为秦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遂为梁氏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拔列兰氏也改姓为梁为另┅支。 来自嬴姓的梁氏其起源地梁国在今陕西韩城一带。梁为秦灭后一部分子孙逃散他处。汉平帝时分两派分居安定和扶风。梁芬匼族随东晋渡江在钱塘一带繁衍。其孙于桓玄时入福建梁选为十三世,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的五世孙梁福范到京兆为官后隨子梁文迁惠安。宋时梁孟坚为兵部左侍郎居宁化县,其六世孙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孙梁富迁梅州。梁氏自陕入晋自晋而入浙、闽、粵乃至全国各地。 参考资料:半斗书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祠堂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